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粮食进口在每个国家的战略部署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大豆进出口更是其中关键一环,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国内的大豆有八成依赖进口,而巴西就是中国大豆交易进口的主要国家之一。虽然中国身为农业大国,但是由于我国地广民众且人均耕地面积小,大豆种植面积难以得到扩大。而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的国家,被誉为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巴西盛产大豆,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值都是位于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巴大豆贸易量大,两国农业贸易交往日渐紧密,巴西可以说是与中国合作最为密切的商业贸易伙伴之一。本文阐述了近年来中国与巴西大豆进口交易的情况,并研究了其不同影响因素,结合其未来趋势进一步探究发展潜力,利用双方的优势以此促进大豆贸易,加深中巴农业深入合作,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关键词】中国;巴西;大豆贸易;农产品;影响因素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尽管中国历来就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国内油脂加工产业急剧扩张,导致对大豆的需求不断攀升,国内生产量已经不能及时供给生产需要,因此需要拓阔原材料来源,转而将国际市场纳入供给范围,广泛使用国外大豆。据图1数据所示,2016-2020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基本都在8000万吨以上且逐年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官方数据表明,在2020年我国针对大豆的进口量已经突破一亿吨这一大关。2023这一整年来,我国海关总署对我国大豆进口数量进行了统计,其数量为9652万吨。足以见得中国大豆进口量庞大且随年份增加不断地稳定增加。
图1 2016-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
2.研究意义
中国和巴西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也都是农业大国,农业强国,同时他们也是金砖五国(BRICS)的主要成员,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国家。也许正是这些共同之处促进了两个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深入,而农产品的贸易额不断增加也正是两个国家友好贸易的直接体现。2020年前12个月巴西对中国的贸易总额为1017.2786亿,其中巴西对中国的出口额已经占据总出口额的32.26%,由此可见,中国作为巴西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其农产品出口上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基于当前中巴两国之间良好外交关系,从而带动经济农业合作不断深入,进而构建起双边贸易互利局面。根据统计,巴西的农产品主要流出地为中国,而来自中国流入本国的农产品份额同样位居前列。本文通过分析大豆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其贸易潜力,对中巴大豆贸易前景提出建议,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以此促进大豆贸易,加深中巴农业深入合作,为制定中巴大豆贸易策略提供借鉴以促进双方合作,实现两国互利共赢。
(二)研究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农产品和大豆贸易进行了研究:从农产品贸易方面来看,范婕(2019 年)认为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与巴西之间处于净进口国地位,而在近些年来,这一逆差额不断攀升。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 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格局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王丹,刘艺卓,刘岩(2018)指出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日益紧密,中国是巴西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占巴西农产品出口额的25%,巴西则是中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额的17%,可见中巴农产品贸易规模扩张迅速。
从需求方面来看,许鑫怡,曹历娟,李天祥(2023)关注到了相关安全风险,即大豆供应会影响到我国的饲料供给和粮食储备。特别是在对国外进口依赖程度加深的情况下,受大豆需求增长和国内生产资源与技术约束,大豆供给安全已从国内生产转向依靠国际市场进口,巴西已成为中国大豆进口最主要的来源国。米娜,佟佳欣(2017年)则从国内人口和经济等因素分析国内市场增加,进而说明巴西之所以成为中国农产品进口地的内部因素。在两国的经贸往来中,中巴农业合作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从政策方面来看,张晓丹(2020年)认为在“金砖五国峰会”的辐射影响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发展有望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合作的规模和范围。通过两国的优势领域的互补效应,能够进一步带动两国经贸合作的转型和深化。最近几年,中巴XX就农业领域合作展开深入讨论,以推动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 洪锐,石磊,夏丽萍(2020)关注到近期中国同巴西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高达数百个,这有力提升了两国农业贸易合作的力度,综观这些合作的领域,毋庸置疑大豆占据合作农产品的首位。受中国需求强劲的支持,巴西大豆出口销售步伐加快。
综上所述,中国与巴西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双方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两国农业合作。中巴两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世界农产品市场整体局势具有非比寻常的影响,所以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深度剖析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二、中巴大豆贸易现状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和巴西之间关于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从2014年开始,中国就开始加大从巴西的农产品进口量,截止2023年底,中巴两国的贸易往来达到了历史巅峰时期。随着贸易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世界各国不断加强贸易往来,中国和巴西的贸易伙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越来越牢固。从图2的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在2017年,中国对巴西的贸易出口额高达5.5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值。而从2017年以后,该数值逐渐缓慢下降;2017年中国向巴西进口额为239.6亿美元,2018年进口额为326.4亿美元但是在2019年进口额下降至290.2亿美元,但大体上仍呈现增长的趋势。同时可以看见中巴2017年贸易额为245.1亿美元,2018年贸易额为330.6亿美元,2019年贸易额为290.2亿美元,2020年贸易额为346亿余美元。从图2中能够明显看出,虽然在2019年两国的贸易额呈略微下降趋势,但始终未低于250亿美元,这是两国贸易关系密切的良好数值指示。最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1-11月间,中国在农产品贸易的进口额甚至突破了350亿美元这一关卡,达到了389亿美元。由此可清楚地感知到,中巴两国的贸易往来从未间断,反而随着全球化并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由此可知中巴的贸易额是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以中国向巴西进口额的稳定增长为主要表现。随着中巴两国不断地深入合作交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趋势也会愈发明显,中国将继续增大其进口规模。
图2 2017-2020年中巴贸易额
(一)近年来中巴大豆贸易量大,增长快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合作与贸易也在这种大趋势中不断加强、深入。在全球一体化这个世界大环境中,中国与巴西之间农产品贸易往来的显著加强也是可以预见的。二者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程度和贸易伙伴关系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是十分稳固且可靠的。近几年来,中巴两国签署了许多关于合作协议,涉及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多个不同领域。这些合作协议对中巴两国意义重大,让二者能够不断加强双边合作关系,实现经济互补;同时,也让这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近年来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巴农产品贸易发展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巴西在2019年10月份签订了AEO互认协议。事实上,这一协议对巴西出口农产品显然是十分有利的。海外产品若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先经过海关严格的检查与筛选,对出口企业来说费时费力。而在签订了双方认可的“经认证的经营者”(即AEO)这一计划后,能够显著提升巴西农产品过海关的速度,为其提供绿色通道,简化送检流程。通过最大程度压缩成本,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地位,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大豆这一类农产品占据了中巴贸易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加上国内市场潜力的刺激,巴西加大对本国大豆的外销力度。据表2数据得知2020年1至10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数量为8320.7万吨,金额为2257.7亿元,2023年1-10月我国进口大豆7908.3万吨,进口均价每吨3531.8元,金额为2793.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数量减少5%,金额增加23.7亿元,可见中巴两国大豆贸易合作潜力巨大。
表2 2023年10月全国进口大豆量值表 计量单位:万吨 单位:亿元人民币
(二)大豆贸易占中巴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大
分析中国和巴西的贸易产品分布,不难发现,目前从巴西流入到中国的产品呈现出资源密集的特点,例如大豆,畜牧业产品等。这类产品占据我国进口巴西农产品的绝大多数份额。可以说大豆进出口在中巴双边贸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据表3的数据具体来看,大豆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产品。大豆所占比重在巴西对中国出口品种类型中位居首位,占比高达81%左右,而在2023年1-11月中国向巴西进口的389亿美元的农产品中大豆占比达67%;其次是鸡肉,所占比重在5%左右,随年份的增加进口鸡肉的占比也随之增加。而牛肉贸易额也日渐增长,2016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牛肉金额为7.70亿美,而2018年进口牛肉金额大幅增长至14.87亿美元,2020年中国的进口牛肉有四成是来自巴西的。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巴西的部分农产品生产几乎全部来满足中国的进口,就比如巴西向世界出口柚子的数量占比其中有3/4是向中国出口的。据表4中国对巴西出口产品表格得知,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产品以大蒜,鱼片和芸豆为主,种类主要是蔬菜和水产品等,依此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是出口品种较为单一且规模较小。而同时也从侧面说明巴西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种类在长久来看仍会以这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
表3 中国从巴西进口产品 单位:亿美元,%
三、目前中巴大豆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巴大豆贸易的影响
X是全球最大的谷物和油籽出口国,在大豆贸易中,X凭借着其自身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条件使得X大豆成为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也有所提高,南美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大豆供应国。在国内市场方面,X大豆一直都是巴西大豆强有力的竞争国家。但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导致X大豆出口到我国的成本增加,以往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因此其在我国市场份额猛跌近一半,目前仅占不到五分之一,根据国家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一年我国一共进口了九千多万吨大豆,其中X大豆仅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巴西大豆则占比则过半。尽管目前中美贸易战暂时有所缓和,但是在双方贸易局势彻底稳定之前,巴西仍是我国大豆进口的重要供应国家,我国仍会选择积极从巴西等地进口大豆。在过去的几年中,巴西实现反超,成为世界上最大大豆生产国之一,出口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目前,两洋铁路的修建正在计日程功地进行。该铁路修建完毕后能够不断压缩巴西和亚洲的贸易距离,减少进出口成本,对贸易各国都十分有利。巴西修建铁路的这一举动旨在弱化X对国际贸易的控制,以期增加其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在中国市场的青睐,并进一步打开亚洲市场的大门。
(二)中巴贸易不平衡增大对中巴大豆贸易的影响
从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中巴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持续增长至192.46亿美元,且这一数字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尽管存在贸易逆差现象无可厚非,但是在中国和巴西签订自贸协定后虽然双边的贸易总额大幅度提升为122亿美元,但与此同时,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随之增长为80亿美元,对比巴西的出口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对巴西的出口份额有待加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国人口基数较大,对于农产品的消耗量相应较多,而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原本有限的耕地面积也不断被占用,这严重挤压了本国供应农产品的生产空间,因此无论是从供应量还是供应价格来讲,中国相比较巴西的农产品难以拥有竞争优势地位,因而贸易不平衡现象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改善。据表5可知2023年10月进出口商品巴西总值为803.5亿元,1-10月进出口总值为8943.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10月出口和进口总值为315.4亿元和488.1亿元,1-10月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为2791.8亿元和615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8.7%和22.9%。可见我国从巴西进口商品总值远大于出口总值,自2023年我国在中巴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且逆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
表5 2023年10月进出口商品巴西总值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三)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成本对中巴大豆贸易的影响
客观上讲,中国和巴西在地理位置上相对较远,因为太平洋的限制,运输手段有限,加上原有设施欠缺,因此成本偏高。尽管科技水平段进步,但现阶段的科技能力不足以完全抵消这种地理隔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两国贸易在交通手段上往往是海运或者空运。这两种手段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即海运的时间成本较高,而空运的金钱成本较高。但针对一些不耐存放、容易变质的农产品而言,时间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两国的贸易交往中运输成本占据成本相当多的比重。但由于中国耕地减少,市场需求量大等因素客观存在,因此对与资源型农产品的进口依赖愈发提升,对巴西而言这是能够扩大其在中国市场出口规模的重要契机,进而稳固其在国际上的农产品出口国地位。
四、中巴大豆贸易潜力分析
(一)中巴贸易合作趋势良好
从农业出口情况来看,巴西的农业出口比例在本国范围内更高,而中国相对较弱。因此就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看,巴西对于农产品贸易合作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规模会不断提升。基于原有的各种区域内的机制和国家间论坛,双反农产品贸易合作具有比较完善的制度基础。早在1993年,两国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而在2012年双方战略关系再次升级,同时成立了外长级别的战略对话合作。综观两国经贸合作,农业领域贸易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中国凭借现存的人口数字成为世界范围内相对广阔的需求市场,农产品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构成部分,需求量只增不减。因而巴西也成我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区。单2013年一年,巴西供应给中国的农产品在金额上已经高达两百多亿美元,凭借这一数据,中国市场在巴西的份额已经超过欧盟位居首位,同样地对中国而言,巴西也是国内农产品地重要供应产地,双方合作日趋密切。
(二)中巴大豆贸易市场需求大
由于农产品的进出口使得当前中巴之间日益成为彼此紧密的贸易伙伴,相关贸易额也急剧增长。从两国国情来看,巴西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且气候条件优越,因此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产出率较高。而中国耕地资源较少,人口需求较大,因此产出的农产品数量极其有限。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适龄劳动生产力减少,耕地面积在城镇化进程下进一步缩减,因此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依赖程度愈发严重。对于巴西而言,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大有可为。依靠中国这一广阔农产品市场,巴西可以扩大在国际农产品出口市场上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而对于中国而言,在满足其农产品高需求的基础上,可以相对节约大量生产成本,缓解国内粮食安全压力。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对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仍旧存在,并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巴西也能把我这一契机,持续拓展在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对中国保持农产品贸易顺差的态度。
(三)“一带一路”为中巴大豆贸易开展提供政策优势
早在2017年,xxxxxxxx在阐述“一带一路”内涵时,就强调了拉丁美洲的重要性,明确了将拉美地区纳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为双方合作厘清了基本方向,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是“一带一路”在拉丁美洲的重点发展对象,将巴西纳入到 “一带一路”倡议中,切实加强巴西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中巴两国更好地开展合作,为中巴关系的更好更快发展助力。在亚欧非“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后,同拉X家合作逐渐进入到中国视野,进而打造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全新合作。基于前期的金砖国家、中拉论坛等机制基础上,中巴的合作贸易不断深化,可以说目前巴西能够为中国提供广阔的合作空间和舞台。在推动完善拉美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上,予以相应技术支持,推动双方贸易合作结构升级,双方的优势农产品互相出口交换,提升双方合作的质量和深度。
五、对中巴大豆贸易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中巴经贸合作,建立大豆一体化产业链
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我国更需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确保我国大豆供应得以满足,以避免出现农产品危机。例如可以同巴西建立贸易自由试验区,将国内粮仓扩大到海外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际粮商在定价等方面依然掌握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地位,因此中巴的大豆贸易也要受制于国际粮商的影响。当然,由于我国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建立自贸区经验,因此可以在巴西针对大豆积极开展试验,从而搭建起从生产到收购和运输完全自主的一条龙产业链。从国际范围来看,这有助于减少对X跨境粮商的依赖,避免受制于人;从我国国内环江来看,有助于确保我国获得稳定的大豆供应渠道,节约国内相关企业成本。
(二)加强中巴农业投资合作,提升中巴农业科技合作交流
目前,巴西XX对于同中国开展农业领域合作持积极态度。就目前中国在巴西的相关投资现状而言,投资的形式和产品的覆盖面都十分有限。对于需要出口农产品的国内企而言,需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当地的农业产业特点,合理布局生产投资重点,推动短板农产品发展。此外,双方地投资合作不仅仅局限为农产品生产层面,更需要关注到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提升核心技术,改善农产品品质,进而完善农业贸易分布结构。例如开展农业机械合作,共同开展农业品种和技术研究开发。除了加强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之外,中国的产业能耗不断减少,相应地的能源生产压力减缓,加速社会环境不断从高耗能高污染转型到环保友好型。当前,放眼世界范围,我国已经拥有20个左右的经贸合作区。但从空间分布来看,位于南美洲的经贸合作区相对较少。因此中国有必要在充分利用原有经贸合作区资源基础上,大力发展同巴西的农业贸易合作。将巴西作为我国企业农业生产的重要国外产地,利用当地优良的自然、 土地条件,同当地企业进行合作,种植满足国民需要的农产品,以缓解我国的产品供应压力。
(三)积极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通过两国之间签订相关贸易协定,实现全面农产品贸易合作升级,进而推动两国农产品资源优势互补。尤其是在双方XX正式会晤后,目前基本确定了巴西进口中国相关家禽产品,同时中国也有针对性的进口巴西特色农产品,丰富农产品贸易的范围和合作深度,彻底摆脱以往种类单一,合作深度有限的局面。同时对于进出口农产品的检疫工作方面需要双方XX保持密切互动和磋商,确保双方贸易农产品空间不受挤压。通过建立双边贸易协定,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有助于借助外部动力推动本国相关企业进行系统改革,充分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供应质量。在提升原有传统农产品质量前提西啊,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结合我国气候分布特点,发展特色农产品。
(四)重视开展与巴西的肥料及种子贸易,减少大豆进口成本
就大豆种植而言,其成本主要分布在种子、化肥等产品上。在世界普遍追求高度集中的生产供应环境影响下,高强度高密度高频率的种植作业使得土壤肥力下降,为确保农产品品质,选育优良种子同时施加优质化肥必不可少。但由于高昂的生产成本,造成了巴西大豆在出口时价格随之攀升。而中国在转基因种子和化肥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占据大量国际市场,例如我国的磷肥和氮肥出口分别位居世界前两位,因而巴西也是中国种子和肥料贸易的重要的购买国。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可以重视同巴西之间开展相关贸易服务,不仅能够推动我国的种子和化肥贸易拓阔市场,同时也可以帮助巴西在种植大豆时,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巴西大豆进口价格,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 范婕.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J].技术经济,2019(05):106-111
[] 王丹,刘艺卓,刘岩.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展望[J].世界农业,2018(02):4
[] 许鑫怡,曹历娟,李天祥.新冠疫情下的中巴大豆贸易:现状、机遇与挑战[J].大豆科学,2023,(4):9
[] 米娜,佟佳欣.中巴农业合作前景向好机遇与挑战并存[J].中国对外贸易,2017(07):63-65
[] 张晓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状况、障碍及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20,(7):4
[] 洪锐,石磊,夏丽萍.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与巴西大豆贸易态势分析[J].中国市场,2020,(07):12-14
[] 刘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巴西基础设施合作研究[J]国际贸易,2019(03):65-72
[8] 江时学,王晨辉.金砖国家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以巴西为例[J]同济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2)04:28-40
[9] 姜国庆,齐岑.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J]流通经济,2012(01):111-113
[10] 闫书鹏.近期中巴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J].世界农业,2014(5):134-137
[11] 焦知岳,郎郸妮.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策略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4,07(008):32-34
[12] 于越.巴西农业发展现状与中巴合作展望[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2)05:1-5
[13] 刘明,原珂.中国与巴西农农业合作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国际商务论坛,2014(006):26-30
[14] 俞建飞,徐钰娇,王永春,展进涛.“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对策——基于中巴机制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8(07):57-62
[15] 付信明,赵常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大豆进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 (4):49-5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