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达到全新的格局和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的产业升级和推进XXX的全面开放格局,顺应时代发展和世界发展潮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于2019年2月18日由xxx正式颁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对于我国物流行业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从分析我国物流现状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内容入手,将两者结合进行分析,探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给物流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带来的挑战,并相应的尝试的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湾区物流;《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展机遇
第一章《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解读和战略意义
(一)内容解读和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在加快产业升级和建成世界一流创新科技中心中充分发挥有着丰富改革开放经验的广东和自由开放市场化程度高的香港、澳门的各自的区域优势。继续将改革向深层次中扩展和开拓。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适应全球化提供先进的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多次出现国际运输物流中心、冷链物流、第三方物流等物流各个方面,这表示国家对物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展的重视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为物流业带来发展机遇和指导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粤港澳三地在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的分工和职能,使得粤港澳都有清晰的自身发展目标和自我定位。能更好利用各自优势进行互相补全,在个体中完成整体目标,在整体中发挥个体优势。而粤港澳大湾区强调互通互联,因此对于物流的基础设施要求尤为重要,这也会将进一步对物流运输、物流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不断地提高改善,让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加深一体化进程,加深层次间的合作和发展。基础设设施设备的建设不仅使粤港澳的交通运输得到更好的畅通无阻,使粤港澳内部的分工布局结构更加的清晰合理。
(二)战略意义
从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层面来思考,在政治上,粤港澳三地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是“一国两制”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非凡实践,是粤港澳三地共同解决在物流运输中产生的交通管理、政治政策上的难题,是一次新的尝试和突破。让港澳地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中,也是港澳多了一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在经济层次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合作发展。使得区域经济产生互补,为粤港澳三地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交流机会和合作更高效地进行物流和人员交流。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和现代化进程。
从社会层面来讲,《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推出,深层次的加快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文间的交流。《纲要》中提到为促进粤港澳三地的交流将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基础交通设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为大湾区的人员交流和开放新的对外开放格局提供有力地支撑[[[]龙建辉.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物流枢纽的战略思考——新起点、新挑战、新任务与新举措[J].广东经济,2017(12):78-82.]]。让港澳同胞对国家制度和文化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港澳同胞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机遇,这些措施对港澳同胞的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
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并非单一的经济方面的发展指导,而是通过多层次深入综合全方位的制度改革发展。从经济、政策和科技等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优化区域布局和资源配置。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力为主的国际一流经济区域,在物流方面,打造成一流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和交通枢纽中心。
第二章国际三大湾区主要发展特点
日本战后至今,东京湾区大力推进东京都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优化并把握机遇向周边的城市呈放射状不断发展,并且经过五次国土开发政策不断的明确和清晰城市的各自定位,将产业外迁引入高新科学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
旧金山湾区是世界最发达的高新科学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其中以硅谷为首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旧金山湾区内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其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到高新电子技术和信息等众多现代高新产业。这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聚集这会形成硅谷的周边城市形成规模效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以硅谷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纽约湾区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是被誉为世界金融心脏华尔街和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所在地。拥有55家500强企业的总部和X7大银行中的6家和将近3000家著名金融机构总部。
管理区域内部的人员、交通基础建设和地区管理还有资源分配是纽约湾区发展战略的重点关注的方向和战略规划。因此由纽约中重要的杰出的各方面专业人士组成了一家城市研究机构纽约区域规划委员会(RPA)在1922年诞生了,1922年至今RPA已经4次对纽约大都会提出了4次的规划方案从土地、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和建设到经济发展都做出了详细的建议和规划,这些都为纽约湾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帮助。
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行业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的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经过30多年来的统筹协调发展,已经具备成为建设成现代国际化一流的物流交通运输枢纽中心的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一步。作为最早开放的改革区域有着丰富的改革对外开放的经验和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拥有诸多优势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必将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使整体格局结构产生变化和调整,而物流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支撑手段必将是首当其冲的得到机遇和发展。
表3-1三大湾区2017综合对比数据来源:郑宇劼:《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
图3-12014~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
如图3-1所示,从2014年的8.1万亿元到2017年的10万亿元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并且明显。而到了2019年,仅广东全地区总计达到10万亿元,当中粤港澳大湾区内9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近8.8万亿元。
表3-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经济指标源自:国家统计局
2019年进出口总额从表3-2中2018年的2.1万亿元增长到将近7万亿元,生产总值也从2017年粤港澳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的10%,到2019年根据在广东省各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查询显示得到,广东省中的9个地级市的GDP在全国中可以达到10%左右。粤港澳大湾区依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之一[[[]赵逸靖,千庆兰.全球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特征及发展方向[J].广东经济,2018(11):86-90.]]。占到整个广东省GDP总量的80%以上,总量合计数已经达到86899.05亿元[[[]南方日报评论员.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N].南方日报,2019-07-10(A04).]]。珠三角的GDP总量为86899.05亿元,换算成美元约为12414.15亿美元,按照2018年世界各国的GDP排行榜对比可以排列到榜上的第15名之间,与2018年墨西哥GDP排名相当。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城市的出现率较高,他们区域优势不同,城市职能也有不同的区别,因此各自发展现状和趋势也产生差异。广东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凭借自身良好的地理环境和政治政策吸引来了大量的港澳和外来的投资,经济迅速得到发展。但近年以来,我国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不断崛起和发展。珠三角经济圈原先以传统的劳动人工力为主的制造业已经不适合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产业升级转型是首要任务,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更好地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王曼.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建议[N].中国计算机报,2019-10-21(015).]]。《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深度合作示范区,这会使得珠三角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得到推进发展和使物流业标准更加合理和标准化。
深圳作为最早改革开放的特区之一,深圳的科技不断飞速发展,拥有腾讯、华为、格力、大疆等诸多优秀知名科技企业,这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2018年广东省专利授权数共计47.8万件,位居全国第一,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国内企业中,来自深圳的企业占据4席。这也表示这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继续需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的重要作用,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向具有创新驱动的世界影响力大都市发展。这对于我国物流业向智能化、大数据、云储存的高新技术发展有重要的帮助。
澳门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成世界一流休闲旅游城市,加深中国与葡萄牙国际贸易经济,求同存异以中华文化为主与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进步。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被提到的城市中次数最多,香港作为亚太乃至世界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拥有自由化程度高的市场开放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
关于物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成,粤港澳大湾区5大机场航线网络广布在全球共有160多条航线全球有200多个网络点分布,货运吞吐量830万吨、旅客运输完成量2亿人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十强港口中,粤港澳大湾区就占了三席,且广州、深圳和香港均超过2000万标准集装箱。未来几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会对周边区域及国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在经济、物流运输、资源配置、技术和人才交流都将会带来强有力和持续地发展机遇。
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存在问题
1.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世界三大湾区最大的区别是一个区域内存在三种不同制度,这也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经济交流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交通管理和法律法规、经济贸易规则上如何做到落实责任所属和制定三地都认同的法律法规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的一个挑战。
2.区域间缺乏协调性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差异较大且区域间缺乏协调性。香港、澳门已经达到国际一流化大都市水平,在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物流管理方面都完善,广州、深圳也紧跟随后已经初步具有发展成国际大都市的条件,而江门、佛山等地的物流水平较低仍是以传统物流主要产业,产业升级比广州、深圳缓慢,经济发展较慢。城市间的协调合作仍有待加强[[[]陈维.“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19(10):40-42.]]。
3.物流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未出台前,缺乏指导而导致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没有互相协调合作使得物流职能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定位模糊而出现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同质化竞争的出现会阻碍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合作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4.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我国物流起步缓慢,对于现代化专业物流人才的培育和物流科技创新的投入还不够。粤港澳大湾区大学高校集中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台前大学间缺乏交流合作。校企合作不够成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二)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的建议
1.科学统筹共同规划湾法律法规
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法规方面需加强合作,共同统筹协调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成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社会共识形成。并不断加强三地的交流合作来达成在物流法律法规和贸易上的融合来缩小分歧,共同协调统筹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成熟。
2.制定湾区地域发展的层次性规划
有序的制定对湾区内各区域的发展有层次性的进行规划调整对于湾区内核心区域的主导地位有强化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交通运输体系更加清晰明了便于优化配置。更好的形成群聚效应并呈散射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帮助。世界三大湾区都以各自核心城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东京湾区以东京都为核心将产业向周边城市外迁;纽约湾区以纽约为中心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并逐步向周边铺设完善交通设施一体化[[[]田栋.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经验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C]..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8:318-324.]]。
粤港澳大湾区间的区域合作应该在完善内部基础建设时也要根据各自城市的自身土地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的区域加强与内陆经济的联系,不断延伸和向外拓展大湾区的影响力使更多区域享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经济影响,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联系。
3.引导规避产业同质竞争
世界主要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能够做到各区域间产业结构分工配置合理,互相间能共同协作进行职能区域优势互补[[[]鲁玫村.世界湾区产业发展的特征及经验借鉴[J].特区经济,2018(08):14-17]]。粤港澳大湾区可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指导,对粤港澳三地发展现状进行职能分工避免产业产生同质竞争。通过不断完善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间的协同交流从而使区域内城市形成错位发展互相协调互补的城市结构。
图4-1:粤港大湾区产业占比图
如图4-1所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较多,其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均超50%,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澳门的第三产业现有优势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湾区内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广州、深圳、珠海等继续利用自身现有的第二产业基础为推动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4.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
纵观世界三大湾区发展都离不开对于第三产业和高新科学技术的创新的重视还有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胡必波,彭梅.粤港澳大湾区地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2019(44):297-298.]]。如旧金山湾区内著名的硅谷在世界科学技术地位都有重要影响力,重视高新科学技术产业的研发和投入对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有重要影响和帮助[[[]SANFRANCISCOBAYAREAGOODSMOVEMENTPLAN.BayAreaCouncilEconomicInstitute.https://mtc.ca.gov.2016]]。还要重视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育,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来加强高新技术人才的交流和来往合作为粤港澳三地人才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章《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给物流行业带来的机遇
(一)加速粤港澳现代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形成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特别指出,要加深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间的联系交流推进产业结构完善和发展,建立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和人员交往提供便利条件。可以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为中心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利用自己优势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的产业发展和扩大现有区域优势,从而达到对周边城市经济影响力的带动作用。
在加速粤港澳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珠三角可以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形成自身国际影响力。继续巩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不断发展船舶高端物流服务业并建成世界一流的航空机场群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国际影响力,广州、深圳则继续加强自身的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强化区域基础建设,与香港形成区域互补并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与内陆的交通运输紧密联系的一体化运输体系[[[]冯佳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香港航运带来发展机遇[J].中国远洋海运,2019(03):76-77.]]。这对于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有重要影响,能推进物流业发展并完善湾区物流的基础设施。在粤港澳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为方便粤港澳大湾区人员交流往来,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政策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物流发展。
另一方面,未来粤港澳地区的衔接更加紧密顺利,珠三角的物流基础运输设施将会得到极大地提高。“十三五”期间,不完全统计广东省轨道交通将会增加5400公里总计投资高达1.8万亿,营运里程也由4500公里增加至9900公里,增长率将近120.38%。在公路方面,广东省预计投资96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里程达5900公里,预计2020年新增通车里程3982公里,总里程达到1亿公里,增长率达80%[[[]张振,陈思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9(23):22-26.]]。航空方面,白云机场三期扩建总投资超500亿。这从侧面说明了广州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其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功能,建设一流的物流运输体系,形成辐射效应向周边城市起到引领和领导作用,加强国际交流贸易,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文化和物流水平,向国际现代标准化物流方向发展。
空运方面,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2018年,货运总量为将近500万吨,占香港进出口贸易额的42%[[[]王道翔.政策东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建升级[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9(12):28-33.
[J].改革与战略,2020,36(01):110-117.]]。另一方面,为了加快推进了物流业发展,将在机场货运区兴建一座高端物流中心,将会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航运的领导地位和强化完善粤港澳地区的多式联运能力[[[]张燕.香港机场运量三连跌大湾区五大机场谋划共建“世界级机场群”[J].中国经济周刊,2019(22):31-33.]]。在海运方面香港拥有完整且完善的海运“一条龙”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区域相辅相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流国际航运中心和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二)推进航运、物流等的发展和投资便利化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对湾区整体物流的提升有重要帮助,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内地与港澳间在政策、管理中存在较大差异性。消除粤港澳大湾区间减少阻隔、提高便利性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物流发展特别重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之间联系,为人员和物流交往提高便利有利于减少大湾区资本流,为未来大湾区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姬超.策略融合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协作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02):8-12.]]。促进物流间的发展流通会带动物流业发展和提高物流行业竞争与合作从而使物流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优化大湾区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方面,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便利会将香港、澳门优秀的物流管理经验更好的引进到大湾区内部城市,提升内地物流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加深区域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提高我国物流的国际竞争力[[[]庞彪.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机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6):32-33.]]。加快物流产业升级和改革,促进高端物流业的发展向现代化物流发展。助力物流企业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对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综合物流运输枢纽中心奠定基础。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还没发布前,粤港澳已经在为推进航运、物流互通的发展和投资便利化做准备,如对于在粤港两地通过多式联运运输的货物在2016年3月开始计划“跨境一锁”,由内地从陆路再在香港使用空路运输的货物,或者是通过空运在香港再通过陆路运输到陆路的货物都统一使用同一把电子锁再配合GPS做到全程对货物进行跟踪[[[]陈博.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年,经济账怎么算[N].中国城市报,2019-11-04(004).]],能极大降低时间成本和工作重复率,进一步优化清关过程减少手续,为粤港两地货物带来便利化。
随着港珠澳大桥在2018年12月24日全线通车,从以前在深圳皇岗通关经由虎门大桥到珠海的200多公里路程和长达5小时不堵车的时间缩短为全程仅耗时50分钟。进一步加快了人员、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流。
对于各大品牌来说,可以利用香港现有发达的高端港口航空物流服务和优秀的基础设施作为主要货物集散地进行统一的分拨和储存,不仅能快速将货物送达内地,同时可以将货物送达到东南亚等国家,形成完整的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交通网络,这会带动当地居民的消费。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高需求又将会促进物流设施设备和配送网络的发展。据数据报告显示2015~2017食品酒类生鲜特产在线订单量和订单同比增长量均在前3。生鲜鲜花对于冷链配送的设施设备和环节要求极其严格。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积极推动冷链物流发展,2019年9月3日由我校广州工商学院和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建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在佛山正式挂牌[[[]曾艳英.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215-218.]]。这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冷链物流在将来发展提供经验和机遇也为冷链物流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设备必将更加完善和全面,无论是现代化的设施设备还是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都将打破现在的传统分散的格局,形成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在未来将给物流业发展带来机遇,这也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次新的尝试和实践,为我国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经验。
(三)有利于现代化智能物流的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表明加强“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
推进智慧物流、物联网技术等高新自动化物流技术的进程,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技术科研中心的创新驱动力。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将会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向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为我国物流业带来极好的机遇。
《纲要》通过粤港澳的合作从而不断制定完善第三方物流、多式联合物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交通管理措施,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化粤港澳的人员与车辆货物的交流来往,为物流活动提供便利[[[]陈映雄.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机制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业可以把握改革先行的机遇将自身产业向智能化现代物流升级转变形成强而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于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根据数据显示,近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已经成为世界四大湾区之首。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总量增长了219.31%,2014年的103610件增加至2018年的330832件。按照发展预测6年将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叶玉瑶,王景诗,吴康敏,杜志威,王洋,何淑仪,刘郑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2020,40(01):27-39.]]。这会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力,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智能物流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推进现代智能物流的改革进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国际化物流运输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智能化现代物流将会是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行业的共识,对于物流行业的智能化现代物流产业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影响,是物流业发展现代化智能物流的机遇。
第六章总结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会使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间的协调统筹运作顺利,提高区域间的合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这同时能够形成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和交通设施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会粤港澳人才交流和货物流通提供极大的方便,会形成全新全方位的开放局面,提高珠三角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具有一流水平的国际化现代化物流交通运输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陈印政.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06):52-57.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都会有显著地提升。这为吸引和汇聚更多全球各方面高新人才和国际投资商提措施供有利的强力保障。
为了适应我国发展需要和顺应新的时代潮流,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为我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指明了发展道路和详细地规划路线,也明确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地位。这对我国物流行业带来机遇和具有指导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内交通人员经济的合作会促进物流行业交流和良好竞争,加快物流业的产业升级和合作。这对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发展方向。更带动周边城市区域的物流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综合物流运输交通枢纽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合作向更层次和密切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三地间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的各个环节有更大的要求,这也给物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表现出国家将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决心,这将会引发新一轮的跟产业升级和革命,这也使物流行业向智能化和高新化方向推进和发展,对我国物流行业有积极的影响和带来极大地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龙建辉.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物流枢纽的战略思考——新起点、新挑战、新任务与新举措[J].广东经济,2017(12):78-82.
[]赵逸靖,千庆兰.全球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特征及发展方向[J].广东经济,2018(11):86-90.
[]南方日报评论员.强化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N].南方日报,2019-07-10(A04).
[]王曼.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建议[N].中国计算机报,2019-10-21(015).
[]陈维.“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19(10):40-42.
[]田栋.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经验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C]..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7).: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8:318-324.
[]鲁玫村.世界湾区产业发展的特征及经验借鉴[J].特区经济,2018(08):14-17
[]胡必波,彭梅.粤港澳大湾区地方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双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智库时代,2019(44):297-298.
[]SANFRANCISCOBAYAREAGOODSMOVEMENTPLAN.BayAreaCouncilEconomicInstitute.https://mtc.ca.gov.2016
[]冯佳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香港航运带来发展机遇[J].中国远洋海运,2019(03):76-77.
[]张振,陈思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9(23):22-26.
[]王道翔.政策东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建升级[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9(12):28-33.
[J].改革与战略,2020,36(01):110-117.
[]张燕.香港机场运量三连跌大湾区五大机场谋划共建“世界级机场群”[J].中国经济周刊,2019(22):31-33.
[]姬超.策略融合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协作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02):8-12.
[]庞彪.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机遇[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6):32-33.
[]陈博.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年,经济账怎么算[N].中国城市报,2019-11-04(004).
[]曾艳英.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215-218.
[]陈映雄.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机制研究
[]叶玉瑶,王景诗,吴康敏,杜志威,王洋,何淑仪,刘郑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考[J].热带地理,2020,40(01):27-39.
[]陈印政.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4(06):52-57.
致谢
本论文在吉进迪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导师从选题到完成都这么耐心的对我进行指导并对我存在的错误和疑惑都提出很好的建议,使我的论文终于能够顺利完成。感谢导师在我每次发送邮件都能及时的回复我并随时跟进督促论文进度。我相信导师对待论文的严谨、待人的悉心都会对我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将会让我更加努力成为优秀的自己。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最终得以解决。所以再次感谢导师的悉心教导。
2020是特别的一年,在这里我要感谢一直在“抗疫”前线的白衣天使们,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英雄。虽然无法像他们在前线拯救他人,但他们激励着我努力向上,好好利用专业知识为国家做贡献。英雄不朽!
光阴如梭,大学生涯转瞬即逝。感谢在大学期间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浓厚一笔,为我人生画卷中抹上青春的五彩斑斓。感谢黄承愿、邹滨和谢斯炜三名舍友,在美好的大学生涯中共同扶持进步一同成长。还有要感谢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共勉的缪丽媚。当然还要感谢把我带来这个世界父亲和母亲,让我知道人间值得。生而为人我很高兴!
最后在这里在此我向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系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大学无论在学识还是为人都是我受益匪浅!谢谢四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文献综述
前言:
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利用粤港澳与物流等相关关键词进行论文查询,共收集到50多篇论文,其中直接参考论文有22篇。解读国内外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关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指导对我国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和形势的影响。
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现状
陈印政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大湾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交通枢纽,也是未来扩大改革开放政策的前沿基地,这对于凝聚港澳的向心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龙建辉通过研究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各方面的规划协议认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物流应该先行,实现物流融合带动城市融合发展,实现物流联动带动产业联动发展。
庞彪认为过去我国的物流发展,尤其是公路物流方面还比较传统、分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物流企业也应紧跟步伐,融入到大湾区的战略中,向高质量方向升级,以匹配大湾区发展的需求。
王盟迪在通过对旧金山湾区的长久研究认为,旧金山湾区以硅谷为代表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来已久,至今仍然有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国外学者认为旧金山湾区发展主要原因就是一直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作为经济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杨东亮,李春凤研究东京湾区发展以来的历程后认为日本扶持创新的法律计划与针对人才、财税、知识产权、产学官合作的政策措施是东京大湾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田栋对比了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和特点认为三界三大湾区区的发展经验可以总结为:建立拥有明确职责的区域协调机构、重视海岸带等环境要素管理、建立多元参与治理网络。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