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不断持续的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成为了现在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高温天气普遍存在,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也不能缺位。本文通过对高温法规文件、各地高温津贴、海南省高温天气数据、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现状等的分析,反射出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法律依据、构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损害预防机制、强化XX监督管理和强化劳动者维权意识等四个建议,保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思和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让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作业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家出台《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也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维护着高温天气下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作业容易造成中暑或者导致室外作业人员死亡,使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伤害,而引发职业安全问题,因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备受关注。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热带气候,天气炎热。劳动者总是要面对高温酷暑。也因气候环境等条件存在差异,海南省发放高温补贴时间相较于其他省份是比较长的,因此,海南省针对室内室外劳动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下发高温补贴也有其特殊的规定。虽然有一定的政策,但是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依旧层出不穷,高温津贴是否能够真正落入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手中,高温措施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还只是表面工作,都需要极大的关注。因此,对于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的研究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同时,分析研究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具有很大的意义。
1.1.2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方面,我们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高温天气数据,高温补贴政策以及高温劳动保护,分析、了解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的受益现状,了解高温天气作业基层工作者是否真正享受到高温补助,实现对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的深入研究,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实际应用意义方面,高温天气作业在海南是一个普遍现象,高温津贴补助也是XX一直极力落实的重点。海南省不同的环境等条件以及相关高温补贴发放标准的规定,在分析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这一问题上具备典型的研究意义。对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有助于了解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法规制度,有助于改进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措施,帮助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提高保障自身切身利益的意识。
1.2研究的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各国对于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研究多种多样,较多的是以期刊、报纸的形式出现对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讨论,各国高温界定也有所不同,高温劳动保护也各有差异。比如:1970年X国会通过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保障了保护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拿大运用湿热指数界定“高温”来为劳动者确定保护措施;日本通过WBGT指数对高温进行界定,从而采取高温补贴政策;德国放开标准,超35℃就放假;澳大利亚没有标准的高温津贴,但是出现高温天气时用人单位需停工或让劳动者在有空调的地方工作……对于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各国还是很人性化的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高温津贴也有其各自的表现形式。
1.2.2国内研究现状
程刚(2008)研究中外高温劳动保护现状,引出高温法的产生之因,提出高温法中,国家公共权力干预与介入的几个关键问题,指出高温立法势在必行;同时又提出高温立法的困境,对高温作业下的劳动者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行政法历史转型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正,保证社会和谐。
吴学安(2018)在工人日报提出享受高温作业保护是劳动者的权益,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自己的权益和相关法律的了解,做到每个人会用法、主张权利合法的气氛。
张微超(2018)以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研究为题,描述了目前我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分析我国劳动保护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潘铎印(2019)在中国建设报中提出实施是保障高温作业劳动者权利关键,各级XX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用人单位也要严格依照高温津贴发放相关规定,保障高温作业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从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在对高温天气作业的理论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真实现状,找出现有的疑问,知晓选题研究的目的、规划明确的研究计划,最后通过详细的数据得出文章的结论,同时,积极提出建议和措施,达到保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主体合法权益的目的。
1.3.2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系统调查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种途径,例如博硕士论文、报纸、期刊、统计年鉴、XX相关政策规定和网站信息等,充分了解高温天气作业保护的相关理论,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而为论文的研究寻找切入点。
个案研究法。通过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详细整理和分析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的现状与解决措施,以形成对有关问题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结论。也反映出了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基本情况。
比较研究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研究的现状,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解决概括实际问题,进而提出符合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解决的建议和措施。
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海南省高温天气的数据引出关于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现状,了解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现状,分析室内室外劳动者保护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基本理论
2.1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相关定义
2.1.1高温天气作业的定义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关于高温天气作业的相关内涵做出了定义。高温作业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工作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高温作业包括高温工作场所和高温天气作业两方面。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天气作业指的是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中进行的工作[2017年《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正文内容第三条(https://www.chashebao.com/shebaotiaoli/17132.html)]。确认高温天气作业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个是满足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中进行,另一个是当日最高气温到35℃,特殊工作岗位有冶金、锻压等,因生产设备或工作流程导致的工作环境达到一定温度的作业,不属于高温天气作业。高温天气期间,室内温度因自然因素达到一定标准的,也适用相关规定,而非仅限于户外作业。[张微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8.]
2.1.2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定义
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指的是对从事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的保护。高温劳动保护是为了保障在高温条件中作业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颁布的条例。海南省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就劳动者自身,在高温天气作业的机率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海南省对于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
2.2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身份界定及行业划分
2.2.1劳动主体身份界定
劳动者是指有能力劳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的公民。劳动者的主要资格是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除特殊工作为16周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划分为室内和室外露天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两方面。《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并没有对劳动主体身份做出明确界定,但是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依据。
2.2.2行业划分
行业之间有其行业界定,相关联的工作之间也有其简单的划分。高温作业分为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两方面。高温天气作业指用人单位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工作场所高温作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表中对高温作业做了简单的行业划分,具体划分如表一:
表一高温作业行业划分
2.3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2.3.1《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颁布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高温度数的界限、扩大了保护范围、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明确规定不发放处理办法和明确了工会职能等五个方面的详细说明。此外,对于高温补贴范围和中暑是否等同于工伤,《办法》中也做了详细的界定。
2.3.2各地高温津贴标准
高温补贴是为在高温条件下从事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发放的特殊工资性补偿。根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了2019年最新各地高温津贴标准,从表二中,我们能清晰的了解各地高温津贴发放时间和标准。海南省高温津贴发放也有其相关规定,海南省的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是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间,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与以往两年的数据相比较,海南省高温津贴发放一直保持着现有的标准。[庞春云.做最好的HR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法律操作实务与案例精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01]
表二2019年最新各地高温津贴标准
3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现状的分析
3.12017-2019海南省高温天气数据分析
3.1.12017-2019海南省各月平均和极端温度变化
由2017-2019海南省各月平均和极端温度变化统计得出图一、图二、图三(见附件一)
从图一、图二、图三三个折线图中不难看出,2017-2019年海南省各月平均低温和高温;极端低温和高温的变化波动,极端高温集中出现在4月份到10月份,相对于高温天气下工作的劳动者,这些高温天气会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伤害,做好防暑措施,保障劳动者高温天气作业的合法权益是非常有必要的。
3.1.22019年海口和三亚全年平均气温
由2019年海口和三亚全年平均气温统计得出图四、图五(见附件二)
从图四、图五两个折线图中可以看出两地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和日均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两地日均最高气温均集中在4-10月,那么就此可以分析出海南省高温天气在4-10月出现频率较高。
3.1.32019年各地高温天数排行榜
图六2019年各地高温天数排行榜
从图六可以看出海南海口2019年平均高温天数53天相比其他地区的高温天数要多得多,那么不难推断出,海南省高温天气持续天数较长,出现高温天气的频率较高,因此对于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保护不可忽视。
3.2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现状
3.2.1室外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
室外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分为“没有安装空调的公交车司机、一线交警、一线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铁路巡护工人、高空作业(电网)工人”等等。夏日炎炎,没有安装空调的公交车司机、一线交警、一线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铁路巡护等室外劳动者依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守,努力维持着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樊耀文.为劳动者送上清凉.[N].经济日报,2019.08.02.]但是部分的室外高温作业劳动者没有领到相关的高温补贴,少部分的劳动者不知道什么是高温补贴,也不了实施的解防暑降温措施,而有的高温作业工作者的高温补贴会被用人单位用防暑降温饮料抵消,部分的露天室外劳动者没有享受到防暑降温福利。部分的露天建筑工人、一线清洁工、安保等工作者,他们并不知道高温津贴是什么。关于高温补贴的细则,劳动者自己也不清楚是否应该获得高温津贴,或者用人单位拒不发放高温补贴劳动者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
电力安全检修工,不惧高温天气,努力维护着电流的正常运作,烈日下,通电状态的电线杆温度达60℃,铁制品的温度高达70℃到80℃。不戴手套就不能触碰电线杆。因此,炎热的天气下,劳动者都必须穿长袖长裤的棉质工作服工作,工作结束后,汗水寖湿服装。对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们,应给予他们应得的福利。
3.2.2室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
室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主体分为“冶金工业工人,陶瓷、玻璃、建材工业工人,锅炉间工人,深井煤矿作业工人”等等。《劳动法》没有规定工作环境温度多高需要安装空调。也未明确规定室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是否可以享受高温劳动保护,也未规定如何放高温假,仅是明确了室外温度达到40℃以上,需停止当天的室外露天作业。而关于室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劳动法没有明确相关规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海南省的室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空调下的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是否应该获得高温补贴,一直都备受争论。劳动法规定工作环境的室温高于33℃的室内工作者能领取到相应的高温津贴。但是写字楼办公室的白领不能领取高温津贴,因为他们大多数时间呆在办公室,有空调一直吹着。羽毛球教练,80%的空间都是封闭的,炎热天气下,工作结束后也是汗如雨下;厨师,所处的环境温度很高,但是一些用人单位却并未发放高温津贴。
3.3海南省的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现状
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的劳动主体应该有以下几种权益:
第一,津贴权,35℃以上室外露天工作可以得到高温津贴,高温津贴需通过现金的形式给予劳动者,不可以用防暑降温物品代替;
第二,劳动保护权利,通过给工人购买发放防护工作服,遮阳伞、墨镜等防护用具;矿泉水、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降温解暑药物,就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举措;
第三,休息权,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劳动者应该享有休息权,一天最高气温40℃以上,需要停止室外露天工作;
第四,申诉权,作为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主体,应该享有申诉权,对于不发高温补贴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可拨打12333投诉或者向XX部门申诉,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五,工伤保险权,依照相关规定,职工中暑视为工伤。高温作业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中暑,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并获得工伤保险补贴。
3.3.1防暑措施实施
进入盛夏时节,海南省气温居高不下,因此,一直以来,海南省对于防暑措施的实施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近几年,海南省总工会对于高温作业劳动主体的关注问题反复明确,关怀劳动者需要落到实处,对劳动者的承诺不能浮于表面。
第一,监督检查高温作业岗位,建筑工地、渔船、一线环卫等露天工作场所加强监督;
第二,做好防暑降温管理措施,高温环境工作人员的饮水、饮食安全卫生等工作;
第三,加强监管强度,为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医疗救治等保障;
第四,调整高温作业劳动者休息制度,减少劳动者长时间接触高温的时间。
3.3.2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工作的时间长且高温津贴发放少
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时安排劳动者正常作业的用人单位需按时发放高温津贴,且不能以各种理由不发放高温津贴。
根据新闻报道,建筑工地工露天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工作的时间为10小时,工地会准备简单的防暑降温措施,但是不会给予工人高温补贴。大部分露天停车场的管理员也没有获得过高温补贴。露天停车场两名车辆管理人员说,没有获得过高温补贴。像快递小哥、外卖员新型户外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是即不确定,但是领取高温补贴的情况确很少。
海南省每年4月到10月发放高温补贴,每月300元随工资发到个人手中。不少人认为,劳动者需在室外工作才可以领高温补贴,但是,据有关规定,露天岗位以及在工作场所温度达33℃及以上工作的劳动者在这七个月也可领取高温补贴。劳动监察部门和工会组织保障着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劳保权利,但是这些机构缺乏监督管理落实能力,对用人单位处罚力度小,使得高温补贴无法落到实处。
3.3.3出现中暑现象
由于海南省频频出现的高温天气,导致很多在高温天气下作业的劳动者出现中暑现象,比如:东方一男子高温下采摘芒果,中暑昏迷进ICU;南方电网工作人员穿3公斤重的黄色绝缘服多小时在高温下作业发生中暑等中暑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高温的关注,高温危害健康,对于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保护就更应该引发关注。出现中暑现象是否可确认为工伤也引发思考。依据规定,劳动者在从事高温或高温天气作业时发生的中暑确认为工伤后可获得工伤待遇。高温环境下作业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引发中暑,送诊时由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中暑”,可在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4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分析
4.1劳保措施不到位
海南省在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上的劳保措施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虽然《防暑降温管理办法》相关责任承担的规定原则性较强,对于劳动保护措施也做出清晰规定,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可通过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对劳动者实施保护,但是威慑力有所欠缺,例如用人单位是否给劳动者购买防护用具和降温解暑药物不得而知,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用人单位违法处罚小,企业单位就会规避法规政策,因劳动者在企业面前地位较低,劳动者就没有勇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些劳动者受到伤害不知道怎么采集证据,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4.2高温作业岗位不明确
劳动者对于属于高温作业岗位有相对明晰的认知有两方面,一方面,露天作业岗位有建筑工人、一线环卫工人、巡线工人、快递小哥等;另一方面,高温作业岗位有炼铁工人、锅炉工人、烧窑工人等。但是,迅速发展和灵活多变互联网经营平台引发较多界定不清晰的新型岗位出现,新型岗位是否需要纳入高温作业保护范围也引发了争议。线下销售推广员、家电维修服务员和外卖员等劳动者的工作模式相较于传统高温作业岗位是比较灵活的,可依据客户需求确定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对于这些室内室外相互交替工作的劳动者,在室外工作时间是否是露天作业很难取证,导致高温补贴的劳动权益也受到影响。
4.3高温津贴发放落实不到位
高温津贴是劳动者从事高温天气作业时拥有合法权益,高温津贴发放落实确有较大差异。虽然高温补贴有强制规定,但是个别单位不按正常规定发放高温补贴,少数单位少发或以实物代替高温补贴,导致了劳动者应该享有的这部分权益和福利大打折扣,高温津贴往往成了员工的“纸上福利”。高温补贴政策不按照要求落到实处,坐在空调室里的高级白领比室外露天作业的农民工领取的高温津贴还多,一些私企的员工却没有高温补贴。从现实情况来看,即使法律有规定,劳动者有需要,但高温津贴发放落实让大多数人并不满意。
根据相关文献数据资料可知,讲述高温津贴发放纠纷的案件2016年有2219件,2017年有1937件。[李雪.让高温津贴发放落实再落实.劳动午报.2019.05.23)]基于基层劳动者的网络数据资料显示,65%的劳动者没有收到过高温补贴,快递员的占比比较高,81%的快递人员和外卖人员没有获得高温补贴。
有三个原因导致高温津贴没有落实到位,一是用人单位自身原因,不重视或者不按规定认真落实,而是使用防暑降温物品替代;二是违反代价低,用人单位不发或少发高温津贴,使用防暑降温物品代替高温津贴被发现后受到惩戒力度小;三是劳动者缺乏维权意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举证不明确,导致有关高温补贴的案例胜诉的几率较低。
4.4工伤保险申报存在问题
工伤保险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政策,但是实际运用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第一,工伤保险覆盖面窄。国有和集体企业依照规定按时缴纳工伤保险,仍然有少数私营、外资和乡镇企业推辞不参加工伤保险。
第二,调查取证认定工伤困难。工伤事故发生,大部分企业依照程序办理。少部分私营和合资企业却未帮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找各种理由违法操作,不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自己申报工伤,提供不了有效证据,这时就需要工伤认定工作人员调查寻找证据,但是真实取证时又困难重重。
第三,职工合法权利维护不全面。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愿送到正规医院医治,导致受严重工伤的职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也因为条件有限,进行工伤鉴定时,不能及时申请及时鉴定。
高温环境工作时劳动者更容易出现中暑现象。《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张佶.高温作业中暑算工伤[J].工友,2016.
]但是高温天气作业时,劳动者出现中暑现象,劳动者是否可自行申报工伤保险?或企业是否会申报工伤保险?申报时间又要多久?多久可以得到答复?这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5完善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的建议
5.1明确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在保障高温条件下作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规定,但是却欠缺一些内容。比如,为保障高温作业劳动者权益,可修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严惩不按规定支付高温补贴的用人单位。在立法上增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力度,提高津贴权、劳动保护权、休息权、申诉权、工伤保险权的法律级别,处罚力度增强,增强刚性保护,让用人单位出血,才能真正落实保护措施。
依法维护高温权益,需让相关合法权利法律化,《劳动法》可以恰当增加高温劳保措施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执法力度。当然在劳动法中也需要明确高温作业岗位,区分好室内室外劳动者。
5.2构建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损害预防机制
第一,构建高温发放与防暑降温一体化监督管理部门。让高温津贴发放真正落实到位,让法律规定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法律法规作用;严格惩罚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补贴的用人单位,加大用人单位违法处罚力度;加强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管力度,让工作在在艰苦岗位上的劳动者获得及时足额的高温津贴;最后落实防暑降温物品发放,保障物品真正落实到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手中。
第二,完善工伤保险申报机制,明确中暑属于工伤,给以高温作业劳动者权益保护。
第三,完善劳动者维护合法权利的通道,认真处理没有发放高温补贴的案件,精简劳动者维权程序,使劳动者及时高效的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第四,设置专门的避暑场所,避暑场所内提供各种防暑降温物品,合理利用一线工作人员办公地点、公共休息场所,为高温作业劳动者保驾护航。
5.3强化XX监督管理
强化XX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制订完善的保护机制,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强执法部门监管,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增强XX部门有责任心,做到不忘初心,才能切实保障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自身权益。监督企业落实高温津贴,把控好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工作时段,高温时段减少作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同时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与高温作业劳动者有关的政策。人社部门、工会等积极响应相关保护措施,关爱室外劳作的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最后,强化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做好专项执法检查,积极主动,对于违法用人单位给予严惩。
5.4强化劳动者维权意识
劳动者法律知识浅薄,提高法律宣传力度,让劳动者对法律有更深的认识,增强维权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同时,让高温作业岗位工作者知道高温补贴不仅是员工福还是合法权益,当用人单位不以现金发放高温津贴或者用防暑降温物品代替时,劳动者可以追究用人单位的责任;建立开通劳动者投诉渠道,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提供匿名举报通道,方便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利用工会的力量,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保障劳动者的自身权益。
6总结
简单来说,关爱高温下作业的劳动者,表达了城市的温暖,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文明。就目前现有的现状,海南省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保护还需要继续努力,保护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高温天气、室内和室外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现状的分析,了解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相关规定,明确劳保问题的重要性,依据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潘铎印.保障高温下作业劳动者权利关键在落实[N].中国建设报,2019-06-14.
[2]叶祝颐.高温权利保护不能再次缺位[N].湖北日报,2019-06-04.
[3]张微超.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8.
[4]裴斌侠.劳动法上劳动者权利的性质及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5]乐开华,艾小川,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用人单位未发放津贴,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J].人民法院报,2017.
[6]魏文彪.高温天需加强户外劳动权益保护[J]中国质量报,2017.
[7]柴峰.高温作业等级对钢铁工人血压水平影响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
[8]王敬美.高温高湿环境中人的工作效率及劳动安全研究[D].天津大学,2016.
[9]张佶.高温作业中暑算工伤[J].工友,2016.
[10]吴琨,吴家兵,陈静,卢锐.两种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应用结果对比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
[11]潘家勇.谨防“高温权益”被蒸发[J].致富天地,2017.
[12]吴学安.享受高温作业保护是劳动者的正当权益[N].工人日报,2018-08-03.
[13]杨天笑.高温下的劳动保护[J].中国工会财会,2016.
[14]珈锐.高温津贴:看别人户外作业人群待遇[J].劳动保障世界,2016.
[15]乐开华.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津贴劳动者能否解除劳动合同[N].人民法院报,2017-03-01.
[16]肖冰霜.中国大陆高温与干旱指数的关系及典型城市高温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
[17]綦晓声,孙付.高温津贴的几个具体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15(19):23-26.
[18]冯雷.海南省高温热浪健康脆弱性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19]瑞闻.高温保护,是“福利”更是权利[J].工会信息,2017.
[20]庞春云.做最好的HR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法律操作实务与案例精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01
[21]樊耀文.为劳动者送上清凉.[N].经济日报,2019.08.02
[22]李雪.让高温津贴发放落实再落实.劳动午报.2019.05.23.
[23]邢彩盈,张京红,吴胜安.近50年海南岛高温日数和热浪的气候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7
致谢:
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耐心细致的给出修改意见,使得我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路较清晰。为此,我对我的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滕老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在我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给了我帮助,对我的论文进行指导,使我能够较快完成论文。为此,我将表达诚挚的谢意!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8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