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某某中学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选题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包括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1研究意义 高中生是中学阶段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的统称,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范围大致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属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一、选题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包括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1研究意义

  “高中生”是中学阶段进入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的统称,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范围大致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属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成长中,父母的教育和影响非常重要,如果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成长的教育和约束,很容易引发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留守高中生作为青少年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加上该群体的规模如此巨大更加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另外新闻媒体上经常报道校园暴力现象,增加了我们对留守高中生群体的关注。留守高中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弱势者,也经常是被欺负的对象,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留守高中生的关注。他们缺乏父母在身边的关怀,缺乏必要的精神支柱和物质后盾。在某某中学上班期间,我需要完成与教育局合作的关于促进某中学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项目,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我和留守高中生接触的非常多,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某中学的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非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很多。留守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乐观性、抗挫折能力、与同学交流的积极性等都与非留守高中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鉴于这种状况,想对某中学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一些调查研兜,借鉴国内外前人的研究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的亲身体会和经过问卷调查后的统计数据,提出一些关于促进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建设性意见。
某某市某某中学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概念确定
  2.1.1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群体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应该说仅仅是在近10-15年的时间才大面积出现的。中职留守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并且相对来说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并不是很多。中职留守生群体与我国的二元制经济结构,以及我国农民工群体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联系。刘小先(2013)认为因为农民工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较低,所以说在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中,工作投入的时间比较长,工资收入比较低,而对其子女来说因为在城市入学困难,所以不得不留在农村,正因为以上的独特原因,造成了中国农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学生群体。刘正奎(2012)认为我国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将近20年的时间,其中农村流动人口已经达到了2.3亿,其中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农民工收入低,以及在户籍和高考方面存在的限制,所以一些农民工不得不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这就是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学生群体。孙兴林(2006)认为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尤其是在教育明显脱节的情况下,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具有核心性作用的,尤其是教师的爱补亲情,可以促进优化寄居的教育环境,可以增强自尊心,可以促进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完善和健全的教育。
  2.1.2心理健康
  我国学者王登封、崔红(2003)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在良好的生活状态下,个体自身所表现出来的自我和谐与外部和谐的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是一种主观体验,是身心和谐的结果,主观幸福感则是心理健康的最终表现。
  随着国家对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不断重视,又加之现如今中学生面临的外界压力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初中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的人格。但是,对于刚步入高中阶段的中学生来说,适应能力、人格培养、独立意识、自主能力还比较差,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一般说来,高中生主要是指15到18周岁的青少年学生,高中阶段的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在心理发展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是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还是观察力、思维方式等都已经与小学阶段有了很大的改变。高中阶段的中学生认知能力更好、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观察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他们可能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但同时由于高中生心智发展还未成熟,加之又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因此,他们的观点往往比较片面,心理状态也会缺乏一定的稳定性。正如约翰逊曾说过高中生的思维方式经常表现出一定的偏执、自我等特征。综合已有研究,具体说来,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为过渡性。主要指高中生正好处于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特殊阶段,各方面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因此容易在个人情感、情绪及行为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第二为闭锁性。主要是指某种隐藏于内心、不愿意表露出来的特征。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时期,难免会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隐私等不愿意跟人表露和倾诉,因此,他们往往会埋藏在心里,而不愿意被人发现。
 
  第三为社会性。主要是指高中阶段是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各种兴趣爱好开始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高中生认知能力才刚刚开始培养,加之又有一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他们所看到的、领悟到的东西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色彩。
  第四为动荡性。高中生不同于初中学生,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情绪更加丰富,有大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又因为高中生正处在小学向中学转变的敏感时期,因此,思维可能会片面化,情绪情感波动也比较大。高中生是个体从未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据国内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高中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
  学者陈晓燕(2003)利用SCL-90对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达到了24%左右,在这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强迫症、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敏感是主要的心理问题。
 学者许慧(2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有76%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但是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有33%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量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会有不同的差异,但是从整体进行分析,高中生当前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2.2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
  2.2.1内部原因
  留守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高中学校来说,留守学生明显的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农民工的流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家庭的原因,留守生自身的原因都是产生留守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康海冬(2010)在研究中认为留守学生是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并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的增多有增长的趋势,因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行为、心理上的问题,造成的留守学生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个案辅导,并且形成一套有效的辅导方案。经过辅导在人际沟通、正确的态度待人处事方面都获得了明显的提高。王训昌(2012)认为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留守学生的数量依然在不断增多,而与之伴随的是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所以说在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需要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尤其是班主任需要增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王有华(2009)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迁徙是不完善的,尤其是父母撇下自己的孩子外出,使孩子成为了留守学生,因为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的不足,造成了留守学生在个人缺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金丽慧(2012)研究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认为留守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外界的原因对留守学生来说也是产生影响的原因之一,在留守学生中外界的干预性教育可以对留守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
  2.2.2外部原因
  在现代网络媒体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对留守生的心理问题产生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影响,一个因素是媒体可能对留守生产生更大的伤害,另外的一个因素是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可以促进留守学生与自己父母的交流,在交流达到一定层次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留守生群体的心理问题的减少。黄爱铃(2004)研究认为父母外出经商,寄留在家里的学生被称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在心理承受力,经受冲击力,以及心理的焦虑,冲动方面与非留守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在媒体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加重趋势。陈欣玮(2012)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等的发展,留守学生日益普遍的情况下,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呵护留守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对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影响因素,以及做出预测性的研究。
  李宝峰(2009)研究认为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具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是30%以上,突出的表现为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总体上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性别差异不明显,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学校、社会和家庭都需要积极的应对媒体背景下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郑元明(2011)认为媒体环境对留守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只有在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的引导留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发挥留守学生的个人兴趣,用心聆听,知其所想才可以拉近教师和留守学生之间的距离,才可以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目前的研究过程中对留守学生的产生,以及产生的原因等已经进行了全面和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于在媒体因素下留守生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留守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指出了研究的主要方向,也就是从问卷和量表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此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快速的获得研究突破口,并且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研究结果。但是目前留守高中生的群体进行研究的比较少,在此种情况下进行研究是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2.3留守中学生心理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2.3.1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研究
  留守学生是中国特定产业结构的产物,因此国外可借鉴的研究很少,国内许多研究者对留守学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5个省市的研究比较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留守儿童,在此研究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为这5个省市的外出人口是4342万人次,占全国外出总人口的61.3%。所以,留守学生得到了全国各界的重视、关爱和研究。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韦志忠用其编制的量表对3000万名中学生做过有关心理健康测试,得出了这样的惊人数字,其中2/3的中学生存在着轻重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9%是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1%的中度心理健康问题,0.3%的是重度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排在首位的问题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其次是躯体化现象。并且韦志忠还列出了中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十个问题:第一、偏执,第二、敌对,第三、强迫,第四、抑郁,第五、人际关系,第六、心理不平衡,第七、情绪不稳定,第八、适应不良,第十焦虑。这些心理问题现象也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著名心理学家沃建中教授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与培养研究”的课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对300多所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有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基本健康,三个标准来测,中学生比例依次是15.4%、3.1%、81.5%。
  辛志强博士的课题组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模式的研究结果发现,在过去20多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为青少年消极的心理特征逐年在上升。具体表现在: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心理问题等方面。数据显示:从1991年到2006年,青少年在焦虑情绪上的得分增加了8%,在敌对上的得分也增加了8%。从1989年到2006年,抑郁上的得分增加了近7%。辛博士的课题组结合数据得出的结论: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随着社会主义高速建设的发展道路提高,却是呈现出明显的下滑。乔良、格桑格仁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对四川某地419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对人焦虑、学习焦虑、过敏倾向、恐惧倾向、孤独焦虑、冲动倾向、强迫倾向等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不良状况。而这些状况与非留守学生相比,要明显得多。
  2.3.2留守中学生问卷测定研究
  在留守生群体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对此群体进行心理研究的过程中,多数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问卷和量表的研究。而对留守生来说从量表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客观和准确的优点,以量表的调查情况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在研究过程中实现对相关因素的精准性确立。周云(2010)以西部城市遵义第七中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得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学生在焦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等方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非留守学生,应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应该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周丽(2008)利用心理调查问卷研究表明,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在人格特点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明显的高于非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有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并且具有自责和幻想等基本情绪。其中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对于留守学生的影响比较大,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在人格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家长、学校和代养人都需要积极的对留守学生进行塑造。
  利用量表研究可以快速的检测出中职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对相关的因素可以进行精准性的分析。以量表进行研究可以对初中、高中到大学层次的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研究。黄永飞(2009)认为初中留守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与留守生的心理情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量表的检测过程中留守生的检出率达到了44.5%,并且留守生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男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明显的好于女生,而且初中一二年纪的情况好于三年级。刘润香(2012)采用心理诊断的方法对高中留守学生和部分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低于非留守学生,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低于男生,留守学生在学习、焦虑,冲动,过敏倾向方面较低年级差,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学生,较一方外出的留守学生心理素质差。温义媛(2010)在对留守大学生研究中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明显的心理症状检出率高于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其中大学女生的人际敏感度、抑郁和恐怖因子明显的高于男生。对于有留守经历和情绪稳定的大学生,需要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提高其心理的健康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小先周翠敏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年12期
  [2]刘正奎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减灾》2014年9期
  [3]孙兴林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06年16期
  [4]周云西部地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以遵义市第七中学为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年19期
  [5]周丽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2008重庆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6]黄永飞康辉斌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7期
  [7]刘润香李文涂威高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
  [8]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年2期
  [9]康海东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以郭巨中学为例[D]2013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管理
  [10]王训昌浅谈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2年10期
  [11]王有华陈京敏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教师》2009年14期
  [12]金丽慧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干预[D]2012-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13]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5期
  [14]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年5期
  [15]郑元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读与写(下旬)》2011年10期
  [16]周丽高玉峰邱海棠杜莲郑玉萍蒙华庆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11期
  [17]陈琳试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J]《丝绸之路》2010年8期
  [18]王树明周昭红舒端郑同刚郑念祥张连生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期
  [19]龙军沈英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3期
  [20]王健彭云龙孙学俊张广岩服刑人员留守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2期
  [21]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1):7~11.
  [22]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8(6):31~33.
  [23]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4]刘胜凯.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心理健康,2014(9):981~984.
  [25]冯然.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1(2):14~18.
  [26]王丽,傅金芝..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6):8-11.
  [27]张玉,梁红梅.绩优生心理压力析因及缓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I6:55-58.
  [28]曾嫦嫦等著.亲职教育[M].台北:汇华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2):23-24.
  [29]李晓梅.淮安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5):43-44.
  [30]王云峰,冯维..亲子关系演技的主要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6(7):79-85.

  二、研究方案(以下各项均可加页)

  (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选题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了解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从学生性别,留守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留守状况(父亲外出,母亲外出,父母外出)等多种角度多层次来分析影响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进一步探讨对策,为XX和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并为学校心理辅导老师介入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了解留守高中生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健康现状。在研究中首先从搜集和探讨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现状出发,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确定研究的创新点,然后利用《家庭环境调查表》、《SCL-90》等研究工具对某市某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探讨留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感情归属情况以及自我情况情况等,然后对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其主要从独生子和非独生子、性别、监护类型、父母外出现状、年龄、留守年限、父母文化程度等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出研究结果,然后结合研究结果,从XX、学校和学生自己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和中国知网研究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精华观点,对目前已经具有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文献资料中已经具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选取其中的精华成分作为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且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
  3.2问卷法
  根据文献资料的梳理,把高中学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问卷调查主要是参照SCL-90,因为该标准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权威性比较高的量表。问卷采用五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没有”等级记录为一分,“很轻”等级记录为二分,“中度”等级记录表为三分,“偏重”等级记录为四分,“严重”等级记录为五分。进行多维度的正向积分,得分越高说心理状况越不好。
  3.2.3访谈法
  访谈法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的丰富留守高中生心理问题研究的资料,在本文的访谈中分别选取高中学校教师,留守生监护人和留守生三种类型,分别为5人,5人和5人。通过与教师,监护人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与问卷的结论形成印证,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4.研究技术路线

  在前人对留守中学生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定性分析、预测分析和因素分析,并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揭示出留守中学生健康状况向及其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对策构想。具体来讲,共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查阅大量文献,对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第二步,通过细化指标对留守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主要用到问卷调查、访谈法和—量表。问卷调查采用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集中填写。
  第三步,研究影响留守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从家庭(包括外出父母和监护人)、学校(包括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社会(包括社区、朋辈群体和大众传媒)和XX四个层面展开研究。
  第四步,提出对策。分别从XX、学校、家庭、社会和家校合作五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5.实验方案

  为了使比较分析科学化,并能保证调查的效度和信度,尽量避免调查对象的回答出现不真实现象。
  首先,选取了整个班级加以调查,与非留守学生进行调查。
  其次,选择某某的市地所在的5个班级,进行测试,严格控制测试过程。
  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6.创新之处

  本篇论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写出来的,有着自身的切实体会。加上笔者读书时候也是个留守高中生,所以对留守高中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会更加明白留守儿童的内心想法。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横向的对比研究中,即将留守高中生与非留守高中生
  进行对比,不同的年级进行对比,性别不同进行对比,缺乏纵向的对比。本次研究将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全面的对比,重点了解高中生生活、学习、情感归属等内容,通过对比能够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6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9月21日
Next 2019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