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研究

 摘要

中国历史发展史上,在自然界与人类的矛盾、冲突的过程中,逐步衍生出包罗万千的中国动植物神话。在动植物变形中逐步形成化生神话。采取物化人类的方式,逐步形成了“万物有灵”论,该理论实际上是对世界和对人类的一种解读。在化生神话中,是人类对传统文化、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追求,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探讨,对自我意识的一种完善。初民在探索这个未知世界,在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动植物信仰、动物图腾的方式表现自我的思想意识。深入解析典型动植物化生神话整体的故事脉络,了解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精神内在,进而衍生出动物图腾和植物的崇拜。而我们在归纳总结相关的动植物化生神话可知,在故事里面的女性升华最终的结尾多半之后再以化生的另外一种意识形式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女性的性格、社会地位、精神内在,同时说明了其奋勇抗争的精神。

 关键词:化生神话图腾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女性色彩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上古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自觉的进行艺术加工直接形成了中国神话。它体现的是社会人类的思想意识,更是人们对社会生活、自然界的一种解读。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这些口口传递、器物或者文字等记录的形式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在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人们的实现、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解析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历史资料依据,满足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

在整个中国神话体系中,包含了诸多旁支分系,具体分析总共有4个体系,同时包含了9部分主要内容。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内容存在巨大的区别,呈现出精彩纷呈的研究局面。归纳前人的研究可知,把人物和创世等神话作为研究重点。在整体研究中,涉及中国动植物神话研究的内容几乎是空白。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之中,有《中国的植物起源传说》(钟敬文)等研究更具有意义。探讨这些与植物神话相关的研究可知,这些研究仅仅是归纳整理并解读了植物神话,甚少系统、全面的分析并解说这一类的研究。归纳已有的神话作品可知,与动植物神话起源相关的作品内容少之又少,仅仅在《山海经》中,出现了与动植物相关描述内容,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内容是指,仅仅有名称,但是缺乏详细的状物描写。比如说夸父的神话当中,夸父因为追日最后渴死了,他手中的拐杖也变成了一片桃林等等。归纳过去的与的动植物神话相关的研究可知,大部分的研究是从原始宗教信仰的层面,深入探讨和研究动植物神话以及相关的图腾崇拜等等。在这些研究中,率先把动物层面和植物神话相关的研究内容分离开来。在研究中,把其他民族的神话与中国神话进行比对分析,或者探讨在某一个民族区域内动植物神话的有关内容。

在中国神话中,有化生神话这一特定的变形神话的内容。初民会用奇思妙想的方式,消除与自然界抗争过程中的对立问题。在他们的认知里面,动植物和人类无异,均是有思维,有想法。他们认为人类的死亡是肉身的死亡,灵魂是会以别的形式存在于人世间,因此衍生出了动植物化生神话。动植物神话进行变形,逐步衍生出化生神话,采用物化人类的形式,推进了“万物有灵”论的发展。是初民对世界的解读,更是对自身的一种思考。我们在探讨这一死亡意识的时候不难发现,这是他们对生命的一种探索,是初民希望自己可以强大起来,可以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能够战胜大自然。通过产生的化生神话,我们知道初民已经慢慢的了解了动物的内在的构造,对动植物的演变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说明了对于人类社会而言,随着化生神话的发展,他们开始进入了狩猎为主的生存时期。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在早期阶段,不仅仅是通过获取动植物来满足自己生存所需,同时是在于大自然接触上,对大自然存在的进一步思考。对于化生神话而言,不仅仅是初民的生活状况的表现,而且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感知,是在自我世界观的一种建设。通过逻辑关系的方式,结合化生神话,搭建出两者的化生关系。同时化生神话,是把表面看起来没有太多关联的两种事物联合起来。所以人类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片段思维,逐步进步成为整体的思维。在中国的神话中,经常会有与动植物化生相关的神话故事,比如说夸父化生、精卫填海等等。

以典型的动植物化生神话为故事脉络,分析故事的内在,探讨故事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内在,探讨动植物崇拜,和动物图腾崇拜。归纳梳理在动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可知,这些女性最终的结局多半是不圆满,但是他们最终以另外一种形态存在。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是一种精神内在。

 2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动植物崇拜

“万物有灵论”的观点是泰勒提出的。在他的观点之中,人本身和变化成灵体和身躯两种实体。先民依据这一说法得出的观点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是有灵魂的。不管是本体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是其灵魂是不可能消失的,会依附在其他物体之上。因为这样的关联之下,先民通过人和动植物关联在一起,因为对世界的一种恐惧和无知,在动植物身上找到全新的意义,并产生信仰的心理

 2.1动物化生神话中的动物崇拜

蚕马这一动物中,与之相关的神话有以下两则故事传说。首先是《搜神记》。有一个姑娘,因为自己的父亲被邻国囚禁,姑娘思念自己的父亲,母亲安慰了女儿并和外人说,如果有人能把自己的父亲给找回来,那么就把能嫁给他。、父亲的很多部下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没能找回父亲,但是一匹父亲常骑的马非常高兴,它挣脱了缰绳,然后就把父亲给找回来了。此后这匹马之后开始不断的怒吼,甚至选择绝食。女孩的父亲问起缘故,母亲想起了自己说过的话。可是这个时候,父亲犯难了。因为救回自己的是马,不是人,怎么可以让马娶人。虽然是马让我回家的,但是想要实现誓言就是一个大难题了。马怎么可以结婚呢。马听完这句话的的时候,更加激动,父亲也很生气,甚至直接杀了马,直接在院子里晾晒马皮。女儿经过马皮的时候,突然被马皮卷走飞了起来,而十几天后被发现了,马皮被晾晒在了桑树之上,然后女儿也变成了蚕。

还有一个故事来自于《中华古今注》。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出远门。家里只有一匹马还有女儿。女儿非常思念自己的父亲,就对马儿说,如果你可以把我的父亲带回来的,那么我就嫁给你。马反复听懂了人话,然后挣脱了缰绳跑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父亲看到马儿以为家里出了事情,就跟着马儿回了家。回到家之后,一家人很开心,并且开始用各种草料精心的喂养马儿,马儿很开心,特别是看到女儿进来的时候,就会变得情绪非常的激动。父亲看到马儿的反常,然后问了女儿发生了什么情况。女儿就把自己和马儿开玩笑的话告诉了父亲。父亲觉得如果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就可能玷污女儿名声。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说出去。开始对女儿做出了限制,同时还把马儿杀死了,把马皮晾晒在院子里。一天女孩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玩,忍不住踢了马皮一脚,明明是畜生,还妄想吃天鹅肉,娶女孩做媳妇。真的是自不量力。可是话还没说完,马皮直接吧女孩给卷走了,小伙伴吓坏,赶紧把事情告诉了女孩的父亲,可是不管父亲怎么找,就是找不到女孩,偶尔在树干上发现了变成蝉的女儿,而马皮变成了茧。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故事有一定的出入,但是整体是一致。实际上就是人和马结合在一起的故事。不过出现的蚕马神话深化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在这个神话故事李曼,出现了蚕、桑、被马皮包裹的女子等三个意向事物。对中国的蚕桑文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中国,蚕桑文化源远流长。甚至把蚕奉为神灵,也就是说,在他的观念之中,万物均是神灵,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随着文化的不断推进,吐丝的蚕不再是一种动物神,随之被人神去的人取而代之。是身披马皮的“身好女而头马”。同时随着养蚕事业的发展,开始有了嫘祖这一全新的“蚕神”形象。但是嫘祖并不能完完全全的代替“马头娘”。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都是蚕神,只是不同时代的信仰罢了。马头娘代表是一种生物形态的蚕,因此他存在的是动物神的形式。而嫘祖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产业的始祖,是一种神明,代表的是其对养蚕治丝一种贡献。所以说,马头娘是原始生物的产物,而实际上嫘祖代表的是一种文化。

2.2植物化生神话中的植物崇拜

对于赫哲族而言,他们生活在黑龙江,因为区域的特征形成了《圣开列》的神话传说。因为瘟疫的缘故,民不聊生。一个姑娘为了为百姓解忧,选择到了额图山顶,与蛇神和兽神对决,最终顺利的拿到了神花,也解救了百姓。后来有一个北方的恶龙来了,恶龙对部落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财务和女孩。女孩听到这个消息,假装要与恶龙结婚,想要趁机把恶龙给杀死,还是被恶龙打伤了。而第二年,在他走过的地方和坟头,开出了火红的花,而人们称之为迎春花。

每一年的早春,2-4月,迎春花就会盛大开放。它是所有的花儿中开放了最早的,它历经了冬日的严寒盛开了。从另一个层面说,这个迎春花代表的是希望和美,是一种希望。而恶龙代表的是恶势力,是一种丑和恶。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势力的痛恨,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图腾崇拜

图腾这一词语来自于印第安语。从字面上解读它的意思是指“他的亲族”。最初的图腾信仰是指,印第安人把某一个动物视为自己的祖先,并且非常的崇拜对方。图腾信仰逐步的发展,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在原有的亲属观念中,产生了祖先理念。并形成了与氏族的有关的图腾神话。在整个图腾的文化之中,包含了图腾与人相互转化的一种信仰。也就说,每个人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图腾,同样他们的死去,其实也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图腾。

同一个氏族的人们,因为有同样的图腾崇拜,他们在血缘联系之下,形成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关联性。原始人类就是借助于图腾崇拜的方式,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姓氏的归属。尽管说,从中并没办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庇护和精神归属,但是这种信仰和崇拜是真挚的。在他们看来,这其实找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3.1动物化生神话中的图腾崇拜

在《玛夫卡》中,同样记载着与赫哲族相关的熊的神话。这个神话故事发生在我国的黑龙江,有一个经验老到的猎人,他想要看看自己两个儿子经过学习之后的成果。他让两个儿子上山去打猎,期限是3天,考核的依据是最后猎物的数量。过了3天,两个儿子并没有如期回家,老猎人不放心带着一行人上山去寻找,但是最终他们仅仅找到一堆猎物和其中一个儿子莫日根的尸体,而马夫卡不知所踪。可是日子过了许久,都没有找到玛夫卡。有一天一个猎人上山打猎,刚要开枪,黑熊突然说出了玛夫卡,之后跑进去了森林,这让猎人想起以前失踪的玛夫卡,因此断定马夫卡变成了黑熊。在赫哲族的人眼里,马夫卡就是黑熊。

赫哲族的观点认为,这人世间的每一个事物都是有灵气的,神主宰了世间万物。在社会文化之中,因为崇拜信仰动物,慢慢的形成了动物图腾的信仰模式。我们在分析赫哲族的图腾可知,包含了熊、虎、鹿等诸多动物。比如说在《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的果尔特人》的文章之中,就具体的描述了赫哲族熊图腾崇拜的情况,比如说在《玛夫卡》的神话故事中,就契合了黑熊化生的情况。分析赫哲族和亚洲黑熊可知,两者的分布地域趋于一致。分析黑龙江的地域情况可知,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佳,相较于中原地区的种植可知,因此对于赫哲族而言,主要是狩猎。对于赫哲族而言,因为生产和生活等方式等客观因素,让他们对熊等有力量的动物崇拜不已。对于赫哲族而言,他们在狩猎的过程了,一般是交由年老的猎人进行攻击。同时在宰杀的过程中,也非常有仪式感。通常情况下,他们在宰杀熊的过程中,一般从肚子开始剥皮,依照长幼的顺序,把刀插进去熊的肚子里,开始剥皮。而且在分熊的时候,会把头、掌、肝、心以及熊皮等重要的东西分给发现熊的人,其他人平分剩余的东西。

 3.2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图腾崇拜

在《大荒南经》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有宋山者…….是为枫木。在这个神话的故事里面,枫林是蚩尤的手杖幻化而成。

我国的湖北等地方,几乎每一个村庄都重视了许多枫树。因为在当地人认为它是一种吉祥树。对于苗民而言,他们选择的氏族的图腾也是枫木。在苗族的不少地区中,均有与《枫木歌》类似的歌谣。在他们的观点中,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母亲;播下种子生下了枫木,同时衍生出了人和动物。在某种意义上,与蚩尤化生神话有一定的关系。蚩尤幻化成枫木,所以枫木具有化生和各种幻化的能力,能够变化成世间万物。所以在苗族的语言之中,枫树其实又指母亲树,他们每次迁移都会率先种下一颗枫树。他们最终是不是会定居下来,先决条件就是这棵树会不会活下来。之所以会流传这一习俗,主要在苗族人的观念中,把人与枫树等同一起。顾名思义,树活着,那么当地就适合人居住。如果树死了,那么说明这地方不适合人居住。慢慢,人们把这一习俗承载着诸多信息一代代的流传下去,成为各个民族集体意识内容的一部分。

在《海外北经》中,有与夸父杖化邓林神话相关的记载,“博父国在聂耳东……言其大也。’”通过以上记载不难发现,邓林是两棵树组成的,这就说明了树木非常的大。而真实因为夸父的手仗逐步幻化成桃木,也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夸父是一个巨人。这就说明了,从原始时期开始,就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观念就是人类可幻化成植物。对于桃树而言,其不仅仅出身不凡,而且整体有非常不错的功用。在人们的观点之中认为,桃树不仅仅有主邪功能,而且还有辟邪功效。所以说从原始社会,就有相应的崇拜信仰。首先,在古人的观点认为,在桃树上存有“吸食精血的妖魔鬼怪”,也就是说,有人认为夸父是炎帝的后裔。一般人不喜欢在院子里栽桃树,因为他们担心桃树根跑进屋子里面,那么这家人可能会邪气入侵,会危害这家人的性命。在山东的临清,有这样的一句民谣,那就是“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子不载刽子手。”而在这个民谣之中,所谓的刽子手指的就是其实指的是桃树。从原始的眼光去分析可知,桃树不仅仅主邪,而且辟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在人类的思维里面,在碰到灾难、危险的时候,可以利用某种传递方式,传递到桃树上,所以桃树是一种神木,不仅仅有灵力,而且还有发力。而在民间之中,非常崇尚“寿桃”说法,其实某种意义上,与桃树的辟邪意识有一定的关系。

不管是夸父的变形神话,还是蚩尤的变形神话,或多多少的带有一定意义意义上的英雄情结的植物图腾。其与弗雷泽《金枝》中的巫术的理念相契合。不管是夸父的手仗,还是蚩尤的桎梏,他们在变形的过程中,与“接触率”或“触染律”有一定的关系。而不管是邓林的桃果,还是枫树的红叶,在某种程度上有类似的象征性。

4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女性色彩

  4.1动物化生神话中的女性色彩

在很多历史书籍中,包括《山海经·北山经》、《述异经》等均出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而言,不同的记录版本的故事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说在《山海经》对“精卫”这一种鸟的描述是,这一种鸟住在了北山附近,这种鸟的外形虽然像乌鸦,但是脑袋花里花俏,嘴巴是白色嘴巴,爪子是红色。因为叫声类似于“精卫”而得名。它原本是炎帝的女儿,只是因为有一天去东海边游玩,不小心被淹死了而幻化成了鸟,所以他记恨东海,所以每天衔来树枝和石块试图填平东海。

在神话的故事中,精卫是鲜少的女性角色,不过把其塑造成一个英雄,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因为她溺水,所以化身成为灵鸟,她还有了女性特有的姣好。精卫面对庞大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丝毫不畏惧,即便自己弱小,也想要抗争到底。相较于女娲神话,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她们都是英雄,都是守护者,他们值得后世敬仰。生命的伟大之处与性别无关,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去反抗不公,直面自己的不幸,勇敢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虽然可能精卫填海的结果是无功而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精神和勇气是值得佩服的。

 4.2植物化生神话中的女性色彩

在不同的历史资料中,对相思树有不一样的记录。在《述异记》有关于相思树的记载。在战国时期,为了抵御秦兵入侵,魏国的士兵不得不戍守边疆,久不能回家,妻子因为思念在外的丈夫郁郁寡欢,死后化身成一棵树,这棵树被后世命名为“相思树”

在《搜神记》之中则有了不一样的记载。在春秋时代,宋国过往宋康王垂涎于自己侍卫韩凭的妻子何氏,不顾两人夫妻恩爱,以武力的方式把何氏占为己有。韩凭奋起反抗,但是抵挡不了宋康王的武力,被囚禁并送到外地修建城墙。何氏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夫君,甚至想方设法把信送给了自己的夫君,不过很快还是被宋康王发现了,宋康王看了书信的内容不解其意。这个时候有一个苏贺的大臣这么说,里面的其雨淫淫的意思是愁和思,里面的河洪流深,是说明两人被阻挡了不能有任何的交往;日夜担心的意思是有了殉情的想法。宋康王听到这个信的意思,非常的愤怒,直接暴打了韩凭,最后感觉生活无望的韩凭选择了自杀。看到自己的夫君死了,何氏也不想苟活,他悄悄把自己身上的绫罗丝绸浸泡,让它变腐烂,然后趁着和宋康王登台看远的时候,跳楼自杀,旁人本来想抓住他的衣服,但是没办法,因为衣服已经腐烂了,所以何氏死了。他留下遗书,希望大王可以成全两人,让他们有机会合葬,但是愤怒的宋康王不为所动,选择把两个人葬在一条山道的两旁。他说,你们两个人如果真的相爱,那么老天爷自然会成全你们了。就不需要我动手。谁知道在两个人的坟墓之中长出两课大树,这两棵树葬在一条山道的两旁,最后长在了一起,上面是枝桠交织,下面是那个根木相缠,最后变成了一棵树。宋国人知道了这个故事以后,感叹两个人的爱情,悲伤两个人的故事,就把这棵树称之为“相思树”。

而在《搜神记》原有前提之下,段公路创造了《北户录》,并对《北户录》进行了解读,是韩冯夫妇两个人为爱殉情之后,在他们的坟墓之上长出来的树称之为相思树。

因为中国人的传统理念里面,一直有大团圆的情结。所以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圆满,就会以另外一个形式圆满。同时在中国一夫多妻的大环境之下,人们寄希望可以有一夫一妻,拥有属于两人的爱情。

相思树是对爱情、浪漫的一种追求,是女性向往美好的爱情,追求忠贞不二的爱情。

参考文献

[1]程德祺:《原始社会初探》,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4.

[4]郑在书.《山海经》中的生与死[J].中文自学指导,2002(3):8-15

[5][苏]E·海通,《图腾崇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袁珂:《中国神话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7]乐蘅军:《中国原始变形神话试探》,见温儒敏编:《中西比较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8]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田畦耘.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M].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黄任远赫维.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鱼、花神话研究[D].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

[11]沈士军.谈《山海经》的信仰民俗及其文学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08.

[12]黄任远.动植物神话与图腾崇拜[D].民族文学研究,1999.

[13]赵希田梦源.古代动物变形神话的观念起源–中国广义神话兽类“跨界流动”研[D].[1]华东师范大学,2018.

[14]王莹杜杨.《山海经》植物神话的原始宗教信仰初探[D].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5]唐萍杨光.略论动物神话故事及动物图腾[D].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

[16]张嘉宾.试论赫哲人的图腾崇拜[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03):81-84+116.

[17]施希茜.蚕马神话概说[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6):338+341.

[18]黄石高洪兴.黄石民俗学论集[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致谢

直到论文的完成,才真正意识到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抛弃了许多。大学的教育让我学会了从更多方面去思考一件事情,论文写作的过程十分漫长也很枯燥,由于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浅陋,往往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都得翻阅好多资料才能理解。老师针对我提出的问题以及论文中所出现的不规范之处,都及时回复,解开了我在论文写作时的许多疑惑。虽然这次论文选题有点仓促,但我却很享受论文写作这个过程。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这次论文中老师孜孜不倦的学者态度令我钦佩不已,值得我去敬仰和学习。

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研究

中国动植物化生神话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04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4日
Next 2023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