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竹笛是我国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吹奏乐器,在我国已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近些年来,竹笛这一传统民族乐器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学习吹奏竹笛的乐者也变得多了起来,演奏者们通过笛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并且,将吹奏竹笛当做是生活中最

  引言

  《春到湘江》是由宁保生于1977年创作的一首竹笛名曲,曲调具有浓郁的湖南花鼓戏的风格和湖南特色。乐曲旋律流畅欢快,感情内容丰满充沛,细腻真切。将地方元素融入其中,更进一步渲染乐曲的主题情感,歌颂湘江美好春光。此曲一出,这首曲子就得到了竹笛演奏者的喜爱,之后还被移植到古筝等其他乐器上演奏,但我认为用竹笛来演奏这首乐曲,是完成这首作品的最佳形式。我认为,这首曲子虽然是一首传统的竹笛曲目,但并不容易真正的掌握这首乐曲,对演奏者基本功就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和控制力。
  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是一首具有浓厚的湖南特色的代表作品,此曲被列为中国竹笛十大名曲之一,以及中国竹笛演奏界被吹奏最多的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装饰使得竹笛曲更加的赋有韵味。《春到湘江》这首乐曲主要表现了湘江两岸的春色美景,也表现了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干劲及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乐曲一共分引子、行板、快板、尾声四个部分。乐曲的引子部分由弱到强,将听众缓缓带入情境中。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中段部分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还有鼓点声声,还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演奏宜要将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才可以把深切的情谊能够富有神韵的呈现给听众。想要更加完美的吹奏首乐曲,想要给听众感到自己身在其中,这就对演奏者演奏技巧的掌握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lt;&lt;春到湘江&gt;&gt;是一首竹笛名曲,本课题的研究对演奏技巧中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了乐曲曲式结构,让读者读后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首乐曲。并且,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还能够提高笔者的演奏技巧,使得演奏旋律更加欢快,使得演奏气氛更加细腻真实。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一)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吹奏竹笛,竹笛这一传统民族乐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春到湘江》是中国十大竹笛名曲之一,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的优美景色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坚定信念,这就要求演奏者演奏把深切的情谊表现出来,要求吐音,颤音,叠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据我了解人们对《春到湘江》具体的演奏方法和技巧研究的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整理。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本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主要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对本文进行研究比较、归纳总结,最后,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建议。
  逻辑分析法:在已有阅读过的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将这些资料总结归纳得出研究结果。

  三、对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作品介绍

  (一)&lt;&lt;春到湘江&gt;&gt;作者介绍

  宁保生是中国著名的竹笛演奏家、作曲家,笔名肖然。1943年生于河北保定市。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会员,北京乐器协会会员,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等,后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许多作品都深受大众的喜爱和笛曲爱好者的青睐,例如:竹笛独奏曲《乡恋》、《草原抒情》、《春到湘江》以及他自己创作编写的竹笛四重奏《茉莉花》、《康定情歌》、《九九艳阳天》等,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优秀作品。他的竹笛演奏技巧熟练、音色优美动听、表现力丰富并且吸引力很强,演奏风格干净纯粹。在宁先生的众多的音乐佳作中,这首竹笛独奏曲《春到湘江》可谓是最具特色和好评的作品,这首乐曲创作于1976年,具有浓郁的湖南风味,乐曲旋律优美动听,时而激情,时而热烈,使其突破了它本身演奏的技巧的单一性,赋予了乐曲新的生命力。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全国广大演奏者的热烈反响和好评。

  (二)&lt;&lt;春到湘江&gt;&gt;的社会背景进行介绍

  《春到湘江》是宁保生先生1976年创作的竹笛名曲,古筝演奏家王中山也根据其改编的古筝曲。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秀丽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壮志豪情。引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波光粼粼,烟雾迷蒙的美丽景色。如歌的行板,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的低回,时而激扬高唱,甚为柔媚动人。中段由羽调式到宫徵调式,意境清新。
  1976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三大伟人相继逝世,震惊国人,并且还有许多的灾难随之而至,例如: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等等,虽然有伟人的离去,有灾难的困扰,但是这也是扭转我国命运的一年,这一年结束了我国长达十年的灾难。长期被政治斗争和困苦生活所压抑着的人们慢慢得到解放和苏醒。虽然当时的人民生活贫穷,但是他们对革命精神乐观和向往,使得人民的精神文化得到了允分萌发的土壤,纵观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因为,当时所处的政治格局发展的环境下,大部分的歌曲都以服从政治斗争为主,为当局政治发展服务,所以更多的歌曲都以颂歌和抒情歌为主,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人民拥有更加积极的,乐观的审美艺术,《春到湘江》这首竹笛曲也是在这一时期所创作和呈现的,这首竹笛曲的出现,不但为人们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更反映了大众心中的真实感受,也正是大众审美艺术形态的重要体现。《春到湘江》竹笛曲开始采用抒情的创作手段,通过对湘江的景色来表达人们对家乡的赞美;随后竹笛曲采用歌颂的创作手段,来赞美和歌颂祖国的伟大,歌颂湘江人民热爱家乡的美好心愿。这首竹笛《春到湘江》还被编入了艺术考级的中高级演奏必考的曲目中,这个曲目也成为了竹笛教学中必修的曲目,可想而知,《春到湘江》在我国众多竹笛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对&lt;&lt;春到湘江&gt;&gt;的曲调进行介绍

  该曲为引子散板(A)-主题行板(B-C-B1)-快板(D)-尾声(E)四部分组成。整曲为羽调式,中段转为宫徵调式,尾声末端的主音又回到A羽音上。这种色调明亮、活泼,给人以乐观,积极的审美情趣,展现了湘江两岸的春景和人们热爱家乡的美好场景。引子部分着重介绍了湘江春天的激情,展现了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景色,作者对此的介绍和阐述也是字字精确、用心独特,演奏者在演奏时只有保正引子的连贯性,才能把这种跌荡之美体现出来,行板那轻快的旋律时面低沉时而高亢,尤为感人:中段意境清新:快板部分色泽明亮,使乐曲的情绪热烈中隐含鼓点,深厚的情感中不缺豪迈,精景交融,幽默乐观,这都能在笛声中体现。尼声部分再次出现了个全曲的最高音,与引子形成首尾呼应的形式,这是本曲中异常精彩的旋律,情绪既喜悦又雀跃、给人种余兴术了之感。

  四、对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一)气息的运用

  竹笛在吹奏的过程中,所发出来的声音主要是靠气息来完成的,竹笛演奏者气息的状况、演奏的方式,都是不定性的,所以呈现出来的竹笛曲也是不一样的,正确的运用驻地吹奏中的气息技巧,对产生竹笛曲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掌握竹笛演奏中的音色的强弱,音高等各种情感的艺术表现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中,气息的运用使得整首曲子听下来不空,也不吵。并且,气息的运用也能够对音量的强弱做到有序的控制,使得乐曲能够随着情感变化而变化音量的强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音准也是依靠气息完成的,音准效果要掌握的非常好,不能够过高,也不会过低,更加不会出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现象。演奏者在演奏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的时候,需要灵活的运用气息技巧,例如:引子部分是个散牌子,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将气息放慢,严格注意气息的同一性,不要带有任何的杂音,这样才能够将引子广阔并附有激情所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有想继续欣赏的欲望。并且,在快板部分,应该是欢快的、热情的,所以,我们就需要采用欢快有力的气息,这样才能够将情感一层层推向高潮的部分,但是,在气息的跳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气息的收放,不要突变,这样才会使得整体的乐曲能够巧妙的衔接和融合。〔例〕
浅析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二)吐音的运用

  在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中,因为需要将情感和内容都一一表现在乐曲中,这就需要不断的将舌头有效的进行向前延伸或者向后延伸,这样才会使得竹笛产生一种干净、有力的音乐效果,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吐音,吐音在一般为为三种,分别是单吐、双吐、三吐这三种形式,这也是竹笛曲中最为普遍且经常会使得用的技巧。
  “单吐”指的是在乐曲中经常会用到的“T”来表示,无论是南方的笛曲,还是北方的笛曲,吐音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单吐,一般乐曲中的八分音符经常会用到“单吐”的吹奏,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快板的部分中,更是用到了八分音符“单吐”的吹奏方式,这一技巧的运用使得整个乐曲听起来干净利索,更加能够通过情感的表述,使得聆听这心中充满层层涟漪。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联系“单吐”的时候,需要保持吹竹笛的口型,由慢变快的连续吹奏,并且,舌头咬灵活的运用,切莫要出现口水四溅的现象,否则,发出的声音就会不够干净利索,就会有杂音的出现,这就会严重的影响到竹笛的音质,在练习“单吐”技巧的时候,可以先从舌头的训练开始做起,当舌头的训练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然后,在开始进行乐器的演奏,这样就会使得“单吐”的技巧运用的熟练。
  “双吐”在乐曲中经常会用到“TK”来表示,在一般乐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都会经常用到“双吐”来进行演奏,就如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快板的中段部分,就是运用了“双吐”的形式来进行演奏的。这样的演奏的好处就在于每个音符都能够被清楚的演奏出来,并且,也能够保证演奏时的进度,以便能够将湘江的那声自然景色淋漓尽致、真情实感的表现出来,带给大众一直情景,一起走进湘江,感受湘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文化。这就需要演奏者在练习“双吐”的时候,不仅需要注意舌头的动作要轻、要短,还需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和舌头的协调配合,嘴要对准吹口,嘴口,不能够随意乱动,这样才会避免在吹奏的时候会出现杂生,例如:“呼呼”的声音,可以先用舌头做“吐库吐库”的动作,然后在用竹笛进行演奏,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吐”和“库”之间的力度一定是一样的,不能够一个比较重,一个比较轻,这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演奏者在舌头动作上的技巧问题。
  “三吐”在乐曲中经常会用到“TTK”或“TKT”来表示,这样的演奏方法与“双吐”基本相似,是在双吐的后面或者前面加上一个单吐,这就构成了三吐的演奏技术,“三吐”的一般表示方法就是在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中都会用到“三吐”。在乐曲中运用“三吐”的好处就在于“三吐”会使得乐曲的激情和柔润相互衔接,产生联动的效果,能够充分将湘江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深切感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例〕:
浅析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

  (三)叠音的运用

  “叠音”在乐曲中经常别用“又”来表示,属于一种装饰性的技巧,“叠音”在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中最为常用,具有加强和装饰本音的作用,通过“叠音”的使用,能够使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听起来更加悦耳。
  “叠音”的演奏技巧就在于,先放慢速度,然后按照单位音来计算,确保是三个音,叠一次,并且,注意中间音和末尾音的速度,使得他们有重叠的感觉,演奏时速度是由慢变快,一点点呈上升的趋势。

  (四)倚音的运用

  “倚音”在乐曲中没有特殊的记忆标注,但是,“倚音”与“叠音”都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属于装饰性的技巧,“倚音”在竹笛曲“叠音”在乐曲中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技巧,通过使用“叠音”和“倚音”这两种技巧,不仅能够使得原本的一个单音听起来更加舒适悦耳,而且,还能够使得整个乐曲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倚音”可以分为“单倚音”和“双倚音”,以及“多倚音”这三种形式,他们的演奏技巧都是一样的,都是特别强调第一个音,用“吐音”技巧来突出“倚音”中的这个“倚”,并且,都是相对主音来说的,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占用主音的时间,演奏的越快越好,最好是那种一带而过的形式。

  (五)颤音的运用

  “颤音”顾名思义就是手指颤动起来,在竹笛的演奏中,颤音分为好多种类,有:二度颤音、三度颤音、四度颤音等等,但“二度颤音”最为常用,在乐曲中常用“tr”来表示,它的演奏方法是原有的本音和本音上方二度的音,均匀且快速的不断反复。不过在其他乐曲中有些颤音要求演奏者渐快或者渐慢的演奏。要并且,在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中的快板部分,以及尾声部分都用到了颤音,这些颤音的运能够使得乐曲听起来更加生动活泼,并且独有感染力,尤其是尾声部分颤音的运用,给人一种既欢快又有种余兴未了的感觉。因此,演奏者在练习“颤音”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练习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将手指抬的太高,因为,手指如果抬的太高,就会影响吹奏的时间,需要先把速度放慢,当熟练的时候,才逐渐较快速度,这样的效果才会是最好的呈现。

  (六)波音的运用

  “波音”的演奏技巧在竹笛曲&lt;&lt;春到湘江&gt;&gt;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技巧,这种技巧运用的特点就是为了要突破了单音和乐曲的单一化,可以得整个乐曲听起来更加富有生机,活泼,“波音”技巧是“颤音”技巧中短颤音的一种,但是,它的演奏手法却不同于短颤音,其演奏手法是主音上方的手指快速颤指跳跃一次,这就要求演奏者在练习这种技巧的时候,手指要快速,一定不要与“短颤音”混淆。

  (七)打音的运用

  “打音”在乐曲中经常会用“丁”来表示。它经常出现在两个重复音的第二个音,它不需要轻吐或是单吐就可以完成,只需打开手指,在原音孔上快速打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乐曲听起来不仅轻松,而且欢快。并且,打音的吹奏方法是将本音的按指,迅速地在指孔上虚打一下即刻拾起,也可以在上方虚打一下。演奏者在演奏时常常会把打音叠音混淆,叠音的演泰方式是用在本音孔上方的二度音孔发音,打音是用在本音孔上打动发出声音,在练习打音时,手指要“灵、稳、准”,“灵”是说手指要灵活,“稳”是说时间要把握好,不能影响乐曲的速度,“准”是说手指要正确的打在音孔上,打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竹笛曲的韵味。

  总结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乐器类,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笛子作为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传统民族乐器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深受古今中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春到湖江》是宁保生先生最经典的笛子作品之一,该作品运用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元素,巧炒的展示了竹笛的演奏技巧,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民乐乐器的魅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笛曲《春到湘江》的演奏技巧进行论述,使读者对乐曲的演奏技巧了解的更为透彻,对读者欣赏和演奏《春到湘江》这首乐曲时有所帮助。当笔者对《春到湘江》这首竹笛曲子进行了一番演奏方法的探讨之后,笔者感悟到了很多,音乐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它有着相互包容和相互交流的特性;竹笛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应该得到年轻一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在当代社会的古典乐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年轻一代要学会敞开胸怀,心系未来,借鉴有用的科学知识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的促进我国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致谢

  大学四年的时光匆匆而逝,曾以为毕业离我们遥遥无期,可一转眼就到了迈出校园的一刻。回首走过的四年时光,心中有一些遗憾有一些后悔,昨天的开学典礼还历历在目,今天却要成为即将毕业的人了,感叹时光流逝,当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感慨良多。
  首先我要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从一开始的选题到最后的定稿都给了我很重要的意见,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抽出时间来给我审查、修改论文。一开始的选题并不是很成功,后来导师又帮我具体分析了选哪个题目更加适合我,还帮助我一起制定了论文提纲,给了我清晰的写作思路,给我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和建议,告诉我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论文初稿完成之后还细心的给我指出错误,反复的修改论文。他对竹笛演奏方面的专业研究和对该课题深刻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对我影响深远。我认为这次论文的写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是我一直学习的目标。还要感谢所有老师们,她们督促我们上传各种毕业资料,让我们能够按时完成学校的任务,生怕哪位同学没有按时完成,影响毕业,特别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没有老师们的督促,或许我都不能按时完成论文。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同学,一个特别温暖而有爱的词。同学之间深深的情谊,是世间最美的感情之一。感谢同学,感谢他们的一路鼓励,感谢他们在伤心的时候陪伴,在快乐的时候分享,写论文时我们都互相分享自己的小窍门,一起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有一些词语拿捏不准我们就在一起相互讨论,到最后定稿,我们互相传阅论文,彼此修改,提出意见。写论文真的是乏味枯燥的一件事情,每次写不下去了抬头看看舍友们都在奋笔疾书,我也顿时浑身充满干劲,我觉得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的,虽然我们以后不能一起去餐厅吃饭,不能一起去琴房练琴,不能一起去教室上课,但我们之间的友谊永远不会减少,和你们相处的这四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有人说大学生活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但是我觉得更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更像是兄弟姐妹,我们一起生活,一天的时光几乎都在一起度过,希望你们毕业以后能够有一份让自己开心的工作,做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幸福美满,身体健康,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在本这次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认识到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大学四年的时光没有好好的把握,虽然毕业论文即将接近尾声,我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学习生涯即将终止,瞬间感觉感慨万千,但是我相信下一个征程又是一个新的期待与挑战,谢谢这段大学生活让我享受了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感谢大学期间老师和同学们了我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刻,这段宝贵的经历会让我终身难忘。今天的离别,是为他日更好的相聚,最后,请允许的再次感谢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们,谢谢你们一路上的帮助,谢谢你们一路上对我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马荣.浅谈笛曲《春到湘江》的作品分析及其演奏技巧.北方音乐.2018
  〔2〕马荣.浅谈笛曲《秦川抒怀》的创作分析及其演奏技巧.长江丛刊.2018
  〔3〕严慧.浅析竹笛演奏中的指法与协调性关系[J].北方音乐.2014(09):81.
  〔4〕师江渊.浅谈影响竹笛音准的客观因素及解决办法[J].北方音乐.2016(06):115.
  〔5〕刘帅兵.竹笛的演奏风格与乐曲特色[J].黄河之声.2014(17):66-67.
  〔6〕高明.关于竹笛运气方法[J].中国音乐.1986(03):2.
  〔7〕邵先国.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J].艺术评鉴.2017(04):127-129.
  〔8〕李美霖.探究竹笛演奏中的呼吸运用[J].北方音乐.2015(18):6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31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4月1日
Next 2022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