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共空间3D绘画”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如今在全世界范围里还没有达到每人都知道和了解3D绘画的地步。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副真正的3D绘画呈现在你面前时,对你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你不得其解,回味无穷。3D绘画能够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也得到了欣赏者的喜爱和惊讶赞美。2005年“城市公共空间3D画”被一些感兴趣的艺术家带入中国,然而如今中国对3D画这一艺术方式的研究少之又少没有什么成果,尤其在美学这一板块,几乎没有什么作为。所以本论文站在美学的角度从以下四点入手进行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审美性价值做分析。第一,分析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涵义、产生原因及其形象特征。第二,研究城市3D画的绘画特点和绘画过程。第三,分析中国3D画的美学内涵。第四,3D绘画的发展和展望。
3D绘画想要和社会生活融入一起,就要让更多的人接触、热爱、和了解它。在现代发展情况下,需要社会各方人士的推动,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和爱好这全新的投入与努力。
关键字:3D绘画;审美性价值;美学内涵
一、绪论
(一)研究内容及意义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发展意义、产生原理、3D绘画的美学及发展前景。3D绘画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表达要展现的一项艺术。研究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怎样传入的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发展。首先要分析“3D绘画”这个词的由来,介绍这项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家在发展中的自我突破和城市公共空间中3D绘画与社会以及大众之间的联系作用。然后深入分析3D绘画是如何产生的,都有哪些原理,以及3D绘画的审美和在公共空间中给观众带来了哪些收益。最后的论题是研究3D绘画在中国艺术学界的展望及革新,公共空间艺术在中国的影响,他带来了哪些艺术思维的转化,使3D绘画在国内等得到多远画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初3D画来到中国,当时并没有多少人重视。但随这人口的发展慢慢的形成了城市化,人们对美和审美都发生了变化。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作品广泛流传,逐渐的对3D绘画有了更多的重视。05年,国内3D艺术家万氏兄弟将3D绘画传到了中国,从此3D绘画的版图蔓延到中国,三维画、立体画、街头三维地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刚开始3D绘画短时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在2008年后,3D画作品慢慢曝光展示,逐渐的与经济主体的融合。3D绘画的发展形成四通八达发展势头逐渐让人们重视起来。3D绘画作品展示越来越多,近几年更多巡展的《3D绘画展》慢慢的让很多人了解探索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同时国内一些艺术家也参与分析和绘画之中。早前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罗马,画家佩林·德尔·瓦加在参加罗马梵蒂冈廊热那亚的多利亚宫等壁画创作时就开始追求和研究3D画效果,当时的教堂走廊和屋顶都已经逐渐的展示了3D画效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3D绘画技术的发展几乎原定待泻。3D绘画作品不够真实不够精细与现代3D绘画差距甚远。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现是在计算机领域中体验到全新的3D效果,使3D绘画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同时3D绘画也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当代3D绘画家终于能创造出更多逼真成熟的绘画作品。如今在这个时代里街头、展厅、办公等都能见到完整的精美的3D绘画,但这3D作品只能从一定的角度看才能出效果,不过立体感非常强,就像实物一样展现在你面前,非常有观赏价值。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3D街头地画作品《古龙今韵》(图1.1)入选展览,标志着3D绘画正式纳入艺术主流。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论文写作分为四个大点来论述城市公共空间中3D绘画的审美价值。一是分析3D绘画国内外研究。二是研究3D绘画的造型方法及特征。三是研究3D绘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审美价值。第四,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中3D绘画在中国引发的艺术的革新及展望。
研究采用三种方法:
图片探索。在网络上收集著名艺术家绘画的3D绘画作品,通过仔细观察研究,分析作品的特征技法和透视原理。自己还亲自画过3D作品从而深刻的体会到它的绘画原理。
材料收集。去我校图书馆、书店、网络室等大量收集并阅读有关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审美价值。同时还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3D绘画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及研究。
文献研究。对收集到的有关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审美价值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记录资料中重要的观点和论述。同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不懂之处,以论文的形式再将我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
二、城市公共空间中3D绘画的是实用性与造型方法
(一)走进城市公共空间的绘画艺术
3D绘画艺术一直在追求全新的表达方式,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模也开始重视体现自我的价值,要将城市公共空间的外在建模形式和使用功能进行有效的结合。这也是在3D绘画艺术下的影响,将新的绘画形式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以满足各种人们的需要。各个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技术都具有相同点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内部的建模布局不光是为了外在审美,更重要的是它的作用是能够与人们互动,满足人们所需要的气氛。这一点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绘画艺术互通的地方,绘画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是以追求新的表现形式为动力的,在这个过程中,3D绘画有着特殊的表达方式,即满足大众的审美观念也等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二)城市公共空间与3D绘画的联系
随着人口城市化的聚集,慢慢的人们对城市公共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理念。如何评价一座城市的美那就要看这座城市对艺术有多大的投入,是艺术让城市不再单调乏味。从过去到现代,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融合。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元素,与此同时,绘画艺术元素也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参考素材,二者之间关系元素能够让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没得情趣,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同时绘画艺术元素的运用也可以使得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其他设计比较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城市公共空间绘画则可以体现出整个城市的文化背景,人们可以通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感受当地的城市文化找到自己真实生活的踪影,优秀的城市空间设计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的公共空间进行活动的人们,为他们踢狗没得享受。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体现出人文精神,充满人文色彩,就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层民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履行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职责,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三)3D绘画的原理
3D绘画的透视原理是反逻辑的透视原理“近小远大”原理(图2.1)。“近小远大”的反透视原则制造出了二维平面上的虚拟立体效果,是对透视学的反向运用。它最大特点就是在特定角度观看时会出现神奇的立体效果,它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之外,借助视觉错觉使人产生真假难辨的观感。只是要站在一定的角度满足相应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当了解了错觉产生原理,就可以对透视原理行合理的利用。3D绘画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的错觉这点,对作品进行设计,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吸引人的眼球,使人们享受这种“视觉欺骗”也正式设计的根本目的。
(四)3D绘画的造型方法及特征
1.3D绘画的造型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素材题材多样性,人物、动物、植物等都是常用的素材。3D绘画对造型限极为特别,选择相对多元化,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逼真写实的任务都可以作为3D绘画的设计题材。
风景人物(图2.2),动物,卡通造型(图2.3)因此,3D绘画形式多样化,为达到不同人的喜好要求。
2.3D绘画的艺术特点
(1)趣味性
3D绘画艺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乐趣。视觉错觉的效果,瞬间吸引人们的眼球。3D绘画通过对绘画题材进行夸张的变形绘画技法融入画面当中,给人们的带来视觉错觉从而给人情趣的享受。设计3D绘画与人们沟通是另一种美妙的交流方式,对画面中细节的观察,对画面的抽象或具象的艺术表现,都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3D绘画是利用给人的错觉对人一种视觉欺骗,然而人们却享受这种欺骗,从而体现出3D绘画给人带来的趣味性,画面的表达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2)装饰性
装饰一般指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美学等展开对人的一种视觉表达。设计也是一样的,世纪长点了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充满惊喜,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D绘画表现了设计的很多特征,3D绘画可以在很多地方绘画出满足各中人群的需要如装饰性的表达性的情趣性的任何图案。同时还能做到和家具、环境、氛围等做配合和点缀更能体现出装饰性协调性的美,这便是3D绘画的装饰性。
(3)个性化
个性源于人们所拥有不同的追求,做到与他人与众不同。3D绘画在现代已经成为了个性的一种标志。形成了其新颖独特的表现方式。现在人在居住空间上讲究个性化。重复的,过于传统的墙会设计已经被人们厌倦,在多远化社会背景下,个性化的设计更加显示它的文化特质,近几年来在街头可以看到许多充满创意的3D墙绘和涂鸦,这种绘画渐渐的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3D绘画代替了传统的装饰方式,以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同时还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三、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审美价值
(一)公共空间艺术
公共空间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城市公共空间3D绘画的审美价值体现由此对公众人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讲,公共艺术一般呈现在对公众人面前,这样公众人物能够亲自体验艺术还可以对其提出意见和建议。城市公共空间管理部和艺术家对公共艺术加以评估和修正。在公共场所对未开放的艺术是一种不一样的社会审美,它的定位必须处于被评估和修正当中。公共艺术中的“公众”是指社会人民和人民生存的社会环境里。城市公共空间是国内美学界常有的概念之一。而公共艺术是指呈现在大众钱眼前的艺术作品和相应的环境实物设计制作。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城市形象的一个活动舞台,是与文化、文明、自然、生态有着紧密关系的生存环境。从美学的角度思考如何设计利用公共空间,是人们优化生存的状态、优化城市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世俗化与审美价值
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审美不断发展,艺术也获得了全方位多样化的发展,西方的街头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艺术爱好者的关注。3D街头地画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D街头地画与流行文化元素相结合,发展了独特的艺术气质。3D绘画是能适应各种场地,在二维平面上绘画出很有层次的三维空间效果,对视觉的欺骗对观赏者带来刺激与冲击。城市公共空间3D画应用在墙面或者地面中这样的绘画设计打破了以往绘画的隔阂。现代的城市空间3D绘画艺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反映出3D绘画艺术已经走向大众化世俗化内容都是作者或者商家所需要的或想要的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如餐饮、娱乐、商务和艺术家想要的3D绘画,这些都反映除了现代人的生活多样化和理想的追求。所以说3D绘画以走向世俗化。而所谓审美文化与物质文化以及制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形式性和超越性。形式性是指文化的符号性,所谓超越性,是指非实用功利性,。比如作为原始狩猎工具的弓箭和石斧,原始人就在其上费劲心思加以美化雕饰。这种美化装饰部分就是属于对实用功利的超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意义。因此,要理解美术的功能就必须从的这个系统出发。美术接受是美术文化运动的重点,也是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审美体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个交流的终结环节,又同是构成了另一个运动过程的起点。其标志就是美术作品被接受而引起一种新的审美经验。也就是说,美术文化运动进程,作为美术作品是美术创造和美术接受共同的历史凝结。美术正是在审美与文化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对应位置。因此,我们也只有从审美与文化的双向维度去鉴赏,美术的功能价值才能得到凸显。艺术虽然是凌驾于上层建筑之上的精神文化,但是,一旦它扎根于心灵并影响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强大的实践性力量。所以有人说,艺术并不能直接的改变现实世界,但是,艺术可以改变想要改变现实世界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的社会实践功能。对于美术而言,其实践功能又有其独特之处。
四、城市公共空间中3D绘画的发展前景
3D绘画的发展是欺骗人们的视觉开始,追求三维空间。在现代社会3D绘画已经满足了艺术领域和科技技术领域的要求,可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运用实现人性化,当前的3D绘画有着无限的升值空间。它的精髓就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人的眼球充满无限的诱惑力。我国3D绘画是由西方国家传递而来,当时的制作模式较为单一广泛度不高所以3D绘画一度陷于停止状态。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技术得到改善。今年来3D映像技术发展迅速,如《阿凡达》等3D电影的出现形象逼真让观赏者身临其境,从此触动了观众对3D的渴望和追求。正所谓艺术带动经济发展,在广告设计、艺术装修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3D绘画成为了21世纪黄金艺术。如今3D绘画广泛运用在家居设计、广告设计和摄影影像行业等。家居设计:每个人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温馨而又独特。3D感观就充满个性,让自己的家充满激情与活力让自己身临其境。3D家居装修会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经济收益。广告设计:广告行业中3D绘画优势主要体现在吸引眼球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注重,视觉效果抢眼。大型活动户外宣传和车体包装广告等都可以运用3D绘画制作其效果是一般广告的数倍,3D绘画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宽广。摄影影像行业:笔者认为影视行业往往竞争非常激烈,都在一味打票房战,其根源并不是观看者的需要。影视更应该让观看者眼前一亮3D作品是影视行业的一个新的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拍照再不用去影楼实地也可以拍出想要的效果。3D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给人带了许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总结
如今社会在全面发展我相信3D绘画将会有越来越多人喜爱有更多新颖的创意,今后像3D绘画这种视觉的艺术必然会在艺术界掀起新的历程。3D绘画行业在国内还处于初级发展期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每一步都与要更多的人们来呵护扶持才能渐渐的成熟起来3D绘画行业正面临这行业与市场、行业内部与产业等都要接受多方面的考验与调整。如今3D绘画行业已经走出了低谷,在XXX的带领下我相信随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在不久的将来3D绘画给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参考文献
[1]李怡.中国3D地画美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邓卓霞陆锦龙何承诚周富玲司勇锋.基于数字时代的3D化图像互动体验方式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7):679-680.
[3]荆琦.无锡古运河公共雕塑调查研究[D].江南大学,2012.
[4]殷勇肖洁.3D立体画在墙绘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4):29-31.
[5]魏天舒.公共空间不容忽视的局部[D].吉林大学,2007.
[6]李莉.独乐众乐[D].江南大学,2010.
[7]刘运珍.交互设计在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38-38.
[8]洪震颐.从文化角度论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8.
[9]谭炜.论当代城市雕塑的情境意义[D].湖北美术学院,2007.
[10]曹启良.美术专业资源在城市建设的应用[J].人民论坛,2010(2):94-95.
[11]于岚.公共艺术中的壁画与环境[D].湖北美术学院,2013.
[12]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13]丁立斌.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家居墙绘艺术[J].大舞台,2013(2):196-197.
[14]符腾.解析当前3D绘画[J].现代装饰(理论),2013(10):186-187.
[15]周煦龄张建华.商业空间外立面与植物立体化设计[J].上海商业,2012(4):61-65.
[16]于晨.公共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1(11):53-5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