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期是合作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想要使角色游戏有序进行,幼儿就必须与同伴进行沟通、商讨、协作,因此,本研究探讨如何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通过观察法、文献法和问卷法,从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基本情况、不同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策略出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幼儿的合作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凸显;民主型家庭有利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形成;幼儿的合作行为中性别差异显著;不同的角色游戏幼儿运用的合作策略不同。第二,部分角色游戏中幼儿运用的合作策略较为单一;中班幼儿缺乏主动合作的意识。根据影响因素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策略建议,幼儿方面包括幼儿自主创设角色游戏情境、幼儿自己分配角色。教师方面包括:教师及时介入幼儿的角色游戏、为幼儿做好合作的榜样作用、支持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家长方面应该改善家庭的教养方式。这些策略建议望对培养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合作行为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需要合作的,没有了合作便没有了真正的进步。在日常中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合作,只有与同伴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所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的合作性有助于幼儿的认知、观点采择、同伴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幼儿期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合作能力,因此,为了使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合作行为的提高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游戏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并且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游戏可以让幼儿学会同伴交往。幼儿期的幼儿是非常热爱游戏的,因为在进行游戏时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进行交往。因此,游戏也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也是是需要幼儿相互合作的游戏类型,幼儿在进行想象创造游戏情境时需要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和同伴共同合作完成目的。那么这样就迫切需要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行为。合适的培养方法会大大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概念界定

1.角色游戏的界定

角色游戏就是幼儿利用一定的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应社会的一种游戏,刘焱(2008)认为角色游戏就是表演型的象征游戏。因此,本研究将角色游戏定义为娃娃家、商店、医院这种具有情境性的通过扮演来完成的游戏。

2.幼儿合作策略的界定

策略原是指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或方法,雷小雪(2009)将合作策略界定为幼儿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因此,本研究将合作策略界定为幼儿为了完成合作运用的一些合作方式,例如商量、邀请、命令、请求等。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从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入手,结合当前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同伴合作的水平,进一步分析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中进行合作时出现的问题,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在实践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及经验,考察幼儿角色游戏合作的基本情况,旨在通过教师让幼儿更好地利用角色游戏来发展合作的能力,同时使教师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更加的有把握。

 二、研究方法及取样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观察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第二是根据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研究群体包括两个群体,第一个是有效问卷中的109位名幼儿教师;第二个是黄岛区A幼儿园大、中、小班三个班级幼儿。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收集查阅教师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行为策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对相关研究理论与概念进行梳理,并为编写研究工具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2.观察法

采用观察法的方式,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黄岛区A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采取事件取样法对娃娃家、商店 、医院进行观察,观察共3天,共记录15个片段,在观察期间一旦发现幼儿有了合作行为立刻记录下来,观察期间尽量将合作行为记录完整并进行整理,摒弃主观想法进行客观评价。

3.问卷法

为了解幼儿教师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基本状况,采用问卷法的方式主要了解角色游戏幼儿合作行为的基本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88.4%,有效问卷109份,问卷有效率为94.7%。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教师的基本情况作出一定的了解,第二部分是教师对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合作策略的指导及班级幼儿的合作意识等进行了解。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表1.调查教师的基本信息

选项 人数 比例(%)
您的教龄是 3年以下 21 19.27
3-5年 52 47.71
6-10年 18 16.51
11-15年 10 9.17
16-20年 8 7.34
20-30年 0 0
其他 0 0
您的最高学历是 初中 7 6.42
高中 11 10.09
幼师中专 20 18.35
幼师大专 32 29.36
本科 36 33.03
研究生 3 2.75
其他 0 0
您所在的班级是 大班 36 33.03
中班 52 47.71
小班 21 19.27
托班 0 0
其他 0 0

通过表1得知,问卷中教师最高的教龄是在16-20,3-5年教龄的幼儿教师最多;他们之中最高学历是研究生,本科毕业的教师最多,在众多的老师当中,中班幼儿教师占大多数。随机观察幼儿园小、中、大三个班级中正在进行角色游戏的幼儿,填写问卷的中班教师居多,所以在观察时观察的中班幼儿时间较多。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基本情况分析

1.角色游戏中关于幼儿合作行为意识的分析

表2.幼儿角色游戏合作行为意识

选项 人数 比例(%)
您认为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如何 98 89.91
较弱 11 10.09
较强 0 0
其他 0 0
您认为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如何 10 9.17
较弱 87 79.82
较强 12 11.01
其他 0 0
您认为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如何 1 0.92
较弱 30 27.52
较强 78 71.56
其他 0 0

表2表明在给教师的问卷当中98名教师认为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弱,87名教师认为中班幼儿合作意识较弱,78名教师认为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强,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也看出小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几乎没有合作行为的发生,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始出现合作行为,但是合作意识较低。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意识逐渐提高,合作意识较强,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幼儿的合作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表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合作意识

选项 人数 比例(%)
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幼儿合作行为意识吗 101 92.66
不会 5 4.59
不确定 3 2.75

通过表3得知,101名教师认为家长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幼儿的合作意识,只有5名教师认为不会。在民主型家庭成长的幼儿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影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合作的家庭氛围,帮助幼儿提高合作意识,而放任型的方式会使幼儿自我中心化得到强化,不利于幼儿合作意识的产生。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幼儿的合作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合作意识的产生,放任型教养方式不利于幼儿合作行为产生。

2.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的性别区别分析

表4.幼儿合作性别差异

选项 人数 比例(%)
幼儿之间的合作有性别区别吗 100 91.74
没有 9 8.26
其他 0 0
您班里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更多地与异性同伴进行合作吗 经常 5 4.59
偶尔 10 9.17
从不 94 86.24
其他 0 0

由表4得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100名教师认为幼儿之间的合作有性别区别;94名教师认为幼儿很少会与异性同伴进行合作,幼儿更喜欢与同性同伴来进行合作,幼儿与同性别同伴在进行游戏时产生的合作行为要比和异性同伴产生的合作行为多,幼儿更喜欢在角色游戏中与同性别伙伴一起玩。比如在娃娃家中女孩更喜欢和女孩一起梳妆打扮,而男孩更喜欢与男孩进行打怪兽的角色游戏。通过观察得知,幼儿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来一起游戏,在好朋友当中,同性伙伴占大多数,这与幼儿的性别认同有关系。

(三)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策略出现的情况及教师指导方式分析

1.幼儿同伴合作策略的基本情况

表5.教师认为幼儿合作策略出现情况

选项(多选) 人数 比例(%)
您认为幼儿运用较多的合作策略有哪些 请求 98 89.9
劝告 16 14.68
命令 60 55.05
邀请 87 79.82
分工 54 49.54
配合 32 29.36
主动帮助 10 9.17
其他 2 1.83

表6.教师认为幼儿最喜欢的角色游戏

选项(多选) 人数 比例(%)
您认为幼儿最喜欢的角色游戏有哪些 娃娃家 101 92.66
商店 93 85.32
小饭馆 60 55.04
理发店 78 71.56
医院 97 88.99
照相馆 77 70.64
城堡 89 81.65
其他 2 1.83

通过表6得知,教师认为幼儿运用请求、命令、邀请、分工式的策略较多,劝告、配合、主动帮助式的策略较少;通过表4得知教师认为幼儿最喜欢的角色游戏有娃娃家、医院、商店。因此,根据以上数据选取了娃娃家、商店、医院来进行观察研究幼儿在不同角色游戏中出现的合作策略。

2.不同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策略出现的情况

活动片段1:

小班娃娃家游戏中,幼儿A(女)正在哄娃娃睡觉:“宝宝乖,宝宝快睡觉”,这时幼儿B看到了,夺过幼儿A手中的娃娃带着娃娃来到医院区,正在医院区的幼儿C很开心问:“娃娃怎么了?”幼儿B也不说话,自己给娃娃看病。

片段1中幼儿A正在娃娃家哄娃娃睡觉,幼儿B发现了并没有去跟她一起玩,而是夺过幼儿A手中的娃娃,并去到了医院自己给娃娃看病,可以得知,小班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几乎没有合作行为的产生,他们刚刚进入幼儿园,本身并不具备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没有合作意识,没有合作行为的出现,也没有利用合作策略来与同伴进行合作,他们缺少对共同目的的认识。

活动片段2:

中班娃娃家游戏活动中,幼儿A(女)在喂娃娃吃饭的时候发现娃娃的衣服掉了,却没办法自己一个人即帮娃娃穿衣服又给娃娃喂饭,旁边的幼儿B(女)发现了这一现象,但是并没有要主动帮助幼儿A 的意向,于是幼儿A(女)对幼儿B(女)说:“我正在喂娃娃吃饭,你能帮我把衣服捡起来给娃娃穿上吗?”幼儿B(女):“好啊”。于是幼儿B将衣服捡起来并给娃娃穿上。

片段2中幼儿A和幼儿B都在娃娃家中进行游戏,幼儿A在没有办法将娃娃的衣服捡起来的情况下幼儿B并没有主动合作的意向,是通过幼儿A请求她的时候她才被动的帮助幼儿A一起完成合作让娃娃重新穿上衣服。通过这一片段我们可以得知幼儿在进行娃娃家游戏时采取的合作策略是请求式的单向合作策略。

活动片段3:

中班娃娃家中,幼儿A(女)在客厅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好玩的七巧板,这时幼儿B(女)正在给娃娃梳头发,幼儿A:“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七巧板,我们一起来玩吧”幼儿B:“好啊”于是幼儿A和幼儿B一起玩起了七巧板并一起合作拼出来很多花样。

片段3中幼儿A在发现了好玩的七巧板后邀请幼儿B一起来玩七巧板并且拼出了很多花样,这一行为主要采用的是邀请,幼儿A通过邀请幼儿B来一起进行合作完成目的。

由片段2和片段3可以得知,幼儿在进行娃娃家游戏时主要采用的是邀请和请求策略,这是因为娃娃家游戏中女孩偏多,女孩更擅长语言,倾向于逃避冲突,在娃娃家中更多的表现出帮助别人,但是主动合作的意识不强,主要是被动合作,不能主动的与同伴进行合作。

活动片段4:

中班商店活动中幼儿A(男)准备往货架上补货,幼儿B(女)正在收银台收银,幼儿C(男)正在整理货架,幼儿A向货架补货时货架太高够不到,这时幼儿A对幼儿C说:“过来帮我放上”但是幼儿C说:“我不要”幼儿B说:“不行,你必须听我的”于是幼儿C没办法过去帮他把货架上的货品补齐。幼儿D(男)选好商品后到收银台对幼儿B说:“结账”,之后再无更多语言。

片段4中幼儿A向货架补货时遇到了困难让幼儿C帮助他,但是幼儿A并不是采用的请求策略,而是用的命令式让他把货物补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男孩的语言发展没有女孩强,心理也比较倾向于冲突,所以在商店游戏中男孩运用的主要是命令式策略,并不是两个人一起商量完成,合作策略较为单一。

活动片段5:

中班医院游戏中幼儿A(患者) 生病了到医院看病对幼儿B(医生)说:“医生,我嗓子不舒服,你可以帮我看一下吗?”幼儿B:“好”幼儿B看完后对幼儿A 说:“你生病了,需要打针吃药,我让护士带你去打针”然后对幼儿C(护士)说:“你带他去打针”然后幼儿A带幼儿B去打针了。

片段5中幼儿A生病去看医生,请医生帮他看病,医生看完病后命令护士带幼儿A去打针来实现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合作。他们之间采用的方法是请求和命令。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幼儿会通过一定的经验和认知将生活中出现的行为运用到角色游戏中,在游戏中合作策略单一。

通过对娃娃家、商店、医院的观察可以得知幼儿在不同的角色游戏中运用的合作策略不同,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几乎没有合作行为的发生,中班娃娃家中主要用商量、请求,商店中主要是命令式,医院中主要是请求和命令式。这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性别认同有关,男生的心理倾向于冲突,而女生倾向于避免冲突。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运用的合作策略比别的游戏多,因为幼儿在进行模仿和想象进行创造性游戏时往往需要与两个或者多个同伴共同进行,但是不同的角色游戏幼儿运用的合作策略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那么他们出现的合作行为会比别的角色游戏高。因此,教师要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能够有更多的与同伴合作的机会。

(五)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存在的问题

1.部分角色游戏中幼儿运用的合作策略单一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及观察得知,幼儿最喜欢的角色游戏是娃娃家、商店和医院,这表明在这些角色游戏中幼儿出现的合作策略要多于其他角色游戏。只有在幼儿喜欢的角色游戏中才会更多的表现出合作行为。但他们之间合作主要是被动式的,当幼儿发出邀请才会出现合作,主动合作较少。单向式的合作策略不利于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发生,也会让幼儿之间的友谊持续时间变短。

2.中班幼儿缺乏主动合作的意识

通过对娃娃家中的研究可以看出,如果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出现什么问题并不会主动帮助,因此,幼儿缺少主动合作的意识,这样不利于幼儿与同伴合作。主动合作会对幼儿的人格发展产生好的影响,也能真正激励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幼儿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教师的指导方式、家长的教养方式都影响着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合作行为的发生发展,要提高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离不开家长、教师、游戏环境的支持。针对存在的影响因素,本部分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试提出部分建议对策,以供参考。

(一)幼儿方面的建议对策

1.幼儿自主创设角色游戏情境促进合作行为的发生

让幼儿自己创设角色游戏环境也是培养幼儿与同伴近一步进行合作的过程。在平时教师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让幼儿参与到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这样是不利于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因此,在创设角色游戏环境时应该让幼儿自主设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尽可能地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创造条件。幼儿在创设角色游戏环境时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理发店应该安排在哪里才不会与别的情境冲突,商店里应该有什么东西,放置在哪个位置,这些问题要与同伴进行商量,在具体创设的过程中幼儿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他们的游戏情境,通过回收的有效问卷发现有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幼儿参与创设角色游戏环境的重要性。完全是自己创设好情境让幼儿游戏。这样虽然很快,但是是缺少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协作交流。

在平时创设环境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一起交流,在谈论的过程中幼儿倾听同伴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他的合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幼儿自己分配角色,以多样化的角色促进合作行为

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应该鼓励幼儿自由分配角色,与同伴共同商议,每个幼儿都扮演一次主要角色,这样会提高幼儿与同伴之间好的关系的产生,扮演次要角色的幼儿出现在游戏中的次数较少,所以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行为更是少之又少,他们的合作形式单一,能力发展缓慢,时间久了合作能力得不到发展,对幼儿以后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鼓励幼儿扮演丰富的角色,促进幼儿的合作行为产生和发展。

(二)教师方面的建议对策

1.教师及时介入角色游戏,在具体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合作策略

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更容易学会合作,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要随时观察他们的行为并及时介入,当幼儿不知道怎样与同伴进行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指导幼儿怎样确定游戏内容和游戏主题,帮助幼儿分工合作,让幼儿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运用到合作中去,这样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2.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在幼儿的心里是具有很高的威信的,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中都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行为,及时为幼儿树立好合作的榜样,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来进行观摩活动或者观看一些好的合作的视频动画来提高幼儿的合作行为。

3.支持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

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的行为,使幼儿愿意与同伴进行合作。当老师鼓励幼儿、认可幼儿的行为时幼儿会认为自己的这种合作行为是正确的,是会得到教师认可的,以后也会更加偏向这种合作方式。因为教师在幼儿心中是具有权威性的,所以教师这样做会增强幼儿合作的情感体验,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三)家长方面的建议对策

1.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幼儿的游戏最先出现在家庭,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因此幼儿在很多的行为上都模仿着家长。所以家庭的教养方式也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真实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爱都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有的家庭采取是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非常严厉总是拒绝孩子的要求,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相反还会使幼儿产生许多不好的行为,进而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也会无意识的模仿家长的行为,以强调式命令为主,缺乏与同伴友好的合作。有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无条件满足,从来不理会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过分的惯孩子,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会让孩子在无形之中产生自私的性格,导致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完全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很难关注到其他幼儿的需求,更加不能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的合作。所以,家长应该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不随意打骂幼儿,对孩子的要求适当的进行合理的满足,家长拒绝孩子要求时要及时作出合理的解释,给孩子选择权,使他对周围产生安全感和认同感,促进合作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结 论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采用观察法中的事件取样法对A幼儿园的幼儿进行了共计3天的观察,从合作行为的基本情况、角色游戏中出现的合作策略、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四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没有对合作策略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研究较为简单,没有深入探讨,收集的文献资料较少,虽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策,但是有关的对策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进行实践来验证,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能够从实践中探索出更多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姚伟.学前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陈国宁.中班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行为培养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以聊城市甲幼儿园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任雪松.3-5岁幼儿合作性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7]赵章留,王树华.母亲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合作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

[8]陈琴,庞丽娟.论儿童合作与发展的影响因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3).

[9]Brownell,C.A,Carriger,M.S.Changes in cooperation and self-other differ entiation during the second year.[J].Child Development,1990(4).

[10]Howes,C.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 in young children:Develop-Mental sequences[J].Deve-

lopmental Review,1987(7).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研究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2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51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22日
Next 2023年11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