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汕尾市为例

 摘要

普惠金融是可以以较低的价格给农民、老弱病残人员、特殊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缓解经济压力和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概念最早在2005年联合国小额信贷中提及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可以有效的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解决一些资金缓冲、创业融资、农业收入保障等问题。2021年普惠金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而且我国目前在重点推进振兴乡村战略,发展乡村经济。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资源充足,自然环境以及开发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发展业务是不错的一个机遇,而且XX相关部门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本文研究之前我已经查阅了《贵州统计年鉴》、《H市统计》以及许多相关文献,并且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农村信贷体系、信贷情况以及农业发展情况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H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根据现状研究剖析该地区需要改善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措施。

 关键词:普惠金融;小额信贷;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信贷体系

引言

在近年来,由于国家多项重要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发展速度很快,在部分农村地方金融服务有效改善。并能够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金融服务需要,使得农村金融服务更为便捷、覆盖范围更广,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资金投入与获得。因此中共中央xxx也出台了有关文件精神,表示全面推动农村振兴与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复兴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为了使农村全体农户都能够过上更为幸福的生活。乡村复兴就离不开XX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高效管理,而通过发展农村普惠型金融服务就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金融服务必须重点面对普通农民、小型民营企业、城市低收入群体以及社会特殊人群等开展业务。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掌握一些金融服务产品,从而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想在农村区域内全面开展普惠金融的主要方式还是一些壁垒必须突破,所以我们就必须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三农”领域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提升完善的部分,xxx明确了振兴乡村的目标与任务,强调将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在2020年3月6日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X总X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设定了五年的衔接过渡期。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确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战略地位,并要求XX必须坚持促进中国乡村地区在产业、人才、文明、生态、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发展,走富有我国地方民族特色的新农村振兴发展路子,积极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数字化、高科技化,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村富裕富足的基本目标。

国家这一系列的谋划部署,都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催人奋进。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多元化,并且我国的现代金融科技发展迅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应时代而产生,而目前全国的多数城市乡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滞后。在当前中国的乡村振兴的背景条件下,普惠性金融已经变成了有效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有效方法途径之一,普惠性金融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快速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是为所有群体以比较低的价格提供金融服务,而传统金融常常容易忽略农村地区、小微企业、贫困特殊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它可解决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民信贷服务效率低等问题,它可促进贫困地区的创业创新,同时加快经济增长,完成脱贫工作向小康生活迈进。

1.1.2研究意义

研究普惠金融现状和发展模式可以有效完善该服务的金融体系,为贫困地区提高民众可得性、不再受传统金融排斥。因为贫困人群和落后地区常常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难以获得贷款、储蓄、保险和支付结算等基本的金融服务。让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该地区贫困人群、农民、小微企业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拥有更好创业条件去创造经济增长。

 1.2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1.2.1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们对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王安文认为农村金融的改革需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它应是我国下一步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程新宇认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的重点方向,有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田娟认为目前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效的利用普惠金融服务就成为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另外国内有些学者对我国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如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下收入差距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董晓林等认为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仍以XX主导,农村金融供给成本高、效率低下,市场供需不均衡,尚未形成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使普惠金融得以可持续发展,要更加强化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和金融创新。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1.2.2国外研究成果

Khan将普惠金融定义为以合理的成本使弱势群体能够享受金融服务。Ikebana Mar&Bind Adamant提出普惠金融的目标在于使所有人群都能接触并便捷地享受到自己所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Huang通过分析蚂蚁金服公司的小额贷款数据,发现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地运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精准性,降低用户的融资成本,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2.3文献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的学者文献查阅研究,发现在普惠金融这一领域已经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而且国内的学者对于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做出了问题研究并且得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对策。在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多次强调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覆盖率不足的问题。普惠金融在振兴乡村背景下需要懂得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该地区的自有条件很重要。

通过对前者的研究学习,有助我分析H市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并且可得出相关建议改良该地普惠金融服务。促进H市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希望为该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1.3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分析法。基于对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利用各大研究数据库、杂志、图书等途径,阅读并获取有关的研究文献资料。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充分掌握各方面研究方向及成果。以为本论文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科研思想和研究主张作为科学基础。

(2)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国家统计局、银保监局、XX部门相关报告、相关研究文献等获取二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再将数据进行分析描述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

(3)比较分析法。通过在互联网上收集二手数据,进行贵州省与H市普惠金融发展相关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该地区普惠金融的差异性。

 2普惠金融理论概述

  2.1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

  2.1.1普惠金融内涵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它所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民众享受到金融服务。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5年指出,普惠金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有金融需求的时候,以更便捷的方式、相对合适的价格、及时得到优质、有尊严的服务。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偏远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巨大的帮助。

 2.1.2普惠金融的体系

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的概念。这被认为是传统金融理论的一种补充,让更多的人享受金融服务。全世界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金融享受,实现人人平等,都有权利享受同样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体系是依靠XX政策推动和科学技术更新换代推动整个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利用该金融服务特性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增长。普惠金融可向特定人群提供有效、合理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

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金融机构人员可向贫困乡村人群介绍如何利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给他们带来哪些有利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通过一些金融工具来改善贫困人员的经济最大化利用,让他们接受并学会利用金融工具和产品来增值自身资产和经营能力,达到资本增值与扩大经营的目的。从而改善该地区金融体系,促进该地的金融市场发展,引入资本扩大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XX也应该鼓励和支持该地民众进行相应普惠金融产品进行使用,并且加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基础设备建设力度。从而为该地区提供最大限度的金融服务体系。

2.2乡村振兴相关概念

  2.2.1乡村振兴战略

X总X曾在2007年在党的十九大讲话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2018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xxx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为三步走,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农业发展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农村向城市接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是为了实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领乡村地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使得农村地区生活质量提升,实现共同富裕。

贵州省在2017-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9项具体指标,包括4项约束性指标、25项预期性指标,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见图2.2所示);为了更好的推动乡村建设,五年发展规划中给各XX部门落实重点工作推进提供方向。部署一系列工作重点任务和行动计划,为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机遇和可持续增长动力。XX部门还需优化农村发展布局与经济发展方向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领民众走向美好幸福生活。

f0567866f14735497c724257d6554853

9d75bf45dcf8bb2e58790d5accd8c1a0

fdbf3f7efd200311ba9dd42a835a66d7

a9f9821d785b2f5d646728db8660a17b

  2.2.2乡村振兴的金融要求

乡村振兴对于普惠金融有具体的要求:它要完善传统金融服务不可以支持农业发展的那个部分,合适的普惠金融体系可以在农村地区更好的去服务民众。一是形成多元化、现代化、数字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服务该地区的服务人群主体,提供办事效率与支持度。二则是要利用乡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自身特色优势去开发创新的金融产品形式和金融服务,走进贴近当地的群众生活去支持他们。三则是要利用好XX的相关惠民政策来对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进行到更多、更好便捷的服务。让有更多需求的人可以拥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减少了门槛投资和风险。2020年出台的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均已就如何抓好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实施新农村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中作出明确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贵州省人民XX也将大力发展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走进每家每户。为更多人提供不同金融服务的选择,不再被门槛限制。明确了各XX单位落实金融发展带动“三农”工作的部署,加大普惠金融带动农村经济的力度。

2.3乡村振兴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

在实现新农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目标任务中,产业兴旺计划是破解农业问题的基本前提。产业经济发展前期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所以这时候需要发挥普惠金融在农村振兴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快扶持农村实体工业经济发展壮大,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和产业模式,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进而最终达到真正的实现美丽乡村的全面振兴。在农业金融服务支撑国家实现新农村伟大复兴的战略的这个历史过程中,涉及到农村社会治理、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更多方面内容的新农村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必将得以进一步提升,也就必将进一步增加农业金融市场需求,为实现该金融机构在今后几年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农村经济振兴必须与促进农村的普惠性金融的发展相辅相成。

 2.3.1农村普惠金融与产业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础,唯有产业繁荣方可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村产业的前期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XX资金投入保证农村产业日常运行,而普惠金融则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与服务配套功能,可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本支持,从而尽快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H市地区山脉多、近临海、农产品加工与旅游业等资源较丰富,不过由于当地经济条件落后许多资金企业不愿进行发展。在这种时候需要当地企业运用相关资源和XX普惠资金进行联合发展,普惠金融这种金融服务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快速蓬勃地发展与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旺,将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新的金融需求,两者是相互支持扶持的。

 2.3.2农村普惠金融与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下,H市许多地区开始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立以后,许多乡村地区自然环境普遍优良。但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目前还处在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污染排放不够管理、农村使用肥料过度等的现状下。在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方面普惠化农业金融服务还能够发挥一些推动作用而另外,利用普惠性农村金融还能够推动当地农村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利用普惠金融也能够发挥一些推动功能。另一方面,利用普惠金融还可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新乡村建设中需完成的新乡村公用设施建设通常由地方XX部门来进行,但是由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往往需要更大规模的资本引入。这就会使地方XX部门很难拿到这部分的资金投入。而通过普惠资金供给地方公共服务,则可以优化XX资源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XX对公共服务物品供应不足的现状。,通过普惠金融供给服务,可优化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XX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象,提高了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为农村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正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乡村资源的环境保护以及农村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的发展仍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体系来促进建设,而普惠金融则可支持农村区域建设发展需求,并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以及针对该农村区域发展的资金需求做出创新产品。共同分享将乡村生态转变为城市生态经济之后的丰硕成果,以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城市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双赢。

 2.3.3农村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落后地区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是不容易的,许多资本家不愿意进入贫困地区进行建设工厂和公司。因该地区的经济不足以支撑他可持续收入,风险系数比较大。所以导致贫困的农村地区经济持续不振,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普惠金融可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来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让该地民众通过自身资源创造经济实现脱贫目标,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两者相互促进发展。

 3 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3.1该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情况

贵州省截止2021年6月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16562家,相对于2020年下降81家。国有银行在减少,更多的是中小规模金融机构的网点扩张。城市的金融机构逐渐向农村地区靠拢,H市地区银行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一个乡镇大约5家银行金融机构,而H市城区有8家银行机构分行。总体金融机构数量170家左右,相对贵州金融机构平均分配数量差距较大。近年来需要引进最多的金融机构,为更多的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少的原因,一方面是该地区落后贫穷消费水平较低,很少资金进入金融市场。

另外一方面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成本较高,在该地设置网点服务成本较高,该地区金融机构大部分为国有银行或者政策性银行。因此可看出H市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率较低。这些分布在县域、乡镇的农村信用社及分支机构网点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经济的重点。可为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中坚力量。可进一步推动“三农”建设,完成乡村振兴目标。

 3.2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H市不断深化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道路,近年来H市大规模建设公路,确保乡镇交通便利。第二方面是建农村地区排水渠道,许多农村农业发展实现统一规划。完善农业规范性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加强发展也要确保农村地区环境不被破坏。第三方面是建设创业基地以及农产品实验大棚,XX加大力度引导当地民众创业和根据该地区特色发展农村产业。近几年,大量资本和年轻人回到家乡进行创业。根据调查得知碣石镇许多年轻小伙回乡做起网红旅游景点和电商行业的生意。该地区这三方面的建设,为普惠金融打下良好的经营基础。

 3.3该地金融机构信贷情况

H市贫困偏远地区比较多,金融机构分布也不均匀。并且文化水平较低,许多人们不懂得信贷的知识概念与用途。导致该地区的金融信贷服务较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但近几年来H市逐渐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目前修文县农商银行累计完成21752户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整村授信”项目已覆盖县内351个自然村,占全县自然村的41.15%;预授信农户7381户,授信金额达3.67亿元,用信金额1700多万元。而且H市金融信贷服务正在不断增长,图3.3和图3.4可看出该地区金融信贷保持稳定增长。

图3.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单位:亿元)

c7c66c95e01b7cc964984ecc2ea784cd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历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图3.4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单位:亿元)

888c83b5b768a9fca7fc99bd33133e1a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历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该地的金融信贷保持稳定增长趋势,H市的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从2000年的58.8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82.34亿元。可以看出该地民众的收入在稳定的增长。而且H市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也在稳定增长,从2000年的78.19亿元到2020年的1073.29亿元。而且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57.0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0.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28.54亿元,增长10.9%。同时,金融机构信贷服务对实体经济贷款持续快速增长,有效解决贫困民众贷款难的难题。而且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69%,比前年下降了0.19个百分点。

  3.4该地农业发展情况

H市处于贵州省中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该地区发展农业和旅游业有着相对优势,可以更快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从这几年的农业农作物的产量来看粮食作物和稻谷产量在稳定不断上涨。2020年贵州省的粮食农作物总产量为12675568吨,而H市的粮食农作物产量为426966吨。是全省的1/3的产量,可以看出来H市的农业发展力度较大。H市的农作物产量情况如图3.4情况。该地区环境优势很好,地形属于喀什特地貌,时常会经历暴雨、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产品的产量会造成威胁,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普惠金融中农业保险金融产品可以将风险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收入,确保农民之后的农业耕种和生活水平不受影响。所以该地区的农业保障可以通过普惠金融来进行对冲风险操作以及扩大生产。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和渔业的规模较大,有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图3.4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单位:亩、吨)

33c3e68b5bcf4d3228c7124808a97b69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历年《贵州省统计年鉴》。

4 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4.1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较低

H市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H市主要分为4块地区,四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而且乡镇地区比较多,金融机构数量不多。民众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较少或者获取途径较为复杂,导致普惠金融服务无法提供给大量需求者。

另外一方面,是市区、城镇和乡村之间的硬件基础设施不完善。许多金融机构位于中心镇位置,偏远地区的乡村出行交通以及道路不完善,导致需求者获取金融服务困难。

 4.2农村数字化、智能型金融服务使用效率低

H市较多地区的文化水平、经济水平跟不上发达地区,使他们对于数字化和现代化产品比较陌生。偏远农村乡村的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在使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时有一定难度,而且受制于传统思维习惯和比较单一的信息获取渠道,缺乏金融素养和金融知识,使得他们更愿意选择物理网点获取金融服务,需求者这种思维习惯不利于数字化农村普惠金融的开展。同时,金融机构处于贫困偏远地区许多数字化、智能型的金融服务设备无法提供使用,依然使用较为普通的设备导致金融服务时,办理业务时间较长。而且城镇互联网设施建设和大数据收集条件不充分,导致服务效率低。

第二方面,是XX与相关金融机构部门对新型服务方式的宣传力度不够。偏远农村居民由于对数字金融不够了解,有可能会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方式的安全性产生误解,从而规避这类新型金融服务的使用,使得数字化、智慧型服务方式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因此,数字化、智慧型服务方式只有从客观和主观都融入农村地区,才可能真正破解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农村地区能够获得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4.3XX对于农村普惠金融的政策扶持较为缺乏

当前,H市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显著,跟当地XX政策支持有一定的关联。农村城镇金融机构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产品供给时很难保证盈利性问题,金融机构需要在该地区可持续经营离不开XX的扶持与帮助。XX可通过政策性金融帮助金融机构减少经营成本,让金融机构有更多的资金投入金融服务提供给民众更好的金融产品,更好的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可促进“三农”任务的推进,完成乡村振兴的战略。对于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的宣传,也需要XX部门帮忙宣传引导民众正确使用及认识,避免民众不信、不懂等现象出现。从目前的乡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务来看,XX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扶持和帮助仍存在不足。

 4.4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受到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的制约,H市内四个地方的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区域差别。从农村银行营业网点分布看,农村银行网点大多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中心区域内,较偏远乡村地方银行网点的资源覆盖面也普遍较差。城区经济发展的迅速和交通运输方便吸引了越来越多地方的人民进入该地区生活和工作。造成了边远乡村逐渐向城镇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靠拢的倾向,这一情况也会造成农村“三农”的发展迟缓,很少人愿意留乡发展农村。从存款量和贷款量来看,贵阳城区地区贷款规模高于开阳、修文和息烽地区,城区金融服务体系较为完善。偏远农村地区资金和人员外流会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大。综上,农村普惠金融的地区性差异不利于其持续发展。

 5 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5.1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并引进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该地区金融机构分布不均匀,主要设立在乡镇中心。可增加金融机构数量,提高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覆盖率。每个乡村地区至少一个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服务与咨询,有利于传统农村民众接受新型金融服务。从而提高普惠金融发展空间。该地区基础设备也需要完善加强改造力度,XX相关部门需执行监督验收责任。因该地区农业发达,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农作物产量。引入农村普惠金融有利于确保该地区农业经济增长,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此优化与改进有利于偏远地区农业发展,同时XX部门应该起到扶持金融机构引进与政策支持,确保金融机构服务成本降低可在农村地区持续发展。

XX组织打造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对接平台,以大学生村官为主导帮助农村地区民众与金融机构对接。有利于两者信息互通,质量有保证。打消农村传统民众不信任问题,放心接受金融机构服务。营造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达到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双赢的状态。

 5.2加大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力度

目前修文县已经开始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有21752户农户进行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其他地区也应该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确保大部分农户采集完成。因为随着农村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户们可以享受更多金融服务带来的信用红利,加快“三农”工作任务的推进。同时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可提高金融机构信用审批进度,减少信息获取难度。

 5.3改善普惠金融服务区域性差异

一、加强该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让传统消费观念习惯减少。让农民懂得辨别金融风险、引导农民可以通过适当融资和理财增加生活收入;为新型金融服务进入农村乡镇地区打下良好环境。

二、XX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入资本,发展第三产业。减少向城化状况,吸引更多的乡村人员与在外青年回乡就业,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三农”工作任务执行。该地区经济不断呈现稳定增长,必然会形成良好金融市场体系,增加金融服务机构,减少普惠金融服务区域性问题。

 5.4推出相关XX政策扶持

XX可通过货币政策引导,促进金融机构与当地银行机构积极运行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支持“三农”信贷投放。XX部门还可以引导乡镇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创新出贴合当地农村农业的新型金融产品。同时XX相关部门可以提出相关支持金融机构政策例如: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税收减少等政策,向金融市场其他金融机构发出XX积极支持信号。促进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地区发展。

 结论

本论文是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如何进一步优化的问题,通过相关论文文献、新闻周刊、统计局数据分析了解该地区农村普惠金融现状,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发展,指出该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该地区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农村普惠金融覆盖率较低、农村数字化和智能化金融服务使用率较低、XX对于农村普惠金融政策支持比较缺乏、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地域差异较大。最后本论文研究给予H市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和加大引进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该地区自然资源与需求资源较为丰富,对于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有效发展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力度,缩短审查时间和信息获取难度。可促进农村地区的人们获取更多的信用红利,从而带动地域经济发展。

三、改善普惠金融服务区域性差异,吸引更多资本家进入农村地区和农村、特殊人群进行金融服务。让普惠金融服务进入农村地区视野,可持续的发展。

四、加大XX相关政策扶持金融机构,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以及资本进入该地区。

从这几年的信贷、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来看,H市的经济发展正在稳定发展。而且很多的年轻人回归到家乡进行创业,而且XX部门也提供一定的基础设备支持和政策红利帮助更多的人们。通过金融市场的调控以及金融市场资本的进入带动该地区乡村进行基础建设,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进度。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和普及,该地区的人们充分认识到金融服务带人们带来的便利。不再像之前一样排斥金融服务,而是尽可能得到金融机构的帮助以及自身理财等。

 参考文献

[1]王译禾.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1.

[2]邢育婧.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1.

[3]栾晓飞.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21.

[4]刘树新.贵州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基于贵州12地市的调查[C]//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2015岭南经济论坛暨贵州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文集.,2015:284-289.

[5]王卓.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N].江苏经济报,2021-11-18(A04).

[6]葛昌英.让普惠金融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N].江苏经济报,2021-11-12(B02).

[7]程明,唐越.关于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J].大众投资指南,2021(19):3-4.

[8]于之倩,汪月.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2021,18(09):35-40.

[9]朱欣怡,成康康.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21(09):31-33.

[10]廖原,朱燕燕.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移动支付推广的SWOT分析——以贵阳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18(12):71-74.

[11]田霖,张园园,张仕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应的检验[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

[12]赵宇红,梁光华,许曼莉,朱友平.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研究[J/OL].管理现代化,2021(06):1-3[2021-12-14].

[13]郑文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创新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21):164-166.

[14]李雨,王祥,陆文杰,屈柳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需求及可得性研究——基于65个创业农户的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63-64.

[15]王安文,蒋欣怡,李玉如,赵丽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3):60-61.

[16]Khan H.Financial Inclu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Are They Two Side the Same Coin[R].Spec ha Bacon,2011.

[17]Ikebana Mar,Bind Adamant.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Some Design Principles and a Case Rudy In 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07,(3):121-1126.

[18]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18(06):31-36.

[19]顾宁,刘扬.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微观特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8(01):48-59.

[20]Huang Y,Lin C,Sheng Z,ET AL.Fichte credit and service quality[J].Work.Pap.,Grad.Inst.Geneva,Geneva,Switz.Google Scholar Article Location,2018.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X老师从选题到论文研究过程都给予我全面的指导意见和帮助。让我论文写作过程中避免了许多弯路,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里完成本论文研究。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指出选题方向应与所学专业相关以及个人兴趣相结合来选取题目,最后我的论文选题确定为“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研究”。在论文研究写作过程中,面对研究数据收集无从下手时,指导老师告诉我许多网站及平台进行收集。同时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师兄告诉我写作的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在过程中给予我鼓励。在论文答辩、查重等环节之前,我的指导老师及时反馈论文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我改善论文相关部分。

同时,感谢我班级所有的同学,因为有你们的陪伴,让我大学的学习路上不孤单。拥有美好的大学时光。感谢所有授课老师的教导,感谢学院各位行政老师的关心与督促,在你们的指导下快速学会课本里知识让我收获更多的生存技能。学校社团陪伴了我大学的四年,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五彩斑斓的趣事。也让我学会了责任心的重要性。也感谢我的家人的关心,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一直在我的身边给予一定的帮助。同时感谢我实习的单位给予我实践锻炼的机会,让我学会了许多东西,并且对我的论文研究提出宝贵的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汕尾市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以汕尾市为例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0099.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2月20日
Next 2024年3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