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鸿沟的网络综艺节目分众探微

 摘要

近年来,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而其中分众的依据、分众的原因等也成了不少学者的讨论重点,诸如《杨玲.撕: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认同建构与性别鸿沟.文化研究.》、《赵联飞.互联网鸿沟形成机制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互联网参与实证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岳慧升.分众时代下网络综艺节目发展的驱动力探究——以《这!就是街舞》为例.传播力研究.》等论文,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分众化的应用现象也较为普遍。然而,对于受众性别为依据的分众方式应用较多而讨论较少。

课题将通过对以基于性别鸿沟的网络综艺节目分众探微为题,通过对我国综艺类节目的发展历程,对综艺节目进行分析分类,同时阐述综艺节目的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在性别鸿沟差异怎样形成,性别分众化产生及其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基于性别鸿沟分众化传播的必要性等方面做出探索,并提出创作生产的建议。

课题试图通过应用研究探索,厘清基于性别鸿沟的网络综艺节目分众现象与本质,以期为创作生产给予一线基于创新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性别鸿沟;节目分众;综艺节目;性别分众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技术的创新和节目内容的创新日新月异,由于性别鸿沟而产生了节目分众化现象。这一倾向最早是从选秀节目中开始的,节目组对于报名参赛的选手设置了严格的性别门槛,将男女生进行限制,展开单一性别的比拼。早期的国产综艺基本上没有将性别概念引入到节目制作中,直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出现,掀起了一阵“划性别”选秀的热潮。而此后的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类型节目在常驻嘉宾选择和目标受众预估中,都格外重视区分男生女生的不同,形成“唯男生综艺”和“唯女生综艺”。那么正因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区分男女生的不同从而导致节目受众的分众趋势,例如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来自于梅溪湖的《声入人心》36子,在这些男团偶像的背后毋庸置疑的是拥有一大群支持他们的粉丝,而其中主要的人群都是女性,她们分门别类地形成了“妈妈粉”“女友粉”“姐姐粉”等。除了女团选秀,还会有一些已经出道的女团活动也一直备受关注,每一年的SNH48组合的偶像年度人气总决选都会俘获了不少宅男的目光,不仅仅是出席常规的应援活动,甚至对于这些女团小姐姐们的心思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状态。除此之外,在婚恋类型节目中,女性受众大于男性,而在挑战体验的真人秀节目中,男性受众比会稍微超过女性。有些节目比较注重女性角色,例如《非诚勿扰》,一直以来这档节目都是以“1男VS24女”,但在2016年身份大反转“1女VS24男”,那么还有一开始定位就比较强调对男性角色的塑造。从早期的《天天向上》开启亚洲第一男子主持天团“天天兄弟”开始,电视节目中第一次出现了单一性别的主持团体;后来的《极限挑战》也一直是以“极限男人帮”来走南闯北;还包括《向往的生活》《了不起的挑战》以及《大叔小馆》等节目都是如此。即使是在一些男女混搭类的节目中,男性嘉宾的占比也都会比女性嘉宾的比重要大得多,《奔跑吧兄弟》此前以来的“5男2女”模式,以及《明星大侦探》比较固定的“5男1女”组合等。不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也是因为各大节目的自身定位不同。而绝大多数制作团队在前期策划时,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为女性群体,从而在后期的节目制作中多从女性视角考虑。比如会制作更多的可以让女性观众一饱眼福的男性选秀节目,或者是一些让女性观众可以产生共鸣的情感观察节目等。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的电视综艺受众还是以女性为主。虽然市面上看过去是一片男生的天地,但是实际上这片男生的天地是为了广大的女性同胞所开辟的。所以,不管是唯男生综艺,还是唯女生综艺,都不可以妄下定论谁会更胜一筹,只不过是观众个人兴趣使然。

 (二)研究目的

基于性别鸿沟的节目分众要求节目实施分众传播策略,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受众观念,更多的考虑满足受众特殊娱乐需求以及在性别鸿沟下节目分众存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电视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节目供大于求,受众市场在不断分化,我国电视传媒正面临着分众化的发展现实。观众需求的多元分化正在充分形成,不同层次人群对信息的接受都在趋向相对固定,并向深化与细化移行。性别分众化的这种趋势对节目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能让节目赢得更多的观众,已成为各大类节目的当务之急。因此,在性别分众化的视角下来考察节目的发展策略具有非常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许多综艺节目还没有足够的性别分众化意识,内容相近、形势相仿的节目数不胜数,呈现出一种同质化的态势。为满足电视观众日益细分和快速变化的收视需求,节目必须面对分众化的发展现实,实施性别分众化发展策略;必须要重新定位,找到自己的受众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递;必须致力于自身个性化、品牌化的发展,创造出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使用多元化的形象来满足受众异质性的需要。在分众化时代这个宏观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受众内在需求的推动和外在竞争的重压下实现传播模式的转变;综艺类节目应如何按照不同受众的需求进行定位,最终创出自己品牌的栏目和专业化的频道。分众一词最早是由X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后来在欧美传播学界广为谈论,分众化理论近些年来在我国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是来自国外的理论史上,而是因为中国传媒正在面临着分众化的发展现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是面向广大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传播,那么传播分众化指的是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它的最大优点是受众将真正享有信息选择权。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各种电视产品的推出有成百上千个频道和数以万计的节目可以供大家选择,电视节目类型越来越细分化、市场分割逐渐铺开,各栏目的专业性、服务性和互动性让分众传播呈现栏目分众化的特点,从不同的节目类型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栏目分众化的产物。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分化的转型,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差异,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不同的社会职业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段等差异从而造成了性别分众。

(三)研究范围

9344bc74dbdb36481b91d800fa632de5

二、以性别受众为切入点,对不同类型综艺受众进行分析(男性VS女性)

  (一)竞技(团体)、冒险、探险

eafa2fd20ff2691a03e8ac61fb99d513  《地表最强12人》指的是2017年3月3日至3月10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乒乓球队直通德国杜塞尔多夫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选拔赛,最初只是中国乒乓球队内部的选拔赛,从06年起,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始对中国乒乓球队出征各类大赛的选拔进行转播。从运动员的宣传画册来看,呈现的不是大众传统意义上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想象,而是以一些具有冲击力的一些时尚炫酷的形象相联系。从个人形象的展示来看,从着装表情姿态,每个运动员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这档节目的竞技团体赛制,可以说是非常吸引男性观众,赛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部队员之间的大循环,第二阶段是分组淘汰,也就是先分好三组,组内捉对淘汰,第三阶段是血战到底,也就是每组的第一名进行循环。在传统的比赛模式当中,一次比赛通常只会采用一种或者两种比赛方式,例如分组循环和淘汰。而在本次选拔赛中,大循环、分组和组内淘汰、重新循环依次进行,而且在很多细节方面,例如比赛规则方面都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这样不但丰富了比赛方式,而且通过一种可预期的精彩和不可预测的结果吸引着观众。《地表最强12人》的比赛模式也是对男性观众的有效生产与运作,例如对赛事名称宣传海报开幕式赛制等的运作,将男性的激情注意力想象力和心理状态自始至终与赛事各部分联系在一起。

e9520d748ff7d5441166c97e1b166e8b  野生厨房是由嘉宾翻山越岭,自驾前往祖国各地寻找当地特色的食材,在过程当中探索和感受了当地的自然风情,也随着对当地的特色文化的了解,完成了对传统美食的发扬和传承。野生厨房把野生的历程和美食享受拉长,更深入地融入了野生环境当中,也强调了野营的幸福和向往。例如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荔波瑶山寨子懂蒙村,至今保留着狩猎原始生活方式,竹鼠是当地绿色无公害养殖的重要品类,也是本地特色佳肴。为了品尝这道特色美食,嘉宾们跟着野生向导一起走进养殖基地体验挖竹鼠的乐趣,嘉宾还联手捅马蜂窝,大胆尝试生吃蜂蛹,还探寻到了贵州深山中的两道珍贵食材,野生家族里的两位厨神林依轮姜妍在驻扎营地进行贵州本土原味的创意制作,林依轮参考广东人的烹饪手法做出了一道白方竹鼠煲,姜妍将令人抗拒的活蜂蛹与面条、红枣、碎花生等巧妙结合制成香甜可口的沙琪玛。节目不再是简单的做菜,而是通过野外的探寻,用最原始的食材和最原生态的方法去还原生活中最真实的味道,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境域。带领观众逃离都市喧嚣,在山河雨林田园旷野间捕捉自然之美,以味蕾为媒介,回朔生活本真,翻山越岭一起撒野。

 (二)展示(个体)、女性解放、沉浸式体验

b09a62dd4bc99559818cde09275c3d09  现代社会随着女性审美意识的增加,女性群体越来越关注外貌的修饰,渴望内外兼修,其中一些保养较好的女明星被称为冻龄女神,女明星在持续高强度工作下依然保持着皮肤年轻的状态,这让很多女性产生好奇,渴望探究女明星居家是真实的保养秘籍。对于沉浸式体验来说,首先是人物元素,这个是节目的主体,通过这个主要嘉宾将自己觉得比较好的美容产品分享给大家,并且选出一款最好的产品进行实验检测,那么主持人以及观美团也要将自己最好的产品推荐出来,通过官方合作的线上平台投票给自己喜欢的产品,让受众都能参与体验。吸引女性当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展示个体的因素,例如在这档节目当中,张嘉倪亲临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美妆保养秘籍,为观众分享了保养护肤品,其中泡脚十天瘦八斤,引发了女性观众的进一步追捧与思考,现场拿起泡脚桶体验泡脚,并在体验前后测体重检测,使节目更加具有可信度与趣味性。

3f00012d3837ed294ced8c4870ffd9d7  《乘风破浪的姐姐》30位女性们突破外界给予的标签,勇敢的去释放女性价值,正如她们身上呈现出的一种独立自强自由的精神状态,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想成为真实的自己。这个节目开播以来就有非常高的关注度,所以使得节目当中的姐姐们的一举一动就被无限放大,小到服饰妆容,大到他们的采访内容都会掀起高话题度,引起热搜,一时间,女性话题与女性价值成为横扫全网的社会议题。长期以来,我国女性是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家庭地位不高,一直是属于男性的附属品,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女性思想得到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更自由,更平等的生存空间,他们不再是仅仅依靠他人,更多地是依靠自己,一批批优秀女性在各自的岗位中取得优秀成就,无一不在说明女性开始慢慢打破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刻板印象,更多的女性开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现自己的价值观,也勇于在社会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女性正在以一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女性形象走入大众视野。这档节目在很多方面折射出当代大龄女性的困惑,为处于迷茫中的30加女性群体找到现实中的榜样,节目中侧重呼唤女性不该被年龄所定义的自主意识,并传递女性坚持真我的观念。《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是成功的表达和迎合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成熟的勤奋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乘风破浪这个词用的恰到好处,表示了女性成长过程中要直面风浪,只有勇往直前才能成为自我,进而变得无比强大。、

 (三)明星追求“英雄崇拜”(男性)

9d8208da2a21f8a51f201c1b12c4c7fa  《这就是灌篮》节目当中,一方面是传达出一种追逐梦想不服输团队合作自信拼搏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引导观众自信、努力进取、脚踏实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这档节目当中,重点突出了体育精神和篮球运动的魅力,展现出了青少年健康阳光自信的形象,同时透过球员身上的优秀品质,让每个人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鼓励青少年顽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节目采用了明星加上职业球员的组合,选手也都是篮球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既有号召力又有专业性。节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球星参与节目,领队郭艾伦、林书豪易建联参加节目做专业的指导,在比赛的同时还陆续邀请了马布里,李慕豪等一线球员参与节目,这让节目更加专业的同时也吸引了一部分球迷的关注。除此之外,还邀请了国内一线明星参加节目为节目宣传造势,比如周杰伦、李易峰都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那么知名明星的参与会吸引一些粉丝的关注,加大对节目的关注。节目当中球员都是从草根中选拔出来的,有的是街头篮球的传奇人物,有的是来自各大学校球队的球员。这档节目定位于青春篮球竞技原创节目,指的是通过篮球高手之间专业,富有观赏性的比赛来推广篮球竞技文化,那么灌篮这个词在年轻的群体当中,有一种精神气质,就是赛场上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以及无论输赢都要去接受结果。这种理念的设置点燃了男性观众的热情,更传递出篮球竞技运动的精神与态度。来自CBA联赛具有网红标签的郭艾伦和NBA联赛受美式文化熏陶的林书豪,在篮球界中具有超高的人气和影响力,在完成综艺效果的同时,将篮球粉丝群体也引流到节目受众群体,而对于娱乐明星的选择上依然立于篮球加人气。既要有超高的人气,也要熟悉热爱篮球运动,周杰伦和李易峰都是拥有大批粉丝的优质偶像,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篮球经历,这种形式的明星搭配,再以篮球为主题的节目当中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效果。除了这些,这档节目也在形式上添加了灌篮高手的元素,原著当中的人物流川枫就因为能在比赛中多次上演灌篮而被广大受众所喜爱,漫画里的樱木花道也是一直在练习灌篮,并在最后以灌篮的方式帮助球队赢得了比赛,在原著里,灌篮被赋予了帅气潇洒阳刚的含义。并且灌篮对球员的身体有一定的条件,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灌篮渐渐演变成了直男的一种特定的标签。

“明星”崇拜(女性)

明星崇拜对女性的情感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常明星崇拜的表现是社会认同和行为模仿两个方面儿,明星既是粉丝情感投射的对象,也是获得情感慰藉与补偿的有效途径。

那么女性对于审美需求更加加重了,例如偶像练习生当中的蔡徐坤,如果说非常喜欢听他所唱的歌,那么除了想听他的歌之外,在心中肯定还含藏着比他唱歌更为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想亲眼看一看他的人,当有机会在电视机前或者是在剧场里欣赏到蔡徐坤现场演唱时,最关注的不是说所唱的歌,而是他这个人的本身,不在乎他唱什么,只是瞪大双眼、非常满足的看他的这个举手投足看他的面部表情以及衣着打扮等等,总而言之是在聚精会神的看他这个人并且看到了所谓的明星风采。那么这些文化会满足娱乐休闲的需求来缓解现代社会快节奏和竞争带来的压力,现代生活中通过鲜明感性的形象来放大人们的感观世界,让女性充满了愉悦,引发了情感共鸣,呈现一幅赏心悦目生动具体的形象和直观性。在潮流合伙人这档节目当中,呈现了一种流行的时尚文化,那为了更大限度的占领消费市场,节目借助了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大众传媒制造时尚引导潮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流行文化,那么流行色彩和时尚特征与女性追求新异事物的特点相吻合,也使女性成为流行时尚的追逐者和创造者。随着现在选秀节目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多彩,节目具备了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性质,并且不断推动综艺节目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女性完全有自由,根据个人的喜好与追求,选择自己的崇拜偶像,不受社会标准或者是他人意志的支配,我选择、我喜欢偶像崇拜,更具有个性色彩,并且随着个人的喜好与追求的改变,崇拜的对象可以随意更换。

  (四)男性节目中的男性

个性化极度强烈。例如在《极限挑战》节目当中常驻嘉宾孙红雷,那么节目组最初想将它打造成大哥级别的人物,但是他自我设定为“颜王”,有着男人的成熟感,有着一种不具一格的特殊魅力,那么这种魅力属于他这种小眼睛老男人的.可以感觉到,每当他微微眯着眼睛,好像在算谋着什么。再来说一说黄磊,黄磊是一个兼具演员厨师导演于一身的艺人,他自身的气场就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同时还有平易近人的和蔼气息。那么在这档节目当中,黄磊应该算是智商的绝对王者,被赋予“神算子”的称号,可以说是节目当中的军师。黄渤是一位自带搞笑气场的氛围艺人,在节目当中他塑造成了一个“国民坏叔叔”的形象,这档节目很多的喜剧效果都是由黄渤、王迅以及罗志祥显现出来的,整体来看,黄渤算是一个节目的融合剂。那么张艺兴属于偶像的定位,他的颜值可爱呆萌,增加了很多受众的范围,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能够在节目当中平衡嘉宾的年龄,形成一个年龄的差异,增加了节目的戏剧性,使节目更加的丰富多彩,所以在男性节目中的男性都有各自正确的角色定位,每一位角色都有着自身的功能,以及散发自身的光芒和魅力。

男性节目中的女性

《火星情报局》第一季播出时,先导片里的女主持、女嘉宾就被贴上了“可爱”“性感”“蠢萌”这样的标签。节目开始“火星情报局局长”汪涵在两名女主持的陪伴下出现,女主持郭雪芙符合当下流行的“90后”审美,造型甜美,表情可爱,娇滴滴的嗓音以及大长腿,另一位女主持通常是当下具有热点话题的女艺人。女性形象对于男性来说有特定的观赏和审美价值,并且男性对于“美的标准”强加于女性,在《火星情报局》当中,美貌几乎是对女特工的第一要求,作为副局长的郭雪芙在节目中被塑造成了典型的美女、模特形象,符合大多数男性对女性的审美需求。

女性节目中的男性

女性节目中邀请的的男性嘉宾大都是小鲜肉。例如《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跟着妻子团旅行的魏大勋成了妻子团团宠,节目中娱乐大家。在给大家带来搞笑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很多温暖,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帮姐姐们拿行李,送姐姐们回房休息,然后再回到自己房间休息,也是一位绅士的男生,这样的一位小鲜肉在节目中,一口东北话也是一股清流,对于这样一位可以卖的了萌、又可以搞笑,笑起来更像一位邻家哥哥让姐姐们和观众圈粉。除此之外,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之夜也邀请了大量的男性嘉宾,姐姐们粉丝彻底“疯了”。看阵容有蔡徐坤、乐华七子、阿云嘎、周深、张杰等。对于这些男嘉宾前来助阵,一时引发不小的热议,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来定位是展现女性的魅力却请来多位男嘉宾,多少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好看小哥哥还是小姐姐,毫无疑问,节目组请这些小鲜肉们是稳赚不赔,至少是收视率的保证,疯狂的蹭热度。

 结论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女性个人文化越来越高,消费越来越高。从根本上向当今社会释放出一种新信号,显示女性独立的美好。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需求的社会与心理根源产生对于大众媒介或其他来源的期望,这导致不同模式的媒介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结果是需求的满足。以受众为研究本位,在根本上立足于受众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剖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受众本身的需求,从而理解受众的选择。女性不断强化超越限制的新时代女性精神和价值观的定位,直击社会痛点,不被定义贯穿始终,不断输送超越年龄的成长。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就拿女性身体消费理念,更加巩固了女性对外表美的追随,在被商家精心打造的产品下,无一不充斥着刺激女性消费的欲望。对于内心来说,自我的投资也越来越高,对自我要求管理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随,内在充实让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的出发点也是精神食粮,让女性有独立发言权。

 参考文献

[1]王海媚.数字性别鸿沟现状与弥合展望[N].中国妇女报,2020-11-17(006).

[2]吕佳岭.性别鸿沟的跨越—女性主义视角下班级性别差异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3.

[3]沙莎.抹平性别鸿沟[J].21世纪商业评论,2018(06):92+94.

[4]李静.难以逾越的鸿沟——论《欲望号街车》中的性别二元对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1):151-152.

[5]张明新.互联网使用与公众政治信息获取的性别鸿沟[J].东南传播,2010(09):5-9.

[6]周乐诗.跨越文化和性别的鸿沟[J].中国比较文学,1998(01):3-5.

[7]吕琪.真实的建构与消解[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文丛,201607..

[8]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梦工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8..

[9]曹琳.创意·策划·操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03..

[10]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现代传播学精品教材,201305.

 致谢

从论文选题到收集资料,再到写提纲,其中经历了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开始选题时很迷茫,不知该怎么选好,幸而在同学和任课老师的帮助下,才得以确定。然后就是最难的找资料,由于首次写论文,不懂该怎么着手去收集、归纳资料,因而花费了好多时间在这上面,但收集到的资料真正能用上的却没多少。这时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367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25日
Next 2023年10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