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2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对于教师社会地位和住房福利的满意度较低;他们大部分都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并且愿意为了成为教师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女性师范生和男性师范生对于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差别不大,都呈现较高的满意度,但男性师范生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专升本非教育专业学生相比本科生、专升本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更高,而且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家长职业为商的学生对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更高;家长职业为农的学生更加珍惜成为教师的机会。因此,在这里提出相关对策:首先,XX应当加大教师优秀事迹的宣传,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并为教师提供住房补贴或者居住宿舍楼,使教师住房福利有所保障。其次,学校多开展见习或者试讲活动,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提高对女性师范生理论学习要求,增加她们学习动力;学校也要扩大对专升本非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为教师队伍输入良好血液;与此同时,对农村学生设立补助资金或贫困生奖学金,鼓励农村学生回家乡发展教育。最后,师范生自身要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与能力,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师范生
一 绪 论
良好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那么要将教育质量提升至高层次,就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如今我国教师的职业怠倦、社会地位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重点探讨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成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的教育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对其职业的信心和认同感,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应该注重提高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本文以宁德市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展开研究,并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有水平以及对策研究进一步分析整理。
(二)研究目的
教师职业认同感对于即将上岗的师范生尤为重要,同时是教师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源泉,是教师保持就业热情的根本动力。那么如何使师范生在走上岗位之前,具备教师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从事教师职业的热情,这可能成为教师教育的研究重点。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看,把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作为研究内容的较少,研究者大都将重点放在在职教师认同感上,对于师范生这个未来教师队伍缺少研究。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用来补充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缺失现象。
2.实践意义
这次的调查及其分析结果,对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具有不可或缺的含义,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可为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教育政策、高校制定具体的教育课程及培养方案提供实践指导及相关建议。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此次研究通过查找国内外文献,如: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免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研究、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初探、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等相关文献,以及对学者做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
2、问卷调查法
采用王晶(2016)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内在价值认同、外在价值认同、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意志倾向、职业情感体验等五个维度出发,以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250名学生为样本展开调查,发放并回收问卷,运用问卷星小程序和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1]。
(五)相关概念界定
在我国有“教师专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等专业名词,但是教师能否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在我国的教育学界还没有明确概念说明[2]。
在“教师职业认同”这方面,国外主要有“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teacher identity”等专业名词。国外学者们根据教师所侧重的特色不同,赋予教师不同的专业概念[3]。
二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研究现状
从被研究对象上看,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内容较多。有的根据地域差异进行研究,比如城市和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差异对比;男、女性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对比;有的根据不同层级学校教师,如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学校、高校,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比研究;有的根据不同学科进行对比研究;有的根据教师身份研究各层次教师,如新手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进行对比研究。
从研究维度上来看,宋广文、魏淑华(2007)等人从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设置了问卷[4]。研究了王鑫强(2010)等人在其之前提出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效能一价值双维核心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从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价值和职业效能四个维度对大四师范生进行研究[5]。
2.成因分析
主要因素集中体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因素:从事教师动机、就业理念、特长爱好等;二是外在因素:社会文化和舆论影响、学校教育、家庭理念、国家政策影响因素等。职业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地位决定着该职业的职业吸引力。因此,教师的经济地位决定着其社会地位,而教师的待遇则是其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 现状研究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职业认同的感知特征研究,学者袁锐锷(2007)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基于环境而建构,具有延续性和可协调性的特点[6]。二是对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研究,例如安东尼·吉登斯等研究者认为,职业认同是职业自我形象与教师认为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保持平衡[7-8]。三是教师职业认同的意义与作用研究,Blau G指出:“我们认为教师作为个人和职业者,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受到学校内外的因素和条件的深刻影响[9]。罗竹风指出,国外的已有研究将职业认同感与教师自我形象、自我定义相关联,进一步而言,职业认同关注的是教师角色以及自我评估对职业认同发展的影响[10]。因此,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只与他人的看法相联系,还与自身实践经验相联系。
2. 成因分析
在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主要有:外在环境因素、自我价值、认识、重要他人的想法等。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产生不同情况,主要是因为个体所经历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不同,而重要的他人想法包含:家人、同学、朋友、教师等。研究认为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成长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国家政策等;而比较容易忽视的是较为隐秘而又无处不在的人际关系环境。
三 宁德师范学院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一) 调查实施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选取教育与艺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生和3+2(专升本)两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王晶(2016)的调查问卷,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大致水平进行考察并作出差异性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解决策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增进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的对策建议。
(二) 调查与分析过程
调查问卷的内容结构调查内容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入学动机的调查,共有7道题,对年级、性别、班级、进入宁德师范学院前的受教育程度、专科所读专业(是否为教育类)、家长职业、家长教育程度等7个方面进行了个人信息的统计。二是从外在价值的认同、职业行为的倾向、职业情感的倾向、职业意志的倾向、内在价值的认同这五个维度对现状进行调查,每个维度各5道题,共计25道题。问卷中各研究维度所包含的题项如下:
(1)外在价值的认同1 6 11 16 20
(2)职业行为的倾向3 8 13 18 22
(3)职业情感的体验5 10 15 19
(4)职业意志的倾向4 9 14 23 25
(5)内在价值的认同 2 7 12 17 21 24
问卷的发放及被试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在宁德师范学院选取250名师范生为被试。被试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四年制本科师范生,原属于高中生,通过高考报考志愿进入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现在小学教育专业学习的3个班级同学(每班发放50份调查问卷),他们分别为2017级(1)班,2018级(2)班,2019级(2)班,共发放150份;二是两年制专升本学生,原属于在省内各个专科院校,甚至在各个专业学习3年毕业的学生(每班发放50份调查问卷)分别为2018级(1)班,2018级(2)班,2019级(2)班,共抽取在读师范生三个年级300人为被试,回收问卷结果250份。
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利用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师范生的样本数据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运用卡方检验及交叉表分析,两种问卷分析方法旨在探索调查对象的性别、入学前教育程度、父母的教育程度及职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首先,我们将调查数据导入SPSS中,并通过卡方检验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通过交叉表分析变量间显著相关的题项,并进行归纳总结。
(三) 调查结果分析
1.师范生职业认同维度及题目频数分析
表1 职业认同维度及题目频数分析 | |||||
内在价值认同 |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两者 | |||
小计 | 比例 | 小计 | 比例 | 比例总和 | |
我觉得当老师很有成就感 | 149 | 59.60% | 54 | 21.60% | 81.20% |
我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120 | 48% | 38 | 15.20% | 63.20% |
我向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 152 | 60.80% | 43 | 17.20% | 78.00% |
我认为教师是很有价值的职业 | 147 | 58.80% | 81 | 32.40% | 91.20% |
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 132 | 52.80% | 42 | 16.80% | 69.60% |
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 151 | 60.40% | 76 | 30.40% | 90.80% |
外在价值认同 | |||||
我对教师职业环境感到满意 | 150 | 59.60% | 30 | 21.60% | 81.20% |
我认为教师社会地位很高 | 127 | 48% | 19 | 15.20% | 63.20% |
教师在住房等福利方面比较好 | 106 | 42.40% | 21 | 8.40% | 50.80% |
我认为教师职业关系中的同事关系比较简单 | 127 | 50.80% | 33 | 13.20% | 64.00% |
从事教师能让我有丰富的育人经验,更好的教育子女 | 159 | 63.60% | 60 | 24.00% | 87.60% |
职业行为倾向 | |||||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 | 166 | 66.40% | 47 | 18.80% | 85.20% |
我会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 | 155 | 62% | 73 | 29.20% | 91.20% |
我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如政策、福利、医疗、进修等 | 120 | 48.00% | 19 | 7.60% | 55.60% |
我经常阅读与教师有关的课外书籍 | 120 | 48.00% | 26 | 10.40% | 58.40% |
为了积累教学经验,课外我会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 157 | 62.80% | 49 | 19.60% | 82.40% |
职业意志倾向 | |||||
即使政策允许,我也不愿意转入非师范专业 | 80 | 32.00% | 49 | 19.60% | 51.60% |
如果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我会终身从教 | 114 | 46% | 53 | 21.20% | 66.80% |
为了成为教师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 171 | 68.40% | 47 | 18.80% | 87.20% |
我立志敬业乐教并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 143 | 57.20% | 50 | 20.00% | 77.20% |
如果毕业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会放弃教师职业而转入其他行业 | 68 | 27.20% | 20 | 8.00% | 35.20% |
职业情感体验 | |||||
我为自己即将成为教师而自豪 | 139 | 55.60% | 63 | 25.20% | 80.80% |
报考师范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 110 | 44.00% | 56 | 22.40% | 66.40% |
当听到或看到颂扬教师职业的话语时,我会有一种欣慰感 | 162 | 64.80% | 56 | 22.40% | 87.20% |
我有与一线交流的意愿,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 124 | 49.60% | 63 | 25.20% | 74.80% |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住房福利方面满意度仅有50.8%,说明大部分师范生对于住房福利呈现较不满意程度;认为教师社会地位较高的被试者仅有63.2%,说明大部分被试者对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够满意。
被接受调查的250名学生中,在校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所占比例91.2%,认真学习专业理论课所占比例85.2%,说明该学院88.2%的师范生都在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被试者87.20%为了成为教师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同时也有77.2%的被试者愿意敬业乐教并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说明大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有较大的期许。
2.性别与教师职业认同感
表2 卡方检验(性别) | |||
题项 | Pearson 卡方 | df | 渐进 Sig. (双侧) |
性别*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 16.944a | 4 | 0.002 |
性别*当教师很有成就感 | 4.715a | 4 | 0.318 |
性别*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 | 9.781a | 4 | 0.044 |
性别*不愿意转入非师范专业 | 8.528a | 4 | 0.074 |
性别*成为教师而自豪 | 5.293a | 4 | 0.259 |
性别*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 | 2.952a | 4 | 0.566 |
性别*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15.575a | 4 | 0.004 |
性别*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 | 9.210a | 4 | 0.056 |
性别*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我会选择终身从教 | 3.246a | 4 | 0.518 |
性别*报考师范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 2.978a | 4 | 0.561 |
性别*教师在住房等各种公共福利方面比较好 | 5.218a | 4 | 0.266 |
性别*很向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 4.658a | 4 | 0.324 |
性别*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 | 27.424a | 4 | 0.000 |
性别*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 10.311a | 4 | 0.035 |
性别*看到或听到颂扬教师职业的话语时,我会有一种欣慰感 | 3.808a | 4 | 0.433 |
性别*认为教师职业中的同事关系比较简单 | 8.019a | 4 | 0.091 |
性别*认为教师是很有价值的职业 | 2.918a | 4 | 0.572 |
性别*经常阅读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 | 11.827a | 4 | 0.019 |
性别*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 9.878a | 4 | 0.043 |
性别*更好的教育子女 | 9.630a | 4 | 0.047 |
性别*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 10.555a | 4 | 0.032 |
性别*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 9.990a | 4 | 0.041 |
性别*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 5.665a | 4 | 0.226 |
性别*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 5.609a | 4 | 0.23 |
性别*放弃教师职业而转入其他行业 | 13.545a | 4 | 0.009 |
根据表2的卡方检验结果得出,上述性别与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等变量均通过皮尔森卡方检验(Sig < 0.05),说明上述变量与调查对象的性别相关性较强。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调查对象对于未来的职业前景十分重视,而对于教师职业带来的荣耀感并不十分关注。
表3 性别与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交叉表 | ||||||||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性别_1 | 男 | 计数 | 1 | 0 | 3 | 4 | 6 | 14 |
比例 | 7% | 0% | 21% | 29% | 43% | 100% | ||
女 | 计数 | 4 | 13 | 49 | 146 | 24 | 236 | |
比例 | 2% | 6% | 21% | 62% | 10% | 100% | ||
合计 | 计数 | 5 | 13 | 52 | 150 | 30 | 250 | |
比例 | 2% | 5% | 21% | 60% | 12% | 100% |
表3我们可以从整体看出男性和女性对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都达72%,明显看出男女性对于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差别不大,都呈现较高的满意度。
表4 性别与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交叉表 | ||||||||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性别_1 | 男 | 计数 | 0 | 0 | 1 | 6 | 7 | 14 |
比例 | 0% | 0% | 7% | 43% | 50% | 100% | ||
女 | 计数 | 3 | 10 | 23 | 160 | 40 | 236 | |
比例 | 1% | 4% | 10% | 68% | 17% | 100% | ||
合计 | 计数 | 3 | 10 | 24 | 166 | 47 | 250 | |
比例 | 1% | 4% | 10% | 66% | 19% | 100% |
通过表4可以发现男性认为自身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占比较高,达到93%;女性认为自身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占比稍低于男性,仅为85%。由此可知男性似乎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3.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与教师职业认同感
表5 卡方检验(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
题项 | Pearson 卡方 | df | 渐进 Sig. (双侧)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 18.381a | 8 | 0.019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当教师很有成就感 | 13.562a | 8 | 0.094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 | 18.414a | 8 | 0.018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不愿意转入非师范专业 | 7.951a | 8 | 0.438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成为教师而自豪 | 3.745a | 8 | 0.879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 | 23.453a | 8 | 0.00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14.368a | 8 | 0.07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 | 8.039a | 8 | 0.4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我会选择终身从教 | 6.519a | 8 | 0.589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报考师范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 10.278a | 8 | 0.246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教师在住房等各种公共福利方面比较好 | 10.564a | 8 | 0.228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很向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 6.036a | 8 | 0.64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 | 15.381a | 8 | 0.052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 11.014a | 8 | 0.201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看到或听到颂扬教师职业的话语时,我会有一种欣慰感 | 9.198a | 8 | 0.326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为教师职业中的同事关系比较简单 | 13.943a | 8 | 0.08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认为教师是很有价值的职业 | 7.071a | 8 | 0.529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经常阅读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 | 17.332a | 8 | 0.027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 7.370a | 8 | 0.497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更好的教育子女 | 6.469a | 8 | 0.595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 15.943a | 8 | 0.043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 12.123a | 8 | 0.146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 10.298a | 8 | 0.245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 7.278a | 8 | 0.507 |
调查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放弃教师职业而转入其他行业 | 11.638a | 8 | 0.168 |
与上文方法一致,我们运用卡方检验探索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对其教师认同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调查对象的教育情况与教师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经常阅读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表6 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与对教师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交叉表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受教育程度_4 | 本科生 | 计数 | 3 | 7 | 19 | 62 | 8 | 99 |
比例 | 3% | 7% | 19% | 63% | 8% | 100% | ||
专升本教育类科 | 计数 | 1 | 5 | 29 | 74 | 12 | 121 | |
比例 | 1% | 4% | 24% | 61% | 10% | 100% | ||
专升非本教育类科 | 计数 | 1 | 1 | 4 | 14 | 10 | 30 | |
比例 | 3% | 3% | 13% | 47% | 33% | 100% | ||
合计 | 计数 | 5 | 13 | 52 | 150 | 30 | 250 | |
比例 | 2% | 5% | 21% | 60% | 12% | 100% |
通过表6交叉分析可知,教育程度为本科生和专升本(教育类)的调查对象对于教师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低于专升本非教育类,占比分别为71%、71%、80%。
表7 调查对象的教育程度与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交叉表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受教育程度_4 | 本科生 | 计数 | 2 | 5 | 6 | 65 | 21 | 99 |
比例 | 2% | 5% | 6% | 66% | 21% | 100% | ||
专升本教育类科 | 计数 | 1 | 4 | 17 | 85 | 14 | 121 | |
比例 | 1% | 3% | 14% | 70% | 12% | 100% | ||
专升非本教育类科 | 计数 | 0 | 1 | 1 | 16 | 12 | 30 | |
比例 | 0% | 3% | 3% | 53% | 40% | 100% | ||
合计 | 计数 | 3 | 10 | 24 | 166 | 47 | 250 | |
比例 | 1% | 4% | 10% | 66% | 19% | 100% |
由表7可知,专升本(非教育类)学生认为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占比高于本科生及专升本(教育类),占比分别为93%、87%、82%。
4.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与教师职业认同感
表8 卡方检验(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
题项 | Pearson 卡方 | df | 渐进 Sig. (双侧)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 27.473a | 16 | 0.037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当教师很有成就感 | 24.004a | 16 | 0.089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 | 29.391a | 16 | 0.021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不愿意转入非师范专业 | 11.581a | 16 | 0.772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成为教师而自豪 | 8.232a | 16 | 0.942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 | 31.194a | 16 | 0.013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17.725a | 16 | 0.34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 | 10.268a | 16 | 0.852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我会选择终身从教 | 15.394a | 16 | 0.496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报考师范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 12.372a | 16 | 0.718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教师在住房等各种公共福利方面比较好 | 17.119a | 16 | 0.378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很向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 20.020a | 16 | 0.219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 | 21.231a | 16 | 0.17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 30.265a | 16 | 0.017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看到或听到颂扬教师职业的话语时,我会有一种欣慰感 | 15.006a | 16 | 0.524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为教师职业中的同事关系比较简单 | 17.876a | 16 | 0.331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认为教师是很有价值的职业 | 11.446a | 16 | 0.781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经常阅读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 | 23.423a | 16 | 0.103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 12.986a | 16 | 0.674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更好的教育子女 | 19.824a | 16 | 0.228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 34.812a | 16 | 0.004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 17.568a | 16 | 0.35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 21.064a | 16 | 0.176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 19.827a | 16 | 0.228 |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放弃教师职业而转入其他行业 | 16.754a | 16 | 0.402 |
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可知,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与教师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表9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与对教师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交叉表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家长职业_5 | 土 | 计数 | 3 | 8 | 22 | 69 | 10 | 112 |
比例 | 3% | 7% | 20% | 62% | 9% | 100% | ||
农 | 计数 | 0 | 1 | 8 | 17 | 4 | 30 | |
比例 | 0% | 3% | 27% | 57% | 13% | 100% | ||
工 | 计数 | 1 | 3 | 19 | 51 | 6 | 80 | |
比例 | 1% | 4% | 24% | 64% | 8% | 100% | ||
商 | 计数 | 0 | 0 | 0 | 8 | 6 | 14 | |
比例 | 0% | 0% | 0% | 57% | 43% | 100% | ||
家庭管理 | 计数 | 1 | 1 | 3 | 5 | 4 | 14 | |
比例 | 7% | 7% | 21% | 36% | 29% | 100% | ||
合计 | 计数 | 5 | 13 | 52 | 150 | 30 | 250 | |
比例 | 2% | 5% | 21% | 60% | 12% | 100% |
由表9可知,父母的职业为商的调查对象对教师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占比最高,达100%,远高于其它调查对象;父母的职业为家庭管理的调查对象对教师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占比最低,仅为65%。
表10 调查对象的父母职业与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交叉表
题项 | 非常不符合 | 比较不符合 | 不确定 | 比较符合 | 非常符合 | 合计 | ||
家长职业_5 | 土 | 计数 | 2 | 5 | 7 | 74 | 24 | 112 |
比例 | 2% | 4% | 6% | 66% | 21% | 100% | ||
农 | 计数 | 0 | 0 | 2 | 26 | 2 | 30 | |
比例 | 0% | 0% | 7% | 87% | 7% | 100% | ||
工 | 计数 | 1 | 4 | 14 | 52 | 9 | 80 | |
比例 | 1% | 5% | 18% | 65% | 11% | 100% | ||
商 | 计数 | 0 | 0 | 1 | 6 | 7 | 14 | |
比例 | 0% | 0% | 7% | 43% | 50% | 100% | ||
家庭管理 | 计数 | 0 | 1 | 0 | 8 | 5 | 14 | |
比例 | 0% | 7% | 0% | 57% | 36% | 100% | ||
合计 | 计数 | 3 | 10 | 24 | 166 | 47 | 250 | |
比例 | 1% | 4% | 10% | 66% | 19% | 100% |
通过表10可知,父母职业为农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占比较高,达到94%;此外,父母职业为商及家庭管理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仅次于父母职业为农的调查对象,占比达到93%。
四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实践策略
(一)正确处理职业认同感差异
在本文研究的结果可看出不同的性别、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对于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还是存在着差异的。如何去处理这些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女性师范生的专业理论学习
调查显示,女性师范生和男性师范生对于教师工作环境满意度差别不大,都呈现较高满意度;但男性更加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在校期间加强女性的理论知识学习,适当增加理论课程。第二,学校可增加专业理论知识竞赛,得奖后可获得相应学分,增加女性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
2.进一步开放师范类招生政策
调查分析发现:相比本科生、专升本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非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环境满意度更高,认为自己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师范类院校招生时可作考虑,适当放开对专升本非教育专业的人数限制,让他们实现理想,加入教师队伍当中,从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
3.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从资料分析来看,家长职业为农的学生,更珍惜成为教师这一机会。为了不让对教育事业充满期待的学生为家庭所累,学校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增加农村学生专项补助,设立贫困生助学金,使得农村学生减轻学业的经济负担,腾出更多时间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第二,鼓励农村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适当给予补助津贴,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二)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
在本文研究的结果上显示: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尚有提升空间。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多管齐下:
1.XX应当承担的责任
调查发现,被试者在外在价值认同维度上,社会地位的认同程度仅有63.2%。因此,XX应当承担以下责任:在宣传方面,应当赞扬优秀教师个人经历,控制教师负面新闻的影响;努力在社会上提高教师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在思想方面,整顿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教师行业友善尊重的良好风气。
除此之外,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外在价值认同维度上,住房福利呈现较满意的认同程度仅有50.8%。因此,XX保障师范生就业,改善教师待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可以推出相关政策:提高教师的待遇报酬,使教师的生活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教师提升住房补贴,让远离家乡而工作的教师可以租房;或者为教师提供工作地点附近的宿舍楼,这样教师才不会因为家里和工作地点距离较远而缩短工作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2.师范学校需要采取的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行为倾向维度上,有91.2%的师范生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这足以说明大部分师范生对专业的实践活动抱着较大的期许。因此,师范学校应当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增加教育教学经验;增加附属小学的见习机会,让师范生能够提前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增加学科教师经验;增加上台试讲机会,提高师范生的胆量,并形成自然大方的教资教态;建立各个学科的模范实践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和带头科研团队,这样才能保证对师范生的培养依旧保持活力。
3.师范生自身的应对技巧
调查结果发现,在职业意志维度上,有87.2%的被试者可以为了成为教师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师范生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应对能力,比如:提高板书书写、教学设计、管理组织以及了解学生情绪情感等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人格、良好心态等,这些都对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除了能力和道德水平,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如面对教师招考和考核结果,教师应当应当学会自我调剂,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若教师心理状态较差,不止在课堂上贻害学生,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可能导致学生加以模仿,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同时教师职业将是一个体力活,因此教师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五 结论与局限
(一)研究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多数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较高,对于未来的职业前景十分重视。
具体结果如下:
被试者在社会地位和住房福利满意度上,呈现较低满意度。因此,XX应当加大对优秀教师个人经历的赞扬,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同时适当提高教师待遇报酬,增加住房福利,提供住房保障。
大部分被试者对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抱着较大的期许,学校应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见习机会,满足大部分师范生的需要。
被试者大部分可以为了成为教师而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可以通过提升专业应对技巧实现理想。
在性别上,女性师范生和男性师范生对于教师工作满意度差别不大,都呈现较高的满意度;但男性更加认真专业理论的学习。因此,师范类院校应当加强女性师范生的专业理论学习,通过竞赛形式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进行测试。
在原有教育程度上,相比本科生、专升本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非教育专业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环境满意度更高,认为自己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学校应当扩大专升本非教育专业学生的招生计划,进一步为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在家长职业方面,调查对象家长职业为商的对于教师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占比最高,这说明家长职业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家长职业为农的调查对象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的占比最高,更珍惜成为教师这一机会,更进一步说明家长职业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具有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应当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为农村学生设立专项资金,并给予补贴鼓励他们回家乡就业,促进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研究局限
本研究中包含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概念,是遵从研究目的进行的,所以可能存在缺点。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数较少,只选取了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250名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所以并不能完整表现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
在被接受调查者中,女性师范生所占比例较高,男性较少,因此在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方面,研究结果仍有待商榷。
致 谢
回首本科两年的时光,思绪不断涌上我的心头。这两年身处在美丽的校园里,留下了我和同学们无数的欢声笑语,大家一起一点点体悟着本科生活与大专的不同之处,我们有着有理想的奋斗目标,在课余时间寻找乐趣,每天过得十分充实有趣。
初入大四阶段,校园美丽的环境并没能缓解我焦灼的心态,论文、备战第二本教师资格证、准备教师招聘考试的压力如三座大山一般,让我的情绪起伏不定。幸而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按部就班的努力中慢慢好转起来,正是因为有这种看似痛苦的经历,才能让我逐步蜕变,让我变得越来越优秀。如果只靠自身是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收获,在我的身后,从始至终都有着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动力。首先要感激我的家人,是他们用信任与包容陪我共同面对每一个抉择的时刻,让我得以在本该自立的年纪,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对我的导师张善楠教授怀抱着万分的感激之情,他在学术上对我孜孜不倦的指导和作为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本科生阶段的最大收获,更让我坚定了未来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心。同时也要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室友、同学和朋友,正是他们的理解和陪伴,让我可以如此幸福地度过本科生阶段。最后的最后,感谢宁德师范学院,这个我理想的大学校园,不知不觉中在我生命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后的我会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期待母校以我为荣的那一天!
参 考 文 献
[1]王晶. 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王莉萍. 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证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3]孙苏敏.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初探[D].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4]宋广文, 魏淑华. 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教育学前沿, 2007, V22(4):80-86.
[5]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05):152-157.
[6]袁锐锷.教师专业化与高素质教师—经验、理论与改革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
[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5.
[8]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8.
[9]罗竹风.汉语大辞典[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3:45-49.
[10]Blau GJ.Th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career commitmen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1985,58:277-288.
附录A 调查问卷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调査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非常感谢你在繁忙的学习活动中抽出时间来配合我们做这项调查。此问卷的目的是调查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群体对教师职业认同的情况。问卷的统计,我们只作为学术使用。我们将对您的数据保密。
再次感谢你的支持!
第一部分
性别:男() 女()年级:16级() 17级() 18级() 19级()班级:进入宁德师范学院前受教育程度:高中() 专科()专科所读专业:家长职业:家长教育程度:
第二部分
请您仔细阅读,在适当数值上打“√”,除非您认为其它 4 个选项都确定不符合您的真实想法,否则请尽量不要选择“不确定”。
1=非常不符合 2=比较不符合 3=不确定 4=比较符合 5=非常符合
1.我对教师职业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 1 2 3 4 5
2.我觉得当教师很有成就感 1 2 3 4 5
3.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 1 2 3 4 5
4.即使政策允许,我也不愿意转入非师范专业 1 2 3 4 5
5.我为自已即将成为教师而自豪 1 2 3 4 5
6.我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 1 2 3 4 5
7.我认为教师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 2 3 4 5
8.我会认真准备学校开设的教学实践课(如:微格课) 1 2 3 4 5
9.如果将来成为一名教师我会选择终身从教 1 2 3 4 5
10.报考师范生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 1 2 3 4 5
11.教师在住房等各种公共福利方面比较好 1 2 3 4 5
12.我很向往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1 2 3 4 5
13.我经常关注与教师有关的信息,如政策、福利、医疗、进修等 1 2 3 4 5
14.为了能成为教师,我愿意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1 2 3 4 5
15.当看到或听到颂扬教师职业的话语时,我会有一种欣慰感 1 2 3 4 5
16.我认为教师职业中的同事关系比较简单 1 2 3 4 5
17.我认为教师是很有价值的职业 1 2 3 4 5
18.我经常阅读与教师教学有关的课外书籍 1 2 3 4 5
19.我有与一线教师交流的意愿,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1 2 3 4 5
20.从事教师职业能够让我有丰富的育人经验,更好的教育子女 1 2 3 4 5
21.从事教师职业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1 2 3 4 5
22.为了积累教学经验,课外我会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 1 2 3 4 5
23.我立志敬业乐教,并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1 2 3 4 5
24.教师职业是社会分工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 1 2 3 4 5
25.如果毕业找到更好的工作(比如工资待遇更好的单位),我会放弃教师职
业而转入其他行业1 2 3 4 5
再次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祝大家学习进步!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