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纷纷开始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提高进口产品进入门槛,并以“绿色贸易壁垒”为手段对他国进行制裁,浙江省茶叶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以及价格优势,故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来在贸易壁垒的作用下,茶叶出口受到的限制越来愈多,故而本文以浙江省茶叶出口为研究对象,探析对色壁垒的影响。文章首先对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的影响,再次对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企业角度及XX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不利影响,促进浙江省茶叶的出口。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茶叶出口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发展速度增长迅速。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国茶叶出口的贸易规模没有急剧扩大,甚至增速还有放缓的趋势,该现象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等。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简称GBs)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在各国国内高失业率以及出口乏力的压力之下,纷纷加强了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同时对进口产品大加限制,此外,还利用人们对环境保护以及自身健康的关注,自此绿色贸易壁垒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通行,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浙江省茶叶经过跨越式的发展,然而由于生产方式粗放、不注重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在绿色贸易壁垒之下,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动下,浙江茶叶出口规模必然进一步扩大。

本文主要探究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从现状出发引出问题,依据问题提出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绿色贸易壁垒下的浙江省茶叶出口起到一定的作用。

1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BS),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是进口国对出口国产品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绿色贸易壁垒通常是进出口国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而制定的保护和保护措施、法规和标准。从某方面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商品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故而绿色贸易壁垒也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在为有限资源提供保护的名义下,通过一系列苛刻的措施,通过制定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六大特点,分别是名义上的合理性、技术要求的相对性、较强的技术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合法性以及保护方式的隐蔽性。首先名义上的合理性是指绿色贸易壁垒利用当前人们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以及为人们健康带来危害的产品的抵制性,使本国的“贸易保护”更加合理化;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要求的相对性是指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存在相对性,因为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易由于技术水平差不多,所以由于环境问题导致的纠纷较少,绿色贸易壁垒形同虚设,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贸易壁垒难以逾越;较强的技术性是指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中对产品的处理、鉴定等包含较多技术成分;绿色贸易壁垒保护内容的广泛性是指绿色贸易壁垒保护的范围极其广泛,所以在实施中,进口国可能会对出口国加以刁难;形式的合法性是指绿色贸易壁垒的设定通常由国内公开的法律作为基础与依据;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方式的隐蔽性是指绿色贸易壁垒各种检验标准不一,且极为复杂,从而对本国的产业进行隐蔽的保护。

1.2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同样为六点,分别是环境附加税、绿色补贴制度、检疫制度、包装和标签、产品加工以及绿色环境。环境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家为保护本国环境,而对出口国出口产品进行贸易制裁的方式;绿色补贴制度是在绿色贸易壁垒下,发达国家通常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的上生,各国XX通过干预,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对企业进行补贴,以降低本国的环境污染;检疫制度是指进口国家对出口国家产品出口的检疫极为严格,以限制出口国家产品出口;包装和标签是指从绿色贸易保护角度来看,出口国家出口产品的包装应可降解;产品加工是指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水平差异较大,故而各项规定以发达国家为主,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被排斥在市场之外;绿色环境是通过由XX、私人团体等对产品进行认定后,对产品颁发“通行证”,这种通行证认证手续极为复杂,故而使外国厂商的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增加。

2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及影响

2.1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现状

2.1.1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调整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各类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浙江茶叶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也有极大的发展,从浙江省茶叶国际贸易的规模以及数目来看,浙江省茶叶50%左右以出口为主,自2007年起,浙江省茶叶出口情况如表1-1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表可以看出,浙江省茶叶出口量自2007年的16.75万吨到2016年的18.36万吨,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增幅不大,除却2008年,浙江省茶叶出口占全国茶叶出口比重在50%到60%之间,出口额也有所增长,这表明浙江省茶叶出口情况较好。但同样的,浙江省茶叶进口数量在逐年降低,具体情况如图1-1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图所示,浙江茶叶出口量除却2008年的突增外,其他年份呈增长之势,但增速减缓,而进口量则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浙江茶叶进出口结构在不断调整。具体进出口情况如表1-2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表可以看出,浙江茶叶出口额逐年增长,而进口额略有下降,2008年到2010年出口额有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

2.1.2出口价格回升

在浙江出口的茶叶中,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以及普洱茶是主要的出口产品,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茶叶企业为扩大出口,故而采用“低价策略”以占领市场,故而茶叶价格一再下降,虽然茶叶的定价与茶叶的价值相符合,但是仍有部分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故而对我国茶叶采取限入政策,尤其是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外衣下,更为肆无忌惮,为保证企业获利,茶叶出口价格有所提高,2003年到2016年,浙江出口的五大类茶叶价格如表2-3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如上表所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以及普洱茶14年来每吨的平均价格分别为4314.78、4651.71、11072.85、15877.57以及5449.07美元,2016年,五大类茶叶的价格均在平均价格之上,其变化趋势如图2-2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图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6年,浙江五大类茶叶出口价格均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红茶最低价在2011年,为4032美元一吨,绿茶最低价在2011年,为4311美元一吨,乌龙茶最低价在2010年,为10356美元一吨,花茶最低价在2010年,为15009美元一吨,普洱茶最低价在2018年,为5313美元一吨,而到2016年,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以及普洱茶的价格分别为4237、5055、11768、16648以及5532美元一吨,出口价格回升。

2.1.3市场扩大,跨国经营初露头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浙江产业出口规模逐渐扩大,跨国公司增多,茶叶出口方面跨国经营活动也日益增多,2000年,浙江茶叶出口主要是出口到东盟、欧盟、X、日本等,浙江茶叶企业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额占其总产品出口额的80%左右,具体如图2-3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图可知,浙江茶叶出口地主要为东盟、欧盟、X、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与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为保护本国产业,必然实行绿色贸易壁垒,另外,这些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故而浙江茶叶企业面对其绿色贸易壁垒有较大的压力,在这些国家与地区,出口市场空间被压缩,但浙江茶叶企业开拓其他市场,向斯里兰卡、印度、印尼等出口茶叶日益增多,2006年浙江茶叶出口地情况如图2-4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图可以看出,浙江茶叶主要出口地有所增加,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浙江茶叶在不断开拓市场,跨国经营活动增加。

2.2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国家贸易有有利影响,同时有不利影响,在绿色贸易壁垒之下,会从客观上促使使其提升环保意识,加强技术革新,强化管理体制,最终加强企业对市场份额的占领力;但是绿色贸易壁垒也直接造成了企业出口成本的增加,在短期内压缩市场,对于浙江茶叶业来说也是如此。

2.2.1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从整体上来说,绿色贸易壁垒下,要求出口的茶叶及相关茶叶产品技术达标,故而绿色贸易壁垒可以推动浙江茶叶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浙江省有着悠久的茶叶出口历史,但是当前茶叶出口仍以散装原料茶出口为主,生产茶叶的企业规模比较小,经过简单加工便进行出口,故而附加值比较低。除却附加值不高外,这些初级产品消耗原料较大,且环保含量不高,故而经常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要改变这种状况,浙江茶叶企业需要引进新技术,对产品开展深加工,最终必然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产品的出口。故而说,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促进产业升级。

2.2.2强化行业的管理体制

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有一定的制约,广泛的来看,对这一产品所在的行业均有制约作用,故而绿色贸易壁垒对整个行业的管理体制均有强化作用。

具体来说,要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下某一产品的负面影响,需要整个行业努力,尤其是在当前产业链日益深化的现在,必须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同时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等均进行管理,不断提高浙江茶叶的高端质量,才能削弱贸易摩擦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强化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单单表现在法令法规的完善,同时还需要行业内予以监督,予以帮助,这样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2.2.3从长期看有利于占领市场份额

绿色贸易壁垒从客观上可以促使企业提升环保意识、加强技术革新等,故而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而质量的提升必然带动产品的销售,从而利于产品占领市场份额。

3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绿色贸易壁垒本身便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因为绿色标准多是有发达国家所定,其所定的规则是依据本国的企业生产水平,故而面对这一规则,我国存在劣势。浙江虽然处于沿海发达地区,但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差距,所以浙江茶叶在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时,问题则更加凸显,如茶叶生产技术落后、高附加值产品少一级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等。

3.1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茶叶出口

绿色贸易壁垒检验的范围极广,有些甚至是苛刻的,且评价标准的不同等,均给了进口国以理由制约他国产品的出口。从理论上来说,绿色贸易壁垒的规则应当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本身技术实力的差别,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的关税壁垒中的不正当竞争,反驳能力较小,所以出口国产品的出口受限较大。

从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上来说,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而进行的一种手段,所以浙江茶叶出口往往会面对极为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如茶叶的农药超标值设置的极低,检验极为严格等情况,最终均影响了浙江茶叶的出口。

商务部科技司的数据表明,我国茶叶出口中,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极大,2010到2015年,由于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年均在10亿美元左右。

近年来,衡量湖州市规模以上茶叶行业的三大指标数据上涨幅度显著下滑,表明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具体如表4-1所示:

绿色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由上表可知,湖州市茶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导致其出口交货值略有降低,如2015年出口交货值为346.12亿元,2016年,出口交货值为340.44亿元,虽然较之2011年有极大提高,但仍然表明湖州茶叶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较大,具体事件如:

2014年,浙江宁波L公司向英国出口茶叶,英国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认为L公司出口的产品中农残量超标,故而不符合要求,影响L公司产品的出口。

2015年,X由于浙江杭州M公司出口茶叶的包装不可降解,是不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从而不允许M公司产品的出口,这些事件均对浙江省茶叶企业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浙江省茶叶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XX及相关民间机构也在采取不同的措施,以降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如上合组织的成立。从上合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在同其它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从浙江省茶叶产品角度来说,浙江同东南亚国家签订了一些贸易合作框架和贸易协定,包括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茶叶产业经济贸易贸协定。然而这些贸易协定并没有形成区域内合作的常态化,且涉及出口的茶叶贸易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还没有提出。但终究可以降低一定的贸易摩擦,使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降低。

3.2茶叶生产技术落后

浙江有着悠久的茶叶出口历史,加之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故而在原料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另外,浙江茶叶企业在在过去借助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所以产品为劳动力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在过去可以靠这两样获得较大的效益,不注重技术的投入,但是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这种效果日益降低,技术及生产设备的落后极大的制约了浙江茶叶的出口,同时也影响到了浙江茶叶的质量,故而屡屡在贸易壁垒前碰壁。

另外,浙江作为茶叶最大的出口来源地和贸易市场之一,其自身的贸易政策、海关税收制度、境外投资等政策在我国便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依靠这些优势政策,浙江茶叶企业在过去发展较好,故而并不注重对产品技术的提升,最终导致浙江茶叶与其他国家的茶叶产业对比中显得结构单一,缺乏技术含量。

3.3出口茶叶质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从整体上来看,由于历史等原因,浙江省茶叶生产企业经营模式落后,行业自律性较差,且其生产模式较为传统,对产品附加值部分以及环保部分重视不够,环保意识过于淡薄,所生产的茶叶质量较低,附加值也较低。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茶叶这一行业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杀青、做形、干燥等步骤较多,而在当前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的现在,很多企业仅仅只需要掌握其中一点即可,部分中小企业仅仅只负责生产链上的一部分,对茶叶的整个工艺流程了解的不全面,故而在生产中,对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污染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出口茶叶质量比较低,也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

3.4茶叶出口企业缺乏自身的品牌,未形成品牌效应

浙江省茶叶并未形成自身的品牌,没有品牌效应,当前浙江十大名茶如大佛龙井、安吉白茶、金奖惠明茶、松阳银猴以及径山茶等虽然在中国较为有名,但是在国际上则名头并不响亮。

从根本上来说,浙江省茶叶生产企业分散性的、传统的经营使得规模效益无法发挥,成本不能减少,间接地使得利润空间减小,为扩大利润,故而部分企业自律性便比较低,尤其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评定程序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忽视长远利益,明知故犯或因不注意细节而做出有损行业形象的行为。企业的绿色品牌形象没有树立起来,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的出口。当然,浙江省茶叶检验检疫水平低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弱,科技创新力量不强、信息的滞后性与不完全性以及相关资金投入数量较少等因素也是造成浙江省茶叶品牌效应低的原因。

3.5降低浙江茶叶国外市场竞争力

绿色贸易壁垒下,对出口国产品检验的复杂,从而导致出口国出口增长速度降低,另一方面,会提高出口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效益。

具体来说,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会使浙江茶叶产业在出口时候,给了进口国刁难的理由,在遇到问题之时,不能运用国际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影响到产品的出口,降低浙江茶叶国外市场竞争力;另外,在绿色贸易壁垒之下,对浙江茶叶的关税提高,从而浙江茶叶企业为获得效益,只能提升茶叶价格,从侧面来说,提高关税这一行为实际上使浙江茶叶企业难以与其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影响茶叶的销售,最终降低浙江茶叶国外市场竞争力。

4浙江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极大,为降低不利影响,需要企业与XX共同努力,如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国际认证、提高茶叶质量等,XX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等,这样才能促进浙江茶叶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仍能健康发展。

4.1XX角度

4.1.1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针对浙江省茶叶贸易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原因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问题,应该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建立茶叶出口的预警机制和价格协调机制。

具体来说,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浙江茶叶易中的内部发展机制和出口来源国家的外部合作机制。另外,要积极收集跟踪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动态,建立数据库,从而使浙江茶叶企业了解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动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最终实现茶叶出口规模的增长。

4.1.2构建优异政策支持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众多,贸易措施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执法监督同样也是涉及众多,比如卫生、环保、贸易和市场等领域,但是当前区域XX和企业之间的关联更加不够密切,尚未搭建起比较高效的茶叶贸易信息合作与交流平台,国外市场的茶叶贸易信息没办法迅速精准的共享到国内的茶叶出口公司,再就是目前的信息来源和传播途径分布于各类机构之中,茶叶企业捕获精确真实信息的路径往往不够畅通,茶叶产品没有监管所以质量没有保障,种种问题的缘由均是我国XX在茶叶产业方面的规定不够健全,体系不够完整,故而要提高浙江茶叶出口,需要构建优异的政策支持体系。

早在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便开始实行《国际检查标准制度》,欧盟在其后也启动了ISO14的管理系统,如果产品没有达标,则不予市场准入,我国在构建支持体系时,可以通过立法程序,将这些标准转为我国国内标准,并进行推广,如制定《ISO实施标准》等,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认证,使工作更为规范。

4.1.3充分利用WTO原则,争取合法权益

浙江省在“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内,茶叶产业方面与多国多地区均有贸易往来,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这就决定了浙江省同茶叶贸易来源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浙江省由于沿海故而最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影响,例如绿色贸易壁垒下,部分进口国借助“绿色贸易壁垒”的借口限制浙江茶叶的出口,在这种限制之下,浙江茶叶相关企业多是选择“退让”,并不会主动运用法律规则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使自身效益受到较大损害,故而浙江茶叶产业在日后的对外贸易中,应当学会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利益,如针对包装问题产生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茶叶出口可以利用《再利用法》以及《新废弃物法》来据理力争,从而扩大出口规模,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

4.2企业角度

4.2.1加大茶叶科技投入,加快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针对浙江省茶叶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的问题,应该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了解新型设备的推出,采用合理先进的生产设备。

当前浙江茶叶生产多以分散的家庭产业为主,所以企业效益较低,很多先进的技术不能推广使用,故而可以加快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实现茶叶的规模化生产,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效率提升,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浙江茶叶企业的发展与茶叶的出口。具体来说,浙江茶叶企业可以引进德国先进的喷涂技术,引进静电喷塑机等设施,提高茶叶的质量与产量。

4.2.2改进产业组织形式,形成产业化经营

由于受到出口国家各自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浙江省同相关国家的双边及多边茶叶贸易往来中还存在着标准不一致、监管环境和商品流通等多方面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制约了浙江茶叶贸易的出口,尤其是在当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大环境下,浙江茶叶行业较为分散,茶叶产品的生产、出口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这不利于浙江茶叶行业的整体发展,继而影响到单一产品的出口。

因此应当在秉承科学发展浙江茶叶产业贸易的原则上,落实城市与乡村、整体与局部的科学合理布局;其次,要从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策略的角度出发,把握浙江茶叶出口需求,改进产业组织形式;最后,在现有贸易基础上寻求新的增长点,以该增长点为出发点,实现茶叶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最终促进浙江茶叶产业的发展。

4.2.3建立企业品牌效应,培育浙江茶叶品牌

21世纪绿色产品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实行绿色管理,进行绿色营销,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效益获得提高,另一方面则有助于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浙江茶叶在国际上的知名品牌极少,且出口的茶叶多以低加工茶叶为主,故而产品附加值不高,只有建立企业品牌效应,才能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带动产业的出口,故而培育浙江茶叶品牌十分必要。另外,在当前食品“绿色化”的现在,绿色食品市场还有极大的开发空间,浙江茶叶产业各企业更应当抓住这个时机,主动生产“绿色”产品,在开发新市场的同时打响企业品牌。当前浙江茶叶品牌极多,但是在国际上有名的较少,在我国较为出名的品牌有西湖龙井、雀舌、乐清雁荡毛峰等,可以重点开发几种品牌,如西湖龙井,从而带动其他茶叶的出口。

4.2.4积极进行国际认证,强化茶叶质量

绿色贸易壁垒的一大表现形式便是绿色环境,绿色环境是通过由XX、私人团体等对产品进行认定后,对产品颁发“通行证”,即国际上的“绿色认证”,这种通行证认证手续极为复杂,但是通过之后,则可以大量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因此浙江茶叶企业应当加强对茶叶方面国际人士的重视程度,有了国际认证,则绿色贸易壁垒便可形同虚设,浙江茶叶出口市场必然扩大。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是国际茶叶认证机构之一,依据IFOAM要求,所加工的茶叶必须符合邮寄茶叶生产、加工标准,才会颁发证书,如果中国茶叶取得IFOAM认证,则在出口时可以减少很多检查步骤。

当然,进行国际认证的前提仍是茶叶质量的提高,只有质量的提高,才是扩大市场最主要的法门。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下浙江茶叶出口的现状,分别是茶叶出口量增长,结构调整,出口价格回升以及市场扩大,跨国经营初露头角,故而从整体来说,浙江省茶叶出口情况较好,但是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之下,浙江省茶叶出口也面临了较多的问题,如茶叶生产技术落后,出口茶叶质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茶叶出口企业缺乏自身的品牌,未形成品牌效应,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茶叶出口以及降低浙江茶叶国外市场竞争力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企业和XX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对企业来说,要加大茶叶科技投入、改进产业组织形式、建立企业品牌效应同时积极进行国际认证,强化茶叶质量;对XX来说,要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构建优异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WTO原则,争取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出口的影响,促进浙江茶叶的出口。

参考文献

[1]佟家栋.贸易自由化、贸易保护与经济利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徐淑萍.环境与贸易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王金南.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贸易[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钟筱红.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石敏俊.食品安全、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争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许海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7]江虹.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策略-国际绿色营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潘阳;黄水灵.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经贸,2014,1.

[9]沈能斌.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1.

[10]王婷.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对策研究:以浙江茶叶为例[J].中国证券期货,2012,6.

[11]戴天慧.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11.

[12]马章良;马仁秒.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方略[J].改革与战略,2011,1.

[13]许亚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11.

[14]杜晓燕.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和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4.

[15]林诗卉.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5,12.

[16]汤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浙江茶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今日科技,2003,11.

[17]Andreoni,James.ThesimpleAnalyticsoftheEnvironmentalKuznetcurve[J].NationalBureauof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1998,5.

[18]Miehael.JFeranno.Internationaltrade,environmentalqualityandpublicPolicy[J].TheworldEconomy,1997,12.

[19]宋晓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2013,4.

[20]陈青兰.绿色贸易壁垒下绍兴地区茶叶出口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2,12.

[21]孙平.我国XX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645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25日
Next 2022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