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07年至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及我国于2005年7月21日开始推行的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作用下,国外市场消费需求明显变弱、企业的出口利润持续下滑。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作为“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亟待寻求新的生存空间。本文在阐述了成都女鞋出口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女鞋出口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提出了解决目前成都女鞋生产企业所面临问题可以采取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成都女鞋;出口贸易

第一章绪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世界规模性质的制鞋业中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压力作用下,世界规模性质的制鞋业中心随之慢慢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主要以成都为主。经历多年的发展,成都市已经成功跻身“中国四大鞋都”之列,并形成了成都女鞋生产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原产地为成都的女鞋品牌在行业内已经有口皆碑、约80%成都市生产的女鞋品牌都是通过海外途径进行销售的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女鞋出口贸易的现状,发现成都女鞋生产企业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出口环境恶化;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鞋业出口合同签订的汇率风险、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出口整体利润率偏低;品牌概念模糊不清。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可以给部分成都女鞋生产企业的出口贸易带来启发。
第二章成都女鞋出口贸易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世界规模性质的制鞋业中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压力作用下,世界规模性质的制鞋业中心随之慢慢转移到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主要以成都为主。成都市XX为了抓住难得的产业转型机会,在全市提出了“一都两园”的XX目标,该目标主要是希望将成都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制鞋基地”。在“一都两园”的带领下,成都女鞋年产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三。
目前,成都全市从事制鞋产业的人群达到了15万之多,企业1200余家,其中专门从事生产女鞋的企业达到了全部制鞋企业的90%以上,合约1100家。每年成都女鞋的销售收入都在100元人民币以上,女鞋产量居全市鞋类产量的98%。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成都所生产的鞋制品出口金额由2000年的98.5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65.7亿美元,出口量由2000年的39.7亿双增加到2009年的81.7亿双。其中,成都所生产的女鞋出口占全部鞋业出口80%,且该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成都女鞋企业主要生产中低档次产品,生产方式多为来样订做、来料加工、贴牌代工等,产品原材料主要为PU、TPR及橡胶,价格虽然低廉但款式新颖多样且质量稳定。由于产品档次较低,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成都女鞋都是通过零售的方式进行销售,较难进入百货超市、商场等主流消费市场。让人更加忧虑的是,由于俄罗斯是成都女鞋的主要出口国,60%至70%的成都女鞋产品都将出口至俄罗斯。但在2004年4月,俄罗斯海关提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为了缓解因关税提高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多达90%的成都女鞋都选择了“灰色清关”的出口方式。虽然绝大多数成都女鞋走中低档路线,但事实上还是存在极少数生产高档鞋业产品的成都女鞋企业,它们占据着极小的市场比例,如卡美多等。这些企业非常注重在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制鞋核心技术生产研发、品牌设计等方面的投入,在鞋业产品中融入了企业独特的设计风格及设计理念,因而发展出了独立自主且有影响力的品牌。
第三章成都女鞋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3.1出口环境恶化
在2007年至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美市场持续低迷,大量国家经济呈现连年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经济疲软的同时导致大量民众工资水平普遍不高甚至失业,民众购买力因此呈现减弱的趋势、消费需求也明显不旺盛。这种市场状况导致部分成都女鞋的主要出口市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如俄罗斯海关在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的同时,严厉打击“灰色清关”等违法活动。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并相继构筑了种类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如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REACH法规”系欧洲联盟推出的,主要用于规范进入欧洲市场的所有化学品的一项预防性管理法规。“REACH法规”(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andRestrictionofChemicals)在欧洲联盟国家市场内创建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化学品管理体系,从实质意义上来说,该法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工业生产出更加安全合规的产品,但从短期对成都女鞋产业的影响分析,该法规对皮革产品所进行的一系列详细规定,导致皮革产品出口欧洲联盟门槛大幅提高。如,法规中关于“所有出口欧洲联盟市场的产品中,具有低毒的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含量都不得高于0.1毫克/千克(0.1PPM)。如超标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将严厉其全部召回。”法规已经推出,便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生效,这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明确限制富马酸二甲酯(简称DMF)的使用量。一系列措施的颁发,使得成都女鞋企业穷于应对,遭受巨大冲击。加上部分心怀不轨的国外媒体对“中国毒鞋事件”的大肆渲染,不仅直接对成都女鞋企业的出口造成冲击,对成都女鞋企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而且阻碍了我国制鞋企业整体的国际形象及地位。
3.2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参考“一篮子货币”综合货币指数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新的浮动汇率制度带动下,形成了更加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不再仅仅以美元为标准。自此,人民币迈出了升值的第一步。但人民币升值却对成都女鞋出口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3.2.1增加了鞋业出口合同签订的汇率风险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规规定,由当时的产品价格、人民币汇率签订那些不能及时结汇和上一年度下单的企业。在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后,这些不能及时结汇和上一年度下单的企业的产品实际出口价格将面临着损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润,企业利润无形之中便得到削减。
3.2.2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
分析四川省鞋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可知,成都市的制鞋企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近两年来,成都市武侯区工业园内有近十家小型制鞋企业濒临破产,大量小型制鞋企业都处于半停产、停产的状态。造成这一窘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出口合同汇率风险的明显增大,而出口合同汇率风险增大也是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具体来说,人民币每升值2%,出口企业到手的货款折合成人民币后便只有原来的98%。由于目前成都制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5%~10%,因此,根据之前的计算可知,当人民币升值5%时,大量的成都制鞋企业将获得零利润的尴尬繁荣境地,企业将受到重创。
3.2.3企业订单明显减少
分析成都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可知,2012年上半年,成都检验检疫局共检验出口鞋类产品货值达11.12亿美元,共计5.28万批次,分别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58%和4.37%。也就是说2011年上半年成都鞋类出口额及出口量增幅为5%以下,分析人民币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前的2003年数据就会发现,成都鞋类产品的出口额及出口量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都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表示,造成目前订单大量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对比于人民币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前,人民币汇率提升了4%,这导致大量长期订单转为短期订单。大量以往打价格战的低附加值鞋类产品企业由于无利可图而无奈的放弃接单,甚至有部分企业放弃了50%来自欧盟的订单。
3.3出口整体利润率偏低
根据近期“环球鞋网”公布的统计数据可知,成都女鞋制品出口为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其出口动力为数量的增长。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成都所生产的鞋制品出口金额由2000年的98.5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65.7亿美元,出口量由2000年的39.7亿双增加到2009年的81.7亿双。其中,成都所生产的女鞋出口占全部鞋业出口80%,且该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1月至l0月,成都女鞋制品中,原材料为橡胶的鞋类达39.7亿双,占该时间段内全部出口鞋类总量的58.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7个百分点;出口额为93.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个百分点,平均2.4美元一双橡胶材质的成都生产的出口鞋,单价同比下降4.3%。2009年1月至l0月,成都女鞋制品中,原材料为皮革的鞋类达7.4亿双,占该时间段内全部出口鞋类总量的1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个百分点;出口额为69.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6个百分点,平均9.4美元一双皮革材质的成都生产的出口鞋,单价同比增长9.9%。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成都女鞋制品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出口额随之增长,且出口额的增长主要由出口数量拉动;成都女鞋制品出口类型中,皮鞋等高附加值及中高价位的鞋类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企业的出口利润空间受到制约。“环球鞋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鞋制品的出口利润都维持在5%-17%的区间,在人民币升值的作用下,我国制鞋业的生产成本整体上浮约20%,这种恶劣的形势导致众多成都女鞋中小企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3.4品牌概念模糊不清
制鞋类企业核心价值和生产产品的体现是通过品牌来实现的,对于许多成都女鞋企业来说,自主品牌建设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大多数制鞋企业针对品牌建设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因为在众多制鞋企业老板的思维中,品牌对他们来说不仅仅要求企业本身拥有一定的规模,而且企业还要有雄厚的实力,能够在利润获得之前持续一段事件投入大量资金,这是许多中小型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于是,大量成都女鞋中小企业只有选择贴牌生产、来样订做、来料加工等生产方式,虽然利润相对来说更低,但是生产量十分大,因此也能维持比较稳定的收入。可事实证明,没有品牌的产品,卖的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没有通过品牌的含义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其结果是企业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总是处于被动位置。企业处在产业链的最底层,获得的也是产业链中最小的利润。在成都知名品牌的时尚女鞋的制造量占到全国总比例的50%~60%,而以真主为主要原料的女鞋在成都的制造量几近达到100%,比如:百丽、达芙妮、千百度、皮尔•卡丹等国际知名品牌他们鞋基本上都是成都代工的,而这些品牌都不是成都自己的品牌。
第四章解决成都女鞋现有问题的对策
4.1加强成都女鞋品牌建设
2006年,成都便以年产女鞋价值超1.2亿人民币而被冠以“中国女鞋之都”称号。但发展至今,成都女鞋仍然没有形成强大自主品牌规模,面临着能生产出好鞋却乏“知名品牌”可陈的尴尬。分析“3.2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3.4品牌概念模糊不清”可知,在人民币升值的冲击下,大多拥有自主品牌的成都女鞋企业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遭遇大创伤甚至灭顶之灾的多为那些代加工产品企业,它们以接受贴牌生产、来样订做、来料加工为主。特别是在经历了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成都女鞋出口市场更加不通常、国内市场却又迟迟未打开的两难境地变得更加突出。因此,进行自主品牌建设是成都女鞋企业从众多女鞋生产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体进行自主品牌建设时,需要XX和制鞋企业的配合。XX应制定鼓励政策,大力培育、全力支持那些在市场营销渠道建设、制鞋核心技术生产研发、品牌设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并出台相关企业兼并收购政策保护品牌企业的利益,在全市营造发展自主品牌的良好气氛。制鞋企业本身应该加大投入改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核心的生产研发技术、开发优质的原材料,并制定一套完备的商品售后服务制度,建立起通过引进高端销售人才、提升产品形象来提高企业利润的理念。成都市如果能建立数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将能极大的提升全市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
4.2企业采取灵活的措施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
4.2.1改变作价方式
由于美元持续数年都处于疲软态势,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合同因改变长期以来都是以美元作价进行计费的传统,采用本币作价或是其他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硬货币作价。成都制鞋企业还应该充分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为出口企业所提供的一系列汇率避险业务:掉期交易、远期外汇买卖、结构性存款、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出口押汇、外汇期权等,利用上述汇率避险工具等信用险、金融手段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4.2.2缩短收款周期
(1)提前结汇。“提前结汇”指的是企业在签订订单时,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先结汇后出口”的结算方式。采用这种结算方式,企业可以在可预见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基础上促进企业加快结汇速度,使企业的现金流动周期缩短,最大程度的确保企业现金的安全性。
(2)预收货款。“预收货款”与“提前结汇”本质基本一样,都是通过提前收取部分销售收入以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预收货款”与“提前结汇”之间的区别在于,“预收货款”一般在销售合同签订之后商品出口之前即收取部分销售收入,“提前结汇”一般在“预收货款”之后收取部分销售收入,时间相对滞后。
4.2.3共同分担风险
签订合同时,双方都无法确定企业是否将所面临汇率风险,因此,成都鞋类出口企业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由双方分担汇率风险”,即当企业在销售商品后出现汇率损失,则该损失由双方共同承担,从而将风险分担出去,这样既能降低企业独自面对汇率所要承受的高风险,有能提高企业在承担低风险时的抗风险能力。
4.3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都女鞋生产企业应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开拓市场,不仅应该积极寻求世界性电商平台,还应积极完善、建设针对国内市场的当地专业鞋类销售网站。成都女鞋企业应尽量建立各自的官房网站或在其他商业性网站上成立专属企业的主页,在网站或是主页上对企业成立背景、规模及所生产的产品具体信息进行详细介绍,以方便消费者、国内外客商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
通过互联网进行品牌宣传,不仅针对性强、留存时间长、信息全面,而且所需费用较低、覆盖面广。成都女鞋出口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开拓国际市场,既能大幅节约企业的销售成本,还能通过网络了解消费者及客商对企业及产品的意见,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消费者对产品创新的意见及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目前,国内比较成熟、完善的商务网站主要有:中国女鞋之都网、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网、全球鞋业网、联合国贸发大会贸易信息网等。在国际上,也存在通过网络成功经营的例子,如X思科公司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品牌宣传及商品销售的,公司80%的订单都是通过网上订货系统处理的,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目前已经成功销售到世界各地。
4.4注重人才的培养
通过分析市场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产品质量、舒适度及外观是影响消费者购买鞋子的三个主要因素。因此,女鞋生产企业可以着重从上述三个方面加强企业自身的素质。通过“第二章成都女鞋出口贸易现状”的叙述可知,成都女鞋质量稳定。因此,对于成都女鞋生产企业而言就因重点加强产品舒适度及外观的提升。产品舒适度及外观需要鞋业设计师人才拥有较高的审美观及模具设计技巧,因此成都女鞋生产企业应该注重对公司鞋类设计人员的培养,重点提高鞋类设计人员的在加强产品舒适度及外观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鞋业设计人员水品参次不齐,顶尖的鞋业设计师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导致我国鞋类产品模仿、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如此发展下去,我国的制鞋企业终将陷入鞋类生产无法突破创新的恶性循环中,这对于我国鞋类产品的出口十分不利。因此,为打破目前国内僵局,实现女鞋品牌的出口战略,成都女鞋生产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多从世界各地引进优秀女鞋设计师并逐步建立完善培养女鞋设计人员的一套机制,以提高女鞋生产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第五章结论
本文从成都女鞋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入手,在分析其现状背后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国内政策及国际形势,本文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加强成都女鞋品牌建设;企业采取灵活的措施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改变作价方式、缩短收款周期、共同分担风险。强调了成都制鞋企业应该加大投入改善市场营销策略、提升核心的生产研发技术、开发优质的原材料,并制定一套完备的商品售后服务制度,建立起通过引进高端销售人才、提升产品形象来提高企业利润的理念,在全市逐步树立起一个或数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成都女鞋出口贸易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本文所提出的加强成都女鞋品牌建设;企业采取灵活的措施以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等解决办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伴随着目前成都女鞋出口贸易形势的不断恶化,希望本文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能对成都女鞋生产企业的出口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黄春宇,鞋业出口路在何方[J],中国检验检疫,2009(1):46-47
[2]王克林,“成都鞋全国行”全力拓展内销市场[J],西部皮革,2009(16):60-62
[3]林大春,成都鞋出口: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再现[J],西部皮革,2008(01)
[4]司思,武侯,中国女鞋之都[J],中国经贸,2007(09):14.
[5]严伟,对中国鞋企产品出口X的几点反思[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9(1):48-49
[6]骆念蓓,连凤清,我国鞋业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39
[7]钟雁明,鞋类出口踏破铁鞋有觅处[J],中国经贸,2008(9):38-39
[8]衡怡君,李春林,浅析制鞋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成都职业技术学院,2008.8
[9]王雪,何应期,成都鞋业出口贸易的问题浅析,四川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10]刘海,“成都造”女鞋连锁运营树品牌[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03.03
[11]曾小清,魏小平,以“中国女鞋之都”打开新市场[N],四川日报,2009.09.02
[12]陈方耀,《出国拓市场,成都女鞋兵分两路》[N],成都日报,2009.04.15
[13]张晓雅,《浅论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法制与经济》,2009.03.15中旬刊
[14]百度词条:“成都女鞋”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VYFu47iciC7vn0kwSrBp3gtLA-SuQ7Gm3DIsa0YTa3kpaHyJ2p8kt305k-NDgpV6XsObd7v2ptBxSdDhcM64K
[15]百度词条:“成都女鞋贸易”http://sichuan.scol.com.cn/scjj/20070422/200742292254.html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