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过去宽松的货币周期时代,很多企事业单位在XX的支持下都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在取得快速扩张的同时也为未来自身的发展留下了隐患,蕴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破产。随着疫情的到来,全球货币政策的收紧,大量高财务杠杆企业的弊端日益暴露并成为引起企业经营失败重要的导火索。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集采措施的持续推进,医院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医疗改革关于药品及耗材集采政策背后使得”以耗养医”和”以药养医”的局面再难以持续,医院的收入来源渠道也进一步变小,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与公立医院的举步维艰形成鲜明对比。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国家货币政策收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不够、自有资金短缺现象的产生,不少公立医院选择通过向银行借款筹集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同时,受历史原因及我国公立医院在国家地位中特殊性的影响,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僵化、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导致渐渐出现了国有资产贬值、财产收益损失、收入大幅减少等财务风险。基于此,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A省Z中医院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医疗改革的背景及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筹资、投资及运营管理、现金流回收等方面分析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Z中医院财财务风险影响因子的相关财务指标权重,通过功效分析法构建出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判断Z中医院财务风险程度,结合分析出的结果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为Z中医院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水平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公立医院;风险管理;Z中医院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公立医院是具有公益属性的医疗事业单位,其经营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承担防病治病、救助等基本医疗服务、医学事业发展、医疗人才培养等社会责任。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我国医疗事业单位和医疗体制也在不断改革转型,在后疫情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超着公平的方向发展,医疗改革、医药集采成为近两年影响医院发展的重要政策,XX对医药价格的限价政策、对医院的补偿政策以及医保、医疗支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都在持续推进,这些惠民政策在给老百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使得医院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公立医院也需要根据这些环境的变化来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公立医院而言,收入构成中主要是医药服务收入,其次是占比不高的XX财政补助收入。XX财政政策的收紧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也带来一定的影响,新医改后XX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为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两个方面,这会使得医院的药品等渠道的收入下滑。在XX补助不足情况下,医改政策虽提高了部分医疗服务项目的单价价,但XX补助也难以弥补医院资金的缺口。受历史原因及管理体制原因影响,我国公立医院自身管理能力薄弱,财务管理水平不高,面对新环境的变化,整体抗风险能力弱,从而使自身面临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类的企业之中,直接影响着其长远和健康发展。在新医疗改革的背景下,与医院相关的筹资、运营、投资和资金回收每个环节都蕴藏着风险发生,为应对内外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对财务活动各环节风险的把控,只有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避免因风险带来的损失,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Z中医院创建于1959年,主要负责全省中医服务,涉及的业务涵盖中医药医疗、中医药教学、科研等业务,还涉及预防保健业务,是所在省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整体实力位居国内前列。Z中医院坚持“科教兴院”战略,一直以来医院致力于多学科的发展与融合,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随着2009年医改政策的推进,新的医改政策及医疗服务定价机制都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最后体现在财务上,对医院财务状况造成巨大影响。
Z中医院当前的运作模式还主要为举债经营,在资金流不充足情况下经营压力较大,随着外债的增加,医院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也在加大。受历史原因影响,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执行的财务制度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传统的企业财务制度相比,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对风险的认识及风险管理的关注点不够。同时,从人员构成情况看,Z中医院现有的院领导多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对财务在一个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对财务人员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做账、管钱层面,没有对财务岗位进行细分,对财务人员也缺乏考核,管理型人才缺乏。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不高,风险管控水平弱。从Z中医院目前的财务情况看,Z中医院尚未建立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同时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资金预算、资金收支、固定资产投资、基建等重要事项上均未形成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审批流程及风险评价机制,这也是Z中医院面临最大的潜在风险所在。
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医院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结合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以Z中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Z中医院现有的财务状况、财务风险及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并对Z中医院财务风险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功效分析法进行量化,结合分析出的结果提出防范Z中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对策,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财务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本人作为医院财务人员,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近几年深刻体会到大环境给医院发展带来的冲击,也影响着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医院财务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本人在日常工作中,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也参加一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参与管理工作,但目前的做法很多也是流于形式,属于事后补救、亡羊补牢,还徒增工作量,起不到应有的防范作用。如何通过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提升工作效率是作者时常遇到并思考的问题,也是Z中医院为代表的公立医院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对财务风险的理解,以Z中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财务管理现状及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此提升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控制能力。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关于财务风险相关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是基于企业财务进行研究的,关于医院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管理。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其不以盈利为目的,在XX财政支持下很少会受到资金不足的困扰,学者们对公立医院财务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新医改背景下也受到了资金问题困扰,公立医院也面临着潜在的财务风险。本文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公立医院,充实了有关医院财务风险管方面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文章的参考价值。
(2)实际意义: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要保证企业长久发展就必须减少财务风险发生对企业自身的冲击。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造成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医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国家政策变化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对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规范Z中医院财务管理行为,规范各种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的行为,提高Z中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促进Z中医院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术研究领域中,与风险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活动起步相对较早。据悉,财务风险控制理论基于风险管理得以形成和发展。Henri Fayol(1916)认为,企业管理工作等同于技术、商业、安全、风险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相加之和。上述活动中的“安全”即为风险管理雏形。Altman(1968)率先提出5变量Z值判定模型,在他看来,财务风险规模应参考以下指标予以判定,即流动性、活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等。Ross(1990)研究财务风险时,对财务概念的主要见解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进行举债,由于举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所拥有的自由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到期的债务。Whitaker(1999)的想法类似,他认为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当前的债务繁多,企业目前持有的自由现金流无法偿还的主要表现。Sally Mcclean(2016)以欧盟债务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的因素,他指出,上市公司的管理与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的运营成本。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到目前为止还在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问题的分析水平、要考虑的因素以及研究问题的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Thomas(2018)运用比率分析法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和成长能力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这个更适用于中国的行业。研究认为,每个行业都应有相应合适的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Baofeng Huo(2020)认为,通过国际环境认证能够促进财务风险递减。与此同时,企业销售增长形势无可避免地受到标准管理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此为背景,企业在优选环境管理系统时应进行着重考虑,力求通过环境认证去平衡存在于财务风险和销售增长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据悉,在国内学术研究领域中,以风险管理为课题的理论研究活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熊学华(2011)认为,企业在识别财务风险时应具有整体意识,通过分析资金流动、投融资活动、资金回笼等工作,实现对募资、投资、资金回收风险的精准识别,尽可能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孙黎颖(2018)认为,公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财务风险是因不确定事件影响而导致医院财务出现资金短缺、收支不平等问题的风险,极易使公立医院陷入到被动发展状态中。周月(2019)认为,医院财务风险属于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首先,外在因素与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有着密切关联。其次,外部因素包括盲目筹资、管理方式科学性不够、管理层缺少危机意识等诸如此类。陈嘉玮(2017)结合公司的具体财务状况,选取了能准确解释公司未来发展能力的10个指标,充分利用行业内106家上市公司的每一年度财务统计资料,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框架体系。张云(2018)认为,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的经营战略、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等多种风险,需要企业管理者选择对应的具体指标和预警识别方法来控制风险。张潇丹(2023)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上海药业集团,全面的分析了上海药业集团的很多相关信息,从其行业的性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现状再到企业财务报表中相关的数据等,根据所了解的企业情况,结合多维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这个评估模型能够帮助企业针对财务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依据其主要的评估结果,进行更加细致的预测,有效地预防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1.3.2 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William CA、Heine RM(1964)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属于是管理手段中的一种,能够抑制潜在风险出现,最大化的保护企业资产完整性。Suvir Varma(2002)基于企业组织结构及其所处发展阶段发现,伴随着企业所处内外部发展环境改变,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出现。为避免上述情况产生,企业应注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实行。Paul Sweeting(2017)结合金融行业运营特点,就如何规避财务风险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是构筑切实可行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深入讨论风险管理工作所对应的企业内外部发展环境,三是加强对定性和定量技术的综合应用。Ahmed Elbadry(2018)认为,,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财务指标能够给风险带来各种影响。譬如,对于操作风险而言,资金充足率、资产利用率、杠杆率等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存在比则能够带来显著负向影响;对于信用风险而言,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分别能够带来负向和正向显著影响。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学者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考虑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对财务风险的本质、类型、诱因等进行深入讨论,习惯性将财务风险概念、财务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策略拟定和执行视为讨论重点。张凌和刘军(2007)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兼具分散性、不确定性、转移性等显著特点。如果企业能够通过财务指标和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降低财务风险出现概率,其利润空间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李光荣和李风强(2017)发现,在判定企业财务风险时,可以加强对反之传播神经网、人的神经网方法等各种方式的综合应用,继而实现对财务风险的精准识别、监督和有效管理。姜剑秋(2019)认为,现代企业应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意识,尊重企业发展概况提升其募资管理水平,在妥善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的同时,抑制募资风险出现。孙雪莹(2023)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设计切实可行的收益分配方案,促使收益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点,继而获取相对理想的收益分配风险规避效果。
1.3.3 关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医院属性影响下,国外专家学者在入研究医院财务风险时,往往会基于其会计制度进行深入讨论,旨在促进医院投资收益实现最大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知名学者Umapathy提出,在实践活动中,非营利性组织同样会受到财务风险影响。譬如,不可控成本持续攀升、预期回报难以如愿、组织的经营管理人员应积极采用相关手段进行风险的管理。但即使是非营利性质的医院,也会有其他组织资助,这与中国公立医院主要依靠XX财政补助的情况有所不同。
纵观国内学术研究领域,存在以下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吴苗苗(2019)认为,国内公立医院之所以频频出现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其实与风险预防机制存在缺失、资金募集渠道过少、缺少顶层设计等有关。邹玉龙(2019)认为,国内公立医院应通过落实以下举措提升其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一是着重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二是将预算管理工作视为重点来抓,三是优化医院物价管理水平,四是提升固定资本管理和成本管理度。师海逢(2018)认为,医院财务工作存在诸多短板。譬如,内部控制体系尚未确立、风险评估意识匮乏、财务内部控制管理风险意识薄弱等。蔡礼敦(2018)认为,医院应基于预警管理理论打造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警告机制,持续改进其内部控制管理流程,打造健全且具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体系,着重强化其风险预防意识。伴随着上述举措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保障。陈佳鑫(2019)认为,医院在监测财务风险时应加强对流动比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指标、资产负债率指标等各项财务指标的合理应用,以此为基础,持续完善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继而获取理想风险防范成果。王敏(2023)认为,提升资产管理力度、着重培养财务工作人员、丰富医院资金渠道等举措皆有助于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确立,减少财务风险出现。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研究财务风险时,对其概念、管理现状、诱因、应对策略等做了深入分析。相较于国内研究行为,国外专家的研究起步时间相对较早,且以盈利为目的,这一点与国外研究存在诸多差异。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以医疗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为重。近些年来,国内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关的理论研究活动不断涌现,不过结合医院分析其财务风险的案例相对较少。已有国内文献资料并未结合医院从事行业及其所处内外部发展环境做进一步分析,所获研究结论尚未通过实践检验,亟待完善。
1.4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首先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再通过知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与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文献,对财务风险相关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为全文的撰写提供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选取Z中医院为研究对象,以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财务角度分析了经营下存在的财务风险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以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预警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以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为实际研究对象,归纳总结Z中医院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文章以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分析法判断Z中医院财务风险程度,结合分析出的结果提出防范Z中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对策。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进行总结,总结国内外有关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内容和构思。
第二章为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明确了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和本文使用到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分析:介绍了Z中医院的发展状况,从筹资、运营、投资、现金流回收管理方面对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为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评价:为进一步分析Z中医院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及现金流回收情况对Z中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第五章为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结合前文的分析结果及Z中医院财务风险的评价结果,分别从投资管理、运营管理、筹资管理、现金流回收管理等方面提出防范Z中医院财务风险的对策。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总结本文得出的结论,同时分析文章现有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1.5.2 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2章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1 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财务风险可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可广义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指的只是包含企业的债务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则是指可能会使公司业绩偏离投资者预期的潜在风险,这种潜在风险很有可能会对公司业绩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威胁。本文主要从广义上分析公司各种财务上的风险,包括在其生产经营和业务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筹资的风险、投资的风险、经营的风险、现金流量的风险以及收益分配的风险,本文基于这五个风险,对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做了详细分析。
(1)筹资风险:主要指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加上市场经济的供应和需求关系两者之间也是不断的变化,导致企业因获取收益或进行资本运作而导致自身产生过量债务,从而无法及时偿还债务的一种风险。导致企业产生筹资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企业决策失误而导致资金使用偏离了预期效益,或者由于企业融资的方式太过单一,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筹资风险。根据这些风险可能产生的因素,筹资风险我们可以主要的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企业外部风险,一个是企业内部的风险,内部风险大致可以划分为权益类和负债类这两类;外部风险大致可以划分为政治或者法律风险、财务或者投机风险等。本文主要对内部筹资风险展开研究。
(2)投资风险:是指由于内各种原因引起的异常财务状态,例如从资本投入到结束时,内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导致其投资的收益远小于其预期的收益。投资风险有两个主要来源,即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直接投资失败的风险,或其它客观因素产生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使得实际回报率与预期大相径庭的风险。
(3)经营风险:是指因业务风险所引起的资金损失风险。由于一些大型的投资企业没有正确合理地安排其资产,所以无法准确地预测资产的数量和范围,从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可以分为两种: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以及存货的周转风险,企业应及时处理这些风险。
(4)现金流量风险:对于所有的企业来说,流动的资金就是企业启动的动力,就像汽车的马达一样,带动企业不停的运转。如果企业现金流量不足或资金链断裂,必然会令企业的生产经营停滞下来,甚至难以为继。现金流量风险一旦兑现甚至可能令企业陷入重大生存危机。因此企业高度重视企业对现金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以及预算情况,制定合理的资金收支规划。
(5)收益分配风险:企业如果没有正确计算以及合理分配自身在生产经营中的所有收益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从理论上讲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外部的筹集,二是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盈利留存。但企业如果没有合理地分配自身收益,给投资者过多的分配其收益,就意味着企业在后续生产经营资金不足时需要依靠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必然会有更高的风险及成本。相反,如果企业将其收益过多地留存用于自身发展而对外部投资者分配不足,则也会令企业吸收投资的能力下降,并令自身的估值受损。
2.1.3财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风险管理相关方法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企业利用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法对未来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再结合多种风险控制手段,对识别出的不同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保障经营活动按照计划开展,从而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使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降到最小,最终为提高企业价值而服务。财务风险管理包括财务风险识别、财务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各环节,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风险评价。
(1)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对风险做一个定性判断。一般在风险发生之前,企业通过相关方法及时识别出当下业务流程中存在风险的可能性及影响大小。只有成功的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才能为后续的环节打好基础,让风险度量及风险控制环节得以执行。
(2)风险评价是指将识别出的风险利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方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此环节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直接关系到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
(3)风险控制是建立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是指对识别出的风险对进行深度分析,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控制包含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两个方面,制度控制指的是制定企业经营活动中与风险相关的制度,比如人员设置、组织架构设置、运营流程设置等。技术控制指的是风险控制的方法,利用技术手段降低风险,风险降低的常见手段包括风险分散法、风险转移法、风险转换法、风险回避法等。
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客观性决定了财务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周期性的过程。因此,在实施财务风险管理计划过程中,企业应根据风险的变化,随之修改财务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动态的风险管理方案,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对偏离目标的方案及时修正。
2.2 财务风评价的方法
在当前阶段,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经常被用于财务风险识别活动中,现对常用财务风险识别方式做进一步梳理。
2.2.1 定性分析法
(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即专家意见法。这一方式方法需要结合调查与实施。作为调查者应注重调查表设计,然后遵循相关要求主动性各个专家进行循证。德尔菲法拥有独树一帜的既定流程。首先,专家选用匿名方式去提交其专业意见;其次,在操作环节,一旦出现意见分歧,慎重起见,则需要进行多次循证和反馈,并注重查漏补缺。由此所获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信度。甚至能够打破权威,做到兼顾方方面面的指导意见,获取新的研究结论。使用者应注重问卷设计和专家选取,选用专业方式方法去分析数据潜在价值。在评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等实践活动中,德尔菲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故障树法
故障树法能够结合合研究事件去分析某一故障,秉承层层递进的原则,将故障进行拆分,选用图形呈现拆分过程。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方式,能够将存在于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如果具体到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估活动中,企业则需要本着化整为零的原则去拆分财务风险,以此形成切实可行的财务指标,定性的评价财务风险带来的各种影响。
2.2.2 定量分析法
(1)财务指标分析法
财务指标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不同企业财务状况的比较分析,对困境企业和费困境企业两部分样本进行分类,并选定指标变量,最后将其排序情况对财务风险做出预警。
(2)功效系数法
该方法依据多目标处理理念,对待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给予上限、下限设定,分别对应指标的满意程度与不允许程度,在选定体系中包含的具体指标后,通过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相应的功效系数值,之后利用加权平均方法汇总计算出综合结果,根据综合值进行具体的评价分析。
(3)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需要解决的多个问题分层为相关准则,然后使用数值对它们进行量化。从困难到容易,从容易到解决复杂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计算过程相对方便,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以Z中医院为例,在识别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此次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本文将以Z中医院为例,在识别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此次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对Z中医院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2.3 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3.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X的学者威廉姆斯和查理认为,我国可以通过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来有效的实现企业的风险管理,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的流程主要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最后的控制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的发现风险点,并及时的制定合理的改正措施,大大降低企业风险损失成本。该理论明确指出,风险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降低由风险引发的各种外部的负面影响,并采用合理的方式。风险管理的特定程序理论是一种现代科学的管理技术,这种管理技术是把风险的识别、度量以及相关的控制相互融合在一起,它将现代风险管理与科学系统地结合。基于这些理论知识,本文为了更好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情况,选择恒大集团的财务作为研究对象。
2.3.2 预警管理理论
预警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预警学说,西方经济学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比较的关注,他们在1930年就提出了相关的预警模型,给企规避风险带来的冲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财务预警的模型按照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定量和定性分析。我国关注到预警管理稍晚,最早的研究是在1980-1990年才进行,但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管理理论是1993年由佘廉教授提出的。预警管理的学者研究的主要思路都是认为企业面临的所有的风险或者经营的不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经过问题的积累产生的,所以这些风险都是可以依靠预警模型提前进行准备和防范。预警模型依靠的也是通过企业信息的输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目前企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同时和财务风险也是息息相关,通过预警模型也很好的控制了财务风险。
2.3.3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理论中具有代表性,能够很好的帮助企业治理业务,这个理论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被X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其主要的含义就是委托人为了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盈利的目标,自身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但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他们就会聘请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经营公司。这种管理权和所属权归属不同的情况也会产生很会的问题,主要是面对的信息源不同以及看待问题的态度也不同,在利益面前会产生相应的冲突。我们知道目前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逐价值以及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所有者和经营者面对的市场变化的感知有所不同,利益的出发点也不同造成了很多难以确定的运行结果。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也会面临利益选择的问题,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不惜损害所有者的利益,这就会产生管理者的道德风险。
为了避免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别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双方需要签署一份合约,约束双方都从公司经营且产生最大化利益的角度出发,使两者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我国公立医院的举办就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的情况,所有者是我们的XX,而经营者是医院的院长以及其他管理者,XX就是提供资金的支持,院长主要运营医院的发展,但是面对的信息来源有所不同,导致出现了很多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机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知道院长等经营人员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帮助自己获利,但是作为所有者的XX的主要目标是为人民提供帮助并满足他们的看病需求。目前虽然院长等经营者会给XX提供很多的财务数据以及经营数据,这样XX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管效果,但是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仅仅只能够反映一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不能反映整个就医的流程,就医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很难直接监督。所以对于医院来说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及时关注公立医院的经营动态状况。
第3章 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3.1 Z中医院概况
3.1.1 Z中医院简介
Z中医院成立于1595年,通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了A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主要的任务不仅仅是中医药的医疗工作,还有很多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预防以及保健等工作,通过教学给中医领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也为中医研究提供了基地、同时进行了很多创新项目,在中医领域占领了核心地位,是全省干部保健定点医疗机构。
Z中医院是一家具有竞争力的医院,目前的运营政策是实行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对党建工作非常的重视,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获取了很多的荣誉称号:A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A省”文明单位”等,同时也是示范亿元、先进单位,而且还获取了很多的奖项:改革创新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中医药民族品牌医院,并首批被命名为省级”诚信医院”,Z中医院在A省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随着国家政策变化及医疗改革的推进,Z中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列发展难题,财务风险也显现出来。
3.1.2 Z中医院的组织结构
图3-1Z中医院的组织结构图
如图3.1所示,Z中医院主要分为行政科室、医技科室、临床科室和其他科室。现有科室有61个,其中49个是临床科室,12个是医技科室;有18个临床教研室,还有很多的诊疗服务中心:名医堂、传统疗法中心、特需诊疗服务中心(国际医疗部)、传统疗法中心和治未病中心等。
财务科作为行政科室,统领了医院的日常经营的工作,是医院核心的部门,因为医院的各项开支以及收入活动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支持,所以很多工作都要联合财务部门进行规划,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经营活动过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Z中医院财务状况
随着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公立医院推行了很多方面的变革,包括支付方式、医院的补偿政策以及更加透明化的医药价格,同时XX以及新医疗也大不断地推行惠民政策,这使得公立面临的挑战不断地加大,Z中医院收入来源,资金筹措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2015年新医疗改革给Z中医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医院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营成本在上升,结余水平也在下滑,Z中医院2017-2023年业绩变动如下。
表3-1Z中医院主要财务状况的变化(单位:万元)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资产总计 | 147339.13 | 143686.40 | 142023.39 | 137621.10 | 129270.96 |
负债合计 | 66065.12 | 63494.46 | 63672.71 | 62947.06 | 62560.04 |
净资产合计 | 81274.01 | 80191.94 | 78350.68 | 74674.04 | 66710.92 |
财政收入合计 | 6437.55 | 5819.8 | 10191 | 12898 | 6071 |
收入合计 | 141216.88 | 145391.73 | 159021.98 | 144738.27 | 155329.38 |
结余合计 | -1865.69 | 1028.50 | 176.44 | 1000.60 | -7293.84 |
从表3-1可以看出,近几年Z中医院发展总体较平稳并有一定程度放缓,资产总额从2017年的147339.13万元下降到2023年的129270.96万元,医院整体规模在收缩,资产规模出现收缩的主要原因还是所有者权益下滑的幅度大于负债下滑幅度所致;从销售收入情况看,近几年销售收入整体呈现较小幅度上涨,2023年销售收入规模达到155329.38万元,但结余整体较少且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尤其是2023年,Z中医院结余为-7293.84万元,此外,今年的财政资金拨付额度受到上年财政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影响,由于上年医院的预算执行情况不太理想,2023年的财政收入只有6071万元盈利状况进一步恶化,这也加剧了Z中医院面临的风险。
3.3 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2009年Z中医院在国家推行改革的政策下进行了医院的改革工作,主要的改革方面包括:诊疗分级制度、单病种付费、取消药品及耗材加成销售等,这些改革也使得亿元面临很多的问题,医疗成本大幅上升但对应的收入却是下降,而且财政的补贴也是不断地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民营医院也逐步的壮大,占据了很多的市场份额,导致Z中医院的市场份额不断地减少,不再是独占市场的格局,同时民营医院不仅关注就医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关注医患对环境的要求,而且给出的工资水平也比公立医院高出很多,对人才有足够的吸引力。Z中医院面对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情况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加强医院基础设施的更新以及不断地开设分院等,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是由于之前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相关的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模式过于制度化以及经营体制不畅等,而且在资金上是XX差额拨款,这使得Z中医院在更新模式上面临很多的财务风险,包括:运营、筹资以及投资等方面。
3.3.1 筹资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潜在能力是偿还能力,它能够看出经营主体潜在的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的好坏可以从短期和长期进行分析。作为股东更想用债权人的提供的资金去做高风险的投资,以此来赢得更多的利润;但对于债权人来说,假如公司投资的行业回报率太低,那么债权人将得不到较高的利息收入,所以,不管是公司还是债权人本身,公司的偿债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利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表3-2为近几年Z中医院2017-2023年偿债能力指标变动情况:
表3-2 Z中医院2017-2023偿债能力指标变动情况(单位:万亿)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流动比率 | 1.49 | 1.46 | 1.46 | 1.43 | 1.22 |
速动比率 | 1.39 | 1.38 | 1.39 | 1.37 | 1.15 |
资产负债率 | 44.84% | 44.13% | 45.12% | 46.74% | 48.39% |
图3-2 Z中医院2017-2023偿债能力指标图
从短期偿债能力情况看,近几年,Z中医院的流动比率处于下降趋势,同时速动比率也是处于下降趋势,流动比率从2017年的1.49下降到2023年的1.22,速动比率从2017年的1.39下降到2023年的1.15,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负债下降幅度小于资产下降幅度引起,Z中医院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不断下降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说明Z中医院面临一定程度的短期偿债压力。
从长期偿债能力看,通过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医院长期到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其资产负债率是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资产负债率不仅可以体现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同时也能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企业借款占企业资产的比例,体现了企业通过借款为企业创造收益的能力。该指标能够展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反映了企业的负债的水平以及负债的利用程度用来评价企业负债水平,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很多收益。从长期看,Z中医院资产负债率出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但2018年后,随着Z中医院负债规模的扩大,Z中医院资产资产负债率出现了迅速上涨,2023年资产负债率增长到48.39%,远高于同行业41.05%。说明Z中医院存在较大的长期偿债压力,潜在的财务风险较高。
3.3.2 运营风险管理现状
(1)从资产周转效率看Z中医院运营风险
医院的周转能力可以体现其运营能力,周转能力包括资产的周转能力、资金的周转能力以及存货的周转能力等,这些指标都能够体现医院的资产周转速度以及整体的资产管理水平。另外我们都知道,医院每天的医患人数很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部分医患临时被送往医院导致不能及时联系上家属,但是医院需要及时的救助就会产生药品赊销的情况,导致产生不断上升的应收账款的情况,本来用来维持医院运营的资金被占用,这样会导致医院面临不能稳定发展的风险,此外,医院的核心支出是药品以及医用材料,存货的周转能力也是影响到医院资金的回笼情况,从而影响医院的运营情况,及时的分析和关注医院的运营能力,能够防范潜在的运营风险。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是医院营运能力的核心指标。在一定时期内,这些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的营运效益越高。结合Z中医院2017-2023年财务数据,Z中医院营运能力指标分析如表3-3所示:
表3-3 Z中医院2017-2023年营运资产周转情况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6.65 | 5.25 | 5.57 | 5.12 | 4.28 |
存货周转率 | 11.98 | 11.57 | 13.09 | 13.58 | 14.13 |
总资产周转率 | 0.94 | 0.95 | 1.03 | 0.93 | 1.12 |
从表3-3Z中医院2017-2023年营运资产周转情况可知,Z中医院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下滑趋势,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放缓,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7年的6.65下降到2023年的4.28。Z中医院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收医疗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应收医保款,现行的医保政策明确规定病人治病医保部分的费用是由医保统筹安排的,一旦出现医保拨付不及时、违规医疗报销等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应收医保病人医药费及扣罚款项,加上近些年医保报销比例在不断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部分的应收款项。这些因素造成长期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同时发现,Z中医院的存货周转率虽近几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整体整体不高,表明Z中医院存货周转速度放缓,同时存货周转情况还反映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存货周转情况表明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以后Z中医院没有及时减少药品、药材的积压,这也极大加剧了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
(2)从收入结构看Z中医院运营风险
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医疗服务性收入和XX定期的财政补助,表3-4为近几年Z中医院2017-2023年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表3-4 Z中医院2017-2023年收入构成情况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医疗收入 | 110739.54 | 116009.37 | 126372.60 | 119976.41 | 120789.72 |
财政补助收入 | 21437.55 | 20819.80 | 25190.50 | 27898.71 | 26070.90 |
其他收入 | 9039.80 | 8562.55 | 7458.88 | 6863.14 | 8468.76 |
收入总计 | 141216.88 | 145391.73 | 159021.98 | 154738.27 | 155329.38 |
图3-3Z中医院2017-2023年收入构成情况
从表3-3和图3-3可以看出,近几年Z中医院医疗收入和财政补助收入呈现上升的趋势,除医疗收入外即为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约为4%-9%之间;医疗服务收入增幅也不大,尤其是2020-2023年相比较2018年而言,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医改政策的变化对Z中医院的日常医疗服务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相比2019年总收入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他收入在Z中医院的收入结构中占比较小,占比约5%左右,也说明Z中医院的收入结构很单一,Z中医院其他收入如科研教学收入、医疗保健收入等新经济增长点带来的收入极少,这样单一的收入结构在新的医改政策下不利于Z中医院的长远发展,也会潜在的转化为财务风险。
3.3.3 投资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公立医院的投资有别于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其投资主要为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新建厂房等,表3-5是Z中医近几年实物资产情况。
表3-5Z中医院固定资产情况表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固定资产 | 49433.43 | 53395.89 | 50981.45 | 49128.56 | 47996.84 |
在建工程 | 2723.31 | 203.50 | 263.32 | 1070.22 | 5392.09 |
无形资产 | 695.77 | 604.93 | 639.13 | 781.64 | 1456.93 |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 | 35.87% | 37.72% | 36.53% | 37.04% | 42.43% |
从表3-5的数据可以看出,2017到2019年固定资产在增加,但2019年到2023年固定资产的净值却在减少,主要原因系累计折旧的增加。一方面是老房改造项目,老门诊楼整体拆除、感染楼部分拆除,为传承创新项目大楼建设腾空场地,处置这些房屋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少。从在建工程变化情况看,近五年每年都有在建工程,并且数额在不断增加,Z中医院在不断拆除老房子设施的同时还开工了传承创新大楼的建设,这些都造成在建工程的增加,同时废除的老房也导致固定资产的减少,但是2020年和2023年的收支结余仍为负数,在结余连续三年为负数的情况下,还进行长期的投资,导致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
3.3.4 现金流回收管理现状分析
现金流量体现的是企业内部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流入和流出,Z中医院2017-2023年现金流量变化情况见表3-6所示。
表3-6Z中医院现金流变化情况表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经营活动 | 3313.34 | -3449.4 | -3221.09 | 6738.61 | -6160.46 |
投资活动 | -2586.98 | -4267.27 | -2920.32 | -2796.06 | -2897.56 |
筹资活动 | -382.35 | -448.99 | -161.79 | -419.52 | -397.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344.01 | -8165.66 | -6303.21 | 3523.04 | -9455.3 |
从表3-6Z中医院近五年现金流量变化可以看出,截止到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及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均为为负值,呈现流出状态,而不断增加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说明Z中医院近几年经营情况整体不佳,经营活动没有为医院创造现金流入,同时医院将大量流动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建造中,资金被套死,医院没有实现”扭亏为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流出但流出量在减少,表明Z中医院近几年筹资的主要方向还是以偿还以前积累下来的负债为主。Z中医院整体经营风险较大。
由于Z中医院是公立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遇到重大急诊病人或者”三无”病人,救人看病放在首位,产生的检查费以及医疗费后续才会收取,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应收账款,若医院的应收账款相关回款政策不健全,会导致医院产生坏账的可能。除此之外,随着XX出台的一系列的医保政策,这些政策都是用来帮助病人降低看病费用且统一用医保进行付款,Z中医院是当地医保报销的定点医院,要根据XX的相关政策调整收费模式,需要医院先行垫付一定的医疗费用,后续XX会进行统一的结算,但是由于XX拨款的速度不好把握,有时能够及时结算,但有时又会拖很久,导致医院也承担了一定应收账款的风险。另外,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是分开的两个部门,由于医保的使用很频繁,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接也是很频繁,但是并没有制定很好的对账机制,医保部门的人员登记账务时也未按照对应的记账日期来,导致很多账务核对不上,当月收到的款其实并不是当时实际发生的金额而可能是前几个月产生的费用,经过长期积累很多账务无法核实清楚,也拖延了回款的时间。Z中医院2017-2023年应收账款变化情况见表3-7所示。
表3-7 Z中医院应收账款变化情况表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应收账款 | 24842.02 | 28663.31 | 24552.41 | 15551.78 | 17702.45 |
流动资产 | 93886.62 | 88882.07 | 89539.49 | 86640.69 | 74425.10 |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 | 26.46% | 32.25% | 27.42% | 17.95% | 23.79% |
从上表3-7中的数据可以看出,Z中医院其实面临很高的应收账款风险,流动资产中有32.25%是应收账款,这个应收账款的比例算比较高的,这样的情况下医院面临款项收不回的风险,很容易产生坏账。这表明Z中医院响应XX的医改政策以及后续的医保改革也使得医院面临了很多应收账款的情况,这些应收账款情况需要高度的关注。
3.4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3.4.1 筹资渠道单一
Z中医院作为省内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资金主要来源为财政补助收入、贷款和其他收入等。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是公立医院重要的筹资来源,分别是经常性补助和专项性补助,该财政补助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院解决资金需求,满足医院的日常经营运行和发展。近年来,在新医改政策影响下,财政补助向一级、二级医院倾斜,对三级公立医院的补助逐年减少,Z中医院不得不采取别的筹资方式来平衡日常的经营开支。公立医院最常用的融资模式是银行借款,但受制于医院项目贷款的政策性要求,目前银行给医院提供的贷款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与商业信用融资方式一样,只能缓解短期资金压力,但不能用于医院长期基础建设,这显然融资渠道太过单一。在近几年XX财政补助资金减少情况下,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支持,Z中医院也开始通过向外面借款来缓解资金压力,表现在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如图3-7:
图3-4 Z中医院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图
在筹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Z中医院通过扩大负债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2018年后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明显上升,从最低的44.13%上升到2023年的48.39%,医院资本结构开始出现不合理,这进一步加大了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
3.4.2 应收账款管理薄弱
医院的运营管理中应收款管理是核心的管理方向,而Z中医院面临着应收款管理的风险,对其管理的重视度不够。通过计算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发现水平在行业中排名靠后,说明回款速度较慢,严重影响医院资金流动。其薄弱点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一是临床科室对医保政策不了解,没有对收费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农合核减金额,不合理的收费还造成医保罚款,增加了坏账准备的风险;二是医疗保险费用的结算不准时,医疗保险在分配时不能考虑的很全面,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大型医疗事故费用比较难以收回,这样占用了医院大量的资金以及资源,导致医院的流动资金不够支付正常的经营,使得医院陷入财务困境的恶性循环当中;三是应收款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完整,而且执行力也不够,没有建立催收机制。Z中医院也是关注到了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实际经营情况相对复杂,很多政策并不能实际的落地,导致在应收账款管理的执行中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四是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没有将医保相关政策信息及时跟进。
3.4.3 重资产投资弱化了盈利能力
为了使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所设置的投资战略目标应当是不同的,医院作为民生行业,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多地采取的是稳定的投资策略。Z中医院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的预算制度,对于重大投资,由高层主观意愿最终决定,缺少集体决策的过程。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没有科学评估依据,医疗设备的采购与投资会存在盲目性。公立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更新并没有严格的监管以及审核制度,导致医疗设备产生不必要的更新,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 。很多医疗设备都是够用的,但是部门的设备整理存在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重复购买的现象,导致很多设备被搁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占据了大量的资金。近几年,Z中医院在不断拆除老房子设施的同时还开工了传承创新大楼的建设,这些都需要巨大资金的支持,在医院收支结余为负数的情况下仍进行大量投资,导致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
3.4.4 医院成本意识淡薄,业务成本居高不下
Z中医院规模在不断壮大中,相对经济收入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收入直接被成本抵消了,甚至成本的增加高于收入,以至于盈利水平处于低位,造成Z中医院的发展并不能达到实际的要求。
新医改之后,取消药品加成,药品收入对于医院来说不仅没有赚钱,甚至可能赔钱,降低药占比是每个医院面临的问题。本身药品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库存成本较高在医院的各项支出中,Z中医院往往对药品库存和管理成本不够重视,甚至忽略了这一成本。大量药品的购入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还增大了药品的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虽然Z中医院计划严格控制药品的购买成本,减少购买药品所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忽视了购买药品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因此,药品管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图3-8可以看出,Z中医院药占比每年呈下降趋势,但是2019年以后购入的药品越来越多,而产生收入在减少,表明存在闲置的药品,因无法及时转化为现金流,使得流动资金长期被占用,反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图3-5 2017-2023年药品存货成本与收入情况
3.5 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外部原因
(1)外界环境的变化复杂
2019年底突然的新冠疫情,对各个行业产生了重大的打击,对于医疗行业影响同样很大。Z中医院门诊受疫情影响只能选择停业,此外对住院的病人及陪护也制定了一些限制条件,比如提供24小时内核算阴性报告,导致一大部分病人非紧急必要选择居家疗养。这一影响持续到2020年底,在报表上的反应的就是收入急剧下滑,医疗盈余从2019年开始转为负数,之后的三年都是负的,对医院的日常可持续经营产生严重的威胁。2023年虽然进入后疫情时期,但是这种不可逆的影响依然还在延续,2023年底本期盈余达到历史新低,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已经不够支撑。
(2)行业环境的竞争激烈
Z中医院作为当地唯一的三甲中医医院,连续几年一直占据医疗市场很大的份额。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出台了很多补助政策,导致民营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在2020年当地民营医疗机构就已经达到200家,越来越的中医馆、养生馆通过中医针灸推拿项目分流Z中医院的病人,此外,民营医疗机构在很多方面优于公立医院,比如:优异的服务水平、完善的医疗设备、高超的就医水平以及优雅的就医环境等,Z中医院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丧失市场份额,使得其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3.5.2 内部原因
(1)风险意识淡薄
Z中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双肩挑”,一方面有行政职务,另一方面也是临床业务科室的领头人,他们的很对精力用来解决临床业务问题,比如:医疗服务质量方面的提升以及就医行为的规范等,由于对财务问题缺乏专业性,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往往会被忽视。财务以及后勤工作的开展是医院的整体运营的基础,而且所有的企业都存在财务工作,这样就会伴随着财务风险。同时,医院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知识,没有关注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把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建设放在首要的位置,财务管理人才的建设比较缺乏,,Z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漏洞的原因就是财务人员梯队建设断层造成的现象。
(2)未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2011年,国家财政部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制度中对医院提出很明确的财务状况分析,应包括很多的财务指标,比如过业务收支结余率、资产负债率等。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风险定期评估机制的建立是医院的核心任务,定期的风险评估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让医院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及时对风险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估。在Z中医院财务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是由于缺乏完善而系统化的资金预算机制、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机制和财务风险警示机制,没有提前的风控预警机制,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风险监督不力,往往在风险较大难以弥补、负结余较为严重时才被发现,造成医院资金循环上的巨大缺口和资金链的短期断裂,影响日常医疗服务运营。二是是由于相关评价标准缺失、信息不公开等原因,Z中医院并没有规范定期风险评估的工作,而只是对财务进行简练的分析。很多审批需要风险评估,没有完善的评估政策导致了很多审批漏洞,导致医院面临一定的违规风险。
第4章 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主客观结合:本研究的目标在于,针对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构建评价体系,从而为医院在财务风险评估,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参考。因此,本文在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需要具有客观性,而在财务风险指标构建中则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这一主客观兼具的模型,用于识别其存在的主要风险。
(2)全面性与重要性综合考虑:在构建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所选取的指标应当尽量全面包含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要因素。但考虑到医院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数量非常多的,因此如果将所有因素都纳入到指标体系中的话,就会无法突出重要因素,难以重点把控关键核心城市辐射能力。因此,在此次研究中,本文将基于全面性与重要性考虑,选取出代表性更高的重要指标。
(3)定性定量结合:在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中,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Z中医院财务风险进行更为直观的测算。但另一方面,定量分析对于数据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数据质量会对核心城市辐射能力的评价结果产生可信度影响,数据不足则会使定量分析难以实现。而定性分析则从经验角度,对指标进行判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定量分析存在的不足,可以为定量分析提供参考。所以,在本次针对Z中医院财务风险的评价中,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吸收两种分析方法的优点,降低数据不足和主观性较强带来的影响。
(4)独立原则:独立原则是各个财务指标没有相应的必要关联度,需要在构建指标体系的时候,对于选取的每个财务指标都要非常熟悉,还要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解,不能出现重合的情况,不然会影响最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4.1.2 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建立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时,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指标选取原则及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特点,并参考《医院财务制度》中提出的财务分析指标建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医院财务风险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三层,以医院财务风险为目标层,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为准则层,往下则是具体的指标层,共35个指标,如表3-1所示:
表4-1核心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指标
目标层 | 规则层 | 指标层 | 计算公式 | 符号 |
财务风险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X1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X2 | ||
稳定性收入比 | (财政基本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科教项目补助收入)/总收入 | X3 |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 | (医疗收入+其他收入)/平均总资产×100% | X4 |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 X5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医疗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 X6 | ||
盈利能力 | 资产创收率 | 医疗收入/总资产 | X7 | |
净资产收益率 | 收支结余/平均净资产 | X8 | ||
管理费用率 | 管理费用/(医疗业务成本+管理成本+其他支出) | X9 |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医疗结余/医疗收入 | X10 | ||
成长能力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本期收支结余-上期收支结余)/上期收支结余 | X11 | |
净资产增长率 | (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 X12 |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 X13 |
4.2 基于AHP法的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2.1 AHP法原理及步骤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决策问题进行评价时,需要将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影响决策问题的因素,同时对分析总结出的因素划分层次,进而搭建因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由此来看,层次分析法中包含了多个影响决策问题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又存在一定关联性,而这些因素又因为某种关系形成不同层次,层次进而形成递阶层次模型。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中,位置上处于下层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细化上一层此因素,即说明下层因素是受上层因素支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常由方案层、中间层和目标层组成,其中方案层属于最底层,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可以选择的具体的措施;中间层则是实现目标的中间过程,以及有关的策略、准则;在整个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目标层无疑处于整个模型结构中的最高一层,这一层正是模型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
层次分析法,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评价时,将问题进行划分,使之分解为不同的多个维度;各个维度又可以进一步被分为不同的指标层,然后就可以通过量化定性指标的方法,构造出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进而算出各个层级对于研究问题的权重。由此来看,模糊层次分析法无疑是一种将定量、定性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的分析方法。其模型公式原理如下:
代表第一个维度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
表示在具体的分析对象中该指标的重要程度,然后通过加权平均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绘制层次分析表:将要评价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维度层次,争对每个维度设立具体的评价指标,然后汇总成一个评价层次结构。
2.构建判断矩阵:需要先对层次结构模型进行建构,对两两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进而得到判断矩阵。首先,专家组内部成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对各层次指标相互之间的重要性进行对比,从而打出相应的分数,以此判断两两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更重要。
表42判断矩阵
3.选择评价维度层次和指标。
4.计算权重向量:对于层次分析法而言,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实际上就是在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计算最大特征值。基于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从而获取到判断矩阵,求解评估系统每一项目标的权重。在确定判断矩阵后,根据式(2)计算出最大特征根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最终权重
表4-3平均随机在一致性指标R.I.
矩阵阶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R.I. | 0 | 0 | 0.52 | 0.89 | 1.12 | 1.26 | 1.36 |
6.根据通过一直性检验后的判断矩阵权重计算出最终的指标权重。
4.2.2 指标权重计算
前文构建了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集,并对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做了论述。接下来,本文将从Z中医院日常运营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上一小节构建的模型框架,就模型中所涉及的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详细的计算,从而得出评价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的改进对策建议。
通过专家打分法,本文获得了医院财务风险评价的指标;在本次打分问卷的发放中,本研究分别向高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发放问卷,共发放17份问卷,回收17份,回收率100%。通过取调查问卷结果的众数,构成了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判断矩阵。
(1)针对专家对规则层的打分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而出下表4-4:
表44规则层权重
一级指标 | 偿债能力 | 营运能力 | 盈利能力 | 成长能力 | ![]() |
![]() |
偿债能力 | 1.000 | 0.859 | 2.045 | 3.756 | 6.598 | 1.603 |
营运能力 | 1.164 | 1.000 | 3.021 | 3.117 | 10.962 | 1.820 |
盈利能力 | 0.489 | 0.331 | 1.000 | 4.254 | 0.689 | 0.911 |
成长能力 | 0.266 | 0.321 | 0.235 | 1.000 | 0.020 | 0.376 |
=[1.603,1.820,0.911,0.376]T正规化,可得到一级指标权重:W=[0.340,0.386,0.193,0.080]T。
(2)针对专家对规则层偿债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而出下表4-5:
表45偿债能力维度中各指标的权重
二级指标 | 资产负债率 | 流动比率 | 稳定性收入比 | ![]() |
![]() |
资产负债率 | 1.000 | 2.417 | 2.018 | 4.878 | 1.373 |
流动比率 | 0.414 | 1.000 | 1.426 | 0.590 | 0.900 |
稳定性收入比 | 0.496 | 0.701 | 1.000 | 0.348 | 0.809 |
由表4-5中可知,主观能动下的RI=0.90,而其CR是CI和RI的比值,即CR=0.080/1.12=0.099,值小于0.1,表明满足一致性检验。
(3)针对专家对规则层营运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而出下表4-6:
表46营运能力中各指标的权重
二级指标 | 总资产周转率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1.000 | 2.677 | 3.020 | 8.085 | 2.007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0.374 | 1.000 | 1.478 | 0.552 | 0.820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0.331 | 0.677 | 1.000 | 0.224 | 0.607 |
由表4-6中可知,管理效能下的RI=0.52,而其CR是CI和RI的比值,即CR=0.002/0.52=0.004,值小于0.1,表明满足一致性检验。
(4)针对专家对规则层盈利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而出下表4-11:
表47盈利能力中二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 净资产收益率 | 资产创收率 | 管理费用率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00 | 0.584 | 0.896 | 0.411 | 0.215 | 0.681 |
资产创收率 | 1.712 | 1.000 | 1.096 | 0.685 | 1.286 | 1.065 |
管理费用率 | 1.116 | 0.912 | 1.000 | 0.857 | 0.873 | 0.967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2.433 | 1.460 | 1.167 | 1.000 | 4.145 | 1.427 |
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λMAX-4)/(4-1)=0.013。
由表4-7中可知,资源影响力维度下的RI=0.89,而其CR是CI和RI的比值,即CR=0.013/0.89=0.014,值小于0.1,表明满足一致性检验。
(5)针对专家对规则层成长能力维度下各指标的打分结果进行权重计算,而出下表4-8:
表48成长能力中各二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净资产增长率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 |
![]()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1.000 | 0.426 | 0.365 | 0.155 | 0.689 |
净资产增长率 | 2.347 | 1.000 | 1.048 | 2.460 | 1.197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2.740 | 0.954 | 1.000 | 2.614 | 1.212 |
由表4-4中可知,认知与专业技能下的RI=1.12,而其CR是CI和RI的比值,即CR=0.108/1.12=0.014,值小于0.097,表明满足一致性检验。
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基层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汇总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如表4-9所示:
表49各级风险指标权重
目标层 | 规则层 | 权重 | 指标层 | 权重 | 合成权重 |
财务风险 | 偿债能力 | 0.34 | 资产负债率 | 0.445 | 0.151 |
流动比率 | 0.292 | 0.099 | |||
稳定性收入比 | 0.263 | 0.089 | |||
营运能力 | 0.386 | 总资产周转率 | 0.584 | 0.225 |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0.239 | 0.092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0.177 | 0.068 | |||
盈利能力 | 0.193 | 资产创收率 | 0.165 | 0.032 | |
净资产收益率 | 0.257 | 0.05 | |||
管理费用率 | 0.234 | 0.045 |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0.345 | 0.067 | |||
成长能力 | 0.08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0.222 | 0.018 | |
净资产增长率 | 0.386 | 0.031 |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0.391 | 0.031 |
4.3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分
4.3.1 确定指标类型
各个财务指标有着不同的区间,其值的作用也不同,有的越大越好,有的则相反,有的则是在一定区间内最佳。在使用功效系数法的过程中,有针对评分方式的规定,具体来说,主要有四个指标类型,分别为:极大型、极小型、区间型以及稳定型。
表4–10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类型
目标层 | 规则层 | 指标层 | 指标类型 |
Z中医院财务风险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区间值 |
流动比率 | 极大值 | ||
稳定性收入比 | 极大值 | ||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 | 极大值 |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极大值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极大值 | ||
盈利能力 | 资产创收率 | 极大值 | |
净资产收益率 | 极大值 | ||
管理费用率 | 极小值 |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极大值 | ||
成长能力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极大值 | |
净资产增长率 | 极大值 |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极大值 |
4.3.2 指标均值计算
确定指标标准值或者平均值,在风险评价中非常重要,根据张先治、陈友邦撰写的《财务分析》,里面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各项财务指标规定有针对性的行业标准值,就以此为依据,如若没有的话,就以行业平均值为依据,其中的不允许值就是行业的最大或最小值,考虑到医院所处的行业有一定的不同,每个地方医院数量、水平、公立以及私立的不同,都会影响标准值,所以在这里以Z中医院所在地区的统计局的数据里面的当地三家医院的平均值为行业标准值,再依据它的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进一步确立医院当地的标准值和不允许值。
表4-11当地公立医院标准值
指标层 | 标准值 | 不允许值 | ||
上限 | 下限 | 上限 | 下限 | |
资产负债率 | 0.55 | 0.42 | 0.73 | 0.12 |
流动比率 | 1.80 | 0.65 | ||
稳定性收入比 | 0.75 | 0.20 | ||
总资产周转率 | 4.58 | 1.65 |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13.12 | 11.68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4.88 | 1.55 | ||
资产创收率 | 1.85 | 0.20 | ||
净资产收益率 | 0.22 | -0.32 | ||
管理费用率 | 0.21 | 0.53 |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0.05 | -0.13 |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0.25 | -1.58 | ||
净资产增长率 | 0.39 | -0.26 |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0.54 | 0.28 |
4.3.3 功效系数计算公式
功效系数法中极大型、极小型、区间型、稳定型四类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各个评价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的相应权重,从而计算医院综合功效系数,即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评分。
4.3.4 财务风险等级划分
在实际运用中,财务风险评分数值可以用来衡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我国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研究分析较多,但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等级的划分标准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借鉴企业财务风险等级划分的相关经验,及当地医疗行业中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评价值划分到相应的区间,以界定其所处的财务风险状态。
表4-12财务风险分数评价区间表
风险状态 | 综合功效系数 | 描述 |
极高风险 | ≤60 | 财产风险极高,资产状况很差 |
高度风险 | 60-70 | 财产风险很高,资产状况较差 |
中度风险 | 70-80 | 财产风险较高,资产状况一般 |
轻度风险 | 80-90 | 财产风险较低,资产状况较好 |
无风险 | ≥90 | 财产风险很小,资产状况良好 |
4.3.5 Z中医院综合财务风险计算
根据各财务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出Z中医院财务指标的实际值如下表4-13所示:
表4-13Z中医院财务指标实际值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资产负债率 | 0.45 | 0.44 | 0.45 | 0.46 | 0.48 |
流动比率 | 1.49 | 1.46 | 1.46 | 1.43 | 1.22 |
稳定性收入比 | 0.00 | 0.01 | 0.07 | 0.09 | 0.05 |
总资产周转率 | 0.94 | 0.95 | 1.03 | 0.93 | 1.11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11.98 | 11.57 | 13.09 | 13.58 | 14.13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2.54 | 2.53 | 2.68 | 2.46 | 2.89 |
资产创收率 | 0.85 | 0.91 | 0.99 | 0.90 | 1.08 |
净资产收益率 | 0.04 | 0.00 | 0.02 | 0.00 | 0.01 |
管理费用率 | 0.10 | 0.10 | 0.10 | 0.10 | 0.11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0.00 | 0.02 | 0.00 | 0.01 | -0.05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0.99 | 56.64 | -0.94 | 4.67 | -8.29 |
净资产增长率 | -0.04 | -0.01 | -0.02 | -0.05 | -0.11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0.61 | 0.67 | 0.65 | 0.66 | 0.72 |
根据利用公式计算出的Z中医院实际值、当地行业标准值和上一节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计算出XXX医院四年间的财务风险综合功效系数,量化成具体的财务风险评分值。
表4-14Z中医院财务风险评分表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3 | |
资产负债率 | 14.45 | 14.34 | 14.45 | 14.60 | 15.03 |
流动比率 | 8.86 | 8.77 | 8.77 | 8.64 | 7.93 |
稳定性收入比 | 3.71 | 3.80 | 6.61 | 7.74 | 5.59 |
总资产周转率 | 12.62 | 12.77 | 13.38 | 12.58 | 13.97 |
药品材料周转率 | 6.30 | 5.26 | 9.16 | 10.42 | 11.81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4.92 | 4.91 | 5.03 | 4.85 | 5.20 |
资产创收率 | 2.48 | 2.53 | 2.60 | 2.52 | 2.68 |
净资产收益率 | 4.31 | 4.15 | 4.22 | 4.16 | 4.18 |
管理费用率 | 4.52 | 4.52 | 4.52 | 4.52 | 4.52 |
医疗收支结余率 | 5.92 | 6.23 | 5.94 | 6.04 | 5.15 |
业务结余增长率 | 1.29 | 1.78 | 1.32 | 3.49 | -1.54 |
净资产增长率 | 2.27 | 2.32 | 2.30 | 2.26 | 2.14 |
固定资产净值率 | 3.13 | 3.13 | 3.13 | 3.13 | 3.13 |
财务风险评分 | 74.79 | 74.51 | 81.42 | 84.92 | 79.78 |
风险评价 | 中度风险 | 中度风险 | 轻度风险 | 轻度风险 | 中度风险 |
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本文对Z中医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同时,通过功效系数法,对Z中医2017-2023年的综合功效系数,即财务风险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Z中医2017-2023年间均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其中2019年和2020年为轻度风险,而其他年份则均为中度风险。
4.4 Z中医院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从上文研究分析的结果看,近五年间,Z中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本文认为,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医院要想不断壮大,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必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势必会增加大量资金的需求,以至于加大了医院财务的压力,提高了自身在筹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在新医改的形势下,药品及耗材零加成、财政补助投入减弱、单病种付费等医改政策措施给Z中医院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从上表可以看到,Z中医院资产负债率指标的财务评分逐年降低,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其资产负债率小幅度提高,但始终小于行业均值,而资产负债率作为一个区间型指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应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范围之内,Z中医院过低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了其管理人员对外部资金的运用效率低下,管理者对债务的保守态度会使得医院的运营资金进一步缩减,这会在未来进一步制约医院的发展。
总的来说,Z中医院在新医改开展后,尽管整体业务运营情况尚佳、流动资金充足,但由于其在资金管理、核算管理、违规管理及内部审计等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其在未来可能会面临运营资金短缺、盈利能力减弱、投资收益率较低等财务风险。
第5章 Z中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5.1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从前面财务风险评价分析可以看出,Z中医院的偿债能力处在正常水平,但从2023年开始其财务风险水平上升到了中等风险,如果一直按照这种态发展下去,累积效应会导致未来财务风险加剧。所以,Z中医院必须合理配置负债规模,为避免筹资风险扩大,要保证负债水平与医院自身的经营发展水平同步。
5.1.1 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
Z中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满足专项债的发行主体条件,且目前在建的传承创新大楼建设项目已取得省卫健委、发改委批复,该项目是XX投资的项目,以上都达到发行专项债的基本要求。如果Z中医院发行专项债,其可获得由财政出资或者项目单位出资的项目资本金,该笔资金可以满足10年的建设期需求,偿还方式为项目对应的专项收入或XX性基金收入。Z中医院专项债项目可以采取的是“项目收益测算”方式。新建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预计建筑面积6.2万㎡,拟占地面积约5000㎡,新建建筑主体拟为地上22层,地下2层。涵盖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服务中心、中医非药物治疗中心、治未病及健康服务中心、中医康复中心等模块,打造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该传承创新项目未来预计带来的现金总流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支出后的净流入,足够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最终达到了项目投资既定收益与筹资需求一举两得的效果。
5.1.2 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
作为一家公立医院,Z中医院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面对筹资渠道受限时,Z中医院能采取的方式最好为风险承受,同时要积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间接筹资。
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决定了自身无法自主定价,因此决定了财政投入的必要性。医院直接从相关国家的负责部门取得的正常性或专项性补助被称为财政性补助,该财政补助可以帮助医院减少资金筹集平衡医院的日常经营支出,更好地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Z中医院作为一家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获得的财政补助近几年逐渐减少,与该医院实际收治的病患人数所需治疗补贴相比来说,并不充足。目前财政对于医院的支持包括两方面,一是基本拨款补助,二是财政项目补助。财政对于医院的基本补助每年变化不大,财政资金拨付额度受到上年财政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影响。因此,Z中医院应当做好预算计划,提高预算资金的执行力度,对绩效考评项目进行目标管理,为来年的获得更多的财政补助。另外,财政补助除了基本支出补助,还有项目支出补助,该补助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学科发展、对取消药品加成的补助等等。Z中医院应当抓住政策红利,研究当前财政项目补助的政策方向,完成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项目任务。争取更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及按照政策的要求购置药品和耗材,大力发展中医药优势,不断创新,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帮助。
5.2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Z中医院的应收账款在营运资金中分量较大,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资金运营的好坏。从报表数据可以看出,Z中医院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处在一般水平,而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容易出现粉饰财务报表的嫌疑,此外,截止到2023年底,Z中医院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达到14071.11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80%,长期的应收账款挂账对Z中医院日常运营的资金需求带来挑战。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带来的威胁,Z中医院可采取以下措施。
5.2.1 建立应收医疗款对账和催收机制
首先,通过完善医保基金使用制度,减少应收医保款坏账的可能性。Z中医院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医保管理部门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申请将院内中药制剂、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加强医保管理,积极组织各临床科室对各类医保审核扣减的反馈,减少医保费用扣减。医保也应积极推进DRG付费工作,做好精细化管理。从DRG付费原理、分组标准和病案要求等方面加强对相关科室的专题培训、学习交流等,并积极与临床科室现场反馈DRG付费情况,把DRG付费与院内绩效管理和学科建设密切联系起来,推动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全面落实。除此之外,持续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广泛宣传基金监管法律法规、医保政策规定、欺诈骗保表现形式、举报奖励办法等内容,达到扩大宣传、增强意识、强化管理的目的,积极开展自查,重点对疑似不合理的诊疗、住院、用药、收费行为和异常医保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促进临床诊疗行为更加规范,确保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其次,Z中医院的财务部门设置往来账会计和催收专员,往来账会计定期核对应收账款挂账冲账情况。针对应收医疗款,往来账会计每个月汇总应收账款,并告知催收专员,由催收专员向相应科室发起催收通知,这也需要各个病区的大力配合,若长期回款困难的应收医疗款,需要通过医患协调部门干预,必要时可以选择走法律程序。Z中医院每年年底都会有一些出院病人欠费,这就需要出入院管理科配合催款,如果不交费不可以提供结算单原件。除此之外,医院还有许多离退休老干部住院,他们的费用由曾经的工作单位转款,有的单位比较积极,有的单位无故拖延转账时间,往来账会计需要定期与干部保健办核对挂账金额,至少一个季度确保回款。另外,针对其他应收款中周转金相关的款项,每年定期由财务人员向借款人发起邮件催还款通知,理论上借款时间卡死不得超过一年,避免应收账款的增加。自从Z中医院上线了移动支付小程序以后,每个月不可避免存在长短款。针对短款,应当安排银行出纳每日核对金额是否准确,往来账会计需要勾对短款挂账和冲回情况,必要时,统计好短款名单,让出入院管理科配合联系病人,防止医院遭受信息系统不稳定因素导致的损失。
最后,财务部门应当定期对坏账进行清理,如果长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应当作为坏账处理,继续放在资产类科目,不利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粉饰资产的嫌疑。
5.2.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首先,医保办与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应收医保款的发生。医保办应当定期组织临床、医技和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医保政策法规的学习与培训;督促临床、医技科室严格规范诊疗行为,指导临床科室正确理解和应用单病种付费DRGs付费等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及其应用的含意;定期对出院病历进行抽查,与病案、信息部门协作审核病历登记常规性项目的准确性,病程、医嘱与清单的一致性,病历的合理性等,同时建立与之对应的奖惩制度,以进一步加强对医保费用的控制及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合理使用医保基金,减轻参保病人的实际负担,切实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参保病人的合理权益。
其次,临床科室与出入院管理课应加强联动性,强化预交住院金管理机制,对于平诊病人,应做到先预付后治疗,将费用控制在预付金额内,而对于急诊病人,在先治疗后收费的情况下,做好专人跟进工作,且后续治疗应根据其收费情况而定。加强临床医生的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在符合治疗服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治疗费用和药品等控制在合理的医保范围内,减少患者个人自付比重,从而避免应收医疗款收不回来的局面。
5.3 规范固定资产的投资及管理
5.3.1 规范投资管理
Z中医院的投资项目主要是基础建设类投资和设备类投资。公立医院受其性质影响,大多数管理者对风险持保守态度,因此,Z中医院应采取低风险策略。
(1)规范项目投资审批流程
Z中医院的基建工程进度款支出必须按合同支付,结算款必须按工程结算审计支付。工程超合同部分按医院合同管理办法执行,工程尾款按合同的10%作为质保金。大型甲类、乙类医疗设备和单价 200 万元及以上医疗设备参加XX集中采购,采购需求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确认。除此之外的货物采购的项目预算书、采购需求及最高限价等项目需求主要指标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确认,交采购中心按规定实施招标采购。
医院临床科室可以根据科室需求申请购买医疗设备。如果涉及的预算金额在5万元及以上,项目管理部门需提供预算依据,包括但不限于:论证报告、在用物资(设备)价格明细等。
(2)健全项目投资决策制度建设
对于投资,Z中医院应进行SWOT分析,充分考虑其自身经营的优劣势,以及外界医疗行业市场的机遇与威胁,针对投资项目进行事前调研,加强项目投资论证,尤其是基础建设和高精尖技术大型医疗设备投资,以及跟踪分析其产生的投资回报率,并将项目使用效率作为申领部门请购的科学依据。 另外,加强对于市场行情的敏感性,这是医院是否改扩建决策的基础条件。对于基本建设项目变更造价在 100 万元及其以上的事宜、重要设备、大宗物资采购和不动产购置等重大项目投资决策,Z中医院应当建立“三重一大”制度,由医院领导班子以及职工代表对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必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此外,涉及医院“三重一大”重大事项方面的合同,应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提交医院合同管理的监督部门审核。
5.3.2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1)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Z中医院应当重新修订完善医院内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文件,形成符合医院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做到依法依规管理医院资产,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Z中医院的国资科应当负责对固定资产的全权管理。从采购的前期论证,新购进固定资产的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登记入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到录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构建采购、领用、库存等全链条管理体系,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固定资产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完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物资用品的管理,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管理工作。梳理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物资用品等进行资产及医疗设备运营效益分析。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每年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盈盘亏的资产查清原因、明确责任,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后及时调整账务,做到账实一致。建立健全院内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机制,将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等与其成本核算直接挂钩,调动使用部门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工作,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按要求向其报告工作。此外,对于特殊时期的固定资产变动应当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疫情期间,Z中医院应当制定有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期间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并且需要成立专门的捐赠办公室,负责对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财产进行管理,由财务部门根据捐赠资助财产性质分别核算,接受的社会捐赠资助物资、设备、药品、器械等实物资产,捐赠物资负责部门按清单核对办理入库,做好标识台账,按使用规定合理领用。达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的,要按照固定资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从而避免固定资产的漏记,低估固定资产。
(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管理资产
Z中医院应当制定完备的国有资产调剂使用、申请报废等网络办公流程,并在全院范围严格执行。通过利用张贴固定资产二维码标签的方式,使用办公APP管理固定资产,并且试点使用APP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移动办公,方便使用科室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和高值医用耗材的监管。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打造医疗器械的综合监管平台。一是对大型医疗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强化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配置。二是对高值医用耗材实现实时追踪,对重点高值耗材的监测,控本增效,强化对重点高值耗材使用的科学和精细化管理。协助临床科室以最佳技术方案服务于患者。
(3)建立设备共享制度
Z中医院应当对每个科室每种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调研,对于价值较高,部分科室使用频率较低的设备,可以建立科室间的共享制度,从而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减少科室成本,还能节约医院资金,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资金流动。
5.4 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
5.4.1 建立全成本管控机制
5.4.1 建立全成本管控机制
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做好成本核算,才能让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明确发展运行中的所有费用存的问题,利用一些分析方法,能使用实际性的成本控制对策来减少医院医疗服务的基本成本,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在盈利指标方面,新医改政策实施后,Z中医院管理费率、百元医疗收入药品和卫生材料消耗这两项指标的财务风险评分大大降低。该指标不仅反映了医院成本控制能力差,而且显示了医院的支出费用也更大。因此,Z中医院应使用合适的准则对每个支出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明细的支出准则,对于内部每项支出都遵循内部的审核流程,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在确保各项费用合理的同时,明确各项费用,控制职位的责任,有必要在合理创收的基础上着重于成本核算。医院管理者应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成本核算,为医院各部门建立直接成本核算体系,对于临床服务部门来说,要建立全方位的成本核算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级成本核算体系,构建医院、各个科室和整个单位之间的三级成本核算体系,从而更好地去全面性空指医院成本,完善成本管理,促进医院高效高水平发展。
5.4.2 完善药品库存管理
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医疗服务收入,在新医改形势下,Z中医院的药品及耗材加成收入已全面归零,再加上受医疗服务无自主定价权等政策限制,这就要求其需在成本管控中采取措施,以此提高其盈利能力。在成本控制工作中,业务成本控制很重要,通过完善药品采购库存机制,保证公立医院费用更为科学合理的为医院提供资金,有效避免或减少财务风险。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药品流程管理。要严格遵照流程对购买的药品进行验收,待验收合格后再允许入库。药品价格不得高于最高限价,药品的所有信息必须依次录入,若高于限价或相关信息不符,均不得入库,通过这一环节再次对所购药品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核实,从而缓解药品库存的压力,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比例和无端浪费情况。待药品入库之后,各部门必须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确认后填写药品出库单,确保出库数等于实领数,从而避免药库账实不符而导致的账目混乱。其次,做好药品统计管理。药品支出在医院各项支出中占据较大比例,应降低药品在临床科室的储存成本,对于周转率超过30天的药品要重点考量,确保药品库存数准确,通过实现药品库存量的最佳控制,避免药品的积压和流动资金的占用,节约医院流动资金,提高财务效率。
5.5 正确认识财务风险
鉴于存在公立医院管理者对财务风险了解不足的这一情况,为了更好地防范财务风险,公立医院的管理者要认识并充分了解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深刻认识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步,尽早发现存在的风险,采取措施及时控制,这些都和医院内部的财务人员自身意识离不开关系,所以医院高层的管理者必须转变思维,摒弃过去“公立医院不会出现财务风险”的旧观念,应该对潜在风险有清晰的了解和警惕,并学会通过分析相关报告来发现潜在风险。即使在医院状况良好的时期,也不应当放松警惕。
5.5.1 树立风险意识
管理层自身的风险意识的树立关乎到医院风险的防范,因此,医院管理层要应正确、客观的认识财务风险,帮助全体员工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提升专业水平,医院领导应该树立带头的榜样,通过在日常会议、经济活动开展、决定、审核中,秉持科学、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从而增强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并使用正确的观念预防和避免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在日常经营中,提升防控能力,相信伴随医院领导层自身风险意识的提升,也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带动其他员工,尤其是财务人员,共同促进医院风险防控工作的推进。
财务人员是公立医院财务活动的实际执行者,一些日常的财务行为是提高公立医院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防范财务风险水平的可靠保证。因此,公立医院要使用多种防范措施,应采取多种措施,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增强财务人员全方位的财务风险意识,通过提升财务人员对于财务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增强对于财务活动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才能更好地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为此,一方面必须通过文件和系统阐明财务风险、责任和控制的重要性,促进财务人员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合理性,从而能够让财务人员主动的去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内容办事,另一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项培训的频次。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考取资格证书或者参加学术交流会等,丰富它们的专业技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应通过专家讲座,访问和内部交流等形式,组织和开展各种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专题培训,以增强他们对于财务风险的关注度。
5.5.2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第四章对Z中医院五年间的财务风险整体评分可以看出来,在2020到2023两年间Z中医院的财务风险总体评分处于低风险阶段,但风险评分非常不稳定,持续下降,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存在中高风险状态,所以要注意预防财务风险、及时调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目前,Z中医院缺乏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和标准。因此,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并保持医院在未来业务流程中的健康和稳定,医院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和相应的机制,应用和完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以监测将要发生的财务风险。风险预警系统与风险的预防和监控息息相关,快速准确地监控和防范财务风险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中通常不会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可以减少一些损失,从而为财务公司的持续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1)当医院的财务风险处于高风险状态时,要每天重新计算财务指标,经过分析得出财务风险的产生因素,再采取相关的防范对策来降低财务风险,依据这一因素,当财务风险位于低、中、高风险阶段时,要每个月份、每个季度、每隔六个月重新计算一次财务风险,这样也能更好地找到未来需要加强关注的风险时间,一些突发风险制定应对计划,发生风险时,也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使用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用来动态跟踪敏感的预警指标,例如医院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运营状态和发展潜力,并在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和之后定期监测,并发出信号,起到及时“警报”的作用,利用提前分析医院每个重大决策行为的财务状况,来对医院的偿债能力和运营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以便提早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更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医院的经营发展提出正确的参考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了Z中医院为研究对象,结合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从筹资、投资及运营管理、现金流回收等方面分析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财务风险衡量相关方法计算Z中医院财财务风险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XX财政政策的收紧,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医改政策的变化给这些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医改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药品收入的下滑,导致医院发展过程中资金缺口较大,也使得公立医院普遍面临潜在的财务风险。
(2)从筹资风险看,Z中医院面临一定程度的长短期偿债压力,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从运营风险看,Z中医院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同时发现,医院的存货周转率整体不高,Z中医院需要减少药品、卫生材料等存货的库存积压,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和效率,减少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从投资风险看,Z中医院在不断撤除老房子设施的同时还开工了传承创新大楼的建设,这些都造成在建工程的增加,在结余连续三年为负数的情况下,还进行长期的投资,导致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从现金流回收风险看,Z中医院整体经营风险较大。新医疗改革对Z中医院的影响较大。
(3)对Z中医院整体风险进行评价可知,Z中医院尽管整体发展情况还行,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但流动性尚可,但在资金核算管理、财务核算、日常违规管理及内部审计等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原因的存在可能使得其可能面临运营资金短缺、盈利能力减弱、投资收益率较低等财务风险。
(4)为进一步提升Z中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本文提出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包括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和争取更多财政投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包括建立应收账款医疗队张和催收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规范固定资产及投资管理,包括规范投资管理和规范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包括建立成本管控机制和管控业务成本;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包括树立风险意识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先对现有有关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现金流回收等方面分析了Z中医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Z中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但财务风险是一个系统工程,财务风险的及其防范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Z中医院的案例研究由于作者理论功底不深、实践经验尚不足、时间和精力、篇幅等原因,有关财务风险的一些问题无法深入剖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财务风险的发生,很难将财务风险的发生及其发生大小完全归结于某种政策或因素,由于作者理论功底的原因,无法对这些影响变量进行一一分析和量化。
(2)财务数据是对企业过去状况的反映,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衡量财务风险的高低除了财务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本文很难一一分析出来。同时,本文作者对医院行业的把握度不够,无法能出更准确深入的分析。
(3)本文主题为案例研究,可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此,在以后研究中可以更全面地搜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借助回归模型等使研究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以上问题是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这也是本文及作者以后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William C.A,Heine R.M.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M]New York:Mc Graw-Hill,1964.
[2]Robert Mehr,Bob Hedges.Risk management:concept and applications[M].Boston:HomeWood,1974
[3]Umapath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the board’s responsibility[J]. Nonprofit World,1993,11(5):10-15.
[4] Joel G,Jae K.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s: the complete guide to maximizing resources and managing assets[M].Mc Graw-Hill,1997
[5]Kristin L,Dean G Wheeler J,Howard L.Capital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health care systems[J].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2000,26(4):31-41.
[6] Christopher J.Clarke. Suvir Varma.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the new competitive edge.Long Range Planning,2002 (4):414-424
[7] Fitzpatrick.A Coparison of Ratios of Successful Industrial Enterprise with Those Failed Firms.Certified Public Account.1932(2):589-605
[8] Edward.Altman.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1968:589-609.
[9] Finance; New Findings from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in Finance Provides New Insights [J]. Energy Weekly News,2018.
[11] Casu B , Dontis-Charitos P , Staikouras S , et al. Diversification, Size and Risk: the Case of Bank Acquisitions of Nonbank Financial Firms[J]. 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 2016, 22(2):235-275.
[12] Skaife H A , Wangerin D D . Target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nd M&A Deals that Go Bust*[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3, 30(2):719-749.
[13] Sirower, Ferris S P The Price of Corporate.Acquisition:Determinants of Takeover Premia.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1997(11):34-47
[14] Wan和Zeng. Director gender an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4, 28:185-200.
[15] Robert . Gains from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Japan[J]. Global Finance Journal, 2013, 32:166-178.
[16] Malmendier. The effect of bidder conservatism on M&A decisions: Text-based evidence from US 10-K filing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05, 46:176-190.
[17] Yang C S , Wei C P , Chiang Y H .Exploiting technological indicators for effective technolog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predictions[J]. Decision Sciences, 2014, 45(1):147–174.
[18] 刘潇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21.
[19] 姜英兵.双重政治联系与并购溢价—基于2003-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实证研究.
[20] 童宇平.浙报传媒高溢价并购边锋浩方案例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21] 张钰惠.创业板公司高溢价并购背景下的商誉会计及经济后果研究——以掌趣科技为例[D].2016.
[22] 杨琛如.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23] 张晓佳.文化企业同业并购溢价与绩效研究——以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为例[D].2016.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基层医卫生机构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15.
[25] 姬燕菊.医院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究——以M医院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190-195.[21]耿华.浅谈医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5(8):105.
[26] 李启芳.新时期医院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7(09):112-113.
[27] 李霞,干胜道.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16(04):88-94.
[28] 陈建萍,崔萍.探索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模型[J].财会学习,2017(24):68.
[29] 李明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26)35.
[30] 肖燕霞.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A医院为〔D].
青岛:青岛大学,2018(36)69-72.
[31] 杨博超..Z市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32]刘晓阳.新医改背景下A民营医院财务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9.
[33] 张雅丽.基于医改背景的A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执行情况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9
[34] 陈韵竹.公立医院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29)55-57
[35]李卓群.A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3.DOI:10.27274/d.cnki.gsdjc.2023.000906.
[36] 郑国庆.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01):99-100.
[37] 黄圳林,陈玥,曾耀有,刘维,方楚婷.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8):85-87.
[38] 胡良玉,陈潇潇编.XXX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研究[M].2019
[39] 杨公遂,杨若谷,尉可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M].2019
[40] 张钧苗.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一一以浙江省省属公立医院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1):1-3
[41] 杨声.A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42] 周敏,章倩.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10):1332-1334.
[43] 杨博超.Z市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4] 赵昕昱,张泽云,徐辉.医疗卫生专项债在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风险管控——以安徽省A医院为例[J].财务与会计,2023(12):66-69.
[45] 田晨阳.公立医院专项债券融资方式研究[J].卫生软科学,2020,34(8):51-55.
[46] 戴思聪.地方XX专项债券:特征、功能与融资能力提升[J].地方财政研究,2018,(12):54-57+9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