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文以职业认同感为研究主题,开展相应的内容探析,包括发展现状、不足表现以及完善对策等,能够推动实习医院优化实习生的带教计划,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护生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生的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减少人才流失,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 本科;护理;职业认同感;实习护生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职业认同感指的是基于所从事的职业,个人产生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因素[1]。护生职业认同,指的是以护理工作为基础,护士对工作内容、性质等因素所进行的认知[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护理行业需要大量高学历人才,护理行业中本科实习护生逐年增多,成为主要力量。据统计显示,有相当部分本科实习生毕业后放弃临床工作[3]。截至2019年,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444.5万人,其中学历为大学本科人数占比23.6%[4]。较发达国家注册人数低。我国工作两年以内的护士其离职率达4.45%[5]。North等[6]研究显示,新毕业护士是离职护士的主要部分。研究表明,造成这一现象,其中很大原因由于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职业认同感过低[7]。护生作为准护士,尤其本科护生更是作为主要力量,对于护理行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其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而这不利于护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优秀的护理人才是降低护理行业质量的不利因素。鉴于此,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对工作的认可度与凝聚力。本文以职业认同感为分析切入点,开展相关内容的探究,包括发展现状、不利表现以及完善举措等,能够推动实习医院优化实习生的带教计划,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护生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生的心理调节及适应能力,减少人才流失,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
1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喻爱芳等[8]通过访谈得出本科生多数是被调剂到护理专业的,对于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与其他低学历的护理学生相比,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低,更不愿从事护理行业。王梅芳等[9]研究结果同样说明此问题。郑鸿等[10]对159名不同学历实习生采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本科护理生心理上存在优越感,其中如果能重新选择专业,高达78.12%的本科生表示不会选择护理专业。程金莲等[11]对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21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仅29.72%护生毕业后选择在临床工作。孙梦娜等[12]在2019年5-7月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163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护生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条目分数较低,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对于护理行业存在消极的看法。阳绿清等[13]研究说明新冠疫情发生后,护生职业认同水平仅处于中等。我国对于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多,尤其是近几年本科实习护生逐渐成为主力军后,对其研究更是逐渐增多,通过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我国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部分不愿从事临床工作。
1.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实习护生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理论较为成熟,其研究方法表现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未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仅仅作为补充性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在开展实习护生研究时,采用多元化的访谈方法,如开放性访谈、半结构式访谈等,能够为研究结论提供数据,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14]。通过整合国外研究成果发现,相较于国内实习护生,国外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保持更高的水准。Adams等[15]基于实证研究,以健康与社会照护专业一年级新生为研究样本,开展了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并且将该类学生与医疗职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前者略低于后者。Cowin等[16]在开展实证研究时,以悉尼护生为研究样本,采取量表式研究方法,有效得出研究对象对职业认同感的数据,数值为82%。Hensel等[17]以X印第安纳州的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护生的想法,并且对职业认同得分率进行了分析,数值为79%。同时根据国外学者的理论,职业认同感保持较低的水准具有不利影响,导致实习护生中途退出护理专业、护理毕业生离职以及产生消极的职业心态。
2研究工具
郝玉芳[18]编制的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和职业自我效能问卷都拥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其中护生职业认同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27,多用于横断面研究。李亚玲等[19]在进行研究时,采用了自我编撰的内容,组成相应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多个纬度,细化为25个条目,充分的表明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同样适用于护生职业认同的测量。同时,姚育芝等[20]编制的护理职业态度问卷,采用正向、反向两种计分的方法,更准确的体现了实习生的想法态度,结果更加准确,应用广泛。现在国内应用最多的量表为刘玲等[21]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包含5个因子,30道条目,该量表Cronbach 7s a系数为0.93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职业认同感量表,该量表由Brown[22]1986年编制,量表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评价、职业影响,3个维度,共十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分别计1-5分,其中2、3、6、7、10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为10-5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职业认同感越强。护生实习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由Dennison[23]等编制,其包含了4个纬度,细化为39个具体条目,能够有效的体现护生职业认同感,且评价是主要采用的是Likert 5级评分法,保障结果的规范性,分值越高,表示该条目所表示的能力越强。
3影响因素
3.1性别因素
我国护士主要以女性为主。经研究表明,男生在护理行业中存在心理压力,其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生[24]。男性在个人价值观方面倾向于追求刺激、权利、享乐主义、自我导向和成就[25]。男性认为护理职业缺乏挑战,难以发挥自身价值[26]。
3.2兴趣因素
兴趣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动力,职业兴趣高的护理人员更容易在工作中获得乐趣[27]。反之,对于护理行业不感兴趣的实习护生,其职业认同感比较低。欧娜等[28]提出,兴趣驱动下的实习护士对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相较于非自己选择的实习护生,主动选择的实习护生能够展现出高涨的工作积极性。楼数慧等[29]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意愿越强的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越高。贺采英等[30]研究表明,兴趣是实习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认识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时,必须要认识到专业态度是核心因素,而兴趣则是发挥内在的动力因素[31]。
3.3学历层次
王欣等[32]研究表明,学历水平与护生职业认同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护理行业中本科生属于高学历,但却与专科生做着同样高强度、复杂琐碎的工作,这导致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专科生。护理本科生对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也高,但是用人单位制度不规范,用人机制难以符合护生的需求,缺乏学历的区分机制,导致本科护生、专科护生等从事同等工作,降低了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对职业认同度产生负面影响。
3.4医院暴力
医院暴力是人们热点关注的话题。实习护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经王聪[33]研究表明,66.2%的护生经历过医院暴力,其中76.6%经历包括责骂、辱骂等情感虐待,经历过医院暴力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低于未经历的实习护生。周玉静等[34]研究表明,经历医院暴力事件对实习护生职业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3.5学校方面
大多数医学类高校,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方面的培养,类似的课程少之又少,重点教育放到了护理专业课上,这导致在校学生对自身认知尚且不足,年级越高其职业认同感越低。其次,一流高校中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更高,护理专业并非是主流职业,故在该类学校中,多数学生并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使得这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护理职业认同感较低。
3.6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作为与护生接触最多的人,对于实习护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护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态度,综合素质高、能力强、擅长沟通交流的带教老师对于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有着积极地作用。反之,则会导致实习护生感情受挫,对职业认同感产生负面的评价。根据学者的实证数据表明,近30%的护士提出,职业认同感深受带教老师的影响,该种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可能表现为正面的促进影响,也可能表现为负面的消极影响[35]。Shakespeare等[36]基于访谈内容提出,实习护生应当要在实习期间保持积极性,畅通与临床护理教师的沟通,能够实现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实习护生对职业认同的评价。
3.7家庭经济
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大多数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更加轻松的工作。经杨春等[37]研究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存在影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且不排斥护理的人更容易选择护理行业。
3.8社会因素
护理行业在社会所处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社会群体的认知存在错误,认为护理工作并不需要专业性的学习,只需要从事简单的服侍人的工作即可,缺乏对护理工作的认同。这会使实习护生的自尊心和职业认同感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其以后就业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经研究显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朋友的评价、社会的认知等[38]。
4应对措施
4.1媒体引导
如今社会高度信息化,媒体成为主流,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护理团队,强调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及时引导护生关注新闻媒体信息,通过有效地宣传,进一步展现医院的文化建设、医德医风和服务水平,有助于增加护生的职业荣誉感[39]。现如今疫情蔓延,护理人员作为抗疫的重要部分,媒体对其事件的报道有助于改变实习护生对护理人员的固有看法,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
4.2家庭层面
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听从家长的意见,部分家长思想陈旧刻板,认为护理工作只需在医生的指挥下执行,工作比较琐碎杂乱。时会等[40]研究说明,护士“好就业”是家长让自己的孩子选择护理行业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现在的护理不再仅仅只有实践,家长在引导的时候要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
4.3学校教育
学校应当增加关于提高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课程,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明确发展目标,做好今后的人生规划。加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开设典型案例讨论课,通过案例探讨医护关系及病人心理,加强护生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增强职业精神[41]。还可通过线上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增强自我信念,线下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关于提高职业认同感的比赛或者演讲,强化其职业认同感。基于在校课程,优化课程内容,积极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识,增强职业的认可感。同时,可以邀请已经在临床工作的学姐学长,进行经验分享和问题解答,消除学生的顾虑,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4.4临床教师的榜样作用
对于实习护生来说,临床带教老师的支持是最容易获得的。带教老师要注重护生观念的培养,通过讲课的方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观念,以身作则,有耐心、多奉献,不断提高护生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多互动、多交流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并且引导护生产生工作热情。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临床带教可以强化护生知识、技能以及发展积极职业认同,可使本科护生获得幸福感、实现自我价值感及团队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才干[42]。同时,带教老师还需正确引导护生的价值观,发现护生的才能和闪光点,培养其兴趣,培养职业信心。
4.5社会层面
社会应提高对护理行业的认可,重视护士形象的正面引导,改变舆论,加强社会宣传,塑造积极的职业形象,提高知名度从而提高其公众形象。重视社会人群的认可态度,以外在因素推动护生增强对职业的荣誉感,也能够减少医疗纠纷行为,实现护生与工作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会支持具有正面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护生在工作中获得愉悦感,实现工作引导[43]。正是由于良好的社会支持态度,才能够实现实习护生的自我认知的进步,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水平。
4.6医院方面
实习护生遭遇医院暴力较为普遍,遭遇过医院暴力的护生职业认同感较低,应当及时疏导。医院应进一步加强组织构建,为实习护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如设立专门性的机构,对医院中发生的暴力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并且引导护生要树立保护自我的意识,发现医院暴力行为后,及时的履行上报程序,相关组织必须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44]。研究表明,实习倦怠会影响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45]。因此在医院实习期间同时加强护生的心理指导,密切关注护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积极地开导和正向引导,消除护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其正确的职业观念。以公益为途径,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巧妙融合,激励护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社会实践活动[46]。在为其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护生会找到自身的价值,并且增强对职业的认知,形成正面的认同感。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证护生愉快工作心情的重要途径,可以推动职业认同的发展,为个人发展提供充足资源。
5小结与建议
对于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大多采用护生职业认同的量表进行研究,实现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高效研究,保障了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国外研究中,干预措施是重要内容,学者提倡要积极干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形成过程。关于本科实习护生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缺乏多元化角度,研究内容的涉及面不广[47]。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今后可以开发更高质量、更符合国内本科护生的评估工具,同时强化对于干预措施的研究,强化对于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减轻本科生对于职业的顾虑,从而不断提高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我国使用的量表大多为自行编制的量表,比较杂乱,建议可以开展量表研究,实现差异化量表之间对比,并且基于研究目标的特点,挑选出适宜量表。同时,我国实习护生对于护理职业认同较低,可在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就开设关于培养职业认同感的课程,让新入学的学生对护理行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护理行业的优缺点具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学期化的研究,长效化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发展过程,总结认同影响因素,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储静. 护生实习期职业认同感研究及促进策略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4.
[2]李亚玲,左红霞,陈琼书.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感的量性及质 性研究[J].
[3]冀承,王洪奇. 护理本科生就业流失探讨[J]. 卫生软科学,2014,28(01):37-38.
[4]崔小琴,张志梁等.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护士配置现状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3,41(12):879-882.
[5]甘露,张海燕等. 护士离职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20,55(02):198-203.
[6]North N,Leung W,Ashton T,et al. Nurse turnover in New Zealand:cost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staffing practises and patient outcomes[J]. J Nurs Manag,2013,21(3):419-428.
[7]Hensel D, Laux M.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 self-car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nursing students[J]. Nurse Educ, 2014,39(5):227-231
[8]喻爱芳,徐辉航,蒋慧玥.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06):257-258.
[9]王梅芳,李小妹.不同类型本科院校护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 29(6):1043-1047.
[10]郑鸿.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7):3056-3058.
[11]程金莲,孙玉梅,史宏睿,董秀娟.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16,14(03):217-225.
[12]孙梦娜,杨淑清,张宁,郝欣雨,李婉,王一如,伏蓉.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22(06):599-602+605.
[13]阳绿清.后疫情时代首届毕业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3,19(36):5151-5154.
[14]陶思怡,梁立波,刘伟,宁宁,李叶,单凌寒,宋韦剑,薛羽芯.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与测量的国内外比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03):305-309.
[15]Adams K,Hean s,Sturgis P,et a1.Investigatillg the factors iIlfluellcing professionalidentity of first year health and so— cial care student[J].Leran Health Soc Care,2006,5(2):55— 68.
[16]Cowin L S, Johnson M, Wilson I, et al.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Five Professional Identity Measures in a Sample of Nursing Students[ J ]. Nurse Educ Today, 2013, 33(6):608-613.
[17]Hensel D, Middleton M J, Engs R C.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Drinking Patterns, Prelicensure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J ]. Nurse Educ Today, 2014, 34(5):719-723.
[18]郝玉芳. 提升护生职业认同、职业自我效能的自我教育模式研 究[D].
[19]李亚玲,左红霞,陈琼书. 护理本科新生职业认同感的量性及质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2,26(23):2133-2135.
[20]姚育芝,潘玉鸿,何秀玲,扶本洁.护理职业态度问卷的编制及在实习护理专业学生中的信效度验证[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1):1941-1945.
[21]刘玲,郝玉芳,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3):18—20.
[22]BrownR, CondorS, MatthewsA, etal .Explaining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 .J Occup Psychol, 1986, 59( 4) :273-286 .
[23]Dennison S,Elmasri M M.Developnment and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nusing student academic satisfaction scale(UNSASS) [J].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2012,20(2):75.
[24]张苏梅,顾玮等.陕西省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02):216-219.
[25]LUCIANIM,RAMPOLDIG,ARDENGHIS,eta1.Perasonal values among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cross-sectionalstudy[J].NursingEthics,2020,27(6):1461-1471.DOI:10.1177/0969733020914350.
[26]王慧敏,孙建萍,吴红霞,李玉平,李利平,叶冬婷,李艳青.重大疫情期间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3,21(01):31-35.
[27]罗仕蓉.护理职业能力教育对护理实习生职业兴趣的影响[J].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B):14-15.
[28]欧娜,胡小萍,綦三阳,胡际媚,刘娟.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实习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5):6-12.
[29]楼数慧,林细吟,李琨.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3):179-184.
[30]贺采英.护生实习满意度量表的翻译、修订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13.
[31]COPLU M, TEKINSOY K P. Professional self-concept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of senior students of the nursing department[J]. Nurs Ethics,2019,26(5):1387-1397.
[32]王 欣,田 畅. 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天津护理,2019,27( 6) : 663——667.
[33]王聪.医院暴力对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2):1517-1519.
[34]周玉静,艾婷,沈文钊,扬敬,罗冰灵,王冬华.实习护生对医院暴力事件认知态度及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09):72-75.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9.072.
[35]watson R,Hoogbruin A L,Rumeu C,et al-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the perception of caring between Spa_ nish and uK nurses[J].J Clin Nurs,2003,12(1):85—92.
[36]shakespeare P,webb c.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a re— source for talk:exploring the mentor—student relationship [J].Nurs Inq,2008,15(4):270一279.
[37]高丽燕,王晓蕾,韩豫,郭婵媛,林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与社会资本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23,35(03):417-421.
[38]魏敏.张乐华.社会支持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 [J].中国护理管理,2009,9(6):47—49.
[39]时会.“四重合力”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感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23,39(22):84-85.
[40]赵希琴,刘伶颖,郭英.临床模块化集训模式提升实习护生急救能力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39(22):85-86.
[41]苟丽,王红歌,尼晓丽,吕阳.新形势下改良职业情感教育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0):1525-1528.DOI:10.13342/j.cnki.cjhp.2019.10.022.
[42]lLekan D A,Corazzini K N,GiUiss C L,et a1.Clinical leadership devel— opment in accelemted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an education inno— vation[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0mcial Joum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20ll,27(4):202—214
[43]吴丹伟 刘红艳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44]区秀丽.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 J ]. 护理学报,2013,20(5A):25-27.
[45]陈蓉. 护生临床实习倦怠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09):117-118.
[46]吴玉玲,邢爱红,任美健 .专科男护生生涯适应力及生涯辅导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3):433-436.
[47]王建荣. 本科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
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王红云老师给予指导和帮助,特此表示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