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摘要

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摄影与绘画之间总是息息相关,备受中西方学者的关注,至今学者们仍未就“究竟是绘画形式的摄影还是摄影形式的绘画”达成共识。在诸多学者对于绘画和摄影二者关系不断深入探究以及阐释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着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越来越高,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中国传统绘画理念符合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现代摄影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使现代摄影在传入中国后出现了新的表现方法。因此,本文着眼于此,深入探究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影艺术二者的艺术特征、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剖析传统绘画与现代艺术二者之间的交融和表现,并且针对中国传统绘画中所彰显的理念和艺术特征,来丰富和升华现代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现代摄影;交融;应用研究

  引言

在中国上下五千多载的灿烂历史文明中,孕育了源远流长且优秀卓著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作为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中国传统绘画始终在寄托人的心境和抱负的同时,也给予人一种美的享受。中国传统绘画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中华文明中经典的代表被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并未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在文明的世界中。现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及其理念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着新的活力和朝气,并对其他各种艺术形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对其他艺术形式影响最为深刻的类型中,现代摄影可以算是其中一种。在近现代,现代摄影自西方国度传入我国社会中便自始至终深受包括中国传统绘画在内的传统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一度在现代摄影的发展过程中,对其部分流派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可见,现代摄影在中国的发展,深受来自于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内诸多中国特色艺术形式的影响。

在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摄影与绘画之间总是息息相关,备受中西方学者的关注,至今学者们仍未就“究竟是绘画形式的摄影还是摄影形式的绘画”达成共识。在诸多学者对于绘画和摄影二者关系不断深入探究以及阐释的过程中,也不断加深着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互动。

此外,一方面,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寻求通过摄影技术来保留生活中的曼妙瞬间,但是艺术家们又往往并不满足现代摄影所呈现的客观纪实,而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色彩、光影、构图等等手法来表达不一样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正是基于上述需求,从而赋予了现代摄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背景下,在电脑技术的加持下,可以通过后期的图像处理较为轻易的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念融入到现代摄影中,从而营造出一个集传统和现代、纪实和美感的另类视觉空间,使得中国现代摄影艺术更倾向于画意摄影,从而不断升华摄影所带来的美感,使得与中国传统绘画理念相交融的现代摄影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因此,本文着眼于此,力图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和现代摄影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和融合表现,借助中国传统绘画理念中的“意境”、“色彩”、“构图”等等审美理念升华现代摄影的创造力,为中国现代的摄影艺术在传统的绘画理念中寻求新的发展和融合新契机。

  1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影的艺术特点

  1.1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同样是传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之一,是饱含中国优良传统的国宝级艺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我们随处可见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魄、气质、品质、性格等等均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并且在发展的脉络中深度融合百家文化,承载着不断延绵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在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中,意境、笔墨以及构图是其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

1.1.1意境

当整体的艺术形象升华至精神层面时,在这种理想境界中,任何功利、欲望等杂质均被剔除,达到了一种纯粹的诗一般的境界,这便是所谓的意境。充满意境的中国画可以丰富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性情和情操,而中国画的至极目标便是不断追求艺术所彰显的意境。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对物象的具体、深入的观察、认知和感受,并将油然而生的感受通过绘画技巧和工具材料展现在画面上,这便是所谓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营造。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的过程中,画家通过线条的勾勒、墨色的变化和搭配来强调以形传神,将自身主体性灵在画面上尽情的抒写,使得脑中之物外化于纸上之形,并饱含心中之情。因此,中国传统绘画兼具着主观性、创造性以及写意性的属性。画家们往往通过线条墨色等语言来尽情抒发心中的汹涌澎湃,追求借助客观之物实现与主观情感的统一和升华。在画家充满感情的创造下,其最终的绘画成果总是能够摄人心魄,而这恰恰是意境的完美彰显。可见,一幅中国传统绘画的成败,其最精妙之处便是意境的营造,而这样的意境不仅仅夹杂着个人的人生感悟,更是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哲学。正如王维所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足以简单意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地位。

图1.1宋李迪《绘珍花鸟草虫图册》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1.1.2笔墨

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工具,不仅仅充当着造形的角色,更是承载感情的载体。作为一种形式语言,其本身便蕴含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因而围绕笔墨所展开的笔法、墨法、描法以及皱法等研究也丰富多样,以此来彰显每一位画家的个性以及内心世界。石涛说到:“笔与墨会,是为絪缊,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清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现代黄宾虹主张作画应该重视内蕴美,他说:“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

通过中国画中的笔墨,观赏者可以一探画家彼时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以及画家自身的个性特征。潘天寿认为:“笔是画之骨,骨是画之肉,笔和墨缺一不可”。正是基于笔墨自身的特征,在以笔墨造形之时,便不可实现对于物象的具体刻画,然而通过各式的皱法、点法、描法等手段来创作对象。

图1.2关于用笔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图1.3关于用墨——石涛(清)《山水十二帧册》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图1.4关于用墨——石涛(清)《花卉册页》

1.1.3构图

所谓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体现,便是画家通过自身的构思和设想对所呈现的画面形象进行布局。由谢赫所著的《六法》中,其中之一便是“经营位置”,这边是构图的最真切的体现。通过岁月的洗礼、积淀和打磨,中国传统绘画画家已经形成了这一绘画体系独特的构图法则。画家们往往通过奇异、大胆、巧妙的运用各式各样的构图手段和样式便可促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和蕴含。其中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最为关键的构图方法包括虚和实,远和近,舒和密等。

图1.4南宋马远《花鸟小品》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图1.5南宋马远《江亭远眺》图1.6南宋夏硅《山市晴岚图》

  1.2现代摄影的艺术特征

1.2.1现实生活的客观纪实

对于现实生活的客观纪实是摄影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现代摄影亦是如此。其具体的蕴含便是通过相机将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物象拍摄记录下来。正如鲍列夫所言,摄影艺术的最大特点便是能够以记录性的形式留下现实事物的造型形象。记录性因而也成为了现代摄影的“黄金保障”。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区别在于,摄影并非像中国画那般通过将客观事物的主观创造呈现在画面上,而是通过相机将现实世界中的人、物和事本本真真的记录和还原出来,因而存在着比绘画更为真切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在摄影的过程中,虽然所呈现的是客观物象,但是一幅精美的现代摄影作品往往又夹杂着摄影者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在摄影师进行摄影创作的过程中,其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要显然小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观能动性,其最终的摄影成果是完全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寻到最初的原型。现代摄影的客观纪实并不仅仅体现在上述的部分,还体现在他的现实性上,即在创作的过程中需摆脱理想化色彩,并不能够通过摄影来主观臆想作品的超越时空,而只能立足于现实的客观存在,因而摄影师的相继只能够对准现实之物,而不能超越现实跨越未来或者回到过去,亦不能是想象的。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1.2.2摄影者自我的表达

摄影者的任何一次拍摄并非是机械的按下相机的快门,其均是存在一定的目的。亦或是简单的存储记忆或者记录生活,亦或是因为工作需要而进行拍摄(如写真或者行文纪实报道),亦或是进行自我情感的真实表达,通过物象抒发感情。而上述的形式中最具有探究型意义的便属于后者的情感表达式的拍摄。尤其在当下人们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伴随着相机和具有拍摄功能的移动终端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人们便能够通过相机在互联网领域中分享自己各式各样的拍摄行为,而这样的一种行为并非是简单的对于生活的纪实,其背后更是蕴含着拍摄者对于自我心境的一种表达,通过自己的拍摄作用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和交流。因此,为了能够更佳的展现自我,进行自我表达,合格的摄影技能以及自身一定的文化修养无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摄影作品的创作水平,升华自己的表达水平。

图1.9芭蕾舞者的瞬间舞姿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1.2.3真实场景的瞬间捕捉

由于现代摄影所具有的客观现实性,因而其并不能够对人脑中的想象、心中的情感以及虚拟的画面进行呈现,其镜头之下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场景和事物,在现实世界中能够找寻的客观存在才是摄影的素材来源。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目标、有规律的改变和创设拍摄的景物、任务和画面,但是其仍旧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也仅仅是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所呈现的瞬间捕捉画面。因而,现代摄影对真实场景的瞬间捕捉也仅仅是那些可触、可知、可见、可感的真实存在。

  2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的区别与联系

  2.1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的区别

中国传统绘画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史上历史悠久,并创作出灿烂的绘画辉煌,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和创新的时间长河中,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传统绘画享誉全球。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中国画和西方绘画显然风格迥异,从广义上而言,中国传统绘画囊括了原始岩画、漆画、宣纸画、布帛画、彩陶画、壁画等等,从狭义上而言中国画仅仅限于在宣纸或者布帛上呈现的图画。

首先比较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影在艺术创作过程、基本特征以及创作者思维的区别可以明显发现: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从前期的艺术构思、准备以及创作的过程而言无疑是漫长且精细的。此外,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之中,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能够将自身的个人色彩寓居于绘画作品中,整体上而言是现实的虚幻,而一幅化作最终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作品自身所体现的意境神韵。中国的现代摄影在时间的发展脉络上仅仅只有百年,并且是工业化发展下的产物,其最初的功能仅仅是对现实事物的客观纪实,十分重视技术。因此,在艺术特征上,可以明显发现瞬间性是现代摄影的典型特征,其拍摄过程迅速且短暂,作品是瞬间的精华,亦是对时间的凝结。

其次,从物质载体和质感上来分析二者的区别可以发现,不同载体形式和质感的艺术成果所带给欣赏着的视觉冲击是完全不同的。以宣纸和布帛作为绘画载体的中国画不仅仅呈现的是简单的物,还包含着气韵神气,更是积淀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其画面效果更能引人深思。而通过相纸所承载的摄影作品,更能够夺人眼球,瞬间直击欣赏着的心灵深处。

最后,在二者的表现手法和色彩的搭配上,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影各有千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过程中,豪情狂草以及肆意泼墨是最为常见的创作形式,此外又配有线条的勾勒、点、皱、擦等多种创作手法,使得画面整体富有无穷的变换乐趣。色彩也是绘画中最为灵魂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也极富特色,其并不局限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真实颜色,而是更多的取决于作者彼时的情感状态。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墨色的使用是极为关键的,也是尤其繁多的。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流传着一句说法,即“墨分五色,墨有六彩”,仅仅单色的墨汁在画家的眼中却能呈现出世间的异彩纷呈。而现代摄影的表达形式中,更为注重形式与美的意境,在表现手法上往往通过色彩的影调变化、黑白、明暗等来展现,更多的在照片中所反映的便是现实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形状、影调以及光线等等客观组合。此外,在现代摄影中,颜色的调配也是一种光的艺术,光线的强度对色彩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光影等等均会使得画面呈现不一致的颜色,因而其更多的深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

  2.2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的联系

在类型的划分上,中国绘画和现代艺术均属于视觉影像艺术,能够实现以静表动,甚至可以通过静态的画面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的画面。虽然二者最终的呈现效果均是静态的画面,但并非是其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只有通过静态的画面集中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立意等等内容,才是一幅成果的艺术成果。相较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现代摄影的发展历史较短,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对传统绘画的意境、创作手段以及理念进行借鉴和学习,从而形成中国现代摄影独特的艺术特色。

中国的现代摄影,无论从从创作的构思、思想的表达、内容的填充、结构的布局、色彩的选择还是立意的高低都可以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得到启发。现代摄影艺术可以从成千上万幅传统绘画作品、浓重的中国古典韵味以及深厚的中国历史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资源素材,也必将在世界现代摄影艺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烙印。

如今,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深度交融的现代摄影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摄影艺术舞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中国绘画一般,现代摄影同样能够将华夏民族的文人气质以及文人气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现代摄影尤其是“画意派”摄影流派中所呈现的诸多优秀作品,均展现了中国现代摄影的独特东方韵味。其作品或因景而发,或凝结于脑,或策马奔腾大气磅礴,或小桥流水温婉含蓄。在中国现代摄影艺术中,俨然已经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艺术情趣融为一体。

  3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现代摄影的交融

  3.1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与现代摄影的交融

3.1.1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构图艺术融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还是现代摄影均十分重视构图,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图是否成功。在构图的过程中,要清晰合理的把握画面层次、光影、色彩以及线条等等的布局和运用,从而实现无论是绘画还是现代摄影均追求的最佳艺术形式。现代摄影有着随意性、瞬间性和抓取性的特点,通过深入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比例设计特点之后,并吸取借鉴绘画中所强调的窗口构图方法,实现更具有层次感和呼应的艺术表达效果。此外,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化创作形式中,也深度融合了现代摄影技术的构图技术,从而改变传统绘画冲击力较弱的缺陷,有利增添绘画艺术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3.1.2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光影艺术融合

色彩和线条无论在现代摄影艺术中还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均是至关重要的形式手段,哪怕现代摄影中的黑白照片或者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均离不开光和影、点和线的结合和相融。而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颜色种类的限制,只能通过颜料和绘画技巧来表现“光”。现代摄影中的“光”的表现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的光,其更具有真实性,可以说缺少了光的参与,现代摄影是无法实现艺术性的表达,所以“光”的作用对于现代摄影的作用可谓不言而喻的。在二者的光影艺术融合中,现代摄影主要学习和借鉴传统绘画对于颜色的使用技巧,通过颜色来营造光的幻觉,在光质和光度的表现上更具有特色。反之,传统绘画借鉴于现代摄影中对于光的表现手法,增强绘画的气氛营造,更突出其意境的表达。

  3.2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对现代摄影的影响

3.2.1提升了现代摄影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绘画所彰显的最突出的艺术特征,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往往能够体会到“画中有诗”的意境之美。而这一意境美也深刻的影响着现代摄影的创作。现代摄影作用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不断的融入着传统绘画所彰显的意境美,学习和借鉴绘画的意境感运用,形成了现代摄影领域独具一格的“意境派”,也不断拓展着现代摄影的艺术范围。现代摄影在不断模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搭配、线条使用以及光影调配等,不断丰富着现代摄影的理论成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现代摄影艺术。

3.2.2丰富了现代摄影的人文内涵

一幅生动的中国传统绘画所能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不仅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着作品之美,更是体现着画家自身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是画家对于物质、人物、社会、自然等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例如齐白石笔下的“虾”,徐悲鸿笔下的“马”,独具魅力的笔法不仅仅是画家自身对于生活的留心,更是对于自己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结果,其背后蕴含着画家自身深厚的艺术才华和文化底蕴。因此,现代摄影在创作过程中也应着重参考借鉴传统绘画的人文素养,注重摄影者自身的文化积淀、内涵以及阅历,在创作的过程中以文化之魂升华作品的格调和内涵,以此赋予作品更多的生命力。

  4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4.1构图之美

构图又称为布局和章法,其是一个环节极其复杂的过程,包括了取舍、思维、删减、组织、探究、创作等等过程和环境,其最终的目标便是能够在空间上呈现出最佳的艺术美感。

在沈括看来,绘画的创作过程不单单是固定视觉的作用过程,更是用心去感知、衡量、体会的过程,通过整体来布局部分,实现“以大观小”,以一斑窥全局的艺术效果。整体划一的组织其中的气韵生动,节奏和谐的艺术画面。而不是机械的照片。画面的空间组织,受画面中的全部节奏和表情支配。“其中折高折远,自有妙理”。这便是构图对于绘画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而并非是单单的对透视法则的简单运用。与绘画通过视觉影像艺术的现代摄影也应如此,遵循摄影创作过程中的构图法则。

图4.1时尚芭莎之吴彦祖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4.2情义之美

意境中的呈现,非机械客观的描摹物像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摄影艺术是科技下的机械产物,然而摄影艺术却是建立在摄影师情感“心思”主导下的艺术行为。绘画中讲究“意在笔先”可见选题立意在作品中的分量。一幅绘画,一张影片,能不能传世流芳,也往往取决于题材立意。为了寻求摄影价值,达到动人心弦、引发共鸣的艺术效果,在生活中不仅要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审视;还要深入的研究拍摄对象,作出深刻的分析和判断。作品的立意构思在创作之初至关重要,它是引导作品走向的风向标,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师在拍摄之前首先要构思设计艺术形象并将贯穿整个摄影创作过程。好的作品也是时代的反应,社会现象的总结。社会在不断的前进、发展、题材也在新旧更替。时代的意境始终源于本心。

  4.3虚实留白

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诸如神、气、韵、意等在画面上无法直观体现的东西,却都是一些可以依形而生、借形而居、本身无形的,却可以通过画面之间的虚实留白来彰显,呈现出虚虚实实的意境。

在传统绘画中,“虚”的呈现往往借助于画面中的稀疏、空白、朦胧来体现的,所谓疏可跑马,欣赏者可以通过空白的部位产生无尽的遐想,让人回味无情。而“实”则是画面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人物、景物以及其他结构部分。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现代摄影的高深意境,也需要借鉴和学习传统绘画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在古代时期便已经十分成熟,例如晚周时期的帛画凤夔人物,宋朝时期的马远所创作的《寒江独钓图》,明朝徐渭所创作的《驴背吟诗》,当时间的车轮来到近代,以齐白石为代表所创作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已有异曲同工之处。上述的作品可谓是彰显虚实结合的最佳典范,传承流芳。画面中虚幻空灵暗淡素雅的背景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正像中国舞台上的表演一样。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画面中,摄影师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的存在,透过画面中的实景得意体现和转化,标准的寓情于景。现代摄影中善于对水墨绘画中留白的利用结合大自然中云雾缭绕加以电脑后期处理,营造出客观世界的空灵之美、朦胧之感。

图4.2青花瓷

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

  4.4色彩与影调

当我们在欣赏绘画时,一眼就能分辨中国传统绘画。颜色是我们能辨识的符号之一。中国画颜料大多数来自于矿物质提取,动植物研磨。金属物质萃取。色泽经久不变,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

摄影中,色彩是在光的映射中呈现。正如刘半农所言:“形是画的骨子,光是画的命脉”的生命;若然依据章法,将各种景物安排得很好,而不能采取适当得光,这一幅画仍旧是死得。”光是画面出彩的关键。有了光,才产生影调变化,产生强大的立体效果,不同的艺术效果,烘托出不同的画面氛围。摄影中根据时间的变化,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掌握好光线,摄影的意境就跃然纸上,使平凡的摄影作品脱颖而出。拍摄中,也要多观察不同的光线、产生的不同变化、融入不同的情景、满足不同的需求、产生不同的意境。随着电脑科技得兴起,视觉影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可以便捷快速得获得影像,摄影资源空前繁荣。推动了摄影艺术的理论提升和形式纷呈。摄影用光用色得技巧方法十分讲究。

  总结

随着视觉图像时代的到来,己有的艺术形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艺术家的知识结构和审美取向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而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积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所彰显出的理念是信贷摄影艺术在XXX所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理念在现代摄影中的应用”这一主题的研究无疑能帮助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家、现代摄影艺术家及广大人民大众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此外,由于笔者自身能力的不能,并未能够就该领域展开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也使得在研究的过程中过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瑕疵,这也为我之后的学习指明的方向,将继续围绕这一领域展开更为细致全面的研究,力图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和缺陷。

  参考文献

[1]肖美娜.中国传统绘画意境影响下的当代摄影[D].燕山大学,2016.

[2]石鲁玉.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影响下的画意摄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汤晶晶.当代中国画与摄影的交融[D].江南大学,2016.

[4]严琳.意境论对中国摄影艺术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

[5]綦波.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摄影的关系分析[J].大众文艺,2015(11):83.

[6]宋辰.摄影技术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探析[J].艺术评鉴,2018(08):181-182.

[7]田园.郎静山作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取法[J].国画家,2016(02):63-65.

[8]宿志刚,林黎,刘宁,周静.中国摄影史略[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9]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彭修银,刘建蓉.中国画美学探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张强.中国绘画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

[12]引林茨,王瑞.摄影艺术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3]葛涛,石冬旭.具象的历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4]范明华,《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5]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16]顾铮,中国当代摄影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17]龙锰祖.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18]沈媛媛.观念摄影从照相到造像[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

[19]全冰雪.中国照相馆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

[20]郎静山,陈申.摄影大师郎静山[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

  致谢

在历时四年即将完成的本科学业中的最后,内心十分复杂。绞尽脑汁才完成的论文写作,让我稍微感到了一丝的放松。思绪在脑海中旋转交错,此时最为强烈的心境就是感激!首先要感谢在本科读书期间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老师。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李晗曦老师和李波老师对我的耐心教诲和悉心关怀。从论文的开题到定稿,老师们都在合理安排写作时间,其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人格,让我受益颇深。感谢老师们在论文的准备前期,指导我进行理论的收集,中后期论文的创作修改老师们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在论文创作中从不单纯地批评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总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帮我分析问题的所在,并提出改善思路和相应的对策提议,使我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修改及完善,指导我如何写好这篇论文。在此,非常感激俩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使我完成论文的创作。

此外还要感激陪我一齐度过大学四年的同学和舍友们给予我的帮忙、关心和照顾,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欢乐和温暖。最后要感激我的父母,是你们在我这四年的日子里给予我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如今,我即将走出学校,踏入社会,希望自己可以不忘初心向向往的生活努力奋斗。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2692.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8月4日
Next 2022年8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