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信贷风险防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提出的中国现在至二零二零年的历史交汇阶段,它是进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组成部分,是完成中华民族辉煌中国梦的重大一步。在中国统计局所发布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近十年间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在逐渐降低,但仍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平均城乡居民收入比,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中国普惠性金融的出现也帮助了不少有金融需要的普通老百姓,为缩小城乡差距奉献了一份力量,根据程荣荣(2020)[1]的调查证实,中国普惠性金融的发展能够发挥缩短城乡差距的功能,中国普惠金融指数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而城乡收入比则减少了百分之零点二七,在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银行金融机构也承受着一定的信贷风险。通过对各省农商银行信贷风险计算与对比,得出广东省的农商银行违约概率较小,违约距离较长,在全国农商银行中信贷风险较低。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广东省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国各省的信贷风险水平,探讨如何通过建立更完善的信用体系,让普惠金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信贷风险;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速度,以GDP作为参考数据,我国GDP增长率在2003年为10%,2004年为10.1%,2005年为11.4%,2006年为12.7%,2007年为14.2%,2008年为9.7%,2009年为9.4%,2010年为10.6%,2011年为9.5%,2012年为7.9%,2013年为7.8%,2014年为7.3%,2015年为6.9%,从这不难发现,在2003至2011年经济增长进入了7%时代,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深入到了”国民经济新常态模式”时期,由高速增长发展转化为中高速发展,国民经济构成进一步有效优化,第三产业和消费也渐渐成为了主体。大中城市地区差异也逐步缩小,居民收入的占比逐步提高,最后由生产要素驱动、投入驱动逐步转化为创造驱动。从2013年起,我国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公布了2003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值,2003年为0.479,2004年为0.473,2005年为0.485,2006年为0.487,2007年为0.484,2008年为0.491,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2014年为0.469,2015年为0.462。从公布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基尼系数值在2003至2009年处于上升阶段,2009年后呈下降趋势,但一直维持在0.4以上,属于收入差距较大。居民收入的分配不平等会造成社会公平的缺失,而且悬殊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会导致经济效率损失。

2013年11月,xxx十八届三中集体大会在京胜利举行,并审定批准了《xxx中央政治局有关全面深化变革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决议》,在当中,以“让经济发展成就更多更平等惠及全部民众”“推进经济社会公正和谐,推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分配机制,实现共享财富”等表述明确表明了对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居民收入问题的关注,彰显了党和XX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心;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康发展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为市场经济体制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方向。另外,在2015年《XX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使每个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都能够享受金融服务。

 (二)普惠金融相关文献论述

普惠金融概念的起源则来自于另一种定义——金融排斥。Sherman Chan(2004)[2]以比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对金融歧视的新定义,并指出金融排斥是社会歧视的其中一个体现形式,即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其内在的缺陷而没有获得金融的权利,也因此无法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也无法得到由于金融发展所产生的社会福利。Demirguckunt和Levvine(2004)[3]认为,社会上,金融服务的高可得性对社会人群的职位选取具有重要影响,这同时确定了该人群承受社会风险的程度。而一旦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低于一定程度,则会造成整个经济社会的阶级结构严重分化和贫富间的差异的不断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社会问题和冲突,进而妨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用徐少君与金雪军(2009)[4]的观点: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对金融排斥的概念做出界定,从广义上来讲金融业排斥就是指收入较低的人群和贫困地区被排除在了已有的金融服务系统之外,从狭义上来讲金融业排斥则是指经济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无法申请和取得银行贷款、股票融资、保险理财等基本金融服务的状态。就是由于具有金融排斥现象,才有了普惠金融机构的概念。对于普惠性服务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地方以及XX部门都会有不同的认识。United Nations Capital Development Fund(2006)就强调了普惠金融应包含以下这些内涵:任何的个人或公司,都能够用最合理的成本获得高效便利的服务,包含了银行存贷权、股票融资、保险理财以及各种服务。普惠金融联合会的行政名誉xx阿尔弗列德亨尼格(2011)[5]也指出,普惠金融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把被传统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挤的人群重新引入当今主流金融机构之中,让他们享有存款、融资、贷款等服务的机会。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强调了贷款权即人权,而这又给普惠金融添加了全新的内容。吴晓灵教授(2010)[6]则认为,普惠性金融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社会底层的劳动民众、以及小微企业,这也表明发展普惠性金融服务的最主要形式,就必须是发展小额贷款。“中国小额贷款之父”杜晓峰强调,普惠性金融服务体系是我国现代金融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在拓展边远地区的客户群、霸占金融服务市场与降低金融需求群体的成本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它可以为相关规模体量较大的群体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焦瑾璞(2010)[7]根据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相关解释而提出,普惠金融理论所强调的金融公平是指人们均可以公平的享受主流金融服务的理念,同时也是对当今主要金融体系的反思和完善。

也有对于反映我国普遍金融业进展情况的多维度评估,Sarma(2010)[8]采用了服务易获性、应用情况及其银行业务穿透度这3个角度来加以评估,主要是根据经营业务网点数、银行账户占有率及其存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进行三个主要方面的测评。Arora(2010)[9]是根据银行业务便利性及服务范围来统计和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服务可获利性的差别。王婧和胡国晖(2013)[10]的研究则指出,当下我国普惠金融服务进展的情况只能利用储蓄和信贷这二类服务形式来反映,除此之外还需要引进地域因素和总人口的影响,利用变异系数法建立了我国的普惠金融引进与发展指数。陈莎和周立(2012)[11]用人数、行政、经济社会、地域这四种主要指标来反映中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的差异性。2013年,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在G20架构下建立了全新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在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上,新提出了金融服务质量要求,尤其注重服务知识水平和消费者保障能力,并增加了反映农村金融使用状况的评价指标范围。

 (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相关文献

首先,通过在外国有关“社会银行业务”风险情况主要问题的深入研究,Allassani与William(2013)[12]在剖析加纳社会银行业务系统时表明:社会银行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电算化水平和支付清算体系等,对银行业务本身也具有重要影响,而社会银行业务网络系统的失灵也容易引发一定的操作风险。Ud-din Ahmed和Jaynal(2013)[13]也在相关的分析中认为:由巴基斯坦梅加拉亚邦的商业银行所代表的社区商业银行会面临收益率与流动性问题,其规避措施可以通过平衡资本和债务之间的比例,提升资产负债水平。Korotomou Ouattara和Douglas H.Graham(1998)[14]经过对几个贫穷国家的乡村金融互助组织的调查后表明,乡村金融互助机构对于发展农村存贷业务及其他服务有它自己的优势:贷款信息和金融服务对象信息获取方便。Kumar Kewal和Gambhir Atul(2012)[15]在分析印度农业金融发展时发现:虽然农业贷款的规模扩大很快,但印度农信社对业务发展的包容性却较差,经常会发生排斥失去土地或者处在社会边缘的农民,他们会针对这类人采取一系列繁琐的手续、比平常更高的利率来限制。King和Levine(1993)[16]的研究成果指出国家金融体系和XX宏观经济绩效之间具有很强关联,即运用最有效的国家金融市场机制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Berger(2004)[17]则根据这一问题从中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现状入手,探究了社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和总体社会经济绩效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指出:社区银行业务的市场规模和份额越大、绩效越高,则越能带动整体国民经济的成长。

 (四)相关文献评述与总结

通过阅读上述相关文献分析,能看到在金融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在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和普惠金融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相较于国内的研究,国外的金融体系和相关研究方式更加成熟,国内许多研究也参考和借鉴了国外研究理论与方法,但目前国内关于普惠金融和商业银行分析的对象大多都是非农村合作的银行,缺少专门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因素和研究方法,因此本文希望借助学习到的相关模型和理论分析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与本省的代表性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借此提出在普惠金融日益发展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背景的今天,我省农村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建议。

 二、普惠金融下银行信贷风险概述

  (一)当代普惠金融概念及特点分析

关于普惠金融的定义:该词语源自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由国际系统内率先在国际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中广泛使用的术语。一般指能够高效率、广泛的对全经济社会每个阶级和人群进行公共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目前的金融业体制,并不能为全经济社会所有人群发展最有效率的金融业,因此我国期望透过小额信贷或微型金融机构的建立,推动这样的金融机构的形成。中国学术界在2015年以前,对普惠金融范畴的界定一般为:以扶贫为最终目的,把信用、保障等各种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社区中低收入人的新型金融业形态,而在2015年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则更加精确的界定了对普惠金融的定义:立足市场机会公平要求和商业发展可持续原则,以最低可承担的成本费用为有融资服务需求的经济社会各个层次和人群,创造最科学合理、高效率的融资服务。也因此,金融业范围将更为宽泛,主要涵盖了被传统金融业所排斥的农户、中小微型公司和需求金融业的社会弱势群体。结合我国XX的工作报告内容,目前普惠金融的概念应当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的,通过鼓励和政策支持刺激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通过对金融体系内例如机构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为每个人创造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与金融产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够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通过上述有关普惠金融的定义,普惠金融还必须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首先,突出权力的平等。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前孟加拉乡村商业银行董事长尤纳斯博士曾说过:信贷权就是人权。我想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人都必须有权力得到金融服务。也只有每个人都拥有金融服务的机遇,才能使每个人都有机遇投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也才能实现全经济社会的共享财富。中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在中国发展的普惠性金融服务对于构建和谐金融中的社区具有关键作用,而普惠性的金融服务反映出“金融服务权也是人权”的核心理念,人人都需要以最合理的成本获取有效便利的服务,从而增加在经济社会中的参与度,促进个人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并通过公平的享受服务促进经济社会每个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全方位健康。第二是突出服务对象。目前,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应当是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或者是小微型公司,和各类人群中特别的贫困地区的劳动民众。但如今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的重点客户都是一些大企业或资金雄厚的个体,很少专门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近年来,支付宝的兴起和小额信贷的出现正好弥补的各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空缺部分,这也是当年马云“口出狂言”道:“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各种打着零利息、零手续费的小额贷广告把小额信贷贴上了“诈骗”的标签。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超前消费”的陷阱里,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负债走入社会。因此,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当要让有需要的中小微企业、底层的劳动人民、弱势的个体等等获取到高效便捷安心的金融服务,最终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

(二)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

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都需要获得巨大的资本支撑,这也是近年来我国足够重视普惠化金融服务和支持农村振兴的主要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方而言,为了在真正意义上进行农村振兴,就一定要发挥当地的乡村商业银行的功能,给农村发展相应的资金保障与服务,惠及大众。

 (三)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及特点

如今的市场经济充斥着系统性风险,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地频繁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与金融和经济运行并轨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就是金融风险,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贷业务作为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因此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信贷风险对国际和国内金融体系的可持运转都具有重大意义。

经营风险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日程生活中非常普遍,他好像离我们很近,每做出一个事情、一项决策都会产生经营风险,但在学术界中,X学家海斯对经营风险最大的理解就是:业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通常情形下,有关经营风险的概念都可以分成二大类,一种是“客观说”,它主张经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应该用客观的标准来度量的,而另一类是“主体说”,它则主张经营风险是主观存在的,并强化了经营风险或经济损失出现的不确定性。2008年在X发生了一次影响力破坏力巨大的次贷危机,让人们认识到金融风险的概念,而一般情况下,信贷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表达形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信贷风险是指合同规定的债务人不能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借贷人进行还本付息从而造成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大小;而在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下,随着银行自身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如今信贷风险内涵也更加丰富。狭义上的贷款风险,是指企业在经办贷款服务的整个流程中,其贷款结果发生损失的概率大小。贷款经营风险广义上讲,是指对企业的贷款或有关利益的某种不确定性。他的贷款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可以分成二个方面:第一方面则是指信贷资本流失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有关贷款的本金和利率收回的程度,具体上可理解为这收回的资本是全部回收,还是部分收回:另一方面则是指因时间上发生的一些不确定性,而这个时间性主要表现为相关贷款本息能否能够在协议上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本文所指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中贷款的资金发生损失概率的大小。其次才是盈利的不确定性。

 三、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指标与来源

本篇实证分析选择了国内各地近年发行上市的农村商业银行为主要参考,通过计算近年在普惠金融政策的指引下,各省的农商行违约风险的变化,分析广东省的农村商业代表银行在各省中的水平。通过对中国国内发行的农商银行进行了统计筛选后,在A股发行的农村商业银行中有十家,而在香港发行的则有四家,其中在A股发行的农村商行中就有六家来自江苏省,剩下的4家分别各来自山东省、重庆、浙江省和上海;在H股中,有两家来自广东省,此外一家来自重庆,一家来自吉林省。通过对A股和H股中各省农村商业银行的数量和地区分布来看,江苏省的农村商业银行占比超40%,其次是广东省和重庆,都有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上市,其他地区则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其中,因为部分农业商行的挂牌时间太短,可用信息较少且不具有参考价值,所以最后从上述的已挂牌的农业商行中,选择了数据日期在2017年或2020年,设立在江苏省的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和重庆市的成都农商行、吉林省的九台农商银行,与广东省的广州农商银行进行数据分析。通过Win.D平台查阅以上农村商业银行在2017年至2021上半年的净资产、股份价格波动比率、每月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流动和限售A股股数、每股净资产和收益率等,再利用所查得的财务数据测算股份价格,股本价值等于流通股数乘以每日收市价加非流通股数乘以每股资产。以其财务基础信息作为基础,结合KMV模型对其进行信用风险研究(如表3.1)。

表3.1

332f1cf28c6ea087a450a79e4b82e54b

 (二)模型参数设定

参考KMV公司的方法,违约点(DP)的取值为银行的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一半的和;债务价值(D)为银行的总债务,即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之和;股权价值(E)为流通股股数*日收盘价+限售股股数*每股净资产;无风险利率(r)为每年的央行公布的一年期的整存整取基准利率,即1.5%。

(三)计算过程与结果

 1.计算股权价值波动率

68e72b39eb6ca30f57ca3ae4e918e95c

2.资产价值与资产价值波动率的计算结果

利用MATLAB软件中期权定价公式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3.2):

表3.2

97ef2fd524c2cde077f1b8a544745ee7

b43c7bda2448551f18821803daa80f7d

768145dac6764b4499b6c84f67fafd3b

 3.违约距离(DD)与违约概率(EDF)的计算结果

2017至2021上半年样本银行违约距离与违约概率计算结果如下(表3.3):

表3.3

18f864b4640275af3d6f86a23a35815b

6987c7d06994988f06d9c72199f6fc4d

 (三)数据结果汇总与分析

通过KMV模型计算得出七家样本银行在2017年至2021上半年的资产价值、资产价值波动率、违约距离和违约率,我们得到了全国代表省份的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违约距离与违约率的均值,以此来代表现今全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违约风险水平,并与本省的具有代表性的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对比。结果如图(3.1、3.2):

a6ef59805027a2a93b2821ad01bac688

384bdd922382526a851dd86aec7a3506  由图3.1、3.2与整理数据得:在2017年,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违约距离为:2.660296103,违约率为:0.027616178,其中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为:3.035459585,违约率为:0.001200847。在2018年,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违约距离为:2.355203086,

违约率为:0.010358471,其中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为:2.09442133,违约率为:0.01811232。在2019年,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违约距离为:2.783187662,违约率为:0.006886377,其中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为:3.30631116,违约率为:0.000472665。在2020年,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违约距离为:2.987752494,违约率为:0.006264093,其中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为:3.30631116,违约率为:0.0004726650。在2021上半年,七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违约距离为:5.700107675,违约率为:0.00341117,其中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为:2.566360726,违约率为:0.005138594。通过对比我们得知,在2017年至2021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率都是低于平均违约率的,在2017年、2019年,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相比平均违约距离较长,在2018年、2020年与2021上半年相比较短。

此外,由于2021上半年正值疫情期间且只有上半年报表数据,相较于前面四年数据,违约距离偏长,期望违约率偏高;通过对比2017年至2020年七家样本银行的数据结果,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七家样本银行的违约距离与期望违约率是呈现出反比关系;当违约距离大于2的时候,期望违约率更是趋向于零,由此看出在违约距离大于一定数值时,期望违约率对违约距离的反应不再敏感,此时,期望违约率对银行的违约状

况的预测变得不再敏感。通过KMV模型计算结果我们得知,相对其他的6家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在2017至2021上半年都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对比起自身的2017年至2021上半年的资产价值波动率,广州农商银行的资产价值波动率较小,较为稳定。

  四、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全国各省已上市的农商银行进行信贷风险计算,经过对各项参数的对比,发现广州农商银行违约距离相对较长,由于违约距离与期望违约率呈现反比关系,因此广州农行银行的违约率相对较低,资产价值波动率相对稳定,在进行分析的七家样本银行中处于信贷风险能力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业本身就属于高负债经营,其资本金只占全部资金来源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存在较高的风险性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贷款的及时足额收回,才能保证自身资金流动的顺畅。在普惠金融背景下,面对近年疫情的影响,如何在贷款出去的同时保证每笔贷款都能及时回收,在推动城乡收入缩小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银行自身经营,尤其是2020年起,我国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各行业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这也使得各地的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压力增加,在此背景下,通过有限的数据分析看到广州农商银行的违约距离与期望违约率虽然都有所影响但也趋于稳定,发生违约事件的概率较小。KMV模型虽然能在违约距离中较好的度量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情况,但在距离超过了一定数值时,数据的测量并不能全面应付。当遇到不可控因素时,例如疫情爆发,出现信贷风险等,这种情况下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农村商业银行的违约可能性。

(二)政策建议

1.XX方面:

(1)加强普惠金融监管

XX加强监督管理目标是在严格风险控制的条件下,开展高效、规范化的管理服务,以增强XX服务的即得性、涵盖率和满意度。在国际上,世界各国XX对于如何监督普惠金融组织已经开展了诸多的探讨,例如英国XX实行的“双峰”监管模式,就是由两家独立的机构审慎监管局与金融行为监管局各自进行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英X家则是通过“监管沙盒”的方式,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的广泛发展,借此来提升金融市场活性,给公司创造一个新的相比较少的监管部门所要求的可控市场环境,公司可以在里面模拟使用新的金融产品或营销方式,通过采用这种试验的方式既能保护消费者权益,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误性研究所带来的损失;奥地利和卢旺达将在金融监管上提高新技术应用,进行对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改造与升级,促进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更加高效的大数据信息互动,促进数据交换变得完整、有效;而在中国,2018年积极完成了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调整,将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与国家保险行业领域进行整合,将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与国家保险行业领域整合成国家银行保险公司监督管理委员,把制定我国银行领域、保险公司主要规章制度和审慎监督管理基本规定的职责全部纳入人民银行,并突出了国家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金融市场管理监察职责,从而促使了全国性的“一委一行两会+地区金融监管局”的金融业监管架构逐渐形成。

(2)完善我国国家信用体系

完善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进行个人征信。要尽快健全社会征信系统,提高各类征信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采集大体量的企业或个人信用数据,进一步健全企业个人和公司间的信用数据库。但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各企业、各领域、各产业间的企业个人信用数据无法做到互联互通。二是规范用信。征信是为了使用。通过使用合理利用和使用信用消息,就能激发守信者的守信行动的积极性,让失信者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信用信息使用范围越大、利用方式越科学合理,对社会市场主体的刺激越大,惩罚越严重,信用消息所起到的震慑效果也越大。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公众的信用消息服务平台,进行社会集中信息系统的公共服务。健全了信用信息查询与公示、诚信产品应用管理机制,有效推动信用信息的有序传播和充分利用,在整个社会形成查诚信、用信用、信信用的良好风气。三是守信。用信的目的是为了守信用,而惩治失信的目的则是为了褒扬守信用。诚实守信是一项工程,既要体现个人的自律守信,又要注重对社区的约束性守信;既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推广社会主义诚信文明观念,可以利用一定的机制和标准来推动和营造忠诚、守信、互信的良性社会发展环境,通过整个社会齐心协力,共建社会的诚信系统。

2.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

(1)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同时也结合根据自己行业的特色,积极开展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其中数字化型普惠性金融服务的发展与推广,已经成功克服了在传统型普惠性金融中出现的成本过高、效益太低、便利性不够、服务覆盖范围不足等现实问题。除此以外,中国中小企业也经常面临着融资艰难和过高的难题,在国家大力鼓励创新后,新登记的公司数量明显上升,同时营商环境也明显好转,而我们的发展资金需要与对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在原来的金融模式下已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各商业银行会通过市场积极地研究开发新兴信用科技商品,主要涉及公司小额信用贷款、供应链金融贷款、知识产权小额贷款等新模式,并进行有益的商品试点。而建设银行的小微公司快贷业务,是专门面向有融资需要的小微公司和个体企业主发行的信贷,通过对拟信贷对象的银行资金、金融交易流水、征信状况以及每日的交易处理情况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符合要求的优质小微公司以及不用进行质押、担保的小资产抵押物,并通过信贷方式发放线上的自助信贷。如利用农业银行大数据分析网贷服务,透过与优秀核心公司ERP管理系统的实时互动获得真正的上下游公司贸易数据信息,并授权获得公司征信资料等重要数据源信息,并透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技术,向优秀核心公司的上中下游客户提供了快捷自动而有效的线上贷款产品。

(2)对账户进高效监管

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普遍推行紧密相关账户管理这一主要依托,而对公账户的数据管理工作以及个人账户的一二三类标准,也都是对做好最基础层面的账户管理进行了规定。第一,重视账号的真实性。认真落实XX对公账号在开户前的调研工作,通过市场调查对顾客开户意向和经营场所进行记录,认真执行账号开户使用的证件核实工作,认真核查证照网上查询是否一致、证照及影像文件是否存档、授权书是否真实和认真落实账号的年检工作,每年按要求对更新账号的资料,尤其是核对公司法人信息、注册地和经营范围等内容。然后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近年来,普惠金融的普及,金融欺诈现象层出不穷,账户交易是否真实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对自助渠道的汇款服务增设了二十四小时的审查时限,同时公安机关也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严格落实汇款客户填写诈骗提醒单等措施来预防电信诈骗的出现。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要做好账户的对账工作,要求做到提醒和监督顾客核实账户余额和信息;二要拓宽电子渠道,增强账号消息的便利性,并利用短信提示、掌上银行、网上银行等途径敦促顾客密切注意账号交易真实性。最后,关注异常交易。落实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属性,严格贯彻国家反洗钱监管要求。针对托管账户,进一步落实托管行职能,严格按照委托合同内容实施资金管理与支付;针对保证金账户,保障账号属性的规范化,明确了保证金账户和常规账号之间的管理差异,以保障账号资金的安全性;针对备付金账户,规范备付金账户资金的划转管理,这一类账号也是在普惠金融推进流程中逐步标准化管理的最后一个账号,而很多商业预付卡公司风险爆发正是由于商业预付卡账号管理的不规范,而造成了预付卡里的资金被别人盗用,给顾客造成了经济损失。

(3)相关知识普及与教育

进行金融业科学知识传播推广、保护其他金融机构消费群体权益,是各商业银行的主要责任。首先,我们要在3月、6月和9月,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举办“金融消费者权益日”传播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和“金融服务知识普及月”等集中式、整体化的金融服务常识宣传活动。二是在金融机构配备公民教育专区,播放有关的金融知识与宣传产品,以宣扬金融消费者权益,普及日常的金融基础知识,提高相关风险预防和责任意识。其三,加强校园内金融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教育部等XX机关的支持下,做到将金融基础知识普及和国民教育工作相结合,将金融基础知识整合在相关课程中,并尝试把预防金融风险课程纳入大学新生入校课程。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责任,始终保持对风险舆情高度的把控,从而减少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受特殊事项的影响。首先,商业银行持续进行风控管理,在制度层面强化了对自身的管控,通过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与责任,针对托管类业务严格设置防火墙、针对存储类业务严格落实监督职责、针对代支付服务严格扣划服务类型。其次,商业银行持续风险监控工作,强化与主要传媒平台的协同,以确保对行业热点消息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针对新开展业务合作公司产生的负面舆情,进行有效监控。最后,我们将继续做好群众接待工作,针对重点用户进行名单制管理,妥善处置突发信访舆情问题,针对金融用户所享有的权益进行有效维护,正确引导用户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实现维权。

 五、参考文献

[1]程荣荣.普惠金融、农村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D].安徽财经大学,2021.DOI:10.26916/d.cnki.gahcc.2021.000008.

[2]Chan,Sherman.Financial Exclusion in Australia[C].The Third Australian Society of Heterodox Economist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2004:23.

[3]Demirguckunt,Levine.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Banks,markets,and development[M].the MIT press,2004:22-23.

[4]徐少君,金雪军.农户金融排除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6):18-28.

[5]阿尔弗列德·亨尼格,斯坦芬·杰森.金融包容和金融稳定:当前的政策问题,新金融,2011(3).

[6]吴晓灵.普惠金融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N].金融时报,2010(6).

[7]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12-13.

[8]Sarma,M.Index of Financial Inclusion[J].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Di scussion Paper in Economics,2010(11):1-28.

[9]Arora,R.U.Measuring Financial Access[J].Griffith University,Di scussion Paper in Economics,2010(7):1-21.

[10]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31-36.

[11]陈莎,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空间差异——基于”金融度”衡量指标体系的研究[J].银行家,2012(7):106-109.

[12]Allassani,William.The Impact of IT Governance on IT Projects-The Caseof The Ghana Rural Bank Computerization and Inter-Connectivity Project[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2):271-286.

[13]Ud-din Ahmed,Jayna.An Evidential Study On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Of Meghalaya Rural BankLJ].Indian Journal of Commerce&Managemen Studies.2013(1):26-31.

[14]Korotomou Ouattata and Douglas H.raham,Village Banks,Cases of Villagesand Credit Unions:Lessons from Client Owned Microfinance Oraganizations in WestAfrica,Economics and Sociology Occasional Paper,2012.

[15]Kumar Kewal,Gambhir Atul,Insititutional Finacing Of Agriculture InIndi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mmerical Banks:Problems Faced By Farmers-AnEmpiric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ommerceIT&Management,2012(2):58-60.

[16]King,Levine.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ay be Right[J].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1993(3):717-738.

[17]李贞文.建行河西分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DOI:10.27137/d.cnki.ghusu.2020.000480.

[18]吴奇伟.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农商行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8.

[19]张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04):24-29.

[20]王明宇.浅谈农村普惠性金融服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12):88-90.

[21]姜丽明,邢桂君,朱秀杰,李玉翠.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国际金融,2014(03):17-22.DOI:10.16474/j.cnki.1673-8489.2014.03.008.

[22]张利群.普惠制金融下农村商业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视角问题研究[J].商业观察,2021(19):47-49.

[23]陈新胜,李广鹏,徐凌.基于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26(05):111-114.DOI: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14.05.025.

[24]王明宇.浅谈农村普惠性金融服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12):88-90.

 谢辞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毕业论文与论文答辩的完成,我的四年大学生活也走到了尾声。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一稿修到最终定稿对我的多次悉心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次论文,我在老师的身上也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感谢学院负责各项相关工作的老师,有你们无私的付出我们才能在四年大学生涯中收获颇丰,非常有幸能遇到在座的各位同学,祝愿我们都能保持热爱,前程似锦,感谢父母这些年的付出,家人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后会有期。

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信贷风险防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普惠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信贷风险防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943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16日
Next 2023年11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