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倪萍的《姥姥语录》以书中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琐碎生活为背景,姥姥与倪萍的对话为基础,在倪萍的带领下走进姥姥朴实真挚的日常生活,进一步了解姥姥、认识姥姥。姥姥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她非凡的人格魅力,毫无保留地分享着那些她积攒了一辈子的人生哲理。姥姥人生哲学对于我们有着不少的启示。
关键词:《姥姥语录》 人生 哲理 启示
一、姥姥和《姥姥语录》简介
(一)作者简介
倪萍是看书看视频自学画画的,她称自己一直是以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对待画画这件事的,她喜欢独自一人安安静静的琢磨着画,不惧怕技巧也不过度拘泥于学技巧,只把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理解,自然流露出来,并注入到画面中,表现出赞美生活的画来。灵感来自于生活,这段美好生活就是在水门口的日子。
倪萍是在姥姥的夸奖下长大的,“脸皮厚、胆子大”也是姥姥的栽培。她第
一次画画就是在姥姥家灶台口上,用树枝画的小鸡,起因是那天姥姥正在锅里给过生日的倪萍哥哥蒸大公鸡,用剩下的一小团面给倪萍做了一只小公鸡,结果鸡太小了,在灶台烤着烤着就烧成灰不见了。倪萍就一边哭一边在灶台上乱抹,于是第一幅画就诞生了。这只公鸡画完后留在灶台口上好一段日子,留在倪萍心里的时间就更长久了,给她烙下了画画的引子。姥姥虽然不会画画,更没学过画画,可姥姥用她对万物的体会与感悟,蒸出来的属相都活灵活现。给孩子们绣的鞋垫上的花草,贴在笸箩上的喜鹊、牡丹都栩栩如生,让倪萍的眼睛在姥姥的熏陶下日渐明亮。
画家这个职业在倪萍心里一直有着很高的位置,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职业了。因为可以不用跟任何人打交道,沉浸在自己独立的世界、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在画中投入最真挚、自然的情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水门口的山、水门口的水、水门口的风土人情滋润着倪萍,陶冶着她的性情。无论是主持人、演员还是画家的身份,倪萍总是把最真实的状态,朴实自然、幽默风趣的风格呈现给大家,她是一个抱负才华的女性。
(二)《姥姥语录》简介
《姥姥语录》是一本讲述99岁小脚姥姥的人生智慧和充满人生哲理的书。倪萍从小在姥姥的熏陶下长大,虽然姥姥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比很多饱读诗书的人把生活、把人、把事看得更通,看得更透,活得更明白。姥姥陪伴着倪萍成长,见证着倪萍的蜕变,姥姥的人格深深影响着她,这本书用姥姥最直白、最通俗易懂却富有人生哲理的生活话语,记录着倪萍与姥姥在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在姥姥陪伴下度过的那些酸甜苦辣咸的日子。
姥姥的姥姥的这些萝卜白菜的理儿、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乍看十分普通,一读就懂,但细品便会发现,这就是最普通也是最贴切、最接地气、最智慧的语
言,这是姥姥活了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生活大智慧。本书虽说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但却在这平凡得不能再普通的粗茶淡饭的日子里悟出人生真谛,这是对生活的总结,姥姥把日子过出了人人都向往的模样,活得明白,过得极致。
当下社会风气愈加浮躁,躁动着每一代人的心灵,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急于求成,姥姥语录就如同淤泥中的净土,黑暗中的光亮,让人平静。不去锱铢必较,那种朴实无华的语言就渗透着人生最高深的哲理。姥姥独到的,深刻平实的语言,却道出了许多人都看不透的事实,用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人生的真理,这是对姥姥哲理性语言最佳的诠释与深刻透彻的注解,是升华。
(三)姥姥简介
姥姥吃过苦、受过罪,99岁的人生历经从过去的封建社会到现在的小康,知道国家发展的艰辛、不易,姥姥用她最真挚质朴的眼光不断审视着自己,绝不允许自己做出对国家半点不忠的事情,她有自己要践行的道德准则,并言传身教,将自己的准则传递下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朴实的人生哲理,姥姥一生为之信奉,并在生活中践行,因此姥姥很知足。
姥姥做事认真、诚信,善良、宽容、忍让,让倪萍学不会憎恨。多少个艰难时刻,都是姥姥用她那平白不加丝毫修饰、不故意、不做作的大白话点拨着倪萍,
二、姥姥的人生哲学
(一)理想与奋斗的关系
一个一辈子都不识几个字的老太太,一生都在翻阅着、仔细品读着人生这本大书,姥姥既是一个用功的学生,也是一个踏实的女人。生活的书本指导着她的日子,“书本”的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她在生活这本“书”里活出了真理。
理想和奋斗密不可分,想不劳而获,或者想坐享他人的劳动成果都是不可能实现理想,只有付出努力,脚踏实地,为之而奋斗,才能一步步靠近理想。理想有时候很小、很具体,但最终它有可能变得伟大,有可能从为自己不自觉地变成为他人、为人类。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每天的生活过得苍白无力,却又不想付出努力,固步自封。有的人奋斗一生,艰苦奋斗却磕磕碰碰,哪怕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多么理想,但却乐在其中。有的人充满干劲,雷打不动地朝着目标前进,哪怕在征途中被撞得头破血流,却仍然坚定不移。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在社会的潮流中有失败也有成功,失败了从新站起来不丢人,从而让自己更加努力,成功了也不要骄傲和傲慢自大,多听身边的人与朋友们意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精彩。
(二)情爱观
给予是快乐的。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姥姥一辈子都在给予,金钱、权力、豪宅、名车,姥姥一样都没有,她给予的东西是你无形中需要的,给的那么小、那么具
体,就像空气、风、太阳,孩子们理所应当地接受着,善良、诚信、奉献、学会爱别人等成为了他们的品质。
(三)幸福观
“福是什么”?姥姥说,“知道福是什么就是福。”许多人忙忙碌碌一生,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追求所谓的“幸福”,却从来没认真思考过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幸福是什么。金钱、名誉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有追求是好事,但更要活出自己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欲望在不断扩大,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快,浮躁气氛浓厚,社会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迷失在追求幸福价值的过程中。人们奋斗了一生,拥有了房子车子,跟身边的人却多了一段距离,多了一些争吵,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你而去,到头来你会发现这可能根本不是你想要的幸福。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并不一定需要物质享受,幸福的感觉就在于心灵的状态和精神上的满足。如果你处在幸福的中间,你整天都在不快乐和担心,你就算有好的条件,也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只能靠真心投入来换。姥姥说她围着锅台转了一辈子,可没转够,她对锅碗瓢盆、对厨房最有感情。天冷的时候,不管吃啥都是热气腾腾的,谁出们走远道都是上马的饺子下马的面。没有肉,包个白菜抓把虾皮也是饺子,没有白面,用地瓜面也是面。姥姥的那个手有数得很,拌个馅炒个菜,抓把盐咸淡正合适,既不用尝也不用试,因为姥姥做什么都在用心做,使心做。
姥姥是一个知福享福,把苦日子过得比人甜,把幸福的日子过得更幸福的人,一辈子过得平静、踏实而美好。平凡、普通、自由自在,想不开的事换个方向想就想开了,不理解的人换个理儿就理解了,这就是姥姥盼望的日子。
(四)家庭教育观
姥姥说:“人的肚子不怕饿,没有愁的就喝点稀的,没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
身教重于言教,行为比语言有力量,姥姥以自身的行动让孩子们懂得给予、关爱,懂得对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年给生产队剥花生种子的时候,聪明的
三、姥姥人生哲学的启示
(一)对年轻人理想的启示
光荣与梦想始终是姥姥的精神所望。姥姥爱党、爱国家,希望年轻一辈的孩子们都能活出自己的风采,不管干什么心里总得有自己的理想与希冀,因为她觉得没有比心中有梦、活出价值、受人尊敬更高的拥有了。无论是谁,无论有文化没文化,光荣与梦想都在心底深处埋藏着,一旦有机会它就会闪烁。
年轻人当前最大的迷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为梦想去折腾。不为梦想行动,瞻前顾后,对梦想充满顾虑,只空想的人,空有一个年轻人的躯壳,却早已失去了年轻人敢闯、敢拼、敢为追逐梦想而不计一切后果的灵魂。许多毕业生刚步入社会,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不切实际情况,就想找到一份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岗位。人人都爱财,能挣的钱大家都想挣,但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享受,更在实现自身的价值。有目标、有追求,使出自己的劲儿,去做自己喜欢的,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并能为之毫不后悔。姥姥觉得,人的一生一定要使出自己所有的劲儿去登上你自己的山顶,不使拼命努力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强。
学会平衡,找准自己的准星。在工作中平衡好利益与人际的矛盾,平衡着生活里的琐事,时间长了,找准自己的准星,定下自己的平衡点,一切习成了自然,一切便成了理所应当。自己不用过于纠结,也不会妨碍、麻烦别人。
(二)对幸福的启示
或许有钱人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真正心灵得到完全的惬意,得到完全的满足并不是每个有钱人都能做到的。姥姥不向往大富大贵的生活,她是心灵的富人,她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很知足,安于现状,她感谢老天爷、感谢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赐给她如今美好、平淡而又安乐的幸福生活。
姥姥用她的大爱,她的宽容、睿智、善良、勤劳、豁达,指引着“一大家子”井然有序地“发展”。姥姥的人生哲理,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姥姥没读过书,却比许多读过书、上过学的人都懂得人生的大道理。并言传身教,教给孩子们待人、处事的方法。凡事都有一个“度”,一旦过度了,好也会变成坏事,物极必反。就如,追求金钱是好事,但太过执着容易忽视掉很多周围、身边美好的事物,也会容易迷失自我。
当今社会奢靡风气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人都走进一个误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现在人们的满足感太高,一点小幸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人们往往容易被利益熏心,好像没有钱、不大富大贵就一定不幸福、不快乐。没钱的人因为没有物质享受而不快乐,有钱的人有了物质却缺少了精神财富也不快乐;没当官的不快乐,当了官整日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也不快乐;普通人不快乐,名人也不快乐。快乐都去哪儿去了?快乐就这么难吗?姥姥说:“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加起来,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这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的快乐?”乐就是福[5]。
人活着是为了追求快乐,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当快乐来临的时候要学会感受,学会体会,学会享受快乐。始终做好自己的事情,专注于自己才是真正热爱生活并且获得单纯的快乐的源泉与最根本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道,不同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大家都势均力敌,没有谁比谁好到哪里去,也没有谁比谁差到哪里去,所以不要带着批判的思维去评价别人,那不是真正的明辨是非。不恰当的比较只会加重心理的负担,否定自我,经营好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如此才能说是在认真的生活着!
参考文献
[1] 施立夫.不普通的人生哲学——读倪萍《姥姥语录》[J]. 中国职工教育,1994(9).
[2] 倪萍. 倪萍姥姥最受用的智慧语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1(2).
[3] 石海兵. 论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J]. 思想理论教育,2007(2).
[4] 龙飞.活得明白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读倪萍的《姥姥语录》[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02)
[5] 倪萍. 一天一个小幸福[J].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版,2014(9).
[6] 王蓉. 论语新体验[J]. 东方教育,2013(5).
致谢
在本次毕业论文的写作中,非常感谢我的导师从选题到最后的答辩,一直都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帮助,事无巨细。老师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让我敬佩,老师循循善诱地教导,在我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予我很多启迪,为我指点迷津、开拓思路。
时光稍纵即逝,一转眼大学四年就要接近尾声,离开校园的日子也日趋临近,大学时光也要落下帷幕。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定稿,论文能够顺利结束,这都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帮助,在此,向一直以来给予我学术上、生活上、思想上无限帮助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