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发展史,也是拉丁美洲的的发展史,整部小说围绕布恩迪亚家族发展史的兴衰、消亡展开,凸显“孤独”主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人物、事物、环境的叙述,其中出现的“孤独”意象是其一大特色。黄色在拉美文化中是死亡、不幸和灾难的符号,“孤独”是马孔多小镇居民包括布恩迪亚家族在内的人缺乏沟通与理解导致的结果,羊皮卷是神秘思维的产物,共同凸显了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些蕴含着孤独、文化属性的意象,也与作者的生命体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孤独意象;布恩迪亚家族
前言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鸿篇巨著,艺术化再现了拉丁美洲一百年间的重重苦难与社会巨大动荡,展现了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书中以“孤独”这个贯穿整部小说的意象呈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繁衍生息的传奇故事,同时也展现了夫妻、母子、母女以及在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的缺乏、爱情的迷失,外来事物的入侵,让他们与人和外界划清了界限,每个人都活成了一座孤岛。这种精神上的孤独也给这个古老的家族带来了不幸与毁灭。而文中大量象征不幸与死亡、衰落意象的出现,也再次预示了这个古老家族的毁灭与悲剧的命运和拉丁美洲的历史困境。
一、家国意象——没落破败中的孤独
(一)布恩迪亚家族:个体小孤独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1]最初的马孔多是一个有着二十多户人家的偏僻村落。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直在研究各种新的发明,当他成功并向大家宣布自己的成果时,得到的是大家的质疑,他的思想并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直到梅尔吉亚德斯的出现,他带来了金属和炼金术,并赠送给老奥雷里亚诺一间炼金室,他便开始沉迷于炼金术。他唯一交流的对象是鬼魂,最后疯狂,在栗树下孤独死去。
他的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同样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年幼时沉默,“渴望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入骨。他发动战争,一次又一次起义的失败,他最终发现,无论是自由党还是保守党,本质上都是权力争夺和政治游戏。他在看穿一切之后,把自己关进金银器作坊,打造小金鱼,做够一定数量之后销毁再重做,如此反复,从此再不出来,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与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中,每隔一代就有人陷入那神秘的羊皮卷中,与世隔绝,独自享受着别人无法进入但自己又无法退出的孤独。而在这个家族中所有人排遣孤独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阿玛兰妲反复拆缝寿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厌其烦的熔铸小金鱼、反复研读会让阅读者陷入孤寂的布恩迪亚家族史的羊皮卷,而寿衣、小金鱼、羊皮卷这些物品的出现,也形成了他们人生各自的孤独。
二、家国意象——没落破败中的孤独
(一)孤独开始,回环往复
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仅是布恩迪亚家族建立的开始,也是古老的马孔多小镇及其信仰的创立者。他带领家族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并在此生存下来,同时建立起家族和小镇人们的信仰。布恩迪亚所率领出逃的这群人都是年轻人,正如马尔克斯在文中所述这里“既没有超过三十岁的人,亦从未有任何人死去”。[3]那么在这种环境中的新生代能开启新意识的觉醒吗?没有。他们的孤独是刻在骨头上的,仍然是愚昧无知与封闭保守。在这种固有的思维中,他们看似是快乐的,精神上每个人都是以一种极其孤独的方式存在和发展。布恩迪亚甚至认为“只要没有人埋在地下,就不会属于这个地方”。[4]在布恩迪亚家族建立后,就进入繁盛期,房子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加也开始扩建,又随着家族历史的预言和家庭成员的孤独命运被时间蚕食。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5]梅尔吉亚德斯留下的令人费解的羊皮卷上的预言从一开始便表明了布恩迪亚家族最终不可抗拒的消逝命运,但是他们从一开始似乎就对此一无所知,并根据自己破译出来的有误的预言,家族的建立者还在幻想着“不管到什么时候,总会有布恩杜亚家族的人,直到永永远远”。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是表兄妹的关系,他们近亲结婚,害怕重演家族悲剧,生出带着猪尾巴的孩子,乌尔苏拉为此日日夜夜穿着贞节裤,拒绝与自己的丈夫同房,这消息却不胫而走,也因此遭到村民的耻笑,为此布恩迪亚在一次斗鸡比赛取得胜利时,杀了曾经耻笑他的村民普鲁邓希奥·阿基拉尔,从此以后,不论是什么时候,不管在家里的哪个地方,他都会看见死者的鬼魂,并时刻纠缠着他,使他日夜不能安宁,于是他迫不得已决定离开这片故土,带领妻子和家族重新找寻能让他们生息繁衍的新住所。他们的决定也展现了他们敢于接受新环境的勇气,在他的决定下,布恩迪亚家族从此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但不幸的是由于血缘关系和近亲结婚,让这个家族的成员关系呈闭合状态,成为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开始。
随着时间的流逝,乌尔苏拉也意识到自己的女儿阿玛兰妲和养女丽贝卡已经长大成人,家里已经人满为患,儿女们终会离开自己,为了留住他们,乌尔苏拉决定扩建家宅,以容纳更多的人。在新家建成之际,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从此与外界分离。也吸引了布恩迪亚家族之外的人,但对于其家族的人来说,这是不幸的,他们的出现打破了它原有的平静,危险正在慢慢靠近,新生命的加入必将在这个古老的家族面前跌入悲剧的深渊。皮埃特罗·克雷斯的出现,结束了阿玛兰妲和丽贝卡间亲密的姐妹关系,引起了阿玛兰妲对丽贝卡的怨恨,阿玛兰妲为了阻止丽贝卡的婚礼,大胆的给她下毒,最后因蕾梅黛丝被自己的血毒死而最终停止。蕾梅黛丝的意外死亡等一系列的事件证明:
不祥预兆的灰色阴影已经在人们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蔓延到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的命运也即将被孤独所淹没。在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外征战了二十年回来之后,曾经回荡着欢声笑语的家已经不复存在,出现在眼前的是经过时间侵蚀过后的残败:“壁上石灰墙皮剥落,角落里肮脏蛛网絮结,秋海棠落灰蒙尘,房梁上白蚁蛀痕纵横,门后青苔累累。”[6]此时的布恩迪亚家族在经历过一次命运的不幸后,每个人还在这所留有时间痕迹的家宅中平静的生活着,从未离开这里,除了被驱逐的丽贝卡,而她原本也不属于这个家族。
布恩迪亚家族也有过曾经的辉煌,这所家宅曾经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它也将所有的家庭成员悉数容纳,乌尔苏拉是这个家最初的主人,她坚毅又有活力,见证了家族及其这所家宅从诞生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在房子第一次出现残败景象时,乌尔苏拉“迸发出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活力,”在她整日的忙碌中,“地面和粗木家具一尘不染,她对房子翻新和整修,让家里重新焕然一新”,即使在最后的时刻,也没有放弃对家园重振的希望。
费尔南达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一切,她以“阳光晒热卧室为理由”,[7]关闭了一直敞开的屋门,但随着火车的到来,香蕉种植园的开发,外来人的涌入,他们不得不再次扩建家宅,以招待宾客。马孔多镇的建立,布恩迪亚家宅的扩建与修缮,是破灭又重生的希望,但布恩迪亚家族孤独的命运始终在一方世界中挣扎,终其百年未能挣脱。如同他们的家宅周而复始的修缮、扩建,阿玛兰妲反复拆了又缝好的寿衣、布恩迪亚熔又重铸的小金鱼,名字的重复、相似的长相和性情,在孤独的生命中周而复始。《百年孤独》在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循环闪回的手法,将所有章节合为一个整体,互相关联,环环相扣,反映了布恩迪亚家族对不可逆转命运的抵抗和孤独的无尽纠缠。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屋的修缮速度最终没能赶上衰落的速度。经过四年十一个月的大雨后,布恩迪亚家宅不可避免的沦落衰败,而以乌尔苏拉为代表的布恩迪亚家族也同他们的家宅一样衰落,最后只剩下费尔南达和奥雷里亚诺两个人。
布恩迪亚家族的衰败也带动了马孔多小镇的衰败,外来文明的入侵、香蕉公司的建立和对工人的屠杀、四年十一个月大雨的冲刷,让古老的小镇回归之前的平静,再次被遗忘,依旧处于一种闭塞、与世隔绝的状态。布恩迪亚家族也随之迎来了安宁的生活。但在平静的表象之下,被外来文明侵蚀的满目疮痍的马孔多及布恩迪亚家族毫不迟疑地向衰败命运的终点驶去。
(二)销声匿迹,绝望毁灭
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在经历了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之后,最终没有躲过衰败的宿命,陷入一蹶不振的状态,甚至开始被外界遗忘。
大雨过后,又是一周年纪念日,“共和国总统特使赶来颁发曾被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多次拒绝的勋章,他们曾足足花了一个下午四处打听,发现竟无人知晓在哪里能找到上校的后人”[8]。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去世后,乌尔苏拉·阿玛兰妲带着新潮女性的气息从欧洲回到了马孔多,他成为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主人,在破败的家中开始重新整顿,“打开门窗驱散颓气,修整花园,杀灭大白天就在长廊里猖獗活动的红蚂蚁,努力恢复遗忘好久的好客气氛”。[9]她似乎又让这座沉寂已久的房子有了新的生机,但即使是这样一位女性也无法改变其迅速衰败的命运。在他的丈夫加斯通离开后,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奥雷里亚诺两个人,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又一次迷失在了“血脉的迷宫”中,两人在爱情中孕育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生命,反而带来了整个家族的彻底毁灭。在阿玛兰妲死去,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被蚂蚁吃掉,奥雷里亚诺终于在羊皮卷中看到了家族的百年历史正在丝毫不差的如数上演。羊皮卷预言和房子的命运完美的阐述了这个古老家族的最终宿命。
作者借此来对拉丁美洲的历史完成讽喻,《百年孤独》中充斥着的孤独感,其最主要的内涵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实际上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他们试图融入世界,渴望抛弃落后的传统,但是最终都像布恩迪亚上校发动的三十二场战争一样成为徒劳。小说接近尾声,一阵飓风将这座镜子之城悄无声息的从人间抹去,“永远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10]这里包含着作者的愤懑和期待,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无疑是个悲剧,这悲剧不应在这文明时代上演。
三、黄色意象——民族心理的象征
(一)文明入侵与封闭保守
1、黄色火车:文明的入侵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儿子们听说XX“为他们的父亲举办纪念特典的消息后,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其中,奥雷里亚诺·特利斯特是一个身形高大的混血儿”,[11]接受了奥雷里亚诺第二的邀请,留了下来,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冰的产量,为了扩展市场,他决定修建铁路,在铁路完工后,一辆给小镇带来繁荣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黄色火车进入了马孔多,打开了它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大门,为马孔多带来电与灯、电影等新鲜的事物,为贫困野蛮的马孔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它接触到外界文明。
但随着马孔多及布恩迪亚家族被更多的人知道,离别与疾苦、灾难与毁灭也随之来临。妓女大军的到来是剥削、奴役的开始,香蕉大面积的种植,带来了代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入侵的香蕉公司和具有毁灭性质的大屠杀等。它的出现让马孔多成为外国经济势力附庸的罪魁祸首,也是马孔多面临毁灭的开始。
2、金溺盆:封建保守
费尔南达在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给了她一个女王的梦,连她的同学们也深信不疑,出行坐车,在记事起,就使用刻有家族纹章的金溺盆,而她的父母在无形中培养了她封建保守的思想,以致在后来结婚时,也把象征着女王封建保守、带有家族纹章的金溺盆和所有家中的物品带到了布恩迪亚家中,并决定在这里推行祖上的规矩,把简单传统的用餐变成紧张严肃的大弥撒,强制家人用矫揉造作的方式说话,把普通的家庭变成天主教的圣地,它象征着拉丁美洲被天主教文明的影响之深刻,最终,何塞·阿尔卡蒂奥回家后,为糊口卖掉金溺盆时,竟发现只有纹章的部分是金的,这充满了极大的讽刺意味。也象征着天主教文明中的繁文缛节和封建保守的规矩的不堪一击与百无一用。
结束语
《百年孤独》用“孤独”的意象对布恩迪亚家族及马孔多的百年发展史作了详尽的叙述。也是对拉丁美洲近百年发展史的概括和总结。这个古老的家族曾试图打破生命和孤独的禁锢,融入新的世界,却引来外界的入侵者,侵占土地,让人们无家可归。小金鱼、黄蝴蝶等这些“孤独”的意象表现出人们生活的状态和最终悲剧的结局,它们的存在伴随着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兴衰不断出现,拼命挣扎却无法摆脱,交织在“孤独”主题中。成为马孔多居民及整个布恩迪亚家族精神、命运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2]丁丽芳:论《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5月第22期
[3]HUANG Jie,LIANG Han-yu: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A Cultural Mirror Image of“Latin American-style Pain”[J].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e Sci),Dec.2019.
[4]JIN Ying-hui:The Yellow Imagery of Marquez’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J].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Vol.28 No.1 Mar.2018.
[5]江宁静:《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蕴与根源【J】,文学教育,2021年第2期,第86-87页
[6]乔菁菁:《百年孤独》:布恩迪亚家族房子的生命意象【J】,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11期
[7]冯碧华:孤寂的生命——浅谈《百年孤独》中的生命意象【J】,兰州学院学报,2018年4月第34卷第4期
[8]杨燕翎、曹晓彤:解读《百年孤独》中的黄色意象【J】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第108页
[9]金悠雅:论《百年孤独》的三重孤独意味【J】文学评论,2021年第35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