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摘要

“健康、养生”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国家力推发展健康旅游的时代背景下,森林康养旅游作为新兴的绿色健康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欢迎。本文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国内外森林康养旅游动态,从森林公园康养旅游的概念入手;通过文献综述法、实地调查法、分析其贵阳市康养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调查分析贵阳市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存在的问题,探析出科学的开发策略,为贵阳市森林公园的康养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贵阳市公园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9年末,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周岁及60周岁以上的人数高达2.494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9%。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人们“亚健康”的趋势也越来越普遍。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渐提高,“森林康养”在国内日渐被关注,并迅速被人们所接受[1-2]。人们更加追求健康养生,希望通过旅游的方法来获取身体和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催生了一种新兴的生态健康旅游方式——森林康养旅游。

 1.2研究意义

国内的森林康养旅游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背景下,对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森林康养旅游进行开发研究,为公园康养旅游开发提供可靠的研究理论支持,以期为深化森林康养旅游的理论体系提供建议。同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出国内外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动态,探析出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出森林公园康养的开发现状,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游客对康养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并针对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为公园实际开发康养旅游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综述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主题,笔者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国内外森林康养旅游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关于森林康养旅游相关方面研究的期刊论文、博士硕士论文等资料进行整理、阅读和分析,并形成自己研究的概念,为本次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1.3.2实地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为进一步了解到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发展现状,笔者对公园的游客、工作人员以及公园附近的居民进行访谈,获得第一资料,以弥补图书馆和网络途径查阅过程中忽略的资料。

 2理论基础

  2.1森林康养旅游概念

森林康养旅游,是指以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森林生态养生文化为依托,通过开展森林游憩、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疗养康复、森林教育科普等各种康体活动为内容呈现出来的生态旅游形式。这种健康的旅游方式为人们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释放心理压力和调节身体机能的有效途径。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一词是由国际保护自然组织和自然资源联盟于1980年首先提出来的。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各学者对“可持续发展”一词有着的各自的理解和看法。但是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本文中,要保持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并结合当地的文化合理规划安排森林旅游资源。在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健全管理和保护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环境三者的统一,促进森林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2.3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旅游产品开发要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以尊重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以及开发设计;另外,要在保护中开发,同时注重产品的生命周期。

3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基本概况和开发现状

  3.1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基本概况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建于1957年,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而得名。公园幽静的山谷里建有动物园,清泉怪石,随处可见,有成群的灵猴和鸟类在此栖息,山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迹。黔灵公园不仅是国内著名风景区,而且地质构造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是教学实习的良好基地。黔灵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3.2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开发现状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发展成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森林康养、森林教育科普、宗教文化、绿色户外婚庆活动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公园可以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如游览观光、登山烧烤、划船垂钓、森林沐浴、科普教育、文化娱乐等等。园内专设有康养旅游点,如森林氧吧休闲园、森林氧吧休闲中心、森林广场等。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设有森林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森林旅游项目开发和监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据2020年统计,公园年均接待游客量达到50万人次,游客主要是贵州省内,另外还有云南、广东以及港澳台的游客,公园年均收入2000万元。十三五期间,公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投资和宣传力度,完善公园的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公园项目的建设水平。

 4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康养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

  4.1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总面积4863.7公顷,其森林总面积达7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3%,被称为“贵阳的绿肺”。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是大型树木标本园,公园内有着大量的濒危植物和珍惜物种,这些植物不仅可以进行观赏,而且是重要的植物科学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公园有1700多种树种,其中1300多种珍稀树木,1294个亚热带树种及贵州濒危的树种,8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马尾松,野牡丹、五叶金花茶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金花茶等六种。金花茶不仅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而且是茶族皇后,公园内就有20多种金花茶,这里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金花茶种植基因库。2016年通过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的努力,成功编写了《植物图志》和《植物名录》,这为后人开展植物保护工作和植物教育活动提供了帮助。这些丰富独特的生态养生资源和相关的知识理论成果,为开发康养旅游提供了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

 4.2丰富的康养资源

  4.2.1气候适宜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低纬地区。全年太阳辐射较强,平均日照时数为1827小时,年平均气温为21.6℃,无霜期为345天,全年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夏季时间长,高温多雨,冬季时间短,温暖湿润。这里树林密布,空气清晰凉爽,温和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需要养生保健的人群。

 4.2.2负氧离子高

德国生物化学家谢恩宾博士和许多学者研究认定,人类生活环境中负氧离子含量的浓度跟人体健康水平和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负氧离子又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清新空气的标准,每立方厘米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应该为1000-1500个。医学研究证明,能满足人体健康需要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500个/立方厘米左右;低于200个左右的时候身体容易陷入亚健康的状态;当低于20个以下时,人就会感疲惫,头晕脑胀,特别容易产生身体问题;当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大于2100个/立方厘米的时候,不仅具有灭杀,减少疾病传染的作用,还具有自愈能力,治疗和康复的功能。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绿树密布,从园内设置的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站点可以看出,园内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含量达2000–4000个,是一个大型的森林浴场,这对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以及想要进行森林康养的人群来说是一个绝佳去处。

4.3良好的发展基础

2017年,贵州森林康养协会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省区级森林康养协会。协会致力于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型森林康养体系,极力推广运用苗药等民族医药治病体系的开发及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为贵州的森林旅游做出努力和贡献。贵州森林康养协会的成立为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康养旅游的基础。

4.4国家地区政策的支持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X总X赋予贵州开放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贵州旅游局加快林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工作重点为打造出环首府贵阳的森林休闲旅游圈,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森林旅游项目,以开发出具有特色化、多样化的森林旅游产品。而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就是此旅游圈中需要规划建设的项目之一,这给公园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5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康养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5.1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以生态游、避暑、天然氧吧等为旅游特色,但是目前公园主要是以生态观光游为主,纯属观赏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开展康养旅游的线路活动、康养项目很较少。根据对景区游客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得知,游客认为公园康养旅游产品形式丰富多样为一般比例占37%,不同意的占26%。可以得知活动的类型较为单一,康养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不足以吸引游客。旅游开发的力度较小,导致公园的吸引力不足;另外从被调查基本情况分析中得知活动参与的对象多数是朋友之间以及家庭之间,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46.5%和21.5%,而个人、单位,旅行社以及其他出游的群体占,比较少,所以公园活动群体也比较单一,这跟公园开发的活动项目有一定关联,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不足以吸引其他类型的游客群体。

 5.2与同类的康养旅游相比有竞争压力

从整体竞争力来看,相比全国其他国家森林公园,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竞争力比较弱,知名度也明显较低。我国属于森林资源大区,国家森林公园就有23多个。比如与邻省广西相比,2020年中国林业网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其中广西就有四个基地入选,分别是大明山森林康养基地,六万大山森林康养基地、东兰红水河森林公园和拉浪森林康养基地。广西六万大山森林公园依托当地的“南方药都”的优势,结合当地的医药文化推出森林氧吧、斋化食品体验、森林露营、瑶族医药沐浴等一系列发展康养旅游;大明山是康养旅游胜地,早在2008年就举办了首届“养生旅游节”,到今日为止已举办了8届,是“贵阳市最具休闲养生特色景区”以及“中华特色养生名山”。而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没有入选森林康养基地,所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森林康养旅游竞争,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找准定位,提高竞争力。

 5.3康养旅游基础设施设备档次较低

  5.3.1交通设施

根据访谈调查结果可知游客出游以私家车和公交大巴两项占比最高,分别是30%和30.5%,由此分析得出,公园的外部交通网络单一,主要以公交大巴为主,游客自驾出游偏多;另外,通过调查可知,外部可选择的交通方式单一,直达的公交只有从市中心和火车站出发,其他地区都要转车。内部的交通网络也不够完善,园内只有四辆旅游观光车,但是旅游观光车没有运作,随意放在旁边的空地,以至于没有开车进来的游客只能选择步行,景区通达性有待加强。园区分有三个大门,从哪儿个门口进去都可以到达停车场,但是停车场的配置设施设备较差,在人多的时候停车指引不明确,没有顺序,比较杂乱,没有统一标准。另外根据园内游玩的游客反应,从不同门口进入停车收费标准不一,园区的一号门停车不收费,而三号门收费,而且停车的费用偏高。

  5.3.2接待服务设施

接待服务设施的好坏是最能反映游客在园内旅游体验的好坏,最能吸引游客,关乎游客游玩能否带来满足感,还涉及到游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在餐饮方面,公园内的鸿福寺提供斋饭,各种野菜以及贵阳特色菜品,但是近年来公园提供的菜品种类很少,基本只有豆腐青菜,选择性小;相应的厨房配套设施比较简陋陈旧,以至于寺庙游客接待量下降;烧烤、野炊区的游客比较多,而烧烤野炊用具有限,设备也相对陈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和补新。在游玩方面,园内的栈道、游道以及山顶景点等正在施工建设,施工花费时间长,建设慢;施工起点没有提供相应的提示标语,以至于游客到了施工终点还要原路返回,影响游客出游;栈道、游道两旁的休息区较少,不能满足游客休息的需求;由于公园游玩区域较大,园内道路指引系统比较复杂,道路的指示不够明确具体,导致游客游玩时花费较长的时间去寻找目的景点。在住宿方面,景区的住宿地方有限,目前只是提供了一个经济型的酒店,酒店提供的房间只有100间,酒店不提供早餐,用餐地方较远,用餐不方便;此外酒店房间的设备有些陈旧,床不够舒适,夏季的房间配备没有进行更新,以至于出现冬季的被子夏季用,让游客睡得不舒服,游客入住不方便等问题。

 5.3.3旅游环卫设施

最近几年内以来,公园都是处于正在施工修建的状态,安排的施工人员比较多,其生活以及工作所生产出来的污水垃圾较多,处理污水的方式不得当,导致水体受到污染,水质变差。另外公园内部救护系统不够完善,比如公园森林密布,蚊虫较多,而且森林容易起火,但是公园没有设置医疗场所和救护场所,没有提供相应的环卫措施。游客在露营区、滑草场、游泳区、烧烤区、等地方游玩,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很有必要添置一定的救护设备,以保障游客安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基础设施设备可以满足游客基本的旅游需求,但是旅游基础设施设备档次较低,还需不断完善和提高。

 5.4森林康养旅游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凭借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通过市民投票评为贵阳市十佳旅游景区,但是近几年来游客接待量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公园是贵州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在贵阳市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除了贵阳市内和周边的市区以外,其他省市乃至境外的知名度并不够高,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是其影响因素之一。得力于贵州森林康养协会的支持与帮助,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但是公园本身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森林康养元素,以及对本园区森林康养旅游进行实际有效的宣传。通过调查发现,公园针对线路宣传主要通过网页介绍以及园区内提供的手册两种方式。从森林康养宣传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偶尔看见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宣传这一选项所占总数比例最大,所占比例为30.5%;基本没看到、没看到过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是22.5%和24.5%,这也反映了公园森林康养旅游宣传效果较差。由上可知,公园打着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的佳地的口号,却没有将实际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宣传的方式较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因此,公园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地游客。

 5.5缺乏相应的康养旅游服务人才,人才培育有待加强

根据调查分析得出,认为公园旅游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的所占比列是最高的,为36.5%,可见园内的旅游服务质量较为一般,发展森林康养旅游需要有基本的旅游服务人员,此外还需要吸收和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康养人才,这样才能保证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据调查分析,园内的工作人员比较缺乏,而且素质不高。目前,公园的工作人员规模为100-499人,而实际关于公园森林旅游服务和旅游后勤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不足200人。园内的基本旅游服务工作人员多数是以周边居民为主,而且服务人员的学历相对较低,大多都是家庭妇女、退休人员为主,服务质量相对较差。如公园大门的服务接待人员面对游客的询问时表现出不耐烦和厌倦的行为,园内的工作人员在没有游客的时候比较懒散,工作比较敷衍。因此,公园应该提高基本的服务标准,应该多加引进相应的康养旅游服务人才。另外,森林康养是最近几年来新兴的生态旅游产业,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也是刚刚起步,森林康养旅游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6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康养旅游开发的策略

  6.1科学合理地做好森林康养旅游的规划与开发

  6.1.1依托自身资源,统筹规划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应该依托自身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充分挖掘公园的康养特色,设计规划出特色的森林康养项目;统筹规划以A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促进公园的转型,将普通的森林生态旅游转型向更具有高质量高水准的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国内关于森林康养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经验较少,目前研究比较落后。德国、X、日本等国家对于森林康养旅游的研究深入,发展成果显著。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可以学习如德国的森林医疗、X的森林保健以及日本森林浴等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康养旅游发展模式,以此得到启发,统筹规划公园康养旅游的发展。6.1.2围绕市场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发

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围绕市场的需求,其产品必须适应于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需求。开发过程中应该避免浪费资源以及环境污染,应该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同时兼顾市场的需求,保护中开发,循序渐进地开发。合理地做好森林康养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是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前提条件,既保障了公园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保证了规划开发实施的可行性,可为其发展指明清晰的道路。

 6.1.3XX参与指导,与非XX组织协作谋求发展

努力争取XX参与指导,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更多项目支持,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扩大资金筹集的范围。努力争取与非XX组织之间的合作,在国家与XX政策的支持与指导下,公园与从事康养有关的企业、集体、个人合作谋求发展。由XX参与组织引导,召开关于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座谈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引导招商引资;组织社会各企业康养专家人士、高校院校的教授博士、研究院士等共同探讨公园森林康养发展方向,科学指导,共同谋划出森林公园康养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策略。

 6.2打造特色康养品牌,丰富森林康养旅游体系,提高竞争力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想要在众多森林康养地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森林康养旅游品牌,提高竞争力;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丰富公园的森林康养旅游体系。

 6.2.1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康养品牌

根据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和客源市场,可将其性质定为城市森林公园,作为城市里唯一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应该充分利用“城市森林氧吧”的名气,突出公园“生态养生、休闲娱乐、林木科普”的特点。公园可以整合三个不同景点的康养旅游资源,融合本土的宗教文化,开发不同的康养旅游产品。公园的功能定位上,主体人群应该面向贵阳市居民,面向大众,往其他市区省区以及境外发展开来;其次,满足游客游览鉴赏、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健康科普等性质的旅游活动需求;强调以“生态保护、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健康养生”的原则,深入挖掘森林资源养生、医药养生以及运动养生、森林科普等康养文化资源,打造“宗教文化康养”、“森林医药康养”、“森林运动康养”三大康养旅游品牌。在开发中尤其注重在养生保健一块,让公园真正发挥森林康养的作用,可以将公园本有的释迦牟尼文化和菩提树文化、森林植物文化知识、以及壮族民族文化融合入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中,为此打造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特色康养品牌。

 6.2.2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多元化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康养资源,以及国家地区政策的支持,公园可以将其作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加以深度挖掘多种特色森林康养元素,以期打造特色的康养旅游品牌。根据景区的特色以及游客森林康养的需求规划开发出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本文设计开发出以下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1)鸿福寺

鸿福寺开展森林康养旅游,可以依托佛教的文化传说进行森林康养产品的开发,如可以定期在园内开展宗教讲座活动和祈祷活动,帮助游客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天宁寺可提供绿色健康的斋饭,斋饭的种类需要创新化和多样化,但是主要以健康绿色的素食为主题。斋饭可以选择结合贵阳本地的各种野菜和美食特色,野菜如椿芽、姑娘菜、田边菊等;其他美食如五色糯米饭、油菜、糖醋莲藕等;点心如龟苓膏、三江油茶等。结合佛教文化,对鸿福寺进行有效地调整,如在酒店开设森林康养沐浴馆,康养按摩、推拿中医药疗养场所、以及康养健身房等。

(2)动植物园

动植物园以动植物科普、生态休闲为主题,适合开发多种类型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本文选取此景点作为本园区内重点开展康养旅游活动的景点,根据动植物园的特点设计开发出五种富有体验感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如下:

静态康养旅游产品,是通过五官来感受大自然,感受森林的清晰空气,给体验者带来一定的愉悦感、满足感,让体验者放松身心。此类型的康养旅游产品可通过开展森林浴、森林康养度假、森林冥想等活动。动态康养旅游产品,是体验者在森林通过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运动,以此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魄。此类型的康养旅游产品可通过开展森林散步、森林瑜伽、森林马拉松、森林太极等活动。文化康养旅游产品,是以学习研究森林为导向,在森林中进行互动、交流、探讨,促进学习者对森林的了解,为此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自身修养,此外还可以借此放松身心,获得愉悦的心情。此类型的康养旅游产品,艺术文化氛围比较浓厚,园内可以设置森林文化馆和森林学院。森林文化馆可以向游客科普森林树木标本园的植物、学习森林知识,还可以展示有关书法绘画作品;森林学院可以开展森林艺术表演、森林乐曲弹奏、森林文化讲坛等活动。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是以健康养生和壮医药文化结合的成果,通过森林康复检查、森林医药滋补、森林医药疗养、森林健康管理等形式展开。此外园内的梅花鹿药用价值极高,其主要的药用部分为骨化前的鹿角,景区用鹿茸加工成的鹿茸膏、鹿鞭酒等高级滋补品,在开发中医药康养旅游产品的同时可将景区加工过的高级滋补品相结合,开发特色的医药产品。美食康养旅游产品,是以本地特色的美食为主,结合森林绿色生态的理念向游客展示各种美食,可通过建设森林美食馆和开展各种采摘活动。呈现出本土的特色美食,特色菜如贵阳柠檬鸭、贵阳老友粉、糖醋罗非鱼、肉粽、粉饺等;特色点心有凤梨酥,芒果酥等。

(3)游乐世界

游乐世界景点目前已经开发有森林野战、滑草场娱乐、儿童游乐场三个主要的项目活动。但是景点产品森林康养特色不够浓厚,内容也不够丰富,而且景点项目有些已经荒废多时,所以应深化发展森林康养旅游,设计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产品以此适应不同旅游的需求。森林野战不仅可以进行森林狙击游玩活动,还可以举办比赛,通过拍摄抖音快手等各种短视频选出每周“最佳狙击手”;在滑草场的大空地举行滑草场大赛、森林风筝比赛、高尔夫团体赛等,通过比赛颁发礼品,达到娱乐与锻炼的目的。针对儿童游乐园,在原有的游乐项目基础上增添欢乐的森林童话小屋,让孩子探索森林童话王国,如建设植树植花植草小棚子、森林小迷宫、植物标本小屋、以及森林DIY场所,让娱乐和学习并进。

 6.3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构建交通网络

旅游地基础设施设备是发展旅游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旅游地和游客连接的纽带。基础设施设备得到保障,才能给游客提供游玩的保障。在交通设施方面,公园外部交通网络比较单一,以公交车,自驾为辅,所以应该结合外部交通网络的结构,适当完善内部交通网络。公园应该重新利用起园内拥有的旅游观光车,并增添旅游观光车的数量,并配备好相应的司机和专线景点服务人员。园内的停车场应该加强建设与管理,统一规划收费标准;建设生态停车场,增添多个停车点,并加强停车场的绿化面积,提高承载力。在接待服务设施方面,完善并更新园内基础接待服务设施。如更新天宁寺厨房配套设施、烧烤区、野炊区的配套设施,增加烧烤区以及烧烤野炊用具,进行更换和补新。加快施工建设,建设施工终起点设置相应的警示和提醒标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游道,栈道,以及前往山顶的路上,设置相应的观景点、驻足点、休息亭台;完善园内的交通游玩指引系统,使景点基础的道路指示牌够大,够明确,够具体。其次可以在园内几个重要的景点设置接待点,专门解决游客们游玩时出现的问题,另外可以研发电子导游系统。在住宿方面,相应地提高住宿水平和质量,增加房间的间数,需要对房间的配备设施进行完善补足,同时基础的配置应该随季节的不同而进行更新;通过招商引资,增加园内的住宿规模。此外发展森林康养旅游,需要加强引进较为高端的配备设施,可适当地引进一些相应的养生、保健的设施。在旅游环卫设施方面,制定相对的规章办法针对园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对公园的安全保障提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设配套设施建设,针对良凤江的污水、游玩区、厕所、垃圾生活污水进行处理,配备相应的人员对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完善公园内部救护系统,在园区设立设置医疗场所和救护场所,提供相应的环卫措施。进一步完善森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康养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6.4加强森林康养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

  6.4.1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交流更加方便,运用互联网进行宣传营销更加快速便捷。公园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积极挖掘公园游玩的亮点,通过制造话题和热点,写成推文或者美文美图的形式向公众推广宣传。另外,可以通过和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上的网络红人进行合作,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森林康养产品,通过直播的形式与观众互动交流宣传公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6.4.2与各种旅游平台,旅行社进行合作

跟去哪儿网、艺龙、携程网等旅游电商建立合作关系,或者跟贵州中国旅行社、贵州运德国际旅行、中国青年旅行、贵州康辉国际旅行社以及贵阳海外旅行社等旅行社合作。通过与各种旅游平台进行合作发展,建立快捷的方式,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作为合作旅行社的旅游线路的目的地之一,借此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直接在各大旅游平台上进行营销,加大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

 6.4.3景点加深宣传

公园设立了负氧离子在线监测站点,实时动态监测公园的负氧离子含量,此外还可以监测常规气象要素如风速、温度、气压等。园内在线监测站点提供观测结果的同时,可以增加其宣传推广的作用,利用此平台适当地投入一些园内景点游玩项目的广告,以及深入对森林康养的产品的宣传,加深对游客的印象。此外公园内各景点的售票处、休息点、公园大门口等均可适当的张贴宣传广告;还可以适当在贵阳市内各区交通点加深康养旅游宣传。

 6.5培养康养人才,构建康养旅游人才体系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康养旅游服务质量保障的前提。而森林康养旅游是热点的康养旅游方式,结合了“森林+旅游+健康+养生”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发展森林康养旅游需要高水准高质量的综合性森林康养旅游服务人才。所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想要健康持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就必须培养康养人才,构建康养旅游人才体系。森林康养人才的供给需要产业和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公园可由XX推动,校企合作、以及行业指导的方式进行合作发展。针对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人才需求,在XX的推动下公园可通过与贵阳市内的院校合作,可以跟旅游学院,医学院以及林业学院等进行沟通发展。学生可以进行实践实习,老师可以进行学术研究工作,而园区可以在与学校的合作下研发森林康养产品,同时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人才。此外,公园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培养一批专业化,技术过硬的康养人才。西欧国家开展森林旅游较早,像日本、德国、法国、日马尼亚等国家,二战之后发展更加兴盛。国外的森林康养旅游事业兴旺发达,离不开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在培养人才方面,如得到XX的扶持与帮助,进行有规划的培养,拥有一批批优质的专业森林康养人才。国外森林康养的教育资源优质,专业标准较高,而且相之对应康养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也比较完善,所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可以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国际的标准培养适应于园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人才,可以通过邀请优秀的专业老师、森林康养旅游业专家,相对应为园区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展开森林康养理论指导以及森林康养实践指导。

总结

森林康养旅游作为复合型的旅游产业,在旅游市场中迅速发展起来,发展空间可观,值得投资者关注和支持。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前景可观。本文通过梳理关于森林康养旅游的相关文献理论和展开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的发展现状和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几点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策略。通过探析,得出如下结论: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有着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康养资源、国家以及地区政策的支持,所以其本身有着良好的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基础。但是公园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与同类的康养旅游相比有竞争压力;另外,公园缺乏相应的康养旅游服务人才;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宣传不到位,导致景区知名度不足,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缓慢。因此,本文针对其开发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可以通过找准定位,提高知名度,打造特色康养旅游品;科学合理地做好森林康养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打造特色康养品牌,丰富森林康养旅游体系,提高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构建交通网络;加强森林康养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培养康养人才,构建康养旅游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1]冯继广,丁陆彬等.基于案例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应用生态报,2016,27(5):1375-1382.

[2]GaoL,QiuZ,GanW,etal.NegativeOxygenLonsProductivebySuperamphihobicandAntibacterialTiO2Cu2OCompositeIFilmAnchoreonWoodenSubstrates[J].ScientificReports,2016,6:26055.

[3]丛丽,张玉钧.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11):6-8.

[4]安启明,贺彬.森林康养产业:铜仁生态发展之路[J].知行铜仁,2016,01:10-11.

[5]陈晓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及开发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5):25-27.

[6]杨利萍,孙浩捷,黄力平等.森林康养研究概况[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2):161-166.

[7]杨亚萍,黄静波.国内康养旅游研究进展回顾与思考——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9,40(2):37-44.

[8]梁欢.天曌山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9.

[9]马捷,甘俊伟.基于SWOT分析的四川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02):132-135+146.

[10]任宣羽.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与健康、养生——康养旅游: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J].旅游学刊,2016,31(11):1-4.

[11]孙抱朴.森林康养是新常态下的新业态、新引擎[J].商业文化,2015,19:92-93.

[12]欧阳心怡,陈亮明.湖南鹿鸣洞森林康养公园开发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2017(07):37-39.

[13]李济任,许东.森林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研究[J].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2018,8(4):49-53.

[14]任海兵.贵阳市黔灵山公园生态旅游开发[J].贵州林业科学,2015,44(02):210-212.

[15]蔡青文.贵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品牌提升影响因素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9.

[16]关百钧,施昆山.森林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世界林业究,1995(04):1-6.

[17]姚德丽.贵阳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J].贵州林业科学,2004(03):163-165.

[18]陆海燕.贵阳贵阳市黔灵山公园首府绿肺生态家园[J].当代贵州,2011(16):2.

贵阳市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贵阳市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1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291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1月20日
Next 2024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