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坐落于中国正南部,23.67万平方公里的陆地,1600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江、沿海、沿边,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广西经济以农业为主,广西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还源源不断的出口至东南沿海的各个国家。农业是广西经济结构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农产品出口是广西外贸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出口影响着整个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节奏。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的扩大,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给我国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有了更多与他国农产品竞争、交易的机会。然而随着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逐步增加,世贸组织各成员国纷纷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设置越来越多的壁垒,这些国家由原来保护农业发展的措施——关税壁垒,逐步演化出各种非关税壁垒,各种高门槛的标准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障碍。广西亦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广西的农产品还存在着附加值低、品种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集中化等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等问题。对广西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广西农产品“走出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出口现状;对策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抵挡的潮流,贸易是每个国家的必修课,我国加入WTO后,与其他国家一样,在各自的专长领域发挥自己的贸易优势。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在社会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成为世界贸易竞争的敏感范畴。加入WTO后,广西的农产品便有了在国际舞台一展身手的机会,广西农产品出口一贯遵守WTO的规则,这些规则既保护了我们,但也限制了我们的发展,特别是乌拉圭回合以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取各种贸易壁垒保护自己敏感领域的发展,相应地,广西的农产品出口也遭受了各种阻碍。反观广西自身的农业发展状况,相对于国际水平,我们的产品质量、检验体系都不够完善,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先天性的劣势。但在国内,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广西可以运用自身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完善区内农产品的加工和出口体系,扩大出口市场。
2. 研究意义
在广西,农业是优势产业,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广西发展了具备自己特色的农产品供应链。尽管在国内,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广西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农产生产上,都不能与之匹敌,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各项农业指标都是位列前茅,为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广西需要加强研究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把农产品出口和农产品的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调整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出口市场、出口品质,加快广西农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Jimmye S.Hillman通过对农产品贸易所涉及的非关税壁垒进行研究,指出在进行农产品贸易的交易过程中,要尤其注意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非关税性的壁垒问题。 Guedae Cho, Ian M.Sheldon,Steve Mc Corristion对农产品贸易和贸易的浮动汇率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农产品贸易会受到贸易汇率的影响,原因是由于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主要是以美元的汇率来规定的,因此,在汇率发生变动时,农产品的价格就会受到影响。Dhawna&Biswal 对印度1960到1993年间所有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和经济增长值进行了资料整理,并根据各项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印度的整体农产品发展形式做一个概括。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许多学者研究过农产品出口问题,如各个省市都有学者研究本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郑云(2008)对这方面的研究时间较早,在他所做的文章中利用Johansen 协整理论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和农产品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找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农产品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不同类型,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速度。张文添对影响农产品贸易的因素―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这四个因素对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做了说明,并阐述了如今绿色贸易壁垒所涉及的领域,比如: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监管制度、农产品的生产和包装、卤产品的品牌效应等方面。
二、广西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一)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广西的农产品资源相比毗邻的各个省份来说,自给有余,口粮安全。自“十二五”政策实施后,广西的农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省区的农业增长值较快,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也稳步增长。除此之外,广西的粮食、畜牧业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处于平稳上升状态。2018年,全省区在农林牧副渔方面的经济增长值比2017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增加值的总额度为2876.45亿元人民币。
表2-1 2008—2017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年份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 同比(%) |
2008 | 1622.22 | 11 |
2009 | 2026.22 | 25 |
2010 | 2389.79 | 18 |
2011 | 2380.51 | -1 |
2012 | 2720.99 | 14 |
2013 | 3323.37 | 22 |
2014 | 3490.72 | 5 |
2015 | 3755.19 | 7 |
2016 | 3747.73 | -1 |
2017 | 4197.12 | 12 |
(数据来源:2018年《广西统计年鉴》)
图2-1 2008—2017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2018年《广西统计年鉴》)
此外,依靠自身区位特点和自有的农业基础,广西省区发展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在农业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比如:全省区糖料蔗的总产量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产值超过全国总产值的60%;桑蚕的产茧量位居全国第一,产茧量超过全国产茧量的45%;蘑菇产量也居全国第一;木薯是我国最大的乙醇酒精能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全国木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70%;而广西的水果总面积是全国五个千万吨水果产量省区之一,居全国第五位;茉莉花茶的产量也超过全国茉莉花茶产量的50%;中草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占全国中草药资源总数的30%。同时,广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著名的“南珠”产地,被誉为“南菜北运”的蔬菜基地、全国最大的冬菜基地;除此之外,畜禽以及水产等产业的产值也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应,广西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连续跨越4个千元大关,在2013年,农民收入突破5000元,2014年突破6000元,2016年突破7000元,2017年突破8000元大关,而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破万元大关,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充分反映了广西农业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势态。
总的来看,广西的农业发展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
1.广西农产品生产总量大
广西省区的农产品生产总量巨大,在2017年统计的数据中,广西省区的农产品生产总量约为18466万吨,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广西省的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分别占全区人口的62%和38%,由此来看,农业在广西省的占比大,在广西省GDP中占到20%。第一产业作为重要的原动力带动着广西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广西的农产品总值以年平均增长接近13%的速度稳步增长,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总产值的持续、高速增长,必然推动了广西强有力的出口。
2.广西特色农产品多元化
广西地域宽广,丘陵、盆地、谷底、高原、平原一应俱全;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汇区域,气候四级分明多样,是农业生产的良好基础。地域和气候的多样化,也使得广西的农产品种类多样化。广西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玉米、大豆、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水果、蔬菜、棉花等,特色农产品多种多样,诸如火龙果、甘蔗、木薯、茉莉花、青蒿素等,给广西农产品再国内外的名声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力。
广西省是世界茉莉花生产中心。广西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对茉莉花的生长十分有利,花期早、花期长和香浓质优的特点使广西省的南宁横县被冠予“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的称号。而南宁横县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茉莉花茶加工基地、茉莉花茶销售基地。南宁横县的茉莉花种植面积超过十万亩,茉莉花茶的产量超过全国茉莉花茶总产量的80%,超过全世界茉莉花茶总产量的60%。南宁横县的地理位置优越,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每年出口的花茶产值超过六亿元人民币。
广西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罗汉果生产中心。广西省的桂林永福县种植罗汉果的时间较长,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较高的知名度使永福县拥有“东方神果,中国一绝”之称。近年来,交通的便捷、政策的支持使永福县的罗汉果能够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得到畅销,在2007年永福县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中国以罗汉果为产品名称的重要地区。
广西省还是全国最大的金桔生产基地。广西省的桂林阳朔县凭借其悠久的金桔种植历史、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的气候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金桔生产基地。在2003年,阳朔县获得了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的称号。在2005年,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成为中国以金桔为产品名称的重要地区。阳朔县生产的金桔果粒多、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俄罗斯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图2-2 广西各地农业特产地图
(资料来源:广西特色农产品总汇)
综上所述,广西农产品展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的特点。广西省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发展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以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为经济建设的基础,在XX的支持和市场运作的影响下,对广西省省内的农产品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培育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建设,使广西省成为具有特色的产业基地,从而促进广西省整体经济的发展。
3.广西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加强
(1)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
2017年,广西从业人员2820万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427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1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80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占了50.6%,可以看出,广西半数的劳动力从事了农业生产,如此庞大的基数为广西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8年,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转移到城镇中务工,务农人员占总体劳动力的比例在不断的缩小。但是,根据经济学原理所包括的因素来看,在产值为最佳的生产高度时,务农人口的减少会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而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会促进平均生产力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的总体生产值呈现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不仅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对广西省整体的资源配置也有一定的优化作用。通过将剩余劳动力安置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中,使剩余劳动力有所归处,最终达到农业的产业化和专业化。
图2-3 2007-2018年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
(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所提高
广西省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大,使得广西XX在农业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在2016年,广西省XX建立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基地,建立了14个具有特色的自治区级和市级的示范区、9个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1个标准化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83家具有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社、21家市级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除此之外,XX在农村和农民问题上的倾向性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问题的资金投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加,促进了广西省农业的整体发展,加大了广西省以农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步伐。2009至2015年间广西对农村的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保持在25%以上,平均增长速度将近30%。2017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555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28%,体现了广西对农业、农村的大力扶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3)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的农业信息化做得不够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力度。“十一五”期间,涉农信息服务网路在广西铺开,不少广西IT人才投身进涉农网络的建设,信息采集,归类,传递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产品出口逐步实现了信息透明化,价格区域差异得以缩小,信息不对称等风险得以缩减。“十二五”期间,广西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速推动装备设施化。科研院所联手各农业示范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嫁接无病苗、水肥一体化滴灌、绿色病虫害防控、循环种养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新品新新技术的应用、研发逐渐在各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铺开。
(二)广西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农产品出口规模
2018年,全国外贸出口13.84万亿元,外贸回稳向好。同时期,广西外贸降幅持续收窄,出口1523.83亿元,同比降低12.4%,全区进出口总额排名全国第13位。2008年-2018年,广西出口总额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9.35%。
表2-2:广西农产品出口额及其增长 单位:千美元
年份 | 总额 | 同比% |
2011 | 649417 | 21.13 |
2012 | 769529 | 18.5 |
2013 | 961682 | 24.97 |
2014 | 1106645 | 15.07 |
2015 | 1214585 | 9.75 |
2016 | 1111614 | -9.2 |
2017 | 1133847 | 10.2 |
2018 | 1316396 | 16.1 |
(数据来源:2018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整理)
图2-5 广西农产品出口额柱形图
在2016年,我国农产品的总出口额突破5000亿美元,广西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我国农业出口繁荣的背景下,扩大了农产品的出口规模,使广西省的经济依靠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而迅速发展。在2016年,广西省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8%,出口总额共计25.65亿美元。广西省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能够充分利用地区的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能够为农民提供收入,推进“三农”建设,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如今农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特别是2012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以来,广西得以借此良机扩宽农产品的出口渠道。
2018年广西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12位,出口额同比16.1%,排在全国第三位。由表2-8可以看出,广西农产品的进口要远大于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特色农产品依然是广西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点,广西经营特色农产品的企业有400多家,出口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约100家,为广西外贸出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表2-3 2018年中国各省分农产品进出口概况单位:亿美元、%
出口额 | 出口额同比 | 进口额 | 进口额同比 | |
全国合计 | 7298635.6 | 3.3 | 11156888.1 | -4.5 |
山东 | 1764792.2 | 7.1 | 1521926.2 | -11.0 |
广东 | 951010.9 | 1.3 | 2361500.5 | -1.8 |
福建 | 882110.6 | 4.4 | 507759.8 | -12.1 |
浙江 | 478791.9 | -3.6 | 471172.3 | -3.7 |
辽宁 | 450044.2 | -4.2 | 671417.4 | -2.6 |
云南 | 439233.0 | 11.3 | 67693.5 | -9.5 |
江苏 | 379951.1 | 15.8 | 1537781.1 | -9.0 |
河南 | 207414.9 | 11.8 | 154695.8 | -12.1 |
河北 | 176487.6 | -4.3 | 300337.5 | -15.1 |
湖北 | 174908.6 | -1.9 | 89846.2 | 32.7 |
上海 | 137899.7 | -3.7 | 1166358.4 | 8.0 |
广西 | 131639.6 | 16.1 | 432507.9 | -14.0 |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外经外贸信息网)
由表2-32018年全国省份农产品出口情况来看,山东省、广东省和福建省牢牢占据前三位,这三个省份加起来达360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49.3%,三个省份的农产品出口额就占了全国农产品出口额将近一半,让后面的省份望尘莫及。广西虽然排在第12位,但是13.1亿美元的出口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1.8%的指标与山东省、广东省和福建省比起来差距过大,使得纵使广西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速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过小的出口总量使得广西要与国内其他省份竞争,还是要靠比较优势,这对于广西要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发展成农业大区,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2.农产品出口市场
广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遍布世界各地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农产品90%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次是X、欧盟,南美等,约占10%。其中,东盟十国又是广西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广西出口至东盟的商品占了70%。追其缘由,2006年伊始,中国与东盟废除了600多项产品关税,2007年再次降税,201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内对贸易往来实行“零关税”制度,由此使双方农贸外来份额迅速增长,2016年就达到了4804亿美元,是2000年的10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65%。广西作为中国唯一的与东盟国家还海陆相接的大区,一跃成为东盟最密切的贸易伙伴。2016年,广西出口东盟农产品贸易额为53.95亿美元,占了广西出口东盟贸易额(170.73亿美元)的31.6%。 加强与东盟农产品的贸易,是广西企业“走出去”的一条黄金大道。
表2-4:2016年广西主要农产品出口市场
国别(地区) | 出口金额(万美元) | 占出口额比重(%) |
东盟 | 1707316 | 70.2 |
香港 | 258156 | 10.6 |
X | 140455 | 5.8 |
欧盟 | 78856 | 3.2 |
日本 | 34120 | 1.4 |
韩国 | 22922 | 0.9 |
表2-5:2014-2016年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出口总值一览表 单位:万美元
东盟国家 | 2014 | 2015 | 2016 |
合计 | 229701.02 | 269295.46 | 539511.86 |
越南 | 203476.44 | 244697.66 | 483435.76 |
印度尼西亚 | 11043.68 | 4053.37 | 17185.66 |
新加坡 | 3404.64 | 9239.45 | 22249.56 |
马来西亚 | 5555.66 | 4023.63 | 6599.98 |
泰国 | 1936.51 | 4417.39 | 4850.28 |
菲律宾 | 1966.77 | 1528.60 | 3391.94 |
缅甸 | 1533.07 | 773.82 | 1130.96 |
柬埔寨 | 489.05 | 291.25 | 423.76 |
老挝 | 229.52 | 185.11 | 212.04 |
文莱 | 65.68 | 85.17 | 31.60 |
(数据来源:依据广西统计年鉴及南宁海关统计信息整理计算所得)
从表2-5可以看出,越南是广西农产品最主要的出口国,出口额度在整个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度中占到了90%,通过整理最近几年广西省农产品出口额度的统计数据,广西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大致可以以下图表示出来
(三)广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特点
1.出口率低
由表2-1、2-3可以看出,广西市典型的农业大区,粮食产量高,同时也是热带特色水果产区之一。农作物资源丰富,像甘蔗、柑橘、木薯等具有区域特征的农产品总产量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广西依托自己的特色农业产业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然而,与广西农产品高产出不对应的是,广西农产品的出口率低。
以2016年为例,广西第一产业总产值3747亿元,占全国比重4.1%,而广西农产品出口仅仅25.6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2.8%,可以看出广西虽然是农业大区,但农产品出口量不高,农业生产有优势,却没有形成出口优势,广西的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还未被发掘。
2.市场集中
由图2-3、2-4、2-5可以看出,广西农产品的出口都集中在越南、欧盟、X、日本、香港。其中越南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广西销往越南的水果占了水果出口比重的99%;广西销往越南的蔬菜占了蔬菜出口比重的90%。可见广西对越南的出口依存度非常高,这也给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埋下了隐患,一旦越南的进口政策或非关税政策发生改变,广西的农产品出口将即刻受到影响。
三、当前广西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广西农产品的附加值低,比较优势地位日益削弱
广西农产品出口量占据对外贸易较大份额,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加工少,深加工比例更是微不足道;即使是特色农产品,其技术含量也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很多外贸企业还停留在依靠低成本优势展开竞销,这不仅会使得广西农产品面临他国反倾销措施的难堪局面,更会陷入一个死循环,浪费广西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广西农产品的出口结构较单一,主要出口初级农产品,初级农产品包括许多作物,如(谷类作物,水果等),初级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广西省农产品总额50%~60%,对于当前国际市场形势,需求量大的深加工产品仅占10%左右,广西农产品的出口“以量取胜”的道路实在走不通。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生活水平上升,人民对于食物要求也增高,追求生态食品,环保食品和自然食品。对食品的安全也有一定的要求,与前几年相比,在食品的包装和储物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在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中,广西主要出口初级农产品,占据产品优势,但是,在近几年来优势地位受到了削弱,所以,应当紧紧跟随时代变化,改变销售策略,提高包装水平和储物水平。
国际市场需求增高,时代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应改变以往营销策略,在以往技术水平上进行创新,以适应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所受的气候环境也不同,由于东盟与广西的气候条件相似,所以,东盟地区国家也跟广西一样,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孕育了质量好的农产品,东盟国家的农产品涌入广西市场,广西本身农产品就很丰富,由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涌入,导致了广西的农产品进口额增加,形成了贸易逆差的情况,出口形势相当恶化。
由于目前国外对农产品要求提高,所以,应提高广西农产品的技术水平。加强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的质量,是广西提高农产品出口的必经之路。
(二)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经营管理的人才缺乏
广西即使拥有广阔的农业面积、大量的农业从业者以及各种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仍然无法掩盖总体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事实,无论是种植者、经营者的理念,还是硬件设施,都与国外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根据表1-3我们看到广西的工业生产条件在逐年改善,然而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国内还是中下水平,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还有待完善。在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生产都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早已形成了规模效应。其次,在农业人员配置方面,广西的农民的环保意识难以集中在一个水平,有些地方的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广西农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环境意识也需要提升,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把控不妥,对环保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更新认识迟缓等问题比比皆是;如果XX或者企业自身再对农产品的生产监督做不到位,就会为广西农产品的出口遭遇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埋下诸多隐患。
目前来看,广西在农产品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很少,对高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相对于其它省分的力度显得心有而力不足;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广西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广西以初级农产品占较大比重,广西由产品优势演变成了价格战、成本战。一方面,广西农产品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使得广西需要向别国进口更多性价比更高的农产品,外贸逆差日益扩大。同时面对广西农产品以成本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他国纷纷实施非关税壁垒。
形成贸易逆差问题的原因在于广西农产品技术仍停留在过去,不加以技术改进,经营管理情况也未与现代情况结合。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总数1427万人,而全区的农业人才只有约70万人,农业人才率只有5%;涉农的专业技术人才仅仅1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率1%,100个务农人员中只有1人较为全面的掌握农业专业技术;农业领域的行政管理人仅仅将近3万人,可见广西农业人才严重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大区的要求。
(三)广西农产品出口受非关税壁垒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技术壁垒的一种,是为保护环境间接采取的措施。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主要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由于国外对我国农产品要求标准过高,导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90%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影响。因此,本篇文章主要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受到的绿色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其先进的技术来制定苛刻的技术要求,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贸易出口,来保护本国市场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者一般是发达国家,如日本拟定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各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准则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口建立后,我国逐渐实现与东盟地区内农产品贸易零关税,关税壁垒便被绿色贸易壁垒取代,其合理性、合法性与隐藏性使其不仅作为发达国家自我保护的手段,也受到发展中国家的追捧。广西农产品的出口70%销往东盟,东盟作为广西第一贸易伙伴,其次才是X、香港、欧洲、日本, 广西的农产品对于X、香港等国家影响较小,主要出口东盟发展中国家,因此,广西农产品出口所收到的绿色壁垒主要来自东盟发展中国家。
绿色贸易壁垒对广西农产品出口影响巨大,主要有两点:
1.直接减少广西农产品出口
进口国家对广西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减少了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图3-1反映出了广西农产品出口量因进口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后的大致变化。纵坐标Q表示农产品出口量,横坐标T表示时间,T1-T2阶段,进口国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进口国对农产品提出了高检测标准,而广西农产品由于不能立即达到绿色标准而无法出口至进口国,农产品被退回或者停滞在国外,农产品的出口量急剧的下降。
图3-1 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国贸易量影响的时间变化
2.间接削弱广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T2-T3阶段,广西农产品出口企业为了应对绿色标准,不得不加大技术的投入,对农产品进行深层检测、再加工,或者整合其他产品,力求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广西农产品逐渐跨越了绿色壁垒,农产品的出口量递减的趋势得到了遏制,并慢慢回暖;技术成熟,或者生产方式固定之后,广西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然而在这过程中,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技术,或者提高农产品的成本投入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价格优势被削弱,广西农产品的总体竞争力就受到了削弱,农产品的出口的增加便受到了阻碍。
(四)广西对外贸易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由上文提到,广西农产品主要对东盟国家出口,亚洲90%,仅东盟国家便占据70%,最突出的是,出口到越南的农产品占东盟市场90%,通过数字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这不仅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背道而驰,还会给广西的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假设是经济危机忽然爆发,或者越南XX出现动乱、越南XX出台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时,广西的农产品就会即可出现出口骤减,企业难以及时的将出口至越南的农产品分散出口到其他地区而导致农产品积压遭受损失,由于广西农产品出口国家过于集中,所以,一旦出口国家对我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对广西农产品出口影响巨大,严重到可能会令企业面临倒闭风险。以日本为例,在2008年,广西农产品出口大部分集中在日本,日本实施了《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当时广西主要将鳗鱼出口到日本,日本对鳗鱼的检测由25项增加到112项,可见进口标准严苛。广西鳗鱼市场面临此制度措手不及,引发了广西10多家鳗鱼企业巨大损失,不得不得退出了日本市场。
四、提升广西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分析
(一)企业努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品牌优势
鉴于出口国家对广西农产品出口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广西应努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建立品牌优势,注重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经验,在本技术上进行创新,在提升技术的同时,也应增强对原产地传承品牌的宣传力度。例如广西的八桂香米、罗汉果等著名特优产品在各大市场都有一定的占有率,企业对于市场有较大占有率的优质产品,应扩大市场,增加销售网点,而对于较为一般的农产品,应加强技术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它们注入科技力量,开发它们的附加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说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精、良。初级农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加工,人们对深加工的科技需求日益增大,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有了迫切需要。在广西,我们需要一些强大的出口龙头型企业带动整个广西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借助他们的辐射力量,外联国际市场,内联基地、农户,提升整体的加工技术,广西的农产品企业应该向产业化发展。广西XX应该加大投资农产品企业强化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先进的设备,开发更深层的加工技术。
(二)广西XX提高认识,培养和培训农业人才
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中国有众多人口,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农业的重要性。科技兴农,应加强农业的技术创新,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农业人员积极性,为提高技术成果提供动力。广西农产品虽然发展出了多元化品种,但是科技含量不高,需要大量的创新,迫切的需要XX和科研机构增加科研投入,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大培养从事农业或农业研究科研人员,XX应该提高他们的收入,并为他们扩宽农产品科技研发平台。
近年来,广西XX大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目前,广西共有28所农口部门院校,为广西推送源源不断的农业人才,例如,广西大学农学院与自治区农业厅为了培养农业人才,共同建立了新兴职业农民专门培训机构——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学院,在学院设置了16个农业培训专题,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了解农业知识。通过精细培训,引导上千名新型职业农业型人才,让他们带领广西的农业生产经营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三)XX为减轻非关税壁垒影响,增加农产品出口优惠。
由于出口国对农产品出口实施非关税壁垒,虽然造成广西农产品经济损失,但是,在此次风波中,广西农产品企业为了提高技术水平投入了大量资金供其研发。并加大农产品的成本投入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因而广西农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被削弱,减弱了广西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不利于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因而XX应该推行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广西农产品出口的发展。首先,广西XX对广西农产品出口实施各种贸易优惠政策,比如实施出口补贴,将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制定信贷政策,放宽提供信贷担保的条件,让更多企业进行农产品出口;加大农产品技术水平的开发;建立农产品出口金融体系,完善农业生产者的保险服务。其次,对实施贸易壁垒的国家,国家应监督政策实施的公正性,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情况,为国内农产品出口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产品出口率,减少农产品出口成本,降低农业产品税,加强其在国外的价格优势。最后,XX应加大投资提高农产品技术水平,加强企业投资,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支持广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融资等。
(四)广西XX促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广西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广西XX可以采取分散市场的方式,缓解对东盟十国、日本、欧盟、X、韩国等特别是越南市场的过度依赖。比如对根据广西地理位置对各大市场进行细分,例如以图3-4、3-5、3-6为基础,市场可以先细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再以其中的亚洲市场为例,细分为东盟、日本、韩国、香港,东盟又可以细分成十个国家。细分后,结合广西出口的实际情况,着重对某一区域出口特定的农产品,减少或者不出口不受青睐的农产品。
最后,为了减少集中出口市场,应开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降低贸易壁垒的风险,也可以在发掘出口市场时找到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凭借广西区位优势,应加强物流运输,改变农产品滞后的局面,实现便利的区域性的农产品交易加工市场。提高广西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占有率,围绕着新兴市场,例如中东地区。
五、 总结与展望
本文第二章对广西农产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业现代化在不断发展、农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广西农产品总量丰富;在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广西农产品出口的情况,发现,广西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导致容易发生贸易壁垒、出口率低、出口额小的情况。随后在第四章分析了广西农产品出口遇到的问题,广西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导致比较优势减弱、受到各种非关税壁垒的阻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难以分散潜在风险等;第五章提出了四点对策提高广西农产品的出口量,包括广西XX推行农产品出口优惠政策、培养给多农业人才、促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企业自身提高农产品质量、树立国际品牌等。
我们认识到,广西的经济发展与别的省份有差距,广西难以发展为一个出口导向的省份。我们应该立足实际,踏实的探索发展经济的道路,寻找转变经济的方向,寻求对外开放、对外联合,积极响应农业“走出去”战略。我们衷心希望广西XX能更加重视广西农业的发展,为广西农产品的出口开括更宽广的道路,为广西从事农业的人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为广西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旭.“一带一路”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研究[J].时代金融,2018(29):86-87.
[2]徐书宜.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8):94-95.
[3]梁晓东.广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J].经贸实践,2018(13):68.
[4]杨茜.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06):9-10.
[5]姚瑶.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8.
[6]何琦.广西农产品对“东盟”出口贸易问题分析[J].北方经贸,2017(12):19-21.
[7]欧阳碧媛,张建中.“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30(02):66-74.
[8]石荣,孙硕.零关税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东盟的SWOT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32):172-173+180.
[9]林云芳,龙俊.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大众科技,2016,18(06):157-159.
[10]陆道猛. 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大学,2016.
[11]王宾. 绿色贸易壁垒下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
[12]《关于促进广西农产品出口研究》课题组,孙世和,张洪石.促进广西农产品出口研究[J].广西经济,2015(11):43-49.
[13]邓俊遒. 绿色贸易壁垒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14]李卓丹. 广西农产品出口市场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
[15]廖放.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02):11.
[16]朱念,陆晶.广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02):39-42.
[17]何勇.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研究[J].世界农业,2014(02):131-134.
[18]Zhu N, Jing L U, School B. Studies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xi[J].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2014.
[19]Aiping, Liping.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12):9-1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