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社区数量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而日益热烈。所以,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十分有必要通过自身的治理能力的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区环境。本文以郑州市HJ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社区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治理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了解并梳理了该社区在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社区治理经验与理论提出改善建议。本研究结论有利于郑州市HJ社区改善自身的治理能力,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社区在治理能力方面的提升提供借鉴,也在理论层面丰富了我国社区治理的内容。
关键词:社区治理;自治组织;居民参与度;社会组织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我国社区数量随着整体城镇化率的提升而大大增加,对于现代化治理目标的实现而言,如何在社区数量持续增加的条件下保持社区治理效果与能力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作为社会细胞,社区治理是党和XX的基层执政基础[1]。当前许多社区居民已经明确提出了提升社区服务与治理能力的要求。
因此在变革城市管理体制以及推广社区建设的大环境下,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城市社区的治理问题。
(二)研究意义
基层自治组织对处于社会改革关键期的中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3]。本论文研究了郑州市HJ社区的治理状况,并在实地调查以及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该社区存在的治理问题,提出能够帮助该社区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的针对性建议。不仅有利于提升郑州市HJ社区治理水平,还能为其他同类型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同时在理论层面丰富我国社区治理的相关内容。
(三)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综合法的方式:将社区治理能力确定为主要研究内容后,通过知网以及校内图书馆等渠道查阅了大量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资料,对目前国内外与社区治理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搜集与梳理,然后筛选出本论文所需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框架。
二、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以郑州市HJ社区为例
(一)郑州市HJ社区概况
HJ社区共有1.96平方公里的面积,成立于1997年。37个居民小区属于该社区的管辖范围,共有8.0533万的户籍总人口以及10万人的实际居住人数。街道下辖10个社区居委会。
(二)社区自治组织情况
1.社区居委会工作现状
为了解郑州是HJ社区居委会的治理现状,从社区的宣传工作、环境改善、分区划片以及政务公开等角度,对该社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表2-1社区居委会划片分区负责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发现,在郑州市HJ社区收回有效问卷调查中共有81.09%的比例即819人居住的社区居委会开展了专人负责以及划片分区;另外有效问卷调查总数的18.91%,即191名接受调查的对象所居住的社区未实行专人负责以及划片分区。调查结果说明该社区大多数居委会开展了专人负责以及划片分区制度的实行。
表2-2社区居委会宣传工作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反映的宣传工作情况来看,有效问卷调查总数的10.69%及108人认为其所居住的社区“经常有”宣传活动的开展;同时还有60.40%的比例及610人认为其所居住的社区“偶尔有”开展宣传活动的行为;另外还有有效问卷总数的18.71%即189人“不清楚”所居住社区的具体宣传工作频率。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偶尔”开展宣传工作是大多数社区开展宣传活动的频率,说明大多数社区在运转过程中缺乏相对频繁的宣传工作,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居民对这类工作不知情。
表2-3社区居委会政务公开透明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反映的该社区在政务公开方面的情况,发现收回有效问卷总数的7.72%即78人认为居住的社区有着“非常透明”的政务公开工作。而收回有效问卷总数的31.29%即316人认为社区的政务公开工作“比较透明”。同时还有39.80%的比例即402人认为,社区开展的政务公开工作情况“一般”。最后收回有效问卷中有21.19%的比例即214人认为社区政务公开工作属于“不透明”的等级。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是大多数人对该社区政务公开工作的评价。说明郑州市HJ社区在运行过程中有着“一般”水平的政务公开工作。
表2-4社区环境改善工作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反映的社区居民对环境改善工作的评价,发现收回有效问卷总数的17.43%即176人认为该社区已经进行了“非常好”的环境改善工作。有效问卷总数的40.20%,即406人认为该社区在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情况“比较好”还有28.61%的比例,即289人认为该社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最后还有13.76%,即139人认为该社区的环境改善工作属于“差”的等级。因此居民对社区在这方面工作的评价“比较好”和“非常好”两种的比例达到了57.63%,说明在环境改善方面该社区表现良,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2.社区党组织工作现状
表2-5社区理论热点学习情况调查表(N=1010)
如上表所示:该社区党组织在组织人员开展理论热点的讲解和学习的机会不多,有39.9%的比例是“从来没有”开展学习。这说明该社区党组织理论学习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查,只有81人占8.02%比例可达到“经常有”的程度,而达到偶尔有的312人占比例的30.89.,还有214人选择了“不清楚”,这一批人比例达21.19%。根据数据统计,该社区党组织只有38.91%的比例有进行理念热点的学习和讲解。相比于从来没有的39.9%,认可社区党组织有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人员还是相对较少。
表2-6社区党组织作风建设情况调查表(N=1010)
如上表所示,该社区对于党组织作风建设的调查统计,非常好和比较好的占总数62.68%,说明该社区党组织建设还是良好的,只是距离优秀还有一定差距,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其中比较好的有468人,占调查比例46.34%,将近一半的比例,而选择非常好的有165人,占总比例的16.34%。而选择一般程度的占29.9%,有302人,人数较多还是可观的,而选择不好的只有75人,占比例7.42%。各种数据综合表明,该社区党组织的作风建设整体方向是好的,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社区安全工作现状
表2-7社区消防器材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2-7可知,目前,该社区的消除器材绝大多数器材是完备的,调查表中选择“是”的有808人占比为80%,占问卷的绝大多数,有一定说服力。选择“不是”很完备占11.78%的有119人,只有8.22%的83人选择了“不清楚”。
表2-8社区消防知识宣传活动情况调查表(N=1010)
如上表所示,该社区居民在进行消除知识宣传活动上力度做的不够,在此项工作上要加大力度,全面改进。其中认为经常有的只有93人,占总人数的9.21%,而认为从来没有的达20.69%的209人,还有236人表示不清楚,这类人占23.37%,对社区有进行消防知识宣传的占55.94%,只有565人对宣传有一点认识,该社区此项工作要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高。
表2-9社区保安巡逻情况调查表(N=1010)
根据表中所示,该社区保安巡逻情况有81.88%的比例选择有保安巡逻,从来没有的占10.2%,只有103人,说明该小区在保安巡逻方面还是得到公众认可的,毕竟81.88%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总数比例,不过,该社区还有对巡逻情况选择不清楚的有80人占7.92%,说明在治安管理巡逻工作还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制度完善,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表2-10社区电子监控系统完备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根据所示:该社区的绝大多数已运行的电子监控设备完备,只是还有部分监控系统不是很完备,需要及时改进。根据调查,选择“是”的占总数的71.09%,选择“不是”和“不清楚”的分别占22.39%和6.53%,可见很多社区居民不是十分了解电子监控设备的具体情况,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加强。
4.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表2-11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所示,该社区居民有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强,强有力地说明了该社区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服务大局意识,可以达到让群众满意。其中认可非常强的有93人,占调查总数9.21%,选择比较强的占40.10%达405人,说明这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员是得到社区居民认可的,而选择“一般”的28.22%,达285人,选择“淡薄”的128人占12.67%,只有99人,认为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这9.8%的居民不认可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虑,该社区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服务意识超强,不过,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
(三)社区居民参与情况
1.社区民主参与情况
表2-12社区居民参与社区选举等公共政治事务意愿调查表(N=1010)
根据上表所述,HJ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政治事务的意愿较强,有73.46%的比例还是愿意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的。其中非常愿意的有129人,占总比例的12.77,愿意和比较愿意分别占35.54%和25.15%,分别是有254和359个居民有意愿参与到社区公共政治事务。只有192人选择“不愿意”,占调查比例19.1%;而“非常不愿意”的7.53%有76人,根据统计数据可知,该社区居民有很强的意愿参与到社区选举等公共政治事务。
表2-13社区居民参加经济事务意愿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表所示,该社区居民愿意参与到政治事务上的有92.67,有936人愿意参与到社区政治事务上来,其中“非常愿意”的有202个,占调查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而“比较愿意”的有322人,占总比例的31.88%,只选择程度是愿意的占40.79%,有412人选择的是愿意。所有数据说明HJ社区居民绝大部分居民愿意参与社区经济事务政与治事务特别强烈。
表2-14社区居民参加居委会选举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表所示,该社区居民参加居委会选举能达到多次的只有176人,占总数的17.43%,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区居委会选举上来,有208人选择一般,占总比例的20.59%,选择很少和没有参加过的分别是42.185和19.8%,有426人选择很少,有200人根本没有参加过社区的选举。说明该社区大多数居民很少有参加社区居委会的选举,该社区实际参与率明显不足。
表2-15社区居民参加业委会选举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上表所示,该社区居民对于参加业委会选举能够多次参与社区业委会参与事务管理的占总数的91.78%,其中还有153人是很多次参与过,占15.15%,选择有点多的33.86%,达342人,而选择一般的占42.77%,有432人次,只有72人选择很少,占总基数的7.13%。有11人从来没有参与,只占总数的1.09%。根据数据表明,该社区居民有多次参与业委会活动,大多数居民还是对业委会持积极态度。
2.社区文体参与情况
表2-16居民参加社区文体活动情况调查表(N=1010)
如上图所示说明,该社区绝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休闲活动参与非常少。其中只有8.71%的88人能做到经常参加,偶尔参与的有216人,占总比例的21.39%,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很少达538人,超过总人数一半以上,占总数的53.27%,除此之外的168人达到几乎不参加的程度占16.63%,鉴于此,该社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休闲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提高社区的整体凝聚力。
表2-17居民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情况调查表(N=1010)
如上图所示,其中经常参加的只有很少的72人,占总比的7.13%,有163人只是偶尔参与一下,占总数的16.14%,而很少参与的有25.54%,达258人,除此之外,有517人几乎不参加,超过总人数一半之多,占比达51.19%,数据充分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宣传并制定相应措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公益事业上来。
(四)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情况
1.社区文体组织培育情况
表2-18社区文体组织数量情况调查表
如上表所示,通过近五年间对该社区文体组织数量的统计对比,发现数量始终呈上升之势,且上升速度之快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可谓飞速增加。从2016年的17.89%,到五年后的2020年达到了43.01%,同比增加迅速,说明该社区文体组织发展态势良好。
表2-19社区文体活动举办数量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所示,该社区对于举办文体活动数量不多,存在很多居民不清楚有举办文体活动的事宜。能知道“经常有”的只有172人。占总比的17.03%,有29.11%的人认为是“偶尔有”,这部分人达294人,而认为“从来没有”的竟然达19.90%,201人之多,除此之外,还有343人是“不清楚”状况。可见,该社区较多居民不知道社区有举办文体活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居民对社区文体活动的参与率极低。
2.社区志愿组织培育情况
表2-20社区志愿组织数量情况调查表
如上图所示,该社区志愿组织发展数量逐年增长,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时间里,社区志愿组织从78个发展成为目前的178个,同比增长率从2016年的14.71%上升到2020年的34.84%。说明该社区志愿组织数量连年递增,同比不断增加,当前该社区志愿组织相对发展良好。
表2-21社区举行志愿活动情况调查表(N=1010)
如图上表所示,该社区关于志愿活动举办数量较少,只有138人占总比13.66%的人认为是“经常有”,有27.82%的281人认为社区举行志愿活动是偶尔为之,而选择从来没有的达246人,占总比的24.36%,除此之外有345人之多的34.16%的人认为该社区有没有举办志愿活动根本不清楚,可见该社区举办志愿活动的数量少之又少。
三、郑州市HJ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自治组织问题
1.社区自治组织自治能力不足
笔者深入调研,为全面了解HJ社区目前的自治组织自治能力基本情况,在深入细致访谈工作中,了解到HJ社区街道共有10个社区,有95位人员属于工作人员。基本信息情况统计如下表:
表3-1社区工作人员年龄情况调查表(N=95)
根据上图所列数据可知,41岁以上的达62人,占总比65.26%,而其中41至50周岁的达42人,占总比的44.21%,接近总数一半。除此之外,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还有21.05%,有20名之多,可见该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40周岁以上的人较多,缺少生机和活力。
表3-2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情况调查表(N=95)
如图所示,该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较低。根据数据分析,可见表中数据可得,社区工作人员其中在大专以下的达30人,占总比31.58%;大专及以下的有75人,占总比的78.92%,本科的只有16个人,占总比例的16.84%,除此之外,而文化程度达到硕士及以上的只有4个人,只占总比例的4.21%,通过数据,显而易见,该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低,大多数是大专以以下,达75人,占总数的78.98%,所以提高社区工作门槛,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
表3-3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情况统计调查表(N=95)
如图所示,根据数据分析,该社区工作人员只有23人是专业学校毕业,占总比的24.21%,而绝大多数不是专业毕业达总比75.79%,有72人之多,可见非专业工作者居多,专业化水平低,工作质量定会有所影响。所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文化层次是当前提高社区工作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表中所列的非专业工作人员居多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在社区整体治理工作中严重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造成当前社区自治组织能力明显不足的日常状态。
2.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
表3-4社区工作人员自我身份认识情况调查表(N=95)
如上图所示,根据社区工作人员的自我身份认识问卷调查分析,把自己定位成XX机关工作人员的竟然达90人,占总比的96.84%,而只有5个人把自己定位于仅仅是社区工作人员,占总比的3.16%。根据这两个数字悬殊对比,显而易见,社区工作人员内心里的行政色彩强烈,平时对XX养成较强的依赖性,一般是等XX指示安排落实到自己头上,才能开始着手工作,完全是等靠要的工作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区居民的要求,更不会做到让社区满意,让居民满意。造成当前此现象的原因,因为社区过多地承接了上组XX的行政职能与社会事务服务职能,XX的个别部门甚至把原本应由他们直接办理的事务,交到社区来承包,给社区加重担子,压力较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使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职能弱化[6]。久而久之,一些居民也把居委会当做是XX部门,而不是居民自治的组织,因此,久之将产生思想隔阂,严重的还会影响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激情,而且居民对社区的整体凝聚力向心力与依赖感减弱,造成社区治理行政化表现极其严重的现象。
(二)社区居民参与问题
1.参与人员缺乏广泛性
能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的主要是社区工作人员和能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社区居民,其中,社区居民具体有下岗待业人员、中小学生,还有退休老人、贫困家庭人员等利害关系者很多,因为这些人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而上班族空闲时间相对较少。从汽标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目前为止参与活动的登记情况来看,没有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居民达到了七成以上,但不到八成,因而存在普遍冷漠的现象[7]。社区居民之所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少,一方面是因为社区居民已经习惯于XX以及社区与街道包揽社区一切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居委会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单方面安排,而没有通知社区居民参与讨论的环节;从而使社区居民觉得自己的意见无论如何也不会对社区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这就削弱了居民的参与欲望,从而导致社区居民没有真正参与到社区管理[8]。
2.参与范围具有局限性
根据研究可知,居民参与的范围是有限的:非政治性参与明显超过政治性参与。所谓政治性参与就是,无论是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选举,还是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法律上规定都是需要进行民主选举来确定的;不过,三年的选举却没有特别强的存在感[8]。例如,人大代表在直接选举中也很容易被操纵,更别说有效的民主性的监督与评议了,仅要求行为不要太过分就行,对于居委会工作人员,居民也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的具体情况居民知道的也少之又少,从而导致评选过程出现胡乱勾选的情况居多。大多数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要么没机会参与进来,要么很少参与进来,比如参与XX分配的任务,再比如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对于报栏内的通知更是随便读一下,对于政治性参与的态度更以我不清楚、我不想参与以及“无所谓”的消极态度来对待,因而居民主动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不太高。与政治性参与不同,居民的非政治性参与却很多,具体如环境,再比如文焕娱乐、社区安全等,因为这些非政治性活动与社区居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话题更是老年人特别关注和关心的,因而居民都积极参与进来[9]。
3.参与效果缺乏理想性
在某些情况下,社区居民即便参与进来了,可大多并非主动性参与,多是为了促进人们之间的友谊,甚至有的是在“两委”委员的鼓动下参与进来的[10]。无论是居民参与的会议,还是居民参与的活动,大多数都是社区事先已经制定的通知,以及部署等,有的更是为了应对上级评价和上级考察,时效性的意义是缺失的。像民主听证会等社区公共事务的决议和社区公共权力的执行,主要是由居委会进行决定,居民参与过于形式化[11]。
(三)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问题
1.社区社会组织独立性偏弱问题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除了基于从上至下的资源进行部门社区社会组织的构建以外,还有的是由原企业单位直接改造的、直接由XX出资构建的,XX还介入其成员的分配,甚至XX其他部门直接参与管理[12]。XX部门对于部分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观性影响较大,比如具体职能方面,再比如日常活动方式、组织理念方面,因而缺少独立性。对于自发形式的社区社会组织来说,比如汽标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老年人合唱团,再比如汽标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舞蹈队等,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存,他们不得不在接触过程中迎合XX部门或机关,因为他们缺少法律的保护,因而活动受限制的地方特别多[13]。
2.社区社会组织自身不足问题
公益性是社区社会组织的立足点,无论是动员的范围,还是动员的社会资源,都只是在小区范围内,然而,小区内的社会资源是存在局限性的,从而使得社区社会组织无法形成较大的规模[14]。对于那些规模小且没有注册的自发性社会组织来说,无论是财务工作,还是人事工作,都缺乏规范性的管理;缺少有效的自身与社会的监督,一般来说,当出现问题时人们才会去关注。然而,无论是社区社会组织的专职人员,还是社区内的业余志愿者,多以退休或无业的女性为主,而大学生志愿者即便也参与进来,但参与的次数也非常少,这些女性对社区事务以及社区公益事业工作更是充满热情,但由于知识和健康等原因,工作形式过于单一。
3.相关法律缺失问题
众所周知,社会秩序需要法律来规范,可是,社会组织的法律条文却并不健全。由于社区社会组织法律文件的不完整,以及社会组织的立法缺少针对性。在已有法律中,社区组织的登记程序和行为限制成为法律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社会组织发展还受到不健全法律制度的限制。根据有关规定,只有经过业务主管部门登记后的社团才具备合法性,然而,执行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没有法人的社会组织通常都隶属于XX部门。
四、社区治理相关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增强社区自治组织责任担当能力
第一,社区居委会首先将自己的“自治”地位明确下来。居民选举组成了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为辖区内居民服务是其主要的工作职责,应该依据有关规定和自身协助者的角度为切入点,限定行政事务摊派工作,将社区居委会的自治职能发挥出来,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社区工作当中,本辖区事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要重点关注[18]。
第二,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是社区居委会必须要做的。社区所有在职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工作技能和方法也要及时更新,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为社区各项事务发挥最大的职能[19]。在街道的带领下严格选拔一批文化水平高且工作能力突出,并且安心和喜爱在社区工作的人员,面向社会进行招募。与此同时,培养社区内部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建立和完善淘汰筛选机制,不符合社区治理工作的人员要筛选出来,找到适应的岗位将其安置。
第三,对于大学生参与社工队伍的情况XX要大力支持与鼓励[19]。对于大学生参与基层工作进行鼓励,将基层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将人生的价值实现。大学生对薪资问题和工作条件以及环境问题顾虑的最多,XX将会投入专项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优化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物质条件都是为了大学生投身工作而进行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着,在此基础上也会提高相应的福利和待遇,以此来稳定社区工作人员的心态。
(二)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程度
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管理各项制度和参与机制都要进一步完善,参与渠道应该做到形式多样,培养和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20]。第一个渠道就是居民通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选举程序进行的政治性参与,此项选举权是居民政治权利的重要保障,此时也要将民主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第二个渠道就是非正式参与的社区社团组织的非政治性参与,同时,自发性的志愿活动也是可以参与进去的。社区内假如组织了一些志愿组织或文体组织时,就会有一些居民愿意参与进来。
社区要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法律法规并且和社区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进而对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活动起到保护作用,上述两个渠道能够在社区形成一种特有的社区参与文化。社区公共服务创新途径积极开展,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为辖区居民创造公共的交流空间能够加强互相的沟通,使得邻里关系和谐友爱的发展下去[21]。邻里关系的和谐能够帮助居民提升自身的认同和归属感,尽可能的多举办健身活动和沟通活动。对居民参与的活动进行创新,活动过程中添加一些教育培训内容,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也更加能够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前期的宣传工作,要让居民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归属感进一步增强[22]。居民参与的方式过于单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互联网等技术和居民建立信息互通的平台,和居民进行及时的沟通,进而使得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去[23]。
(三)增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能力
首先,XX要将新的法律法规及时出台,在法律上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性质和宗旨方面进行明确规定,除此之外还包括运作程序和招募人员以及资金等方面,建立适应目前需求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加以完善,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在法律和制度上为其发展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保障。
其次,社区组织的资金储备必须要保证充足。西方国家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一半收入都是来源于XX的帮助,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始终努力支持着社区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XX放权后能够将社区治理领域的行政成本降低,从而减轻XX财政开支的压力。
最后,成立社区社会组织以前XX就要将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完善,严格把握好这一关。在其成立之后XX就要依据各个组织的职能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而运用对应的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发挥各个组织的作用。建立适应的社区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是XX必须要做的,其能够对社区的服务活动和质量以及居民满意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将此和XX补贴联系起来作为依据进行发放。对于上述评估内容偏低的社区组织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并发现和解决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高苗.泰安市泰山区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0.
[2]吴棒.城市社区治理体系主要组成部分的问题研究[J].营销界,2020(37):56-57.
[3]王晶冉.城市社区治理的几个“关节”问题[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4(03):9-13.
[4]王灿.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现状[J].法制与社会,2020(21):149-150.
[5]李怡鸿.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20(21):238.
[6]杨茂林,胡绍元,罗茜.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现状、困境及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308+331.
[7]姚凤珠,张兴年.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机制问题[J].知与行,2020(04):154-160.
[8]储婷婷.刍议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6):52-53.
[9]徐玲娟.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10]伏鑫.城市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分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11]杨艳.风险治理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229-231.
[12]张瑞瑞.东营市城市社区治理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13]葛浩然.苏北Y市T区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5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