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走势,对外贸易的形势也显得愈加严峻了。出口退税政策在鼓励我国进出口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出口退税是如何影响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的,这不仅仅关系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更对我国各省各市整个机电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现通过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出口退税的发展。通过统计数据的指标,来比较近几年出口退税对浙江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出口退税相关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动态
1.以保证国际贸易公平对出口退税的研究
20世纪中期,法国率先推行了增值税,为出口退税的准确实现提供了理论标准。1977年,欧共体的第六号指令公布,标志着出口退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体系。
大卫•李嘉图[1]首次从税收的来源和税负转嫁的教徒思考出口退税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对其享有特殊便利、生产条件效率高于别国的某些输出品课税,这种税会完全落在外国的消费者身上,该国XX支出的一部分将由外国的徒弟和劳动所有者来承担。因此,从税收方面莱卡,出口产品征税是进口消费者负担的,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从而引申的必然结论是,出口退税是必要的。
ChienhsunChen[2],Chao.ChengMai和HuiChuanYu[3]通过建立古诺数量竞争模型来检验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效用,得出结论:当XX提高出口退税率时,国内的企业会增加出口产品的产量,而国外的竞争对手会减少产量。并且,国内企业的利润增加,国外竞争对手的利润下降。所统计的1985-2002年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和出口量和最终国内消费都有正相关。
Chao,Chi-Chur,Chou,W.L.和Yu,EdenS.H.[4]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结论:一个经济体,在某些具体的部门内如果存在失业,那么对其国外进口中间体实行出口退税,可抓大其相关的下游和上游产业,从而促进出口,他们认为,从长期角度考虑,出口退税率,外汇输入,汇率变化都对中国的出口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短期内只有出口退税率是有效的。
(二)国内研究动态
1.对出口退税持支持态度
2007年X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曾一度愈演愈烈。。作为符合WTO规则的政策工具,提高出口退税率成为许多国家促进本国产品出口.增强本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孙昳昊[5]通过州2008—2009年总体出口、机电产品出口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最后得出结论,他认为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XX采取的出口退税政策对苏州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并且在增加机电企业利润留存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出口企业的信心,保证了机电行业的发展。同时在增加就业、促进苏州经济整体增长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周金琳[6]认为出口退税政策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扶持作用:以五金机电企业为例,由于国家不断地调整制造业企业产品出口退税政策,五金机电企业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已经由2006年的14.50%提高到2013年的57%。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种类繁多的五金机电产品大部分都要进行退税。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7年起,国家对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多次上调,从而调动了机电企业出口退税的积极性。2006-2007年为了平衡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国家又多次下调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为应对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也为了改善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机
电产品的退税率又调整提高了四次。周金琳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的五金机电产品出口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逐渐成为世界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大国,提升了五金机电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充分说明了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巨大的扶持作用。
2.对出口退税持中立态度
张秋菊、蒋迪娜[7]运用2000–2008年月度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一直得出结论认为传统行业、“两资一高”行业和高新技术行业中出口与出口退税率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而机电行业中出口和出口退税率之间的协整关系不显著。他们认为明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机电行业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3.对出口退税持反对态度的观点
陈军才和林伟斌[8]利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干预分析方法,从数量上分析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和各类机电产品的实际影响情况,他们发现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整年的出口均有显著影响,且是负影响,导致了其出口额的下滑.他们得出结论对一些发展层次较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机械、电子、汽车、医药行业,以及一些对外开放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但属于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外贸出口结构,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汇率、高技术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和潜力的产业,如石油、钢铁行业等,应采用“少征多退”的模式加以保护和鼓励出口。
白胜玲、井 超、徐 秀[9]等学者通过干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退税政策调整对之后机电各行业市场的日收益率有显著正影响.他们通过将机电行业上市公司在2007年10月11日至2008年i2月28日期间300天的日股票收益率分别与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和人民币一美元汇率的变动进行两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机电行业出口退税率政策发布当日,样本中大部分机电行业上市公司股票获得正的异常收益率,占总样本的70%左右,并且获得超额收益率的企业出口业务占总业务的比重较大。1997年之后,随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频度愈来愈高,:但对机电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调整较少 即短期内提高出口退税率,相对市场力量型和相对非市场力量型企业都能获得经济利润,白胜玲、井超、徐秀这三位学者认为前者获得的经济利润高于后者,主要源于随着企业的长期自由进出,不具有市场力量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趋向于零。而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显著改善了主要出口型企业和相对市场力量型企业的融资环境,而对一般企业作用有限,他们认为这揭示了出口退税率调整存在着一定的政策偏离,即虽然促进了机电产品的出口,却加大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不公平性,导致了相对市场力量型企业利润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市场风险,不利于机电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白重恩、王鑫、钟笑文[10]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针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增长率负影响显著,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负影响不显著。对政策动态影响和对多次政策调整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王雅琦、李晋、韩剑[11]这三位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收入生产率,改善了行业内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且越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出口退税对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影响越大;越是相对集中的市场,这种影响越小。他们倡导在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应积极并逐步降低出口退税率,促使出口企业主动提高自身生产率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减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保证国内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公平竞争。另外,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体系,坚决打击一些企业。利用出口退税赚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有效抑制市场投机行为。
4.关于退税率设置的研究
我国理论界基本赞同,出口商品特惠税率的设置从理论上将应本着“挣多少退多少彻底退税”的原则。以邓子基、邓力平为首的一派学者认为,出口退税率的设置应采取“中性与非中性”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技能是退税率的设置符合出口商品的实际税负,有体现国家的政策意图,刘小军提出了建立战略性出口退税的设想,提出一句适时性与先导性原则,将出口退税率按照出口商品的性质不同,设置有差别的退税率。而以马玉瑛[12],杨之刚[13]等为代表的另一派学者认为应该按照完全中型的原则努力实现出口零退税的目标。
5.对我国机电产品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朱健乐,王琰,顾顶颀[14]认为近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具有结构稳中有变、规模不断扩大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商品结构有待调整、自主品牌较少、忽视非价格竞争手段、主要以低价手段参与国际竞争、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调查日益增多等。马铁英[15]、廖万红、刘志雄[16]认为解决这些问题,XX应该,加强机电产品出口体系建设,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对机电产品出口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与一定的福利,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等。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出口退税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收集并统计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浙江省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的因素,对未来出口退税相关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论文基本框架
1.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通过分析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出口地区及出口方式等来分析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
2.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主要介绍浙江省机电产品在出口商所面临的自身问题和外部问题。
3.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过程:主要介绍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形成、调整和发展过程。
4.出口退税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影响分析:主要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5.关于出口退税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建议:通过之前的参考文献有效资料,对于现存问题,采取适合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最后得出结论。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利用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数据来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各类相关指数来分析和研究浙江省机电产品的现状,对根据这种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在收集相关的数据方面有一定的难处。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收集浙江省近十年的进出口数据,通过分析数个相关指数来研究影响及浙江省进出口的相关因素,解决如何应对相关的制约因素,对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四、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先从理论研究入手,首先对出口退税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已被世人所认可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将通过多个指标对浙江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数据的影响进行比较,进行定量分析浙江省机电产品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下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是什么因素制约其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五、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准确运用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统计数据自己独立分析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先人的研究成果,在了解本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听过统计得到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原因,得出对出口退税政策和浙江省机电产品的建议和对策。
六、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启动与选题(2015年11月16日—2015年12月6日)
1.结合论文参考题目范围,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大量有关书籍及报刊,并上网查询,做好材料的原始积累。
2.确定研究对象,拟定论题。
3.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充分交流,探讨思路并提出初步的构思。
第二阶段:开题(2015年12月7日——2016年3月20日)
1.将所有收集的资料汇总,整理出论文的大致框架。
2.从收集的资料中整理出前人的基本观点,并予以归纳和提炼。
3.在专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究重点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完成开题报告(2016年2月26日),并完成开题报告答辩(2016年3月5号-6号)。
第三阶段:撰写正文(2016年3月21日——2016年4月17日)
1.依照先前的计划,着手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指正。(2016年4月17日)
2.围绕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期间向论文指导老师汇报论文的进度情况,及时汇报自己的研究动态,完成正文初稿(。2016年5月1日)
3.经过若干轮修改,直至符合要求。经导师最终审核通过,上传定稿论文。(2016年5月14日)
第四阶段:答辩准备(2016年5月15日)
进入论文的后期准备阶段,包括:论文的修改、打印、装订、填写相关表格、准备论文答辩的发言稿等等。
第五阶段:论文答辩(2015年5月21日—22日)
1.上交毕业论文。
2.进行毕业论文的答辩。
3.二次答辩(2015年5月28日—29日)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