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蔬菜是重要的经济农作物,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赣州市作为江西省农业大市,近年来,提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举措,通过几年的发展,赣州市蔬菜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规模逐年壮大,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总体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且正在积极打造“赣南蔬菜”品牌,力争把赣南蔬菜打造成为继赣南脐橙之后的又一富民支柱产业。在设施蔬菜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对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课题组概述了赣州市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阐述了赣州市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提升赣州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加油助力。课题组概述了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了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机械化重视程度不够、农艺与农机融合度不高、生产配套适用机具不足、农机推广动力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加强技术协作、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示范带动4个方面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提升赣州市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蔬菜;机械化;现状;发展建议
1赣州市设施蔬菜机械化应用现状
1.1大棚设施
内容根据大棚类型,大棚可划分为单体拱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在多年的摸索和赣南地区的天气条件下,赣州市在棚屋类型上,已全部推广了屋顶垂直通风的连栋钢结构温室,以改善其使用性能。宁都县首创了3层薄膜隔热技术,它的顶端是垂直的,上面有一道防虫的网状结构,最外面的一层是12根无滴型PO薄膜,它由电子控制的卷起和张开,而在里面的一层(2)使用8根无滴型PO薄膜,一层为薄膜。目前,温室内的自动卷帘设备已基本完成,电子卷帘器的使用量已达95%。
1.2耕地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各种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不尽相同,其中耕整地机械化的程度在所有的蔬菜中都是最高的,今年赣州市的耕地机械化水平达77%,这是由于犁、整地机械的种类多、用途广。当前赣南地区设施蔬菜的中耕和整地设备主要有“棚王”和“农机具”。在设施蔬菜中,雷沃重工业集团的雷沃欧豹M604L-E型拖拉机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效果最好,功率为60匹,车身小巧,功率大,车长短。较短的回转半径,提高了工作的效能[1]。采用多种机械设备进行深翻、旋耕等操作,特别适合大规模的设施温室生产。多用途农田经营机械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在常规耕地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机械设备。可实现犁沟、垄等多种作业。由于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栽培过程中,没有专门的起垄机械,一般采用旋耕机,或直接使用农村管理机进行开沟起垄后再人工修垄压实。
1.3栽植
目前,设施蔬菜机械化种植领域几乎空白,蔬菜的播种和移栽环节基本依靠传统人工。虽然科研院所、农机推广部门积极引进移栽机进行试验示范,但在不同蔬菜品种植模式差异大、机具的适应性差、定植质量稳定性差、机械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种植移栽机使用率极低[2]。
1.4灌溉与植保
蔬菜大棚节水灌溉环节主要推广使用滴灌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大部分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均配有水肥一体化系统,灌溉施肥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85%。植保环节采用机械半自动的喷雾设备、电子杀虫灯等方式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植保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3]。
2赣州市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施蔬菜机械化重视程度不够
赣州市近年来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较大,蔬菜产业规模及产业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对蔬菜产业生产设施配套、农机具配备、农机与农艺融合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长期形成的“重农艺、轻农机”思想认识依然存在,农业从业人员对机械化认识还不足。二是在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上,大棚设施及农机具补贴力度不够,有些急需的农机具还没纳入补贴目录,影响了种植农户购买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机设备的推广应用。三是在设施规划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农机装备的投入比例不相匹配,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对农业机械作业的统筹规划,采后的果蔬清选、分级、烘干、保鲜等与加工相关的配套措施跟不上,直接影响设施蔬菜生产高效发展[4]。
2.2农艺与农机融合度不高
设施蔬菜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设施工程、农机、农艺、植保、资源环境等多个学科。在生产中特别是农艺与农机相互融合方面存在脱节,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农机企业等部门管理体制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科研及农技推广等工作体系,部门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协作,在农机农艺融合上没有形成合力,并缺乏与农户的沟通联系,不利于提高农机新技术及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水平[5]。另外,在农艺农机相互融合方面,农艺未充分考虑到农机作业的要求,有些农艺新技术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现有的农机具由于地域、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异导致无法适应设施蔬菜生产。
2.3设施蔬菜生产配套适用机具不足
赣州市设施蔬菜发展起步较晚,目前的生产中主要是耕整地、植保等环节的设备推广应用较多,在设施蔬菜移栽、田间管理、采摘及采后处理等环节适用机械装备少,设施蔬菜产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一是设施蔬菜复杂工艺限制了配套机具的开发,市面上蔬菜生产适应机具还不充足。二是蔬菜品种繁多,农艺要求不尽相同,生产周期短,这就对农机关于农艺、土壤及环境等的适应性提出了高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机使用,导致很多环节仍是传统人工进行作业。
2.4农机技术及机具推广动力不强
目前,赣州市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较低,且蔬菜品种繁多,很多环节仍然依靠人工作业。在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方面存在技术力量薄弱、推广动力不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基层农机管理及推广部门、研究机构等存在人才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人员结构老化问题,再加上各部门缺少有组织的技术推广协作,在机具及技术的推广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了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发展。
3发展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大对设施蔬菜机械化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3.1.1扩大公众舆论
面对长期存在的“重粮食轻蔬菜、重农艺轻装备、重设施轻机械”的惯性思想,应加强扶持力度,推动设施蔬菜从传统发展到现代化,XX的角色是重要的。要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充分利用XX的指导。相对于其他农作物而言,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情况比较复杂,这就是对农用机械厂商而言,市场的规模较小,研究和推广的积极性较低。由于企业没有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也没有开发出足够的成熟的机器设备,导致农民不愿意购买,从而造成了一个怪圈。所以,在政策、经费等方面,要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大力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3.1.2完善相关支持措施
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从省农业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省农机购置补助等多个渠道来扶持设施蔬菜机械化。要统筹规划支撑的范围和建设的内容,既要考虑设备设施结构,又要考虑钢架大棚和太阳大棚,还要考虑到露天的设施蔬菜。主要是在农业机械化、节水灌溉、施肥和植保机械化、加温通风等方面,大力开展设施蔬菜播种、移栽、嫁接、收获、田间转运等机械化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
3.1.3加强金融支持
要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制定明确、操作简便的财政补助政策,以帮助农民尽快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设备所面临的资金、土地、信贷、保险、技术等困难。要把购买和社会化服务有机地有机统一起来,把重点放在作业补贴(例如深松作业补贴)、项目建设(比如建设机库)、高效设施蔬菜等方面,加大对高效设施蔬菜的补贴力度。
3.2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设施蔬菜农艺与农机相融合
3.2.1强化各方面的协调和协作
要成立“设施蔬菜机械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与有关部门、机具、机具配备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对不同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蔬菜生产重大问题会商,提出指导意见和措施。建立品种、栽培、农机化技术集成的科研与推广新格局,加强植保、育种、栽培、土壤等部门与农机化部门的交流与协作,根据不同品种的设施蔬菜农艺措施要求和技术难点,探索开展机械化作业的新出路。
3.2.2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农机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和融合,把保障蔬菜丰产、优质、优地的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农艺单位要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大力发展新品种、新农艺,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规模化提供有利的农业技术;农机单位要结合设施农业生产的需要,综合利用不同的技术条件,加速综合改革,提高设备和技术含量。
3.2.3加强科研和技术合作
组织蔬菜生产、作业机械生产、温室设计与施工等部门组成“蔬菜产业创新联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与集成创新。要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化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系统,建立农技和农技人员的协作机制,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设备等综合利用。
3.3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
3.3.1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研究和开发
地下水高,应尽快研制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设备和设备。在推广各种类型的蔬菜上,首先要从易于推广和市场接受程度高的品种着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等节约型的田间经营设备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重点研究了耕翻、播种、收割、灌溉、施肥、植保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一是研制小型专用机器,采用灵活、灵敏、通用性强的精量播种、育苗移栽、喷药、采收等生产设备。二是发展多用途的机器,例如:耕作、起垄、覆膜、垄、膜、设备、蔬菜、肥料一体化设备,以增加设备利用率,减少生产费用。三是开发蔬菜加工机械,开发蔬菜清洗、分级、贮藏、保鲜、加工、包装等机械。
3.3.2健全与之配套的技术制度
一是制订适宜于机具、机具的机械化作业,对设施蔬菜的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并健全相应的技术规范。二是按照农业机械化的需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农艺性状能基本适应农业机械化需要的新品种。三是加大蔬菜生产设备配套技术的开发,开展大棚蔬菜生产专用的微型数据收集与预警、远程智能测控技术,建立蔬菜生产肥、水、气三相参数控制指标,开发肥水智能监测调控系统装备。
3.3.3加强示范和宣传
建立以品种、栽培和农机化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农业生产示范,并在当地大力推行符合当地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要求的农机化生产技术;要以现代化农园为突破口,以农艺与农艺结合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农艺与农机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集成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基地,加速对成熟技术的推广,推动各生产环节自动化的衔接与配套,促进全面自动化。
3.4加强社会化服务,推进设施蔬菜机械化进程
3.4.1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生产经营合作社
各大园区(基地)配置和配备高性能设备的费用比较高,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配备各种高性能的设备用于租用,为园区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农机修理、农机培训、农机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降低园区蔬菜生产机械化成本。
3.4.2促进装备资源共享
统合各园区的设施机械装备资源,以市场的方式进行调配应用,为园区(基地)农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3.4.3大力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改革
引导农机生产商、供应商、合作社等经营单位向园区(基地)提供服务,通过租赁、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方式,引导和带动园区(基地)开展高效、设施、农机服务,提高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设施蔬菜寒冷季节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2,(02):29.
[2].杨兴字.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其在设施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2,(03):25-27.
[3].]李敏.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农家参谋,2022,(03):45-47.
[4].吴荣身,张萍,郑若馨,沈婷,屠舜华.青浦区重固镇夏季设施蔬菜生产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22,(01):118-119.
[5].朱训泳.对六合区设施蔬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01):58-59.
[6].程芳.西藏地区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4):57-58.
[7].葛春升,郭丽羡,王永江,王金凤,魏文亮,阎富龙,张贺斌,梁文彬.发展设施蔬菜需要注意的问题[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2):40-41.
[8].贺海军,高飞.榆阳区设施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新农业,2021,(24):85-86.
[9].林锦辉.漳州云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的SWOT分析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1,(12):308-312.
[10].王新宇,许家玲,孙东文,边文波,王博,程栋,李敬华,于健美,刘艳红,王敬民,钟芳.淄博市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1,(12):313-31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