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国民经济中,实体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主体。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正处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实体企业遭受重创,如何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在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核心地位,没有金融的支持,实体经济很难达到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切实有效地解决暴露的问题,促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助推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其次,对当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和潜在风险。通过对个别发达国家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分析总结对我国有效的经验启示。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对策,金融对策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货币政策,融资市场
一、引言
实体强大,则经济更繁荣。在中国xxx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把发展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xx着眼于两个大局的全局战略,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以实体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共十八大后,Xxx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实体经济始终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基础。同时还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根本和财富的来源,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基础,把实体经济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球经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等众多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业在变局中开新局,较好程度的完成“十三五”计划并开启“十四五”计划新征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任务愈发重要,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量。当前,我国金融大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金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金融产品的创新等都将为实体经济提供助力、为实体企业服务。但是在计划运行的过程中仍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将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上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好金融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健康的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金融在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设性建议,以期待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有所助力。
二、文章相关概念概述
(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提高对经济结构、质量和利益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在量上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质上暴露出很多问题。我国实体经济仍然位于世界低端水平之列。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仍然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强对我国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角度:
微观角度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质量是发展起点。我国已经度过了供不应求的时代,国家和人民开始增加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提高产品的供给质量不仅能满足人民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产品质量要从产品生产效率、产品规范性、产品给消费者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量。与此同时,高品质、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发展也要从企业质量上加以考量。产品的生产脱离不了企业的参与。就企业的品质水平而言,要考虑生产的效率、创新能力以及竞争力等因素。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质量的核心。通过企业创新,大力推动产业机构调整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1]
宏观角度看,提质增效目前是我国追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心。这就需要构建平衡的金融结构体系,保障实体经济运行中的整体结构、整体效率、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建立绿色、稳定、安全的市场环境,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金融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经济决定金融,而金融又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和金融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而实体经济又是金融的生命和活力之源,二者彼此影响、相互联系。
首先,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产生了金融,金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金融体系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旨与关键。在xx的改革领导下,金融在加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从追求规模速度转为追求质量与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和实体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也影响着任何层面上的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脱离不了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也为实体经济高品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助力,这有利于提升实体经济高品质、高水平发展的整体实力。[2]
其次,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向从“快速发展”重速度不重质量转向了“高质量发展”既重速度又注重质量。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就金融行业来说,服务实体经济高水准、高品质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业的基本责任,也是促进自身健康长久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要也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将决定金融发展的规模。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也就意味着对金融精准服务需求的规模要更上一层楼。金融服务所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包含在实体经济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体产业,高水平、高品质的实体经济发展可以促进金融系统与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转。
最后,金融助推着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来保证实体经济在金融的服务下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金融加强力度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恢复高效率、高品质的发展的措施,充分展现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互相促进,同舟共济的关系。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紧密联系,为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构建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要使我国的金融服务系统具有较强的相宜性、最大化的普遍利益和竞争实力,才能保证其持续、健康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1.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实体企业效率升级
在金融市场不断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局限于简单的机构调整、增加贷款和产品,更多的重点在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让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荣共生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增强金融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提升实体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2.根据实体企业差异优化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针对实体企业采取典型的“一对一”优质服务方式,以此来展现对实体企业的重视。金融机构主要从信贷服务覆盖面与融资途径这两个方面优化服务体系,根据实体产业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估,并选择适合该实体企业的方式为其提供优质性服务。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期间重大的历史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机制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的实施,助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特色服务方式
1.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金融产品的创新与研发是金融机构十分重视的项目。例如,“农业、农村、农民”、中小微企业等,都是金融机构将其作为实体服务的重要内容。金融机构通过推出无抵押小额贷款、无担保的订单贷等金融产品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主体筹集资金艰难的问题。在解决“三农”的问题上,金融机构甚至还打造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村住房贷款等更具有主体特色、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部分地方政策更是引导银行机构开发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符合当地中小企业和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例如:“板栗贷”、“甘薯贷”、“金融顾问”等。[4]金融机构加大力度对“农业、农村、农民”、中小微企业等具有代表性的实体企业大力扶持、加快改革进程,帮助实体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资金并且减少贷款的利息。[5]
2.特色金融服务方式助力传统实体经济改造升级
以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典型事例,金融机构要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中,多维度地为企业提供准确、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不同的地域针对“农业、农村、农民”有其特色的服务方式,例如:建设专门的农产品基地、在农田庄稼周围修建水利设施、建立完善的农户中长期贷款发放的激励体系等重点项目。基于不同区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特征,创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更有利于提供多元化的融资。
目前,中小企业受到原材料价格上升和电力供应不足等多方面的影响,经营面临巨大挑战,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逐渐减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推动传统实体经济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精准把握融资投向,推动实体企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
(三)金融外部和内部运行环境不断改善
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局势中,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外部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此次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推动了世界格局的重构,经济情况明朗的进程是曲折的,表现为低增速、高杠杆率。[6](见图1)实体经济发展更是举步艰难。但是国外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侵害之后,更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
虽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是国内经济形势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稳步增强。XX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在党和国家的严格把控下,地方XX对于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改善工作方式,给实体经济高品质、高水平的发展提供更佳的服务。在XX大力扶持的基础上,要继续修整金融运作的外部保障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地方XX通过改进无抵押的贷款业务、对银行各部门进行严整的考评体系、增加实体公司所需的大量资金需求等扶持政策来满足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良好金融环境,充分发挥地方XX的职能。金融稳定才能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XX机关制定了一套有关的政策和规章,以保证金融的顺利运转,严格执行避免出现金融机构收费不当、搅乱金融市场秩序等情况的发生。国家政策的扶持不仅能帮助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还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通过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以及营造适宜的金融运行环境,进而发展精准、稳定、高质量的实体经济。
四、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金融结构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匹配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呈常态化趋势发展,经济增速逐渐减缓,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应在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优化中进行,同时在升级和改变开发模式的方面也要加强支持。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金融业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所以面临着更严峻的结构失衡的问题。
1.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不均衡
直接与间接的融资方式有互补性,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实体经济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小于间接融资的比例,直接融资比例通常低于20%,而间接融资的占比一般能达到80%以上。由此可以得知,我国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较为集中,弱化了金融资源的市场调控作用,不足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7]
2.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失衡
目前我国常见的融资渠道多以正规金融为主,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反观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民间金融发展缓慢,两者发展不协调、不均衡。实体企业如果只依靠正规金融提供融资供给,那么实体企业的融资门槛将会提高,融资数量也相对于较少,融资难度很大。而民间金融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给实体企业提供更多弹性的信贷供给。[8]
(二)融资渠道不畅且堵点多
经过央行政策提出的畅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打通融资渠道不畅现象的新要求,现阶段来看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是呈现堵点多、管涌广等问题,[9]导致融资渠道的漏洞之多,同时货币投放的规模大,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融资渠道出现阻碍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民营企业融资优势弱
现阶段,实体经济发展不景气,融资渠道仍然不通畅并且堵点多。相较于国有企业的融资数量多、价格优惠等融资优势而言,大部分民营企业的流动性资产与固定资产少,银行批准的融资抵押类的可移动资产和不动产不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凸显。
2.金融监管有短板,对风险约束不到位
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化的改革不到位、金融监管存在短板,即使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发展影子银行的监管意见和实施要求,但金融市场依旧存在风险约束不到位、金融监管不一致的缺陷。影子银行无法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纠正金融风暴,同时影子银行体系作为信贷衍生的重要渠道受到抑制,因此信贷规模受到严重影响。这很难解决融资渠道不畅问题而且极大的阻碍了实体经济吸纳资金、规避风险。
(三)金融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金融创新是包括金融体系、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在内的多个方面的创新。金融创新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同时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灵活融资方式,以便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种需求,增强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但是,由于我国对金融创新的相关制度不多、监管滞后、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0]
1.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不足
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运转之中,虽然国家能动地培育基金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然而受金融市场大环境的限制,短期内我国的金融市场很难施展其应有的作用。实体经济很难从现有的金融市场环境中获利。而且我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在发展基础上没有优势,很大程度的阻碍了中小实体企业融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2.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较差,特别是证券市场、债券市场等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基本金融商品的发展相对迟缓。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就很难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激励创新。[11]以国有银行为例,我国国有银行是金融服务的主体,但因其服务理念没有创新过于陈旧,所以依旧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体制。金融服务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进程,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创新金融产品,以至于不能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12]
五、发达国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借鉴
(一)X成功经验
X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金融已成为X宏观政治的一个非常积极的推动力。中国的许多金融模式都是从X学来的,包括风险投资模式、投资结构,还有基金模式,如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等。[13]
1.制定中小企业资金援助计划
X为保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充足,推出了“债券担保计划”、“担保开发公司计划”、“微型贷款计划”等一系列融资支持援助计划。同时SBS与商业银行签订了信贷款担保方案,当部分中小企业遇到不能直接向银行申请办理贷款的问题时,允许申办XX担保进行应急性援助。
2.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资金多元化
X设立了大量可以获得XX优惠政策补助的中小型投资企业和民营性质的风投企业,这将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成立了小型证券交易所和X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资助中小型企业。这一举措造就了很多享誉全球的大型企业,也促进了中小企业迅速发展。
(二)德国成功经验
1.鼓励创业投资高新技术小企业
德国重视对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小企业。德国针对这些高新技术人才和新建的高新技术小型企业设立救助计划,如欧洲复兴计划的自有资本援助项目与创业援助项目等。帮助那些无需抵押或变更公司产权结构的公司得到金融支持,当公司面临倒闭的时候,发放贷款的人的利益就会被置于次要地位。
2.实行积极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采取直接财政资助手段,每年都为中小企业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预算,补贴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税收政策方面,通过减免税收、减少税率和提高税收起征点等方式给予中小实体企业税收优惠,减少税收负担,加强中小企业积累资金的能力。
(三)韩国成功经验
1.建立专业化银行
当前韩国的中小金融组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农村经济以及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朝鲜战争结束之后,韩国XX把发展全国的重心放在了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体经济。20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为保障中小实体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充足,主管经济的部门专门建立了中小企业专业化银行。
2.XX窗口指导与信用担保基金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韩国经济平衡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中小实体企业在金融市场站稳脚跟。XX通过窗口指导和设立与之匹配的信用担保基金大力扶持中小实体企业的发展。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中小型实体企业在韩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吸引外部投资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XX加大扶持中小实体企业发展的力度,通过设立基金进一步完善中小实体企业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推动。[14]
(四)发达国家经验借鉴启示
通过对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发展、优势进行了剖析,发达国家采取很多手段助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5]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
1.充分落实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政策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促使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充足、税收负担小。要确保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对一些重点扶持企业给予力度更强、范围更广、时限更长的税收优惠。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在风险补偿方面的制度,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机制,增加中小企业在创新产品方面的准想补助资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渠道。
2.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贷款部门和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推陈出新,推出更多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应用、推出高效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等。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用新技术新理念的金融服务模式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不仅保证了GDP的稳定增长,而且有利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对我国经济基础的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16]
3.推动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我国实体产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不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渠道不畅、信息存在不匹配情况等问题制约了融资成功率,这些问题也是导致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推动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尤为重要。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帮助XX和金融机构及时获取准确真实的企业信用信息,这有助于企业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贷款和投资的风险、增强XX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等。
六、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十四五”的提出使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我国实体经济进入新征程,但是这条路很艰难,任重而道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迎合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经济的需求,争取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良好互动。我国金融业要高度重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助力实体经济回归正轨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高质量的发展。
(一)平衡金融结构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就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失衡而言,要打破这一失衡局面,需要拓宽直接融资的路径渠道,并且奋力推进金融资本市场多元化的发展。[17]通过直接融资,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要素的分配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应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比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同时建立健全我国证券市场、完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规则以及低风险的退出机制、建立有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大力发展各种资产运营方式,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8]
2.放宽民间金融准入限制和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针对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不平衡,应放宽对民间金融的准入资格,并促进其向金融业发展。同时合理地发展以民间金融投入资金为主体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金融投资机制。还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促进市场恢复常态。将金融更多的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金融风险,防止金融泡沫出现。及时探讨分析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问题,建立有效的联合防控机制,尽可能降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二)疏通货币传导渠道,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注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施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建立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体现货币政策前瞻性、精准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特点,把握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中重要作用。[19]
1.疏通货币传导渠道
通过采用并创新结构化的金融货币工具,扩大结构化的实施力度,尽早打通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要引领资金扶持重点行业和关键产业,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性,以更低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高品质发展提供融资。疏通金融机构与XX机构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双方都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进行政策调整,有效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企业融资过高等一系列问题。[20]
2.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和能力
通过强化货币政策的直观度,促进货币政策从量到价转化的进程,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变革,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性。强化货币政策的传导能力是关键,金融机构与XX都要做出相应举措。金融业要树立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观念,创新金融体制和服务产品,增加信贷技术和金融产品种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质量。同时建设具有XX性质的担保体系,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地扶持实体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的信贷能力,降低金融机构抵押品依赖性,进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让实体企业可以独立经营,摆脱担保难的问题。[21]
(三)推动金融创新力度,实现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虽然实体经济受到虚拟经济的冲击,但由于实体经济基础雄厚,对金融业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当前金融服务和产品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充分满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2]
1.打造有针对性的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机构需要摒弃之前的传统服务理念,创新营销模式和管理机制,采取个性化的经营模式,针对不同实体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金融服务模式,进行一对一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方式上,要鼓励银行与投融资企业在“投前贷后”、“贷前投后”等方面进行创新的互助方式。对于一些科技型的实体企业采取无还本续贷的金融服务政策,要完善科技信贷的期限构成,严格控制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金融产品创新精准帮扶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将科技与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努力研发科技型的金融产品,突出金融产品的适用性和特色化特点,运用高科技手段对实体经济精准帮扶。[23]结合当前我国绿色发展的发展新理念,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创新型金融生态发展平台,构建科学化的金融创新体系。[24]同时还要培养引进科创型金融人才,为加强金融创新力量提供人才保障,使金融创新能够稳步进行,并且实体经济也会有突破性的发展。[25]
参考文献
[1]刘敏楼,宗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理论探讨与中国实践[A].新疆社会科学,2020(5):49-59.
[2]王齐,丁思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2021(1):28-34.
[3]李苍舒.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现代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21-08-03.
[4]高扬.加大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N].秦皇岛日报,2021(10).
[5]徐贝贝.金融稳固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N].金融时报,2021(8).
[6]王爱俭,王博,李赫燃,张欢,梁金涛,朱蓓,郭嘉楠.金融多维发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A].华北金融,2021(2):1-17.
[7]韩涛.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2019(12):93.
[8]邢飞.浅析我国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现状[A].现代营销,2021(7):42-43.
[9]谭浩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不支持怎么办?[R].网易号,2020-09-30.
[10]陈卫东.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核心问题[N].经济参考报,2019-06-26.
[11]孙茂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浅议[J].财经调研,2013(8):60-61.
[12]郭昱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J].金融资本,2020(6):29-31.
[13]李世默.李世默:对比中美金融发展路径,为什么说服务实体经济才是未来?[R].知顿,2020-12-07.
[14]李中玉.国外支持中小型实体经济的金融举措及启示[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6):66-68.
[15]郭树清.郭树清: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N].第一财经,2021-03-02.
[16]陈春华.国外实体经济发展的启示[J].企业家信息,2019(5):119-120.
[17]Xufeng LUN,Zhiqiang WANG.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Financial Precisio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conomy[A].Finance and Tax.1673-1069(2020)12-0064-02.
[18]周小全.浅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矛盾与实践路径[N].经济观察报,2019-05-15.
[19]王一彤.金融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N].金融时报,2021(7).
[20]李永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分析[J].产经金融,2020(4):174-175.
[21]郭映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路径[A].中国国情国力,2020(5):42-44.
[22]高明艺,张囝囡.浅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J].商业观察,2020(1):167.
[23]Fenxian Song,Fei GAO.Financial Creation support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C].DOI:10.25236/ecemis.2021.073.
[24]杜国亮.金融体系支持实体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办法分析[J].财经界,2021(26):5-6.
[25]张宏志.沈阳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A].政策法规,2020(3):1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