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现生命是艺术的本质特性,而节奏性与艺术的生命是紧密相连的。节奏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能使该作品产生旋律、在静止的画面中给人以运动的感觉。它既是画面的组成部分,又是画面最终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节奏的概念及分类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节奏在油画作用的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节奏在油画中的表现形式。第四部分对本文的总结。通过对节奏在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节奏生命;目标探索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绘画发展迅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绘画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许多绘画大师,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思想为我们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绘画作品。他们在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艺术美的规律,对现实想象大胆地进行概括取舍,努力探索及运用画面中的节奏,让结构形式更好的为表达画家的主观思想和为情感服务。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触动心弦的美感,这给绘画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摄影术如此发达的今天,照片仍然取代不了绘画。在这种意义上说,在绘画中追求节奏是必要的,因为绘画创作是人类带有情感性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
1节奏的概念及分类
节奏是指有秩序、有规律的连续运动和变化。并非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它是客观世界万物生存、变化、发展所显示的普遍规律。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绘画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在视觉艺术中,节奏表现为对造型各要素进行不同的排列和组合。作为是视觉艺术中美的形式要素之一,节奏是造型要素的显现规律和显现特征。节奏同造型要素及表现方式共同构成视觉艺术品,它在视觉艺术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准确了解它的意义、内涵、表现规律等,是非常必要的。作品的节奏使绘画作品中的各元素有规律有组织的结合一个完整的整体,即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完美结合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使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节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许多教材中对节奏的理解通常把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叫节奏。大多说人通常按教材的定义把节奏理解为若干个音时值长短的组织关系,这是对节奏狭义的理解。这种理解比较表面,缺少对蕴涵的深层含义的理解。那么,蕴涵的深层含义应如何理解呢?
广义的节奏不仅包含音乐进行中各个音的长短组织关系,而且蕴涵着强弱拍交替即节拍,以及节拍的速度、重音、力度、动感等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蕴含的深层含义。作为绘画中的节奏,就是把各种不同的形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使节奏在不断的变化中形成千变万化的绘画世界。
因此,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节奏都不可能狭义的独立存在,它必然要包含着广义中的另一些因素,即蕴含的深层含义。因为它不可能没有速度、力度、强弱拍等因素,在这些方面作不同的处理,就会成为多样的广义上的节奏。当今大多说人一般都是注重描绘节奏的狭义的形象,实际上,在幅好的绘画作品中,都可以十分明显地感受到广义节奏中的多种因素。只有通过去看,认真揣摩,才能真正理解节奏的广泛含义,才能领悟到立体性的、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节奏魅力!
2节奏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
节奏在绘画绘画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运用好节奏能给绘画创作带来无限乐趣,使画面充满美感和活力。席勒在戏剧创作中节奏的作用,在绘画创作中同样适用:第一,节奏的职能是指相互结合的内容上异质的东西同质化。绘画中所有的色彩、虚实、笔触的对比可以用节奏的变化规律来处理。第二,节奏的意义在于选择重要的东西而排除次要的细节。在绘画中有主体实次体虚、前实后虚、亮部实暗部虚。第三,节奏能为整个具体作品创造一个统一的审美氛围。第四,绘画中突出主体,对次体进行虚化处理,使局部的节奏服从整体的大节奏,注重画面的整体。总之,节奏的变化是关系到画面全局的处理法则,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常常取决于画家在节奏处理上的成功与失败。绘画作品,无论是写实、写意还是抽象,总无法脱离节奏而随意地安排形象。如果绘画作品中没有节奏感,那么就会失去力量,使人感到生涩和乏味;反之,就会给作品带来无限美感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节奏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匀等的节奏,一是非匀等节奏。匀等节奏多见于音乐,是指以单一的、均等不变的节奏贯穿到底。而非匀等节奏则多用于绘画。当此类型的节奏在疏密、长短、刚柔诸因素之间,反复地、有条理而又富有变化地排列时,画面中可产生一种丰富多彩、富有活力的生动局面,从而作用于观者的情感。当这些因素对比强烈,就有可能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当这些因素配置协调,则往往会使人感到柔和舒适,不同的对比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无论是写实、写意或抽象的绘画作品,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节奏的感染力。
3节奏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方式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无论是形的节奏、色彩的节奏、笔触和肌理的节奏都是为绘画作品服务的,在绘画作品中具体表现如下:
3.1形的节奏
绘画中形的节奏往往是通过取舍、变形的方法而得以实现。变形是世界上各种视觉艺术中通行的手法。这种手法早已被公认为是合乎艺术规律的,即使显得怪异也自有其特殊的审美意义。康定斯基在《论点线面》中说,他认为抽象的精神是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形式获得了生命,也正是这种精神,才使作品有了节奏。且只有通过“抽象的构图”、“纯粹形式和色彩的语言”,艺术的内在精神性才能得以实现。我们可以从
形状,大小,疏密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3.1.1点的节奏
康定斯基对点的节奏解读独到而深刻,他尝试用严格的科学分析方法和严密的逻辑予以陈述。他所描述的点是具有内在生命的(节奏感),包含内在需求和声音,而这些有声音的元素组成和谐的关系,因此在他的抽象绘画符号中,总是有着生命的波动,观者能从画面中感受到抽象符合和生命的和谐感。比如点,是在绘画中“本身就是最简洁的形”,只有张力而没有方向,无论是圆点或是方点或是其他形状的点,它的“内在张力总是向心的”。例如:《圆之舞》(图-1),透明的圆形色块,在黑色的空间里,宁静地互相擦肩飘过。这幅是由许多大小不等、分布有疏有密形状的形、颜色不同的圆点组合、重叠的画面。每个圆点都在画面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节奏感,又在相互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构成一曲主次分明的点的旋律。画面通过抽象的符号点的排列,传达出元素的内在力量,达到和谐统一。
不仅如此,他还在画面中运用单一的点,同样表达了点的内在张力。也传达了点这个元素与画面的统一,创造了抽象符号(形)新的寓意境界。康定斯基利用大面积的空白,使细小、微弱的点变得更加突出,从而点的节奏就变得更加清晰而响亮。尤其是在画面中,使得两种不能平衡的元素平衡协调。这个抽象符号的内涵,已经在此有了实在的目的。
3.1.2线的节奏
康定斯基提出,点在运动中留下的轨迹就形成了线,线的简单与复杂变化在于作用力的不同方向的变化,就决定了线的节奏必然表现为张力和方向。他所说的内在声音,是抽象符号的张力、方向与视听觉作用所唤起的主观精神。他将色彩理解为线的特征,用黑白两色对照水平线和垂直线,用红对应对角线,黄和青对应任意线。例如,1925年创作的《红色梦之笛》(图-2),这幅画面以红黄两色为基调,上有劲挺的直线,规则的几何图形,柔软随意的曲线,以及大小形状不同的点,组成了一个乐音起伏、声色交织的完满世界。画面体现了抽象符号向心的内在特性,同时表达出元素的内在节奏。
3.1.3面的节奏
康定斯基认为面是容纳作品内容的物质平面,为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所限定,使得面独立于周围空间,指出由线的性质决定了面平静声音的性质。面在康定斯基的理论中是个有着上下、左右关系的物质。“上”在平面中是一种稀疏、轻松、解放、自由的感觉;“下”的作用相对于“上”是个完全相反的概念,是稠密、沉重、束缚;“左”是和“上”有着一致的概念,但是它们还是有一定差别,在任何方面都是略差于“上”。如,“上”的稀薄是更高程度的,“左”则是更多包含有稠密的要素;“右”在某种程度是“下”的延续。这些上、下、左、右的组合,就充分显示了面的节奏感。例如1924年创作的《棕色双色调》(图-3),画面中元素繁多重叠罗列,线、圆、三角都统一在向上的张力内,面积大小对比将画面的中心平衡稳定的穿插在内部关系中。画面中静止的点元素和运动的面元素,在冷热张力的驱动下在动与静中穿插对峙,在画面的平衡与内在的节奏中交错,使得沉闷的面里蕴涵更多的运动和矛盾。
综上分析,点——静止,线——内在张力,面——平静。这些抽象元素造成它们自己语言的交织。它们给予画面最简洁最准确节奏的表现。纯粹的形节奏形式服务于丰富、生动的作品内涵。
另外,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使画家更多地从心理感受出发,从而形的意味得到进一步发展,节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画家在规范要求画面的形体和构图的过程中,不再是公式般的数比关系,而是发展为心理感受。可见,在近代国外绘画中,因理性的形式为主观情感所充实,形的节奏得到进一步发展。
3.2色彩的节奏与韵律
在诸多绘画要素中,色彩是画家抒发情感的载体。无论是对自然环境的时间和季节,还是传达人们的心理和情绪都有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色彩与光、感知个体、应用等关系,在绘画中通过运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冷暖对比和色彩调子等节奏的把握,是取得与加强情绪感染力内容相谐调效果的重要手段。这里我们以苏天赐的油画为例,其笔下的色彩不再受自然表象的束缚,而是画家内心精神世界的折射。苏天赐把西方油画色彩的缤纷夺目和东方色彩的素雅明净有机地结合,使其画作富有东方艺术的神韵与节奏韵律美。《霜晨之三》(图-4)是他把主观色彩发挥到极致的一幅代表作品,画家使用大面积的璀璨的红色去渲染浓浓的艳秋,画面极富诗意和灵动性,是他内心情感世界的宣泄与独白。另一幅代表作品《富春江的早春》(图-5)也能较好地体现他的用色特征。他通过几个色块——粉红、新黄、嫩绿和墨绿的点缀,铺陈了江南早春季节色彩的节奏变化,与此同时又用了一些看似零乱但富有节奏韵律美的线条跳跃穿梭于这些色块之间,使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灵性。
除此之外,画家对色彩节奏的感觉,还常因心理的变化而变化,不仅仅限于自然色彩的真实,他们更多地是夸大某种主观的色调,引起欣赏者的感情共鸣效果。绘画中色彩的节奏具有一定的运动感,它包括纯净色彩与其补色并置而产生的颤动感,以及色彩的强弱、冷暖在画面中形成的进退感。色与形在某种特殊意义上都已充满感情的,方式融为一体。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只有色彩是真实的……它能使万物生机勃勃”。所以,强化色彩是构织画面节奏的基本手段。
3.3笔触的节奏
笔触作为绘画视觉语言的构成元素,是以最终有效的传达作品的内容,并在画面中增强艺术感染力为自身目的的。是艺术家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的节奏感。在绘画作品中,笔触是很重要的绘画语言,笔触历来是油画作品中的大问题,决定着一幅作品的好与坏,同时还体现艺术家自身的天赋、情趣、性格和艺术秉性。随着油画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多样,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在任何情况下,油画中的笔触总是情感与造型作用并存,其节奏与韵律在造型中意趣横生。自然界的物象中本无笔触而言,正像自然界中也没有旋律,而是在音乐家的提炼和加工后才产生了旋律一样,笔触也是艺术家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出的一种形式上的节奏变化。熟练的笔触技法使写实油画形成流动又神秘的节奏与韵律,唤起人们心灵的变奏,进而表达作品的生命内涵与精神。如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通过厚堆的笔触、色彩形成后,再进行画面处理,笔触造成画面层层的效果,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笔触作为绘画的构成元素,是艺术家对看到的事物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的节奏。笔触与肌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有机体,笔触不是为了肌理而形成的笔触,笔触首先是画家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笔触形成的肌理才是最能感动人的肌理。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中本无笔触、肌理,正如自然界中也没有旋律,而是在音乐家的加工下才产生了旋律一样,笔触和肌理也是绘画家通过主观处理后在画面中呈现出的一种节奏变化。笔触和肌理运用得好坏,决定着一幅绘画作品的成败。随着绘画的发展,笔触技法的熟练运用使绘画形成流动又神秘的节奏与韵律,唤起人们心灵的变奏,进而表达作品的生命内涵。
在的实践中,画家们对绘画这种材料做了大量的努力来拓展绘画材料的形式语一言的广阔领域,对于绘画刀、绘画笔、画布等材料自身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笔触和肌理丰富了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有助于画面节奏与韵律的美感的形成。对笔触的速度、力度、方向的不同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用笔的力度与笔法节奏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笔触和肌理产生了鲜活的艺术感染力。
结论
总之,现代绘画开拓艺术新的领域,除了视觉外,还注意到听觉、味觉及触觉等知觉的体验,将绘画、工艺、建筑、雕塑、音乐甚至科技等融为一体,对新素材的广泛运用,形成具有现代感,新内涵的综合艺术。对绘画的追求也似乎更倾向于以绘画的自律性为依据,将造型要素作有秩序的组合,通过强调和夸张的节奏,取得了视觉的愉悦感和刺激的效果。本文从认识节奏,康定斯基及德洛惶等现代画家的作品,将内心的波动赋予了秩序和智慈,用抽象的形式作为音乐性的表达,通过音响、节奏、旋律、运用对位及和声传达不同的情绪。绘画也可以不需物象,而只用点、线、形、色等律动的组合产生音响宇宙。体会节奏,以野兽派绘画代表马蒂斯作品为例,他的作品借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法,以提纯画面因素来强调节赛感的表现。追求新的形式和发现纯粹美,确立了装饰性绘画在愉悦视觉上的新装饰艺术,使人产生新奇和愉悦的快感。节奏的价值,在现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意识形态或是物质世界,都处于一种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中,节奏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改变也引起了审美观的变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节奏的变化规律关系到绘画创作全局的处理法则,必须恰到好处地运用节奏使其适应我们的绘画创作。绘画特点和精神是由个性化语言来诠释的。然而,节奏的个性是通过行为的准备动力而起作用的,是绘画创作过程的重要因素,在节奏的变化中突出特点,突出绘画语境的特征,突出个性化创作与绘画家心理状态。可见,绘画中节奏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蒯群.简论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张文祥;;生命与激情——对苏天赐绘画《万古相依》的一种解读[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余戈;;论苏天赐绘画创作中的节奏美[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4]马跃.谈写实绘画中的节奏与韵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M〕.蒋孔阳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6]杨身源,张弘听.西方画论辑要[G〕.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65.
[7]易中天.艺术的特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8]《审美特性》[匈]乔治•卢卡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9]高红艳.浅谈中国现代绘画的形式表现.上海艺术家,2009(6).
[10](意)达•芬奇.《论绘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1](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张志烈.油画起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3]周翊.色彩感知学[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
[14]岳婴.行走在色彩中[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1.
[15]张强.油画技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16]邵晶坤.光和色的美感表现[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17]张春新.现代油画技法奥秘[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18]庞均.油画技法创新论[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1.
[19]王林.绘画与观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0]王志艳.绘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