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及其体育教学内容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论述了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及其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发现在小学年龄阶段出现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灵敏素质的敏感时期,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时期并且能够合理安排这一阶段的身体素质发展训练,并且能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论述了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及其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发现在小学年龄阶段出现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灵敏素质的敏感时期,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时期并且能够合理安排这一阶段的身体素质发展训练,并且能够抓住男女生之间存在的性别差异进行体育教学,可能会对孩子身体素质的发展产生影响,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本文研究内容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在发展小学女生身体素质方面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女生;身体素质;敏感期;关键期
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及其体育教学内容研究

  前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固守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要求也日渐提高。身心健康,身体强壮,有坚强的意志,充满活力的儿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要想发展身体素质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充分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重视落实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体育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既能够培养品德、增长知识,同时也能够发展身体的各项基本活动能力,同时促进思想品德的进步与发展,学生在自然生长发育的阶段存在着不同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时期,即为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有针对性地把握住这一重要的特殊时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生长期的敏感特征,男女学生存在性别差异,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选择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小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发展。

  1.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19世纪初,荷兰的生物学家德·弗里首先提出并使用“敏感期”,她是在研究动物成长过程中发现这一概念。20世纪初,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与少儿的长时间朝夕相处中,也发现了在少儿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现象,这一原理现象被她运用在少儿的教育上,明显达到了促进少儿智力的效果。她认为少儿经过特殊的环境刺激必定存在相应的特定敏感时期,而这种敏感时期随着生长发育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与年龄的增长也密切相关。当少儿经历某一段敏感时期,可能会产生一股比较强大的动力,促使他自主的去学习他所感兴趣的东西,直到内心学习的欲望得到满足或者相对减弱,这股强大的动力才会消逝。而孩子就是经历每个敏感期,从而获得成长和发展。有些教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关键期,也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敏感期”。有研究成果证明:在某一特殊的年龄阶段,个体对某种知识或行为方式的学习特别敏锐,学起来感觉得心应手,但是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学习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一生,就意味着错过了“发展最佳年龄期”。随着身体素质的发展以及对体育知识和各项运动技能掌握能力的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训练逐渐与这一特殊敏感期产生联系。

  2.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其重要性

  2.1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内涵

  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个体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是比较简单的,一旦错过这一阶段,就会影响它整体的学习效果,在之后的时期内学起来就会感觉到困难,甚至可能影响一生。有的人认为在这一特定阶段中,一年的学习效果甚至能够超过他学习8到10年,也都不一定能达到的效果。这个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敏感期”或者也可以说是“发展最佳年龄期”。在运动生理学中,增长敏感期就是身体素质发展速度较快的年龄阶段。在运动训练学中对素质发展敏感时期训练的描述中也有此类研究,少儿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对少儿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就是说某种运动素质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本文所研究的体育敏感期就是指小学生体能素质或运动素质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的年龄阶段。

  2.2小学女生身体素质敏感期的重要价值

  科学实践研究证明,未能够在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采取相应的锻炼和训练措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缺憾都是无法估量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体的各项器官系统机能的发展都存在不规律性,同样的每个人的发展也存在差异性,男女生之间也不是统一过程中发展的,因此,在少儿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阶段内,应该重点关注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所存在的男女生性别差异。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在小学体育教育人才发展的敏感时期,应该有效的重视帮助学生们相对应的发展好敏感期内的身体素质,从而以后培养儿童良好的德、智、体、美奠定基础。然而现阶段,国内对于男女生之间存在的敏感期性别差异性严重重视不足,在关注发展小学女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应该相对应的采取一定的体育教学策略。根据小学女生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并且结合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学科理论,对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研究,从而得出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策略,以能够促进小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全面的发展。

  2.3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内容

  身体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身体素质是运动技能的基础。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完成专门技术动作的能力,它包含了通过大脑皮质的主导对不同肌肉群的协调性的反应,能够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一定的次序合理的运用力量和速度。在学习某种运动技能的时候存在一个最合适的时期能够较为方便、简单的去掌握。[3]在这一最佳的学习年龄期中,无论是在感觉上、运动上或者是在形成动机上所掌握到的特定类型的学习内容,都是潜力最大而且比较完善的。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反应的能力,它反映出集体运动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能力,包括人体反应的速度、身体位移的速度以及完成技能动作的速度。在比较常见的速度素质练习当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相对来说比较适合练习的内容像30米快速跑,短距离最高速度冲刺跑以及短距离的自由泳等一些运动项目,它要求参与者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一定距离的快速冲刺练习。在身体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当中,力量素质是基础,而且是五项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力量素质是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在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所适用的力量类的教学内容包括:静力支撑、跨越式跳高、双手前掷实心球、助跑投掷垒球等,通过计算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的爆发力来衡量人体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抵抗疲劳和长时间持续低负荷的运动能力。一般情况下进行锻炼和测试都会采用一些发展有氧耐力的运动项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促进小学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提高心肺功能的作用。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发状态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灵活连贯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由于灵敏素质是反映人体综合能力的重要素质内容,并且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完成动作的协调连贯为灵敏素质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发展灵敏素质可以以发展全身各素质的综合能力作为着手点,在青少年掌握运动的能力、动作反应能力以及身体平衡能力等方面来重点培养。除了以上一些基础性的身体素质还有柔韧素质,柔韧素质是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及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平衡及协调能力可以通过瑜伽、健美操、体操等项目来促进教学。身体素质即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它是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人体通过中枢神经调节,反映各器官系统功能好坏的综合表现。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于身体素质的强弱。在日常生活中重视有效的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在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女生各类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运动素质是指人体在日常生活、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主要的运动素质包括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运动素质会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更是在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不断完善中有所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波浪性、阶段性的特点,而男女生之间更是存在差异性,即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时期,在7-25岁这一年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长,其中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女生大概在11岁前后素质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幅度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要善于利用身体素质发展中的特殊敏感期,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内容以及练习方式,从而能够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3.1女生力量素质发展敏感期

  力量素质在运动素质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女生相对力量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在11岁左右,而女生在13岁后才适合进行提高性力量训练即绝对性力量训练。相对力量训练的年龄阶段处于小学的中高年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注意发展一般克服自身身体重量的力量素质,采取一些相对有效的措施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在运动时也要注意协调身体各大小肌肉群。

  3.2女生耐力素质发展敏感期

  对于青少年来说,耐力素质相对成年人来说较差,所以要想促进耐力素质的快速增长,这就需要寻找出发展耐力素质的特殊敏感阶段,从而能够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促进身体素质较为完善的发展。耐力素质的敏感期相对于其他身体素质来说发展的时间较晚,女生在13岁左右刚刚着手进入耐力训练,一周的耐力训练量适宜在2-3次左右。影响耐力有先天和后天这两个重要因素,它可以分为心血管耐力以及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有有氧和无氧两种耐力,其中有氧耐力素质一般在17岁左右才可以进入到高水平的训练,而对于无氧耐力的训练,则强调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严格把控好训练时的运动负荷以及运动强度,其中女生的无氧耐力素质的高水平训练最好在16-18岁进行。经研究显示,青少年无氧耐力素质的发展在12岁左右效果不是太明显,在青春发育成熟期才会有实质性的提高。这一年龄阶段处于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耐力素质,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呼吸系统的发展,注意发展耐力素质的时候配合发展心血管耐力。

  3.3女生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

  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发展较早,我国女生的速度素质基本在7-12岁这个年龄段内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一阶段未能重视发展速度素质,则在14岁之后,女生的速度素质就会出现较慢增长的现象,17岁前后甚至不再会出现明显增长的现象。因此把握好11-14岁这一年龄阶段注重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就能为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这一年龄阶段正处于小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速度素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注意发展下肢肌群的力量。

  3.4女生柔韧素质发展敏感期

  5—11岁是女生柔韧素质发展的特殊敏感时期,把握这一时期要注意发展柔韧素质,能够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在体育运动中,尤其要注重处理好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发展的关系,注意在发展柔韧素质的时候能够配合肌肉力量的训练,加强关节周围韧带的柔韧素质的发展,能够预防出现肌肉韧带拉伤和关节扭伤。女生关节灵活程度好,所以整个身体的柔韧练习应注意配合加强力量的练习。发展柔韧素质能够促进完成技术动作时,能够更加协调优美、协调、舒展,因此,提前进行柔韧素质的训练,能够为将来运动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5]这一年龄阶段处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柔韧素质发展是各身体素质发展的基础,能够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注意全身有针对性的柔韧素质发展。

  3.5女生灵敏素质发展敏感期

  女生灵敏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在13-16岁,而协调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在6-14岁,它贯彻于各种练习身体素质的敏感时期,与各种素质的发展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灵敏性、协调性素质受到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影响和制约,它是体现各种素质能力的综合表现,也是掌握人体动作技能、运动技术的基础。人体的大脑皮层和延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充分发育成熟的个别条件下,在14-16岁这一年龄阶段协调性能够达到巅峰。由于心理及体内内分泌腺的急剧变化,人体在生理发育期开始后的几年内即14岁前后,协调能力发展相对不太稳定。[7]灵敏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阶段处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这一素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4.根据小学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安排体育的教学策略

  4.1在力量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体育教学策略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骨化,但骨化尚未进化完全,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纤维较细,因此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与成人较差,容易出现疲劳现象,所以不应该单纯发展四肢及肌肉力量,可以注重动力性力量练习。一般女生在锻炼时往往不喜欢力量练习,因此在力量训练手段上应该采取多样化,可以采用游戏式的训练方法,来让学生在愿学乐学中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力量训练的运动兴趣,可以通过跳垫子,蚂蚁搬家这种背一些小器材做各种动作的练习来发展学生的整体力量素质。

  4.2在耐力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体育教学策略

  耐力素质的时期发展较晚,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及中长距离速跑等是测定耐力素质的髙低的重要运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项目能够反映个体的体力和运动素质以及心血管、呼吸和运动系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个阶段应安排青少年一定时间或距离运动的适应能力,可以安排适当的距离跑、游泳等活动。[8]但在练习的同时,要适当注意学生运动负量和运动生理及心理负荷,通过循序渐进、合理的增加运动距离和运动负荷来有效控制学生的心率,从而促进耐力素质的平稳发展。

  4.3在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体育教学策略

  在速度素质敏感期内,青少年的短时间内快速奔跑的能力进步很快,在这一特殊的敏感时期中,安排体育教学尤其对于女生,应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低乳酸值的间歇性教学内容和短时间反应能力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原地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踢腿跑接加速跑、接力跑、交叉步跑以及球类的体育游戏等,但安排课程内容时要注意运动强度的变换,应避免重复一种强度的练习,防止造成运动障碍。

  4.4在柔韧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体育教学策略

  任何关节的柔韧素质各有其特性,一般情况下女生的柔韧素质好于男生。柔韧素质的练习需要依赖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持续的柔韧练习,要知道肌肉、韧带和肌腱等软组织伸展性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循序渐进,做到逐步的发展。柔韧素质的发展应该配合相关肌肉力量的练习,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柔韧素质的发展性和关节周围的韧带伸展性,以及练习持续的时间和外界练习环境的温度,所以在练习前必须做好热身准备活动。从而能够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肌肉粘滞性,以促进提高肌肉素质的延伸性。同时在运动结束之前也要求做整理伸展活动,通过练习可以帮助肌肉进行恢复,进入放松的状态,从而减少因为练习而产生的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4.5在灵敏素质发展敏感期的体育教学策略

  灵敏素质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调节下反应出的动作灵活性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它是灵敏素质的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般采用可以提高反应器官功能的训练来提升灵敏素质。事实证明,人体掌握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与练习量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成正比,同时提高练习量能够促进大脑皮层中暂时性神经的相互联系。灵敏素质是反应运动技能、神经肌肉以及各种素质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发展灵敏素质的运动项目较多,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体操、健美操、武术、体育游戏等方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同样也可以用来发展灵敏素质。

  5.结语

  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要求能够不错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时期,在相应的时期采取有效的措施。然而,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并未能够有效区分男女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之间存在的性别差异,忽略了女生的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区抓住女生身体素质发展中的敏感时期,通过合理有效的的实施体育运动刺激,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策略,这将对女生的运动素质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能够全面协调的发展。人体是一个在大脑皮层控制下的有机整体,一个素质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其他身体素质也随之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各个敏感时期以及男女生处于身体发展的初期而存在的各种性别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在注重综合体制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女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采用循序渐进和适宜负荷的原则,以多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掌握一些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运动技术。[10]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4):68-70
  [2]崔新玲,梁进龙,论述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2)
  [3]谢明晔,翟强,运动技能发展敏感期对体育教学衔接的探索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2)
  [4]乔秀梅,张秀枝,赵焕彬,霍洪峰,徐翠丽,敏感期小学生灵敏素质促进的干预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2013,20(5)
  [5]云颖,贺昆,李曰昌,浅谈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7):50-52
  [6]王峰,上好师范女生体育课培养学生全面能力[J],[才.智][成才镜鉴],2013(07):44-45
  [7]李静亚,提升小学低年段学生协调性身体素质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12(3)
  [8]郝军龙,郝凤霞,青少年发育敏感期的体育训练与教学[J],少年体育训练,2008,(04)
  [9]黄玉明,女生青春期身体素质的发展与体育教学[J],成都体院学报,1987,2(015):40-44
  [10]倪湘宏,杨洁,唐炼,社会性别学视野下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38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8月4日
Next 2020年8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