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进入21世纪,国家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和培育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市场关注。这不仅因为生物制药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等重大社会课题,更因其代表着民族品牌复兴的重要力量。但近几年伴随着“两票制”的推行,医药行业传统的销售模式已被颠覆,越来越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制药企业因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而被淘汰。哈药集团作为我国较大的上市制药企业,近几年盈利能力逐年下降,财务危机产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如果不及时加以防范,很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本文结合近几年来制药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以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作为数据来源,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指出哈药集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机以及危机产生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防止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2财务危机理论概述
2.1财务危机的概念及特征
2.1.1财务危机的概念
财务危机作为众多学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但其概念至今仍然没有明确。国外一些学者将财务危机理解成“破产”[王君晖.华锐风电财务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5.],从以下几点界定了财务危机:经营失败(企业由于管理处决策不当等经营条件的变化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最终导致税后收入不足以支付其全部经营成本);技术破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安排不合理导致资金暂时周转不灵);法定破产(由于债务人无法履行到期债务合同,且这种状态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缓和时债权人无法继续经营而向法院申请的破产)以及会计破产(资产总额小于负债总额即净资产为负数)。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机制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广义的财务危机就是指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即企业财务状况的恶性循环。广义的财务危机不是发生在某个时点而是多个时点累积的结果,既包括经营上的失败、法律层面的破产同样也包括介于这几种之间的多种情况。经济失败作为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即开端,当企业偿债能力急速恶化资产无法抵偿到期债务时企业将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并走向破产。
2.1.2财务危机的特征
(1)财务危机本身具有渐进性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是多个时点的累积。表面上看到的是企业由于深陷财务危机而“突然”倒下实质上并不其然,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资金筹集、生产、销售、投资、分配等各种财务活动失误的综合。并不是发生在某个环节或者是某一时点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财务危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意外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很多影响因素是无法提前预知和控制的,若一家企业其债务人由于某些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履行到期债务且这种状态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缓和时可能会致使该企业无法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这种状况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急转直下。但是对于企业而言这种状况的发生往往是无法控制的。
(3)财务危机的发生具有有限可控性
有限可控即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人为的控制其某一方面的进程。有些财务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逆的事件而有些是可以改变其原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因此作为财务人员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正确理解财务危机的有限可控性在危机前兆时能迅速做出反映,这样可以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
2.2财务危机表现形式
2.2.1现金流量不足难以支撑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资金作为企业的“血液”是体现公司价值的重要标准。尤其制药行业分化严重药品相对特殊,对于价格弹性小的药品很难仅凭调价来获利。当现金流入小于流出时,企业就会面临资金紧缺的压力,那企业就会遭受现金流危机[郭东方.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经界,2015(02):166-168.],若无法尽快解决这一现状就会爆发财务危机甚至会走向破产。
2.2.2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现金周转不灵存在坏账风险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尤其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财务报表极为重要。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应收账款是无法避免的,但当应收账款超出企业销售额的合理比例时预示着企业现金无法正常周转是财务危机的前兆。
2.2.3行业需求下降,企业出现亏损且利润持续下滑[卢博.我国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基于华北制药的案例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随着国医药市场的国际化,对于研发成本投入高、产品生产周期长的制药行业来说要想立足于国际医药市场研发创新迫在眉睫。再加之近几年医改政策不断推进制药行业行业下行压力变大,如果不能调整好企业自身的营销手段就会面临亏损的可能,如果持续出现这种状况企业必然无法自救。
3哈药集团财务危机分析
3.1哈药集团基本情况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于1988年成立其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1993年经证监会批准在上交所上市,截止目前共有13个全资子公司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原材料、化学制剂、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医药商业的批发零售。经营产品包括中西药、保健品、日用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等。
哈药集团自建成以来,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其营业收入于2007年首次突破120亿元出口高达1017亿美元,品牌价值在短短两年内升值30亿元同年被评为全球医药华商百强冠军。2015年实现了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协同发展的布局;但自2018年国家医保政策调整两票制全面实施以来,哈药集团销量不断下滑收入持续低迷,到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7.71亿较同期上升9.35%,实现净利润0.56亿同比减少83.88%,哈药集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3.2哈药集团经营及财务现状
3.2.1哈药集团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并结合同行业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进行分析:
表3.1哈药集团及其同行业近五年相关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图3.1哈药集团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由表3.1图3.1分析可知,哈药集团2015~2019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比重)维持在1.5左右均小于标准值2到2019年速动比率仅仅1.21远低于竞争对手云南白药以及同仁堂。主要是流动资产从2016年的46.36亿降低至2019年的20.48亿,下降比率为55.8%远高于流动负债的下降比率16.7%,造成了流动比率下降近27%,且其短期借款在五年内增加4.83亿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哈药集团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由表3.1图3.1分析可知,哈药集团近五年速动比率(扣除流动资产中存货即速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均维持在1左右,而作为其竞争对手的同仁堂、云南白药均达到2左右,显然哈药集团短期偿债能力并不理想。尤其从2016年开始直线下降,到2019年仅为0.87已经低于标准值1远不及同行业;其下降原因是存货2016~2019的下降幅度3.65%低于流动负债16.7%的水平,导致速动比率下降约24%,哈药集团债务危机发生几率较大。
3.2.2哈药集团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能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图3.2哈药集团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由表3.2图3.2分析可知,哈药集团近五年资产负债率(总资产中负债所占比例)基本维持在标准值0.5之间,没有较大的波动,但从2016年开始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到2019年资产负债率增加18%长期偿债能力有减弱的趋势债务负担稍有加重,但近五年整体维持在正常水平没有大幅度的变动。
由表3.2图3.2分析可知,哈药集团2015~2019年的产权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急剧上升,五年内升幅高达30%,到2019年高达1.1已经超出了标准值1,可见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逐年递减,债务人投入的资本无法得到所有者权益的有效保障,资产稳定性减弱负债经营率明显增加,企业债务负担持续增长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
3.2.3哈药集团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能反映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是盈利能力分析的基础和偿债能力分析的补充;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表3.3哈药集团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图3.3哈药集团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由表3.3图3.3分析可知,哈药集团2015~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占应收款平均余额的比重)整体偏低且持续下滑;从2015年的6.58降低至2019年的4.03下滑2.5%,同时五年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在不断上升2018年甚至达到了90.26天,到2019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37.71亿,占资产总额26.71%,企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高极有可能发生坏账。
由表3.3图3.3分析可知,哈药集团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值)不容乐观。2015~2019这五年几乎维持在1.5左右且持续呈下滑趋势,到2018年周转天数竟然高达272.72,表明企业资金流转能力不够,营运能力极低,如果持续下去哈药集团就会对流动资产失去管理效率。
由表3.3图3.3分析可知,哈药集团近五年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比值)在3~5之间波动存货变现能力整体偏低,2015~2016年存货周转率有小幅度的上升,虽然升值不大但也表明企业存货周转率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2016~2019又开始下降周转天数也随之增加,哈药集团存货流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由表3.3图3.3分析可知,哈药集团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净额占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较低且从2015年整体下滑。周转天数也不断增加,到2017、2018年周转天数已经到428.57,较上面增加约60天,已经达到了警戒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哈药集团对资产的管理失去了效率,企业将无法正常周转。
3.2.4哈药集团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生产运行中获利多少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刘强.我国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表3.4哈药集团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图3.4哈药集团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由表3.4图3.4分析可知,哈药集团2015~2016年这两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均有所上升,但2016年~2019年各项盈利能力指标直线下滑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下滑近8.7%,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到2019年仅仅2.44%。主要是哈药集团自2016年受行业经济下行的影响,近三年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盈利能力较低各项指标表明哈药集团销售获利能力差。
由表3.4图3.4分析可知,哈药集团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占销售收入比值)整体偏低且近三年逐渐下降主要是受净利润的影响。自2016年以来,制药行业整体经济下行,行业需求不断下降。再加上供应商受环保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原料采购受阻,导致成本增加利润连年下滑,到2019年其销售净利率仅仅1.03%可见哈药集团几乎丧失了获利能力。
3.2.5哈药集团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扩大潜能、壮大实力的潜在能力,能直观反映企业的发展势头。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相关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上年资产总额*100%以及净利润增长率(当年利润总额-上一年利润总额)/上年利润总额*100%,具体分析如下:
表3.5哈药集团发展能力财务比率分析

图3.5哈药集团发展能力财务比率分析
由表3.5图3.5分析可知,哈药集团近五年来总资产持续负增长,总资产从2015~2019年增加-13%存在潜在经营危机。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58.56亿下滑至2019年的117.71亿下滑40.85亿,五年内持续以两位数速率下滑,根据哈药集团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资料可以发现哈药集团七大产品收入整体下滑,材料供应紧张同时需求不断下降,导致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呈现负增长,到2018年营业收入仅108亿据了解已经倒退到2009年的水平。
由表3.5图3.5分析可知,其利润情况也不容乐观。但2015年在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走势下,其净利润创新高同比增长134.77%,。主要是2015年哈药集团实行限产限销降低了企业库存同时控制其销售费用,分析相关数据可知2015年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0.8%节省了将近12亿的成本。但从2016年开始大幅度下滑同比下滑35.85%,2017年开始净利润竟然出现负增长到2019年净利润增长率为-83.88%企业危机重重。
3.3哈药集团存在的潜在危机
3.3.1负债经营率逐年增加,偿债压力倍增
负债结构是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比例关系,尤其是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孙登伟.企业适度负债与财务危机防范[J].商业文化,2012(05):139.]。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为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企业合理制定负债筹资规模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哈药集团2015~2019年数据,分析其近五年负债结构分配如下:
表3.6哈药集团负债结构分配表

筹借短期负债作为企业风险最大的融资方式,其比例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偿债压力的大小。由表3.6可知,哈药集团短期借款从2015年0.51亿增加到2019年5.34亿,五年内增长4.83亿。可见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短期借款负债经营率极高,且短期借款明显高于长期借款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经常抽动流动资金偿还短期债务,一旦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企业势必陷入财务危机。
3.3.2营销研发投入不足,业绩持续萎靡
哈药集团的广告模式“哈药模式”一度成为业内效仿的模式。巨额的广告费是“哈药模式”的最大特点但随着普药和OTC黄金时代的结束“哈药模式”也逐渐失灵,2015年哈药集团广告投入2.38亿元当年仅仅实现5.85亿的利润。与此同时哈药集团还存在研发力度不够、缺乏新品上市的情况,2018年哈药集团仅仅投入1.85亿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1.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哈药集团这种“轻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尤其在国内医药行业不断提升研发投入比例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一再降低就会导致产品的落后,反映在业绩上也是下滑的态势。
3.3.3行业需求受限,营业收入持续负增长
近年来哈药集团在医保控费、环保管控力度不断加强下部分产品不断遭遇政策打击产能和供应受到了很大影响。2015年哈药的原料药业务还有6.1亿的收入,到2018年下降到1.44亿降幅高达76%。2016年化学原料药毛利率下降到-6.24%,2017仍然呈负增长,2019年医改继续在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下直接导致哈药集团前列地尔注射液等产品的销量下降着这也意味着该业务已经失去了为公司造血的能力,如果持续维持该种状况势必陷入财务危机。
3.3.4利润出现负增长,未来发展能力不断降低
前几年哈药集团铺天盖地的广告导致其品牌知名度一度飙升至行业之首,但近年来哈药的广告很少看到,广告费用的大幅降低直接导致其利润的大幅下降,哈药集团从2015~2018年营业收入持续负增长,2017~2019净利润持续负增长,2019年仅实现净利润0.56亿同比减少83.88%;发展能力不断降低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打败面临破产的危机。哈药集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企业未来的发展,否则一旦市场减少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破产。
4哈药集团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4.1国内医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能力较弱
从哈药集团近五年盈利指标来看,2015~2019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负增长,到2019年其收入仅为117.71亿,对比2014年缩水约60亿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自2015年以来,三医联动深入推进国家4+7带量采购的大规模实施使得行业需求不断下降。2018年部分中药材生长环境恶化导致企业主要原材料连翘、金银花大规模减产不仅对价格影响大同时也对库存产生了极大压力,导致哈药集团整体经营状况一再萎缩盈利受限。
4.2负债筹资规模不合理,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哈药集团负债经营率逐年增加,且短期借款明显高于长期借款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经常抽动流动资金偿还短期债务,企业的负债尤其短期借款不断增加对企业而言会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哈药集团近几年大量举借短期借款加之近几年哈药集团业绩萎靡,营业收入逐年下降,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加剧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企业的财务风险变的越来越大,一旦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企业势必陷入财务危机。
4.3研发投入力度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
研发作为制药行业的主要驱动力,尤其在国内制药行业不断提升研发投入比例的情况下,研发费用一再降低就会导致产品的落后,反映在业绩上也是下滑的态势,但2018年哈药集团仅仅1.85亿元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只有1.7%,2019年研发投入1.35亿,同比下降27%直接导致哈药的产品竞争力逐渐下降,新品推出的节奏也大大延缓直接导致哈药集团没有新品上市,仅仅依靠老牌产品无法为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业绩远远低于其竞争对手,加剧了危机的产生。
4.4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缺乏危机管理意识
近年来,哈药集团产品不合格事件愈演愈烈。2016年,其旗下分公司由于生产售卖的产品没达到食品安全生产标准而被黑龙江药监局处罚;2017年被曝光其生产的白矾不合格;2018年其旗下分公司销售白矾所得系违法所得,而被查处没收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哈药集团管控体系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从而丧失了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最终导致其公司业绩不振利润下滑,公司发展日渐萎靡同时缺少危机意识,长此以往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必然丧失其作用,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及产品优势,一旦各个小的危机点迸发,企业势必陷入财务危机的漩涡。
5哈药集团财务危机的防范对策
5.1改进经营与管理,提升企盈利能力
自2016年以来,哈药集团因未能控制其成本费用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为此哈药集团应强化成本管控,整合内部生产资源,通过对现有产业结构的梳理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制造,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要拓宽销售渠道,利用线上销售等新营销手段促进产品销售发挥企业自身规模经营、品牌经营的优势使得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以此提升产品的毛利率和获利水平。
5.2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控制负债规模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长、短期等各项负债的存在比例关系,负债经营不仅是一种筹资手段,更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如果负债资金结构不合理,也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因而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其规模,适当负债经营。但由表3.6可知,哈药集团近几年的短期负债已增长了一亿元,远超过了企业总负债的一半,经营风险极大。如果其销售可以稳步增长,则可以缓解资金压力到期偿还债务,但哈药集团由于近年来行业需求过小,同行竞争激烈,使之销售一直处于萎靡状态,借用短期借款风险极大,其应降低企业负债的使用率。哈药集团应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加大权益性融资,发放企业债券,扩大投资规模,有效筹集资金,这样也可以使其集团与分权有机结合
5.3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
2015~2019这五年来由于哈药集团投入的产品研发成本的不断减少直接导致其利润的大幅度下滑。要改善此种情况,哈药集团应调整其研究方案、改善研发体系、购置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完善自主品牌。通过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深化投入、研发、生产三位一体,建立更完善的管理体系,扩大产能,提高品牌竞争力,均衡市场发展,提高公司综合优势。与此同时也要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维护公司的品牌形,加快新品种筛选和引进形成多支柱支撑的产品结构,努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5.4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健全危机管理机制
针对哈药集团屡次出现产品不合格事件,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GMP要求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提升全员产品质量、风险管控意识最大程度的降低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风险,重新建立质量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把控药品流通环节的监测,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要强化产品质量风险管理有效预防产品质量风险的发生;同时哈药集团应构建一套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包括从识别到发生时对危机的评估和应对策略,从识别防范到控制甚至发生后进行后续补偿,都要能系统并且连贯地控制。
6结束语
本文以哈药集团为研究对象,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四个指标出发结合2015~2019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而计算近五年来哈药集团财务比率指标并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2015年以来其收入规模持续缩减,到2017年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并持续到2019年,结合报告期内报表以及相应的附注资料发现主要是2015年以来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受限,原材料供应紧张部分产品需求下降化学原料药产量、销量下滑,加之部分主销产品未中标竞品企业抢占终端市场,从而导致销售收入下降产能过剩现象加剧,基于哈药集团当前的财务状况,企业应该积极利用线上销售等新营销手段调整适合促进产品销售的营销体系,深挖品牌优势加大各类药品开发建立与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合作关系,早日扭转当前经营恶化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君晖.华锐风电财务危机成因与对策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5.
[2]郭东方.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经界,2015(02):166-168.
[3]卢博.我国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研究——基于华北制药的案例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4]刘强.我国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5]孙登伟.企业适度负债与财务危机防范[J].商业文化,2012(05):139.
[6]周泽华.广济药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D].长沙:湖南大学,2016.
[7]罗梦.云南白药集团财务风险案列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
[8]朱雪娇.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9]王重阳.乐视集团财务危机成因及对策研究[D].广州:广东财经大学,2018.
[10]何誉红.光明乳业财务预警案例探讨[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9.
[11]马天楚.基于现金流的A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9.
[12]管静.中水渔业财务危机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9):136-139.
[13]许宗彬.对企业财务危机的理解[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23.
[14]郭海玉.企业财务风险及内部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论,2018,(23):130-131.
[15]李寿喜,徐显丽.三泰控股转型财务危机探究[J].财会通讯,2019,(05):80-82.
[16]闫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综述[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2):55-56.
[17]李伯圣.企业财务危机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Sophia Daskalaki,Theodoros Ntrinias.Defensive financial decisions support for retailers in Greek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4,(03):161-16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