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探究

摘要

世界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各种理念、技术、算法等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逃避侦查与打击,犯罪手段已从线下转到线上,犯罪模式也从个体化到组织化、产业化式发展,特别存在高智商犯罪,取证和认证的困难程度不断提升,侦查破案率和法院判刑率的漏斗效应也更加显著。社会舆论的压力、民众关注程度也成为考验破案效率的一大因素。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资源数据化背景下,公安机关如何运用大数据的技术,通过掌握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来重建命案现场揭示犯罪行为发生顺序的过程。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可以指导侦查人员更加合理地从宏观角度把握犯罪现场各个要素,以确定犯罪发生期间行为的先后顺序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从而全面保护和获取犯罪证据,重建犯罪全过程。

 关键词: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问题;对策探究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依法治国和大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世界,我们已经跨入了智能型社会,我国执法环境和执法依据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安理论和实践创新有了长足进步,而新型的犯罪手段、犯罪方法使得命案现场信息呈现多元化和微观化。在我国大数据地位提高,和互联网战略支持下,公安侦查工作也顺势而为,各种依赖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新兴技术手段风起云涌并在刑事侦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命案现场勘查和命案侦破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各个省份、各个地区,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执法规范指引下,根据自身条件抓住新机遇、新挑战,创新思维、凝聚力量积极主动创建数据平台、共享数据,打通各级堡垒,各省分界,各地分级开放共享数据,国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数据化命案现场工作带来诸多便利。虽然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但也是互促互进的过程。

 (二)研究现状

犯罪现场重建的探究已然颇有建树,已经帮助并指导我们侦破了许多命案。国内的学者、专家深入并做了大量研究,笔者在2022年经筛选在知网中搜索出了“数据化重建”有关文献2篇,搜索出“命案现场重建”74篇,年限为2015年至2022年。经过整理、学习文献,发现文献主要集中研究概念、对策、意义、理论、分类、方法、步骤、具体个例案例分析、虚拟技术研究。

0c84c28e9bca0e959dfff4284a3c9d14

51cae46d574d72777c2c262bdf4a249d

799eea0064fc36f1d470a4d0095fb2cc

f21f62fe93c6a31f05ac8e4e4fb77344

c3bf9846446f5f432a404d4c12c88849  经过搜集和查找,发现期刊、论文、书籍对命案重建都有研究,但更多的是大数据、现场重建单独角度探究,两者相关联的研究屈指可数,可见数据化命案重建的建树极其缺乏,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命案现场案件发生的空间规律和时间规律是不易于管控的,它是一个含有大量信息的复杂环境,通过人工进行的尸体检验、现场勘验、实验室研究搜集的客观信息和走访调查、受案人员供述、证人的主观信息最后汇总并进行演绎推理,但人工分析的现场重建方法特别依赖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和个人经验,出错率高,但命案容不得马虎,否则会导致破案延迟或失败,甚者会导致冤假错案,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此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化数据命案现场重建的意义:1.建立数据模型,提供预测未来相关案件的趋势;2.构建数据算法,用于案件评判和分析;3.揭示案发原始现场、帮助刻画犯罪嫌疑人、判断犯罪动机,核查证据。

(三)国内发展形势

一是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到来,xx和xxx十分重视公安工作、特别是公安工作信息化,指出“信息化对公安工作改善和加强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抓紧实施”要求“公安工作要坚持科教强警、要加强总体规划,抓好信息化工作”。在当今,公安工作信息化对于提高公安队伍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战斗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对于未来的研究有着很大的支持和作用。数字化信息的到来推动着公安工作迈向专门化、精确化、多元化、科学化的门槛跨越,这也表明对本命题的研究方向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城市建筑物建筑结构方式。当今世界早都是高楼大厦满天下,各式各样的城市建筑物,栉比鳞次,而这些建筑物就是从一张张设计图纸过来的,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共享,公安机关就能快速掌握信息,再利用科技使其透视化,是我们快速破案。三是北斗和GPS定位系统。大数据的作用就是处理,筛选,储存信息,在追踪嫌疑人时,我们一定会使用定位系统,而中国5G网络更是遥遥领先,是我们的数据更快一步处理。再一方面,在信息公开共享时代,在知识及技术普遍的世纪,离不开舆论、社会、媒体的压力,但同时也能积极获取这些各界力量的帮助,术业有专攻,这就是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利处,同时也能利用好网友水军的力量。在党的基层路线指引和支持下,得到人民群众的帮助,同时也要用大数据优化人民群众提供线索的渠道,特别是命案一些细节线索,老百姓的阅历,在很多时候也能帮助我们如何将涉命案件的现场信息的构建,数据化重建势不可挡,也必将掀起一场科技大潮。

  二、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简述

日新月异,大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人类角度来说必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这愈演的反面事物也愈加反弹。按照自然规律来讲,优胜劣汰,刺激新事物产生。公安工作亦将如此,就是在原有的侦查手段上升级,朝着人工向智能化发展,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而数据化命案重建在这基础上孕育衍生。

 (一)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含义及特点

想要形成一整套的实际模型,就必须要有足够成熟的理论依据,一个事物的七点虽然是从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反映的,但其最后发展根源一定是基于某种不刊之论,或者说其最后会变成定律,从一个定律来说,就有其历史沿革,就有其研究历程,特定的含义以及标志的特点。

1.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含义

命案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杀人、碎尸、隐藏、掩埋、抛撒尸体、尸块的地点和场所。本文对于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是这样定义的:在涉及命案案件需要现场重建时,进行现场重建时引入大数据、算法、互联网、图像技术(具有图象拍摄,图片展示等的技术软件)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重新构建命案现场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并探明犯罪人的个人特点和犯罪手段的一项侦查活动。帮助推断案情和预测案件未来趋势,从而减少因人工带来的主观误差。具体来说就是在案发现场和现场信息进行指标检测(指标检测是指iCom实例运行后,根据应用的检测类型开放结果出来的检测参数,包括效果检测和次数检测,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主要运用次数检测,次数检测是指次数的记录。)重建要素包括人物关系、物证分析、空间、时间、因果构成。具体包括血迹分布、手印、足迹、伤痕、破坏物、作案工具、尸体姿势、现场出入口、罪犯信息、受害人信息(性别、年龄、背景、前科)等。对这些信息引入动线概念(是指室内设计与建筑的用语将多点结合起来就连成动线),进行定义、分类、赋值。结合数据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根据因变量的变化分布的线性分布)的人工智能算法,对于非数据(相对于可数据化的现场信息,例如图象、声音、超媒体等)的信息,可以构建数学模型。

2.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特点

第一,便捷各地交流。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它可以被传送到网络平台,经过合法利用进行共享,方便各地技术人员之间关于命案现场重建的信息传递与技术交流,对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提出建议,运用最合理的的手段,完成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经过数据化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就可以使信息的处理、传递,快速、敏捷,节省时间,减少人力、物力的支出,提升破案效率。

第二,创新命案现场重建思维。传统的命案现场重建思维是依靠人力,依据人工,推理演绎,,缺少数据化的推动,缺乏移动性,无法针对复杂的命案进行侦破,导致了有的命案搁置了十几年甚至更长,还造成了案件分析和演绎推理的结果出现断层和误判。而如今我们的技术人员可以依靠科技、数据、网络转化犯罪信息,对于新型犯罪或者极端犯罪时也会有更明捷的方法和思路应对不一样的难题和挑战,做出准确地判断,对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信息挖掘更加透彻化,使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更逼真,更接近实际。

第三,使命案重建更加现代化。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是一个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基础上的运用系统,各种技术手段都在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最大的特点是把现场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运用可视化技术处理,呈现动态示图。利用数据化命案现场的重建,强化技术手段在现场勘查的快速、合理运用,培育我国技术侦查的理性操作,提高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技术含量,增强现场信息分析的科学性,促进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现代化。

 (二)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意义

本命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效果。想要快速破案,想要杀人犯得到法律的制裁和相应的惩罚,想要受害人得以洗冤,不仅需要英勇善战的人民警察,精通法条的法官,还要借助外力,借用人工智能,利用大数据抽丝剥茧,澄清事实,揭露犯罪的本质,使犯人得到相应的处罚。关于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意义总结本课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有助于提高各部门数据整合能力及联动能力。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应用是建立在公安机关实际情况和实时的动态数据之上的,根据以往的命案分析,以前的数据基础,已有的命案侦查手段对其归纳分析,提炼出不同的命案的特点,使公安工作前移。数据化现场是一个虚拟化的抽象概念,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吻可视化、可利用化的现实模型,把在命案中出现的固定参数应用到模型当中,利用算法,把命案现场变成可操作性和可量化的标准,而在数据提炼方面就有意无意地考验了各侦查员、各侦查部门整合数据的能力,也反映了各部门在数据应用的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做出最优选择,最佳决策,提升破案效率。其实在考虑现实问题上,有必要做出相关的妥协:1.在小县城或在基层中命案的发生概率,其必远不如发达地区或更高级地区;2.在欠发达地区,其装备和专业人员,必定有所缺乏;3.发生命案领导做出的应对方案和手段其必然受到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制约。笔者这里提出的问题是针对课题的缺陷性,也是无法逾越的现实鸿沟。

第二,有助于强化技术人员数据应用能力。公安技术是一项严苛的技术,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是公安技术之一,容不得马虎,现在又提出了公安技术要信息化,科学化,数据化,现代化,要求技术人员有大胆自主创新的能力,细致分析现场数据的能力,特别是数据化命案重建这项新技术当中,对于技术人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我们必须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尤其是对于数据的敏锐程度。在如今的公安体制改革背景下,技术人员不仅要适应新时代主题和新形势命案的犯罪手段,还要强化自身能力,抓住时机,钻研更深层次的新兴技术、强化新思维新技能,走在犯罪的前列,发展成全面综合型技术人员。

第三,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一项成熟的技术基于一套完备的理论指导,有了技术和理论的技术其必然会展现其卓越性,研究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关键意义就在于能优化实战技能的同时还能丰富理论研究。若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指导手册能变成某种规范,指引技术人员,这就是课题探究成功之处。而一个探究命题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分享、学习交流,这才能促进某一领域的前进和完善。

 三、命案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依据

命案现场重建是众多犯罪现场重建的其一,细化到个体,其虽然遵循着大方向的客观规律,但每个现场必有其吸引我们眼球的突出点,最后也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点。现场重建不是复制,也绝不是简单地模拟,“而是一个再研究的过程”[3],运用技术手段,并利用其结果和客观认识达到重现命案过程的原理依据。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是建立在真实的现场数据和侦查假设之上的,收集并记录命案现场证据,利用数据化,再结合侦查假设(假设现场的证据和数据已经按其原始画面被记录、收集、鉴别、比对复位)完成数据化命案现场的重建。

(一)网络技术与信息交换原理

利用网络技术是这项研究最根本的特点和原理,网络技术对数据本身的结构及属性的分析、加工相对于人工是有绝对优势的,对于命案现场重建技术的方法指导,所以,利用好网络技术对于技术人员有助于更好的、更全面地认识命案现场,更重要的是,防止因人工误差出现信息漏洞,漏掉现场重要的信息和要素。

信息交换原理是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延伸,是相关学者对于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的研究和学习,提出来的,事实证明也如此,犯罪必有信息转移或者交换的过程,这就提醒技术人员要注意到在命案现场不仅要注意可视化的信息,还必须观察到转移过后的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必须要学会客观全面的观察命案现场,完成命案现场的重建。

(二)命案现场勘查的结果

命案现场是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痕迹物证,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也必须建立在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要反应犯罪人在现场进行犯罪活动的真实轨迹,要建立在对现场证据的理解和运用基础之上的。在命案现场勘查到的痕迹物证越多,越客观,命案数据化现场重建的反馈就越真实、全面、越符合实际。

四、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内容

  (一)命案现场三维重建

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利用技术软件,数据信息采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命案现场进行三维重建(指对三维物体建立适合计算机表示和处理的数学模型,或在计算机中建立表示客观世界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以图像技术为依托,利用数字图片进行命案现场三维展示,使命案现场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技术人员面前,为案件的侦破制定一套最优方案。

(二)作案人的目的、动机

作案目的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所要达到的目的。作案动机是指引发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作案目的和动机是犯罪行为特点之一,命案的侦破是根据确定命案性质而定的,命案性质确定的依据是犯罪行为特点。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快速破获命案,认知命案的本质。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就是引用技术确定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全过程,根据作案目的和动机,判断案件性质。

五、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原则

  (一)客观真实性原则

客观真实性原则是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首要原则。客观真实性是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前提,只有坚持客观真实性原则,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对命案现场信息事实研究之后的结论,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所依据的所有技术检验必须客观真实,只有这样,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才具有现实意义。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才能保证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适应犯罪斗争的形势需要,才能保证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与时俱进。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各种数学方法,电脑算法,人工智能,图象技术都必须严格遵守科学性原则。

 (三)逻辑性原则

逻辑性是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思维保证。只有坚持逻辑性原则,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才会行之有效。当完成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时技术人员应当根据所得到的模型,做出合理的推断,避免与科学逻辑相悖。严格遵守逻辑性原则,才能得到关于事件或犯罪过程的合理解释。

六、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步骤

  (一)数据化命案现场步骤

相比传统的犯罪现场重建的步骤,收集和判断信息,进行推测,提出假设,合理论证,得到结论,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主要以数据化和可量化的信息,运用科学技术使其可视化,直观地现场模型,本课题地具体步骤如下:

(1)命案关键要点收集

(2)确定命案事实现场信息数据化作出假设

(3)假设推理

(4)呈现命案现场动态图

(二)数据化命案现场图的呈现

整个重建的过程是建立在一个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可视化流程图展示命案过程,把命案放入多维空间,攻克难点,快速破案。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崭新的而又复杂的领域,本课题主要介绍3dsMax和Virtoos结合使用的方法,3dsMax是由Autodesk公司创建的建模软件,使用其软件主要是为了对命案周围环境,建筑进行虚拟展示,特别是场内尸体位置,房屋设置的可视化很重要。Virtoos是由法国全球交互三维公司开发的游戏和虚拟技术开放平台,主要作用是场景设计、行为设计、漫游设计,两个软件结合后最后导出动态展示图,具体如下:

尸体位置→血迹分布→尸体检验→血迹遗留痕迹物证→作案人数侦查检验→人物关系

 结论

综上所述,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是可实现的,当然重建的内容不可能与实际情况一样,只能做到相对于准确的,命案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犯罪重建过程,本课题只是浅谈,其引入的科学技术、算法、软件技术是很高级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项技术都是时代产物,都是信息化发展进步的结果、往后的时代发展会更先进,将会使我们的侦查工作如虎添翼,为数据化重建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沙贵君.犯罪现场勘查学教程[M].群众出版社,2008.

[2]杜世贵,白正军.浅论命案现场勘查与重建[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6,S2(v.31;No.162):176-177.

[3]李欢乐.数据化犯罪现场重建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

[4]陈昭.虚拟现实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研究与应用[D].法制与社会,2015.

[5]庄东哲.犯罪现场概念新论[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02):61-63.

[6]张旭毅,庞展.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在现场重建中的应用展望[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v.36;No.336(06):233-234.

[7]张国良.犯罪现场重建概念新探[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1-13.

[8]刘洁,郝孟超,牛振林.命案现场重建1例[J].刑事技术,2005,000(006):58-59.

[9]樊家林.论犯罪现场重建理论的价值[J].政法学刊,2005(01):49-52.

[10]王国民,马静华.从现场分析到犯罪重建与犯罪画像——犯罪分析理论述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01):108-114.

[11]孙树峰,顾君忠,郑伟进.基于虚拟现实技术重构犯罪现场[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41-43+46.

[12]郝宏奎.论犯罪现场重建[J].犯罪研究,2003(04):13-21.

[13]刘品新.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28-35.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到了毕业季,感谢学校的培育,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父母含辛茹苦供我上学十六年,十六年的付出,在农村支付一个学生的学费是一个相当大的支出,而父母从未让我为此感到困扰过,给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的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颜色,也让我活出了光彩,感谢最伟大的父母。

同时我要感谢寒窗苦读四年的舍友和同学,他们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欢乐,在警校我最大的感触是团结就是力量,政治立场要坚定,在四年大学里,有了对警察队伍新的认识,在和平年代这个默默付出的群体,这个流血牺牲最多的群体,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的不易,也使自己更加有担当,责任,更加爱国。

最后我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总是悉心教导我的论文,耐心解答我的困惑,她很辛苦,一边教导我们的论文,一边还要给学弟学妹上课,在繁重的工作量中,也不会马虎,老师爱岗敬业的宝贵京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真诚感谢老师的付出。

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探究

数据化命案现场重建的探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2月2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865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2月28日
Next 2024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