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中文摘要

物哀一词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与其说物哀,不如说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的共振。本论文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启发,研究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中的审美诉求。

关键词:物哀美学日本动画原生家庭校园欺凌儿童心理心灵挣脱拯救母爱

 一,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物哀美学作为日本动画本土的审美核心,展现了日式风情和东方元素的结合,它渗透于日本动画的血液。在内涵层面,感官层面,商业传播具有本国的特色,体现本国民族传统的审美核心和价值观。观众也会在创作的动画影像中引发主观的感知和思考,使观众不由自主的融入想象力的世界,得到心灵的寄托。

1.2研究的内容

研究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的文化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通过镜头、角度、光影、时间、叙事手法、剪辑、声音等视觉的剖析解读使观众产生同一感和产生精神的共鸣。深受日本物哀审美思潮的影响,紧密结合日本具有物哀审美意蕴的动画电影和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的影像呈现,分析物哀美的悲剧之美,冲突之美和静默隐忍之美。由《时光的礼物》引发的社会百态思考。研究并运用日本动画中物哀美学对立冲突等叙事表现手法。

1.3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判定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的物哀感情基调以及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学习日本动画史的物哀审美所追求的影像叙事方法和视听语言,本作者希望《时光的礼物》既能融合日本物哀美学风格的特点,也能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融入深刻的人文思考,风俗世相,呈现东方元素和广东粤地区的地方特色。

1.3.2研究的意义:

动画的审美体验和剧情并不能占据观众的心里的一席之地,动画实际上就是社会世界观的具体呈现,它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植根于动画的价值体系。动画就像是世界语言,它是全龄化的,是一种不分男女老少都能了解世界的社会的人类的历史的相异文化载体以及运作方式,这种剧情和多方面价值内涵的构建来源于动画创作者把智慧幻化为动画影像,这种内涵十分符合社会的需求且与人类的思想情感十分吻合。动画创作者将他们的历史、信仰、宗教、态度、欲望、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动画影像里。动画短片或电影的地位无疑就是建立了人类的内在的世界,但触动人类心灵的机关就是在日本动画史上萌生发展成熟的物哀情感。他是审视世界的一双锐利的理性的独特的目光。

研究的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2.1 案例对比法

结合一些经典的日本动画电影,对比学习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相关表现形式和《时光的礼物》的异同。日本动画都有扣人心弦的魔力,日本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历史发展文化造就了日本人与生俱来有一种细腻敏感,多愁善感的性格气质,不仅对人,对景观,继而渗透到设计方面,社会世相,习惯礼仪都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但这种压抑和绝望并不是像一把锋利的刀向你袭击,而是动画制作者设定一个视角给予观众一定的自由思考空间和有自己的世界观,他不是一种动画制作者个人主义的思想强行赋予给观众,他让你渐渐感受情绪的蔓延,或温情,或喜乐交集,或伤感,或惋惜等等。例如《千与千寻》中短暂幻化的离别之悲和久别重逢之新的希望的交集,人性贪婪的刻画描写,隐含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摆渡人的救赎以及带来重生的爱的力量。《你的名字》中带有日式都市文化的情结和真实影像,镜像世界和生死的描述。《天气之子》野心和现实的矛盾冲突,天气气氛的不断变化与人物心情的关联,象征着人物命运多舛,爱的力量与牺牲,让人能十分真切的感受美好情感与易逝。

2.2 资料收集法

在视觉风格上,参考优秀的三维动画片作品,学习它们的风格走向,例如本动画《时光的礼物》的制作中就参考了《包宝宝》的色调,灯光,环境气氛,环境设计,人物设定;在叙事手法上,学习日本优秀动画中物哀情感表达;在动画语言上,阅读相关的动画电影书籍,学习镜头语言以及艺术表达手法,学习运用日本物哀美学的优势。

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3.1 准备阶段

编写剧本,确定本动画片的主题立意的方向,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拟定论文和动画片的题目,完成课题方案设计,结合人物形象性格完成角色三视图设定,场景设计,统一软件的版本,插件,任务分工的工作。

3.2 查阅资料阶段

通过阅读、网络搜集等方式,充分了解动画中的情感表达和三维动画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找好对应的参考片段和资料并收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商量动画风格以及片中需要的元素,一一罗列整理。

3.3 分析整理阶段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再删除剧本中不必要的部分,总结问题和安排下一步工作。

3.4 设计阶段

借助计算机软件和数位板,在二维绘图软件PS和sai上完成角色设计,场景绘制,道具设计等等,在AutoDesk 3dsMax完成模型建立等立体设计,材质贴图,场景预演,动画渲染,在Maya软件上完成角色绑定,动作调节等工作。

3.5 总结反思阶段

对本课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完成课题总结

通过以上主要的五个步骤来完成“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的课题研究

四、主要工作的内容

4.1 故事梗概

克莱因是一个憨实胆小,忍气吞声的学生。在学校被欺负,被排挤,牛妈妈的教育方式却是让它忍让,示弱。克莱因生活在焦虑中,每天想要挣脱现在的困境,有一次在挣扎的意外中落下了楼,在此时的它无助害怕,关键时刻是牛妈妈用自己的方式救了它,克莱因也明白了妈妈对它的爱,它开始尝试去和妈妈沟通,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在未来收获了成功和爱。

4.2 场景设定

4.2.1 广州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鸳鸯楼)室内室外设定

故事发生的场景之一是鸳鸯楼,鸳鸯楼室内设定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场景富有人情味,市井气息比较浓郁,侧面暗示小牛一家在当时并不富裕,小牛旧房子鸳鸯楼的室内场景特点是拥挤的,生活化的东西比较多但不失温馨,但由于牛妈妈没十分了解小牛的内心,除去必要的东西,关于儿童的玩偶和小牛的东西是几乎没有的,如广大广东粤地区的人一样,因为牛妈妈是信佛者,场景里也会有一个佛像,比较贴合东方大多数家庭的特点,室内布景氛围偏暖调。

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4.2.2 普通学校操场场景外景设定

场景中操场比较小,是出入校门的必经之道,而欺负小牛的同学每天都会在操场打球,所以小牛避免不了他们的嘲讽和欺负。

4.2.3 普通街道场景外景设定

街道是连接小牛家里到学校和蛋糕店的必经之道,蛋糕店的蛋糕的本片中的首尾呼应,开始和结尾的蛋糕是一样的,只是根据剧情不同,蛋糕作了一些小改动。

4.4 鸳鸯楼的平面图布局

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4.5人物设定

4.5.1 人物介绍描述

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出现了两名主要人物,分别是小牛(克莱因)和牛妈妈。小牛性格设定是雌雄同体,一是为了他人生之中融入两性的气质和气度,我感觉雌雄同体的特质是最迷人的,二是表明小牛只是世界上这类家庭男女小孩的映射,无分男女。小牛取名为克莱因,是因为克莱因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伊夫·克莱因,他创作了世界上最迷人的颜色蓝颜色之一——克莱茵蓝。浸润于克莱因蓝的迷幻之中,我觉得克莱因蓝这种颜色的特质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处于喧嚣之中,但很孤独的颜色。此颜色正好贴合本主人公小牛的人物心理性格描述,所以正好把克莱因去当做名字了。而另外一个出场的主人公是牛妈妈,是克莱因的母亲,克莱因的成长离不开牛妈妈的培育,而牛妈妈是一位强势的,自私的,自我为中心的母亲,在强势的家庭成长,小牛的性格变得懦弱,憨实胆小,在学校被欺负被排挤也只能忍气吞声,这也赖于牛妈妈对小牛平时的教育是忍气吞声,而小牛克莱因尝试和妈妈沟通,但下场却是换来牛妈妈对小牛不信任,牛妈妈如中国绝大多数母亲的性格一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受到了很大的隐形心里印痕,毫无置疑,她是爱孩子的,但她又是带有倔强的个人主义思想,只不过没有细腻注意到孩子青春期的心理成长,在结束处,牛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了小牛克莱因,最终,克莱因也收获了爱与成长。

《时光的礼物》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达手法,使整个动画划分成两种不同的氛围,动画中,牛妈妈的出场一直都是背向观众的,没有动作只出现声音,这就相当于小牛克莱因一直都是表现者,一直在明处,而牛妈妈是在暗处是为了衬托小牛的。

小牛克莱因和牛妈妈的角色设计在前期时只确定了一胖一瘦明显对比的组合角色特点,即小牛是瘦削的,牛妈妈是胖墩矮小的。小牛的头部比身体大,这一设计显得小牛的憨厚,傲慢没有攻击性,牛妈妈的出现都是以背影面向观众,类似于一个意象。他的出现是剧情需要也是衬托主角出场,也是体现作品表达手法的重要媒介。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4.5.2人物关系

小牛名字是克莱因,克莱因的牛妈妈,一些画外音,譬如欺负小牛克莱因的同学,蛋糕店销售人员,等等

4.5.3人物心理特征

小牛克莱因是一位善良懂事,憨实胆小,忍气吞声的学生,同时觉得无助害怕,没有自信,他觉得牛妈妈不会信任他

牛妈妈是一位强势农村妇女,唠叨且嗓门比较大,信佛者,没有受过育儿观念的女性

五、后期合成

5.1 画面气氛和风格定位

作品风格和人物设计偏向于Q版,画面场景偏向暖调。前期鸳鸯楼布局偏向拥挤温暖有人情味,但是房间内没有布娃娃玩具,都是牛妈妈的东西,也没奖状奖励贴在室内。最后不能忽略的问题是人物画风和场景风格的吻合度。

5.2 音效制作

音效制作主要是画外音,也就是嘲讽小牛的声音还有牛妈妈的声音。本片除了画面细腻的心理描写,声音的刻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有哭泣啜泣声,有呼吸声,有嚎啕大哭声音来增强画面感。

5.3 后期制作办法

主要使用软件是3ds Max,包含建模,贴图,颜色校正,渲染工作。设计剧本故事脉络,用Photoshop绘制分镜标号镜头人物动作和绘制人物三视图,设计绘制剧本既有的场景。用3dmax根据原创绘制三视图把平面的物体建造立体的模型,按照剧本的需要新建摄像机和打灯光,注意其布线和物体角色的还原度。用Maya绑定骨骼和蒙皮刷权重,在Max把物体贴图,注意模型的特质,在Maya调动作,按画面的需求作出调整。渲染设置参数调整好然后渲染输出。把导出的文件添加音效剪辑,色彩校正,字幕表等然后作出调整得到成品。

建模注意人物的还原度和布线适合用于绑定,建模场景和人物注意单位大小,以便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建模场景要使场景构图饱满且富于美感,衬托人物,灯光不仅是作为气氛的渲染,还要渲染出场景层次,主要的还是衬托角色,贴图要注意物体的质感,打灯光要注意剧本中场景安排的时间。

5.4创作的灵感来源

故事创作来源的场景是我以前旧居,故事发生地安排在我的家乡广州,故事来源于我的梦境加上后期思考和人物性格呼应,譬如,最后是牛妈妈用娃娃抓手抓住小牛,纯属是个人喜欢夹娃娃,还有新加的元素是为了剧本做的一些小调整。

5.5作品创作感想

作品创作不是很容易的,有了故事就能生成自己的剧本,动画创作的最大的意义就赋予精神教育让人们得到心灵洗礼,本作者是想让两人性格的差异在前期发生的各个场景体现的淋漓尽致,和在受到这种氛围成长的小牛克莱因,形成对比,牛妈妈是非常偏执,但最后还是体现了母爱的情节,就是在小牛坠落天台的时候,去挽救了小牛一把,而救人的方式是用娃娃爪子,抓娃娃是小孩爱的项目,体现了牛妈妈用心倾听小牛的心声。创作期间也有非常难的事情,譬如绑定动作的时候软件会出现奇怪的问题,软件会出现奔溃无法打开,想象的和技术问题无法实现平衡,还有成品的展现是否能与本作者的想法达成一致,还有物哀情绪是否能和观众产生共鸣,这也是一个非常关心的问题。

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的探索

6.1 《时光的礼物》动画中的物哀审美

6.1.1 叙事手法和剧本特点

本动画的暗喻情节是比较多的,譬如小牛克莱因在鸳鸯楼一直逃跑爬楼梯是为了想逃离这个家庭,但是他怎么爬也是出现不同的氛围相同的场景布置,同样看到他的母亲,寓意着他很想逃离,但无法逃离他母亲对他的隐性伤害和心里印痕。在结束处,小牛被拯救于母亲的娃娃机爪,寓意着牛妈妈最后还是倾听小牛的想法,牛妈妈用自己笨拙的方式救了小牛。譬如刚出镜的蛋糕店是牛妈妈带着小牛去蛋糕店买蛋糕,最后结束同样还是同样这个蛋糕,但为了庆祝母亲生日,用一个蛋糕首尾呼应,但不同之处就是插上了生日蜡烛写着妈妈生日快乐,小牛也从刚开始的对妈妈不理解,由恨转化为爱。片段中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对应镜头衔接在一起,穿越时空的限定,赋予和升华原来的镜头的意义,启迪了观众的思考。物哀情感也就是真情流露,也就是说触景生情,人接触外部世界,感知世界的时候流露的情感,前期中更含蓄的把悲伤,怜爱,感叹的“哀”情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让淡淡的悲和真实的(人心和母爱)美融合起来,在这《时光的礼物》中,观众相当于上帝角度窥探这场需要靠心感受的表演的主人公的心理路程。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6.1.2 光影,声音

光影表达情绪,动画中的灯光较多趋于明亮,或黄昏感温暖,或戏剧感的聚光灯,鸳鸯楼小牛逃跑处用了带有戏剧性的聚光灯,让人觉得有一种不实的感受。

6.1.3 镜头,角度,剪辑

镜头的剪辑很多都是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首尾呼应,欲扬先抑,不同的镜头剪辑加强了影片所表达的内容。

总结

关于本次动画制作,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时光的礼物》动画中抒发物哀情感启迪观众用心感受结合自身不同经历思考。

我们不仅在《时光的礼物》技术制作过程得到深化的理解和颠覆新的三维创作和制作思考方式,在制作的过程比以往娴熟,这也离不开导师实时跟进指导和组员的日夜共同努力。我们还在前期收集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了非常多的商讨和否定取舍,确定主题立意,在风格,制作步骤方法,表达情感,动画节奏感,场景环境设计以及人物的形象设计,以及故事背景和侧面的社会背景等等有明确的目标和自己的心得。前期通过商量,我们编写了剧本的雏形,得益于导师的耐心指导,我们增删剧本,得到一个有动画制作意义却又不失平淡的剧情剧本,在角色设计我们根据故事背景设计角色的三视图,在角色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角色很顺利的通过了。但在建模人物和场景往后的制作,我们每天都会出现非常多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譬如建模物体没有立体感,口腔细节没有做到位,身体需要如何连接,我们制作的模型有问题不能适用于绑定,颜色校正无法体现材质等等的问题,我们及时寻求导师帮助,这段时间我们遇到问题就及时解决问题。后期动作绑定和动作调节,我们理解角色的心境,并真人演示帮助更好的在Maya里制作。后期渲染颜色校正,我们的作品颜色太轻太飘,没有很好地达到满意效果,并颜色越调越脏。基于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色彩感知不同,部分场景色差仍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场景贴图还不能很好的体现物体材质,部分灯光出现曝光现象,经过反复修改和意见采纳,我们的作品比刚开始的时候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毕设进行时,不仅是知识技术的提升,还锻炼了我们的耐心。

由于疫情以及工作实习的原因,我和组员还有老师未能很好的沟通,但得益于导师的经验丰富,他以更专业的眼光审视我们作品的不足,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法。同时也非常感谢组员给予帮助。毕设作品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还需要继续完善。

致谢

感谢导师在本人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本人悉心的指导和教诲,感谢数字媒体与设计学院动画系的全体老师为本人提供相关的动画理论和动画制作指导。感谢广东东软学院四年以来为本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感谢组员谭家宝同学在制作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给我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了导师等大学动画组老师大学四年的学习经验指导和后期的论文毕设指导,我将无法胜任独立完成自己的毕设作品。

参 考 文 献

{1}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认识电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第12版

{2}邓珣《日本动画中的物哀美学》南京艺术学院 2014.6

{3}周奕 《自然·社会·审美:日本动画电影的价值取向研究》江苏师范大学 2018.6

{4}石之予《包宝宝》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5}周京来 徐建伟 《三维动画Maya高级角色骨骼绑定技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6}田蕴琦 《3dsMax 2016完全自学教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2

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物哀美学在三维动画短片《时光的礼物》中的审美诉求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11月1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9174.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1月10日
Next 2022年11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