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学习拖延量表》,对全国各地30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拖延的现状,并探讨三者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完美主义整体处于中等

  摘要:本文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学习拖延量表》,对全国各地30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拖延的现状,并探讨三者关系。研究结论如下:
  1、大学生完美主义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
  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学业拖延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学业拖延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
  4、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均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拖延

  1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学习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拖延却往往从中作梗。大约45%的国外本科生研究报告显示:准备考试、撰写论文和完成阅读作业等有规律的学习任务存在拖延,国内也有研究发现,我国各地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拖延现象[1]。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不仅会导致降低学业成就,如课程考核不合格等,而且更易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影响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因素有哪些呢?
  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完美主义是被广泛运用于学业拖延影响因素研究的个体心理特质。Onwuegbuzie发现研究生的学习拖延与社会取向完美主义呈著相关[2];Walsh等人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呈正相关[3];VanEerde(2003)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4]。因此,完美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信念,对拖延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家庭对个体发展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5]。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表现出的行为倾向即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多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个体成长的家庭环境健康与否。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冷漠或高控制的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正向预测拖延[6]。因此,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对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当大学生面临学业拖延这个问题时,个体的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其拖延水平?这三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两个问题,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拖延现状进行调查,进而探讨三者的关系,希望得到一些建设性的结果。

  1.2概念界定

  1.2.1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包括期待、解释、评价。完美主义者给自己设置的标准通常较高甚至不切实际,并且用这些高标准作为价值尺度来判断自己的行为[7]。这种高标准伴随着对自我的过度批评,完美主义者不仅对于工作标准过于严苛,对自我的评价也极其严格[8]。
  1.2.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是教育和抚养子女时表现出地认知和行为倾向,教养行为包括实际行动和行为方式,与情境无关,通常持续地稳定地对子女地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9][10]。
  1.2.3学业拖延
  学业拖延者有迫切完成任务的认知,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一直延迟执行,导致无法按时完成任务[11]。拖延者通常伴随着不适感。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中度及以上拖延现象,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角色冲突、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学习任务的特征都是导致拖延的原因。

  1.3研究现状

  1.3.1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李茹铮选取4所著名高校,抽取597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条理性维度以外,大学生完美主义其他维度与学业拖延均显著相关。造成学业拖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担心出错,大学生由于害怕出错而导致学业任务无法按时的情况比较普遍[12]。陈陈等人选取南京的两所高校,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消极完美主义的行动迟疑维度能够很好的正向预测学业拖延,积极完美主义能够很好的负向预测学业拖延[1]。杨媛媛选取4所高校,抽取4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完美主义倾向及各个维度倾向越高,学业拖延越高。且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拖延之间起中介作用[13]。郑思选取江西师范大学3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个体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学业拖延程度也越高。但是条理性对于大学生拖延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14]。
  1.3.2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
  唐凯晴等人选取东莞市一所中学46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关怀和自主性间接对学业拖延造成影响。父母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怀,而不是控制他们,会更有利于减少孩子的拖延行为,并提高自我效能感[15]。李宁等人选取郑州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中只有父亲、母亲偏爱被试维度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拖延[16]。赖振选取安徽三所高校,抽取8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拖延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惩罚严厉、父(母)偏爱被试、母亲拒绝否认这五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呈负相关;大学生学业拖延改善期望与父(母)惩罚严厉、父(母)拒绝否认维度呈负相关,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呈正相关[17]。高军选取滨海县两所中学,通过整群抽样选取519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理解和关心,有利于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孩子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接受性,也就有利于孩子形成不拖延的好习惯[18]。
  1.3.3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王雅丽选取福州市两所大学,抽取3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完美主义的父母要求、担心出错两维度之间关系密切,而且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有效地预测这两个维度。在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下,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间接影响应对方式[19]。周雪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子女严格要求自己、独立和具有自制力,而父母的过度保护会使得子女畏惧失败,容易形成消极的完美主义[20]。张萌选取南京一所大学315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子女希望自我价值得到父母的认可,会造成子女进行严苛的自我批判,形成非适应性完美主义[21]。张丽欣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741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干涉保护和偏爱能够很好的预测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父母的行为会对子女的人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22]。
  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拖延这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并未出现,尚且缺乏统一的定论。所以决定探究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弥补不足。

  2研究设计

  2.1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对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拖延的总体情况及其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建议。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对象
  以全国各地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具体被试结构为:男生147人,女生153人;大一75人,大二68人,大三54人,大四103人;城镇户口140人,农村户口160人;独生子女156人,非独生子女144人。
  2.2.2测量工具
  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由Frost编制,涉及五个部分,担心错误、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的疑虑。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情况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计分为1-5分。本量表全部为正向计分题,总分及各维度分为各R分之和,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越高。前4者为积极完美主义的维度,第5者为消极完美主义的维度。5个维度都有满意的内部一致性,其中各维度之间的CronbaclTsα系数分别为担心错误(0.707)、条理性(0.775)、父母期望(0.741)、个人标准(0.840)、行动的疑虑(0.661)。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7[23]。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蒋奖、鲁峥嵘等人编制,根据1999年Arrindell等人修订的简化版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三个维度: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其中拒绝维度包含6个项目,情感温暖包含7个项目,过度保护包含8个项目。通过对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的检验,测得α系数在0.74~0.84之间,分半信度在0.73~0.84之间,表明问卷的信效度良好[24]。
  大学生学业拖延量表:由Solomon和Rothblum在1984年编制,该量表由44个项目构成,采用5级评分法,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计18题(包括六种不同的学业任务的拖延状况);第二部分共计26题(包括可能影响学生拖延行为的13种原因)。本研究采用量表的第一部分,由东北师范大学关雪菁于2006年进行编译修订,设定了六种学业任务,每项任务包括拖延频率的自我评估、是否带来麻烦和希望改善拖延行为的程度三个方面。每项任务的前两题得分相加表示被试的学业拖延状况,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学业拖延越严重;每个任务的第三题相加总分为被试改善学业拖延期望,得分越高表示被试的改善其拖延现状的意愿越强烈[25]。

  2.3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对选取的被试实施问卷调查,并收集每个被试的年级、性别等资料。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3结果

  3.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结果

  3.1.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总体状况
  将完美主义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1: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总分的平均数为87.74,处于中等水平。在完美主义的各维度中,大学生的条理性和个人标准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22.06和19.45,而大学生的行动疑虑维度得分最低,为12.86分。
  3.1.2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差异检验
  3.1.2.1性别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的完美主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检验,以下表2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2结果可知,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完美主义各维度上,大学生的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维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5),且大学男生得分比女生高,而在条理性和行动疑虑两个维度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1.2.2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被试在完美主义各维度的得分进行ANOVA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条理性这一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完美主义总分以及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四个维度上,大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5)。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完美主义差异,继续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4结果可知,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分和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这两个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三与大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个人标准维度上,大三与大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行动疑虑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一与大三、大一与大四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3.1.2.3生源地差异
  对大学生生源地的完美主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5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5结果可知,大学生在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维度上,存在生源地差异(p<0.05),即城镇大学生的完美主义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而在完美主义总分、条理性、父母期望和个人标准维度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1.2.4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对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的完美主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6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6结果可知,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在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

  3.2.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
  将父母教养方式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7: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结8果可知,在拒绝、过度保护维度上,大学生群体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然而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大学生没有显著性别差异(p>0.05)。
  3.2.2.2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被试在父母教养方式测验的得分进行ANOVA检验,检验结果见表9: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10结果可知,大学生在拒绝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一与大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大二与大三、大二与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过度保护维度上,大一与大三、大一与大四、大二与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3.2.2.3生源地差异
  对大学生生源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11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13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业拖延总分为33.33,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学业拖延的各项目上,大学生撰写学期论文得分最高为6.01,大学生列席性任务得分最低,为4.98。
  3.3.2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差异检验
  3.3.2.1性别差异
  对男生和女生的学业拖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14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14结果可知,在总拖延程度上,大学生群体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总拖延程度高于女生。大学生在学业管理任务、列席性任务两个项目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
  3.3.2.2年级差异
  通过对不同年级被试在大学生学业拖延测验的得分进行ANOVA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5: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15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六项任务中大学生只在列席性任务存在显著年级差异(p<0.05)。
  3.3.2.3生源地差异
  对大学生生源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16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16结果可知,在学业拖延上,大学生群体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p>0.05)。另外,在列席性任务上,农村大学生拖延程度与城镇大学生拖延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2.4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对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学业拖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下表17为所得结果: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根据表17结果可知,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4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3.4.1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通过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8: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18可知: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分和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四个维度上与总拖延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条理性与学业拖延无显著相关。
  3.4.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通过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如表19所示: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从表19可知:大学生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与总拖延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情感温暖维度与学业拖延无显著性相关。

  3.5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

  为了明确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作用,将完美主义总分及所有维度、父母教养方式所有维度作为自变量,对学业拖延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0: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 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由表20可得,在预测大学生学业拖延时,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两个变量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F(0,300)=17.48在0.001水平上显著。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²为0.181,即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预测学业拖延18.1%的变异,其中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随着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提高而提高。

  4讨论

  4.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完美主义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3]。大学生是一个高期待、高自尊的群体,许多荣誉都需要竞争方可得到,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因此大学生的完美主义水平维持在中等程度。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完美主义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生在担心错误、父母期望和个人标准维度得分上明显高于女生。男性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因此对于自身要求也较高,追求完美程度也自然高于女性。这与张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她的数据显示是大学生的完美主义除了条理性这个维度外,其他在个人标准等几个维度上均没有男女差异[26]。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张萍的研究是在2006年,对象为80后大学生,而本研究多为90后大学生,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年级差异的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分和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维度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学生在得分上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大学生在条理性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对于事物的态度不同,追求也不一样,因此完美主义程度也不一样。这与邵淑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她的数据显示是大学生的完美主义除了在个人标准上显示出了年级差异,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在总分和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7]。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邵淑娟的被试是南昌市公立和私立的8所大学的809名大学生,而本研究的被试是全国各地300名大学生,被试数量和地域存在一定差异。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生源地差异的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在完美主义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的担心错误程度高于农村大学生,行动疑虑程度也高于农村大学生。由于城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城镇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更好,因此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更高,一旦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就会遭受父母的批评并感到自责,因此在担心错误和个人疑虑维度上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28]。
  大学生完美主义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与邵淑娟(2008)的研究结果一致[27]。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父母给他们设定的标准都差不多,因此他们之间完美主义程度大致处于同一水平。

  4.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维度得分较高,拒绝和过度保护得分相对较低。由于90后的成长过程正是经历改革开放,社会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观念更新使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只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不打不成器”,更多的家长明白了家庭温暖的重要性,因此家庭温暖得分较高。这与高军(2011)的研究结论一致[29]。而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分关爱,会导致父母过度限制子女的权利,因此拒绝和过度保护得分都比较低。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在拒绝、过度保护上,存在性别差异,即家长对男生拒绝、过度保护的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而在情感温暖上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也比较符合中国比较传统的对待子女的方式,对于男孩子要多加严厉管教,严加约束,怕孩子闯祸,对女孩子则比较温柔,很少采用严厉的方式[30]。另外,由于社会对男生的刻板印象就是要坚强、独立,所以家长在教养男生时,自然会比较严厉,因此拒绝、过度保护在男生和女生之间差异显著。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的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这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拒绝维度上,大一与大二、大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大二与大三、大二与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过度保护维度上,大一与大三、大四,大二与大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大一、大二学生刚进入大学这个新环境,父母既希望孩子可以独立,又害怕其不在自己羽翼的呵护下受到委屈,因此在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不同时期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生源地差异的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大学生在拒绝维度上得分高于城镇大学生。农村家长更希望孩子自立自强,所以较城镇父母教育而言,拒绝程度会略高。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的研究表明,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是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得分上比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高,由于非独生子女父母需照顾多个孩子,家庭生存压力大,有时会无暇顾及子女,而独生子女家庭以孩子为中心,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31],这种对于孩子的过分关心,有时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3大学生学业拖延的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学业拖延程度较低。研究结果与赖振(2015)研究结果不一致,他的数据显示在总拖延程度方面,中度拖延者所占比例最大,高达67.91%,在大学生群体中学业拖延现象普遍存在,且大多数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拖延[17]。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赖振所选取的被试都是安徽三所高校的930位大学生,而本研究被试是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位大学生,被试的地域和数量都存在差异。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的研究表明,在总拖延程度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总拖延程度明显高于女生,这与杨媛媛(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13]。大学里不少男大学生会将时间花在打游戏、运动上,对于专业课的出席都较少,因此对于学业的拖延是可预见的。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年级差异的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总拖延程度和总拖延任务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各年级上,大一年级的拖延程度平均分最高,这可能是因为,大一年级刚进入校园,还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于是将更多的时间用来人际交往和放松娱乐,他们对于学业任务不够关注,拖延程度也更高。大二、大三学生的拖延程度平均分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大二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磨合期后,逐渐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大三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正确的学习策略,能够良好规划学业任务,因此他们的学业拖延程度较低。
  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生源地差异的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在总拖延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的今天,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的大学生都承受同样的学业压力,家长也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因此养成了拖延的习惯。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业拖延上处于同一水平。这与杨媛媛(2012)的研究结果一致,她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总拖延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3]。可能是因为施测地区的大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相差无几,父母对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要求都差不多,因此在这方面差异不显著。

  4.4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讨论

  4.4.1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相关讨论
  本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总分和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维度与总拖延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完美主义程度越高,越是怕于出错,父母期望越高,个人标准越严格,行动疑虑越大,总拖延程度越高。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如Walsh等人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4]。石波(2009)等人研究结果指出,个体的完美主义倾向越高,拖延行为越多。
  大学生是一个高期待、高自尊的群体,许多荣誉都需要竞争方可得到,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力求完美、不出错的非理性信念。然而,当追求完美与不完美的现实相矛盾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个体会觉得无所适从、焦虑,而为了逃避这种不良情绪,他们有时会主动采取拖延的方式来延迟行动开始时间。Lazarus和Folkman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另外,他们也可能通过拖延策略来获得更多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越高,学业拖延程度也越高。
  4.4.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相关讨论
  本研究表明,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与总拖延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父母拒绝水平越高,与子女情感越温暖,对子女越是过度保护,其子女的学业拖延水平越高。这可能是因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成为家庭和社会极为重视的方面,父母都期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绩,进入重点中学、大学。大学生脱离了家庭中父母的约束,大学老师也不像中学老师那样严格,他们一时不知道自己该为谁而学。相关研究表明,父母拒绝与子女自信水平存在负相关[17]。国内学者也总结出严重学业拖延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多为拒绝。因此,父母对于子女的态度很重要,采取偏激的教育态度的家庭,子女反而更倾向于拖延[6]。而如果过于纵容孩子,导致父母偏爱被试水平过高,这就会变成溺爱,孩子对于父母过分依赖,也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情感温暖表现的恰当的家庭,子女的自信水平相对较高,他们有充分的信心去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热情高涨,遇到困难不容易退缩,学业拖延现象也较少。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在多方面影响学业拖延。

  4.5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回归讨论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能够显著地预测大学生的学业拖延。
  大学生完美主义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完美主义者的内心标准过于极端,往往在实际行动时顾虑良多,犹豫不决[32]。拥有这种内心标准的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琐事,都容易推迟完成。而积极完美主义者追求现实合理的准则,追求卓越,因此他们做事力求不完美不罢休,习惯于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自然拖延了不少进度。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过多的拒绝子女的要求,会降低子女的自信心水平,不利于培养子女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33]。因此父母拒绝水平越高,子女越不自信,在学业上较被动,学业拖延现象也就较多。父母的情感温暖,容易演变成宠溺,使得子女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依赖于父母,学习上也常常依靠父母,他们自我优越感强烈,几乎不能容忍挫折和失败。这一类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往往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情绪低落,学习能力低下,学业拖延现象较严重。现在父母对于子女多是保护状态,甚至于是过度保护,子女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形成一种为了父母、老师学习的思想,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们一方面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上,一方面缺乏严厉的管教,松懈于自我学习,因此表现出较多的学业拖延。
  综上所述,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

  5结论

  5.1大学生完美主义的结论

  大学生完美主义水平中等;
  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以及个人标准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余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担心错误、父母期望、个人标准以及行动疑虑维度得分存在年级差异。在总分、担心错误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依次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父母期望、个人标准和行动疑虑维度上,大二学生得分依次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大四学生,其余维度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大学生完美主义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和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城镇生源大学生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
  大学生完美主义总分及各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父母拒绝水平和过度保护水平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情感温暖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表现在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上,大一学生父母比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父母有更高的拒绝水平和过度保护水平;大学生在情感温暖维度上大二学生得分高于大一、大三、大四学生;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拒绝维度得分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生源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拒绝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拒绝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5.3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结论

  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中等;
  大学生学业拖延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大学生在学业拖延水平上显著高于女大学生;
  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
  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不存在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大学生完美主义中担心错误和行动疑虑这两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性正相关,能正向预测拖延,即越担心错误的发生,行动疑虑越大,总拖延程度越高。

  5.4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均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论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均与学业拖延呈显著的正相关;
  大学生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父母教养方式能够解释学业拖延18.1%的变异。

  6教育建议

  6.1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完美主义信念

  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都是因为担心出错,他们害怕出错并担心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后果,于是选择延迟完成学业任务。有些学生寻求同伴的帮助,当同伴完成之后,自己再做参考。同时,父母、老师对于学生有一个较高的期望值,以便个体严格要求自己,这反而造成大学生行动迟疑,害怕失败,害怕令父母、老师失望,因此拖延行动,导致学业任务的推迟完成。父母教育因当鼓励孩子不畏惧犯错,老师也应宽容孩子的一些非原则性错误。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完美主义信念,将学业任务进行合理地规划,并按照计划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拖延,也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

  6.2普及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

  明确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对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身来说,都有其重要意义。要想减少大学生的学业拖延行为,就应注意到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学习改变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追求完美的观念。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只有学校和家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帮助大学生减少学业拖延现象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和背景。

  6.3降低大学生学业拖延水平

  首先,教师可以将学业任务具体化。给一名从未写过论文的学生布置一篇论文,这名学生很有可能会拖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给学生出示几篇范文,告知学生可以如何参考文献,如何确认写作大纲,以及如何提出自己的看法。当今的教育有很多过分的强调了创新一词,也许有的学生在多次的尝试之后会找到如何去做的办法,而很多的学生会在这个时候踯躅不前,拖延完成,也会因为难以完成任务而越来越没有自信。其次,家长不向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孩子的成绩好坏与否,家长都应理性看待。对孩子学习能力有客观准确的了解,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培养其学习兴趣。对孩子取得的进步能够给予及时的表扬,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最后,学生要积极改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当学生感到学习上存在障碍无法跨越时,要主动向老师、向身边的同学请教,找出学业拖延的主要原因,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陈,燕婷.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18(4):489-491.
  [2]赵婉黎.大学生学业拖沓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初步构建[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8-34.
  [3]石绍华,郑钢.育儿风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02-290.
  [4]WalshJJ,GodwinUA.Individualdifferencesinstatisticsanxiety:therolesofperfectioni-sm,Procrastinationandtraitanxiety[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2,3(2):239-251.
  [5]VanEerdeWV.Ameta-analyticallyderivednomologicalnetworkofprocrastination[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003,35(6)1401-1418.
  [6]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熊恋,李新利.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05(4):198-204.
  [7]LRBurns,KDittmann,NLNguyen,JKMitchelson.AcademicProcrastination,Perfectio-nism,andControl:AssociationswithVigilantandAvoidantCoping[J].JournalofSocialBehavior&Personality ,2000,15(5):35-46.
  [8]FrancoPK,MancillaDJ,VazquezAR,etal.Perfectionismandeatingdisorders:aReviewoftheliterature[J].EuropeanEatingDisordersReview,2005,13:61-70.
  [9]DarlingN,SteinbergL.Parentingstyleascontext:Anintegrativemodel[J].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3,113:487-496.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2):43-47.
  [11]包翠秋.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1-2.
  [12]李茹铮.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情绪智力、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26-28.
  [13]杨媛媛.大学生学业拖延及其与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7-31.
  [14]郑思.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1-3.
  [15]唐凯晴,邓小琼,范方,龙可,王鹤,张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5(4):223-22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859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10月12日
Next 2020年10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