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外国作品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文学视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外国作品教学虽然在教材和教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外国作品都占有较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外国作品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中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文学视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外国作品教学虽然在教材和教法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外国作品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单以第一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就入选了外国诗歌五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激流》(包括其他诗歌背诵篇章:《孤独的收割人》、《豹》)。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足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外国作品教学的重视程度。但在作品的编排和教学设计上还存在着与新课改精神不相协调的方面,主要是选文的范围不够开阔、题材不太全面,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外国文学教学应有的价值。因此,研究高中外国作品教材编排和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教育沿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显而易见,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己经成为一种理念。
  2.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
  阎立钦在专著《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中认为要实现中外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强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教学,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曹明海、陈秀春在《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中指出高中语文课本萃取了古今中外许多名家“文质兼美”的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化的那些作品相比,外国文学有着自身的特质,蕴含着其他民族的人文观念、人文理想,有着其他民族人民对人的理解、对生活的审视和追求。
  3.高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探究
  海锦霞在《试析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问题》(《语文建设》2007年12期)中认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文思想正是高中语文教学所迫切需要的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放开眼光,敞开胸怀,接纳并吸收其中优秀的文明成果传达给学生,培育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刘爱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中认为外国作品教学是培养学生广泛的人文素养和进行国外文学学习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纵观我国中学外国作品教学的历史沿革,对外国作品的选择和教学目的不尽相同,在外国文学教学上出现了历史性的差异。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对于本文的写作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主要内容或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高中外国作品教学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分析我国当前中学外国作品教学的历史和教材不同版本的异同,探讨高中外国作品教学的价值。从教学实践研究出发,分析当前高中外国作品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探究高中外国作品教材的编排和不同题材外国作品的教学难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当前行之有效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策略。
  第一章、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外国作品概况
    第一节、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的概况
    第二节、选编指导思想、编排情况及选文情况
  第二章、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
    第二节、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问题
  第三章、个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外国作品教学的收获
    第一节、分析不同题材作品选材的利与弊
    第二节、举例分析不同题材作品在讲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节、对未来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编写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收集、分析、综合有关影响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前沿理论,以此作为本方案的参考资料进行研究。还采用实践性研究方法,以现代化手段收集、整理素材,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收集、整理高中语文教学第一手资料,提高研究的真实性。还采用个案研究法对高中外国文学教学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对实践中遇到的普遍、共性的问题进行合作研讨、反思,从而使课题更具研究的实效性。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纵观高中外国作品教学历史,历次教学大纲都紧紧围绕知识学习展开教学要求的探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外国作品的能力”,教学内容强调“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学习,造成了多年来高中外国作品教学领域在误区中挣扎徘徊。通过对当前高中外国作品教学实际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中外国作品教学误区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作品教材的认识方面和外国作品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特色是主要围绕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研究,从理论上分析外国文学教学的问题和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从教学实践出发,研究高中外国文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融合。

  (五)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研究阶段、时间、主要工作、阶段性成果)

  本文拟写作15000字左右,从理论上分析出高中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目标探究出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高中语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对策。
  1、20**年1月10日到25日完成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翻译。
  2、20**年5月15日完成论文初稿;
  3、20**年1月22日上交论文定稿及相关材料。

  四、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二十九[M].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第1版.
  [6]朱子语类卷第十一[M].中华书局,1986年版.
  [7]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8]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9]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10]郭瑞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11]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程达.语文学科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3]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5]欧阳代娜.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无忧无虑语文教学网.
  [16]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l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9]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2]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4]高军.X读本(中英文对照版)(全美著名中学文学教育名篇选读)[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25]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7]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8]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9]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0]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1]陈晓慧.教学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2]来华强.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33]Tyler,R.W.Basic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1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49
  [34]陈毛美,郑蓉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学位论文及期刊

  [1]海锦霞.试析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问题[J].语文建设,2007,(12).
  [2]刘爱琳.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9).
  [3]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李兆新.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5]范菊凡.在审美中感悟外国作品的内蕴[J].唐都学刊,2004,
  [6]吴思思.中学外国文学课文阅读教学例谈[J].文学教育,2007,(8).
  [7]李晓林.外国文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精神[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8]仇晓健.对统编教材外国作品接收情况的调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9).
  [9]黄正瑶.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J].2007.第3期.[1]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10]付华.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中外国作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1]彭浩波.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2]张艳丽.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中的阅读教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6.
  [13]李俊.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教育的定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4]何岳球.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选材和编排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15l孙玲.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本选文取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6]曹民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17]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8]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9]山东省教学研究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Z].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870.html,

Like (1)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6月27日
Next 2020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