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素描在古时候就被前人所探寻发展,可以说是最古老的造型艺术之一。它源于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表达甚至于向往,所以相对的它也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改变,审美观和艺术技巧的发展,由简单单一的媒介演变为复杂多样的表现媒介。而现在的素描所蕴含的意义也更加的复杂,每个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甚至于人生感悟都会体现在画中,他们对于呈现方式和绘画媒介的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表现效果,追求素描作品精神意义的体现和物象的本质也成为运用多种技巧和素材的真正目的。而本篇论文就是关于素描艺术表现的形式,从“素描艺术是什么?”开始对素描媒介手法等进行研究,并探讨素描艺术的多样性表现以及素描艺术所具备的发展性。由此得出了一定的想法:素描按照绘画者能力的不同阶段大致划分为四种表现形式。即初期接触的由单一的线条组成的结构素描、开始深入探寻光影的的明暗素描以及涵盖所有基础训练部分的研究性素描和最后实现自我表达能力的表现性素描。
希望通过在本文对素描的深入了解,对自己以后在学习和创作中的能力提升能够有所帮助,好创作出能够表现自己内心的作品。
关键词:素描;结构;明暗;研究性;表现性
引言
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米开朗琪罗就强调了其重要性,素描在绘画中的地位以及在科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各大院校作为每个艺术生跨入美术行业的基础素养进行考核和培训。而作为每一绘画爱好者的入门课,素描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并且逐渐形成各式各类的风格样式、方法流派。研究素描的表现形式可以增加对素描的理解,加深在以后创作研究过程中对其的灵活运用。
一、素描艺术的概况
(一)素描艺术是什么
直白的讲素描就是色彩单一的画,它来源于西洋画对造型能力的培养。是艺术家们通过不同媒介表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认识观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通过艺术表现者的观察和刻画呈现不同的效果。现如今,各大美术院校都把它作为必修课,即使侧重点有差异,基础的运用也是相通的。
而作为基础训练项目和艺术创作,素描也是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的根本,是每个研究绘画艺术的人的必经之路。所以素描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写作文需要先识字一样。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说,素描是一切表现形式之间联系的媒介;从设计角度说,素描是协调构建空间关系的准则。每个艺术时期的发展,甚至于每个作者的风格,都依稀遵循着素描的影子。它和各种有颜色的画不同,色彩对它来说并不重要,即使施以颜色也只是为了为给画面增添趣味,它的着重点体现在结构和形式上。
(二)素描艺术的表达
1.西方素描
时代的不同随之产生的素描表达方式也不同。西方早期的素描风格是概括和秩序,非常重视轮廓线的表现效果,人物比例真实、线条简练,着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达芬奇就是把概括与秩序作为他素描的首要表现目标,通过对明暗对比、结构解剖、空间透视等规律的熟练运用,使人物物象和谐统一。之后的艺术流派比如浪漫主义,将重点放在构图的整体气势上,通过夸张的对比加强对整体环境气氛的渲染。后期的印象派也是有不同的,前面是注重直观感受和氛围忽略自然形态的刻画,而后面是探索追求物象的真实性,例如塞尚,他将对象以几何体的形式表现,使其看起来坚实有力,有章法可循。梵高则是遵循原始的表现媒介以芦苇笔用点和线去表现物象的生气,体现自由的激情。新印象派的领导者修拉却是将素描的轮廓线彻底抛弃,只用单一的明暗调子进行造型,体现画面强烈的装饰感、空间感,着重抒发主体情感意境。这些不同表现形式都随着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都一定程度上遵循着西方素描的艺术规律。
2.中国素描
而和西方相比,由于审美观念和侧重点不同,素描的表现形式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过我国的传统素描的表现形式和现代素描也是大相径庭。我国传统的素描讲究以线造型,例如白描中一系列的描绘手法,都是只用墨色线条勾画不添加任何修饰,并且主观性的用线条充当情感的媒介,虽然缺少一定的真实感但是灵活生动。不过现代素描却由于受到学院式思想影响,表现手法变得较为呆板,虽然形体准确,明暗自然,苍劲有力,却总感觉缺少了想表达的东西。而西方素描的引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素描的发展,掣肘了白描中原本氤氲的意境,大部分人无法将严谨的刻画和随性自然的氛围相结合,再加上应试绘画的产生和发展,素描开始普遍化,因而素描开始根据个人情况产生阶段性的多种表现形式。
二、素描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结构素描分析
1.表现手段
在刚开始学习素描的时候,初学者还没有办法表现出对象的肌肉和纹理,所以就着重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比例结构和体积空间的关系。以单一的线条来表现对象,没有复杂的光影和明暗变化,只是突出物象的结构穿插和形体特征,不过也可以根据需要少量加一些明暗加深形体感。主要的表现方法就是抓住物体的整体大感觉,找到最高的转折点和最低的转折点,再用线条穿插起来形成物体的透视关系,不过线条也是要讲究整体和变化的。而在平时结构素描的训练过程中,为了能理解和表达物象的内在结构,常常进行手动的测量和推演,这就要求画画的人要能熟练的运用透视原理。比如我们画杯子瓶罐这些视线半遮挡的物体,结构素描会把底部看得见的前半部分用比较重的线画出来,而后面看不到的部分则用虚线画出来,这样就能起到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不同方位的透视中的形态的效果。
2.结构素描的意义
对于结构的理解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二是人工构建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让我们看待事物不再那么复杂,也可以通过块面来归纳概括或者来提炼某一个形体。结构支撑着物象形体本身的内在构造,所以不能随意变动。只要掌握了结构,就能表现物象真实的形态,否则就会歪曲物体形象。因此在对所描绘物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审视中,我们努力的让自己的眼界思维穿过物象的表象对其内在结构实现理性而又真实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忽略自身存在的感性思想,然后通过结构的启示进一步产生创作的构想。而结构素描就是一个基本点,它严谨的表现手法能够纠正我们在平时绘画中结构形体不够准确严谨的毛病,也能够让我们通过分析结构更加了解物体,帮助我们完成设计构思等。
(二)明暗素描
线与明暗作为素描造型的两大因素,能否判断一张画的好与坏,简单点就是看线与明暗运用的如何。作为素描造型基本手段之一的明暗,它对物体的造型有着不可或缺的辅助性说明,如果只用单一线条对物体进行造型,就会使素描变成类似于白描的表现形式。况且如果不用明暗表现,就无法体现画面的层次和空间关系。因此,在了解了结构素描之后,给线性素描加上明暗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素描表现最重要的问题。
1.明暗的表现
按照自然科学的光学原理,对象在光影明暗里是没有线条的,所以明暗呈现的不同效果取决于光照的程度及物体的质感,物体越靠近光源,亮的部位越亮,暗的部位更暗,对比非常强烈,而且如果物体表面光滑还会增加亮度;反之如果物体离光源远,材质厚重表面粗糙,亮度就会相对比较弱,暗面也灰啞。不过正因为受到光色的影响,所以明暗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且这些效果都是不确定性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产生成不同深浅度的色调。
2.明暗的应用
明暗在造型上对自然物象的表象效果具有代表性质,因此在素描写生中,这个部分的体现被称为五调子,即受光面、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和反光部以及投影;我们在表现物像迎受光线最直接照射地方时候,往往用的调子都是最浅的,因为受到光线照射的部分最大,所以叫做受光面,受光面上还有视觉焦点它们一般只出现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面;而受到光线侧面照射的物体,调子就会相对灰暗一点,它在亮面和暗面之间形成一个向明暗交界线过渡的面,也叫做灰面,虽然色阶都比较接近但是层次丰富;明暗交界线的形成就是为了在中间色之间有一个模糊的界限区分亮面和暗面好形成对比,“它不受主要光源的影响只体现环境色,所以这部分的调子反而给人一种颜色最深的感觉;不过同作为暗面一部分的反光,因为受到了周围物体表面光线的反射,虽然是暗面但调子也只比亮面稍暗;投影就很好表示了,它是物体本身受到光线照射时投射的影子,一般用一块由深至浅的色块来表示,所以也算五调子之一”,[1]投影的边沿近处清晰,较远的模糊。所以明暗素描将物体在光源下的虚实关系研究的很细致,而这种趋向于自然形态的表达更有利于培养绘画能力。
(三)研究性素描的拓展
1.研究性素描
研究性素描其实就是研究基础,它涵盖了艺术创作初期包括素描写生、临摹及速写练习等在内的一系列训练,对提高造型能力很有帮助。目的就在于为后续的各类艺术创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以学好素描打好造型为根本,将打准形和掌握好比例、物体结构及生物形态作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为接下来学习色彩画和进入艺术创作做准备条件。而这也是基础素描的最终任务,所以这部分的重点训练内容就是解决造型方面存在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研究和掌握素描造型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就像一切的学习基础都要在具备一定的学习思考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进行一样,作为后期基础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的同时不局限思维和想象力,就是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目标。
2.阶段与应用
研究性素描也表示素描学习逐渐进行到了自主学习阶段,在我们对素描表现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的情况下,这时候的素描就跟先前简单的绘画性素描不太一样了,逐渐开始具有创造性了。通过创作性思维来进行构思,在素描的表现过程中添加一些新颖有趣的表现手段,不再局限性的只按照固定模式进行绘画。可以有方向有目的思考,比如物体的明暗和透视采用什么样的媒介和技巧最为恰当,又或者尝试表现先前没有用素描表现过的物象甚至是没有尝试过的工具等,将技术和思想融为一体。
(四)表现性素描
1.表现性素描中的表现
表现性素描通常是艺术家运用的一种技法性素描,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通过另一种表现方法,来表达内在感受的感性、抒情式的绘画方式。跟普通素描相比,表现性素描将所能运用的一切手法技能都加以运用,它所强调的是通过在绘画中超越平时我们眼中所见到物体色彩的表象,通过融入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将创意思维注入到艺术中去,好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所以表现性素描也是作者本身对于自然物象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思维活动的体现。现在的艺术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例如设计素描等新式素描,但这些新概念的核心依旧是素描技法表现性发展的结果。因为它们仍是以自己本专业为基础,在融合了表现性素描的诸多特点之后才构建了许多新“品种”的素描,并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这些具有创作力和个性的素描训练来达到多样化的、符合本学科特征的教学目的,特点依旧是注重自身个性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我们了解到如果想让艺术再现有多种的表现方式,就需要艺术家运用高超的技法去追求通过自己内心演变而来的形象,而表现性素描所追求的艺术感染力,往往就是作者自己内心所神往的效应。
2.表现性素描中的意象
素描中的意象和水墨画一样,都是在自己有了一定高度的感悟和理解能力之后才会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并不是单单的指在绘画中简单的描画那些虚虚实实、模糊不定的形象,而是拥有一定的意境和氛围的。但是西方在理解我们的这种深层次的写意绘画上显得十分困难,西方崇尚在感悟的基础上再继续归纳思想的这种偏于“逻辑、严谨写实”思维,这与我们创作思维上的迁想妙得和师法自然有着很大的区别。国人在艺术创作思维上的想象力多是源于自然尊于自然,体现了在写意绘画中不同的审美和观察方式。高超的写意绘画同时也对于创作者的学识和文化积累有一定的要求,有了深厚的艺术底蕴才能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念,达到心之所向手也能及。
表现性素描创作依靠感觉和个人情感的宣泄的来形成一种画面的构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它让我们从固定创作的思维模式里中跳跃出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眼前的形象,从而更能够在创作中直抒胸臆而不是思前顾后、小心谨慎”,[2]这也是表现性素描的魅力所在。
三、研究素描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给我的启示
本文所论述的观点,目的在于通过对素描主要的几种表现形式的研究,论述不同阶段能力的人所能展现的素描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现如今,素描的发展进行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论在含意、形式、媒介和技法上都和以前大有不同。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绘画者在不同阶段的画面呈现不同的状态,有时候甚至单从素描的领域,我们也能够去了解现代艺术的发展概况,甚至能够清晰的把握到素描发展的大致脉络。而且还能以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不同风格意境,区分每个艺术家的鲜明的个性和情感思想甚至于人生观,感受作者情感体悟的表现。而不同作品在绘画者能力的基础上蕴含不同深浅的情感依托,就如同我们自身在平时的绘画中也会不自觉的带有各种情绪、心态、想法一样,创作过程中被写生的物象带给写生者美的感受程度的不同则作品体现出来的情感也会不同,这些情感它包含了我们在写生时的愉悦程度,这是不论哪个阶段都可以感受到的。另一点则是我们写生时的心境,比如在写生时自身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及写生周围的外在环境的好坏等等都会产生影响;而受到影响的就是写生者自身的感悟体会和情感表达,这些也会直接反映在了具体的画面之中,甚至于影响到观赏者的心境,这就是真正艺术的魅力所在。好的作品可以升华人的心境激励人们的斗志,成为伟大的象征。因此即使不能真正的去阅读一部现代艺术发展史,我们也能了解现代素描丰富多姿的发展过程。并且因为艺术体现出来的鲜明的个性,追求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成为艺术家们的毕生目标。因而,不论我们通过哪种素描表现形式体现画面都应该把培养创作能力和训练艺术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再者将自身的表达和注重内在的个性情感体验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创作效果和目的,成为真正的艺术。
谢辞
四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仿佛昨天还是大一的新生一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刻。经过半年的准备,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所以在此对一直以来给予我帮助的人表示谢意!
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导师:彭雅欣老师。彭老师在我们进行毕业设计期间一直不辞辛劳的指导我们,甚至是身怀六甲都没有多余的时间休息,老师的和蔼可亲让我深受感动也羞愧于自己的愚钝致使老师辛苦。也很感谢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使得我也能用认真的态度来完成毕业设计。因此,对于老师的帮助和关怀我表示最诚挚的谢意!也希望老师以后能够多加休息,注意身体,然后教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即将步入社会之际,我也对这四年来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对我教导颇多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认真负责和悉心教导都让我在生活和学习中受益良多,为我步入社会做了基础。同时也对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有关书籍和文章的作者表示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在一直以来都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同学朋友和父母,谢谢同学和朋友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也谢谢你们的帮助和陪伴!
参考文献
[1]翟翌辉.[N].浅谈素描形式多样性.河南:太原城市学院,2011.
[2]赫伯特里德.[M].艺术的真谛.王柯平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方子虹.[D].结构素描—方增先素描造型研究.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4.
[4]刘应该.[N].试谈素描的两种表现形式—“光影”素描与“结构”素描的辩证统一.贵州:六盘水师专,2001.
[5]黄志华.[N].论素描的线与明暗.广西:广西师范大学,1996.
[6]赵诗源.[C].素描新视角—实验素描艺术研究.上海,2014.
[7]赵绍虎.[N].论素描的形式美感.江苏:镇江师范学院,2001.
[8]王玮.[J].形态创造的空间—谈素描基础的拓展.四川:西南名族大学,2004.
[9]马华栋.[J].表现素描的表现性.艺术空间.
[10]杨萍.[N].论素描表现的形式语言.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11]杜兆群.[D].素描结构语言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12]马振兴.[N].在Flash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1.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