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毫無疑問,在澳門的娛樂業發展過程中,賭博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每一年因為賭博而來到澳門旅遊的人都不在少數,因此本文從賭博旅遊業出發,對澳門的娛樂事業發展展開分析和探討,並對其發展機遇和優勢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澳門娛樂;賭博;旅遊業

前言
澳門向來以“賭城”旅遊形象著稱於世,是聞名全球的世界三大賭城之一,在國際上享有“東方蒙地卡羅”聲譽。澳門特別行政區XX將旅遊定位成地區龍頭行業,提出借旅遊博彩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的思路。博彩業是吸引大批遊客到澳門的重要原因。
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看,“雞蛋也不應都放在一個籃子裏”。況且博彩業本身還是一把“雙刃劍”,從澳門博彩客的絕大部分源於內地看,內地是有代價的。博彩業的特點是,在經濟上並不存在互補互利性。不管是博彩業還是旅遊業,都脆弱而易受週邊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且存在有侵蝕其他行業資源的副作用。這樣說並不等於說澳門的博彩旅遊業就不需再發展,而是要兼顧其他。
澳門經濟能否擺脫“博彩業”獨輪高速行進,獨撐澳門經濟大廈的單元局面,適度多元發展己被視為事關澳門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安全的重大問題。
“適度多元”是一個不具量化指標且頗具彈性的概念,既有凸顯博彩旅遊業作為澳門經濟“龍頭”的意義,也有抑制其一業獨大的意義。其內涵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產業結構適度多元,如發展會展業務;二是博彩旅遊業本身的適度多元,如力拓博彩客源結構的多元化;三是適度一元,適當調控博彩旅遊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1.澳門產業結構現狀
1.1澳門產業結構的演變
目前,在澳門的產業結構中,只有第二、第三產業。澳門的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零。據有關資料顯示,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澳門仍有極少量的漁業和菜農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低於0.5%。由於澳門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歷史背景、氣候等因素,使第一產業衰落,1989年以後,澳門的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等於零。這意味著第一產業對生產總值的影響微乎其微.達到無法統計的地步。因此,研究澳門的三大產業結構只需分析第二、第三產業在本地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即可。
第二產業由盛轉衰。以製造業(出口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在澳門經濟中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由盛轉衰”。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XX統計暨普查局的行業細分資料顯示,澳門的第二產業主要包括製造業(紡織業和制衣業)、建築業、電力氣體及食水業、採礦業。
1979年,由於內地實行改革開放,大量內地移民進入澳門,填補了澳門工業化發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澳門加工業因此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二產業在澳門本地生產總值中曾佔據龍頭地位。僅加工工業占GDP平均達到三成以上,在1984年達到最高峰的35.9%,加上建築業的7.3%,當年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超過43%。但以後每年逐漸下降,1989年第二產業比重只有27.8%,到2004年跌至11.6%,這主要是由於加工業以及建築業的比重下降所致。
1989年製造業占GDP的比重為20.61%,到1995年大幅度降至8.08%。儘管隨後幾年稍有回升,但到2004年己經廠滑到5.1%。與此同時,建築業的比重也從1993年的7.03%下降至2001年的2.28%,隨著博彩經營權開放,外來投資增加,帶動建築行業2006年大幅度增長至13.30%。
隨著第二產業的變化,製造業(出口加工業)對澳門經濟增長的重要性逐漸減弱。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之後,面對內地不斷深入改革開放的誘惑,由於內地豐富而相對低廉的勞動力和廣闊而低廉的土地和廠房,澳門廠商漸漸遷入內地。在此期間,即使享有紡織品配額和普惠制的保障,澳門工業的發展仍然極為緩慢,到了20世紀末幾近停滯。最明顯的是紡織和成衣工廠數目的改變,紡織廠由1992年的237家減至2004年的85家,減幅達到64.1%;制衣廠由644家減至469家,減幅達27.2%。但是相對其出口總額變化不大,平均維持在80%左右,在2004年為80.1%,這表明澳門的廠商將不少工序轉移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內地以及其他週邊地區加工,在澳門只進行一些較高附加值的工序。而製造業的就業人口數目也從1992年所占勞動總人口的28.5%逐年下降至2004年的16.4%,這更證明了製造業(出口加工業)對澳門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已經減弱。
第三產業迅速飄升。在第二產業衰退的同時,澳門第三產業卻迅速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澳門第三產業中的兩大部分,旅遊業和金融業占GDP的比重低於30%。1984年旅遊業為23.6%,金融業為5.0%,合計只有28.6%,與當時以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相比,差距明顯。但是80年代末期,第三產業占澳門本地生產總值迅速飄升,1989年占GDP的比重達到75.14%,以後逐年增加,2006年達到85.10%。
在第三產業發展中,博彩業逐漸成為澳門經濟結構中最大的行業。澳門特別行政區XX統計普普查局將第三產業劃分為批發、零售、維修、酒店、餐廳及灑樓業,運輸、倉庫及通訊業,金融、保險、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服務,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包括博彩業)。
其中,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包括博彩業)占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從80年代末開始不斷上升,從1989年的37.94%,上升至2004年的54.39%,增幅達16.45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和GDP的重要組成部分,無疑也是澳門的第一大產業。
隨著博彩業對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有關當局自2002年開始公佈和追溯博彩業自1995年占GDP的比重,並特別指出博彩業在澳門本地國民生產總值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如2004年占GDP達到38.75%。而且博彩稅收(包括直接稅及其他省關稅款;新博彩合約於2002年生效)占澳門特別行政區XX公共經常收入比重不斷上升,2005年己經達到72.9%。無可否認,博彩業是澳門經濟結構中最大的產業。同時,在第二產業中金融仲介、保險、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服務等共占GDP的比重平均達25%以上。
澳門土地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匾乏,在博彩旅遊業激增之下,對內部的其他產業形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方面,同博彩旅遊相關的酒店業,航空,房地產等產業增長迅猛;另一方面,關聯性較弱的加工業、貿易等卻受到擠壓。2003年開始房地產業由回歸前的低迷進入高速增長,目前澳門主城區的房價較2000年時增長了三、四倍。主要是由賭場等商業地產投資拉動,博彩旅遊業帶來的人流增加以及經濟增長帶來居民的消費力增強等。可以說建築地產業時博彩經濟的直接受益者。
出口加工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經在澳門GDP占到三成以上,隨著博彩帶動的第三產業增加,已經逐漸萎縮;2006年只占到GDP的3.9%。澳門的第三產業在近年來發展較快,但並非建立在發達的工業基礎之上,而是比較單純地依賴博彩帶動觀光旅遊和相關娛樂服務。到2005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己達92.69%,然而這並不代表著其產業結構已經高度化了。而是屬於美國經濟學家索洛所稱的“產業過早成熟”,仍然需要著力調整和演進。和歐美發達國家等處於後工業經濟時代的第三產業高度發達的情況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1.2澳門產業結構的特點
澳門作為一個小型的外向型經濟體,一方面經濟規模不大,但是又有其自身的經濟政策,自身的經濟運行機制和自身的經濟細胞一企業,形成一個運作正常的經濟體系;另一方面,這種經濟又與外界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繫,從而在許多方面都受外部條件的影響和制約。這種經濟特徵決定了澳門的產業結構必然具有與其它地區不同的特點。
經濟門類不完整。澳門的市場規模有限,經濟門類難以齊全。
但事實上,在澳門的整體經濟結構中,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等於零,並不意味著第一產業在澳門已經絕跡,而是反映第一產業的比重已經小到無法統計的地步。這是澳門地域狹小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澳門城市化進程所決定的。
在第二產業中,缺乏重工業,即使在輕工業中最為發達的紡織業和制衣業,也主要集中在後加工工序上,缺乏相應的前加工工序。而且第二產業的地位也一直在下降,這是由於第二產業的製造業外移,使第二產業的比重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相比之下,以旅遊博彩為主的第三產業的地位迅速上升,佔據著澳門經濟的絕對主導地位,在GDP和XX財政收人中佔有支配性的位置。
澳門產業之間關聯度低、連帶效應弱。“產業關聯度”是指各產業之間由於某一產業的產品或服務作為另一產業的投入,令兩者建立起緊密的經濟聯繫。由於這種關聯度而使一個產業的發展會帶動和影響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建立和發展,就是“連帶效應”。
澳門經濟是一個不完整的體系,產業門類不全,現在各行業之間雖然也存在一定關係,但比之規模大且相對封閉的經濟體系,現有各產業之間關聯度很低,是一種鬆散和孤立的關係,看不到明顯的依存、相輔或遞升的關係,難以形成連帶效應。這使得一個產業的發展,不能對其他產業產生多大的正面促進作用,基本上各行業的發展大多分別受制於與之相關的外部因素的影響,各按自己的軌道興衰變化。
對外依賴性強。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外部需求主導經濟增長。
外向型的經濟體容易受到外界社會經濟波動的影響,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如何判斷經濟體對外依賴的程度和深度呢?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對外依賴的程度可以用出口總額(貨物和服務)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來反映,比如中國香港、新加坡、瑞士、摩納哥等,都是對外依存度很高的經濟體。
澳門的情況亦如是,而且近年來,貨物和服務的出口總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例如2005年GDP為925.90億澳門元,貨物及服務出口達到890.23億澳門元,占GDP的96.1%。這說明外地需求對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歷史統計資料顯示,從1995年起,在澳門的整體需求中外地需求便開始超過內部需求鄧。因此造成了澳門產業的產業外向度高、自穩定性差的特性。“產業外向度”是指在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中,非本國(地)市場服務的份額,通常以一個國家(地區)出口貿易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反映。
澳門經濟對外部市場的依賴性很強,外部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令澳門經濟隨之起伏跌宕,其自穩定性很差。澳門經濟規模小,分散和抗風險的能力弱,長期未能形成有效的資本積累和再生機制,基本呈現為“隨波逐流”的發展模式。其本身的經濟結構不合理,從而形成嚴重的對外依賴性以及外部經濟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
在澳門製造業中,紡織服裝占主導地位,雖然已經失去了支柱產業的地位,但在出口貿易和就業等方面,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澳門的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市場集中在美國和歐盟,過於依賴紡織品配額限制帶來的便利,2005年全球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澳門生產廠家受到嚴重的衝擊。博彩旅遊業對外部條件依賴性大,近年來,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陸續開設賭場,發展旅遊博彩業,使得澳門賭業在亞太地區一支獨秀的局面被打破,澳門博彩旅遊業客源得到相當程度的分散,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
產業過分單極化。以博彩業為主的服務業結構相對顯得單一,依賴性很強。通過多年的數據分析發現,在服務出口中,博彩業占主導地位。例如2005年,博彩業占服務出口的52.9%,服務出口又占出口總額的77.3%。這說明博彩業主導的澳門服務出口是受外部需求影響最為直接的部分。
產業佈局上呈極不均衡性。澳門地區雖由半島、幽仔、路壞這三部分組成,但城市開發建設和產業經濟活動一向集中於半島區,半島區土地面積僅為全澳土地總面積的36.14%,卻聚集了96.13%的人口和幾乎全部的工商業企業,稱得上是人滿為患;而兩個離島卻基本上處於未開發、半開發狀態。這種產業空間分佈上的極不均衡,造成空間資源的絕對短缺與相對閒置局面同時並存,也使產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
2.澳門賭博的歷史和現狀
2.1澳門賭博的歷史
澳門本來是一個民風淳樸的漁村小島,自從葡萄牙人把澳門變為葡國的植民地後,漸漸淪為賭埠。澳門的賭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於清朝乾隆年期間已相當“猖盛”。
而明清至民國初年,基本上參與賭博的都是華人。而當時居住在澳門的都是漢人。基於文化的不同,經濟背景的差異,一般的華人都是平民百姓,並沒有什麼錢,閑時並沒有別的事在做,更不用說任何的消遣,與洋人相比,洋人會參加小型演奏會、舞會和歌詠會等等不同的娛樂活動,而華人這些種類的娛樂活動可能並不喜歡,但卻喜歡以三五成群的形式來聚賭。漸漸便順理成章地聚賭起來,成為澳門華界常見的社交活動方式之一特色。
早在16世紀有頗多碼頭的工人、建築工人及傭僕移居到澳門的華人。市面環境氣氛逐漸繁盛起來,亦出現了三山五嶽的人馬,而葡萄牙XX聲稱尊重華人的風土習俗即陋俗亦包括在內,對華人的有關方面的聚賭行為採取眼不見為淨之處理手法,而令賭博的氾濫更趨加劇。當時的賭檔散佈各大街和小巷,加上人流複雜,亦沒有法規來監管,因此那時的賭場莊家便成為澳門的首代賭商。澳門之所以形成了賭埠,也是建基於當時的周圍環境所賜的。中式賭博為當時的主要賭博形式,賭館全是華人開設。
在1748年-1749年期間,社會上的賭博活動已經到了相當嚴重影響當時社會治安的地步,而當時的清XX則頒下禁止賭博的法令。於19世紀的中葉初,廣東官府遵循大清津例,對聚眾賭博者懲罰較嚴。由於廣東賭博活動已經不方便,一些賭商以至大豪客便來到澳門開賭。澳葡XX對賭博活動一直都是採取任其而行之態度,並未有加以規範,導致賭博更趨商業化,成了一個特殊的行業。
香港在1842年割讓給英國後,香港的地理條件及當時XX的管治卻優越於澳門,因此香港的發展相當快,而在澳門的洋人及洋商他們都續一往香港遷移,香港的快速崛起便佔領了澳門作為中國對外貿易出口的地位,澳門對外貿易的優勢便走向下坡,不景氣的現象更令人憂慮。由於澳門的經濟地位漸走下坡,因此澳門務必另覓出路。
1844年,港英XX頒佈《禁止賭博條例》。由於香港禁止賭博,因此澳葡XX於1847年便頒佈法令宣佈賭博合法化。往後的澳門便以「東方蒙地卡羅」之稱成為世人所知。據知當年賭餉曾經高達十萬兩之多。蓬勃的賭博,與當時澳葡XX所操控的苦力貿易即豬仔勞工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那時的華人從事苦力貿易的人口販子、流氓,地痞、稱之為“撈家”,形形色色,他們自己不但好賭成癮,而且亦兼擔為管理賭檔之職,因此便有意無意地以賭博為餌誘,誘騙內地窮困的中國人來澳,賭錢輸了後便以賣身的方式飄洋過海當起了豬仔勞工。這種情景在那時甚為普遍,賭博在社會上的氾濫已成為風氣,對於賭博業的“興旺”卻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在商務貿易的不景氣之下,本來的澳葡XX稅餉大減,但由於賭博的合法化政策反而卻令稅收急增,而賭博專營權收歸XX所有,對外招商承辦賭博業,XX便向賭館徵收賭餉為稅收。
香港XX在1872年宣佈新禁止賭博法令,由新任的港督堅尼地親自執行、管理。但香港禁止賭博後,地下的賭檔仍是禁絕不止的。那是香港開埠以來歷史上最嚴謹的一次禁賭,往後的香港便成了較為乾淨的“無賭”之城。正因如此,香港的賭客便順理成章地往澳門來賭,這“慣例”直至今。
葡萄牙XX在1896年7月10日頒佈禁止賭博法令,而那時的澳門XX則只是宣佈了事,更加並沒確實的執行。當時的澳葡XX只有撤銷了有關方面的賭博牌照制,繼而重新包裝,賭商便以捐獻的名義來捐餉,實行馬照跑狗照賭,賭博活動從未停息。而澳門的賭博則處於法律邊緣長達六十多年。
澳門至今開埠已達四百餘年之多,賭業在澳門亦有四百多年為其的歷史特色之一,可以說句有澳門便有賭博。而當下澳門的博彩旅遊業的發展最少有四方面的優勢:一、賭博歷史之悠久,名聲早已廣播;二、兩岸已禁止賭博,澳門因而得利;三、江湖地位的鞏固,已到了難以取代的地步;四、政策的傾銷、產業方面的配套,管理漸趨完善。早於1930年澳門便有第一間的博彩專營公司成立了。那時的澳門XX更對賭博業重新實行專營權的管理方式。而範潔朋、盧九、何土等人便組成豪興公司,更在廣東大賭商霍芝庭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競投得到了澳門賭場的牌照。
國民黨南京XX在1936年8月中控制廣東後,實行了禁止賭博的政策,從客觀上而言,便造就了澳門開賭的機會,從此,中國全國便再無正式開放賭禁,只有澳門才有博彩合法化,這使澳葡XX對賭博的開放政策更趨穩定。
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那時澳門XX的建議,向葡國海外部申請定澳門為旅遊區,並且批准澳門以博彩作為“特殊的娛樂”,因此澳門的博彩業便正式完全的合法化。而且亦令日後澳門的博彩業走向新紀元。
賭商傅老榕原籍廣東省南海深圳,其在1937年,與港澳押業大王高可寧聯合競投得澳門的賭牌,該賭博公司名為“泰興娛樂有限公司”,那是澳門發出的第一個博彩專營權牌照。由於該公司的經營手法過於保守,只提供中式的博彩專案,未能將博彩業的優勢好好地發揮。
葉漢、霍英東、何鴻燊、葉德利等為首的香港財團在1961年10月,競投得到澳門賭場專營權,而所持牌的公司是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更在何鴻燊和葉漢的打理之下,澳門賭場出現了新的氣象,賭客們每年增加,除港客、東南亞、歐美澳、日本、臺灣等國家及地區的賭客亦一一來澳觀光或賭博。澳門這古老的賭埠,亦漸為世界著名的賭城。
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在1962年的元旦,開始正式成為澳門博彩業新的歷史主宰,至今何鴻燊仍是出任董事總經理。澳門XX把有關的娛樂博彩管理的規條伸至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來實施,對澳門專營博彩業的管理更加有利,方面打擊不法、以及違法的博彩業活動。
中葡聯合聲明在1987年於北京草簽,對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更加明確。澳門和香港是不同的,澳門以旅遊博彩業為一大特色的資本主義社會,只有博彩業這種產業是可在世界或亞洲排行名列前矛。
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18條規定在1993年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自行制定旅遊娛樂業的政策”。
澳門旅遊娛樂公司總經理、澳門馬會xxxx何鴻燊在1997年7月23日和澳門XX簽署新訂出的博彩與賽馬合約,該兩項專營合約都是通過中葡聯絡小組而達成共識的,當時的韋奇立澳督主持簽署儀式。而該兩項的專營權合約都是續延至2001年12月31日。該公司經營了40年之久,直至2002年3月31日終止。為了方便新獲賭牌的公司可以更好地銜接運作。有關的博彩合約更是跨越了1999年,意味著回歸祖國後的澳門的博彩業可以合法地經營。
回歸後的澳門,並在2002年2月8日,澳門特區XX宣佈賭牌競投結果,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和永利渡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各占一席;賭權正式的“三權分立”的新局面。新的澳門博彩業正式揭開,2004年5月18日由美國拉斯韋加斯盛名的威尼斯人賭場所創辦的金沙娛樂場正式開幕了。在2007年8月28日,皇冠和威尼斯人度假村亦已開幕,2008年美高梅金殿、十六浦娛樂場便已投入了營運,澳門博彩業的三個正牌告三個副牌共六大賭牌,已相繼營業。使全澳的博彩娛樂場增至二十九間之多,而全澳博彩娛樂場的賭枱數目亦急增至4,311張,角子老虎機的數目更增加到13,552部之多。澳門現為世界著名的“賭城”,其歷史相當長久,集合了古今中外之大成。
可能由於本地市民生性淳樸,對因賭輸了錢而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之悲劇耳聞目睹眾多,因而以此為戒;但由於現今澳門的博彩業帶旺了旅遊事業,相繼吸引了不同國家的旅遊人士冒名頂而來,特別是中國內地各城市的市民,以致當時的澳葡XX和現時的澳門特別行政區XX的稅收都是每年大增。澳門博彩業更有可能會超越美國拉斯韋加斯賭城之趨勢。由於澳門博彩業突然的急劇擴張,令澳門的經濟側重於一旁,故此各博彩娛樂場的競爭亦相繼展開競爭。
2.2澳門賭博的現狀
2001年澳門博彩娛樂場的營業額已達至4920億澳門元,其淨收入是158.8億澳門元;1998至2003年澳門博彩業占地區生產的總值比重亦漸增長。2006年本地生產總值如按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的生產法估算,博彩業所占的GDP比重是33.4%,而2007年增長了約四成。
2007年至2009年全年的博彩收入增長迅速。2008年第三季,澳門的博彩業取得262.04億澳門元(32.75億美元)的毛收入,較去年1月至10月所繳納的直接稅逾336.22億澳門元(42.02億美元)。在2009年本澳三月博彩收益,當中包括角子老虎機的收益,已逾95億,較二月增約16億,今年首季博彩收益超過260億元。博彩稅長期以來占XX收入的約50%,博彩業一向以來都是澳門的經濟命脈,賭權開放及引入競爭後,將博彩業推向更多元化、更普及化之趨勢。澳門特別行政區XX在2000年初建議把澳門的原有的賭權改為“一開三”的新模式。日後澳門特區的博彩專營權將會分為澳門島、氹仔和路環三個專營區。而何鴻燊的澳門旅遊娛樂公司則仍然可以繼續經營澳門島方面的博彩娛樂場;其餘的兩個賭權將以“特許經營方式開設分店”,則是公開給他人競投、招標。
當時澳門特首何厚鏵發表說明,為澳門博彩業引進外國財團這是為提高本澳的博彩業經營素質,藉此走向國際水準。在澳門獨霸賭業江山的何鴻燊及其下的博彩娛樂公司將一一成為歷史。
而在2008年4月22日,澳門特區XX何厚鏵因應博彩業規管不完善而衍生出的許多問題,因此下令暫時不再增發博彩娛樂牌照。現時澳門的博彩形式多元化,設有百家樂、21點、雀九、輪盤、番攤、牌九、骰寶、三公、25門、富貴三公、足球紙牌賭博、三公百家樂、魚蝦蟹、泵波拿、角子機、電腦白鴿票、賭馬、賭狗、足球博彩、以致就連香港的六合彩、賭馬都可在澳門投注。由於現時外國經營的博彩娛樂場的加入,令各種的博彩形式更多姿多彩、形式更加多元化。澳門至今一共有21間博彩娛樂場,7間座落於氹仔,分別是:凱悅酒店、皇冠酒店、新世紀酒店、四季酒店、遊艇會、威尼斯人娛樂渡假村、新濠國際。而另外的14間則座落於澳門,分別是:葡京、永利、新葡京、新金碧、回力、皇宮、十六鋪、東方、星際、金城、假日、美高梅金殿、勵駿會、金沙。而今年最後一間的新濠國際博彩娛樂場加入競爭後,相信本澳的博彩娛樂事業將展開新的一頁,而且博彩娛樂更趨普及化、年輕化。
3.博彩與旅遊的關係
在澳門的博彩旅遊中,博彩業占主導地位,旅遊業是依賴博彩業發展的,博彩旅遊是吸引遊客的最主要動力。博彩業與旅遊業在澳門是一對孿生兄弟。1961年葡國海外省頒佈法令,容許澳門將博彩業作為一種“特殊的娛樂產業”,從而使其正式合法化。從此,澳門博彩業納入了旅遊業的範疇,並成為旅遊業的主導成分。
博彩業在澳門則一直被視作是旅遊業的一個分支。澳門的旅遊業主要由旅運業、酒店業、博彩業、飲食業、娛樂業等組成,其中以博彩業最為興旺。博彩業一直對澳門經濟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澳門XX財政收入的3成,稅收的一半來自博彩業,為XX實施低稅、免稅政策,吸引外資,發展出口加工業,提供了重要經濟保障。
博彩業的興旺刺激了旅遊業的發展,與旅行社、酒店、酒樓、珠寶金飾店、禮品店、客運公司和出租公司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以博彩業為基礎的旅遊服務體系。因而,澳門的旅遊業幾乎與博彩業密不可分,通常都是以“旅遊博彩業”或“博彩旅遊業”的叫法出現。
博彩旅遊與探險旅遊、競技旅遊一樣,都屬於參與型旅遊。作為“恒久性博彩區域”的澳門,博彩業在澳門旅遊資源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個地區或者國家能否成功地發展旅遊業,其關鍵就在於能否為旅客提供優質和具吸引力的旅遊產品。由於旅遊產品是旅客以貨幣形式向旅遊經營者購買,並在一次旅遊活動中進行消費並希望取得的全部產品和服務的總和。因此,只有旅客親臨其境才會產生旅遊消費,亦只有旅客願意購買旅遊產品、願意消費,旅遊效益才能得以實現。
任何一個地區或城市要推出一項旅遊產品,就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旅遊資源。博彩業不但過去是澳門重要的旅遊資源,而且在相當長時間內將可開發成為澳門最寶貴、最有經濟價值的旅遊資源。澳門的博彩業在豐富多采的旅遊資源輝映下,其潛力應可得到更大的發揮,其吸引力將會更為巨大。
從國際旅遊市場來看,能夠吸引旅客的旅遊產品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10大類:(1)觀光旅遊產品、(2)文化旅遊產品、(3)商務旅遊產品、(4)度假旅遊產品、(5)康體旅遊產品、(6)專業旅遊產品、(7)享樂型旅遊產品、(8)奇特旅遊產品、(9)娛樂旅遊產品、(10)低消費旅遊產品。
任何一個地區或城市要推出一項旅遊產品,就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旅遊資源。但任何地區所具備的旅遊資源卻不可能平均分佈、平衡發展,換句話說,任何一個地區、城市都不可能在上述10種旅遊產品中都處於絕對優勢,而澳門也不例外。既然澳門不可能具備平衡開發旅遊產品的資源優勢,那麼,就應該從眾多的旅遊資源中找尋處於相對優勢和具備可持久發展的旅遊資源,在國際旅遊市場中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旅遊產品,令到澳門的旅遊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透過比較分析澳門各種旅遊資源後,可以得出博彩業不但過去是澳門重要的旅遊資源,而且在相當長時間內將可開發成為澳門最寶貴、最有經濟價值的旅遊資源。其理由主要是:首先,澳門現時的觀光景點規模細小、零星分散、難以單獨挑起推動澳門旅遊業發展的重擔。這主要是因為從自然景觀上說,由於受到自然地理因素影響,澳門沒有名山大川,另外,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品質文化內涵來講,澳門的文物景點與幅員遼闊、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大陸,即使與珠江三角洲的旅遊區相比,都會令人感到是小巫見大巫,其號召力自然有其局限性。因此,面對著積極拓展旅遊業的中國大陸市場,澳門所保留帶有較濃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物景點,在整體上便難以成為一種具競爭力的旅遊資源。
其次,純粹以觀光為目的的國際旅客正有逐漸減少的趨勢,這亦對澳門發展觀光旅遊帶來消極的影響。因為根據《世界旅遊組織》資料顯示,目前純粹以觀光旅遊為目的的旅客大約只有30.96%,而且按發展趨勢來論,這一比例將會逐步下降;反之,其他非以觀光為目的的旅遊產品,將會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前者的發展潛力勢必隨著旅客消費心理的改變,而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制約。所以在國際旅遊產品結構轉變的前提下,澳門觀光旅遊資源的後發力也受到很大限制,難以成為最有經濟價值的旅遊資源,更難以單獨挑起推動澳門旅遊業發展的重擔。
最後,透過綜合比較,澳門現時的其他旅遊資源仍然未能成為優勢旅遊資源。因為在康體旅遊、享受旅遊、奇特旅遊方面,澳門目前是難以有很大作為,因為暫時仍未能充分提供相應設施和服務條件。而在文化旅遊、享受旅遊方面,澳門稱不上有甚麼突出優勢。例如澳門一年一度舉辦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曾成為了澳門的一種旅遊盛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項比賽未有注入新的元素,加上鄰近的珠海每年亦舉辦類似活動,所以這類型旅遊活動的吸引力已逐漸褪色。而每年舉辦的藝術節等活動所能吸引的旅客數目就更為有限,創造不了可觀的旅遊收益。至於以澳門為學習、交流、考察對象而創造的旅遊效益,就更加微弱。
而在商務、會議旅遊方面,由於澳門是一個自由港,對旅客實施的入境政策非常寬鬆、方便,加上澳門的交通設施、通信設備都不會明顯落後於區域中的其他城市,所以要發展這一方面的旅遊潛力是很大的。但按目前情況來說,澳門的酒店配套設備、會議室規模、設備,以至服務人員的質素都難與香港甚至珠海爭鋒。
在度假旅遊、低消費旅遊方面,由於受到地緣關係的影響,澳門一直以來都成為了香港週末或其他短假期中的重要選擇旅遊對象,儘管其入境旅客至今仍然高占首位,但未來卻面臨3個制約因素:①隨著珠江三角洲道路網路、交通設施的改善,旅遊時間可以大大縮短。所以,即使在短假期內,香港人亦有了更多的選擇;②在價格優勢上,澳門只能相對於香港而有一定優勢,但與中國大陸及其它地方相比,則難以體現其價格優勢;③截至2002年,澳門面積只有25.4平方公里,迴旋餘地不足,儘管相對香港來說,澳門的城市環境比較寧靜,但也局限了旅客選擇澳門作為真正度假的聖地,或者願意消磨更多的時間在澳門度假。
基於以上原因,這方面的旅遊資源目前也就難以為澳門旅遊收益帶來幾何級數的上升幅度。當然,逐一剖析澳門的觀光旅遊資源,以及其他的旅遊資源的優劣態勢,並不是要否定這些旅遊資源的價值。相反,只要更充分認識每一旅遊資源的現有價值,和潛在的開發價值,才可以更準確地為未來的旅遊業定位。
但無論如何,事實勝於雄辯。在澳門眾多的旅遊資源中,博彩業的優勢是其他旅遊資源無法相比的,非澳門居民(最主要是旅客)平均每年在澳門的整體消費(包括食、住、購物、博彩及其它消費)中,博彩消費高逾65%。正由於博彩產品在澳門的旅遊業中佔有如此突出的位置,所以在通稱澳門的旅遊業時,都會將博彩業與之並列;而稱博彩業時,亦為了突出其面向旅客這一特點,常常會在博彩業前加上“旅遊”一詞,兩者合稱為旅遊博彩業。
博彩業是澳門最具優勢、最能創造經濟效益的旅遊資源。同時,綜合澳門所有的旅遊資源來看,博彩業就好比澳門旅遊業中的“牡丹”,“牡丹”雖好,當然尚要“綠葉”扶持,而澳門其他的旅遊資源就是這些“綠葉”。也就是說,只有將澳門博彩業與其它旅遊資源更加緊密聯繫起來,有機組合和綜合開發,並不斷推出更多新穎、更能迎合市場需要的旅遊產品,澳門的旅遊博彩業才會攀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峰。
近5年,旅客平均每年在澳門的整體消費(包括食、住、購物、博彩及其它消費)中,博彩消費高達75%,博彩業收益占旅遊業收益的2/3以上。毫無疑問,博彩業就是澳門最具優勢、最能創造經濟效益的旅遊資源。博彩業在澳門旅遊產業的各個子行業中可謂重中之重,在旅遊產業運轉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反應了澳門旅遊業的獨特之處—博彩業獨佔鰲頭,有力支撐了“以旅遊博彩業為龍頭”而非僅僅“旅遊業為龍頭”的經濟定位。
澳門面積雖小,卻擁有眾多的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有些旅遊資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幾百年的殖民地歷史,使澳門成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區域,擁有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一城市建築風貌、宗教文化、歷史文化、節慶活動和市井民俗風情。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組成了許多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由大三巴、議事亭前地、婆仔喔等具有澳門城市建築風貌載體組成的休閒觀光旅遊產品,由眾多教堂、廟宇、禪院和媽祖像、媽祖文化村組成的宗教朝聖旅遊產品,由眾多博物館、炮臺、歷史檔案館組成的歷史文化修學旅遊產品,由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各種藝術文化活動組成的節慶活動旅遊產品,由三盞燈、紅街市、觀音銅像一帶露天酒廊組成的市井民俗風情旅遊產品等。
豐富多采的旅遊產品不僅具有澳門的特色,而且功能齊全、雅俗共賞。澳門這些寶貴且頗具潛力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是隨著博彩業的發展和帶動而逐步被遊人認識、欣賞和喜愛的,並開始成為旅遊吸引物吸引旅遊者到澳門旅遊觀光。如果沒有博彩業的影響,沒有博彩業的吸引和市場帶動,澳門上述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就可能被世人所遺忘。澳門博彩業在亞洲的旅遊市場地位使澳門的人文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具有廣泛的市場影響,並能在未來的澳門旅遊形象中展現魅力。
博彩業的興旺刺激了旅遊業的發展,圍繞著賭場出現了酒店,餐廳,娛樂場所,旅行社和其他輔助性旅遊行業等的一整套服務業體系。今天的澳門旅遊業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統計,2006年澳門共有旅遊(行)社145家,所有酒店可使用房間數目12915間。註冊的酒樓及其它飲食店近一千多家,珠寶金飾店37家,手信(禮品)店約80家,客運公司和出租公司40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以博彩業為基礎的旅遊服務體系。
博彩娛樂場所本身對賭具(如消耗性的撲克牌等)、日用品、專業清潔等也存在不少的需求,這就必然會刺激相關行業的發展。如每年農曆春節期間,澳門XX特准擺賣炮竹煙花,短短數天間,這類小生意的營業額高達千萬元。推動此項短期貿易興旺發達的絕大部分是外來客,尤其是香港的賭客。
此外,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每年為促進旅遊業和博彩業舉行大型旅遊節慶活動專案,所帶來的社會效應與經濟效應亦是明顯的。例如,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不僅擴大了澳門旅遊業的影響,為澳門旅遊業帶來大量的參賽選手和遊客,而且賽車活動的準備和舉辦,對多個行業的發展也產生影響,從制服、禮品的購置到觀眾席的搭建、賽道的重鋪,從電視轉播、廣告的製作到交通運輸、海運空運等多個行業均有受益。正因博彩(即賭博娛樂)與旅遊之間已密不可分地構成澳門經濟中極重要的組成部分,故人們稱之為博彩旅遊業。
4.發展博彩旅遊的優勢與機遇
如何把握未來博彩旅遊在澳門經濟社會中的合理定位,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至今仍眾說紛紜,爭論的焦點自然是博彩業。澳門選擇了博彩旅遊業作為其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是在葡人殖民統治下發生和發展的結果,相當程度上是在異邦政治、文化、意識形態與道德標準綜合影響下的產物,有著特殊的歷史根源、牢固的社會基礎和顯赫的現實地位,也必將有力地支配著澳門的未來。
從澳門的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條件及社會形態等方面來看,旅遊業仍將是未來澳門經濟發展的首選產業。然而,其對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來自國際同構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局勢仍然不容忽視。為確保澳門旅遊業及整個經濟社會的繁榮穩定與可持續協調發展,對博彩旅遊業進行適當的改革與調整顯然是必要的。
未來的澳門博彩旅遊業,仍應努力維持其在澳門經濟體系中的支柱地位,但博彩的比重應逐步減少,管理上則應大力加強,以保證其良性發展。發展模式應逐步由目前的“博彩——觀光”向“綜合服務”和“高尚文化”模式過渡,力求實現旅遊文化品位與綜合實力的提升和旅遊環境的優化,使澳門發展成為文化內涵豐富、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安全法治、文明健康的國際旅遊城市。
2004年,泛珠三角9+2區域合作機制正式啟動,其融合為澳門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澳門在其中將進一步發展成區域博彩旅遊中心和商貿服務平臺。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對澳門的長遠發展極為有利,可以避免被邊緣化,拓寬腹地,找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澳門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擁有內地這樣一個很有發展潛質的旅遊市場,加上中西文化交匯的特殊性,使其旅遊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
4.1發展博彩旅遊的優勢
4.1.1歷史悠久,配套設施齊全
澳門博彩歷史悠久,己形成多元化的獨具特色的行業架構和現代化的配套設施,在國際上享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其博彩旅遊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這塊彈丸之地上,共開設了大小18家賭場,以及賽馬會、賽狗會及各式彩票投注站。在各個賭場內,賭式五花八門,中西合璧,配套服務一應俱全。其中大部分賭場24小時全天開放,能夠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服務。
4.1.2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簡易的入境手續
澳門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背靠珠江三角洲和西江中下游寬闊的腹地,於中國東南沿海、珠江口西岸處,與香港和廣州市分立於珠江三角洲外緣;北與廣東省珠海市的拱北相連;東隔伶仃洋與香港相望,僅相距約40海裏;西與珠海市的灣仔鎮相隔一條不足1公里寬的壕江水道;南則瀕臨浩瀚的南海。東北距日本東京越2800公里,西南至新加坡2600公里,東南至菲律賓馬尼拉1200公里,是東南亞與東北亞航路的中繼點。16世紀以來,澳門一直是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而作為中國的一個窗口,澳門的入境手續非常簡易,絕大多數來澳的旅客都不需要辦理入澳簽證。
4.1.3澳門XX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實施一系列XX宣傳推廣活動
澳門XX對於發展旅遊業極為重視,從20世紀60年代XX實施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及推廣工作,就想通過發揮博彩旅遊的優勢來帶動旅遊業的發展。從1976年澳門通過加入有關國際組織及設立旅遊服務處來加強宣傳活動,1976年以來澳門先後加入了亞太旅遊協會、東亞旅遊協會和世界旅遊組織。此後澳門還在香港、東京、悉尼、倫敦和新加坡等世界各大都市設立了旅遊服務處,宣傳其鮮明的博彩旅遊,試圖擴大客源市場,推進旅遊的進一步發展。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1.4中國開放與廣東快速發展,對澳門旅遊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力
澳門由於地域狹小,人口密度大、資源有限,單純在澳門開發旅遊資源受到一定限制。“粵港澳大三角旅遊區”的設想正在擬議中,儘管三方尚未達成協議,但這是大勢所趨。以澳門多年發展旅遊業的豐富經驗和雄厚資金,利用香港這個國際化城市和自由港的地位,借助廣東豐富的旅遊資源,來發展澳門旅遊業是大有可為的。此外,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內地居民的旅遊概念已從國內發展到國際旅遊,尤其2003年中央XX實行“自由行”政策,使受多年封閉限制的內地居民,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澳門有一種神奇感,再加上內地與澳門的語言障礙小、路程近、所用路費遠遠低於到其他國家旅遊,因此內地居民有一種到澳門旅遊的強烈願望。
4.2發展機遇
4.2.1與內地經濟合作關係日益密切
回歸以來,澳門與內地經濟合作關係日益密切。澳門特區XX實施了“遠交近融”發展策略,以構建粵西、中葡、華商三個商貿服務平臺為基礎,發展與周邊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2001年7月成立“內地與澳門商貿聯委會”,對加強經貿事務和問題的溝通、促進經貿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10月17日,簽署《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並於2004年1月1日正式實施,此後,分別於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和2006年6月簽署補充協議。
在CEPA框架下,澳門與內地已基本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原產澳門的貨物陸續以零關稅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同時,內地向澳門己開放了26個服務行業,並在8個領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CEPA將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合作關係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既為澳門各行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加強澳門與內地經濟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和條件。2003年6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啟動,澳門積極推進與泛珠成員的交流與合作。與此同時,澳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與分工,打造區域性商貿服務平臺,特別是作為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和交流的服務平臺。
內地遊客港澳的“自由行”,大力支持了轉型中的港澳經濟,對穩定兩地政經形勢,改善居民就業起了極大作用。中央XX在澳門實施的“一國兩制”和自由行制度安排,不但保護了澳門博彩業不會受到來自內地的競爭衝擊,而且用內地巨大的市場來促進澳門博彩旅遊業的發展。自由行實行後,澳門來訪遊客出現爆炸性增長。2004年,訪澳遊客總數為1667萬人次,內地遊客占遊客總數的57.2%;2005年遊客總計為1871萬多人次,其中內地遊客占六成以上。
4.2.2賭權開放帶來的積極效應
資本效應,包括外來直接投資增長的直接效應和帶動本地投資增加的間接效應。銀河和永利獲得賭牌後,陸續推出龐大的投資計畫,己經建成一批大型專案,例如投資2.65億美元的金莎娛樂場,投資7億美元的永利旗艦酒店;美國金莎公司在澳門金光大道的投資計畫更是高達100億美元。澳博也不斷加大投資規模,耗鉅資在建的新葡京賭場酒店,將是澳門最高、最豪華的建築。由博彩業急劇擴張帶動,2002年至2006年,澳門私人部門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由44.9億元增至88.3億元,年均實質增長高達40.2%。
產業效應,以美資為主的國際投資大多實行多元化經營,對澳門博彩旅遊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永利澳門的拉斯維加斯風格的賭場酒店,不僅擁有600間豪華客房和200張賭臺,還聘請了世界頂級名廚,設有名牌服裝專賣店、條件一流的溫泉浴場和美容中心。威尼斯人集團投資18億美元在金光大道興建的超大型度假村,更是集會議展覽中心、賭場酒店、娛樂休閒和購物於一體。此外,在技術進步、財稅增收和貿易擴大等方面,賭權開放和國際資本的進入,也起著重要作用。
推動了澳門博彩旅遊業的企業制度創新。澳門特區XX批准的永利和銀河,都有美資背景,都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基礎上的跨國集團。他們參與澳門博彩旅遊業,不僅引進了巨額投資,直接改變了澳門博彩旅遊業的企業構成,引入了現代企業制度與現代經營管理。例如,銀河旗下的金莎集團是美國上市公司,採取規範的國際化公司制度,按照美國的運作模式,以客為尊,把高質素的服務理念引入了澳門。對員工提供優握的福利待遇和培訓發展機會,按國際標準實行人性化管理。金莎集團與威尼斯人公司還把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經營會議展覽度假村的成功模式移植到澳門。本土博彩公司——澳博,經營與管理方面均進行了改進,並開始實施多元化發展策略,通過發展三個主題公園,將博彩與休閒、博彩與娛樂、博彩與文化相結合,使博彩的內涵更加豐富。賭權開放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既推動了澳門博彩旅遊業的多元化,也促進了企業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
4.2.3澳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澳門旅遊提供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成功“申遺”對澳門的最直接影響是開闢了更廣闊的客源。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無疑將增加澳門的旅遊吸引力。“申遺”成功使澳門的旅遊元素突破博彩業局限,吸引更多內地遊客和國遊客前來本澳旅遊觀光。成功“申遺”不僅對提升澳門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有重要影響,而且也會給澳門的旅遊業帶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4.2.4會展旅遊為博彩娛樂業帶來新的機遇
經濟蓬勃發展的珠江三角洲已成為會展旅遊的熱點區域,香港、廣州己成為世界級和國家級的會展中心城市。澳門地處兩大會展中心城市之間,發展會展旅遊一也有很大的潛力。澳門XX已經看到會展旅遊的市場和潛力,並著手興建澳門會議展覽中心和改善澳門會議旅遊的基礎設施。澳門XX發展會展旅遊的意向和政策為博彩娛樂業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氛圍。
4.2.5中國區域內唯一合法從事博彩業的地區
澳門是中國區域內唯一合法從事博彩業的地區。如果香港博彩合法化,中國大陸遊客將大部分流向香港而使澳門失去大量國內市場。因此,中央XX不允許香港合法開賭的決定無疑為澳門博彩業留下獨有的空間,這對澳門博彩娛樂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
4.2.6面對歐盟客源市場發展的機遇
憑藉著與歐盟及葡語和拉丁語國家的傳統聯繫,澳門在歐盟及葡語和拉丁語國家的旅遊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近年來,歐盟在澳門設立的諸如“歐洲資訊中心”,“歐洲夥伴合作計畫”等戰略性機構表明澳門對歐盟國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003年10月12日在澳門舉行“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期間各國就一致同意在澳門設立秘書處,每三年在澳門舉辦論壇。
2003年10月17日中央XX與澳門XX簽署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不僅使澳門經濟和旅遊業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而且使澳門進一步成為歐盟國家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平臺和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的集聚地。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必然帶來大量的人流和潛在的博彩娛樂市場。此外,澳門在航空交通方面的發展,已使澳門成為珠江三角洲的國際客運軸心和南中國及亞洲最大的航空樞紐,澳門在與歐盟及葡語系國家的聯繫中扮演的重要仲介橋樑角色,也能為澳門博彩娛樂業造就歐盟及葡語和拉丁語國家的旅遊市場。
總結
無論將博彩業戴上何種絢麗花環,博彩業都是一種能夠帶來較多負面影響的特殊產業,澳門博彩業的增長需要建立在別的國家和地區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之上,既然澳門XX都知道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要對博彩業制定出“嚴禁公務員進賭場”等措施,那麼別的國家和地區的XX也不都是傻瓜,應該不會對因澳門博彩業增長而給自己所帶來的“賭害”長期無動於衷。
所以澳門特區XX乃至整個澳門社會首先應該明白,雖然澳門周邊多個國家和地區過去長期禁賭,但它們對博彩業其實是“非不能也,乃不為也”;如果澳門不加限制地發展博彩業,最大的可能是會迫使自己周邊的國家或地區的XX都陸續宣佈“開賭”或制定出措施來抵禦澳門的博彩業,最終可能會使澳門博彩業乃至整個澳門經濟都陷入困境,這樣澳門市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品質也就會隨之而下降;所以不加限制地發展博彩業,對整個澳門社會來說很可能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在當前形勢下特區XX更應該嚴格控制新賭場和賭台數量在澳門的增加,防止澳門過多的社會資源被繼續投入到博彩業,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影響澳門其他產業發展和進一步增加未來澳門產業轉型的難度。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對澳門的賭抬總數實行“逐年評估和調控機制”:即先根據六家獲得澳門賭牌的博彩公司對澳門的歷史貢獻、現有規模、投資總額等因素的綜合評判來對每一博彩公司配給最高賭臺額度,規定目前每一博彩公司所設置的賭臺總數不得超過這一額度,每一博彩公司對自己多餘的賭臺額度可以放棄但不得進行轉讓或轉賣:其後根據每一年度澳門入境旅客總人次和博彩業總收入的增長情況來確定下一年度澳門賭臺的總增加(或減少)額度;再根據對各博彩公司在本年度所上繳的博彩稅、賭臺的平均盈利水準、對發展澳門非博彩產業的貢獻等因素的綜合評估來將這每一年的賭臺新增額度在各博彩公司之間進行分配,對本年度上繳博彩稅比較多、賭臺平均盈利水準較高、發展澳門非博彩產業成績較為顯著的博彩公司,可以多配給一些新增賭臺額度,但這種新增賭臺額度也只可以放棄但不得進行轉讓或轉賣,而對上繳博彩稅比較少、或賭臺平均盈利較少、發展澳門非博彩產業績效不彰的博彩公司,則可以不配給新增賭臺額度甚至可以減少其的一些原有的賭臺額度。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澳門賭台數量的增長,而且可以對各博彩公司進行褒優抑劣,鼓勵各博彩公司為維護自己在澳門博彩業中的地位和利益而積極發展澳門的非博彩產業,幫助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的早日實現。
對各博彩公司的經營方式和業績進行嚴密監控,防止各博彩公司為提高自己的短期市場佔有率而不擇手段地進行競爭,並以吸引非內地和香港賭客的比例、非博彩業的經營業績等指標來對各博彩公司進行綜合評估和獎優罰劣;特別要嚴密監控那些在其他國家或地區也有賭場的博彩公司的運作,防止它們利用暗中轉移賭客這種損害澳門利益的方式來為自己謀取利益;必要時特區XX可以考慮用“贖買”的方式來強行收回某些博彩公司在澳門的“賭牌”(澳門《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第五章第四十七條規定了澳門特區XX有這個權力),以維護澳門居民的共同和長遠利益。
澳門特區XX應該認識到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真正缺陷並不主要是“澳門只有一個主要產業”,而是“澳門唯一的主要產業是博彩業”,因此不能再用博彩稅收來支撐那些所謂的“平臺建設”、“發展會展業”、“發展文化產業”、“中小企業援助計畫”、“垂直多元化”等等既不中看更不中用的“花拳繡腿”來自欺欺人,而應該腳踏實地、扎扎實實、認認真真地開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的研究,推動澳門一些與博彩業關聯性低的產業發展。以澳門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特區XX應該儘快制定出政策措施來扶持已日漸式微的主要面對歐美市場的紡織業和制衣業以及主要面對來澳入境旅客的手信製造業,推動這些產業發展,再利用這些相對性比較強的製造業來帶動其他產業發展,這可能才是使澳門逐漸減輕對博彩業的依賴,實現真正有意義的“產業適度多元化”的正確途徑。
參考文獻
[1]陸建池.澳門會展業之發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2]譚明.澳門遺產地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
[3]廖奇輝.澳門會展旅遊的發展模式研究[D].暨南大學2010
[4]李軍.內地遊客赴澳門旅遊的滿意度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5]盧可茵.澳門世界遺產的點、線、面結合[D].吉林大學2011
[6]史占霞.澳門旅遊形象的定位與推廣[D].華僑大學2005
[7]吳宗嶽.澳門文化遺產旅遊開發研究[D].華僑大學2006
[8]陳彤.澳門旅遊業發展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6
[9]黎班泰.澳門旅遊業發展的新思維[D].暨南大學200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