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选择进行并购的国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从家电行业的角度进行考虑,在海外选择公司进行并购不仅能够使企业暂时摆脱激烈的国内竞争,也能使其进一步的拓展市场,在海外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我国在海外并购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导致失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而海外并购这一过程离不开财务活动,财务风险的出现将会对企业并购造成难以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创维海外并购德国美兹为例,将文献综述法与案例剖析法相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支撑,对案例的并购背景、过程与动机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海外并购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发掘其在并购过程中的闪光点,反思不足之处。
研究结果表示,虽然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的过程中,财务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其对并购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的控制仍然存在欠缺,在这一阶段可以采取拓宽金融渠道、利用金融工具等方法来进行规避。从总体上来看,创维集团此次的财务风险控制对他公司具有借鉴意义,而如何对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我国海外并购长远发展。
关键词:企业并购海外并购 财务风险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1999年开始,我国选择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有报告称,从2004-2015这十一年来,中国海外交易金额增加了十倍。Wind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出境并购金额达6724.1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2080.85亿元人民币相比,增长了223%。
对于国内的家电行业来说,海外并购不仅能使企业短暂逃离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也能使他们进一步占领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海外并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关数据显示,在所有的并购案例中,约有六成的并购不成功,而在导致并购失败的众多因素中,财务风险占据着不可估量的位置。有许多企业未能对财务风险有着足够的认识,没有及时的进行相应的防范,导致最后出现了财务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有效规避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创维并购德国美兹为例,深入研究其在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以及创新之处,望能给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参考,提高并购的成功率,从而促进我国企业长久稳健的发展。
1.1.2 研究意义
家电产业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个产业,为了能够将这份产业做大做强,许多企业纷纷选择海外并购,抢占国外市场。可是,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不容小觑,尤其是财务风险,很多企业都是没能充分考虑到财务风险的防范而导致失败。所以,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于企业并购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文献后,结合相关知识,对所选案例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与创新点,希望可以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支持,降低企业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实践意义从实践意义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预防控制。本文深入研究了海外并购在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还从多方面的角度对于财务风险进行深刻分析且进行评估,为我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并购时预防和应对财务风险提供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
第二,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对海外并购风险的重视。要想在海外市场上竞争, 财务风险的预测分析以及防范是必须要重视的,国内的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并购失利。有关财务风险的研究利于我们汲取失败的经验,在并购的过程中更好的识别以及处理财务风险。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由于我国家电行业国内市场已经相对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发展,然而对国外市场经验的缺乏,致使很多企业最终并购失败。所以,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利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以创维集团所实施的并购行为作为研究案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然后让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企业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文章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2015年,创维集团对于已经在2014年11月申请破产的美兹公司进行并购,此次的并购存在哪些财务风险;
(2)创维集团对涉及到的财务风险究竟采取了哪些控制措施,各有什么优缺点;
(3)通过对案例的一系列分析,总结创维集团在财务风险控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希望可以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支持,降低企业并购失败的可能性。
1.2.2 研究内容
(1)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这一章中,对我国海外并购行为实施的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详细介绍,同时还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针对现有研究提出文章中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2)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与海外并购相关的理论研究部分。在本章中,作者首先针对这一问题的海内外研究的现时情况进行介绍,之后又对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进行阐述,最后介绍了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各种类型及对其进行控制的各种理论方法。
(3)第三章是分析创维对美兹采取并购行为的背景部分。在本章中,首先对我国海外并购的现时情况进行介绍,之后对创维公司和美兹公司的基本情况分别进行介绍,最后对双方企业的并购动因进行了分析。
(4)第四章是创维集团并购美兹的财务风险及控制部分。本章对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活动中各个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本章的最后对其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总结。
(5)第五章是创维集团并购美兹的案例启示部分。本章将创维集团在对美兹集团进行并购过程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将这一并购行为的经验进行总结。
(6)第六章是研究展望和结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总结了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集团时对于财务风险的研究结论,并且指出这次研究存在哪些缺陷,以此来指出之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向。
1.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首先,尽可能多的搜集与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反复认真阅读,筛选出自己可能用到的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作为后文案例分析的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法
以创维海外并购德国美兹为例,结合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针对性的风险解决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并且从中总结这一案例中的启示,为我国其他企业后续的海外并购行为提供参考和借鉴。
1.3.2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之处
(1)我国在进行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时,大部分都是依托国外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并且研究很多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很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本文结合理论和现实案例,即将创维集团并购美兹公司为现实,以理论为基础,深刻分析和研究创维公司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成因以及防范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具体的对策,这将对我国企业日后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本文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创维对于美兹的并购是其第二次进行海外并购,尚处于缺乏并购经验的阶段,在风险的识别、应对与防范方面一定要比其他有经验的公司要弱。因此,本文通过对此案例财务风险的深入分析,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海外并购经验缺乏的公司提供借鉴,使其能够更好辨别和应对财务风险,避免因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并购失败。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外研究现状
Jeffery,Thomas(2004)认为对于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应该充分调查被并购企业,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并购成本等内容,这是十分重要的。BrysonJ.(2003)认为产生并购风险的两个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自身如何进行组织的问题上,之后他认为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要注重降低从业人员的更换程度,这样才可以让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应有的利益。PerryJS.和HerdTJ.(2004)的观点指出,企业在对其他企业采取并购行为之前,要从各个方面对于被并购企业的内外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降低企业遭遇风险的可能性。为了保证这一分析研究的全面准确性,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及评估人员或者机构对比分析两个企业具体发展情况,测算两个企业共同发展的匹配度和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并给予合理的评价。DengP.(2009)认为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行为时,在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时,应该充分考虑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外汇管理和税收等多项制度。
2.2 国内研究现状
李金田(2012)指出并购活动的变化性和信息的不对性性是引起企业并购活动财务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王浩(2013)认为如果被并购企业编制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报表数据,且抬高这一数据时,则会使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中因为错误估价而遭受巨大财务损失。王玉梅(2013)将对财务风险会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整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方便在企业即将面临这一风险时给予一定警示。罗敏(2015)对一部分失败的海外并购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大部分的海外并购活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关均之(2016)表示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无法获得对称信息及不合理的评估体系等多项因素会使企业在并购活动中遭受财务风险。学者杨玲、叶妮(2013)认为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决策行为对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有很大影响,这些行为主要包括谈判定价、融资活动和事后整合等,如果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则会使得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学者傅海燕(2013)分析了与企业并购融资活动相关的一些相关事宜,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学者江乾坤(2015)曾在出版的书中对应对和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评价
西方发达国家在对并购活动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时,通常采用数学概率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估算。FirstbrookC.(2007)认真分析评价了企业在完成海外并购活动完成后可能会出现何种财务风险及出现的可能性,并且对其影响并购后企业发展业绩的各项因素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探讨,并且从企业内外部等多个不同方面对海外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Zhang.G.和ZouPXW.(2007)等通过建立模型来企业完成合资后可能面临何种金融风险及运营管理方面的漏洞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与此同时,还对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如何在制定和实施决策的同时充分将大多数的利益考虑进去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WuD.(2011)等学者利用建模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并购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其企业在并购完成后的经营活动中会面临很多风险和威胁,但是最主要的以下四种,分别是市场竞争和运营风险、国内外宏观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变化、企业的主权信用风险及应对预案准备状况的风险。
(2)国内研究现状评价
国内学者在对海外并购问题的研究很多都是国外学者已经研究的领域。董纪昌等(2010)以我国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层次分析方法为指标选取依据,选择具有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建立一套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王浩(2013)首先建立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级别评价的模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能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价,并且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风险系数受到企业并购方式的影响。刘振峰(2013)在研究中为了不受风险等级判断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学者在并购财务风险的模糊评级体系中加入了风险矩阵。王玉梅等(2013)对企业并购活动中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刻研究,然后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将并购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评级,且以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海外并购及财务风险内涵
(1)海外并购内涵
海外并购指的是两个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企业,其中一个企业选择一种支付方式,例如现金、换股或者综合证券等,来购买另一个国家企业的资产或者通过购买一定股权份额的形式来对其企业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易活动。海外并购可以分别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从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角度进行划分,则可以分为横向、综合及混合三种不同关系的海外并购。如下表2-1所示:
表2-1按行业关系划分的海外并购类型
类型 | 相关概念 |
横向海外并购 | 并购双方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由于并购双方具有相似的行业背景和经历,并购较易实现。 |
纵向海外并购 | 并购双方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但又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并购双方多为原材料的供应商或产品购买者,并购较易实现。 |
混合海外并购 | 并购双方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是实现经营多元化,提高在海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
而按并购双方是否接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相关概念如下表2-2所示:
表2-2按是否接触划分的海外并购类型
类型 | 相关概念 |
直接并购 | 并购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即可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
间接并购 | 并购企业在证券市场上收购被并购方的股票从而取得控制权。与直接并购相比,间接并购受法律约束较大,成功率相对较小。 |
(2)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内涵
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因为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企业财务情况恶化的可能性。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存在于活动的各个阶段,包括并购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财务整合阶段。而以上各个阶段的财务风险正是本文所要重点研究的。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知目前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财务风险非常复杂,具有综合性、可控性、前后关联性、动态性等特性,因此,提前做好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4.2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
(1)定价风险
合理估算被并购企业的实际价值对于并购活动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准确的估价也是非常困难的,并购价格不合理就会导致并购风险。如果估价过高,并购方很可能用较高的成本换回低额的回报,并且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会被高额的债务和利息所影响;如果估价过低,将直接导致并购的失败。因此,合理的定价对企业并购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定价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三点;双方信息不对称、评估体系不健全和缺少专业并购组织。
(2)融资风险
并购活动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需要通过融资这个途径来确保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融资过多和融资过少都会产生风险。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两点,分别为资本结构与融资能力。资本结构与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最后是否能够获得足额的资金来实施并购,如果企业不能足额的获得资金,就会面临严重的风险,最终影响并购活动的成功。
(3)整合风险
因为企业在完成并购活动之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整合,致使并购方与被并购方不能很好的融合,从而造成经营出现问题的风险。整合风险的影响因素具有以下三点:整合及时性、整合经验、整合人才。这三点在促进并购活动顺利进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4.3 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指的是企业的经营者对运营中所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加以控制,从而减少财务问题发生时产生的损失的一种行为。
(1)估值定价理论
估价是企业并购之前所要实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客观公正的估值将是一个企业成功并购的前提。如果不能对被并购的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那么最终过高过低的估值都将导致并购的失败。估值得方法主要有资产价值基础法、市盈率法、贴现现金流量法三种。
(2)动态风险控制理论
在并购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持续变化的,是动态的风险,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也需要做到动态化。首先,企业需要认识到所接触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对称的,所以,要对所需信息进行全方面的调查搜集,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一些信息;其次,还要把控好海外市场的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多去了解一些海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最后,对于海外并购过程中各个阶段可能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要有一个预估,并且进行实时动态化的管理,随时根据情况来调整控制方法。
(3)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理论
即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以风险作为基础。海外并购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这些财务风险有着充分的认识,懂得怎样去控制这些风险。有关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风险基础财务管理理论中有具体规定,分为准备、执行和整合三个不同阶段。首先,在并购活动前的准备阶段时要进行提前预防。其次,在执行阶段时要持续跟进,以防风险的扩大。最后,当对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的风险控制效果不理想时,需要进行整合阶段的风险控制,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控制的最佳时期,想要取得成效非常不易。
3 创维并购美兹的背景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各家电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市场,因此,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扩展市场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全球史上,海外并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更是缺乏,十分让人忧虑,所以,深入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也是现阶段企业发展所需要的。
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选择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这使得最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国外的企业进行并购,且并购交易数额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在一份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开展海外并购项目的企业数量在全球是最多的。并且我国2016年的海外并购的交易额高于全国任何国家,处于冠军地位。
图3-1 中国海外并购量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07-2016年我国海外并购量猛增1118亿,可见我国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并购。然而,随着交易数量的激增,在并购过程中涉及的财务风险也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担心。若想取得成功并非一件易事。
3.2 并购双方企业基本情况
3.2.1 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1988年,创维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在成立之初主要生产电视机的遥控器。更名为创维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并且开始涉足彩电生产业务。创维自1988年成立到今天,一直坚持着技术领先、品质至上、管理创新、效率优先、服务到家等经营理念。2017年-2018年创维集团的财年业绩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3-1 创维集团2017-2018财年业绩
收益 | 金额(百万港元) |
营业额 | 46260 |
毛利 | 7710 |
溢利 | 588 |
创维集团的四大业务范围主要分布在多媒体、智能系统技术、智能电器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并且名下已经有两家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创维集团和创维数字,此外,创维集团名下还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达十家,在企业的内部,集团还建立了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申请专利的数量高达5700多项。创维拥有许多家研发、制造、营销机构,现有员工四万余名,品牌价值达997.66亿元。创维彩电、数字机顶盒等终端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是“中国制造2025”首批示范单位,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前列。
3.2.2 美兹公司
1938年,美兹(METZ)诞生于德国,并且是德国数一数二的电视机品牌生产和销售商,同时它也是一家致力于高科技研发的公司,其主要的业务是制造高端电视机、闪光灯和注塑件等。该公司的创始人保罗•美兹是以生产变压器等产品起家的,然后在1952年开始进驻到闪光灯生产行业,且在1955年进驻到设计和生产电视机行业,现如今,公司有8大系列产品和周边衍生品的设计和生产业务,并且销售范围遍布全球的18个国际和地区。
自美兹公司生产电视机以来,一直都是保持非常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理念,虽然追求最新的科技,但是依然对德国传统的工艺采取保留的态度。与其他国家的电视机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美兹的电视机拥有德国设计、制造、3D显示技术和质量上乘的听觉效果这四大有点。由于该电视机的零售价格较高,为1300欧元,所以被称为电视机界的奢侈品。
3.3 并购动因分析
3.3.1 创维集团的并购动因
(1)打开欧洲市场
长期以来,创维集团从来没有停止过推动其品牌走向国际化的脚步。在并购美兹之前,创维为了扩大自有的品牌业务,在东南亚、澳洲等地成立了9家分公司。而此次对于德国本土电视机品牌制造商美兹的并购,将使创维迅速搭建在欧洲的供应链保障体系,并实现开拓欧洲市场的目标。创维和美兹都是比较知名的家电品牌,二者在各自所处的地域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这次的并购更属于强强联手行为,对于创维集团来说,此次并购活动无疑使其向着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整合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对家电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家电行业正在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企业要想保持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海外并购是创维集团整合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德国作为电视机发源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制造的品牌久负盛名,“德国制造”更是创新与高科技的标签,创维集团通过收购德国美兹,快速为自己打开一条通往海外的道路。
3.3.2 美兹接受并购的动因
最近几年,由于欧美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美兹电视机在这一行业的发展状况一直很不乐观。在2013年时,美兹曾经试图进驻中国市场,但是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发展。在欧美经济出现衰退和电视机市场始终处于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美兹过度重视高端客户市场的发展策略导致美兹的发展出现严重问题,于是,在2014年11月19日,美兹选择申请破产。而后,美兹公司被创维集团收购,其接受并购的动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资金支持
并入上市公司最大的好处体现在资金支持。上市公司是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由于流动性溢价的存在,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可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权益资本。
(2)更容易融资
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通常要高一些,更容易获得债务融资。对于发展遇到严重资金瓶颈的企业来说,并入上市公司可以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美兹被创维收购之后,将在创维的积极维护下,将电视业务越做越好。
4创维集团并购美兹的财务风险及控制
在创维实施对美兹并购的活动中,财务风险贯穿着整个过程,而创维公司在这三个阶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取得成功,这说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非常重要。而如何有效进行风险控制,对于企业实施并购活动及企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4.1 创维并购美兹的财务风险
研究在并购活动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要从三个阶段入手,即并购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以及整合阶段。一个企业要想并购成功,必须要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在这几个阶段的各项内容。
4.1.1 并购准备阶段财务风险
(1)信息不对称风险
因为创维集团和美兹公司诞生且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并且所面临的经济体字和市场也存在较大差异,想要获得美兹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对于创维集团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与此同时,美兹是一个非上市企业,它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财务信息的职责。因此,美兹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很难保证。如果不能对美兹的真实财务情况充分的了解,那么不止会导致创维对美兹的估价不够准确,还会为创维后续得并购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美兹实际的财务状况是亏损的,而创维得到的信息是经营状况良好,那么在并购完成后,就会对创维集团的资产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2)价值评估风险
创维集团能否对美兹公司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直接影响着这次海外并购是否能顺利进行。因为,如果对美兹的估价过低,并购价格可能不被接受,导致交易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影响创维集团在海外市场拓展自己品牌;而如果对美兹的估价过高,就会付出高额的并购成本,从而对创维集团未来的经营、偿债和盈利等方面产生压力,与此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除此之外,由于美兹并非上市公司,缺少能够为创维集团估价提供依据的市场价格,这就需要创维集团采用符合美兹公司经营特点的评估方法。而如果方法选择不当,对美兹公司的估值过高或过低,就很可能致使并购收益无法达到预估水平。
4.1.2 并购执行阶段财务风险
(1)融资风险
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公司这一活动中,创维可能会遇到的融资风险主要受到并购所需资金、融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创维集团对于融资方式的选择十分关键,因为一个符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融资方式,不仅会促进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融资时,虽然利用自有资金是十分方便的,但是并购所涉及的金额巨大,如果全部都要用企业自有资金来进行并购,那么企业日后的经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向银行贷款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资金,但是银行利率高利息也高,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还款压力;而采取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所需的融资时间较长,会影响企业按时筹集到并购所需资金。所以,不管以上哪一种融资方式,是否能及时筹集到资金将影响着并购是否能顺利进行。
(2)支付风险
由资金的使用方式而产生的风险叫做支付风险。而创维集团在支付方式上的选择将导致其面临着支付风险。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的企业会在三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其中包括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杠杆支付或者采取多种方式混合支付。以下对这三种支付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分别进行对比介绍。
表4-1 支付方式优劣对比
支付方式 | 优 | 劣 |
现金支付 | ①支付速度较快,并购的效率高;②给竞争对手造成一定压力,提高并购成功率; | ①占用自身大量的流动资金,严重时可能使企业面临破产;②增加企业的债务压力,偿债风险上升 |
股权支付 | 偿债风险低,不会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 ①所有者股权被稀释; ②企业股价的波动受到影响,可能会引发套利行为 |
杠杆支付 | 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 增加企业的负债压力,资产负债率上升,长期偿债风险加大 |
从上表4-1可以看出,这三种支付方式都各有优劣,因此,企业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更要慎重,要根据双方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支付方式,并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而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时,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团在并购过程中出现支付风险的可能性。
4.1.3 并购整合阶段财务风险
并购整合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活动后,为了将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调整,然而,创维和美兹在并购之前,彼此独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因此,双方财务管理机制、管理目标等方面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所以,创维和美兹能否有效整合,是创维集团在整合阶段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
4.2 并购准备阶段财务风险控制
4.2.1 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开展此次并购活动之前,创维集团就已经和美兹公司有了接触。早在几年之前,创维集团就对美兹电视机品牌收购表现出了的意向,但那时并没有成功,直到2014年11月,美兹申请破产,创维集团选择主动出击,双方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协商,最终于2015年4月22日签署了并购协议。
为了降低美兹在此次并购活动中提供虚假信息的可能性,创维集团从第一次接洽到正式签署协议,都派遣了专门的团队,对美兹公司的技术与研发进行实地考察。与此同时,创维还聘用了拥有丰富的海外并购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创维不仅能够详细调查美兹公司的经营现状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也可以对其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4.2.2 被并购方价值评估风险
创维集团在对美兹公司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采用了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在采取了可比公司法时,创维集团所聘请的专业团队在全球选取了6家与美兹公司所处行业相同,并且在此次并购活动实施之前,将这几家公司作为备选公司进行比较,并且认真对比和分析了这6家的公司各项数据情况,其中数据分别是企业价值、市场价值、企业的净利润率和EBITDA(息税折旧前摊销利润)这四个因素,然后利用可比交易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以上两种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美兹公司的企业评估价值。此次的企业评估在专业的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并没有发生对美兹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不准确的现象,并且使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公司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4.3 并购执行阶段财务风险控制
4.3.1 融资风险
(1)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融资方案
并购双方的协议中规定,创维需要支付1319.54亿欧元才可以实现并购。在进行融资时,创维集团采用了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外部融资方式,另一种则是利用企业内部资金的内部融资方式。在2012年到2014年这三年间,创维集团的资产与收入都保持着稳定地增长,因此,内部融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而创维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2014年也达到了近三年的低值,创维集团在外部偿还债务压力不大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向银行申请765亿欧元贷款的融资方式,完成了对于外部资金的筹集。
(2)外部融资方式过于单一
在进行外部融资时,创维集团虽然通过银行贷款在短期内筹集到了并购资金,但是贷款的金额占并购全部资金比重高达58%,也就是说,创维集团要在并购结束后支付高额的本息。创维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2012-2014这三年内比较平稳,但是到了2015年年初,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加了15.03%。而产权比率则由2013年年末的1.44提升到2014年年末的2.53,增幅达75.69%。这不仅是因为承担了美兹的债务,也是因为负担了765亿欧元的银行贷款。这表明,创维集团在银行的贷款已经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还债压力,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下滑,偿还银行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在加大。所以,仅采用银行贷款的外部融资方式给创维集团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4.3.2 支付风险
此次并购活动中,创维集团采用了现金支付的方式,支付了1319.54亿欧元的并购价款。在2015年,创维集团的货币资金达到256.25亿元,完全可以承担并购所需的剩余价款,与此同时,再加上在银行贷款的765亿欧元,创维集团所筹集到的并购资金允许其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而且,在创维集团完成对于美兹公司的并购之后,其拥有的货币资金仍然处于一个不低的水平。在2015年,创维集团在对美兹进行并购活动时,选择现金的行为对其全部的并购借款进行支付,所以在年末的时候,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下降现象明显,但是到了2016年年初,这一指标就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总而言之,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并没有给创维集团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并且在并购结束之后,企业的货币资金仍然十分充足,日常经营也并没有受到一些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创维集团此次对于现金支付的选择是十分符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现状的。
4.4 并购整合阶段财务风险控制
4.4.1 财务整合
(1)整合目标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
创维集团一直致力于通过提升企业的科创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美兹公司则是出售对企业利润贡献不高的业务,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此,在明确这次并购的主要目的为打开欧洲市场,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础上,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之后,并没有选择将其进行出售,而是选择继续使用美兹这一品牌,为美兹的发展提供企业可以提供的最大支持,帮助其进行发展,使其可以在德国市场上获得足够强劲的竞争能力,并且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改革,获得了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
(2)美兹管理团队不变,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在创维集团顺利完成并购活动后,美兹的管理团队仍然可以参与企业平时的财务管理活动,不仅如此,创维集团和美兹公司还合作建立了新的财务组织机构,并且在财务活动的多个方面展开合作,保证企业的财务组织机构的运行情况不受企业并购活动的影响。因为美兹公司的财务人员大部分都是国外人员,只是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及会计制度等内容。然而,创维集团在并购美兹公司之前,就已经拥有海外并购的经验,并已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财务人员。可以说,此次并购活动完成后,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保持正常运转的状态离不开双方财务人员之间密切的交流、配合及合作。
(3)合理整合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将财务管理进行有效整合,创维集团依靠专业的会计团队,将美兹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我国的报表编制标准进行重新编算。并且,创维集团在完成交易的同一年,就将美兹的财务状况纳入到集团的财务报表中,让双方的会计政策、报告期间和所使用的模板都实现了统一管理,然后将并购后的财务情况进行了合理合规的披露。同时,创维集团按照一样的财务要求,将美兹的财务、资金管理和预算控制进行了统一的制度规范,使双方的财务标准实现了统一,并且美兹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也在逐步向创维集团的日常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匹配。由于双方在财务方面使用统一的制度和标准,所以创维集团对于美兹公司完成并购活动后,且资金的使用效率水平和内部资源优化水平都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
4.4.2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在并购活动进行过程中,如果并购双方企业不能让协同效应得以实现,那么就很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创维集团在并购成功后,对美兹公司的财务也进行了整合,其整合之后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如下:
(1)企业偿债能力水平提高
从偿债能力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划分,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两个因素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两个因素则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这次并购完成后的半年内,创维集团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个方面都一直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企业产权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这两个指标却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创维集团为了顺利完成收购美兹公司这一目标,不仅使用了企业的内部资金,还通过贷款的形式向银行申请了765亿欧元的资金支持,致使其偿债压力加大。而在2016年年末,创维集团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从整体上来看处于上升趋势,流动比率比原来上升了0.06,速动比率则上升了0.04,虽然上升幅度并不是很大,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而在偿还长期债务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都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0.87和0.1,这说明了美兹公司的加入,使得创维集团的长期偿债能力增强,从而融资能力也有所增强。
(2)企业获利能力提高
创维集团在成功收购美兹公司后,其获利能力有所提升,销售毛利率与资产净利率分别提升了5.05%与3.66%。这说明,创维集团对自身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且充分利用德国在这一方面先进的技术,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这一并购行为不仅让企业的生产规模得到扩大,还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得到降低,销售量也随之增加,进而让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获利水平都表现出上升的趋势。根据创维集团2017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报表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前九个月,美兹公司创造了269亿元的营业收入,更突出的是,有117亿元是在2017年的第三季度时创造的。与此同时,母公司从中获得了18.8亿元的净利润,占集团2017年前9个月利润总额的33.09%。显然,在集团获利方面,创维集团因为美兹公司的加入有了很大的增加,且美兹公司在并入创维集团后的表现也一直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
4.5 本章总结
(1)并购准备阶段
在并购的准备阶段,创维集团合理控制了由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对被并购方估价不合理将会带来的财务风险。首先,创维集团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通过对美兹公司的长期接触以及实地考察,对其公司的信息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这样做不但使创维集团获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且也为后期评估企业的价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在对美兹的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创维集团聘请了专业机构,结合美兹所处的行业特点以及同类型的交易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给出了合理的评估价格,致使此次并购得以顺利开展。
(2)并购执行阶段
在并购的执行阶段,创维集团在融资方式和支付方式两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
第一点在融资方式上,创维集团日常经营状态良好,现金流一直很稳定,无论是长期偿债能力还是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所以在支付1319.54亿欧元的并购资金时,创维集团采用了内外部融资的方式进行筹集资金,尽量减少集团的负债压力。
第二点就是支付方式的选择,因为创维集团的筹款方式是通过内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式融资完成的,所以对于并购资金的支付方式选择也带来了很大影响,集团本次资金的筹集顺利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在约定的时间之内支付并购资金还要兼顾到美兹的支付的优先选择性,创维集团最终选择了现金支付的方式,完成了本次并购交易的全部钱款。
并购整合阶段企业在并购整合的阶段,大部分的并购企业在整合双方的业务时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整合问题,特别是财务方面的整合不彻底或者整合措施不当时会出现不能很好的处理双方企业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等问题。在此次并购中,创维集团结合双方企业的具体情况与其他公司的整合经验,为企业量身定做了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双方能够在此财务制度下达到很好的融合。
5创维集团并购美兹的案例启示
创维集团在第一次海外并购就取得了成功,说明其在各个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创维集团的风险控制措施,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5.1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财务分析时重中之重,任何财务风险都不能忽视,在准备阶段我们也仍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来避免未知的风险干扰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对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忽视,没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最终导致并购活动无法继续进行。
5.1.1加强尽职调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创维集团完成整个并购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之前,创维集团对美兹关注已有一段间。在这段时间内,创维集团对美兹了全面的研究,不仅包括美兹的外部竞争环境和美兹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而且对于美兹的内部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国内大量的企业并没有完全掌握要并购的企业所有信息,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并购问题。企业并购过程中只有全面的了解了被并购企业的整体情况们才能正确合理的给出被并购方的估值。所以,一个充分而且全面的调研就非常有存在的必要性。并购方为了对于并被购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购方既要分析对方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以及方方面面的资金状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当然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不仅可以通过审核的途径掌握对方的财务状况,还可以从国家政治、经济文焕等宏观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全面的降低信息缺乏带来的经济损失。
5.1.2选择合适的被并购方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的价值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十分复杂,并购方要针对处于不同行业的被并购方采取特定的估价方法。确保能够合理地评估被并购方的价值,并购方应该就不同被并购方的特点来选择具体的价值评估方式。
创维集团在对企业价值评估时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创维集团通过聘请专业的评估团队,根据被并购方所处行业现状以及特点,结合其资产、负债以及盈利状况,对被并购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做出合理的评估。在众多评估方法中,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使用一种方法还是多种方法的结合要根据企业经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并购方因为对被并购方的评估价值存在较大偏差而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时,并购方就可以要求被并购方签署保值协议来转移并购风险。保值协议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并购方进行了约束,保证了并购方的利益。
5.2对并购执行阶段财务风险的控制
企业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阶段,执行受阻将直接导致并购的失败,因此,实施有效的执行阶段财务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5.2.1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多元化
创维集团在收购美兹时,通过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来完成融资的,但外部融资采用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融资风险。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给予企业使用的融资方式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国应该加快完善国内融资渠道的完善,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企业应该全面的了解自身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做出融资方案规划,最终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可以相互借鉴,实现各种渠道的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补充支付资金的方式,有助于海外并购、
5.2.2结合企业实际状况,灵活使用支付方式
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支付方式上选择的是现金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推动了并购活动的快速进行,而且并未给创维的日常经营带了大的压力,保证了在并购完成后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营。现金支付计算时间短,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很多公司都很热衷于使用现金结算。但是现金结算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并购,当现金结算不能满足目前情况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的支付方式或者多种方式进行结算,这样才可以合理的规避过分依赖一种支付方式带来的财务风险。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并购企业一定结合自身情况以及资金筹资的结构们进行全面的比较各种支付方式的优劣性,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混合支付方案。企业在支付并购价款时无论选择何种支付方式,一定切实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完善的选择支付方式。
5.2.3提高对外汇风险的重视,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过程中缺乏对外汇风险的重视,给予并购带来很大的影响。并购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币种之间外汇汇率的变动,企业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应该借助完善的金融工具,采用科学的方式规避外汇风险。以下是企业可以用来防范的汇率变动的金融工具
(1)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可以说,签订远期外汇合约是对于外汇进行买卖交易。并购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行为之前,为了保证自身资产的价值,减少汇率变动而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可以选择这一方式与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交易行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并购企业可以在未来的规定时间段,使用已经约定的外汇价格实行外汇买入或者卖出行为。
(2)购买外汇期权。与远期合约相同的之处就是买卖的对象还是外汇。如果并购企业购买了外汇期权,那么企业可以在未来约定的时间内,并购企业可以按照当时规定的外汇价格对外汇资金采取买入或者卖出行为。这也就是说,并购企业如果在执行并购交易之前购买看涨期权,一旦在约定的时间内,外汇价格出现上升,则并购企业就可以选择执行期权,在购买外币时则可以选择期权约定的价格,减少并购因为外币价格升高而带来的成本增加的风险。
5.3对并购整合阶段财务风险的控制
并购整合阶段是企业并购的最后一个阶段,但是有很多公司往往对这个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忽视。如果两个企业在并购过后不能很好的整合,那么直接就会导致并购的失败。
5.3.1科学制定整合策略
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的过程中借鉴了以往海外并购的经验,在并购前期就制定了“轻度整合”的策略,充分保留了德国美兹的独立性,实现了并购后企业组织机构的良好运转。创维并购美兹的轻度整合计划如下表5-1所示:
表 5-1创维并购美兹轻度整合计划
整合层面 | 轻度整合措施 |
公司治理 | 美兹管理层充分参与公司治理 |
品牌层面 | 建立品牌委员会,对美兹品牌价值给予充分保护 |
管理机制 | 管理独立,坚持并购后独立运营;充分支持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关键能 力的培育 |
人力资源 | 实施人才保留计划,保留现有的组织架构和薪资水平,并提供广阔的全球 职业发展平台。 |
企业文化 | 评估两家企业文化共同点和差异点,通过文化研讨会等方式,大程度上 实现文化融合。 |
在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方在整合被并购方的资源和业务时,一定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内外因素,切实的制定合理的并购方案。目前主要就是两种并购策略,一种是保留式的整合策略,另一种是融合式整合资源。
当并购双方都拥有较为完善的财务体系而业务关联不高时,并购方就可以采用保留式的并购方案。这样既可以使双方的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又可以对被并购方的财务体系进行监督。如果双方都有了相对完善的财务体系,这时就可以采用融合的整合策略,并购双方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搭建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完美整合。
5.3.2重视财务整合,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很多企业在并购活动结束之后,并不重视将并购双方的财务系统和管理制度进行整合,最终导致并购双方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我们要对整合阶段的工作产生高度重视。为此,梳理出了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对并购双方进行财务整合,实现财务协同。
(1)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在对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整合时,应该着重考虑双方的基本要求,以并购方的财务管理目标为指导方向,同时也不可以忽视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双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特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且进行一定的有效融合,并在现在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并且合理的管理目标,通过整合并购双方的资源为合并后的财务经营提供方向,真正实现并购双方的财务协同。
(2)双方财务组织机构和财务制度的整合。企业双方在并购以后,并购双方应该全面的结合企业双方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全面的完善双方的组织机构建设,搭建更为高效的财务组织。企业并购在财务整合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整合财务制度。企业在完成并购活动之后,必须进行财务整合,并且财务制度整合的效果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财务的协同效应。同时,可以从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和财务核算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对财务制度进行整合。总之,要想实现企业总体财务目标和决策内容的统一性,就必须重视且制定统一的财务体系监督和管理制度。
(3)企业双方资产和负债整合。并购企业在完成并购任务之后,双方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要重新拆分和整合。在进行拆分和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双方应该依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研究。比如,并购方应该明确对方的资产在并购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是否能发挥出具体的效用,如果并不能带来具体的效用,并购方应该及时处理掉无用资产,避免造成资产的流失。企业对于资产资源的重新整合,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资产结构,合理的分配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结构比例,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然而在被并购负债方面,应该要着重重视对于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并且及时快速处理被并购方的负债出现不良问题,使得企业在债务偿还能力方面可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对被并购方的资本市场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进行利用,然后增加并购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资资控股等方式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投资,进而让企业的现金流入量不断增加,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使得企业并购后的财务可以协同进行。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现如今,我国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然而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到位。本文选取创维集团并购德国美兹公司为案例,对其并购中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对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从总体上看,创维集团在此次海外并购活动中,财务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主要体现在并购准备阶段,创维集团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对被并购方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很好地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对被并购方估价不合理所造成的风险。从并购后的整合阶段来看,创维集团为了使双方在财务上可以实现协同效应,采取了合理的整合措施,并且获得成功。但是在并购活动的执行阶段,创维集团内部的融资方式非常的单一化,所以企业在融资风险和外部风险的分散和把控方面没有获得特别有效的结果。所以,分析创维集团在此次并购活动中的缺陷,提出两方面的针对性建议:第一,将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扩展,通过融资多元化来进行有效规避;第二,对外汇风险加强重视力度,为了可以更好的减少汇率变动对于财务风险的威胁,可以采取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和购买外汇期权等多种方式。
6.2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我国进行海外并购活动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因此,本文针对创维集团海外并购案例的财务风险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然而,在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欠缺。首先,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海外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的分析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其次,由于该交易完成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很难从长远的角度去分析财务协同效应的体现。在此,希望能够在日后的研究中仍然对创维集团保持关注,并对其开展海外活动过程中所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以此来不断完善与丰富文章的研究成果,以期能为我国其他企业在海外并购提供借鉴,提高我国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裴淑红,孟鑫.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以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为例[J].商业会计,2016(14):33-35.
[2]樊丽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策略[J].经贸实践,2017(24).
[3]丁洁琼,陈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J].知识经济,2015(11):117
[4]戴阿芬.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与协同效应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115.
[5]廖东声,刘曦.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02):4447.
[6]李莉文.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风险及应对策[J].国际论坛,2017(01):101-105.
[7]刘煜飞.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及应对策略[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1):47-50
[8]罗敏.基于核心竞争力思维的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控研究[J].财会通讯,2015(08):11-13.
[9]陆建芬.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思考[J].财会月刊,2014,(20):118-119
[10]关均之.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J].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文集,2016(05):1-3
[11]侯寓栋.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基于优酷土豆公司合并的案例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8):123-124.
[12]蒋楠.基于财务视角的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优酷并购土豆为例[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8):113-118.
[13]鞠大伟.上市公司海外并购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55-56
[14]徐小云.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财务风险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4,(7):43-46.
[15]周运兰,杨静静,任冲.央企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财会月刊,2014,(3):33-36
[16]周永.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2728.
[17]陈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18]陈先华.并购过程中被并购方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和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7(1):90-93.
[19]孙晓宇.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风险评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20]孙玉琦.财务风险及规避措施[J].北方经贸,2015,02:79-80.
[21]沈桓.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288-290.
[22]杨生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161-163
[23]王莉莉.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5(17):20-22.
[24]魏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特有风险及防范策略———基于无形资源视角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6(24):6-9.
[25]Du M, Boateng A. State ownership, institutional effects and value creation in cross-border mergers &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15, 24(3):430-442.
[26]Duppati G R, Rao N V.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ture markets vs. emerging market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USA and India[J]. Cogent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5, 2(1): 1088817.
[27]Guardo M C D, Marrocu E, Paci R. The effect of local corruption on ownership strategy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10):4225-4241.
[28]Kolaric S, Schiereck D. Performance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review of the recent empirical evidence[J]. Management Review Quarterly, 2014, 64(1):39-71.
[29]Rao-Nicholson R, Salaber J, Cao T H.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ASEAN Countries[J].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16, 36:373-387.
[30]Vasilescu C, Millo Y. Do industrial and geographic diversification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U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16, 46:33-4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