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满族和朝鲜是两个人口较多的民族。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在满语里是“沿江的城池”。素有“北国江城”美誉的吉林市地处长白山与迈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横跨松花江上游两岸,四面群山环绕,城中松花江蜿蜒而过,形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2016年,吉林市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113”工程,即建设丰满、蛟河两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围绕万昌、桦皮厂、孤店子等7个温泉节点镇建设一条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打造10个最美休闲乡村,创建30户国家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建设“万昌—孤店子”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从永吉县万昌镇起,沿吉长南线公路到一拉溪镇,再到船营区搜登站镇,一直延伸到吉长北线上的昌邑区桦皮厂镇、孤店子镇,开发温泉地热资源,构建集温泉养生、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万昌—孤店子”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7个温泉节点镇,发展养生、养心、养智、养老的大健康产业。依托吉林市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条件,以乡村、田园、采摘、餐饮、民俗、山水、冰雪、温泉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大荒地、韩屯、农林、金丰等10个最美休闲乡村。
吉林市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到位
吉林市缺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独特性.东北饮食缺少传播性和知名度,没有专门提供或宣传东北饮食的场所.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下午茶、广州的早点、西安的面食等等,努力开创“舌尖上的吉林市”.近几年来,在吉林市旅游资源开发中,旅游开发投资多为XX投资,而且投资主体较为单一,致使吉林市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旅游经济总量小,相关景区建设档次及水平低,对区域内外游人缺乏较强的吸引力.松花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还停留在普通大众化观光旅游层面,松花湖风景区的垂钓旅游项目发展缓慢,季节性旅游显著.缺少特色的民俗、民风开发和挖掘.农家乐经营管理不规范、旅游产品的品位不高、缺少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单纯的旅游观光景点.
2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不完备
伴随吉林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和自驾游等不断增多,交通道路拥挤现象时时出现,景区周边停车场难找、停车难,景区指示牌不明显,周边客源城市的通车线路少,通车数量少,吉林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还有待提高.而且吉林市旅游基础设施明显不足,每至黄金周、节假日等旅游旺季时旅游宾馆难找而且高档次酒店少.吉林市星级酒店相对来说较少,五星级酒店一个,四星级酒店一个,三星级酒店两个,酒店主要分布在昌邑区和船营区,个别酒店的房间数少,满足不了大量的游客入住.吉林市的酒店宾馆以经济型为主,缺乏招待高端人士的星级酒店,星级酒店配套设施不达标,没有和旅游发达城市的星级规模一样,如哈尔滨,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有世界级的五星级连锁酒店,接待服务水平高.
吉林市旅行社只注重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忽视了春秋季节的旅游活动,没有对旅游进行合理分配,把旅游服务重点放在了招待游客方面,而忽视了对游客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因为工作人员疏忽,而损害了游客的利益.旅行社大巴的数量不充足,大巴的配套不到位,夏天天气燥热,大巴内没有空调,影响游客游玩的心情,身体素质条件不好的游客,经常会出现闷热中暑的现象。
吉林市假日旅游的发展策略
1.游客消费行为的引导
在“五一”节期间,由于游客并未考虑市场因素,主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游计划,结果市场供不应求,问题不断,经济效益明显,但社会及环境效益却难以保证。而“十一”期间,由于游客对“五一,”节期间出现的问题的担心,而且引导措施不够完善,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导致总体上供过于求。虽然问题大大减少,社会及环境效益得到改观,但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也同步下降。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消费习惯使然,再加上游客对市场的变化难以把握,所以他们的消费行为就比较盲目,又因为市场自我调节的滞后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问题。因此,有效利用引导主体加强对游客消费行为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引导主体主要包括XX、社会媒体、旅游企业。即使“十一”期间实行的旅游信息预报制度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也是XX引导的一个良好开端。从在“十一”期间根据预报实行的行动来看,至少还需在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完善。在内容方面,除了对旅行社、交通、饭店等提供服务的数量进行预报外,还需增加其价格、景区容量等方面的内容。在准确性方面,要制定措施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中也应考虑预定客户的地区及预定数量分布,并需对散客数量进行调查并作出一定的统计,在综合整理各方信息后再对外发布,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另外,XX及企业应积极开发多种本区域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展多种区域旅游、近郊游及其他旅游休闲方式,还可举办各种活动,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当然,多种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保证推出具有特色的真正能够吸引游客的内容,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滥竽充数。否则,引导只是纸上谈兵,之前的努力都是白费。
2.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冰雪体育需要满足不同层面的游客需求,加强冰雪旅游体育事业的建设,打造阶梯式的滑雪场.在此基础上,形成春季“春暖花香,踏青品鱼”路线、夏季“避暑休闲”路线、秋季“秋天童话,观枫赏桦”路线、冬季“冬温闲情,赏凇滑雪”路线等几条旅游线路,来满足旅游者需求.春季“春暖花香,踏青品鱼”路线:游客可以在北山风景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潭山公园登山健身,踏青迎春,在松花湖周边鱼餐馆品尝开江鱼宴.夏季“避暑休闲”路线:松花湖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适合避暑,周围树木茂密,遮挡阳光效果好,湖面大,湖风强.秋季“秋天童话,观枫赏桦”路线:吉林市秋季景色优美,秋高气爽.在吉林,秋天观枫赏桦是秋游的必备旅游项目.游红叶谷,尝庆岭活鱼,在大自然的熏陶下,领略吉林市独特的魅力.冬季“冬温闲情,赏凇滑雪”路线:在吉林市,最有名的雾凇观赏区就是雾凇岛.雾凇岛的雾凇结构松散,空间密度小,对雾凇岛周围的空气有净化作用,是天然的清洁工,让游客游玩时,心情愉悦舒爽.吉林市滑雪场可以满足不同旅游滑雪爱好者的需求,进行滑雪体验。
3.打造特色的民俗文化
东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国汉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
江城的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流行于吉林地区的“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4.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加强周边城市和吉林市之间的交通,对于客源市场较大的城市加强该城市的交通便捷程度,增加高铁动车组、火车、客车等出行方式的线路,提高旅游干道公路、重要景区公路和旅游村寨公路建设标准,提升旅游的可入性。通过发展景区出租汽车、延伸公汽站点、组建旅游车队、高铁站零换乘等措施,进一步改善景区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加强对交通的管理.交通不仅在农业工业区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样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具有重大的影响,交通的便捷程度不仅仅影响着该市的居民的交流与沟通,也能拉动外来人来本地观光浏览,增加客流量.增加本市的公交线路,提高到达本市著名景点的便捷度和通达度.
吉林市2017年开始建设轨道交通,在规划时考虑到相关线路及连接,如连接至口前及北大湖方向,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北大湖游玩,以便吉林市更好的发展为旅游城市.停车场的安排与设计在旅游开发中也是重要环节,在旅游景点附近建停车场,可以吸引自驾游的游客,为游客减少汽车停放不规范而导致景区秩序混乱.停车场必须规范化和合理化,要从游客的需求出发去建设,而不要把利益与利润放在首位,停车场免费停放可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宣传度.完善电力、通信、环保、市政、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景区建设,大力实施“智慧旅游”计划,围绕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管理、智慧营销等,构建集旅游开发、保健疗养、休闲养老、体育运动,以及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旅游商品研发与交易、特色餐饮、金融和信息等相关服务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构筑全区域、全产业、全覆盖的智慧旅游云,提升交通集散和旅游服务功能。增加景区附近宾馆、酒店的建设,以经济型为主,一方面减少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游客的入住率.例如在松花湖风景区可以建设湖景房,让游客可以观看到松花湖独特的风景;在农家乐附近,建设农家乐宾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验乡村风情.宾馆酒店的设施设备的投入,不仅仅从舒适的角度去考虑,安全性是设施设备的一个关键的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5.旅游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假日旅游也是旅游企业淘金的最佳机会,同时对促进国民消费,提升企业销售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假日来临,各类旅游企业均做好充分准备,争取从假日旅游中得到最丰厚的效益。但从假日旅游的实践来看,许多企业并未获得理想的效益,这当然与市场的变化剧烈有关,但与企业的经营策略也不无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经营策略。首先,企业应对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在产品的预定方面要根据预测适量进行,不宜过贪。旅行社在产品预定方面要尽量与其他企业联合进行,以相互调剂,降低风险。其次,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产品类型、消费习惯等选准时机,以便有利于发挥企业优势,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存在的商机。最好是拟定假日促销方案,首先,旅行社在本地市场及时宣传自己的产品及销售情况,做好假日旅游的广告宣传。一定要事先发动先期的广告宣传攻势,引导消费者假日旅游时的消费,促成销售旺势的形成。另外,各类旅游企业在产品价格的制定策略上也要坚持适度原则,为了吸引顾客,企业可以谨慎的利用降价、优惠、打折、赠送等促销手段,促进消费者消费。
6.依托冰雪资源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契合点形成冰雪体育旅游集群
以吉林市的城市气质为核心,在坚持城市差异化、独特性的基础上,突出了吉林市的冰雪旅游资源优势,以冰雪旅游为本体、冰雪体育为基础、冰雪文化为引领,全面展示了吉林市特色鲜明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吉林市被誉为“滑雪天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吉林市以凇情雪韵、神山圣水、原始风貌、风俗民情,为滑雪爱好者营造出流连忘返的滑雪胜境。北大壶滑雪场成功举办一系列国家、国际雪上项目的比赛后,现已成为世界著名、亚洲一流、国内最好的滑雪场。此外,朱雀山、五家山、北山近十座城区滑雪场,环境设施完备,近百条雪道供专业、业余和初学者选择。另外,已经连续举办19届的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成为极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品牌节庆活动。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
摘要:本论文针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现状和认同困惑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内容,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和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旨在引导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意识,积极消除文化认同危机,综合创新中国主流文化,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以期能够既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能确立正确的文化立场。
一、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本民族文化的缺失将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衡,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极为不利。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处于被忽略状态。对于大部分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每当谈到英语国家文化时,他们大部分都能娓娓道来且言语间充满着热情,可是一旦说到中国文化,他们却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即使知道一些也不能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出来,经常出现吞吞吐吐甚至是哑口无言的尴尬局面。他们的对外国文化的热情与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包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师生忽略了将中国文化融入目的语的重要性。希望大学生能在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后,从中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使他们得到理论思维的训练,从哲学的、历史的、审美的层面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原创性。
二、大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正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价值矛盾和冲突的时代,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表现出差异性和多样化,民族文化认同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全球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强势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造成了文化次序的破坏和文化生态的失衡。英语已成为了全球通用语,美英等西方国家此推行语言和文化霸权,借以影响和控制广大发展中国家。面对多种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时,产生文化认同困惑,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大学生辨别能力有待提高
现代化进程裹挟下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辨析认同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而出现的。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青年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纷繁多样的文化选择和理想现实的差距时,不免产生各种危机感,产生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感。受西方文化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显现主体性、矛盾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譬如,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等,在部分大学生中具有一定市场,其后果直接导致这部分大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上有模糊认识,部分大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急待提升。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民族文化教育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平常不抓紧,事后一阵风”的普遍现象。突出表现在:首先,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各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来看,普遍将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列入公共选修系列,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水平要求过低。
2.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西方文化逐渐左右了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和行为理念,很容易使学生的文化立场产生变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产生困惑。大学生面临的这些种种文化困惑最终可能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而中国文化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到对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最终导致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这无疑是与我们国家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背离的。对以X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认同率较高,受其影响较深,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在对其语言、节日、娱乐及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认同,其中对X文化的认同率最高。外语的学习在上外学生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它对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这与英语国家目前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强势息息相关。在语言使用的习惯上,大学生也深受西方语言的影响。外语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之中。西方的文化对大学生对待节日庆祝的态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节日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宗教、习俗、历史的文化表现。大学生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聚会、庆祝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对西方,尤其是X影片的喜爱反映出西方的文化产品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之大,X文化正随着其电影逐渐被大学生所认同,成为不折不扣的“强势文化”。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同时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我们应尽力培养学生平等文化交流的意识。减少学生民族中心主义态度,避免用我们自己的文化、道德、价值观的标准去衡量,评判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是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3.网络弱化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
因特网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在全球兴起后发展迅速,影响日深。当前少数学生沉迷于虚拟空间,不仅荒废学业,而且造成了对现实生活、现实人际交往的冷漠与隔阂。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对西方时尚、流行的文化比对民族、传统的文化更热衷,对网络游戏的成瘾、对低俗文化的追求更热忱。这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4.中国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缺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逐渐深人,人们开始肯定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文化教育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方面得到了语言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外语教师的普遍认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我国外语教学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有种倾向是只注重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不重视中国文化。而真正的跨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能只重视外国文化而忽视甚至牺牲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
三、提高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认同的对策研究
1.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对中国传统语言及文化的教育,作为学校,在坚持外语特色教育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中国语言及传统文化的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适当的调整,给予更多的重视。比如把现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改为必修的公共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课程应恢复被删掉的课程与课时,并适当的面向全校开放公共课的名额。实用性原则就是要求导人的中国文化内容与大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与学生的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联系。要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使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语言文化知识的实用原则,从教学实际出发,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适时地导人相关的文化内容。外语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如果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方面严重缺乏的话,又怎能肩负起涉外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交流与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
2.英语专业教学中应把中国文化融人文化教学,合理配置文化教学内容,找出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文化对比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根据课文话题直接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文化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的异同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特别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意识。教师通过适当的形式对比中西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异同,最终使学生理解交际行为各个层面背后所隐含的中西价值观念的异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对比原则就是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教师鼓励学生在中西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同时进行对比,并告诫学生实事求是,不进行优劣方面的评论。通过对比,让学生既可以深刻体会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差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又能够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这对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持中国文化身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英语教师将以双语人的丰富的知性体验从文化上想学生解释语言的内涵,为学生树立在双语文化中身份确认的典范,而不再满足于把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文化传播的一部分。为了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避免外语教学成为西方文化统治的工具,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不断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实施双向文化交流,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识,提高学生本土文化的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更好的把握自身的文化特点。在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收入一些体现外语学习者本族文化的语言项目。曾洪伟认为在学生们重视的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中国文化内容,既可以利用大学英语这块大学教育中延续时间最长,学生关注最多的最大阵地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中国文化教育,又可以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还可以使学生真正作到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
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倡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适量的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知识积累,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量和教学方法的适度。在这里指的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中国文化输人的量和度。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在母语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对本国的文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些了解多是感性的东西,我们只能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讲分析使学生对本土文化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把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识可以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只有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审视西方文化的优劣,才能更好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教学中在处理文化内容和基础知识的关系时还是要分清主次。能够从各种具体教学策略的运用着眼进行改革,英语教育与中国文化教育能够逐渐实现成功对接与完美结合,并最终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创新和发扬光大起到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曼丽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及其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0.09.
[2]孔倩云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J],邢台学院学报,2007,22(9).
[3]刘世文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及其启示[J],中国英语教学,2007,02
[4]盛敏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5]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教学,2006(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