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前进发展,造价控制工作的实施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比较高度的重视。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任何工程项目都带有市场性、经济性。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建筑市场商品经济的各要素。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作为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而受到关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周期长、工程复杂的特点,往往会受到工程项目各个阶段带来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这同时也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当前建筑行业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五个阶段中找出导致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将五个阶段完美的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展开深入的剖析,旨在能够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质量,从而确保建筑行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重要性;五个阶段;原因;对策
1.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
随着建筑行业的逐步发展,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通常主要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竣工五个阶段,结合经济和技术的手段把建设工程的投资额控制在工程预算额附近。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材、机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工程项目的实施开展,对超预算行为造成了有力的打击。此外,对于建筑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资源的节约,不仅保障了企业生存竞争的经济效益,还凸显了整个项目的社会效益。在当今社会,造价预算的过程不仅具有多次性、复杂性等特征,而且还受到各种宏观决策和微观控制的影响,但他在工程建设项目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让更多的企业开始加强和完善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之中:一个方面,是工程顺利施工能够得以保障。在建筑施工中,能否完善的落实相关预算控制工作,和施工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假如在成本预算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将导致项目施工发生设计变更或返工等问题,这将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完成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仅是加大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额,最终影响了整个施工效益的,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核心和主体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关乎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只有顺利的开展造价超预算的管理,控制好项目的预算目标,从而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达到项目最佳的预期目标。由此可见,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管理,对于项目管理工作者来说,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造价预算管理的成效,和自己所属企业的效益可谓是紧密相连。同时,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效也被当作了项目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的重要部分,关乎着项目管理者自己的相关利益。
2.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预算的现状
2.1项目各阶段造价预算管理现状
由于项目的各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参与者,而且每个参与者的造价预算管理仅仅只是针对其项目管理对象。一般来说,业主和项目组织者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负责,他们是针对工程项目实施造价预算控制。承包商则是针对合同任务对象根据合同价实施造价预算控制,其目的是尽可能多的获取利润,承包商的造价预算控制效果一般对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影响较少,但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有比较大的影响。至于监理、设计等咨询单位,他们主要是协助业主进行造价预算控制,他们自身的造价控制任务则相对比较少,比较简单。
2.2不同历史时期造价预算管理控制
在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实施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工程建筑项目投资主体也一直较为单一,这种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没有系统的实行过造价预算控制管理,也就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投入以及浪费量都比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超预算现象比较常见。
改革开放以后,XXX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前进,我国的市场经济由之前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向转变成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在悄然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中国城市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也日趋庞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比较多的麻烦,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工程造价超预算了。在建筑行业只中,众所周知的,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的重要环节,好的工程造价预算更是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指导方针。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在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面对这个日趋复杂而且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如何控制好工程造价,如何减少工程造价的超预算,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众多的建筑企业伤了神。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危害和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便成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加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有利于实现我国建筑业长远健康的发展,提升我国建筑行业声誉和知名度。
3.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本文按照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对工程项目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了划分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更有助于满足实际需要。
3.1决策阶段的原因
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所以在决策阶段隐藏着较多的风险和隐患,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细致的分析探究。
(一)经营理念不正确
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但在目前的大经济环境中,有着较多以商业利益为唯一目标的情况。个别投资者投机取巧,为了获得建设项目的批准,在审批过程中故意压缩投资量。以小投资额去建设大些的项目,必然会影响后期的建设资金,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另外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较低的设计标准,增大了工程后期变更的可能性。低设计标准往往也伴随着低的建筑工艺,不符合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发展的要求。
(二)决策目标不明确
从决策的角度来考虑:决策明确与否,关系着投资行动方案的选择,资源的配置,以及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决策失误,例如项目选择的失误,建设地点的选择错误,或者建设方案的不合理等,会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工程,在决策不明确的情况下,缺乏准确的数据,没有详细的内容,最终导致决策阶段造价预算的失控。
(三)投资估算不准确
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想得到准确的投资估算数据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在进行投资估算的过程中,漏项、丢项的情况常有发生,也没有较好的处理办法。再就是以概算、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的投资估算指标,一旦在时间、地点以及标准等方面出现差异,就会发生投资额与投资估算有较大出入的情况。如果调整的不够及时,就很有可能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3.2设计阶段的原因
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表明,设计阶段的费用只占公司全部费用不到1%,但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它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所以可以明确的是,设计阶段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整个工程项目造价预算影响也是巨大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并没有实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设计阶段对于造价预算的约束力也相应减弱,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设计的混乱性
设计单位不加强对项目的分析了解,只是凭借着主观意愿进行着理论化的设计,完全偏离了现实。这样的设计会出现主客观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属于相互之间沟通的缺乏,这样的设计只能影响项目的后续工作,影响工程的发展进程。此外,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没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设计过程比较随意而且盲目,给工程后期留下了更多的难题。两个单位都不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不断地给下一个阶段留难题,使得后期必然出现工程变更,继而产生超预算的问题。
(二)设计人员知识水平的不足
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设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图纸的设计能力也有强有弱。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使得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时候,头脑中没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也无法将技术与经济顺利的结合起来。这样就导致图纸的设计,不够严谨也不够科学,出现各种不合理的情况,将会在后期的施工中,成为工程顺利发展的羁绊,带来的也只能是工程造价大比例的超预算。
(三)实际调查不充分
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设计人员很有必要对基本的工程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只有全面的掌握了工程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出合理的工程设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设计单位通常调查的不够周全,对工程的情况了解的也不是那么详尽,实地调查人员对工程施工的环境、地质条件、工程设备的选用方面都没有深刻的认识,为设计人员提供的数据也不是准确科学的,最终导致设计概算出现偏离。这也是现实工程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设计方应加强重视。例如在一个工程的设计阶段中,按照原本的概算是150万元,预算是300万元,可是在结算的时候却达到了360万元。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在设计工作进行时,调查工作的不够深入,设计的不够准确,为后期的施工带来了隐患,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设计工作中,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调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实地调研,加强对整个工程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减少工程超预算的几率。
(四)忽视动态因素
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牵扯了太多的因素,所以在设计的阶段就需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随着某一因素的变动,或许整个设计图纸就需要进行修改,但在目前的情况中,设计图纸很难得到及时的修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便会导致投资的增加,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例如在某项工程中,某一区域按照最初的设想,应该是设计为回填区,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被错当了挖土区,导致该区域不仅没有得到回填,而且还被挖出了近2万立方米的土,这也就导致该区域需要回填的土量更多,增加了回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工作出现这样的失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设计图纸没有充分的认识,给工程的进行带来了困扰,影响了工程的预算。
3.3招标阶段的原因
(一)招标程序混乱和不当竞争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在当前的工程招标中存在着众多问题。比如合同违约责任不清晰、非法转包、工程量不清楚等。特别是工程的非法转包,通过一层层的转包,转包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必然会增加工程的造价,导致最后工程的造价超预算。而且在非法转包中,容易出现签证混乱的情况,这就会给整个工程的有序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这也是工程中经常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招标的过程中,不正当的投标竞争也是很常见的一个问题。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自己能够顺利中标,便会采用非正常低价进行投标,等到中标了以后,为了获得足够的利润,又能够使工程继续建设下去,就会采用各种劣质材料,低标准的工艺,甚至是偷工减料,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要招标方在招标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核,不能完全采用最低价中标法来降低工程造价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
(二)业主的期望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业主对工程的期望也随之越来越高。业主不仅在工程质量上提高了要求,对于建设的周期也期望更短,工程造价尽可能的低和建筑功能较为丰富,希望以较低的投资获得较大的利益。因此,在工程招标时,业主往往会对投标人的报价、工程的工期、工程质量以及建筑具体的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例如建筑工期方面,业主方希望承包方能够在满足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的前提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工程,还提出了针对工程工期的延误或者提前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对于业主方来说,这样既保障了工程的早日投产使用,又能够使得建设资金早日回笼。但在实际过程中,承包方努力满足业主各项要求的同时,必须要赶工期,甚至出现昼夜轮流施工的情况,与正常项目相比要增加很多的照明费、夜间施工费以及人工费等。在这种施工情况下,工程完工的时候就会出现实际造价与造价预算相差较大。
3.4施工阶段的原因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由图纸转化为实体最重要的一个过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占比也是最大。工程的复杂性、多种多样的材料设备以及波动的市场价格,都提醒着我们需要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管和控制,减少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控制好工程的造价。
(一)市场行情的波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XXX市场经济。现如今绝大部分资源和产品,基本的价格都与市场挂钩,受市场的影响。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扮演者,它通常在生产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当建筑材料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就很有可能引发造价出现波动,造价超预算也是更容易产生。当前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材料市场风险体系,对这方面的工作也并没有引起警觉,任由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而没有任何的预案处理计划,给工程的超预算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其次,建筑工程都有着较长的生命周期,所以在施工期间,市场价格会出现相应的波动,合理控制施工材料的价格是非常困难的,也很难准确的预计建材价格。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施工的不合理,施工项目的变更等等,这样就会导致,建筑材料的需求增加,加大了工程的造价,使得预算变的不准确,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因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虽然是全面充分的考虑了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因素的,但事实上,这样做出的预算通常都是不准确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从而也出现了当前社会较为普遍的造价超预算现象。
(二)设计变更的影响
工程设计的好坏不仅与工程的美观性息息相关,也决定着工程的造价预算。目前,有很多项目是由于前期设计错误导致项目造价超预算。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设计单位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只是按照主观意愿对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了理论化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会出现主客观条件相差较大的情况,属于相互之间沟通的缺乏,只能边施工边修改,给工程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二,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设计意图不明确,导致施工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有较大变更。两个单位都不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只会让工程陷入一片混乱,严重影响工程的进行,留下来巨大的隐患。
第三,部分施工单位在投标中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使用一些不实用的设计标准降低,使得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大变更。低设计标准往往也伴随着低的建筑工艺,不符合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发展的要求。
(三)施工管理的混乱
建设项目通常都有工序多,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施工现场管理的混乱,就很难及时的了解一些情况,更加不可能将其反馈出来,没有办法加强监控以及及时调整项目的建设成本,做到随时全面的掌握建筑工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不能有效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导致造价超预算。加上大量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必然会给工程的施工和后续的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以及处理成本超出项目预算金额的造价。
从施工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知道,在当前的施工阶段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比如说造价工程师业务能力较差,不熟悉工程预算以及合同,现场签证也十分的混乱,显得施工现场很杂乱。此外还有监理方的监理,在施工阶段不作为,对项目的施工过程监管不严,甚至还和施工企业串通一气、弄虚作假,xxxx工程款。这就造成了施工阶段的造价处于失控状态,极容易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
3.5竣工阶段的原因
虽然说当工程处于竣工阶段的时候,离工程的真正结束没有多远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存在的造价预算方面的问题会减少,由于多种因素,在这个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去加强原因的探究。
当前在工程竣工阶段存在问题的原因还是工程设计变更的不严谨。如果发生了设计变更,但是设计变更通知书又没有下发,就会导致相关文件中会缺少工程设计人员的签字和印章,因此在竣工阶段就很难得到认可。此外还有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和签证材料等文件的收集整理没有注意其时效性。这些都是竣工阶段可能超预算的原因。
4.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策
4.1决策阶段控制对策
(一)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及建立科学决策体系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不仅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投资估算的精准程度还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一个可以决定项目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才能使宏观控制得以真正的实现。科学的决策做为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有利于明确决策的责任制度,编制出高质量的估算指标。
(二)造价控制组织及流程标准化
为了让整个建设项目在其他的项目阶段,能够实现顺利的发展,在前期的准备阶段中,就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一,在业主将项目的管理方案处理权交给咨询公司之后,就应该尽快确定实施方案了。首先应该加强对工程的基本情况的了解,其次明确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机构,再次加强造价控制过程中各种流通信息的管理,最后明确各个阶段款项的结算方式及过程。
第二,尽快确定项目管理流程。通常在一个建设项目之中都会成立一个项目管理委员会,来做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中技术总工主要负责施工的技术问题,造价总工主要负责工程的造价预算问题,项目总监主要管控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安全问题,而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调和作用。
第三,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流程。在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项目建设标准及规模,确保投资估算额的合理性。对于这些工作,我们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来,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严格的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对工程量的计算,能够科学合理的确定设备材料的采购方式,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4.2设计阶段控制对策
(一)提高设计人员知识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行业也已经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一个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于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一个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员,不仅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紧跟政策,利用各种法律法规,还需要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个项目的预算工作,既细碎又全面,很多方面都需要处理好经济和技术的关系。当前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建筑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建筑行业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涌现。但是,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发展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也就导致缺乏相关的数据资料,增加了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工作失误的可能性。一个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员为了提高造价的准确性,不仅仅需要进行实地、现场的了解,还要加强资料文件的搜集整理工作。为了提高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让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去开展造价管理工作,从而也使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得到更好的控制。
(二)设计内容精细化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项目设计阶段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阶段进行的,在实际项目中,如果项目非常的简单,则没有技术设计这一阶段,而稍微复杂一点的项目,都会涉及到这三个阶段。在实际过程中,要加强设计概算、设计变更、设计资料等的控制。加强设计概算的控制,才能更好的满足目标。加强设计变更的控制,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对于超预算的问题提出意见。加强设计资料的控制,收集整理好所有的设计图纸,文件等,并依据施工图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在完成所有工作之后,再对方案进行估算、同时对施工图进行预算,最后是要进行调正预算。做好这三算是保证设计方案科学性的重要措施。
(三)设计理念限额化
限额设计的推行对于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限额设计的出现,有利于施工图设计以及技术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得到更加严格的控制,促使各分项分配到的资金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用,在另一个角度也有利于激励建筑技术的继续发展。在保持总造价较为稳定的状态,让整个工程得到更大的效益。
限额设计的推行,首先就要加强造价的控制,加强设计方案的各项论证、研究。并加强设计工作的动态管理,在设计的每一个的阶段都提出相应的控制目标,达到整体的优化。
4.3招标阶段控制对策
(一)公开招标,科学招标
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公开招标即为建设单位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布相应的招标信息,同时广泛地征集有相应资格和条件的施工企业来参加备选。邀请招标即为建设单位对部分施工企业进行主动性的邀请参与投标活动。两种招标方式相对来说,公开招标显得更加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给所有的施工企业一个平等的地位。
同时,招标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需要我们加强处理,不然同样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失控。为了满足工程的现实要求,应该加强,招标过程中的审核工作。首先,要加强招标公司资质的筛选,尽可能选择报价相对较低的公司,降低造价。其次,对于招投标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必须要进行充分考察。特别是土石方、装饰等设计的内容,需要编制成市场的活价格,最好能够单独报价。如果有一些造价较高,可以拿出来单独分包,这样有利于更好地降低造价。
(二)预先控制造价,编制招标文件
工程招标之后的另一个任务,就是编制招投标文件了。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对于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需要不断的强化,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编制。在编制招标文件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和预测,防止投标报价有较大的差距。再就是工程的预估造价,预估造价是标的价的一个参考,但不会作为标底价。
工程建筑安装造价费用通常在工程中占比也比较大,而其中的施工措施费又占据了安装造价的1/4,所以在招标的时候,应该确定好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的方式,并进行市场价的调查预测,加大自己谈判桌上的筹码,达到预先控制造价的目的。总而言之,科学合理地编制招标文件,有利于更好的造价控制,实现业主方的目的,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重视发包方式,确定计价模式
在招标阶段,发包方式和计价模式也值得我们去加大重视。关于计价模式:在工作中,通常会按照招标人提供的工程数量及定额项目来计算工程报价,并采用无标底招标的方式,防止恶性竞争而产生的高价中标。在报价的过程中,招标人应按照市场价格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报价。同时加强工程措施费的管理,保障施工单位利润的同时也保证施工的质量。
(四)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工作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招标工作,同时加强普法工作,配合相关执法监督部门的执法工作,规范招投标行为的管理。
4.4施工阶段控制对策
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由设计变为实体的重要过程,同时占据了整个工程总造价的70%,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显得格外重要。对于施工阶段的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的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控制工程造价预算的关键。虽然在造价预算的初期,预算人员进行了市场分析和预测,但实际施工的各种问题很容易导致工程超预算。因此预算人员不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而且要科学合理的预测。如对工程中所需原材料的价格和市场劳动的价格进行预测。预算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弹性,使编制预算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使预算的金额最大限度地结合实际工程造价,减少超预算事件发生的机会。
(二)严格履行合同,实现科学管理
施工的过程也就是工程合同得到落实的一个过程。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施工完成的工程量要进行现场的验收,加强对工程的变更的审查,了解市场材料价格的动向,掌控好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对于重要材料的数目、价格进行固定时间段的抽查检验,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顺利的开展实施。
此外,在工程施工的时候,要高度重视合同,严格履行合同,严格遵守合同的条款及原则。为了减少建筑工程建设周期内出现工期不足而赶工、延长工期或者受自然天气环境影响停工等问题,应该加长预留工作时间,控制好预留工作资金,让工程得以顺利准时的竣工,缓解因工期问题引起的工程造价超预算。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另一重大问题。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减少项目上没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事故,在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得以保障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
(三)重视工程变更,严控操作程序
建筑工程通常都要经过规划、设计和实施这三个阶段。在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之前往往会有一个工程造价预算,随着项目施工建设的推进,也会出现较多的设计变更,从而也会影响到前期做出的工程预算。包括了客观方面:客观条件的变更;也包括了主观方面:设计缺陷、业主意愿引发的变更。由于工程的变更会对项目的造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开展之前,对工程进行更多的了解,对工程造价进行积极主动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在施工阶段,很多情况会导致工程变更,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首先,对于大规模的工程变更是必须严格禁止的,这样既会加大工程的造价预算,也会严重地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其次,对于工程的变更,时间上是越早越好,这样可以给原本的施工安排调整留下充足的时间,对整体的工程施工影响也比较小。最后,还是应该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分析,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进度、技术可行性以及使用功能等。
4.5竣工阶段控制对策
竣工阶段最好的控制对策可能就是做好结算工作了。在工程验收合格以后,就要按照合同规定来编制工程的结算,同时加强对工程结算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检察工作,如果资料不齐,就抓紧时间补齐。还有对于工程的补充协议、施工合同、设计变更等图纸,要加强原始资料的研究。依据合同加强审查,做好工程的结算工作。
5.结束语
建筑行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让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工作也越来越引人重视。本文主要关注了四个重要方面:第一方面明确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价值。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施工企业们保障生存至关重要的一环。第二个方面展现了建筑行业工程造价预算的现状。通过对现在工程项目预算的现状和不同经济时期工程预算的管理控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工程预算的发展情况。第三方面加强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的探究。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五个阶段可能发生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加强对工程超预算原因的了解和认识。第四方面分析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策略和措施。从五个阶段分别做出了对应的策略,有利于更好的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在分析中很明确,造价预算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极为重要,不仅关系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在带动我国社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对该环节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很多建筑项目在建设期间,并没有高度重视超预算控制问题,导致项目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常常出现超预算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提升预算方案的准确性,为更好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慧民等编著.工程项目管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
[2]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建设工程计价.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5.
[3]索菲.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228-229.
[4]苪明杰编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邵杰.建筑工程预算在项目实施中的偏差与控制[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4(04):77-79.
[6]崔菊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4(32):249-251.
[7]濮雅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3):138-139.
[8]周文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四川水泥.2017(01):189.
[9]顾环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解析[J].江西建材.2017(04):244.
[10]斯玉宝.刍议建筑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2012(10):172-173.
[11]杨成文.对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07):58.
[12]马煜.如何搞好医院基建维修跟踪审计[J].审计月刊.2005(05):66.
[13]王方岩.基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浅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5(06):52-54.
[14]陈连宝.浅谈高校基建工程造价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8(19):152-153.
[15]严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1(12):184.
[16]杨业豪.浅议建设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44.
[17]刘衍梅,伊秀兰.浅析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314
[18]马锟.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9):396-397.
[19]任娟.浅析建设项目工程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2(17):313.
[20] Am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Life Cyele Co St Analysis:AGuide For Ktects[M],The USA:AIA,1977.
[21] Orshan,O.,Life Cycle Cost:A T00l for Compng Building Alternative,in Proceeding Sposium on Quality and Cost in Building[J],V,01.1,No.3,l980.
[22] Fla Ilagan,R.,Life Cycle Costing me Issue Invol Ved[M],Proceeding of Tllird Intemational Sposium on Building Eco Ilomics,Onaw Vl,Paper A1.1984.
[23] Petts,R.C.and Brooks J.,The World Ba It’s HDM—III Wh01e Lif.e Cost Model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Summer A1111ual Meeting[M],London,U11iver Sity of Sussex,PTRC,l987.
[24] Rose Institute of Chanered SuⅣeyor S[M],Life Cycle Costing:A Work EXple,London:Surveyors Publication,l987.
[25] Royal Institute of Chanered SuⅣeyors,Life Cycle Costing For Construction,London:Surveyor S Publication,1986.
[21] Orshan,O.,Life Cycle Cost:A T00l for Compng Building Alternative,in Proceeding Sposium on Quality and Cost in Building[J],V,01.1,No.3,l980.
[22] Fla Ilagan,R.,Life Cycle Costing me Issue Invol Ved[M],Proceeding of Tllird Intemational Sposium on Building Eco Ilomics,Onaw Vl,Paper A1.1984.
[23] Petts,R.C.and Brooks J.,The World Ba It’s HDM—III Wh01e Lif.e Cost Model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Summer A1111ual Meeting[M],London,U11iver Sity of Sussex,PTRC,l987.
[24] Rose Institute of Chanered SuⅣeyor S[M],Life Cycle Costing:A Work EXple,London:Surveyors Publication,l987.
[25] Royal Institute of Chanered SuⅣeyors,Life Cycle Costing For Construction,London:Surveyor S Publication,1986.
[26]林丰强.论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18:161~162.
[27]杨慧林.浅谈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186~187.
[28]郑龙.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06):30+32.
[29]林绍伟.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3(04):112-113.
[30]陈飞峰.如何做好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26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