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探索–以贺州学院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普遍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每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公寓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众多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学校规划发展重要组成。而现存的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普遍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每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公寓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众多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学校规划发展重要组成。而现存的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随着大批新公寓的逐步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及原有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的基本结束,大学生公寓的管理已成为学校所面临的新课题。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危机,或者在危机到来之际,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应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贺州学院现存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可以看出,标准化的公寓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渐渐影响学生本身和学校的发展。故而,针对当前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新探索,符合XXX发展的步伐。
  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能恰当的解决标准化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和公寓文化的发展,有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本论文从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的视角出发,以贺州学院大学生公寓为基本单位,通过新型社区化的管理模式,探索社区化管理对于大学生公寓的适用性、途径、对策,从而以社区化管理解决现管理方式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大学生;公寓管理;社区化模式;贺州学院
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探索--以贺州学院为例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大学生公寓管理问题逐渐显露,问题的出现对于大学生公寓管理提出了质疑,如何对大学生公寓更符合发展的管理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机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而贺州学院作为地级市新兴本科大学,对于大学生公寓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管理方式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回顾贺州学院大学生公寓历史,在众多危机事件处理中,所体现出管理的不足。
  本文结合贺州学院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以及贺州学院公寓间所存在的酗酒、赌博、不服从管理等问题,研究大学生公寓问题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形成,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同样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和公寓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助于营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和健康高雅的文化氛围。其次有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公寓社区化管理,把科学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结合起来,把提供学生优质的服务和创建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结合起来,把开展各类活动和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服务、文化建设三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再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公寓社区管理模式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能力,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一. 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有机组成的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也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宿舍是学生们平常生活、居住和学习的重要地方,大学生在宿舍学习、休息、游戏、与他人沟通。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开始进行社会化改革,高校的学生公寓的住宿环境和内部管理措施等方面都有了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事业一派生机勃勃之象。高校学生逐渐增多,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时候大学生公寓也有了变化,原有的学生公寓进行整理改进,同时建设新的学生公寓已备学生居住。人员增加了,管理模式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如何在推行高校教育的步伐上,完善高校的公寓管理,成为了高校面临的新的问题。现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公寓采取的管理模式有两种:

  (一)学生和学校共同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公寓管理模式主要就是采用学校和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学校的后前管理部门就相当于小区的物业公司,对学生公寓的用水用电、卫生等其他方面进行服务。而学生协助管理大学生公寓是通过一些相关的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还有最常见的就是定期的检查公寓卫生进行评比,评出优秀宿舍,以做宣传。
  这种管理模式应用至今,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
  首先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大学生公寓的管理部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便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有着相当成熟的管理机制,他们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手段,通过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对大学生公寓的卫生、水电应用、以及维修、装饰等方面提高服务。
  然后就是学生部门,学生部门管理大学生公寓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以及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管理部门通过关注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与学生导员的沟通,不断的加强公寓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服务措施。从多方面提高了公寓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大学生公寓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发展。
  二者的有机结合,分工合作,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管理上在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模式上都有所突破,为我国大学生公寓管理的进步,以及大学生公寓管理的良性发展做好了铺垫。

  (二)通过招标由社会企业代为管理

  有大学生公寓建设单位代为管理的这种模式,在目前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中是不常见的。这种管理模式的社会企业主要是通过学校公开招标,有关企业来竞标,学校通过多方面的研究、调查、审核等负责的过程选择一个企业进行学生的宿舍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其实存在很多的弊端与疏漏。
  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就是社会企业负责大学生公寓的水电、安全、维修等方面的服务。而学校则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分工合作。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社会企业对学生公寓管理的主要驱动力就是获取经济利益,在这一动力的驱使下,这些社会企业,在公寓的配套设施上、服务内容上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公寓管理矛盾重重,服务水平得不到保障,学生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
  然后就是,社会企业并不了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日常的行为模式,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宗旨,缺乏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态度,也造成了社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困难重重。

  二. 贺州学院大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

  贺州学院通过学校后勤部门与学生部门共同管理大学生公寓的模式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实际的需求,导致目前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贺州学院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情况,特地制作了一份调查表,对贺州学院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现在的大学生宿舍不单单是学生的休息场所,同时也是学生每天学习、娱乐、生活的地方。通过对贺州大学学生的调查,发现目前学生每天在宿舍的时间有9小时之多。所以宿舍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然而目前学生宿舍卫生环境堪忧,学生宿舍乱七八糟,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分歧。从学生在宿舍中活动的情况来看,在宿舍看书的学生占到28%(男生占45%,女生占55%),在宿舍聊天娱乐游戏的有51%(男生占到65%,女生35%),从这个调查中能看出来,女生更加看重学习,男生则差一些,女生自宿舍聊天得多,男生打游戏上网的较多。在宿舍建立一套合适的学习生活作息时间,建立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同学们对宿舍生活的总体评价是9%的人认为很理想,55%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7%的人认为一般,还要改进。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反映出现在大学生宿舍的诸多问题。以及学校宿舍的管理现状,除了以上反映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一).对行政后勤中心的管理权限缺乏明确的职责界定

  贺州学院大学生行政后勤中心,通过改革由以前的以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改变为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这一重大转折可以说是公寓管理上一个很大的跨度。学生由以前的被管理人变成了,接受后勤中心服务的对象,身份的转变必然带来学生对于学校后勤中心服务态度的转变。学生因此提高了对行政后勤中心的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以及公寓的环境、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目前贺州学院,对于行政后勤中心的管理方式、管理内容以及服务标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职责界定,也因此造成了管理上的疏漏。比如学生宿舍公务损坏报修后,仍然没有人管理,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等。

  (二).公寓管理学生不良行为力度有所削弱

  贺州学院的行政后勤中心,转变了管理职能,使得学生身份产生了变化,这一演变造成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管理的力度降低。
  原来的管理方式,在现今的管理方式中不能得到更好的运用,不符合目前管理模式的要求,再加上后勤部门的工作量的增大,与学校相关部门配合的力度不够,对于出现学生晚归或不归的情况则视而不见,在学生公寓出现问题的时候,后勤部门与校方互相推诿。不愿意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贺州学院规定学生不得无故不回宿舍,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学生晚归甚至不归,没有相关人士对这种问题进行关注,管理。使得宿舍夜不归宿的现象频发。

  (三).公寓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目前,贺州学院后勤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大部分是临时雇用来的,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而且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并没有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就是打扫卫生、日常的值班工作。其他工作并不能胜任。由于管理人员的不敬业、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使得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处理则缺乏力度,例如学生晚归,违反公寓住宿规定,等行为置之不理。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就造成了学生逃课现象的频发,学生公寓卫生环境差等。管理人员的疏漏致使许多问题不断出现,违背了学校的管理规定。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不足,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贺州学院在学校学生公寓的管理上注重的更多的是学生公寓的住宿环境、硬件设施、卫生情况,而学生公寓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缺乏重视。学生处于闲散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无人问津。
  从这次问卷调查中,有7%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安全,50%的学生认为还可以,20%的学生觉得自己注意就好,只有23%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安全情况还有待改善。
  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尤其是到了毕业季,学校流动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常常发生偷盗的情况,学生的疏忽大意也是原因之一,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离开宿舍不锁门,钥匙乱扔等现象。这都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原因及重要性

  (一).社区化管理概念界定

  将大学公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社区化管理,就好比把学校的学生公寓看成一个社区,这个社区中所包含的学生公寓、公寓周边环境设施就是这个社区的文化。学生公寓的社区文化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校园文化,一种是区域文化。

  (二).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原因

  目前高校公寓管理模式比较少,高校学生较多,公寓管理日益成为学校关注的重要内容,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学生公寓环境,打造一流的公寓设施,形成良好的公寓氛围对高校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首先,学校不断扩招导致学生数量猛增,是实行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必然原因。随着教育的深入和改革,高校不断的扩招,造成了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组成结构也更为复杂,包括各种本科生、硕士生、成人教育的学生等人员复杂。所以仅仅依靠学校的后勤部门以及学生部门已经难以解决公寓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的安全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的教育都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根据主体不同改变教育方式。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显然不能胜任。
  其次就是传统公寓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高校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的改革。例如,浙江大学2000级新生按报道顺序安排寝室住宿而不是按专业、班级安排寝室,这实际上已将学生宿舍社区的概念导入了学校育人体系。并且目前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目前最常见的就是学分制、跨专业选修等制度,在不断弱化班级的思维定势。以学分制为例,由于学分制要求学生自主选课及任课教师,使得传统的班级概念被打破,班级活动很难开展,相反,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寝室中,寝室成为学生活动相对固定的场所,这时的学生越来越依赖于寝室的文化环境来宣泄剩余精力以达到心理平衡。另外,高校的后勤管理脱离学校,后勤部门提供有偿服务,学生缴纳服务费用。当两者出现纠纷时需要有一个机构保障双方利益,学生宿舍社区管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再次就是学生公寓是学生除课堂之外的第二个课堂,宿舍之间的相处,人际沟通等问题都是学生要在学生公寓中学习的主要内容,运用社区化管理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无论从学生的素质培养还是从学校管理方面来看都有着很好的作用。
  首先,从学生的培养方面谈,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以往总是过着被人服务的生活,缺乏一定的生活能力,缺乏社会经验,采取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锻炼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学生在学生公寓中过的是集体生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是重要的一环。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处理好宿舍之间人员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然后,从学校管理方面来谈,社区化管理模式更加的科学,并且具有可行性。不但能够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者相互结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生活氛围,学校的管理更加的规范和人性化,学生宿舍的环境更加的温馨和谐,社区化管理模式能够很好的将管理、服务、以及学生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展开。

  四.大学生公寓实行社区化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后勤中心对大学生公寓管理的职责

  确立明确的管理标准、服务内同以及管理方式。对其提出明确的界定,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保证服务的长期维护。在公寓管理转型模式中,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公寓的现实情况。各学生宿舍社区管理后勤中心,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处理学生宿舍社区与校内外各社会机构关系、领导学生宿舍社区等工作。
  后勤管理中心,应该以人为本,开展公寓服务。做到热情、周到,融洽后勤管理人员与学生的关系,要本着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进行管理,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并且实行问责制,每一个部门都要明确的划分各自的职能,当有问题发生时,可以直接寻根溯源,找到有关部门解决,一旦问题不能解决,或者是没人管,就可以去相关部门投诉,向上级反映。这样一来就制止了管理部门相互推诿职责的现象。同时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二).成立学生社区委员会

  成立学生社区委员会,让学生自己解决公寓中所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活动的实施。学生社区委员会要以学生为根本,解决学生问题。落实管理人员加强与学生和学校的沟通,建立相互监督,共同促进的关系,遇到重大问题时向上级汇报,让学生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其成为社区的主人,发挥自己的能力及特长。学生委员会负责解决学生们日常遇到的问题,监督同学们的作息时间以及宿舍内部的卫生,维持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

  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公寓管理的实施。因而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是提高公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对公寓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公寓的安全问题。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教育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组织管理人员观看安全知识的视频,以及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印发管理人员规定的小册子,定期学习,交流。
  然后,抓好学生公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不断激发其服务热情,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也是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保障。通过制定和完善《员工职责》、《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公寓服务人员良好的行为规范,促进公寓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关部门应该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管理人员的服务情况。

  (四).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受教育情况进行,不能盲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抵制腐朽思想的能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别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自觉不自觉地违反了校纪校规,有的甚至以身试法,遗憾终生。而大多数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使不法之徒乘机作案。因而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使大学生知法、懂法、自觉守法,学会以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定期在宿舍进行宣传,讲解。还要坚持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灾害事故的“四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这是确保学生公寓安全的基础。

  五.结论

  高校的公寓管理模式已成为现在学校管理的热门话题,大学生公寓是学生的重要生活场所,也是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基地。提高公寓的管理水平,改善公寓的生活环境,卫生环境,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目前高校进行公寓管理的重要目标。加强高校公寓管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并且要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常子龙.中国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7,12.
  [2]张雪萍.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学生公寓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08,12.
  [3]樊宇.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三自”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2.
  [4]包辉荣.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改革的一直尝试[J].九江师专学报,1987,(1).
  [5]王华.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初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1.
  [6]包克发.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2.
  [7]苏州大学高校公寓管理和思想教育社会化研究课题组.苏州大学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探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8]刘义荣.大学生公寓管理方式多样性的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9]姜波.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3,(4).
  [10]李明.大学生社区治理的公共管理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5,3.
  [11]武亚珍.学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学校后勤研究,2009,(2):147-149
  [12]刘洋.住宿学院与耶鲁大学的学生管理[J].石油教育,2003,(2):111-112.
  [13]赵新平,王东伟,张伟忠.高校学生公寓从标准化到社区化初探[J].高校后勤研究,2011,(6).
  [14]王成杰.正确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J].体育教学,2005,(3):51-54.
  [15]张存生.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构想[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3.
  [16]虞静雄.浅析新时期的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17]孔祥泉.大学生公寓管理浅析[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3,6.
  [18]金锡标.基于社区化管理的高校公寓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
  [19]王峰山.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20]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
  [21]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M].北京:xxx党校出版社,2001,10.
  [22]夏学銮.社区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6.
  [23]韦克难.社区管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24]吴新叶.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25]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53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4月17日
Next 2020年4月1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