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在消防领域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xxx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消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真正从源头上研究解决我国当前消防监督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消防工作又好又快地和谐发展,提出了改革消防体制,改进内部行政管理机制,创新消防监督模式,实施“防消合一”消防工作机制等方面的思路,并详细阐述了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的具体做法及意义。
关键词:消防行政;服务型XX;市场经济;中介服务机构

中国xxxx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中国稳步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当前,全国消防抓住有利契机,围绕建设服务型XX新要求,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目标,开展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方式。笔者认真总结分析基层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配套建立消防监督管理技术专家库培育中介服务机构构建消防服务平台。加强监督和监管等制度,创新消防事业管理服务方式,以求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发展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预防火灾的能力。
一、当前消防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质量参差不齐
基层大队消防监督人员工作年限普遍为三至五年,在现役体制下,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频繁并直面工作的基层消防大队人员由于退役、升迁、调动、交流等诸多因素影响,基层大队监督人员面貌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十年几乎全变样(现实中很少有消防监督人员能在防火业务岗位固定十年以上)。而当前基层消防监督人员专业业务知识积累不深,工作综合能力不强的情况已十分严重。消防作为一门边缘性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面有建筑、供水、电气、化工、物理、法律等多个方面,消防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所称为“人员质量”)必须适应消防监督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强的要求。如因消防监督员自身业务综合素质不高,检查时发现隐患不力,执法质量生命线失守,则法律后果严重,消防警官自身承担的“职业风险”巨大。
(二)人员数量还不够
目前,绝大多数基层消防大队监督参谋一般为一至五人,消防监督人员的日常工作有单位监督抽查和稽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与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检查。同时,还要处理突如其来的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型活动消防保卫和军事行政、政治后勤方面的各类工作检查、督查、考核等工作任务。由于警力不足,消防人员往一人兼任多重角色,不堪重负。以浙江省为例,2007年,浙江全省公安消防机构590名消防监督人员(实际真正在一线监督执法只有300名左右)除完成内部军事行政政工后勤等工作外,承担了300多万个社会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2.8万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审核和2万个建筑项目的消防验收,5000多起火灾原因的调查等工作任务。可谓人少事多,工作繁重,导致消防监督人员对待具体消防业务只能疲于应付、顾此失彼或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可以说,消防警力严重不足的现实,已经成为了长期影响消防监督水平提高、制约消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三)现役制与服务型监管新要求之间的矛盾
现役制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观念三个方面的影响,虽然强调的是服务,但实际上对社会是一种管制,因此是管制型监管。其基本特征是:命令行政,一统行政,人情行政,经验行政管制型监管带来的危害有:XX主导,救世主观念,善权专权,失去监督,全能行政职能无限扩张,则必然引起无限的责任。
(四)有限的业务素质与无限的安全新期待之间的矛盾
还以三明支队为例,现有防火监督队伍50人中,高工为1人,工程师为7人,其余均为岗位经常变动的初级技术人员,并且未成立常态化的技术论证机构,整体业务水平相对低下,时常出现经审验合格的项目经不起责任倒查的考验。若因消防监管不到位而引发火灾事故发生,甚至发生火灾造成建筑倒坍引起人员伤亡的事故,将会被终生追责,而广大民众希望能够工作生活在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中,希望消防机构排除各类较大的火灾隐患与防止亡人等恶性火灾事故发生,并把消防官兵当作自己的消防安全守护卫士,这种消防监督队伍的落后现状与民众渴望有安全新环境的新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消防监督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一)逐步实行职业消防体制
改革现役体制是解决现有消防部队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只有改革体制,才能彻底改变全国消防监督警力量少质弱,工作力不从心的现状,从而彻底理顺隶属关系,健全消防法系,做到固本强基。针对我国消防部队现状,考虑地方财政所能承受的实力,从事防火监督的人员可先行转为职业消防体制,从事灭火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中队可根据情况实行现役制和合同制。职业消防员的来源可以通过现有现役警官集体置换身份,列入地方公务员队伍;如果需要试点,可以考虑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然后全国铺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升我国消防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最终达到千分之一左右的国际水准。
(二)提高内部行政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消防实行双重管理的现役军人体制。下辖俗称“司、政、后、防”四大部门和消防宣教中心,对外为主的具体业务部门为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部门,对内为主的业务部门为后勤保障和政治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深刻领会我们的法定工作方针,审视我国消防监督队伍现状,有必要反思强调:当前有进一步理顺内部工作机制之必要。各级领导应牢固树立消防部队所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法定消防工作方针,始终遵循并坚持“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两大中心工作不动摇的理念,在人员调配、财力投入、物力配置等方面均向两大业务部门大力倾斜。
(三)倡导实施“防消合一”的消防工作机制
“防消合一”工作机制的实质要求是消防监督干部和中队人员紧密配合、积极互动,充分发挥干部个人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来更为出色地完成现有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法是把部分中队人员正式编入消防监督力量,辅助完成各项防火业务工作。大队消防监督干部带领中队干部、战士及合同制队员开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开业检查、群众举报和消防稽查等日常工作。
(四)深化消防行政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1.了解建设服务型XX新要求
建设服务型XX,要求我们要树立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服务型XX理念要成为XX工作的宗旨,寓管理于服务中,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公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建立一整套审批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XX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XX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2.深化消防行政工作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监管体制必须摒弃生产者角色,只做监督者的角色,也就是说,不做"运动员!,只做裁判员,消防机构及其主管部门有必要通过规制市场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竞争活动的公平,公正,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的运行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干预中的随意性,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成立消防监督管理技术专家库
主要由消防、建设、设计、图审、施工、监理、服务机构中相关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根据消防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消防技术工作要点,统一消防技术标准;定时召开全体人员会议,收集和研究本地区消防监督管理出现的问题,并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不针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决策。
四、结束语
建设服务型消防机构,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是我国消防事业长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建设服务型消防机构的过程深化消防行政审批改革,在服务型消防机构建设的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随着服务型消防机构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和XX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会更职能化,制度化,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预防火灾的能力也必将得到根本性加强。
参考文献:
[1]xxxx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Z]
[2]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方案》的通知[Z]
[3]三明支队消防监督管理系统统计[Z]2015
[4]关于改革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审批的指导意见[Z]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