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经典昆曲作品《牡丹亭》,包括作品内容、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者生平,探讨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整合了相关首饰设计要素,最终以叙事性手法完成以《牡丹亭》作品为意象元素的色叙事性首饰作品设计,希望挖掘出中国古典戏剧文化的魅力,以此推动更多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为设计方向的首饰创作。

 关键词:叙事性首饰;《牡丹亭》;首饰设计

一、绪论

  (一)课题来源

《牡丹亭》是江西省临川文学代表作,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昆曲《牡丹亭》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美学特征——诗化的精神传统和充满假定性的写意原则,延续了中国传统诗歌韵律性、抽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将对情感的渲染和对意境的追求作为艺术追求的首位[3]。《牡丹亭》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经典之一,可以感受到它蕴含着浓烈深刻的中华戏剧文化,值得去深入挖掘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以叙事性首饰的视角进行首饰设计,对于现代首饰设计将会是一项有益探索和新的启示。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叙事性手法对《牡丹亭》进行整合设计,将经典的昆曲艺术魅力以实物的形式展示给大众,使更多的人感受中国的传统戏剧之美,促进以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产品开发。同时,也希望更多人了解临川文学,了解我的家乡这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基于以上我将课题定为叙事性视角下首饰设计的应用和研究–以《牡丹亭》为例。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文献等方式,搜集大量有关文献资料,以了解有关叙事性珠宝的知识,和昆曲《牡丹亭》的文化内涵。了解叙事性首饰的来源定义,获取叙事性视角下首饰设计的方法与形式相关知识,汲取优秀叙事性首饰作品的灵感。

(2)整理总结法

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文学作品在叙事性珠宝中的运用情况,归纳整理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通过对优秀设计师相关设计的研究,可以了解他们的设计

思想、方法和灵感的源泉,为后续的作品设计做好准备。

(3)实践法

基于叙述性首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从《牡丹亭》中提取的意象元素进行首饰设计,绘制出首饰设计图,并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设计稿制作最终成品,完成对《牡丹亭》的叙事性首饰作品设计。

 (四)国内外现状

1.国内

经文献查阅,梧州学院副教授李委委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中指出叙事设计是将设计的对象、目的、限制等诸多因素以叙事的方式重新整合,包括重新规定设计因素的联系和位置,从而产生作品的一种设计方法;广东工业大学的曹毕飞在《南京艺术学院报》中指出叙事性首饰主要通过视觉表达来讲述一个具有真实或想象的故事。

在首饰产品方面,国内独立产品设计团队Damn Precious推出了《山海经》“法宝”系列首饰(图1.1),以通过单幕的情境和可活动的机关来描绘山海经的故事情节;周大福在2019年发布了《春雪》系列(图1.2),提取了昆曲《牡丹亭》杜丽娘敢爱敢恨的性格元素,表达现代女性生如春雪,自有腔调的设计理念;

5809b8c87d8bb1576206c6decea7b699  图1.1周大福《春雪》系列

图1.2 Damn Precious《山海经》“法宝”系列首饰

2.国外

经查阅,叙事性首饰(Narrative Jewelry)的概念最初由首饰家Jack Cunningham在其博士论文《制造者-佩戴者-观看者(Maker-Wearer-Viewer)(2007)》中提出。Cunningham认为:“小体量的物件可以探讨大主题、涉及大胆宣言并发出有价值的提问。就如诗歌一样,是将观点浓缩、提炼至简化的再现视觉的艺术[2]。”在首饰产品方面,两位首饰家Anja Eichler与Tabea Reulecke发布了以“叙事性首饰”(德语:Schumuck Erzählt)为题的首饰,前者专注人类体验的视觉化呈现;后者则擅长将幽默、诙谐又俏皮的故事注入创作中。由日本的Torafu Architects公司设计的“时光”婚戒(图2),将人、故事、时间、首饰融为一体,共同完成了故事的叙述。

图2.1 Torafu Architects“时光”婚戒

282ae19ad003f794cb0aed5d179f950b  二、《牡丹亭》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牡丹亭》简介与作者生平

《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部佳作,它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并称为中国四大经典剧目。剧中讲述的是一位名门闺秀杜丽娘,爱上了自己的梦中秀才柳梦梅,却因寻而不得悲伤而死,成为一缕幽魂的杜丽娘和柳梦梅上演了一场亦真亦幻跨越生死的爱恋,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牡丹亭》是中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作品以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离死别为主线,呼唤人的个性解放、追求个人幸福、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理想。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出身书香世家,天资聪颖,不但精通古文诗词,还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占卜。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在朝为官时对官场龌龊贪黩深恶痛绝,几度上书针砭时弊却几遭贬。虽政绩斐然,却因打压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愤而弃官归里。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汤显祖一生涉猎广泛,在许多方面都卓有成就,但以戏剧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已远传多国,被视为世界戏剧界的艺术瑰宝。

 (二)《牡丹亭》的文学价值

《牡丹亭》的形成背景和汤显祖的创作意识在元末至明初,南曲戏文一直是被当世文人所忽略的剧种,直至北曲杂剧逐渐衰落,戏剧文化重心也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其审美情趣才逐步走向“文人化”。明代中叶,南、北两部乐府的兴衰更迭,民间传说剧在文人班中也逐渐流行起来。“传奇体制”的建立,使得南曲成为一种极具文化素养和高雅情趣的“文人戏”。明代中叶后,南曲盛行,进行戏剧写作的文人士大夫以江南文人为主,戏剧创作逐步规范,戏剧的文体趋向于高雅、文艺,传奇剧已成为一种高雅的戏剧形式。汤显祖《牡丹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其语言的华丽和人物的精妙表现,一跃成为一部戏剧的瑰宝。

从内容上来看,早期的文学创作中,主要的主题都是“教化百姓,宣扬因果报应”,很多学者依然热衷于向人们灌输忠孝之道。到了万历,由于明代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新的文学思潮、思想和保守思想的动荡,大量无力参与政治斗争的文人转而寄情于“声色”,戏剧也随之流行起来。传统的规范与价值观念遭到挑战,文学创作者与欣赏者通过虚构的戏剧来实现新的社会理想,汤显祖的传奇创作就是在这个时候展开的。“情”可以死,也可以活,不为俗,不为命,这就是汤显祖这种对现实感到沮丧的人的特殊表现。明代是中国戏剧文化极为繁荣繁荣的时期,《牡丹亭》在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演出上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三)《牡丹亭》的美学价值

美,是艺术的本质体现。作品生命力的恒久与强健,来自于作品美感力度的强健。《牡丹亭》虽然是以南宋为背景,但创作于明朝借古喻今,该剧以其自身的意象系统讽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与囚禁,反映了杜丽娘等年轻女子挣脱了封建的囚笼,珍惜年轻的生命,追求自由、快乐、人格的解放。

汤显祖以如椽之笔,勾勒了许多性情各异、鲜活多样的人物群像。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追求自由,至情至性勇于与封建礼教斗争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人物的典型之美。

《牡丹亭》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为主线,宋金民族之间的矛盾为副线开展剧情。纵览全剧,剧情步步发展,矛盾也逐渐激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犹如大海波涛,冲突尖锐,戏味极浓。

《牡丹亭》极其诗意化、个性化的语言给人音乐的美感,“原来姹紫嫣开遍,都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梦回惊咐,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这些曲文,流光溢彩,清丽典雅,是写景,亦是抒情,情景相生,极好地表现了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诗意远出,尤多韵味。

 三、首饰的叙事性和首饰的叙事设计

  (一)叙事性研究

叙事学这一术语源于托多罗夫1969年的《十日谈的文法》,它主要研究“叙事”和“叙事结构”对我们的感知。前苏联文学界对叙事学的研究比较丰富,20世纪30年代就在文学领域中提出了结构主义,之后又通过法国的结构主义理论和其他学者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现代叙事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法国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和英国九十年代出现的新叙事学,都从研究叙事学本身的结构和规律性,转向了叙述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不再偏重文学、文艺领域,而注重叙事学的跨学科应用。与此同时,在设计的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功能为基础的现代派设计开始被指责为冷漠、忽视人性的设计主义。人们认识到,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用途,更应该是关心人性、展现自己的表达自我的工具;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也是对“功能主义”的一种思考,促使设计师们把叙事理论应用到设计的领域,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设计。

对于产品的叙事研究,主要是以产品作为一种承载话语的载体。通过产品作为载体,将其与现实的受众和外在的世界相连接。与依靠语言来表现、运用多种修辞、叙述技巧构建故事的文学作品相比,产品设计依赖于材料、造型等载体,通过多种设计手法、文化背景等来实现叙事设计,进而使产品、受众、环境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众、环境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体验乃至情感共鸣。

 (二)首饰叙事性的来源和演变

1.首饰的叙事性

从狭义上看,也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首饰可以被看作是具有许多的功能,但是并不具有更清晰的“使用”功能的产品。“使用”的功能,则是把珠宝和生活中的生活物品相比较,区别于建筑、器具、服饰等生活必需品,虽然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使首饰具有清晰的“使用”功能,或者对某些商品进行了艺术化的设计,但它们依然属于商品,以“使用”为目的,装饰只是附带。

法国哲学家罗兰提出“所有材料都具有叙事功能”,因此,可以延伸为任何人为加工产品都适合叙事,或者说,任何人造物都有一定的叙事性。这些产品或许一些是明确是表达叙事,也可能是本身就蕴含一些故事。然而首饰并没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就突出了首饰所具有的叙事性特征。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首要的首饰设计都是为了叙事,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所有首饰都有一定的叙事性。“叙事性首饰”和首饰本身所具有的叙事性不同,前者是设计目的,后者则是首饰的自身属性。

2.首饰的叙事性的来源

“叙事学”这一概念是从20世纪七十年代才逐渐与具体产品所结合,最终扩展至设计领域。但是首饰具有叙事内容或者叙事性并不是一件新鲜事,首饰作为人类的一种表达自我的手段,早在远古时期就可见一斑,远古的人们就会挑选特殊的物品佩戴以示情感或身份。

从首饰功能的倾向来分类,具有叙事功能的首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宗教性质的首饰,往往用作于祭祀祈福,与神话传说有关。从古埃文明及出土的遗物来看,首饰使用的非常广泛,不管是用何种材料所制作的首饰,都在图腾和象征意义上十分考究,首饰中所出现的形象大多具有特定的含义。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图腾当属甲虫蜣螂,古埃及人认为它是太阳神的化身,象征着生命不朽以及正义,称其为“圣甲虫”,常作为辟邪的护身符佩戴。

(图3.1.2)

df42f33d6bcb35830a7d8be1c4bfa99a  (图4)古埃及饰品

其次是象征身份地位的首饰,通过佩戴昂贵稀有的宝石,贵金属来彰显佩戴者尊贵的身份,这一类首饰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首饰本身的起源。从原始社会的兽骨,贝壳到黄金钻石等材料本身的珍贵性与稀有性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尤其到了阶级社会,佩戴昂贵的首饰也就自然成为了统治阶级彰显地位的一种手段,这一点从欧洲文艺复兴肘期保留下来的首饰以及人物画作就可见一斑(图5)。

(图5)文艺复兴时期首饰

4038f2e4f60ae6be5da745098532cc72

91abff9ce9c3a18954b51244b20a920e

不同于前两类具有叙事功能的首饰,第三类是以首饰为媒介,彰显个人性格,表达个人情感的首饰,也就是叙事性首饰(Narrative Jewelry)。X首饰艺术家米加·里德尔(Mija Riedel)曾在1995年的《精彩的故事:X叙事性首饰》(Brilliant Stories:American Narrative Jewelry)一文中提出,叙事性首饰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斯图亚的哀悼首饰(Mourning jewelry)。这种首饰会将逝者的头发编好,装在小盒子里;有的时候里面也会装进逝者的微型肖像;或者受到古罗马艺术的影响,将肖像以浅浮雕的形式呈现在宝石或贝壳上(图6)。哀悼首饰不仅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也与逝者生前的的社会地位有关系。

(图6)哀悼首饰

40b29c97e1cdd8e98c65c4beef61207d  (三)叙事性首饰的设计方法与形式

1.构建首饰的叙事空间

叙事首饰都需要构建一个承载内容的空间,需要在方寸之内呈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这里所指的叙事空间不仅仅是建立在珠宝之上的微缩景观,而是特定空间的浓缩与提炼,也是佩戴者和首饰直接的情感共鸣空间。荷兰首饰设计师Gijs Bakker以另类的方式对熟悉的场景进行提炼和重新呈现,创造了他独特的珠宝风格。由于主修产品设计,他对工业材料的应用比较熟悉。与其考虑材料加工的便利性,他更关心的是材料是否能达到他设计的呈现效果,所以他更喜欢用铝、塑料等材料。在他的作品《运动系列》(Sportfigure)中,运动员冲过终点线那一刻的动态是从报纸上剪下来的,并以PVC塑料作为首饰的主体进行固定;终点线“布”由22k金制成。设计师仅用两种元素定格了这一经典场景,甚至给人以无限空间感。黑色运动员与金色终点线的色彩对比,让这一刻更加耀眼,表达了“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运动员以剪报的形式呈现,而跳高运动员胯下的横梁、足球运动员脚下的足球和游泳运动员造成的水花。全部用贵金属或以石来表达,是艺术家眼中戒指的真正主角。

叙事性首饰不但是将一个故事以实物的方式呈现,也是重拾观赏者内心深处记忆与情感共鸣的钥匙。从事广告行业多年的香港设计师Riyo Chan,于2011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品牌“Shannnam”。她的《片段故事》(Fragmented Chronicles)戒指系列一共100枚,全部由手工打造,凝聚不同透明树脂环中的场景,并用微型人物模型讲述一百个小故事。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顽皮的孩子,提着行李箱的女人,在雪地里祈祷的尼姑,草丛中的牧羊人和羊群,以及在红叶森林中穿行的摩托车手。戒指密封情感和故事。定格还可以让人找回记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Someone,Something,Somewhere”(Someone,Something,Somewhere)的设计理念从字面上看似乎没有特定的指称,但在模糊个体的独特性的同时,以暧昧的距离勾勒出世界上微小的人和物。敏感的痕迹。我们是看珠宝的观众,却更像环空间中的微型场景成员。

2.描绘首饰的叙事情节

情节是叙事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个事物的发展脉络,也是事物随时间的发展过程。但是首饰的体积有限,很难在方寸间呈现叙事的完整性。如果没有很好的分寸感,很容易让首饰的造型过于复杂,失去重点。因此,叙事珠宝艺术家往往从事件中提炼出一个或几个触动点,引导观者进入他们所表达的故事和想象的世界。在珠宝有限的空间里,为了表达一个丰富完整的故事,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材料的组合来创作。学平面设计的马克鲁克(Mark Rooker)深受20世纪科幻小说漫画插图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火箭、推土机、推土机甚至飞碟等一些元素。他的设计往往线条和色彩大胆豪放,充满戏剧性的隐喻。他喜欢将宝石、金属、木材和其他混合材料结合起来设计首饰,幽默而天真地反映了乐观主义、对现在的问题思考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他的作品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都能充分展现作品的张力和叙事性。以他的《短篇小说》(Short Stories)系列为例,通过混合材料的艺术形式构建了微缩场景,并设置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和玩具般的结构,以反映环境和社会的存在。如自然资源的破坏、社会阶层、殖民问题等。其中,《枯竭》胸针的灵感来自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科幻意象,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历史。在胸针的正面,一艘微型宇宙飞船拉着一辆载满宝石的采矿车绕着月球行驶;从月球入口到背面,剧情似乎进入推土机正在开采月球上的最后一颗宝石。胸针正反两面的延续故事隐喻了当今奢侈品消费导致的资源枯竭问题。《循环论证》手环作品巧妙地利用手环的圆圈呈现了一个“循环”的情节:手环两侧的小岛相互指向,发射导弹。带着某种巧妙的讽刺意味,这位艺术家以此描绘了疯狂的政治局势。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通往小屋的梯子和手镯内放置导弹的发射井,这使得珠宝的叙述更加完整和完整。这些单品可以单独佩戴,也可以作为装饰品放在一起,通过查看珠宝的正面和背面,这些单品组合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更完整的故事。

3.运用首饰的形式语言

叙事性首饰的语言,我们也许听不到,但作品会通过它们的色彩、材料、造型语言等艺术形式,向人们“倾诉”它们的故事。有的艺术家在首饰上运用摭拾物,即现成物,通过他们的趣味性与带有的岁月痕迹,构筑别样的首饰语言。拾物艺术(Found 0bject Art),源于达达主义,是指通过挖掘现成物品的知性潜能,部分修改或完全忠于原物品的艺术作品。而现成物本身带有丰富语言往往更有助于表达主题,能给首饰增加厚度与深度,使得故事更加饱满,也更容易给观者带来共鸣。

法国的首饰艺术家皮埃尔·卡弗兰(Pierre Cavalan)虽毕业于传统的金属工艺学校,拥有扎实的金工制作功底,却能在材料的运用上颠覆传统的美学与造型观念。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基本全部由现成物品拼接而成,通过现成物语言的叠加传情达意。他作品中的现成物来自生活中的寻找与搜集,生活用品、废弃品、旅游纪念品等都能成为他创作首饰的一部分,诸如钥匙、开瓶器、纪念章等等,并将他们巧妙地排列组合在一起。艺术家用这些生活中的物件,讲述他对政治、历史、社会的看法,向人们敞开心扉,并希望观者能够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犹如一座桥梁,沟通了装饰、生活与艺术。

  四、《牡丹亭》在叙事性首饰中的运用研究

  (一)《牡丹亭》的叙事探索

首先,从《牡丹亭》叙事的主题来看,讲述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出生于理学盛行的名门贵族,深受父权社会思想的影响,豆蔻年华却为封建礼教所禁锢,不能

得到自由和爱情。在一句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启发下,觉醒了对青春情欲的渴望。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于牡丹亭相会,两人一见倾心私定终身,梦醒后杜丽娘方知是南柯一梦惆怅难安,知晓美好而自由的爱情仅仅存在梦中,遂病体难愈终至香消玉殒埋骨梅花庵。三年之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意外在梅花庵拾得杜丽娘画像,一人一鬼再续梦中情缘,最后柳梦梅掘坟,杜丽娘重生,完成了因梦而亡,死而复生的奇妙情缘。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反映出女性意识的觉醒。“一生爱好是天然”不自由毋宁死,杜丽娘勇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爱情、实现自我个性的解放。选择以叙事性视角进行首饰设计,更好的使首饰充当能够赋予强烈的情感色彩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牡丹亭》的内核进行传承和表达。

从叙事的情节来看,《牡丹亭》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可简要分为四个部分:游园、惊梦、寻梦、圆梦。第一部分为杜丽娘游园,整日被禁锢在家的丽娘,在丫鬟的引逗下,来到自家府内荒芜后花园,面对无人打理的满园春色,断井残垣,感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似这般付与断壁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由景想到深闺的自己,正值青春却也似这般无人欣赏,于是感春伤怀,激发了自身人性意识的觉醒。

第二部分为惊梦,游园归来的杜丽娘内心苦闷,对自由的强烈渴望与现实的冰冷压抑,个体生命热力渴望释放的内在冲动与严苛的封建礼教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这种激烈的矛盾冲突最后推动了个体生命向内转深去梦中寻求虚幻的情感寄托和欲望的释放。丽娘梦中在牡丹亭与书生柳梦梅相遇。

第三部分寻梦,从梦中醒来的杜丽娘体会过情爱美好,对冰冷的现实愈失望,在沉闷、乏味的现实生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丽娘“痴傻”寻梦未果,在梅树下发出了死而不怨的强烈呼唤:“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不自由毋宁死,不惜以生命来反抗理学对人性的压迫,最终埋骨梅花庵。

第四部分圆梦,三年后进京赶考的书生柳梦梅,机缘巧合在梅花庵看到丽娘的画像,在梦中与杜丽娘的鬼魂相聚,并受丽娘所托开坟还魂。受到杜父阻扰的二人,在皇帝面前争辩,最终奉旨成婚,阖家团圆。

 (二)《牡丹亭》的元素整合

从前文对首饰叙事性设计的方法研究着手整合,从构建首饰的叙事空间,描述首饰的叙事情节,运用首饰的方式语言等手段进行整合设计。从叙事空间来说《牡丹亭》中的春色庭院、梅花庵、丽娘梦中的牡丹亭,都是可以承载一些特定情节,与观众产生共鸣的特定空间。从叙事情节来看,《牡丹亭》讲述了一个浪漫主义色彩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抨击了封建礼教对人精神的束缚。从首饰的方法语言来着手,无人观赏断壁残垣却姹紫嫣红满园春色的花园,是丽娘内心对美好春日的向往,也是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怨恨,包含对生命的崇高认识,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柳梅:男女情爱的象征物,梅花自古象征少女的青春年少,在《牡丹亭》中与世隔绝的杜丽娘,将内心深处的向往投射在日常的生活事物中–梅和柳。由此才在梦中遇见“折柳”书生柳梦梅,他不是特定的某一个人,他是丽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的象征,是她理想的寄托对象。

 结论

今年来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收到国人重视,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各个不同的领域能够发现各种中国原素的出现,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中国的本土设计也越来越受国人的欢迎,不再只一味的追求国外的产品设计。当然,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现在还比较单一,质量也良莠不齐,很多也新思想的优秀设计师也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国风品牌或者工作室,基于国内的大环境,对经典昆曲《牡丹亭》进行创作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契机。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简单概述了选题的来源,简要介绍了《牡丹亭》的故事情节及其作者生平,随后阐明了首饰叙事性的基本概念和首饰叙事性设计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叙事性设计的来源和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双钻设计模型,对《牡丹亭》进行叙事性探索,整合要素完成最终叙事性首饰设计。

 参考文献

[1]杨涵.论珠宝首饰设计的叙事性和记录性[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

[2]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张文岩.当代工作室首饰中的“叙事性首饰”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4]屠曙光.设计的叙事——论后现代设计中的非物质设计[J].新美术,2008(5)

[5]赵嘉.《红楼梦》中金玉文化对其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借鉴[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4

[6]李委委珠宝首饰的叙事设计研究[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报,008(1)

[7]曹毕飞窦艳.叙事性艺术首饰的主题类型及解读模式[J].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05),194-198

[8]曹毕飞,邹亚妮,方海.我国叙事性艺术首饰的个人表达主题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5)

[9]程晶.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曹玲.托物言事–论首饰的叙事性设计[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3

[11]Jack Cunningham《制造者-佩戴者-观看者(Maker-Wearer-Viewer)(2007)》

[12]王建浩章军华.论“上海弹词”本《牡丹亭》的美学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17(5)

[13]张宇恒.基于《诗经》文化的叙事性首饰设计研究——以《野有蔓草》为例[D].深圳:深圳大学,2020[14]罗嘉敏.论《牡丹亭》中杜丽娘至情形象的伦理品格[J].大众文艺,I207.3

[15]吴宣颖.叙事性首饰的设计方法与形式探索[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16]杨涵.论珠宝首饰设计的叙事性和记录性[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4[17]程晶.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8[18]汝鑫淼.浅谈昆曲《牡丹亭》当代艺术价值[J].《戏剧之家》,2022,(08),416

 致谢

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家人和好友,他们的关爱和支持永远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在任何时候,他们都给予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他是一位认真负责,温柔热情的老师,在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他都对我进行了积极的督促和认真的指导,从他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这些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教导和很大的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将使我受益终生。感恩所有相遇!愿生活幸福!万事胜意!

牡丹亭

牡丹亭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661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2月17日
Next 2024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