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

心理健康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因素,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教师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简单探究,指出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升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措施

  引言

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体现他素质能力。同样,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能力的大小,影响着教师素质测评成绩。心理健康是教师这一个团体,素质和教学能力增长的奠基石,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的可能性更大。当今中国对教育方面非常重视,教育不断改革且程度越来越深,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老师们朝着更专业方向发展。但是这样的发展使得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导致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愈发严峻。对于这种现,笔者通过调查中学老师心理健康情况,并分析了调查结果,最后给出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方法。

  一、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过大带来的负担

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中重要组成,它也在不断进步。在教育改革深化、快速知识革新和人才之间角逐,教师这个职业被人们寄予更高的要求,各方面给这个职业的压力越发沉重,从事这项工作者的压力也变得艰巨。

“老师只要会教,学生就能学会”。社会、学校、家长,对老师都抱有教好教会每一个学生的期待,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性格,他们对学习的接受能力、是否主动、兴趣方向等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容易比较。但是,行为、世界观、价值观、对待学习的态度等都是不易衡量并且变化无常。教师很难从这些方面取得付出的回报,更难证实自己取得的成就。每个老师都有志向和渴望,他们希望自己能在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得到相同职业人群的认可。但是,如果因为各方面原因使得自己同他人产生一定差距后,老师们会有一种失落和差距感。新课程改革对老师自身说,提出了更高的全新要求,教师面对这些新要求,对比以前会发现自身的差距,随之产生紧张感和危险感。这些压力都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最终完成严重后果。

  (二)人际交往不良带来的焦虑

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影响各阶段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这些人际关系主要包括,自身和领导、和同事、和学生及其家长之间。

现在有一个很长时间都存在的问题,教师自身和学校管理层之间是否有和谐的关系。据调查数据,现在仅有24.77%的老师和领导能够保持融洽的关系,剩下的教师和领导之间并没有良好的关系,甚至非常差。的关系是否融洽是一个长久的问题。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自身的想法和学校发展方向不同,教师容易在这种不同中出现矛盾心理。中学,是学生处于叛逆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们自主能力加强,独立生活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他们不想受成年人约束,并要求家长、老师等身边成年人理解和平等对待自己。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用恰当方式缓解学生们的逆反心理,正确解决同学生之间的矛盾,但是如何解决,是每个中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家长的宠爱,从小到大没怎么被骂过、打过,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可能因为老师一句教育的话,作出不计后果行为,这就更需要教师学会处理和学生之间的不和谐。本段所涉及的矛盾,导致老师处理人际关系时遇到的很多困难,这种困难很难解决,可又不能放任,于是老师的心理健康容易在矛盾之间受影响。

  (三)多种角色带来的困惑

教师这个职业非常复杂,它需要老师在学校里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扮演其他各种角色,比如,心理学家、办事员、家长、朋友等。过多身份不仅使得老师本就不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减少,还会产生角色冲突、模糊等状况。同时,有些角色和领导、社会其他阶级人群存在矛盾,这些矛盾容易使他们发生冲突,最终会给教师造成紧张、消极等影响。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修筑者,它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受到冲击,职业的神圣性和社会地位产生很大差异时,教师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给教师自身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压力。

  二、缓解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一)学校应加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人格

人格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标志教师心理是否健康,反过来心理健康程度对人格全面发展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两者应该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特别指出,心理问题和人格表征中的经受压力、挫折能力,责任心等呈负相关关系。问题如此严峻,这就需要学校不单只关注学生们心理健康问题和人格成长进程,还应该时刻注意老师们的心理问题,最好专门设置辅导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部门,定期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

  (二)建立针对中学教师的多层次支持系统

获得他人的支持,有助于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当教师在巨大压力之前踌躇不前时,一个支持他的人出现,会给老师带来精神上的安慰。他人的支持统称为支持系统,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支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注意到教师的重要性。并且在政策上改革教师职业在社会的地位、待遇,同时开始注意培养优秀教师,关注教师任职前培训和入职后教育等。倡导社会尊敬老师,,支持老师。让更多人理解老师,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和过程,帮助老师缓解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最后,不单单国家、社会帮助老师,教师所处的基层组织学校也要给予老师帮助,不要给他们工作压力和强制性要求,在方方面面,比如食堂、住宿等,给老师方便。设置教师心理咨询室、压力缓解室、聊天室等设施,帮助教师缓解心理问题。

  (三)中学教师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做到自我调适

解决心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老师们自己努力克服。面对困难和挫折,老师们需要自信,不要自暴自弃,积极对待。教师还要学会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面对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时,放宽情绪,积极向上。老师们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心或者影响心情的事时,学会宣泄情绪,比如同家人诉说、找朋友聊天、出去唱歌等方法,要知道如果坏心情得不到及时调节,就会造成精神伤害,甚至是疾病。一些自己无法调整的情绪,需要老师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调整心态提高心理素质。

  三、结语

文章主要是关于研究教师产生心理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对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后,给出了个人观点,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打算进行规划,乐于从事教育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观,在教学中体验与学生们相处的乐趣。教师最好有空闲时间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取得自豪感。这种感觉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使教师身心保持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罗小兰.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胜任力与工作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5):43-46.

[2]任波.对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92-96.

[3]李百珍,王凯,李焕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01):360-363+37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2952.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6日
Next 2022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