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生命是艺术的本质特性,而节奏性与艺术的生命是紧密相连的。节奏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能使该作品产生旋律、在静止的画面中给人以运动的感觉。它既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又是画面最终追求的目标。本文论述了节奏的概念与作用,节奏在油画作品的运用及表现方式、节奏的探索,巧妙在油画作品运用节奏,使之更富有生命。
关键词:节奏生命;目标探索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油画发展迅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油画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许多油画大师,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思想为我们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油画作品。他们在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艺术美的规律,对现实想象大胆地进行概括取舍,努力探索及运用画面中的节奏,让结构形式更好的为表达画家的主观思想和为情感服务。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触动心弦的美感,这给油画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摄影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照片仍然取代不了油画。在这种意义上说,在油画中追求节奏是必要的,因为油画创作是人类带有情感性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
一、节奏的概念及分类
节奏是指有秩序、有规律的连续运动和变化。并非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它是客观世界万物生存、变化、发展所显示的普遍规律。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油画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在视觉艺术中,节奏表现为对造型各要素进行不同的排列和组合。作为是视觉艺术中美的形式要素之一,节奏是造型要素的显现规律和显现特征。节奏同造型要素及表现方式共同构成视觉艺术品,它在视觉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准确了解它的意义、内涵、表现规律等,是非常必要的。作品的节奏使油画作品中的各元素有规律有组织的结合一个完整的整体,即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使油画作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节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许多教材中对节奏的理解通常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大多说人通常按教材的定义把节奏理解为若干个音时值长短的组织关系,这是对节奏狭义的理解。这种理解比较表面,缺少对蕴涵的深层含义的理解。那么,蕴涵的深层含义应如何理解呢?
广义的节奏不仅包含音乐进行中各个音的长短组织关系,而且蕴涵着强弱拍交替即节拍,以及节拍的速度、重音、力度、动感等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蕴含的深层含义。作为油画中的节奏,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形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使节奏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千变万化的绘画世界。
因此,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节奏都不可能狭义的独立存在,它必然要包含着广义中的另一些因素,即蕴含的深层含义。因为它不可能没有速度、力度、强弱拍等因素,在这些方面作不同的处理,就会成为多样的广义上的节奏。当今大多说人一般都是注重描绘节奏的狭义的形象,实际上,在幅好的油画作品中,都可以十分明显地感受到广义节奏中的多种因素。只有通过去看,认真揣摩,才能真正理解节奏的广泛含义,才能领悟到立体性的、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节奏魅力!
二、节奏在油画作品中的作用、表现方式
(一)节奏在油画作品中的作用
节奏在油画绘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好节奏能给油画创作带来无限乐趣,使画面充满美感和活力。席勒在戏剧创作中节奏的作用,在油画创作中同样适用:第一,节奏的职能是指相互结合的内容上异质的东西同质化。绘画中所有的色彩、虚实、笔触的对比可以用节奏的变化规律来处理。第二,节奏的意义在于选择重要的东西而排除次要的细节。在绘画中有主体实次体虚、前实后虚、亮部实暗部虚。第三,节奏能为整个具体作品创造一个统一的审美氛围。第四,绘画中突出主体,对次体进行虚化处理,使局部的节奏服从整体的大节奏,注重画面的整体。总之,节奏的变化是关系到画面全局的处理法则,一件油画作品的好坏常常取决于画家在节奏处理上的成功与失败。油画作品,无论是写实、写意还是抽象,总无法脱离节奏而随意地安排形象。如果油画作品中没有节奏感,那么就会失去力量,使人感到生涩和乏味;反之,就会给作品带来无限美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节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匀等的节奏,一是非匀等节奏。匀等节奏多见于音乐,是指以单一的、均等不变的节奏贯穿到底。而非匀等节奏则多用于绘画。当此类型的节奏在疏密、长短、刚柔诸因素之间,反复地、有条理而又富有变化地排列时,画面中可产生一种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生动局面,从而作用于观者的情感。当这些因素对比强烈,就有可能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当这些因素配置协调,则往往会使人感到柔和舒适,不同的对比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无论是写实、写意或抽象的油画作品,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节奏的感染力。
(二)节奏在油画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一幅好的油画作品,无论是形的节奏、色彩的节奏、笔触和肌理的节奏都是为油画作品服务的,在油画作品中具体表现如下:
1、形的节奏
油画中形的节奏往往是通过取舍、变形的方法而得以实现。变形是世界上各种视觉艺术中通行的手法。这种手法早已被公认为是合乎艺术规律的,即使显得怪异也自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变形是说根据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自然形态,因此,变得怪异或变得完美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变形。美术理论家吴甲丰指出:“作画既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活动,摹写自然时也总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改变一些自然的形态及色彩。”形的节奏最初是通过形的理想化来实现的。在西方绘画中形的理想化是指,把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进行归纳,使之成为绘画创作和欣赏中的审美典范。形的理想化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是以形的数理关系和形的心理、生理关系为基础的。在艺术理论家波留克列特斯的《法则》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人体的比例,提出头与人体之比为l:7,手掌宽与脚的长度比例为1:3,手掌宽与小腿的长度比为1:6,这些人体美的标准至今在初学造型艺术者中沿用。但在油画的形体以及画面的构图中,总是理智地把特定的形式特征融注进去。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使画家更多地从心理感受出发,从而形的意味得到进一步发展,节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画家在规范要求画面的形体和构图的过程中,不再是公式般的数比关系,而是发展为心理感受。
形体,无论是水平的还是垂直的,都有它的节奏。此外,材质、肌理、色彩等也可形成节奏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节奏主要是指造型要素在变化方面的规律性,它的本质就是对立与统一的完美体现,而对立与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又是形式美的基本定律。
2、色彩的节奏
色彩是光的体现,但色彩也是人的一种感觉。产生色彩的节奏规律是光色的波长不同。色彩的节奏与运用,是油画中不可缺少的,对表达油画作品的主体思想、情调意境、画面的效果等都有很大关系,但色彩运用的规律是一致的。若能把握好节奏,油画画面有聚有散,着色有浓有淡,色块深浅相濡,让画面充满个性和韵味,其效果必然迥异。
画家对色彩节奏与韵律的感觉,还常因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仅限于自然色彩的真实,他们更多地是夸大某种主观的色调,引起欣赏者的感情共鸣效果。油画中色彩的节奏具有一定的运动感,它包括纯净色彩与其补色并置而产生的颤动感,以及色彩的强弱、冷暖在画面中形成的进退感。色与形在某种特殊意义上都已充满感情的,方式融为一体。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只有色彩是真实的……它能使万物生机勃勃”。所以,强化色彩是构织画面节奏的基本手段。
3、笔触、肌理的节奏
在油画绘画中,笔触和肌理是很重要的绘画语言,笔触和肌理历来是油画绘画中的大问题,决定着一幅作品的好与坏,同时还体现艺术家自身的天赋、情趣、性格和艺术秉性。如凡•高、卢西恩•弗洛伊德等,这些优秀的画家在处理笔触肌理时总是表现出明显的风格。
笔触和肌理作为油画的构成元素,是艺术家对看到的事物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的节奏。笔触与肌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有机体,笔触不是为了肌理而形成的笔触,笔触首先是画家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笔触形成的肌理才是最能感动人的肌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中本无笔触、肌理,正如自然界中也没有旋律,而是在音乐家的加工下才产生了旋律一样,笔触和肌理也是油画家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出的一种节奏变化。笔触和肌理运用得好坏,决定着一幅油画作品的成败。随着油画的发展,笔触技法的熟练运用使油画形成流动又神秘的节奏与韵律,唤起人们心灵的变奏,进而表达作品的生命内涵。
在的实践中,画家们对油画这种材料做了大量的努力来拓展油画材料的形式语一言的广阔领域,对于油画刀、油画笔、画布等材料自身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触和肌理丰富了油画语言的表现力,有助于画面节奏与韵律的美感的形成。对笔触的速度、力度、方向的不同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用笔的力度与笔法节奏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笔触和肌理产生了鲜活的艺术感染力。
三、对油画作品中节奏的探索
油画这个词,既指一种方法,又指以这种方法画成的作品。油画产生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在这之前欧洲绘画经历了镶嵌画、壁画及坦培拉与油画混合技法的演变,到16世纪以后,油画才逐步发展成熟。油画的特点用油性溶液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画产生立体感。油画绘画对于节奏探索已有很长时间,我国古代《尚书》中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记载;亚里士多德也主张韵文要有格律,散文要有节奏。其实油画的发展过程也是对节奏探索的过程。从油画的发展史来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在不断探索节奏时表现出新的形式。随着社会发展,文明的进步,油画画家的绘画表现技巧也逐渐成熟。西方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多以宗教为题材,19世纪,现实主义兴起,画家们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真实地描绘客观世界,绘画成为画室的技巧等,可见,西方的油画一直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不管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印象主义,都在探索着各自绘画形式语言的表现风格,从而使油画的节奏不断丰富和完善。到西方现代主义时期,油画中的节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现代油画节奏的发展,基本上是艺术家尽量摆脱生活中的具体物象,运用形体、色彩、笔触、肌理等符号的组合与构成,同时参照其他艺术的表现语言,运用大胆概括的手法来传达画家的观念和情感,以创造出主观的反映现实形象的作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油画,无论是以模仿、再现为主要特征的古典主义油画,还是以抽象、夸张、变形、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主义油画,都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单纯再现,而是人们传达思想情感的图像式符号。也可以说,绘画除了具有再现具体物象的特性外,同时,还要有节奏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当今国际画坛是一个“多元化”的局面,新旧方法交织使用并不能夺掉油画的位置。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画家的中心课题是“写实”,而油画的种种技法也围绕着这一中心课题来展开,写实油画逐渐形成了多种形式,大多是艺术风格和样式共存的状态。节奏作为画面重要的语言,在整个油画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对节奏的研究是油画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形式要素(形体、色彩、笔触和肌理)的角度对节奏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节奏的强弱、快慢、松紧、虚实和明暗变化以各种不同方式组成,形成不同的韵律。油画创作需要在观念、审美、形式语言以及工具材料诸多方面进行学习,在学习借鉴传统的同时,更要注重表现手段及技法材料的研究。
总之,节奏的变化规律关系到油画创作全局的处理法则,必须恰到好处地运用节奏使其适应我们的油画创作。油画特点和精神是由个性化语言来诠释的。然而,节奏的个性是通过行为的准备动力而起作用的,是油画创作过程的重要因素,在节奏的变化中突出特点,突出绘画语境的特征,突出个性化创作与油画家心理状态。可见,油画中节奏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蒯群.简论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张文祥;;生命与激情——对苏天赐油画《万古相依》的一种解读[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余戈;;论苏天赐油画创作中的节奏美[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4]马跃.谈写实油画中的节奏与韵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M〕.蒋孔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6]杨身源,张弘听.西方画论辑要[G〕.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65.
[7]易中天.艺术的特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8]《审美特性》[匈]乔治•卢卡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高红艳.浅谈中国现代油画的形式表现.上海艺术家,2009(6).
[10]《论绘画》(意)达•芬奇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