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探析——以寿光地区为例

  摘要:

随着当前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受到季节的限制,以往山东地区一到冬季,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是以白菜、土豆、菠菜、萝卜等为主要的食品,但随着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不断快速发展,让人们在冬季也能品尝到更多的新鲜农产品。这样的配送技术的提升,导致新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空间也更加广阔。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商业发展必将是以冷链物流配送为基础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但当前不仅仅是寿光地区,全国范围内,广大农民和商户更加重视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对物流配送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这样的意识条件,导致大量的农产品由于运输不及时而产生损坏和变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收益,增加了生产农产品的人工成本和人为损耗。

寿光地区农产品丰富,海鲜种类繁多,但由于寿光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寿光地区农产品外运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很多当地农民由于运输不当和不及时,致使大量农产品作物白白浪费掉,而一些市场急需的农产品无法得到有效地供应,市场需求端反而得不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研发工作,为全国百姓提供更加新鲜、美味的寿光海鲜和寿光农产品。本文以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并实地走访了寿光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供应商,就当前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问题进行了相对的研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一些相对可行的对策,对未来寿光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模式供研究领域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物流企业,农产品,发展农业现代化

  1.绪论

  1.1研究意义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和甚至国家安全,要将农业发展的问题上升到国家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又一次为我国的额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内涵:“要求努力发展现代农业,赋予更多的科技含量,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可以看到,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当中,据寿光市统计局统计,寿光市区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植面积超过了112千公顷。总产量已经超过了501万吨,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水果人均占有量达到了60公斤,蔬菜占有量达到了200多公斤,可以说寿光地区的农产品供应为丰富整个山东地区百姓餐桌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巨大的蔬菜水果产量没有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巨大的收入上的回报,归根原因还是由于农产品运输方式较为传统,先进技术的应用十分有限,农民增收过多依赖农产品数量上的提升,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运输方式的改善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据统计,不仅仅是寿光地区,从全国范围内看,我国还没有建成完善的农产品冷链供应体系,我国只有10%左右的肉类产品和24%左右的水产品能够保证全运输过程的冷链运输,这样的冷链运输比例导致农产品腐败率居高不下,这样的运输方式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改观,这样做将会对寿光乃至全国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运输安全作出巨大的贡献。

  1.2国外研究现状

对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研究最早的国家是X,研究的理论成果也较为丰富,在1965年,X的安德森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实验室对各种蔬菜水果的最佳冷藏时间、冷藏温度进行了多次研究,并得出了当时最为科学严谨的数据依据,这就是著名的安德森理论温度,1971年,随着运输尤其是冷藏运输方式的改进,荷兰著名的生物学家特乐朗思有进一步对农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包装过程中的运输冷藏时间和冷藏温度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为西欧和X食品运输企业提供了最具价值的运输食品方式的参考,大大帮助了这些企业改善冷冻农产品的保存方式,降低了产品的物流成本,进入21世纪,对冷链物流配送的研究越发激烈,各类产品的运输方式都已经精确到了分钟。而保证冷链运输配送的产品品质和口味已经成为各大运输企业和农产品经营商的研究重点,2013年,日本的宫三弘一教授提出,仅仅保证冷链运输过程中农产品不产生腐败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消费者的需要,更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最合适的温度来保证新鲜农产品的口味和品质,世界各国的研究学者还在不断的加大对农产品冷链配送的研究。

  1.3国内研究现状

反观国内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现状,当前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提高,在借鉴了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冷链物流配送的概念解读、技术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厦门大学的王子涵教授最早在《食品安全与科技》一书中,提出建立我国自己的冷链运输网络,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新鲜的运输方式。2010年,韩红玉、何经纬教授共同发表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综述,文章对我国当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农产品冷链配送进行了摸底调查研究,对我国未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了指引。2013年,在经历了多次的模型分析和对比试验后,中国农业大学的吴宗霞教授指出,农产品生产企业如果科学合理地运用冷链运输方式,会为自身降低30%左右的生产成本,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获得竞争的主动权。

  2.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

  2.1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布局趋于合理。

山东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寿光市又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可以说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寿光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加之山东寿光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沛,非常适合海产品、水果、蔬菜的生产和种植,每年寿光地区都会为全国各地的市场提供大量的农产品作物,这就迫切需要寿光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在当地XX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宣传部门经常对寿光地区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户之间定期进行信息交流,普及先进的冷链物流配送知识,质检部门严格对食品安全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冷链运输不合格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以确保所有的冷链运输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交通部门为所有的冷链运输配送车辆提供绿色环保标示,对这些车辆给予绿色通行方面的便利。在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寿光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寿光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市南区和市北区主要以蔬菜水果作为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崂山区和黄岛区主要以水产品作为其发展的优势产业,各个县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发展重点,并逐步形成了规模优势。

  2.2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企业蓬勃发展。

先进的冷链物流配送离不开运输企业的大规模发展,在寿光地区XX的支持下,近2015年底,寿光地区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就已经超过了600家,其中近80%的物流企业可以从事冷链物流配送,一些大规模的民营冷链物流企业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形成了区域内较为知名的冷链运输企业,已经成为寿光地区的重点骨干型企业,在周边地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这些企业可以完成华东地区冷链物流配送24小时货到最终供应商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寿光地区农产品企业的快速发展,当地较为知名的一家物流企业为例,作为寿光地区从事冷链运输时间最长的物流企业,拥有冷藏车辆超过了900台,最大的冷库最多可以冷冻20吨新鲜水果,并在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建立了运转分配中心,形成了巨大的物流配送网络格局,集农产品冷链运输、包装、仓储等功能融为一体,在全国各大冷链运输企业在,率先走在了前列。

  2.3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为更好的帮助当地农产品企业做好冷链运输配送服务,寿光地区特意规划出超过30平方公里的冷链物流园区,作为当地新业态的发展模式之一,在物流园内已经聚集了近500家冷链物流企业,每天这里有几百吨的新鲜农产品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为了扶持寿光冷链物流配送基地的发展,当地特意新修了供电网络和供电系统,这里的冷库容量已经超过了700万吨的能力,冷藏运输车辆超过了4000台,随着技术的升级,当地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也逐渐入住产业物流园,通过网上进行农产品销售,冷链运输车辆将会在第一时间组织装车,将寿光的大虾、蔬菜、水果等特殊农产品运输到内蒙古、辽宁、河北、黑龙江、江苏等地,绝大多数省份实现了24小时内到货服务。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寿光地区的冷链运输率较以往提升了20%,冷藏库房的存储量较以往增加了一倍,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入住寿光冷链物流园区,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寿光地区已经逐渐成为山东省冷链物流配送的中心城市,保证了周边城市新鲜农产品的快速运输。

  3.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形成

现代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需要整体上提升各个环节的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品,提高各个环节的配合密切程度,多方面共同防止新鲜农产品发生腐烂变坏的现象。但笔者对寿光地区冷链物流配送环节进行研究后发现,当前农产品生产商、货运商、产品批发商、消费者几方面人员沟通较为繁琐,环节较多,在沟通和合作方面的效率还较低,这就导致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低下,农产品物流的成本也持续居高不下。虽然寿光地区有大量的冷链服务车辆和服务企业,但这样的物流系统还没有深入到农户家中,农户从果园和池塘将农产品第一时间采摘和捕捞后,没有在最短的时间内交给冷链物流企业,导致农产品最关键的环节出现了滞后,提高了产品损坏的可能性。另外,农户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障碍,虽然互联网企业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农户家中,但消费者和农户之间的直接联系还非常有限,中间商有的时候为了获取利益,人为制造信息障碍,中间商在其中赚取利润,消费者不得不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和农户的利益受到损害。

  3.2专业配送队伍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水平较低

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是未来农产品生产消费一体化的必经之路,要想将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相应的需要大批的专业配送队伍来进行深度的改革,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在寿光从事冷链物流配送的人员平均学历只有中专或高中水平,对冷库保温、农产品湿度保存、农产品低温储存等知识知之甚少。在搬运和整理不同农产品过程中,不会按产品种类区分不同温度、湿度、压力的农产品,大多数运输人员没有这方面的综合知识,对农产品不同季节、不同温度下的保鲜时长也没有专门的研究。各个冷链物流企业员工队伍的专业化运输水平滞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辅导,对不同农户的针对性辅导不够,硬性的等待农户前来咨询,没有形成主动上门服务的局面,没有将广大农户的运输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市场潜在的空间还有待挖掘。

  3.3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设备落后,规模较小

要想进一步发挥寿光地区农业产品冷链运输产业,就要不断更新现有的冷链物流配送设备,虽然寿光冷链产业园内冷链运输车辆众多,但笔者了解到,这些车辆大多都是后改装而成的,安全系数较低、车厢保温时间有限,对于价格昂贵、温度控制要求较高的农产品,这些车辆大多数无法满足需要。另外,寿光地区对冷链运输企业的准入制度还过于宽泛,没有形成严格的准入制度,低门槛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致使一些能力水平较差的运输企业从事到专业性较强的冷链物流配送工作当中,这些企业在低温保存、冷链运输等环节不够专业,导致一些客户对寿光地区冷链运输企业产生质疑,大大损害了其他优秀企业的形象,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在寿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虽然寿光地区近些年冷链产业规模取得了飞跃,但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地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自身的规模还非常小,满足寿光地区周边居民的需求还是能保证的,但要想扩展更广阔的市场,就需要继续改旱现有的冷链运输、仓储设备。园区内企业的冷链工作流程还不够完善,现有设备过于陈旧等现象还普遍存在,需要在今后较长的周期内进行大力改善。

  3.4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缺乏上下游统一的规划布局

发展寿光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不能将责任集中在农户和消费者身上,要大力发展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据笔者了解,当前寿光地区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比重不超过30%,多数合作模式是农户与中间商之间的合作,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只是作为中间运输商存在,这样导致大把的利润都流入到中间商手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利润除去运输成本后,所剩无几。这样缺乏统一的上下游规划布局,将会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长期得不到提高,对未来冷链物流产业在寿光地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没有足够的利润,各个物流企业就不会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优势资源就无法快速整合,集团性的优势就无法凸显。当地各级XX在统一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对不同类型的冷链物流配送企业进行合理布局,上下游企业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各类企业找准自身定位,合理组建自身相适应的配送、销售格局。如果任其物流配送企业自行发展,将会加大运输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3.5信息技术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

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在我国是一种新鲜的物流配送方式,也是一种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要确保冷链物流配送整个过程的安全和高校,就必须健全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由于监管方面和法律法规上的欠缺,我们的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还处于无序的状态下,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导致大多数企业无法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运输,这样在货物的交接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因为温度等情况的变化,出现农产品损坏的现象,寿光地区个别运输企业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市场信息在此成为终端节点,信息无法有效传递到物流企业,导致合作成果的效率低下,寿光地区可以效仿北京、上海等地的农场,直接在互联网上,利用销售平台直接和客户进行交流,促成贸易订单的签订,笔者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最关键的是要掌握第一手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时刻把脉市场信息,找准明年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提早进行准备市场最需要的农产品,获得市场最新的生产技能和销售渠道;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销路问题等,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找到解决办法,可以说,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4.寿光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措施和建议

  4.1以农户和超市为冷链物流配送的关键

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配送公司,必须要将终端地点放在超市或者是农户,有效搭建农户与超市的合作沟通桥梁,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独自寻找客户源,独自寻找物流企业进行合作,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为了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必须将服务起始端放在农户的果园、渔场当中,与客户直接交流成为最为有效、最为快捷、最为有利的经营方式,而超市作为产品销售的终端,已经遍布我国城市和乡村的每个角落,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任何想要品尝的农产品。超市作为消费者购买物品的最终端,谁占领了大多数超市,谁就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客户源,更多的冷链物流企业要研究如何实现“超市直营”、“长期超市伙伴关系”。纵观世界各国,X冷链物流配送的终端80%是销往超市,日本销往超市的比例更是高达95%,超市作为销售的终端,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各方的成本,更直接收到消费者对商品的反馈,我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也要建立在与农户和超市直接对接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最终的产业链格局,形成网络化布局以便更多的优势得以体现。

  4.2重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核心地位

可以预见到,农产品的社会需求量将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会得到更多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比例仅占全球冷链物流配送总量比例的5%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的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将重点合作对象放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身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农产品数量充足、运输总量稳定、市场销路固定等优势,这样的物流模式有助于实现与冷链物流配送企业的长期合作,要鼓励农民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当中,形成集团优势,通过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农产品进行科学分类以后,在集中、分批进行加工以后,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等高科技手段,与冷链物流配送企业、超市、消费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将加工后的农产品交给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再利用自己的设备和车辆将农产品快速运输到超市和消费者手中。这样对冷链物流企业来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客户源,资金回笼也快,运输周期较为固定,一举多得,实现多方面的共赢。

  4.3注重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共赢

就寿光地区而言,区域内已经具备了较多的声誉较好、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虽然也有自己的物流配送车辆和体系,但对于新鲜农产品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对温度、时间的要求极为严格,需要专业的运输车辆和运输公司才能完成,因此,要将最终的冷链物流配送移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各方面最大的优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从农户果园到消费者餐桌这一过程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格局,引导农民加快采摘速度、刺激冷链物流企业加快运输实效,网络化契约化的生产运输方式来取代原有的随意性生产和销售。通过合同和契约,使得各个环节的不同类型企业和个人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为实现快速将农产品送到消费者餐桌而努力的局面,从而提高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和效益。

  4.4完善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比于普通的快递物流,冷链物流配送专业性更强、时效性也更强,在我国当下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冷链物流配送进行规范,约束这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卖家与买家之间互不相识,完全依靠网络联系形成了合同协议的关系,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快递的全过程甚至是交易的全过程进行约束和规范。例如:近些年常常出现的金融诈骗问题,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诈骗消费者银行账户内的资金,一些快递由于人为失误导致买家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丢失,甚至一些人在农产品冷链运输过程中,故意偷盗农产品。针对这些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对各类不法行为的处罚措施要严格规范,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笔者翻阅了其他国家的防范冷链物流货物丢失的立法原则,例如日本:对冷链物流企业要求,必须设定冷链物流保证金,并签订赔偿协议书,对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食品腐烂、变质等问题,如果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必须进行全额赔偿,并计入失信名单当中。如果冷链物流企业累计三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将会吊销该企业从事冷链物流配送的资格。

  结束语:

笔者以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为研究对象,并对寿光地区冷链物流配送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现阶段寿光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原因和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大环境,发展新思路、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寿光市发展的新建议。由于寿光地区多数农产品生产者都是以小农户家庭经营方式存在的,这就导致人均农产品出产量偏低、市场规模无法统一,运输方式滞后等限制,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的快速发展。如果这样的状态不尽快改善,那么我们的农户将会长时间处于劣势的地位,在整个供应链的最末端,盈利能力非常有限,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地位无法提高,因此,当前发展好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最关键的环境就是提高农户的整体竞争力,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配送企业形成集团化发展的格局,这样将会整体上提升农产品发展的前景,提高农业发展的出路和收入,为寿光广大农民朋友增收带来希望,实现寿光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钦华,黄德忠,全英华,谢海燕.宜昌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 物流科技. 2012(10)

[2]刘欢欢,李彤,赵慧峰,杜娟.基于AHP的蔬菜物流运作模式选择[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袁永友,龙伟.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与湖北差异化发展路径[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11)

[4]龙伟,袁永友.湖北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比较与发展路径[J]. 当代经济. 2011(21)

[5]李莹,陶元磊,翟印礼.“农超对接”生发机制理论探析[J]. 农村经济. 2011(10)

[6]王永康.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其冷链发展对策[J]. 改革与战略. 2011(09)

[7]潘国和.升温中的冷链物流[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1(09)

[8]缪小红,周新年,林森,方万春,王秀明,林丽娟.  第3方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11(04)

[9]高静娟,陈煜.从蔬菜悬殊差价看农产品物流成本[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6)

[10]李莹,杨伟民,张侃,胡定寰.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超对接”的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1(05)

[11]周蓉.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参考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 2012

[12]郭家德.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13]何玉影.基于供应链的食品物流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 2011

[14]王超.果蔬冷链物流体系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 2011

[15]南晶.河南省生鲜蔬果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10

[16]张泽华.基于供应链的定西中药材产业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17]高义佳.基于复杂网络的冷链物流网络优化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18]周燕.冷链物流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19]王若琳.吉林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可追溯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 2016

[20]黄敏.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

[21]王梓霖.河南省有机生鲜农产品分销渠道优化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5

[22]金仲伯.河北张家口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15

[23]吴小玲.广东省生鲜农产品冷藏库区域布局发展问题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3

[24]朱大鹏.生鲜农产品库存控制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 2012

[25]刘丹.论构建河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D]. 河北大学 2011

[26]赵芳芳.基于消费者需求的超市生鲜农产品保鲜投入决策研究[D]. 东南大学 2015

[27]曹光美.供应链环境下郑州生鲜农产品储备及补贴制度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28]于猛.济南郊区生鲜农产品公共网络信息管理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9]徐威.冷链物流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0]杨丹婷.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 2014

[31]韩娟娟,李永先.动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综述[J].绿色科技.2015(05)

[32]饶卫振,金淳,刘锋,杨磊.一类动态车辆路径问题模型和两阶段算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1)

[33]袁学国,邹平,朱军,吴迪.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01)

[34]潘东静.具有模糊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05)

[35]杨伶俐,丁蒙依.浅析连锁超市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配送模型研究——以联华华商超市生鲜配送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11)

[36]谢如鹤.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 物流技术. 2014(21)

[37]王树西,李安渝. Dijkstra算法中的多邻接点与多条最短路径问题[J].计算机科学.2014(06)

[38]刘欣萌,何世伟,陈胜波,路超.带时间窗VRP问题的多智能体进化算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4(03)

[39]郑淑鉴,杨敬锋.国内外交通拥堵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4(01)

[40]孙承志,韩雪涛.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

[41]S.J.James,C.James.  Thefoodcold-chainandclimatechange[J].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2010(7)

[42]AnnaNagurney.  Optimalsupplychainnetworkdesignandredesignatminimaltotalcostandwithdemandsatisfac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10(1)

[43]StephanM.Wagner,ChristophBode.  Anempiricalinvestigationintosupplychainvulnerability[J].JournalofPurchasingandSupplyManagement.2007(6)

[44]RuerdRuben,DaveBoselie,HualiangLu.  VegetablesprocurementbyAsiansupermarkets:atransactioncostapproach[J].SupplyChain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Journal.2007(1)

[45]S.J.James,C.James,J.A.Evans.  Modellingoffoodtransportationsystems–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6(6)

[46]CristinaGimenez.  Logisticsintegrationprocessesinthefood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ysicalDistribution&LogisticsManagement.2006(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89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4月21日
Next 2022年4月2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