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摘要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使交通运输压力很大,各种问题频繁发生,轨道交通应运而生,轨道交通的独特优势解决了大城市中心的拥挤问题,还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水平和城市竞争力。城市化发展更为迅速。

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型城市的蓬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随之面临新的形势,轨道交通的迅速崛起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优势来探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优势;城市经济;积极作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交通运输基础配套设施投资是整个国家公共建设投资的重要结构组成的一部分,主要含义是广泛指由我国铁路、公路、内河水上航道、航空、管道运输交通等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国家经济和国民社会建设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课题研究,利用统计面板数据分析了轨道交通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对我国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投资产出拉动弹性。该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对各个全产业链的增加值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班尼斯特等学者研究了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实证性地研究了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基于1978-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长期数据的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装备设施脉冲响应速度函数与方差对比分解综合分析,杨敏范用1952-2006年的中国相关经济统计数据,用GDP来衡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用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装备设施与高速公路运行里程、铁路与客货运量的均衡关系,并基于贝尔协整效应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效应检验法的方法综合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装备设施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长期均衡运动关系。

 1.1.2 选题意义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愈演愈烈,土地的使用问题,出行的便捷问题等,轨道交通在这个时候出现,以其快捷、方便的优势解决了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轨道交通路线的建设,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也为居住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轨道建设发展离不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很发达,两者是互惠相同的,所以轨道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快速进步。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做出自己的总结。

 1.1.3 理论依据

我国目前城市轨道建设相对成熟,大城市、特大城市内轨道交通建设路线范围广,线路多。对提升城市经济效益提供了贡献。

对此,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李道勇,从大都市区发展视角下,城市轨道系统的快捷、准时、安全的特点推动大都市区整体功能的发展,并且提出了不同状况下的轨道交通与城区的相互配合。如张晓莉,林茂德从经济危机大环境下,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如孔垂玢从轨道交通的优势方面出发,说明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多方面的理论信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信息服务,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导向标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标志的设计、说明和位置。

在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比国内早,对标牌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日本有一本详细的关于标志研究的专业书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也被认为是准确的和两极分化的。线路识别颜色已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车身和路由器识别、甲板定位和城市高速列车交通网络,并且更加通用和有效。首尔轨道交通采用最简单的“一条线路、一种颜色”的方式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中国以站为中心的站的方向标志有很多不同的研究。一方面,许多学者对中国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标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例如葛林吉、吴中军建议研究完善石家庄轨道交通标志牌;唐亚林结合广州轨道交通铁路旅客指南标志,介绍了其设计理念、颜色、图案、位置等。彭普的工作侧重于轨道交通空间中乘客认知行为、乘客行为模式、信息内容因素、环境因素、标志形式等因素的设计和位置。李将尽一切努力研究并提出改进天津轨道交通路标的建议。另一方面,有很多关于标志设计和原则的研究。例如,石家庄于哲从技术进步和标志设计理论的发展研究轨道交通标牌,而王涛和张黑磊则从克服盲目性和面向前方研究语言语言,分析了两种导向标志的设计原则;张江苏、韩宝明、许婷从轨道交通站的角度对轨道交通站的基本行为信息流过程进行了建模和演示。无形的联系此外,为了研究衍生性状的位置,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位置选择方法。由此可见,国内外对中心站路由信息服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中心站空间路由器的研究更为先进,而城铁外路由信息服务的研究则更为先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交枢纽站很少,缺乏适当的设计研究,以确保乘客能够以合理的方式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心

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例如,孔健开发了一个层次分析流程,为服务评分系统创建了一个效率评级指标体系,并计算了每个评级指标的权重。服务信号系统效率评估;从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结构和运行等方面分析了视觉引导系统的内容和配置,提出了对铁路交通枢纽乘客行为的分析。系统评价体系,孔庆钦、李华以城市轨道交通导则为主,乘法体系提供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目前的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对城市轨道交通导引系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路标的设计上,对导引系统的认识不够全面,需要对导引系统进行评价。更系统。,充分考虑引导系统的具体情况、旅客引导信息的需要、中心站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首先界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及特征,再从城市化发展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改变,最后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优势下分析其带来的经济作用。

 1.3.2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对轨道交通初步进行了解,在查询相关论文及资料发现其发展的历史。再通过查询相关的文献,发现在城市发展中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利,最后经过多方资料的整合,分析城市轨道在推动大都市整体功能大发展下,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轨道结构作为承重和导向的运输系统,以列车或者是单车形式,设置封闭式或部分封闭式的专用轨道线路,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交通方式。包括有: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磁悬浮系统、市内快速轨道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占据了出行的重要部分,具有节能、绿色、无污染、运量大等特点。

 2.1 历史发展

我国在20年代初开始出现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其出现在我国城市交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5年以北京地铁为开端是我国发展现代轨道交通的开始,这一时期的城市轨道主要解决的是人员增多带来的交通问题。之后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城市对于交通需求的增加,导致运输能力不足,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大规模的对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改善,正式开启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多类型的轨道交通开始建设,以上海明珠一号为代表的轻轨开始建设。现如今,城市轨道交通占据了城市交通运输的大部分,优化了城市结构,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中国轨道交通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中。目前,我国是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也成为了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

 2.2 特征分析

轨道交通作为时代变迁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发展来的交通工具,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而言有独特之处。汽车交通工具机动性强、可变化性大,但运输量小、耗能大、污染严重。公共汽车交通工具机动性好、成本低、耗能低,但是运输速度慢、并且土地占据大。有轨电车交通工具造价低、工程量低、耗能低,但运行速度慢,土地占据大。相比而言,轨道交通工具运输量大、运行速度快、无空气污染、安全性高、不占用地面空间,工程造价高,但综合整体来看,效果还是好于其他方式的。

表2.1 城市轨道交通特点

项目 车辆长度(m) 最大速度(km/h) 每车载客量(人) 安全性
轻轨 14~32 70~80 200
地铁 16~32 80~100 250 很高
市郊铁路 20~26 80~130 180
磁悬浮 12~30 500~600 363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化

城市发展是否协调首先取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他方面能否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下的需要。以此来实现城市的发展及轨道交通的发展。

3.1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化的内涵

城市发展及轨道交通发展是以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各种手段通过科学、系统的规划来完善轨道交通的功能,并利用其功能来实现人性化的需求。协调化的发展并不是在一条绳上闭着眼睛走而是通过不断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城市得到可持续化发展。城市化与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就是要合理应用各种资源,并且能够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得到合理的使用,目的是是整个系统协调优化。最终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在愈发追求经济化的今天,发展成为了追求更高经济的前提,轨道交通的发展就是必要的。

 3.2 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随着城市的快速化进程,人口急速增加,大城市、特大城市开始出现,城市化趋势快速形成。在城市发展的过程种,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城市人口密度增多,中心区域及开发区域对于出行的要求,都使得交通出行的总量增加;再随着对于城市边远地区的开发,对于长距离的要求也开始出现,这就需要扩大交通系统的范围,传统的交通方式很难做到,而且由于各种因素,传统交通出行已经不能够带给居民合理的出行,这个时候,轨道交通出现,并且一经使用便占据了主导地位,轨道交通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的问题,带给居民便捷、快速、安全的出行方式。再者,轨道交通系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需要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出现联系了中心区域及其他区域,在对城市结构变化上有着大的影响。而轨道交通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轨道交通在城市中运行的作用,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大城市需要一个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交通系统,而轨道交通不同于单一的传统方式,很好的满足了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时城市化发展的必行阶段。

 第4章 建设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要过程

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了很大比重,随着城市人流量的增多,交通运输率愈发增多,城市交通也顺应发展潮流,轨道交通从众多交通工具中脱颖而出。在城市发展中要合理的规划轨道交通就要先从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入手,解决土地占用及建设问题,再部属相关的交通政策,有关部门实施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城市中有利的空间合理应用,给予人们更好的生活环境。

 4.1 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4.1.1 交通拥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如汽车等机械化的产生,很好的服务了大众,但在追求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比如,机动车使用频率的增多,作为动力驱动的石油能源在不断的减少,排放出的废气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并且机动车数量的增加随之带来的是交通拥挤,它使得人们出行以及货物运输不方便,使经济生产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机动车的发展依靠着交通道路的数量,车辆数量饱和于土地面积,拥堵现象大幅度增多。这一问题带来的另一个危害就是交通延误增多,带来的巨大时间上的损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4.1.2 交通事故频发

汽车数量的增加,机动化出行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事故,交通事故的出现,一方面带来了人员伤亡问题,另一方面车辆维修、人员救助也带来了经济损失。从世界众多国家带来的报告中得到,造成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发生,人员不可避免的会有或大或小的伤亡,于此同时会出现经济上的损失,比如交通费用、维修费用、以及医药费用等。并且长时间的事故处理,也会造成人员损失,经济缺失。

4.1.3 环境污染

城市交通的发展随之带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机动车主要能源为石油,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排放废气的含量增多,直接导致了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环境卫生安全得到破坏,废气的过度排放,破坏了地球原本的生态圈,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酸雨、温室效应等。不仅有废气污染,噪音污染也成为了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现代城市噪音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而交通运输占主要成分,交通噪声会使得居民身体受到伤害,不利于身心发展。

4.2 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的必要

经过出现的问题研究,以及世界发展形势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必要的。城市居住规模逐渐的扩大,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客流量逐渐饱满,尤其是特大城市内,普通的交通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出行要求,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经。

 4.2.1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解决拥堵问题是居民对于城市发展首要的要求,出行的不便利,使得出行时间的增加、心理负担加重等问题。而造成拥堵问题的产生我们也有总结过:城市化发展的迅速,土地过分的使用。交通与空间上的不匹配都是造成拥堵的原因。轨道交通的出现缓解这个问题。独特的地下线路设计巧妙的解决了交通土地的使用,多条线路的建设使得出行效率增高,准点到达的优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出行时间的准确性,并且轨道交通运输量大,很好的解决了交通运输量的问题。

表4.2 轨道交通在居民出行中所占的比例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重庆
轨道交通(%) 43 40 45 42 43
公共汽车(%) 27 35 29 30 32
私人汽车(%) 17 15 12 12 12
其他(%) 13 10 14 16 13

 4.2.2 解决事故问题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由于轨道交通的出现方便、便捷、安全、准时等优点,市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方式频率的增多,对其他交通方式使用频率的减少,事故发生的次数也有所减少,由此带来的是人员伤亡数逐年减少,对于事故发生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有所减少。

 4.3 顺应我国策略发展

从上个世纪开始的工业化发展到近几年的机动化发展,虽然方便了我们日常的使用,但过多的使用造成了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大量的废气排放、过多土地的现代化使用,使得我们的环境发生的质的变化。空气质量问题、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种种都在警示我们环境在不断恶化。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环境的破坏也是原因之一。大面积的消耗能源、大幅度的交通事故,耗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这些都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轨道交通的出现适应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解决了土地使用过度的问题,电力驱动系统节省了能源的使用,废气的排放,大程度上解决了环境问题。

表4.2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比

交通工具 平均速度(km/h) 载客量(万人次/h) 能耗(千焦/km) 运营成本(元/km) 拥堵情况
公共汽车 14~16 0.5~0.9 180~220 3.0 较重
私家车 40 0.7 720~840
地铁 40~60 4.0~6.0 80~90 1.0 较轻
轻轨 25~35 1.0~3.0 1.0
市郊铁路 55 4.0~8.0 60~70 2.0
有轨电车 14~20 1.0~2.0 125 1.0

 第5章 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良好的交通线路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使得市民出行时间、空间都有了很大的缓解。另一方面,交通是否方便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直接体现了城市经济收入的多少。

5.1 轨道交通建设带动了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的建设在前期付出是相当大的,相关人员要进行项目具体规划、招标、融资等。在这复杂的环节中存在着许多的商机,在具体规划后有了进一步的建设工程图,需要请专业的工程人员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还需要大量的建设材料,这就需要选择一些建材的供应商,并且在施工途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还会购买相关的人身保险,因此,在建设轨道交通过程中,上诉的相关人员都能够从中取得相应的利润,促进了相关单位的发展。在轨道交通建设完毕之后,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就以地铁为例,地铁线路众多,尤其以市中心的地铁站点众多,人流量的增多,为部分商业带来了增益的效果,促进了商业圈的形成。并且市区地铁建设后,交通方便,从而使得周边土地增值,房产价格上涨,加强了楼盘开发以及与周边娱乐设施场所的开发,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升值空间,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市区房价过高,很难满足中地下收入人群的需求,而郊区价格便宜但是出行不够方面,然而轨道交通的发展,会帮助市民在便宜的地方也能够买到适合的房子,交通也便捷。并由此为中心,慢慢向外扩展,极大的扩大了城市的外缘。

7e0e911d15a41d0076a2078160f6ef93  图5.1 轨道交通带动其他业发展

 5.2 城市轨道建设改善城市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轨道交通是以地下或架空方式为导向的电力驱动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结构,缓解城市土地不足的问题,除了部分会在道路上建设客运站外,大部分的线路都是在地下或者高架上,从而解决了土地的占用。在城市发展中,土地占用问题解决,部分用于土地建设的资金就可以用于规划其他方面,从而使得其他方面的规划提高,增加了经济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如景区规划,将节省下的资金用于建设景区,推动景区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出行方便,更加满足了景区发展问题,旅客数量的增多,经济的提高,从而使得城市发展更加迅速。

轨道交通是以电力驱动的系统,减少了能源的使用。在列车行驶途中,会很大程度上减轻交通运输对于城市的污染程度,形成绿色出行。同时,由于轨道交通方便、安全、准点的优势,人们开始逐渐减少对于私家车的使用,也进一步的减少了汽车的废气排放,大程度的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提高了市民居住舒适性。减少了绿地的使用,环境更加舒适。

 5.3 城市轨道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建设轨道交通资金不足仍时制约轨道发展的原因之一,而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我们应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建设。[8]同时,为了城市经济发展路线长远思考,要考虑轨道建设在城市内未来的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城市轨道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周边环境,与周边产业联动,快速崛起商业的发

展。XX也可改革税费,对线路周边房地产征收费用。不断的完善建设,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为城市轨道发展提供资金支援,提高轨道交通带来的收益,推进可持续发展。

 5.4 城市轨道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只体现在经济方面,文化软实力方面也很重要。城市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城市文化、思想、价值、国际影响上,轨道交通是社会多方面发展下的产物,也是表达一个城市多角度面貌的重要平台,轨道交通不但承载了地域文化的表达也是城市个性主题的表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程度化的标志。具体文化元素通过对地铁车厢的设置,车辆内部的装饰等方面,文化的多重表达,给旅客带来了专属该城市独特的印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如春节,列车车厢内及站台上贴有春联及其他装饰物,一给市民宾至如归的感觉,二则是给外国友人推行中国年的氛围,宣扬文化,给予游客深刻的印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巨大的经济效应使之成为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后在城市发展中必将发挥出自己更多的贡献。

 结 论

城市的发展结构由单中心多圈层向多中心多圈层转变。这种转变对城市交通的可达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成都市的发展需求,成都市需要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提升成都市的交通可达率,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优化布局。因此:城市人口的不断壮大,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建设的原动力。

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结构的作用上,未能将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的发展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城市发展是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二者的发展进程中,不单单是轨道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包含在城市发展规划之内的,二者并不是1对1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程在城市整体发展进程中起到作用或者说肩负的责任是变化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中有着不同的的特征,未能对二者之间进行相互的不间断的动态研究。未能以城市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两个点相向出发进行探究其中的规律。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所涉及的科目很多,其影响因素也不仅仅局限于两者自身的因素,还包括政策变化,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本文局限与研究者自身的知识范围不够以及支撑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不充足,未能结合实地调研来提升研究深度。我还需要对以下两点进行改进: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力度加大,后期也将陆续规划建设地铁,把研究范围扩大到。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周期较为漫长,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会随着它的逐渐建设而不断完善。因此,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过程,后期需不断的更新完善。

 致谢

感谢老师。

 参考文献

[1]李道勇. 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天津大学,2014.

[2]于晓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多中心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张晓莉,林茂德. 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01):1-6.

[4]丁文君.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7(36):95-96.

[5]章云泉. 城市轨道交通特征分析[J]. 城市规划汇刊,1999(06):40-43+78-79. [6]孔垂玢. 浅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J]. 财经界,2015(21):348+350.

[7]薛志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空间形态发展策略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8]张丽莉.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建筑模拟,2019.

[9]郭鹏.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

[10]张静.苏州轨道交通开发对站点周边商圈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3

[11]杨鸿.城市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杭州地铁为例[D].浙江大学,2010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635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19日
Next 2023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