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阶段,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是新经济常态下,经济发展迅速所带来的产物,虽然迅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天然屏障,但也无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问题。笔者主要从介绍外汇相关概念为引子,以当前国内外汇储备状况为基础,对国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做要是过快的增长速度以及庞大的规模体系。并对前者加以分析,分析其对于当前国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在文章最后,笔者着重表达了个人对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这一问题的个人见解。在笔者看来,减缓经济发展的速度;减少常规项目顺差;以金融资本等项目为重心;变革美元汇率盯梢政策。笔者希冀,此文能够为改善当前外汇储备问题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负面影响
1外汇储备的理论基础
1.1外汇储备相关概念界定
国际储备是指为使国际收支平衡,使货币汇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由本国货币发行人持有的能在世界范围内兑换的资产。除了最基本的定义,针对国际储备,还有广义定义以及狭义定义。IMF在《BalanceofPaymentsManual》中提到:“当前政局能够控制的有效资产”称为国际储备。当前,狭义概念已经被多数国家所接受。由中央银行或其他XX机构持有,为应对国际支付的流动资产或债券,称为外汇储备。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各种形式的外汇收支接汇给指定银行后,指定银行获取的外汇结余。由于外汇储备在国家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过多或过少的的外汇储备余额,对本国经济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除了要保持经济发展的高活力,还应该正确处理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合理有效的利用外汇储备,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外汇储备规模理论
1.2.1成本收益理论
成本收益理论,是由海勒在1966年提出的。其提出的边际收效与成本等价的理论,被西方的学界泰斗广泛引用。海勒认为被国外经济群体承认,有明确的外在货币价值是国际支付所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符合上述国际支付标准的国际储备有:黄金、外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缴纳的黄金。由此可见,海勒推算的成本收益理论主要用于国际储备。这也就表明了持有外汇、成本以及需求概率是评判外汇储备优良必须考量的三大变量。
1.2.2储备需求函数
产生于1960-1970年间的储备需求函数,即回归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能够使得储备衡量变得更加科学化,再加之多种的储备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再引进一个变量——独立经济,这就使得分析更加地精准,科学。以外国货币及证券为主的持有资产,称为外汇储备,是国家储备资产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国际储备资产最主要的部分。1965年后,类似回归分析法的分析方法被西方经济学家应用到各类竞技模式中,这一类的分析方法最终被归到回归分析法中,并遂运用到国家储备量的确定中。回归分析法的研究在1980年后达到巅峰水平。
2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外贸净出口、外商投资及国外借款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但也并不是只有这些项目,也不简简单单是项目的加和。从来源和币种这两个方面分析外汇储备结构可以得出:国家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是收支顺差、信贷、债券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所得。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自2000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长当中,逐渐成为世界储备总额的的中坚力量,使得我国能够扎实的屹立在世界民族强林。
从2007年到2017年,我国外汇储备均在逐年增长,从2007年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4032.5亿美元,同比2006年增长了近一倍。2008年时也达到了6099.3亿美元,再来看到2009年,迅速到达了8188.7亿美元;2010年迅速攀升到了15282.5亿美元,最近几年一度攀升到了年均4000多亿美元。在一步步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于2013年成功赶超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到2016年时就突破了20000亿美元。如此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一流水平。近几年,国家经济形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连续多年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虽然金融危机影响甚广,但国家和XX及时采取一定的政策,保障了国民的生活,贸易顺差也在进一步加大。不断地外商投资,使得中国成为外资开发的宝地,大量资金注入国内资金市场,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能够迅速增长。
2.2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2.2.1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
虽然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居世界超一流水准,但由于规模庞大,也没有完备的管理措施,使得效率十分的差。长时间来,在落后的汇率制度,以及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导致了国家和XX对于外汇储备的安全和流动工作过度重视,将其所带来的利润,以及经济效益水平排在了后面,但长此以往,不但会损耗外汇储备的元气,还会带来损失。再之,经营体制的弊端,会导致外汇储备出现亏损,但随着外汇储备余额逐年的增加,我国所承担的来自经济损失方面的风险也逐渐增大。
从外汇储备与贸易进口的关系分析,国家外汇储备与进口之间一般保持在二成到三成之间。但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的这一比例竟然达到了200%,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倍。
2.2.2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自超过日本人外汇储备余额以来,我国已经多年位居外汇储备首位。近几年以来,依然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虽然,我国外汇储备还在进一步增长,但物极必反,现阶段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给市场带来的不利因素也逐渐显现出来。外汇储备的超负荷增长,致使通货膨胀风险逐年累积。而今,投入货币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外汇占款,同时,外汇也逐渐取代了再贷款的地位。而人民银行也由于被被动的购买出售外汇,逐渐无法控制其规模主动权,从而使得我国出口竞争力逐渐被削减,控制货币的能力也在逐年下降。除此之外,由于外汇储备的流入,使得国内经济增长的的潜力被限制,而外汇储备大多为美元资产,致使国内储备进一步缩水。
3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利弊分析
3.1外汇储备增长的正面影响
3.1.1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地位
我国综合国力强大代表我国外汇储蓄能力也在上升,继我国外汇储蓄世界第一,外汇储备金额破万亿元美元之后。说明我国逐渐提高对外国支付水平与海外收支能力。为增强外国在对我国经济前景抱有信念提升中国在海外资金诚信和经济实力地位,国际竞争取得较大优势,让中国在海外市场经济中有主动地位,维护在国际上良好信誉诚信形象,奠定我国在国际有强大基础,需做到有大量外汇储备,从而使我国经济有效控制本国人民币价值,对于我国政策举例外债以及债务归还支付本金成为有效依靠从而增长外汇储备。
3.1.2有利于我国防范外部金融风险
充足外汇储备它是应对国际投机,金融性危机有效方法,如在2008年后,各国都陷入世界经融危机之中,金融危机全球化的背后不仅仅是来自国内各行业金融风险逐渐增加,而且还要受到国外资本经济影响。还比如在1997年亚洲陷入金融危机中我国此时有1000多亿元外汇资金储备,但是我国XX在对与国际金融市场冲击做到本国国币不贬值,从而在我国金融市场没有收到波及。我国能拥有巨大外汇储备是因为我国对于金融问题做出合理科学宏观政策虽然金融危机事件归去很久,但是在未来金融市场存在大量不确定,国际资本这类事件再次发生,要做到应对各国金融危机出现问题,也要求我国保持理性头脑增长当今外汇储备理论知识来预防国际金融危机危害我国金融市场。
3.1.3有利于弱化货币错配的风险
货币错配代表全球金融表现,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中与转轨国家较为普遍,处理不好汇率制度问题,将会危及我国与其他国家金融运行带来漏洞,所以货币错配在经济行为进入全球金融市场中要根据货物,劳务,资本流动合理计算不同国家货币,发展中国家要根据以上要求作出积极应对政策避免承受因汇率变动带来危险。这种危害会减弱国家货币通行和金融市场中主要权利成为依附重要货币发行国家,要想增加本国家金融市场货币独立性,要通过本国家XX对外汇国家进行减少货币错配概率外汇储备是处理汇率浮动方案作为保障国际金融市场为危害我国经济市场重要依据。
3.1.4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中央银行要想通过外汇市场售卖外汇和收购本国货币影响对于外汇供应需求关系,需要调整外汇市场,平稳汇率,如进行外汇储备能力,我国银行进行干预外汇金融市场,支付本国货币发行汇率,拥有因外汇储备对我国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并维持本国汇率能力。这有这些做法才能使我国在面临突发性金融风暴保持从容态度积极应对,有效预防银外汇市场对我国汇率进行干预,保持我国货币汇率平稳。在1997年亚洲出现金融风爆危机,我国货币汇率作出表现充分印证稳定人民币价值,维护好投资效益者信任起到至关重要地位。
3.2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负面影响
3.2.1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积极发展,物价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在物价偏高信贷市场管理规模失去控制,外汇储备剧增随之带来市场流动性难以整改,我国中央银行因物价和其他方面进行完善,从紧政策解决我国因为市场流动性过大漏洞,货币投放重要来源:中央银行贷款,财政透支财政借款外汇占用款项。但是外汇汇率极速增长也就是XX出于被动地位对社会发行一定规模基础性货币,造成信贷货币膨胀投资资金连续增长,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减少情况恶化,加大央行管理流动性市场与货币调整控制难易程度,减少央行支配货币政策独立,其使让我国央行合理控制外汇占用金额数量。
为减少本国家货币供应需求结构出现变化,央行作出减少再次贷款与发行国债发生冲突等措施,避免基础性货币发行供应不会受到外汇占用款出现大影响。要随着外汇占用款项依次减少,避免央行货币政策机制发生改变,从而应对大部分内向型企业资金供应完整,资金效率大大提高。
3.2.2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巨大
我国外汇储备资金多将会造成本国外汇储备资金以低价汇率借给他国,大量本国资金流入他国,放弃本国对于其他国家资金投入回报机会。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在其他国家属于有价证券,但在外汇储备资金相等于货币储蓄国家发行低汇率贷款金额。中国在外汇储备美元,欧元,日元分别是70%,20%,10%。如我国在对外汇储备资金美元举例,收益率低在X投资方式是X债券,最近几年X国债券收益率只有3%,而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利润都比X收益高,所以中国外汇储备资金应投放到本国家,产生资金高于X发行国债收益率,其中差额也是中国具有大量外汇储备机会成本,中国挑战庞大汇率风险和机遇成本是中国外汇储备对本国货币起到独立性,有效性作用。
3.2.3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资金规模过于庞大,从而增加一个国家货币价格升值压力,这对于我国面临外汇所需要需求相对减少,面对国外需要人民币数量上增加,不平等外汇供应关系上人民币汇率面临价格上升压力情况,增加人民币价格升值危险,未做到我国外汇储备加大,外汇储备资金增加人民币价格不断上升,导致游资进入更多,反复循环,巨大资金外汇储备规模加大本国货币汇率价格上升压力,我国在面对国外收入支持将继续大规模双顺差,届时,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对于人民币价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好影响。
4实现我国外汇储备适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转变时,需要调整结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企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三行业经济开发,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需要外汇储备资金快速发展推动影响,控制外汇资金增长过快来适应经济增长速度,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增长,市场需求量旺盛但是发展较慢产业公司却得不到进步从而淘汰,所以加快外汇增长资金加大并重视产业,构建文明生态环境,加强节能减排环保生态建设理念,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加快脚步建立现代化产业生产体系,进行产业全面升级;培养自主创新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格局及发展模式,进行金融市场转变加强推动经济战略结构调整模式;转变对外经济市场管理方式。
4.2降低经常项目顺差
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要降低项目,资金。经济项目顺差额。第一,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化,我国国内消费市场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稳健发展,重点要我国消费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是建立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解决我国经济内需漏洞,例如:快速建立农村基础设备,增加农民收入方式,劳动者重要工资收入做到基本保障,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经济政策补助力度;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事业大力发展,优化社会保障体系模式,减低居民未来不安全性担忧,对其信任XX,对自己信任。第二,国家应对于目前经济现状进行经济模式调整成企业进行出口政策,理性思考出口优惠政策,对于企业发展有优势产业发展进行鼓励,国家也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依靠政法优惠政策来维持企业正常生产。
4.3合理外汇储备规模,建立规模预警线
现在,我国外汇储备资金与2003年全年外贸进口额相近与短期外债余额超出一倍,这超出国际专家认定科学水平,所以我国要进行外汇储备政策方案改革,完全放弃外汇储备基金大传统观念,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资金增长速度采取积极科学合理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效率低还需要大量技术设备从国外引进,这些都需要外汇,资金属于净流入,贸易顺差在所难免保持更多差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资源浪费,对此我国必须要进行外贸分类管理,构建有外汇储备能力运营新方式重要依据。预防外汇储备资金规模漏洞,提高外汇储备金融法规。
4.4增强实力,控制举债规模,加大出口创汇力度
截止在2003年,我国外债估摸资金突破1936.34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资金年年加大并且外汇规模管理也在推行并扩展。现在我国进入到外贸偿还资金高峰期,我国外汇储备资金继续增加,为应对增加外汇储备资金,提高效益应多增加外汇方案,大力进行出口创造外汇行业出现,增大出口外在外汇能力,使我国出口规模加大。
4.5逐步改革,建立新机制,使储备转化为投资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资金剩余情况,XX应建立新机制并转化投资,将原有资金化为外汇储备资金逐步增加,实行大量出口战略实行缓解国内通货紧张漏洞,增加私营企业美元贷款汇率,XX应对这些XX大力扶持,发展资本主义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使更多人民币储备以及外汇储备资金走向发达国家流动,逐步进行改革,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外汇机制体系,将储备资金流入国外企业资金。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状况,总结了我国汇率过快增长的问题,即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并分析了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原因: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并具体的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外汇增加的积极影响有:表明了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我国防范外部金融风险;有利于弱化货币错配的风险;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同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也给我过国民经济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有效性;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巨大;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笔者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外汇储备适度增长的建议: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常项目顺差;降低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改变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外汇储备适度增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元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成因及效应探究[D].南京审计大学,2018.
[2]杨浩南.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8.
[3]陈涛.我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线性与半参数回归模型对比及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8.
[4]管涛.反思对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讨论[J].国际经济评论,2018(01):9-23+4.
[5]钟艺.基于计量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分析[J].现代商业,2018(07):90-91.
[6]游文倩.“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0):55-56.
[7]陈奎求.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风险[J].全国流通经济,2018(06):6-7.
[8]张道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8,39(03):306-311.
[9]马少康,刘艺欣,胡岳岷.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动态控制模型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4):19-27.
[10]吴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8(11):100-101.
[11]何金旗,姚元凯.近期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成因探究[J].对外经贸,2018(04):93-98.
[12]蒋淼怡.试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J].北方经贸,2018(06):115-116.
[13]张惠宇.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8(13):10-13.
[14]单小凡,梁超伟.我国外汇储备量的变动分析及管理方法[J].金融经济,2018(14):110-112.
[15]贺力平,赵雪燕,王佳.经济规模与货币国际地位的关系——兼论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决定[J].学术研究,2018(08):95-10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