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疗器械行业是生物医药的重要产业,但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高端设备则基本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若能有效地解决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融资难、融资效率不高等问题,对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然后通过DEA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019-2021年三年间我国中小医疗器械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中小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不是完全有效,但平均效率呈现递增的趋势。(2)沪、深圳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高于其它板块,中小板次之,科创板板块排名最后(3)资产总额,主营营业成本,净资产收益率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资产负债率与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应该增加研发投入、减少债务融资以及扩张企业规模以增加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中小型企业;DEA模型;多元回归模型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持续提升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市场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疗器械行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本次疫情也体现出我国在医疗资源方面存在不足。即使国家在医疗器械行业上有出台一些保障行业发展的相关措施,但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融资效率方面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作为以中小型公司为主的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国内的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融资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规模较小以及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方面受到国外高端医疗器械竞争压力,若不能有效解决医疗器械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就只能依赖进口,而靠进口的医疗器械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只至于增加我国居民的医疗成本。因此,解决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刻不容缓。
2.研究意义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但我国医疗器械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且自主创新的能力低,而高端医疗器械几乎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若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困难以及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促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科研创新。因此,对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是为创业板、科创板、主板以及中小板市场的中小型医疗器械类公司的融资效率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虽然目前我国关于企业融资效率方面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类企业的研究文献则不是很多,而本文通过融资效率指标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进而促进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类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由于西方的私有制使得企业融资存在内在效率,所以在经济危机出现之前国外学者并没有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明确的定义,主要是对企业的融资结构以及企业的融资方式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杜兰特首先提出融资理论,之后就是MM理论,其理论是由X经济学家米勒(Miller)联合莫迪里尼(Modigliani)所创立,MM理论是指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情况下,企业在负债方面的大小是不会影响企业在经营方面的负担的,同时也不会影响该企业的价值大小。随后梅耶斯(Myers)在MM理论的基础上于1966年提出了权衡理论,主要是为了说明企业如果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价值其实是与企业本身承载在债务大小呈递减关系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末期,由詹森以及麦克林(Jensen,Micheal C.&Mackling William H.1976)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其理论的核心主要是企业所有权的结构是否达到均衡的状态是由企业股权代理成本以及企业债权代理成本所决定的。到了20世纪初期,Bachelier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这一概念,但在那个时期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1970年之后,Fama在结合了Roberts的相关研究理论以及萨缪尔森的经济量化分析才开始把市场效率完整分成三部分即弱势、半强势和强势有效性。Chordia T,Roll R,Subrahmanyam A(2008)在其文章中指出短期订货的期望回报会对市场的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在市场的流动性信息越强,买卖价差越大,短期交易的回报回报就越大,而个人信息的价值就会越高,从而促进市场的交易和效率。Dow J,Gorton G(2012)通过对证券市场的经济效率即股价对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在银行系统可以替代投资资源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结论,因此,在二级市场上,股价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不大。Kumar B,Pandey A(2017)文中通过对印度期货市场的7种农产品的市场效率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交易量小并且周期性短的期货产品几乎都是缺乏效率的,但周期性长的期货产品在期货价格方面与现货的价格是基本持平的,所以提出市场效率会因为交割时间的不同而受到影响的结论。Ayodele Ajayi J(2017)主要分析了尼日利亚资本市场效率的半强式性分析,采取了随机抽样方法主要选取了高于平均值的样本数据,利用传递函数模型来验证企业之前的股票价格是否通过输入和输出指标反映当前价格,研究证明了输入的公开发布信息对股票市场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2.国内文献综述
“融资效率”这一词语首次出现在国内市场就是被曾康霖所使用,自从这个新概念的出现,国内的经济学者们就是纷纷开始了对融资效率的研究,对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融资效率定义及评价这个两个方面进行。
(1)企业融资效率定义的文献综述
叶春望(1997)在文章中提出企业融资效率定义应该是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及成本大小和获取资金的难易程度。并在其文章中指出若企业在获得社会中的闲散资金的过程越轻松则可以说明其融资效率越高。刘海虹(2000)和王明华(2000)从资本的重要特征–趋利性入手,其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企业融资是社会资本市场化的过程,而资本具有趋利性的特点会使得资金向高效率高回报的行业流动,对于资源会进行重新分配,以至于资源的配置效率会从行业再到公司间进行重新分配,从而体现效率的高低。卢福财(2000)在其文章中说明了企业融资其实一种筹集资金的活动,储蓄的资金开始向着投资方向转化才是融资效率的核心所在,同时也可以体现融资企业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能力。
(2)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企业融资效率的融资效率评价方法在国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了理论的平均方法以及实证研究。
高学哲(2005)通过研究总结了前面学者在融资效率方面的成果之后,对其涵义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之前的学者主要强调的是了资源配置在企业融资上的影响,却没有关注到其融资能力、成本、企业的经营能力以及融资难易程度对于融资效率的影响。郭柯磊(2012)则在其文章中提出关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融资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中小型企业法律不健全、专门的融资机构在数量上严重不足以及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规模小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的等问题对于企业的融资效率发展会起阻碍作用。
对于企业融资效率研究的实证研究法,朱冰心(2005)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11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企业在债权上的融资效率是会远大于企业股权融资效率。谢海林(2017)借助100家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三年间数据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对其挂牌时间和规模报酬这个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说明了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是存在很大潜力的。石文(2021)运用DEA-BCC模型,将苏南地区在2014-2017年间存于上市状态的公司为研究的数据样本,从板块、产业、年度以及所在城市这四个方面对市场的融资效率进行相应评价,得出苏南地区在融资效率的提升方面存在很大空间,如果能把企业纯技术效率提升,那么其融资效率也可以相应提升。
(3)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有关融资效率的文献进行总结,梳理了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主要是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对创业板市场以及新三板市场的高技术公司的融资效率的进行了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参考价值。而国外文献在初期更注重对企业内部结构的研究,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西方学者开始重视对市场效率的研究,且更偏向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的市场效率研究,对医疗器械类企业的融资效率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本文将结合企业的融资效率现状和影响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DEA-BCC模型定量对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进行融资效率评价,结合有关因素分析寻找影响企业融资的因素,现阶段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再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找出影响企业融资效率的关键因素,结合上述分析结论对如何提高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效率提出合理建议。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主要是在搜集以及整理有关文献进行有效分析的同时,深入发掘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归纳出与以往研究的异同之处,并寻找相关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2)比较分析法
主要包括了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对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科创板以及主板市场近三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即纵向分析;后期对四个市场的医疗器械类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即横向比较。
(3)定量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25家具有完整财务数据的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研究,主要是对其融资效率进行定量测度,并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应系数。
(4)实证分析法
本文的实证研究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运用DEA-BCC模型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测度,最后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规范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思路进行整理,本文对企业在融资效率的定义、测度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后续的规范分析。另外,本文的实证研究还涉及到了选择指标和模型选择等方面的理论支持,在本文中的理论基础部分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1.研究思路
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特点并且对影响医疗器械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做了相关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融资结构理论、企业成长周期理论和融资效率理论,研究了融资结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等对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
2.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以及沪深主板上市的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对其进行分析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其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的整体呈现的融资效率水平,另一个是对其融资效率存在影响的因素。为提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效率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融资问题提供有效方法。同时,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可以使得他们了解行业现阶段的融资效率,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便于投资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给出的相关建议。
研究内容可分为如下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的相关理论要包括概念界定、融资效率的理论基础以及融资效率的衡量方法。
第三章为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
第四章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数据说明及实证方法以及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研究模型、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以及实证分析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建议以及对策建议。(五)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研究较少,主要是针对单个融资板块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以及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小型医疗器械类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2.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但具有近3年完整财务数据的研究样本较少,加上研究时间以及本人研究能力有限,所以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二、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概念界定
1.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定义
医疗器械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配合在医学上的诊断、治疗方案,较少医护人员的体力劳动,以至于能提升治疗精度和工作效率的劳动工具,可以体现科技的进步以及医术的精进。根据相关的规定可以把医疗器械的种类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可以通过常规管理就能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有一定保障的医疗器械:第二种是要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上有相应控制的医疗器械:第三种,是可以植入人体中在生命上支持以及维持作用的医疗器械,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在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上要做到非常严格的管控。
医疗器械是一个多元交错的学科,所以在医疗器械的行业划分上并没有相应的标准,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查阅以及最新企业划型标准,把在其他行业的标准划分笼统归结到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界定上,如下表所示,将企业年营业收入(销售额)低于4亿元,并在职工人数上低于1000人的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归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
表1.1企业划型标准
2.融资效率的定义
通过对前文中企业融资效率文献综述的梳理和总结,本文从资金融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来界定了中小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融资效率,在资金融入上,中小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可以在最小的风险和最小的成本下获得足够的资金。在产出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入资本的作用和分配,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梳理后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公司在及时和充分地投入到生产运营中的资金时,可以将融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也就是筹资的效率。二是企业在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如何合理地分配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并提高其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融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1.修正后的MM理论
MM在1963年出版了一份关于资本结构的新的MM理论,这是MM发表的另外一篇关于资本结构的文章。修改后的MM定理指出,债务融资的方式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具有税盾作用,主要是因为公司要为其承担的债务而支付的利息,但这部分利息能够用于抵销税款。所以在考虑了企业税收的情况后,修正的MM理论指出,企业的资产增值程度越高,企业的资产价值也就越高,但是这个假定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债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当债务超出了企业的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时,企业就会面临倒闭。
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在发展以及成长的历程,主要包括了发展、成长以及成熟最后衰弱这个四个阶段。企业在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之后一般就会面临着消亡、稳定以及转向这三种结局。理论的研究目的主要为了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为企业所处发展历程做定位,让企业能寻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营业模式保持企业的发展能力。
3.优序融资理论
优序融资是智利学者迈勒夫和X金融专家迈尔斯在1984年提出的有关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除了交易费用之外,还包括了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它的理论是,在公司内部,经营者所掌握的公司信息与外部投资者通过市场或者公司公开资料了解到的公司信息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公司内部经理是负责公司整体运作,所以与外部投资者相比,公司的核心能力状况更加深入。优序融资理论认为,正是由于这种非对称性,导致了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会选择以内部融资、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这样的融资方式以及顺序进行融资。可以理解为,如果公司借钱,对外投资者会认为这是一个公司运营良好的迹象。而如果公司进行了股权融资,比如发行股份,那么外界的投资者会觉得这是个不利于投资的信号。
4.融资效率理论
(1)投入产出效率理论
Farrell(1957)在其文章中指出,要充分理解效率,必须懂得技术效率和分配效率。当技术条件相同时,将资源优化分配的能力称为企业的分配效率。当投入达到某一特定条件时,将投入价值最大化后,获得最优产出的能力称为技术效能。因此,要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率,就必须将技术和资源的分配优化到最佳。
(2)帕累托效率理论
其理论认为提高效率的过程其实就是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当帕累托没有任何的改进空间的时候,也就是无法让自身的境况变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人的境况变得更差,这就说明了此时的资源已经是最优化的配置了,相应的融资效率也是达到最优的状态了。所以,只要不断的进行帕累托改进,经济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当没有改进空间时,就只能是牺牲他人的经济利益来成为自己增加利益的代价。
(3)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
卡尔多赔偿原则是基于改革的得失来判断改革的可行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受损的一方可以从受益的一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那么这次改革就是可行的。希克斯则相信这种假定并不符合实际,他主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下,公司生产率回增加,所以人们的福祉就能得到改善。因此,希克斯把卡尔索-希克斯的有效性学说加以改进,即在财产转移时,所获得的财产要比所获得的财产少,这是由于在这一进程中所获得的利益多于所发生的的成本代价。
(三)融资效率的衡量方法
对于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方法,现阶段已经有很完善的体系了,不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测度问题还是对企业的技术效率的测度问题,以及定性到定量分析企业的融资效率,都有相应的方法可以进行测评。主要有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1.熵值法
熵值法是根据各个指数的变化程度来确定其权重,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赋权法,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人为因素上的误差,但因为没有考虑到指数自身的重要性,所以有时确定的指标权数会与预期的结果会相差甚远。
2.灰色关联度分析
通过分析判断之后对各个因素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果测量的各项融资效率指标数值的大小和理想型情况下的数值大小之间的差是用于评测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那么就会体现关联度,但对于理想值的大小规定是存在一定的个人主观性的。
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是将定性的研究转化成量化的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各要素进行归类,然后再结合所要考察的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估的结果,得出一个评估集合。二是对各因子的大小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第三是建立相关的矩阵,第四是综合了各因子的构成,从而得出了评估的结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更方便,结果也更清楚,但是在设置权重的时候,会有主观的影响,这就导致了计算的偏差。
4.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用于解决有多输入和多输出的测量问题。利用几何方法对多个决策项的输入和输出指标进行运算,得出的最大值可以方便地进行效率判定,最终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判定标准的远近和效果的有效性。
三、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
(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
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分析
近些年来,在XX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迅速发展。2021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企业的IPO规模将创历史新高,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总数已经达到143家,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高达25884亿元。我国医疗器械行业2021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为37家,与2020年已有大幅增长数量的21家相比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而在香港交易市场方面,我国新增的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有12家,是2020年新增2家的3倍之多,也占据了香港交易市场在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存量的40%之多,可见我国新增的医疗器械行业上市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也反映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速度之快,如图3.1所示。
数据来源:中商研究院
图3.1医疗器械行业2019-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数量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分析
从图3.2可知,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高达596亿元,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融资规模增加了107%,其中在A股和香港股市分别为257亿和339亿。2021年,国内医疗设备器械行业上市企业的IPO平均募集资金为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4%,说明在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的资金规模在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中商研究院
图3.2医疗器械行业2019-2021年上市企业募集资金
3.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上市板块分析
从图3.3可知,2021年,我国新增上市的医疗器械上市企业中,有44家企业于科创板板块上市,于创业板板块上市的有41家企业;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有30家企业;沪深主板及其他板块上市的有28家企业。而香港交易所也是首次以30家新增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超过于沪深主板的新增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28家,可以看出近3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分布最多的板块是创业板,而科创板的上市数量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在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医疗器械行业公司是最多的,可见我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主要以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为主。
数据来源:中商研究院
图3.3 2019年-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板块分布情况
4.融资方式
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发展,涉及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推广,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因此,企业要想扩张,必须要有内部的融资和外部的融资。
(1)内部融资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来说,内部融资就是企业运用自有资金对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各个环节的进行投入,而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内部融资主要受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规模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一般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内部资金来自于原始股东的资金投入或者企业经营后留存的利润额,或者通过变卖自有资产以及做财产抵押担保来获得资金。与其他融资方式作对比,内部融资更加快捷且安全,但由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规模并不是很大,所以内部融资是没有办法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的。
(2)直接融资
本文讲述的直接融资是指医疗器械行业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债券进行融资的方式,而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各个上市板块都有上市公司,但主要是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表3.3是截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
表3.3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各个板块的融资方式
数据来源:同花顺数据库
从表3.3可以看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是靠股票首发,中小板有比较少的企业还会通过增发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创业板和主板的直接融资方式比较多样,企业可以通过股票首发、增发、配股以及发行可转债。
(3)间接融资
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机构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以及融资租赁。因为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有着企业规模小以及抗风险能力低下的特点,所以在获得银行贷款时是比较困难的。而融资租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分期的模式,即企业与银行合作在卖出设备时,客户与银行签订分期偿还合约。另一种是直租模式即一次性交付,企业会先以客户的需求将相关设备进行制作,在设备完成之后,签订到期合同,按照合同中约定的相关价格,企业再将设备买回。
(4)政策性融资
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政策性融资主要是XX作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担保对象,增加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信用值。但现阶段政策性融资对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还不太适用,因为政策性融资在企业的审核方面比较严格手续也非常的繁琐,所以一般处于初创期的医疗器械公司都无法通过相关审核。甚至郭柯磊(2012)在文章中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医疗器械发展的具体政策,应该借鉴X、欧洲等发达国家,制定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的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衰退期以及繁荣期,当经济运行存于衰退期时,会使得市场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意愿减弱,以至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可以获得融资难度变大。当经济运行存于繁荣期时,市场的投资意愿高涨,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获得投资就更多。在实行财政、货币政策之后,利率的传导作用会逐渐地传递到资本市场。而货币和财政政策都会对利率产生影响,因此,投资就会考虑把钱变成投资,或者把钱存起来,进而想到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融资效率。
2.融资环境
融资环境的健康与否离不开法律制度完善程度、资本市场是否成熟以及行业帮扶职责力度的大小。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融资渠道上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这也使得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融资成本逐渐摊薄,融资风险也在不断降低。所以对企业融资渠道进行规范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应该就市场信息披露这一方面尽力做到透明且公开化,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型,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3.企业规模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则其进行融资活动时优势就越大。因为规模大的企业一般具备雄厚的资产以及体系健全的公司制度,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来减少企业可能在经营上面对的风险,以至于企业发展可以更加安全稳健。在资本市场中也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追捧以及支持,所以在融资成本上也会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企业融资效率提高。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因为规模小、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时会存在一定难度,加上其本身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高的特点,很难到投资的信任以及支持,所以融资成本会相对偏高,以至于企业融资效率变低。
4.融资结构
具体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的比例关系这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筹资费用,进而对公司的财务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国外的金融学角度来看,用债券筹资来筹集资本的费用要比用股票筹资要少,因此可以增加公司的融资比重大小进而减少企业在综合融资成本上支出。但如果只是不断的提高债务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那么过高的财务杠杆可能会让企业面临财务危机,进而影响企业在经营上的日常活动,使得企业的融资效率减低。所以企业要考虑经营的实际情况对融资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得企业融资成本减低,提升企业融资效率。
5.成长能力
成长能力是企业发展潜力的体现,根据代理成本理论的观点,企业的成长能力是会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多方面影响的。对于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而言,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强,容易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投资者在资金上的支持,所以融资成本也会相应减低,企业的融资效率也会随即提升。
6.营运能力
企业的经营能力反映了其对自有资产的经营和利用,一般采用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公司的运营能力。如果公司的总资产的周转率较高,则表示公司可以将现有资源快速投入到生产经营的活动中并快速回笼资金,之后在进行下一次的投入以及产出循环,使得企业的资金不会出现闲置的情况,可以对融入资金进行高效利用。所以企业在营运能力上的不断提升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三)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
就整体而言,企业规模小、需要的资金量大、融资风险程度高、回报周期长以及XX补贴不足是医疗器械行业在融资上存在的劣势,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不能及时融入足够的资金,是无法满足企业的正常生产以及产品研发的,可能会让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发展出现停滞。除了融资难之外的问题甚至还有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存在严重的资金闲置问题,企业并没有把资金用于技术生产上,这与自主创新以及上市是为了募集资金用于生产研发的初衷是相悖的。
1.融资难度大
因为初创时期的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具有规模小以及科研难度大。需要的资金量大且投入时期长的特点,很难让投资者所接受。这使得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创新研发上面的发展有所停滞。得不到资金支持的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研究创新上很难有建树,很难生产出有创新性的产品,以至于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的利润也会相应减少,从而用于后续企业生产发展的资金不足,进入一个死循环。
2.闲置资金利用率低
在融资难的问题之外,有些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会存在资金募集超量的问题,以至于企业会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也未能把闲置资金用于科研生产上面,这是对资金浪费,这样的融资是无效的。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如果把闲置资金放着且不对其进行处理的话,其实是与企业上市的目的相悖的,也会使得融资资源的浪费。
3.XX补贴不足
XX补助是指XX对中小型企业的成长给予无偿型的资质捐赠,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企业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停工停产的补助。另一类用于支持企业的生产发展,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补贴,有利于企业在研发资金上的投入。但在2019-2021这3年中,25家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XX补贴资金为0,可见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XX补助力度较小,无法满足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资金需求。
4.研发投入不足
从图3.5以及图3.6可知,2019-2021年3年间25家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总额可以看出,近3年这25家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总额呈递增趋势,而研发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却逐年递减,可见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研发投入上支出偏低。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都是用于研发支出,且具有研发周期长以及创新率低的特点,一些初创企业很难将投入转化为成果。所以企业研发资金上的支出不足会使得企业出现产出时滞的问题,只至于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数据库
图3.5 2019-2021年研发费用总额
数据来源:同花顺数据库
图3.6 2019-2021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四、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模型
对于企业融资效率的测评,通常通过适用于有多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融资测度模型DEA模型。DEA模型根据规模报酬被否可变又分为两种模型,第一种是DDR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当公司规模报酬相同时,而在企业规模报酬变化时为BCC。因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企业其规模报酬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下为BCC模型公式: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即DMUj,(j=1,2…n),且每一个决策单元有会有m种输入,主要是用向量Xj=(x1j,x2j,…xmj)>0表示输入值:有s种输出,记Yj,=(y1j,y2j…,ysj)>0为输出值。假设评价的决策单元为DMU,则基于输入的BCC模型(P)和基于输出的BCC模型(D)分别为:
本文运用BCC模型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到了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三个指标。综合效率是衡量公司资本投资和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益的乘积,当两者都是有效的时候,综合效率就是最大的。纯技术效率则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小代表着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企业结构上存在问题,需要根据相关情况进行改良和精进。规模报酬主要表示的投入对于产出的关系,即企业投入资金上面是否存在投入不足或者有冗余量的问题,但指标数值过低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企业是存在投入不足或者投入有冗余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数据说明和指标选取
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投入指标及产出指标的选取
1.投入指标
(1)资产总额
用资产负债表上面的总资产数额大小来表示企业规模,因为不管企业通过哪种方式进行融资,最终都会体现在总资产这个指标上面。
(2)主营业务成本
根据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特征,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是用来研究开发的,它可以反映公司对研发项目的投资情况,从而对未来的利润进行预估。
(3)资产负债率
它反映的是公司的资本构成,它能够判断公司的融资状况,当这个指标上的数字超过一定界限时,就意味着公司可能会出现财务危机。如果在在此项指标上面的数值过小,说明企业主要运用只有资金进行生产经营,但是只依靠自有资金是不够的,相应获取外部资金对企业本身经营发展是有好处的。
2.产出指标
(1)主营业务收入
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主要营业收入是通过对自有产品的销售,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出企业在资金融入后产生的经营效率。
(2)净资产收益率
可以直观的看出企业的获利情况,也可以表示企业在获得资金投入转化为企业利润的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指标的大小代表了其可以得到回报大小,指标数值较大的企业对于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3)总资产周转率
反映的是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也是公司技术力量的反映。
(4)无形资产增长率
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主要反映了其技术创新的实力和其投资后的产出。
3.数据选取及处理
通过筛选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共有54家,有2019至2021年三年间完整财务数据的企业共有25家,本文通过DEA模型中BCC模型对以上25家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模型测度,对以上25家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测评。但实际运用中,因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的量纲,而模型测度使用软件DEAP需要指标数值为正数,所以需要对模型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如下图4.1所示:
图4.1无量纲化公式
本文数据来源于同花顺数据库以及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年报,利用excel软件和deap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规模报酬可变模型BCC模型对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效率测度,BCC模型可以在不受规模效率影响下对企业综合技术效率效率进行测度,符合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的效率的测评条件。根据DEA模型在企业融资效率上面的度量标准,可以把融资效率值分为以下4个梯度,0-0.5,0.5-0.8,0.8-1,1。分别为弱有效,较弱有效,较高有效以及有效,所以在效率值等于1是最大效率值即融资有效。如表4.2所示:
融资效率等级低效率较低效率较高效率最佳效率
通过测度,25家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在2019年至2021年三年间的平均融资效率如图4.3所示。
图4.3中TE、PTE、SE分别表示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从上图4.3看出2019年-2021年间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分别为0.69、0.72、0.77,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2021年间的平均纯技术效率分别为0.84、0.90、0.94,也是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2021年间的平均规模效率分别为0.79、0.80、0.81同样也是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小型医疗器械领域中,当企业的技术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都能达到最优时,其综合技术效率也是最优的。从测度整体上来看,2019年-2021年间的平均纯技术效率到达其三种效率值的最高值。
1.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基本分析
表4.4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基本分析
从上图4.4可得知,本次研究的25家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中,2019年处于低效率的公司占比为28%,共有7家企业,处于较低效率的公司占比为28%,共有为7家,而较高效率的公司占比为16%数,有4家企业,达到最优效率的公司共有7家占比28%。2020年处于低效率的公司占比为20%,共有5家企业,处于较低效率的公司占比为40%,共有10家企业,而处于较高效率的公司占比为32%,共有8家企业,达到最优效率值的公司占比为32%数,共有8家企业。2021年间处于低效率的公司占比为8%,共有2家企业,处于较低效率的公司占比48%,共有12家企业,达到较高效率以及最有效率值的公司数分别为4家、7家,占比分别为16%以及28%。可见在2021年中处于低效率的公司数最少,处于较低效率的公司数在2019年最少,而达到较高效率的公司数在2019年以及2021年最多,达到最优效率值的公司数同样也是在2019年以及2021年时最多。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型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在2019年-2021年间的效率是稳步提升的。
图4.5 2019年至2021年的效率分布
2.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基于上市板块分析
在本次进行研究的25家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中,于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数有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有12家,沪深主板上市有3家,中小板有2家。以综合技术效率指标做为公司融资效率值的主要参考对象,四个板块间的平均效率如下图4.6所示。
图4.6 2019-2021年各个上市板块的融资效率
从图4.6可得出于科创板、创业板、沪深主板以及中小板上市的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2019-2021年间的平均融资效率值分别为0.60、0.78、0.90、0.64。其中融资效率最高的是沪深板块上市的公司,其次是创业板上市以及中小板上市的公司,融资效率最低是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可见中小型医疗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与选择融资的平台关系密切,越在成熟的平台融资效率越高。
3.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基于效率角度分析
(1)综合技术效率
图4.7是2019年至2021年间综合技术效率在四个梯度的上市企业分布数量,可以看出处于0-0.5的上市公司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处于0.5-0.8的上市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存于0.8-1和1的上市公司数量在2020年开始减少,但在2021年又呈上升趋势,从整体上看综合效率呈上升趋势,可见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也会随着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而受到影响。
图4.7 2019-2021年融资效率分布
(2)纯技术效率分析
如下图所示,2019年至2021年间,存于0-0.5的企业呈下降趋势,存于0.5-0.8的公司数量也明显减少,存于0.8-1的公司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达到1的公司数量在2020年增加,于2021年减少。结合上述研究数据,可见综合技术效率处于0-0.5的公司数量呈下降趋势,而纯技术效率存于低效率的公司数也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率存于的低效率的公司数据近乎为0,所以可以推测纯技术效率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存于低效率有很大影响,进而说明该行业融资效率受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以及盈利能力影响。
图4.8 2019-2021年纯技术效率分布
(3)规模效率分析
如图4.9所示,2019年至2021年间,规模效率存于0.5-0.8的公司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存于0-0.5、0.8-1以及1的公司数量先上升后下降。结合研究数据可知,每年综合技术效率在达到有效值的公司数均小于在纯技术效率达到有效的公司数,可见期间有企业并没有在规模效率上达到有效值,可以得出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生产方面的需求与实际的生产规模不匹配,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图4.9 2019-2021年规模效率分布
(四)实证结果分析
就整体而言,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当企业纯技术效率存于低效率时,对企业的融资效率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会一定程度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通过对企业的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后发现,企业规模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还没有到完全有效,即现阶段企业的生产规模还存在不合理的配置,导致企业融资效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而企业的平均效率呈现递增的趋势,可见近三年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的融资效率在逐步提升。从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在2019-2021年三年间在各个板块上市的融资效率来看,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融资效率是优于其他板块的,其次是创业板、中小板块最后是科创板。
五、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国内中小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再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的公司的融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为进一步提出改善该行业融资效率的建议做实证支撑。
(一)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1.变量选择
模型选择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作为因变量,在查阅相关文献后,本文从企业规模、运营资本集中度、资本构成、利润水平四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筛选出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资产负债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这4个财务指标作为影响因素变量。
(1)资产总额
用于代表企业规模,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其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融资方面也会比其他小规模的公司容易的多,所以笔者认为企业规模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2)主营业务成本
用于表示企业运营资金的集中度,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产品的研发以及制造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所以笔者认为企业在主营业务成本有比较多的支出是可以放映出企业在资金方面有较好的利用,对于后期企业的发展也会有比较好预期。所以两者应呈现正相关关系。
(3)资产负债率
用于表示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看出企业的负债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分析,笔者认为资产负债率应于企业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4)净资产收益率
用于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ROE)。对于投资者而言,企业的ROE数值越大则其能够得到回报也会越大,企业能够提高投资的投资意愿,ROE数值大也说明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盈利方面的能力强,也反映出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高,所以笔者认为净资产收益率应于企业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2.数据来源
自变量数据来自于同花顺数据库以及企业财务报表,而因变量数据则来自第四章对企业的融资效率测度即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融资效率值。
(二)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及模型设定
通过梳理提出以下4个假设:
假设1:公司资产总规模与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2:主营业务成本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3:净资产收益率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公司市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4:资产负债率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融资公司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2.相关性分析
首先是通过spss系统进行对相关变量的相关性以及共线性进行分析。可从表5.1中数据可知资产总额,主营营业成本,净资产收益率在1%的置信水平下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在5%的置信水平下资产负债率与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有明显的负面效应。此外,通过多次共线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VIF值都小于5,说明没有共线性问题;同时,D-W接近于2,表明模型间不具有自相关性,即各采样点间没有相互联系,说明模型较好。
3.拟合度分析
前文主要是分析了模型的相关性以及共线性,现阶段是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分析,主要是由通过R²值大小来反映,若R²值越高则可以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通过实证结果可以得到P值为0.000的情况下R²为0.543,说明模型整体的拟合优度较好。
4.回归结果
通过以上方程式可得出以下关系:
(1)资产总额与企业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在1%的置信水平下,资产总额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1成立。回归系数为0.008即资产总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变动一个单位,则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上升0.008个单位。说明现阶段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配置资金于扩大企业规模上是良性的,企业规模越大融资效率越高
(2)主营业务成本与企业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在1%的置信水平下,主营业务成本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2成立。回归系数为0.0438即主营业务成本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单元的变化,则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上升0.043个单位。说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成本上投入的越多,则融资效率越高。
(3)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在1%的置信水平下,主营业务成本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回归系数为0.007即净资产收益率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单元的变化,则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上升0.007个单位。说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则融资效率越高。
(4)资产负债率与企业融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在1%的置信水平下,资产负债率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回归系数为-0.004即资产负债率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一个单元的变化,则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下降0.004个单位。说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融资效率越低。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后发现,资产总额、主营营业成本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即呈正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会对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即呈负相关关系。所以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而言,适当通过扩张企业规模的方式以及增加企业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是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并且通过降低在债务方面的融资比例的方式也是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2019-2021年三年间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并未达到完全有效(2)XX补贴对于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支持力度不足(3)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导致资金闲置(4)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而言扩张企业规模以及提高研发支出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减少债务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二)对策建议
1.XX应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力度
(1)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知,主营业务成本与我国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医疗器械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营业务成本主要用于产品研发,而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经过上文数据可知,研究数据中的25家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在近3年内得到XX补助资金为0,可见我国对医疗器械行业的资金补助是不足的,而医疗器械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的先进性,所以XX可以在医疗器械行业的科技创新上设立一些奖励机制,进一步加大XX对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上的资金支持,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创新积极性,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公司融资效率。
(2)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现阶段我国在医疗器械行业上的相关政策并不是很完善,存在相关政策不连续的情况,所以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税收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及改良。将税收优惠重点集中于产品的研发及科技上的创新,以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发展速率。
2.资本市场应在各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完善
本次研究的25个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2家公司是在创业板、科创板以及中小板上市的,而沪深主板上市的只有3家,主要是因为前三个板块的上市条件要求远低于沪深主板上市的条件,这使得中小型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有着良好的融资环境。但沪深主板有着比较久的成立历史,管理制度方面是比较成熟的,而其他三个板块的成立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在制度上面还是有欠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本人通过梳理总结,从企业本身、媒体以及市场监管部门这3个角度对完善资本市场提出相应建议。
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应该要加强内部监管,对于企业的关键性财务指标要做到完整披露。媒体也应该对企业进行相应监管,将数据同步,将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完整的报道。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在退市政策上面要有所完善,将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进行严格筛查,对于符合退市要求的公司坚决执行退市处理,以免造成融资市场的资源浪费,使得上市公司有更好融资的环境。
3.企业应提高内部决策和综合素质能力
(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高融资决策能力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资金的及时获取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企业的存亡问题,因此企业在选择融资的方式以及融资的规模大小上需要作出合理的规划,而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否有效将影响到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以及企业价值问题,所以企业作出科学有效的融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而言,自身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可能会使企业面临财务上面的困境,甚至会让企业出现破产危机。但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太低,就会使得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企业开支,产品研发支出也没有保障,对于企业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应该要将企业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医疗器械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着比较高的资金投入风险,需要的资金多且需要资金投入的时间长,所以企业应该自有资金在上面做好充分准备,避免企业出现资金融入不及时而造成企业资金短缺,无法正常进行生产经营。在融资途径上面应该有所创新,增加企业资金来源,对类型不同的筹集资金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没有财务方面的问题。
(2)企业内部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作为医疗健康的一个分支产业,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以企业文化应该是健康积极的,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是非观念。在公司规章制度上面应该做到健全完善,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上应该做到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建立积极有效的员工激励体系。对于优秀的行业人才应该积极引进,人才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制度,在酬劳方面作出合理配置,可以最大化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经济效率。
(3)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注重于科技创新
医疗器械行业在产业技术方面有所提升,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发展而言是有利的,可以使得企业生产水平提升,在抗风险能力上也有所增强,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公司的融资效率。医疗器械行业公司应该对融入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注重点放在技术水平的提升上。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与国外先进医疗行业对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的,所以企业在自主产权意识上要有所增强,申请企业自己的专利。企业间要加强人才建设,对研发体系要有所完善。科技创新以及产品研发是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企业应该多收纳优秀精英人才,建设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注重核心产品的研发创新,提高企业在研发上的效率,只有不断创新和追赶才能拉近我医疗器械行业于国外先进医疗行业的距离。
参考文献
[1]Myers S C,Majluf N 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1,13(2):187-221.
[2]Harvey Leibenstein.Allocative Efficiency v.X-Efficiency,American Economic
[3]Review,1966,56.
[4]Chordia T,Roll R,Subrahmanyam A Liquidity and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7(2):249-268.
[5]Dow J,Gorton G.Stock Marke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s There a Connection?[J].Cepr Discussion Papers,2012,52(3):1087-1129.
[6]Kumar B,Pandey A.Market efficiency in Indian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J].Journal of Indian Business Research,2017,5(2):101-121.
[7]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120.
[8]Chordia T,Roll R,Subrahmanyam A Liquidity and market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7(2):249-268.
[9]Dow J,Gorton G.Stock Marke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s There a Connection?[J].Cepr Discussion Papers,2012,52(3):1087-1129
[10]Banker R D,Charnes A,Cooper W W.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9):1078-1092.
[11]刘海虹,王明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4(3):41-45.
[12]卢福财.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13]高学哲.企业融资效率:内涵及外延[J].生产力研究,2005,20(6):205-207.
[14]郭柯磊.促进我国医疗器械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15]朱冰心.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J].浙江统计,2005(10)
[16]谢海琳.我国新三板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7
[17]石文.苏南地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研究[J].科技与产业,2021,21(01):
[18]裘佳佳.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21.
[19]孙乐佳.新三板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8.
[20]袁意.生物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
[21]赵焕丽.医疗器械类企业融资效率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22]马润菲.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3]闫松涛.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医疗器械板块上市公司绩效评价[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24]夏凌.我国首批上市板创业公司盈利能力分析[D]南师范大学,2014.
[25]金辉,黄珏.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新三板企业融资效率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7(9):29—33.
[26]贾凡,苏国贤.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1 1):1 14—115.
[27]宦栎.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率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7.
[28]孙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D].西南财经大学,2016.
[29]赵越.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1.
[30]李培哲,菅利荣,刘勇.基于DEA与Malmquist指数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01):27-34.
[31]吴阳芬,曹繁华.我国新三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测度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9(1):69-77.
谢辞
伴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四年大学时间也即将结束。在这里特别感谢在这段学习旅途中给我诸多教诲以及帮助的各位老师,首先感谢对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的导师,从毕业选题到毕业论文的定稿都离不开导师对我的耐心指导。在毕业选题期间是导师的指导让我有了选题的方向,每一次论文的修改都是导师的循循善诱才让我的毕业论文更加完整,论文研究也更加深入。导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是我未来生活中最大的榜样,我会带着老师的教诲走好未来的每一段旅程。
其次是感谢会计与金融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因为有你们在专业知识上的讲解和传授才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加健全,每一次课程作业汇报中都以专业的角度给予我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考虑问题的角度,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是感谢父母以及朋友,感谢你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陪伴,让这场学习旅途不再孤独彷徨。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