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入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幼儿的告状行为。把数据分析与案例相结合,对告状行为的原因、高发的时间段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幼儿告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教育建议部分,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拙见。至此,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够为幼儿身心发展和教师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研究
一、研究起源
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安排我们下园进行见习活动,从早上入园的晨检,到下午的离园,去观察记录并且感受幼儿的一日生活,走进这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的生活中去。我们会发现幼儿每天都会和身边的人发生很多交流,给我留下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幼儿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教师!某某又讲话了!”“教师!他总是回头!”“教师!他打我!”……这时,孩子们就出现了“令人头疼”的“告状行为”。
告状行为,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最为频繁的互动之一,提到告状行为,一般会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消极的,是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工作负担,花费了教师大把的精力以及时间;有的还会认为经常告状的孩子人际关系比较差,认为他们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也比较弱……
那么,有告状行为的孩子真的是这样的吗?他们为什么要告状?告状行为都是消极的吗?……
基于这一个个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现状的研究,深入到幼儿和幼儿的交往中,幼儿与教师的交往中,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的资料,站在前人高大的肩膀上,挖掘告状行为隐含的教育价值和影响;透过幼儿的告状行为,又能发现什么教育盲区呢;并且反思教育现状,为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出一些绵薄之力。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搜集文献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都是教师的反思与教育日志,比较零散,不够全面和详细的。通过深入幼儿的一日生活,观察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往,把告状行为看做幼儿身心发展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挖掘其中隐含的价值和影响,以期能够为幼儿的社会化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尽绵薄之力。
(二)实践意义
幼儿的告状行为不仅仅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仔细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透过告状行为,深入了解其告状行为发生的内在动机,其实还是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教例如有: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盲区,或者是班集体在制定规则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亦或是发现个别幼儿存在的问题等等。对于此,幼儿的告状行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幼儿,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能够做到真正的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理解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教师们在处理幼儿的告状事件时提供更好的教育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三、文献综述
围绕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以大班幼儿为例,通过文献查阅、电子搜索,得出的有关资料比较零散。在刘晶波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一书中,有关于幼儿告状行为内容的撰写,在书中将其归为“幼儿的自我保护手段”一章:什么是告状行为、告状行为发生的独特过程、两种不同困境价值下的告状行为、告状行为的价值。其余的大多是关于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很多都是一线教师的心得、日志等等。综合各个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做简单的综述: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
主要是刘晶波、杨翠美的研究,在5-7岁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分析中,研究得出了幼儿告状的动机分类,将告状行为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试探教师的反应、展示自己的良好行为、说明事实情况、举报对方的不当行为、请求惩罚同伴。其中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是位居动机的榜首,其次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良好行为。
(二)幼儿告状的主要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告状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根据学者的研究,幼儿告状的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道德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以及个性等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小班的时候,幼儿的告状内容主要是寻求老师的保护、解决自己的困难;中班的幼儿,在认知水平、道德判断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慢慢开始转向关注同伴的行为;大班幼儿比起小中班,已经是比较成熟懂事的孩子,他们能够体验到同伴的情绪情感、身心状态,能够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影子了。
(三)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时的策略
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为例,有学者曾经研究过教师在应对儿童告状行为时的回应及影响。研究发现,教师不同的回应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对于经常使用应付敷衍型的回应,幼儿没有收到来自教师的帮助,久而久之就会没有纪律性;对于直接干涉,这种简单粗暴的回应,幼儿得不到关注,可能会让他们的身心受到伤害;而对于积极回应型和积极引导型,虽然这两种都是教师的积极反应,但是相比之下,利用积极地引导的方式更为有效。此过程中,幼儿主动性更强,对于教育工作的效率也就更高了。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在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原因、特点等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果,将借助专家学者们优秀的研究成果来充实完善本文。
2、观察法
这也是本文获取资料的最主要的方法。尽量在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记录下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全部过程,从他们入园开始直至离园。
3、访谈法
与幼儿的访谈能够了解到幼儿告状的内心不为外显的想法,并且能够补充事件的起因经过;与幼儿教师的访谈能够了解幼儿的性格以及教师的内心感受,处理事件的态度看法。
4、数据分析法
收集幼儿告状行为的事件,按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以及分析研究。
(二)研究对象
以南京市某园的大班幼儿为观察对象
(三)研究内容
1、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
2、幼儿告状行为高发的时间段
3、告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4、提出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建议
五、对大班告状行为的内涵分析
(一)对于告状行为的含义界定
提及告状,就会想到“告密”、“打小报告”等带有贬义的色彩,但告状行为的含义远不止于此。
为了研究需要,本文把告状行为概括为:当幼儿面临困境,无法独立解决的时候,就会向教师汇报,以表示求助;或者幼儿发现班集体中有其他幼儿出现了与自己所理解的规则时,该幼儿就会向教师汇报情况,目的是借助教师之手改变同伴所为。
(二)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别于小中班,他们处于道德发展的他律阶段,会认为规则是权威、神圣谁都不可以违背的,必须绝对的尊重和服从。所以大班幼儿会出现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把是非对错弄清楚才肯罢休;另外,大班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更强,这导致他们告状的原因就更为多种多样,告状的行为表现也更加多样化。例如谁得到表扬或者贴画是因为他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谁失去玩游戏的机会是因为他做了不好的事等等。
(三)大班幼儿告状时的行为表现
根据在园收集的案例,进行归纳概括,来具体说明幼儿在发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
1、自我表现型
这时的孩子会拿着自己成功的作品展示给老师看,还有的会和周围的同伴进行比较,来说明自己的努力之处。这与幼儿想要成为“好孩子”的倾向密不可分。
2、寻求帮助型
当幼儿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事关自己或者同伴,幼儿都会及时跟老师汇报情况,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有时是自己受到了欺负,请求借助老师的权威力量。
3、举报型
可能因为发生了纠纷,或者同伴侵犯自己的权益,是为了揭发同伴的“不符合规则的”行为,带有一些见义勇为的色彩,这时的幼儿跟老师说话时的情绪很激动。
4、试问型
当幼儿对于教师的要求感到不确定,或者发现同伴的行为“好像”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时产生的告状行为。其目的在于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
5、描述事件型
大班的幼儿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到教师的言行,及时向老师告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使教师了解事情。此时告状的幼儿就是一个第三方的说话者。
六、以大班幼儿为例,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透过幼儿在发生告状行为时的表现,也能够发现幼儿告状的原因。但是由于告状时行为表现的多样化,所以告状行为的原因,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理由。应当结合相应的案例以及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表2-2-1不同原因之下的告状行为
1、请求明确的回答
幼儿有时候弄不清教师的明确意图,或者在教师讲述规则的时候幼儿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看见别的幼儿出现了与自己所预估的行为不一致时,又或者有疑惑时,就会向教师“告状”,是希望通过指出同伴行为的“不恰当”,来得到老师的明确回答。这一项原因的比例是最高的,是因为班上新来的两位实习教师,她们对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教学技巧策略还不是很得心应手,所以会影响一日活动的安排组织,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注意听讲。所以出现比例偏高。
案例2.2.1美工区的活动规则在一开始,姜老师就说:“今天不用剪刀,就拿笔和纸画画。因为美工区今天老师们要做一些材料”。然后在美工区的时候,馨瑶和诗雨在美工区的另一张桌子上画画。馨瑶来到了材料区,一边找剪刀,一边问朱老师:“老师,诗雨她拿了剪刀。”老师回复说:“今天不拿剪刀,双面胶可以用手撕。”馨瑶看了一眼剪刀:“我就说嘛,今天不能用剪刀的。”
2、自身利益受到侵犯
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占到了22.2%,包括有打架、作品遭到破坏、发生口角等等。打架是大班幼儿,尤其是男生之间常常发生的事情,即使是老师每天反复强调,还是会有一到两起打架。但通过与老师的交谈可以发现,这类原因占比之所以较高,是因为有些被告幼儿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告状幼儿过分夸大了自己的情绪情感,将自己的感受过分夸大,使得一些小事变成幼儿之间争议的问题,结果就会导致告状事件的发生。
案例2.2.2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家宇却没有好好听,一个人游离在集体之外,在建筑区那边爬来爬去。小宇上完厕所出来,看见家宇在建筑区玩弄、游走。就大声的和王老师说:“王老师,他没有好好听故事,又一个人跑出来了。他想破坏我的太平湖大酒店!”
3、寻求表扬
幼儿在告状时表现形式就是自我表现型。通过自己和同伴不同情况的对比,意在突出自己是认真仔细的好孩子,希望教师能够表扬自己在群体中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研究理论相吻合,做一个“好孩子”是每个幼儿的追求。但也与本班的实习老师带班有关,幼儿都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想要和新老师分享,也是造成这个比例略高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整个原因分析中,占了18.9%。
案例2.2.3上午的活动主要是带孩子们学着用鞋盒子来编织。在第二组只有乐妍一个人在编织,一圈又一圈。旁边的孩子们编织的不太顺利,总是要拆了重来,最后他们不再编织,而是开始了别的活动。乐妍拿着自己成功的作品笑着对我说:“老师,老师,你看,我编的,他们都没有认真编,一直在讲话。”
4、发现违背常规的行为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常规,中班幼儿能够基本遵守规则,到了大班,能够理解一些规则,并将它们牢记于心。一旦发现有违背常规的行为,就会向老师检举不恰当的行为。但有时候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又是刻板的,一定要分清是非对错才肯罢休。在整个原因分析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16.7%。面对幼儿频繁的“状子”,教师也是无奈的。
案例2.2.4和小宇进行谈话后,主班老师再一次强调同伴之间打架的后果,就是停止玩游戏的权利。小宇在休息五分钟过后恢复游戏,他再一次跑到老师身边,对正在做手工的主班老师说:“朱老师,刚刚孙小羽打人了,你说过,我们小朋友不可以打人的。”朱老师:“对,那你叫他过来,我和他聊一聊。”
5、请求帮助
当察觉到同伴有了困难比如身体不适、行动不便、情绪低落,或者是觉得自己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等,无力解决时,就会向老师求助。这一类原因在实习观察过程中还是可以遇见不少的,这表现出大班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关心爱护,以及对老师的信任感。其实在和主班老师的交谈中可以发现,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并不能够对所有幼儿的身心状况、情绪状态给予全面、及时的关注,所以需要幼儿及时的告状,以便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
案例2.2.5在户外晨间锻炼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在选择自己的玩具,只有小麦趴在长椅上,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参与其它的小伙伴的游戏。宝宝在一旁看见了,对迎面走过来的保育老师,指着小麦说:“老师,我觉得小麦今天有点不开心,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
6、说明情况
此类原因在整体的数据中只占了4.4%,但是在实习初期是比较多见的。幼儿的表现行为就是描述事件,有时候教师不能对所有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尤其是刚到班上的实习教师,就需要幼儿的“告状”来帮助自己快速了解班上的幼儿情况。幼儿的“告状”有时候是客观陈述情况的,但有时候幼儿的“告状”会抱有自己的主观想法,教师也只能作为参考。这也体现了幼儿的热心肠。
案例2.2.6作为实习老师第一次带班带活动。姜老师请了家宇小朋友来回答问题,可是他看了一眼老师就爬到一边去了。这时小麦举手示意老师并说:“老师,他每次都这样的,你不要管他了吧,也不听朱老师的话。”
7、缺乏交往技能
大班的幼儿在交往技能这方面比小中班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观察过程中,依然会有一部分幼儿在人际交往技能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留心的地方,必须要关注这类幼儿的交往情况,防止他们使用极端的交往手段。
案例2.2.7在学习新的早操的时候家宇、小邹和小熙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小姜和小邹一直都在聊天,小熙过去拉着小邹的手,试图加入他们的聊天,但是小邹提出:“你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好朋友了,你早上还打了小姜,老师都说了不可以打人的。”小熙试着为自己辩解,可是小邹还是不愿意理他。小熙走到老师跟前:“朱老师,小邹一直和小姜讲话,他们没有好好学习做新的早操。”
(二)幼儿告状行为高发的时间段
为了方便研究,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分为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游戏、户外活动以及过渡环节;探究告状行为在各个时间段发生的频率。
表2-2-2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
1、生活活动
由图表的分析可以看出来,在一日生活中,幼儿告状行为频发的最高峰是生活活动。生活活动包括幼儿的如厕盥洗、点心午饭以及午休。幼儿常常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发生告状行为,例如某某小朋友因为没有用手捧着碗或者是谁浪费点心,亦或是洗手的时候一直在玩水等等。
2、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是告状行为的频发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告状的多数是因为规则掌握不清、玩教具或是空间资源分配不均衡,另外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打架事件也是频繁发生,因打架事件而引起的告状也是让教师很头疼的问题。
3、过渡环节
在过渡环节的告状行为也是不容小觑的。在所观察的幼儿园大班组,过渡环节常常请幼儿上前表演小节目,弹琴讲故事等等都可以。教师的控制水平比较低,此时的幼儿会出现走神、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开始玩弄身边的同伴或者物品,导致身边的幼儿出现告状行为。
4、户外活动和教学活动
最后,为了保障户外活动幼儿的安全和教学活动质量水平,教师的控制水平会相对较高,对幼儿的关注力比较集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快速处理好,保证高效率的活动水平。故出现告状行为的几率相对较低。
综上,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频率与不同的活动类型是有关系的,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以及过渡环节这些教师控制水平较低的环节比较容易发生告状行为;而教师关注力较集中的户外活动和教学活动,告状行为发生的就较少了。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
告状行为是教师和幼儿两方面的事情,所以幼儿告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分别是幼儿和教师。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告状行为的消极影响,比如,干扰教师的教育工作秩序、告状幼儿窥视他人隐私、告状儿的斤斤计较等等。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关注消极影响的时候,我们也要挖掘告状行为的有利之处。
1、关注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1)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向教师告状的时候,就是幼儿语言能力在真实情景下、实际运用中发展而来的,幼儿要将自己的“状子”说清楚、说明白,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语言能力又和思维能力密不可分,所以语言的表达过程也正是幼儿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2)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
幼儿在发生告状行为之前,会用自己的方式与同伴交流沟通,沟通成功,矛盾顺利解决,则表示自己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无形之中给予自己一个积极强化;但当沟通不顺利时,就表示自己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就可能出现了矛盾,表明幼儿在交往技巧方面还是有待提高。进而就是产生告状行为,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同伴的反应,都能帮助幼儿得到恰当的人际交往技能。
(3)规则的进一步内化
幼儿常常因为同伴的行为与自己理解的规则不一样时而产生告状行为,如案例2.2.1.通过告状行为幼儿能够明确规则。但是有时候幼儿有刻板遵守规则的情况,这也会发生告状行为,此时在教师的参与下,能够帮助幼儿正确地理解规则的含义,将规则进一步内化。
(4)良好的人格的形成
这体现在幼儿关心爱护同伴,当同伴的身体出现不适,会及时向教师求助,有助于幼儿善良有爱心的品质的形成;当幼儿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向教师控诉同伴的不恰当行为,而非忍气吞声,表明幼儿知道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保护自己不受他人的欺负。
2、对于教师的影响,体现在对教师教育工作上
教师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工作任务,不能及时的关注到每个幼儿,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能存在盲区,但是幼儿的告状行为不一定是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有些也是能够帮助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的。
(1)能够发现幼儿的需要
有些幼儿的告状内容涉及到同伴的身体健康问题或者情绪状态,这些细小的事件,教师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事事关心,但是通过幼儿的告状行为,就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2)有助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幼儿园的课程来源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在幼儿的告状内容中,有时候也会隐含着教学内容。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班上的小麦报告老师说,馨瑶脱离队伍,带着其它小朋友蹲在地上看蚯蚓。教师就及时抓住这一告状内容,发现幼儿其实是对蚯蚓感兴趣,于是就开展了一次关于蚯蚓的活动,孩子们都超级喜欢。
(3)利于捕捉教育契机
面对幼儿的频繁告状,教师有时候会用“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看上去好像是敷衍幼儿,这其实是暗示该幼儿不要过多的关注他人,否则会养成过分关注他人隐私秘密的不良习惯。比如教师反复强调的打架事件,教师不仅是对被告幼儿和原告幼儿进行个别教育,也会抓住幼儿告状内容进行集体教育,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并用。
(4)有助于改进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
幼儿的告状内容中,很多原因都涉及到“请求明确回答”,教师要考虑的不止幼儿是否将规则听清,还是刻板的遵守规则,而且还要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我是否将规则说清,是否使大部分幼儿都集中注意力了等等。根据幼儿的告状内容以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反思并且改进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
(5)启发教师与家庭保持联系
幼儿有频繁告状行为的原因,其中也与家庭有着一定的关系,这就引导教师多多与家庭沟通,经常与家园保持合作,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善于思考的良好性格。
七、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提出适宜的建议和意见
(一)理解幼儿告状时的心理
切勿简单粗暴地使用敷衍、应付了事的方式,这样会让幼儿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教师应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耐心倾听的倾诉,努力理解幼儿内心的想法与感受,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二)与家庭联系,鼓励幼儿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都是父母宠爱的好宝贝,父母也常常会对幼儿说“有事情请老师帮忙”或者类似于这样的话,慢慢的幼儿就养成了依懒性人格,教师要适当放手,鼓励幼儿尝试自主解决,试着在真实情境下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树立独立自主的人格。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同时,也要促进幼儿自理自立的人格发展。
(三)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培养人际交往技巧
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了成熟进步的地方,但还有部分幼儿稍有不足,教师要关注这部分能力稍弱的幼儿,引导他们逐渐掌握一些交往的策略,并且在集体讨论的形式下,找出一些公认的好方法,如友好请求、交换、轮流等。对有进步的幼儿给予及时的积极地强化,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合理组织一日生活,善于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很容易被新颖的事物吸引住,或者是很容易就无聊,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善于利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以及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等策略,抓住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将规则要领注意事项等用简明扼要、幼儿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清楚。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多多关注过渡环节和生活活动,这些告状行为高发的时间段,避免时间的无效利用。
(五)教育幼儿宽容待人,学会谦虚自律
有时候的告状事件,是因为幼儿无意为之,但是却被对方认为是有意行为,然后就向教师“告状”,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理清前因后果后,就应该教育幼儿学会宽容他人,不要斤斤计较,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在集体谈话中,引导幼儿做一个宽容大度,善于倾听,学会谦虚待人,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过分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幼儿告状行为分析[J].幼儿教育,1999(2)
[2]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5
[3]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J].山东教育,2002,(7-8)
[4]韩晓.浅谈幼儿的告状行为[J].教育战线,2012(2)
[5]邢少颖.3-7岁儿童告状行为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杨翠美.4-7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7]袁丽娟.混龄班级幼儿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赵连娣.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心理探析[J].山西教育,2004(8).
[9]郑名.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5(1)
[10]邢少颖,贾宏燕.3-7岁儿童告状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1]冯莉英.不要忽视孩子的告状行为[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12]蒋莹.“告状”中的教育契机[J].中国残疾人,2013(11)
[13]李静.正确认识和对待学前儿童告状行为[J].淄博师范专学报,2010(3)
[14]田立华.浅谈对幼儿告状的认识和态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3)
[15]郭云.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