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改进和普及,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枢纽,也加快了进步的步伐,招募了大量的高水平排球运动员,以提高各大高校的排球水平。与此同时,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超过承受范围和剧烈的运动非常容易导致频繁受伤。伤害不仅影响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也给受伤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创伤。对于年轻的排球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受到重视。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湖南省排球传统校男子高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湖南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损伤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中;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
前言
排球是在我国发展较好的运动项目之一。中国女排取得连续五次的世界冠军和中国男排取得世界排名第五的不错成绩,都对社会的排球运动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使排球运动在我国长期繁荣并有后继者,我们不仅要有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国家队,还要培养一支强大的后备队伍。只有培养好后备人才,竞技排球的发展才能有耐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竞技排球的选手来源主要依靠体校和传统项目学校中从事排球专项训练的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因此,做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就显得极其重要。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技术、战术、身体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还要加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排球是一项需要很强的速度、爆发力、灵活性和动作范围的球类运动。由于其往上跳跃、落地、低重心的快速移动和更多的碰击重力球,身体伤害是在训练或比赛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与成年排球运动员相比,由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他们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仍有待发展和提高,其场地训练条件和身体保护措施也跟不上。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更容易受到运动伤害。运动损伤不仅会把运动员正常的训练节奏打乱,而且会降低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甚至提前结束他们的运动生涯。
以往,有很多文献对成人职业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对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系统深入研究相对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排球传统校男子高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总结其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在理论上为教练员和运动相关工作人员预防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给予支持和参考。
问卷的调查目的在于:(1)了解湖南省排球传统校男子高中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特点。(2)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3.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损伤预防建议。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发放运动员问卷210份,回收205份,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97.62%,回收有效率97.56%;发放教练员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为100%,回收有效率为100%。

在回收的200份有效运动员调查问卷中,85人有运动损伤史,占42.5%。累计损伤112例,损伤率(损伤率=损伤例数/被调查人数)为56%。
1运动损伤分布状况及程度
本调查统计的部位中,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各组易损部位前四个分别依次为:踝、膝、肩、手指、腕和腰,调查结果详见图1-1。此处详细分析踝、膝、肩的损伤情况。

1.1踝关节损伤情况分析
排球运动的起跳、落地的突然启动和停止,其移动过程会对运动员的踝关节有很大的冲击力,容易引起踝关节的疲劳。运动员在起跳后,在向上过程中脚部着地,或者他的脚踩在其他队友脚上,或在移动过程中被队友的脚绊倒,其足部内翻的可能性很大,脚踝关节的外侧副韧带会出现拉伤、撕裂或撕脱性骨折的现象,因为外侧副韧带相对较薄弱。如果运动员在运动前做弧线型助跑过程时,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多种类似移动、起跳、起动等技术时,如果做这些运动时,排球运动员采取错误的姿势,他们的踝关节就会经常发生外翻,这样会使损伤内侧副韧带的可能性增加。尤其要注意的是,运动员在场地出汗导致的路面湿滑也是排球运动员经常损伤踝关节的原因。男性运动员下肢力量充足,起跳高度较高,身体落地时冲击力也较大,不利条件下,对踝关节的损伤也较大。因此,男性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相比,更容易发生踝关节损伤。
1.2膝关节损伤情况分析
运动员如果在排球比赛和训练中做出以下动作,会使他们的膝关节受到伤害:错误的脚步落地动作使髌骨和股骨软骨表面发生碰撞,导致膝关节软骨损伤;采用半蹲姿势出力以及错误的落地姿势(例如踩在别人的脚上)所施加的力度可能会由于过度的摩擦和撞击而导致半月板损伤。错误的重定向运动可能会导致交叉韧带和脚部内侧副韧带的损伤。汗水洒落在场地上,变得又滑又湿,这导致运动员出力时的滑动或不稳定,以及方向快速变化时的不正确姿势。例如,先向左移动,突然向右改变方向。使用左脚发力时,左脚脚趾不向右,左膝关节出力扭曲,导致韧带拉伤。这样也是造成受伤重要原因之一。对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差的人来说,在移动过程中膝关节不够稳定,因此他们膝关节损伤的现象更容易发生。
1.3肩关节损伤情况分析
肩部的关节呈现出关节头大、关节盂浅、关节囊松弛、韧带薄弱的特点,虽然肩部韧带的柔韧度高,但肩关节具有稳定性差的弱点,因此其在外力作用下就很容易出现损伤的情况。肩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关节周围肌肉,尤其使肩袖肌肉的稳定性。运动时肩关节的反复旋转或异常剧烈的旋转(尤其是外展)会使肩袖遭受过度拉伸、挤压以及与肩峰和喙肩韧带的持续摩擦,这很容易导致运动员出现缓慢的损伤。在排球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做扣球姿势的频率较高,肩关节在长期超范围的肩部旋转或手臂抬起后突然向后伸展,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中持续抽动或不断水平滑动。此外,运动员不合理的训练安排和局部肩膀的沉重负担导致腱鞘反复摩擦而产生类似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等慢性炎症。为了提高扣球速度,运动员会经常对肩关节向前和向下弯曲的肌肉群进行加强的训练,而忽略肩胛上肌肉群力量的提高。运动员在进行快速地鞭打扣球动作时,肩胛上方肌肉群很容易遭受拉伤。青少年运动员的三角肌通常没成年运动员那么发达,当他们身体落地救球时,如果肩部直接与球场的地面发生接触,他们肩峰部位的关节和肌肉就很容易被挫伤。
2运动员运动损伤造成的原因
2.1不同类型运动损伤发病率
为探讨传统排球学校男中学生运动损伤的有关易损组织类型,对不同组织损伤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问题为“(多选)您损伤的种类是?”排在前三位的组织分别为韧带、肌腱、肌肉。

(1)韧带损伤:排球作为一种强度较高的运动,其中许多行动是全力以赴进行的。对关节四周韧带有较大影响,对造成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十分容易。排球易受损伤的韧带主要分布在踝关节旁边、膝关节相关韧带、指关节韧带和椎间韧带周围,急性损伤是韧带的主要损伤。
(2)肌腱损伤。排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一,有许多动作需要大力进行,例如快速运动、跳起、冲刺扣杀等;其二,需要较高的应用技术的能力。许多技术运动需要日复一日的体育练习,毫无疑问会增加个别部位的负担。在重复用力训练过程中,经常受力损伤的肌腱不能很好地恢复如初,从而成为肌腱炎。肌腱鞘内肌腱过度滑脱会导致腱鞘炎。年龄较小的排球运动员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较差,关节活动中肌腱滑脱和压力异常也是其易损性的重要原因。
(3)肌肉劳损:有很多原因造成肌肉劳损,例如错误的准备活动、具有较差的肌肉弹性和力量、疲劳、技术动作错误、动作过度或粗暴、低温等,老师在访谈中认为排球导致肌肉劳损的主要因素是准备不当、温度过低和肌肉力量的不协调。不适当的预备活动不但涵盖训练或比赛前不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不被撑开),而且涵盖了一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临时替代,而他或她坐下来体温降低。不协调的肌肉是指关节屈肌和伸肌力量的不均衡。将膝关节作为事例,伸肌为股四头肌。为了使跳跃能力更加出色,力量训练十分重视并具有很好的力量。屈肌最为重要的是股后肌群,在常规训练中缺乏足够的意识。如果强度太小,很容易造成股后肌群的损伤。
对于男性运动员,一般具有力量大、力量强、动作幅度大、缓冲和制动冲动大、对韧带和肌腱冲击大等特点。此外,男性运动员的柔韧性通常不强,所以他们更容易造成韧带、肌腱和肌肉拉伤。
2.2不同程度运动损伤发病率

基于对湖南省排球传统校男子高中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结果,轻度损伤损伤率51%,中度损伤损伤率13%,重度损伤损伤率24%。轻度损伤是诸如轻微擦伤、拉上等损伤,轻度损伤情况下是可以继续运动的,并不会使得病情加重,中度损伤则是指需要减少甚至停止运动减少伤害的肌体受损较严重的情况,一般的中度损伤包括韧带拉伤或较严重的擦伤等。重度损伤则需要停止锻炼,进行一周以上的疗养恢复。
2.3不同训练年限运动损伤的情况

在传统排球学校,急性损伤占男中学生总损伤的一半。长期、反复、连续的姿势或职业动作所产生的局部压力,由组织的肥大和增生所补偿,可导致处在补偿能力之外的轻微损伤,轻微损伤的积累甚至扩展可导致慢性损伤。频繁在排球运动中跳跃、扣球、拦网、鱼跃、滚翻等动作,给运动员带来下肢关节、上肢关节、腰髋关节带来经常性的重压刺激,容易导致慢性损伤。伴随着年龄的不断积累,训练强度和训练量日益增加,也会经常性的发生慢性损伤。陈旧性损伤是指因新伤治疗延误或治疗不当而造成的伤害。
2.4导致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导致高中排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因素比较多,依次为对于运动知识不够充足所造成的运动后缺乏放松,身体素质不够而运动过量。

(1)身体疲劳
高中的青年运动员对于运动知识了解有限,接触排球运动时间也不长,所以所拥有的的动作也不够标准,应用不够正确,以上现象也比较常见;在青少年阶段,对于力量的掌控较差,很容易造成肌肉的损伤。高中时期的运动员力量较差,而韧带相对松弛,关节也比较灵活,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以为运动过度而造成关节的损伤。
除此之外,超量的运动也会造成其他的损伤,特别是因为局部负担过重所造成的的局部组织的损伤,造成这种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在此之中,训练方法的单一性是造成这种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再一次体育课训练中,一位排球运动员,一直进行扣篮练习和起跳拦网练习,这两种训练都对下肢和腰部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当运动过量的时候,膝关节、踝关节、腿部和腰部肌肉都可能会一定程度的损伤。另外,除了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损伤之外,过于频繁的训练和比赛还会对运动员的心理损伤,特别是大脑的疲劳,会使运动员厌倦比赛和训练,造成反应迟钝等问题,加大了受伤的几率。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运动员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要进行许多基础性的训练,一是通过恰当的生理负荷刺激其身体的发育和各项运动素质的提高,二是技术和战术的学习上要为今后的专项发展作必要的积累。对于对技术要求和身体素质要求都很高的排球运动。这两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必要要进行合理的训练,如果不按照正常的运动量来进行训练。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2)身体素质不够
身体素质包括许多方面即: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专项技术、战术及心理意志品质的培养等。而对于这些方面的成就,离不开足够的运动量,如果运动量不够多,那么在运动时,必然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不能在运用较少的情况下,发挥出较多的实力,配合失去问题,精力不能集中,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是十分造成损伤的。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势的正确性。一但形成坏的习惯,不但不容易更正,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而且,更加容易造成伤害。
(3)技术应用不当
由于技术性的错误,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违反了人体结构的正常承授能力,和各个器官的负荷,以及运动时所需要遵循的原理,也很容易造成伤害,机体的组织损伤是最严重的。例如扣球时肘关节与肩关节或低于肩关节使机体组织损伤。训练成果的成败,必须严格遵守训练要求,自觉、系统、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而且对于个别队员要进行区别对待。不能因为急于求成,随意改变训练计划,导致运动员动作变形而导致受伤。
(4)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的不规范和缺乏准备活动,对于运动员来说,也是十分不利的,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并不是做样子的,它不仅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提高身体的柔韧度,并且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奇幻的活动力,使人体更快的进入状态,克服身体本身的惰性,使人体转入活动状态,可以发挥出最好的效率。在身体没有进入活性状态时,也就是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没有进入状态时,立即进入比赛;或者对准备活动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准备活动程度较大;备活动距正式比赛或训练的时间过长都是导致肌肉过早兴奋转抑制而诱发肌肉损伤的因素。
排球在进行过程中,离不开运动员的膝关节半蹲位的发力,起动,而我们的膝关节本身的结构存在自身所无法避免的问题,脆弱,却又负担较多。使得我们的膝关节更加脆弱,稳定性较差,不和槽的问题也存在,加上半蹲角度正是髌骨与股肯髁间接触面积最小而压力最大,就容易出现关节软骨损伤。
(5)运动后缺乏积极的放松
在我们的运动过程中,因为硬件设施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在许多情况下,在运动结束后得不到很好的放松,加之长时间的训练,身体超负荷,长时间如此,身体就会受伤,自我保护不当也是不行的,校教练员和新入校运动员之间的不熟悉,不理解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3运动损伤知识储备、康复训练及预防情况
3.1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储备情况

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与运动员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根据研究表明,运动员认为他们的运动伤害预防知识的匮乏占到总体人数的57%,认为他们对于运动中受到伤害预防知识还算可以的运动员占到了20.5%。运动损伤在运动训练中随处可见。如果运动员没有一些对于运动伤害预防知识的积累,有很大概率在训练过程中不知道如何预防和避免运动伤害,因此他们更容易受伤。建议我们加强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储备和以及能力的提升。
此外,对我国队运动员如何获取并学习运动损伤知识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教练员、医生和自己的经验是最主要的三种方式。经研究表明,目前湖南省的传校和体育院校没有含有专业知识的队医。上述医生是指学校医生或医院医生。运动员可能听到的一些关于伤害预防的知识是由医生那里得到的,但这些知识并不系统专业。至于依靠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只有经历了伤痛才能意识到,失去了预防知识的其本身意义。针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把教练员放到第一位,利用培训课程或专题讲座的方式,传授给队员相关预防运动伤害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培养优秀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在运动中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
3.2不同程度运动损伤的康复情况与训练情况

通常来讲,运动员不希望在运动损伤发生后立刻终止训练。按照损伤的程度,可以进行一些不影响恢复运动损伤的训练内容。当然,此类训练显然需要特别的安排,通常需要依靠队医或助理教练的帮助才能完成,直到伤势恢复到可以进行正常训练或比赛。在疼痛程度不大和再次受伤风险出现之前,不允许进行更为正式的培训或比赛。
经研究显示,70.54%的运动员在轻微受伤后依旧进行了正式训练,15.19%的运动员在中度伤害后进行了正常训练,55.36%的运动员终止了一少部分训练,其中31.25%的运动员在重度受伤后参加了训练。运动损伤中的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可能会延误运动损伤中的恢复,使运动损伤变为陈旧式。此外,它也有可能会导致新的伤害甚至加重伤害程度,使恢复更加困难。
3.3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
针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必要的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通过一些特殊运动方式来预防减免运动中伤害的研究,发现对运动伤害的预防不够重视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分别占到了55.79%和40%。采访中还发现,许多教练认为运动员对于排球的训练重点涵盖了技术、战术、素质、心理等多个方面,而不是全力以赴地安排针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训练内容,而有个别教练觉得有些训练内容已将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内容所包含进去。不再需要额外进行训练。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是训练的主要目的。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需要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训练过程。所以,确保训练不受体育运动的干扰,是作为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前提。教练最为主要的是保证运动员的健康,以便进行联系。所以,对于安排必要训练来预防运动损伤十分必要,以此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4预防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建议
4.1加大排球训练基础设施投入
每个城市都可以建立一个以排球传统项目或优秀青少年排球队所在地为中心的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心基地,并增加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合格的团队可以配备专职体能教练、团队医生和基础的医疗指标测试仪器,从而使团队成员的排球训练和身体恢复更易受控制和更具科学性。
4.2注重对训练员的培训实用性
加强教练员的在职培训,尤其是要定期对在职训练青少年排球的教练员进行运动预防和损伤方面知识的培训。对教练员的培训应体现实用性的特点,要加强对他们的训练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树立科学的青少年人才观,树立优化安全的理念,加强训练中的安全教育,教练员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根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苗子队员”的发展特点,科学安排训练,为了防止年轻运动员快速取得、早日取得成绩而安排高强度的训练。同时,他们应该教育运动员有意识地遵守训练原则,逐渐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避免榨干体能或身体极限超负荷,最终防止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
4.3基于运动损伤特点完善训练方案
根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上肢、下肢关节和腰部易受运动损伤的特点,教练员在训练中应注意:
(1)做好运动准备活动。排球运动的准备活动应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确定。不仅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而且要做以动力牵伸活动为主的活动。教练员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具有合理性的特点,注意不同运动员在不同环境下(尤其是寒冷低温环境下)对准备活动进行针对的个性化安排。
(2)重视运动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重点分析了运动基本技术的要点。为了加强对更复杂技术动作的保护,教练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保护要领,还要指导运动员互相保护、保护自身。同时,根据运动损伤的特点,应该注意在提高全身基本力量的基础上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包括加强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力量和提高关节的本体感觉。对于下肢关节来说,除了常规力量练习外,在斜坡上可以进行不同负荷、不同形式的运动。而且,要对运动员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提高上肢和下肢力量的传递效率,提高身体稳定性控制能力,提前防止发生腰部损伤的可能。同时,教练员应该加强体育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排球项目的比赛规则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3)合理安排运动量。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水平合理地安排训练的运动量,特别要注意避免运动器官增加过重的局部负担。教练员要加强基本技能的教学,使运动员能更好地正确掌握动作技能的要领。训练员在安排训练内容时避免“单打一”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在教运动员学习新动作时,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由简单到苦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我们应该对身体加强全面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力量、平衡、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3)重视整理活动。大学高校应改善运动员训练恢复的条件,除了训练,大学生运动员可以得到积极充分的休息,及时消除疲劳感,尽快恢复其体能,使其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和身体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防止延迟性肌肉酸痛,从而保证大学生运动员的肌肉保持良好的功能和状态。
(4)制定量化的运动损伤预防计划,使预防措施清晰明了、易于实施。
4.4加强医务监督与训练监督管理
作为教练员,应该了解运动员的学习、休息、营养和身体状况等情况,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做好医务监督工作,并定期检查运动员的各项指标,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变化和受伤情况,严格禁止运动员因伤病参加比赛和训练。当运动员的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仔细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只要我们在训练中引起重视,及时正确地处理急性损伤,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地安排运动训练,就可以完全避免一些运动伤害。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尤其应注意引导运动员在技能战术训练中形成正确的身心感受和肌肉感,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战术应用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3
[2]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于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
[4胡乐军,杨露.排球运动员运动损失的特点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15(14):228-229.
[5]张欣.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6]罗恒.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的重要性与应用探析[J].田径,2019(02):23-24.
[7]肖建波.关于排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的特点和防治措施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03):186-187.
[8]严翊,刘宝贵.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伤病调查及特点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05):453-456.
[9]曾垣霖.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成因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12):258.
[10]林红.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损伤特点及原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4):13-14.
[11]凌彦婷.排球的项目特征与体能需求[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169+171.
[12]党天罡.高级中学排球训练中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5+39.
[13]赵蒙,谢婷婷,虞俊杰,陈胜龙.排球运动中肩关节的损伤原因以及预防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187-188.
[14]沈曦.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45-46.
[15]胡宇龙,杨锐.分析排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防治措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21(04):114-117.
[16]王琳琳.我国青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专位特征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SportScienceSociety):,2011:2.
[17]姚仲凯.影响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因素分析及预防[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11:3.
[18]李家栋.中国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ChineseSocietyofSportsMedicine)、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ChineseAssociationofSportsMedicine)、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外科学组(ArthroscopyCommissionofChi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ChineseSocietyofSportsMedicine)、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ChineseAssociationofSportsMedicine)、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镜外科学组(ArthroscopyCommissionofChi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2009:1.
[19]茅菊兰.核心力量在高校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35(02):124-127.
[20]王琳琳.我国青年排球不同专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0.
[21]马彩兰.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57-5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