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经历30多年的发展扩张之后,逐渐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因为其体量小灵活变通,而被誉为我国银行业中最具生机的机构之一。就其现状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打破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在促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开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改革、进行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开展普惠金融、创新资本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开展, 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运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报表分析及主要财务指标分析评价杭州银行与宁波银行发展的现状,并寻求发展的机遇,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战略分析;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分析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因为其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信用社改制为中小银行的,被称为我国银行业的特殊群体。由于其正逐渐扩张成为一个数目和规模体量相当大的银行阶层,而被誉为中国银行业继六大国有银行(即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三梯队”。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根本发展特征体现在:
1)总体资产规模不大。据中国《银行家》杂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在全国101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总体资产规模处于10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9家;资产规模处于4000亿元-10000亿元之间的银行有10家;资产规模处于3000亿元-4000亿元之间的银行有10家;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元-3000亿元之间的银行有19家;资产规模处于 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的银行有29家;资产规模处于 1000亿元以下的银行有24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限制等其他相关因素,总体资产规模较小。对比之下,我国国有银行得益于遍及全国的分支机构和强大的零售业务能力,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非常高。
2)发展依赖性高。资产规模处于10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遍布在经济较繁荣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明显多于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地方XX财政收入宽裕,带动城市商业银行积极稳步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其还款能力和意愿高,城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款的意向大;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依靠于居民的高收入,高消费水平。
3)市场定位摇摆不定。城市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展现出市场定位不清晰的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银行核心业务特色不明显,过分注重规模增长,忽视需求与市场空间的匹配。城市商业银行从创立初期至今相当一部分利用跟随型的市场定位战略,业务开发与国有银行存在“同质同构”现象,未能充分利用其灵活的机制、反映其特色。
4)资本充足率差。不良资产压力大,资本严重紧缺,权益性融资渠道紧缺。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应对过资本量不足、拨备覆盖率低的难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2020年7月6日中国《银行家》杂志以各商业银行发布的201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计算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作为直接体现银行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据杂志统计,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以成本收入比28.71%和34.31%占据城市商业银行排行榜第八名和第九名(资产规模:10000亿元以上)。
1.2 研究意义
1)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两家城市商业银行,研究其可以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何种贡献,具有特殊意义;
2) 相较于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较低,其扩充资本的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金融市场监管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开辟属于城商行的个性化发展路线具有特殊意义。
1.3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对比分析,包括绪论、财务分析的理论与背景、战略分析、主要报表的比较分析、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城商行发展建议共六章。
第1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部分详明介绍,文献综述部分阐述了国内国外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相关研究,为下文的对比分析建立可靠的基础。
第2章财务分析的理论与背景,阐述了财务分析的概念及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的发展历程。
第3章战略分析,通过迈克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和SWOT分析法,分析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定位。
第4章主要报表的比较分析,通过研究以往历史数据体现银行过去的经营业绩,展望未来的发展路径。
第5章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利用水平分析法横向对比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财务指标,结合杜邦分析法,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角度辨析银行综合能力。
第6章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建议,依据当下经济背景,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业绩,谋求稳健的发展路线。
1.4 文献综述
陈雨羲(2019)的研究内容为定期核查财务报表和确定具体经营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关系,研究对象为商业银行,研究数据是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所选用的分析方法是CAMEL分析体系,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核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有助于确定具体的经营情况。唐雪燕和曾小刚(2019)的观点是城商行提升盈利能力可以从对资产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传统存贷款业务入手,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先决条件下,积极营销各类资金托管类业务。彭建刚、王舒军、关天宇(2016)的研究内容为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利差造成的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利用H-S(做市商模型)分析法,经过实证研究明确了商业银行的利差受利率商业化的作用程度。在利率市场化的深化下,商业银行的利差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会对地方性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中小银行产生剧烈冲击,对大型国有银行的作用程度较小。
查阅近几年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发现,研究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各类数据模型量化银行内在与外在的相关性;其二:通过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法、杜邦分析法、CAMEL分析体系、托宾Q值分析、Z值分析等),结合政策走向对城商行未来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2 财务分析的理论与背景
2.1 财务分析的理论
财务分析,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财务报表分析。它结合会计报表、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专业分析手段,对经济管理活动展开分析评价。其中,评价内容有企业以往和如今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偿债能力、经营活动、分析活动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及营运能力等等。财务分析的开展可以帮助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史和如今发展现状,进而考量企业今后发展前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2 财务分析的背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9年召开。该会议强调,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增长动力转化的关键期,各种体制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碰撞,经济下行压力接踵而至。在银行业看来,受利率市场化、金融科技浪潮、行业监管政策、经济周期波动、金融业开放加速等一干因素综合作用,银行业的分化、变革、竞争、转型只能一往如前。
在浙江省地域内,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是两家规模最大的城商行。最近几年,成为了市场的聚焦点。在2016年十月时,杭州银行(股票代码:600926)成功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杭州银行涉及业务较为广泛,有零售金融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公司金融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和小微金融业务等。在2007年七月十九日,宁波银行(股票代码:002142)成功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该银行主营票据贴现办理;保险、收付款业务代理;国内结算办理;金融债券发行;存款;保管箱;贷款;代理兑付、发行债券等业务。
本文以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为研究对象,以其2017-2019年度财务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为研究样本,通过战略分析、会计报表分析和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揭示银行的经营绩效,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与补充监管指标入手,研究目前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差距并提出相应建议。
3 战略分析
3.1 波特五力分析
按照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行业分析框架来看,一个企业的竞争程度与地位取决于五种基本作用力,也就是新加入企业竞争威胁分析、客户与企业的议价能力分析、现有企业间竞争形势分析、供应商和企业的议价能力分析、替代服务或产品威胁分析。银行业中的企业利润率和竞争强度均取决于这五种作用力。
当前,不管是哪种银行机构都被卷入到了金融环境改革的洪流中。在国家利率管制的开放下,资金供给者的议价能力日益提高;面对产品同质化的市场形势,资金需求者的议价能力开始向高质量服务和低产品价格倾斜。在后续的发展中,会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得到凸显;自从我国成为WTO的一员后,金融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外资银行竞争便被看作是新加入企业竞争威胁;在近期,信托公司、资本市场还无法撼动金融市场中银行的主导位置,替代效用难以充分发挥;而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同行业竞争,由外资银行对市场的瓜分、国有银行改制后经营活力充沛、市场行为、股份制银行规模发展效应和管理机制优势等组成。
3.2 SWOT分析
3.2.1 优势
首先是基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随一级法人体制而来的快速反应优势。城市商业银行普遍沿用现代企业制度,银行治理完备合理,且具备信息传递高效、经营地域集中、决策链短等优势。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身上对市场变化敏感度高、经营灵活和决策果断等表征是其无法企及的。这些表征,恰好是对资金存在强烈需求的企业最青睐的。
其次是融合地方经济的地域性优势。一般来说,地方XX、城市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时效优势和地域优势在信息的取得上,尤为凸显,可以精准、全面了解当地客户的经营效果和资信情况。
3.2.2 劣势
首先是市场细分的缺失,并没有做到精准定位市场。当前,个别银行还未有自身的客户源,也不去主动挖掘潜在客户,造成大部分业务只是笼统运营;
其次是业务创新过于随性,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因为缺乏对成本、市场和效益等多层面的研究,导致业务创新一味跟风。个别新产品的推出甚至无法满足客户基本需求,业务创新产品毫无发展前景;
三是经营区域受限,经营活动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在金融一体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交互发展下,资金的跨地区流动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就银行产品和服务,客户的要求开始变得五花八门。特别是商业银行,跨区域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是其必须要做到的。当然,只要是资金流动,结算通道就必不可少。而这一点,刚好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短板。
3.2.3 机遇
一是金融改革促进银行发展,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具有自主定价权,提高管理经营水平和市场分析判断能力。优化服务,提高金融产品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从而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利于银行的稳健提升和发展;
二是公众意识增强,当前金融市场知识被金融监管机构积极向大众普及,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意识显著提高。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2.4 挑战
一是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与银行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削弱,同业竞争模式由依赖金融服务向依赖价格和服务转型,银行为促进金融存款余额势必需要作出利率让步,利差收益降低,导致银行盈利能力减弱;
二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拉动下,以蚂蚁金融和财付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迅速抢占金融市场份额,利用自身内部大数据运算方式和电子商务优势,把小额信贷、支付结算和代理业务的传统银行业务份额瓜分。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造成银行业客户急剧流失,减少了收益来源,长此以往可能有被取缔的风险;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来势汹汹,造成全球贸易经济形势愈加严峻,全球经济压力激增,居民消费水平大幅下跌,导致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交易量每况愈下。
4 主要会计报表的比较分析
4.1 资产负债表
4.1.1 杭州银行水平分析
(1)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2019年,期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相比2018年上浮1,030.14亿元,增幅11.18%,累计10,240.70亿元;在资产总额中,贷款总额占比40.43个百分点,比2018年上浮 2.38 个百分点,其中贷款总额中的39.2个百分点由小微贷款和零售占据,比2018年上浮1.30 个百分点;这代表杭州银行2019年资产规模增幅较大,笔者在下文深入分析:
表4.1:杭州银行资产项目水平分析表 单位:百万元[ 本论文表格除特殊注明外,单位均为百万元。
垫款、贷款和金融投资等方面是本期银行总资产增加的聚集点。
① 发放贷款及垫支大幅度上涨。期末杭州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支总额 3,974.82亿元,较期初增加60,022.35百万元,增长幅度为17.79%,对总资产的影响为6.52%。这意味着客户结构、贷款规模、银行优化资产、风险管理工作均在进步发展,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且风险抵抗能力得到加固。
② 金融投资急剧上升。从杭州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债权投资、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债权投资均被算入金融投资中。和2018年相比,期末杭州银行金融投资上浮4.21个百分点,新增172.23亿元,共4,264.58亿元。
表4.2 金融投资项目明细表
根据杭州银行2019年度报告附注显示,在2019年时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且在当期损益中添加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额、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零,主要是杭州银行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把其中内容重新设定为债权投资、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债权投资。
在计量上以公允价值为主,且在当期损益中添加其变动的金融资产即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报告期看,杭州银行中共有746.99 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由债券投资和基金构成。
债权投资作为债务工具,通过摊余成本计量。从报告看,杭州银行中共有2,673.45 亿元债权投资金额,由资产管理计划、资金信托计划和债券投资构成。
其他债权投资作为债务工具,在计量上以公允价值为主且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包含变动。从报告期看,杭州银行中共有 842.86 亿元其他债权投资金额,债券投资是其主要投资品种,由XX债券和政策银行债券构成。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权益工具投资,在计量上以公允价值为主且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包含变动。这类投资基本是银行持有的对被投资方无共同控制、无控制及无显著作用的非交易性股权投资。从报告期看,杭州银行中共有1.28 亿元其他公益工具投资金额。
(2)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在2019年时,和2018年相比杭州银行负债总额上浮11.3个百分点,共9,615.26 亿元;存款总额上浮15.23个百分点,共6,139.02 亿元;并且,在负债总额中存款总额占比比2018年增加2.18%,现为63.85%;报告期末存续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 上浮23.28个百分点,累计2,311.20 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比重比2018年增加43.34%,现为75.62%。期末归属于银行股东权益和2018年相比上浮9.41个百分点,新增53.8亿元,现有 625.45 亿元,这代表杭州银行2019年权益总额增幅明显,笔者深入分析后得出:
表4.3 杭州银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水平分析表
①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水平基本相一致。期末杭州银行负债总额和2018年相比上浮11.3个百分点,新增976.34 亿元,共 9,615.26 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和2018年相比上浮9.41个百分点,新增53.80 亿元,共625.45 亿元。
本期负债上涨主要是由于银行吸收存款规模稳步增长。期末杭州银行客户存款余额和2018年相比上浮15.23个百分点,新增 811.19 亿元,共6,139.02 亿元;
其他金融机构和期末银行业存放款项和2018年相比上浮15.14个百分点,新增76.11亿元,共 578.84 亿元。根据资产负债表附注显示,2019年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之所以起伏,主要是出于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工作推进,应对规模酌情优化;
期末杭州银行出售回购金融资产款和2018年相比上浮239.51个百分点,新增264.69 亿元,共 375.21 亿元;
银行应付债券由同业存单和债券构成,期末应付债券金额和2018年相比回落16.01个百分点,递减 249.05 亿元,共1,306.25亿元。其中,在应付债券总额中,债券金额占据25.24%比重,共329.71 亿元。和2018年相比,上浮11.1%;债券金额占据74.76%比重,共 976.53 亿元。和2018年相比,回跌11.1%;
② 在银行股东权益中,期末权益和2018年相比上浮9.41个百分点,新增53.8亿元,共 625.45 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比2018年上浮21.28个百分点,新增35.29亿元,共201.09 亿元。自从银行2019年开始实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后,所有者权益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62亿元。
表4.4 杭州银行所有者权益项目明细表
4.1.2 宁波银行水平分析
(1)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为止,宁波银行资产总额比年初上浮18.03个百分点,新增2,012.94 亿元,共13,177.17 亿元。随着贷款力度的持续加大,资产总额爆炸式飙升。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在资产总额中银行发放垫款和贷款所占比重增加了1.84%,现为38.71%。进一步分析情况如下:
表4.5 宁波银行资产项目水平分析表
宁波银行的垫款、贷款审批及金融投资是总资产的主要增长点。
① 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宁波银行垫款和贷款总额和年初相比多出1,000.15 亿元,增长23.31%,现为 5,291.02 亿元。 其中:企业贷款总额和年初相比上浮23.44个百分点,在垫款和贷款总额中占比57.64%,共 3,049.85 亿元;银行票据贴现余额 444.19 亿元,在垫款和贷款总额中占比8.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总额和年初相比上浮31.1个百分点,在垫款和贷款总额中占比33.96%,共1,796.98 亿元。
② 银行证券投资由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债权投资组成。
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累计 2,488.92 亿元,根据宁波银行2019年度报表附注显示,这类投资主要是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等;
银行债权投资余额为 1,833.92 亿元,这类投资主要是中国XX债券和资产管理计划;
其他债券投资余额为 1,971.49 亿元,此类投资主要是宁波银行紧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兼顾经营绩效的需要,适当配置XX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企业债;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累计0.98亿元,该类投资集中在银行手中的非交易性股权投资上,其前提为对被控制方无共同控制、无控制、无显著作用。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银行手中面值最大的金融债券相加估值约为59.44亿元,基本都是政策性银行债。
(2)从筹资或权益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① 直到2019年十二月底,宁波银行负债总额和年初相比上浮1,817.87 亿元,增长 17.56%,共 12,169.81 亿元,主要是客户存款等负债有所增加。
银行客户存款总额 7,715.21 亿元,比年初增加 1,248.00 亿元,增长 19.30%,占银行负债总额的 63.40%。其中,对私客户存款余额和年初相比上浮29.52个百分点,共 1,591.42 亿元;对公客户存款余额和年初相比上浮16.9个百分点,共6,123.79 亿元。得益于大零售战略的持续实施,根据年报显示,2019年末宁波银行对私客户存款在总存款中的比重从年初的 19.00%提升至 20.63%。
② 截至 2019 年末,银行股东权益合计 1,007.36 亿元,比年初增加 195.06 亿元,增长 24.01%。母公司股东持有权益和年初相比增长 24.02%,新增 194.30 亿元,共194.30 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因本年实现净利润及利润分配因素达到 406.95 亿元,和年初相比新增 82.47 亿元;资本公积因可转债转股达到 187.85 亿元,和年初相比新增 75.66 亿元;其他综合收益因债券估值上升达到 22.20 亿元,和年初相比新增 15.31 亿元。
表4.6 宁波银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水平分析表
4.1.3 结构分析
(1)从静态方面分析
① 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本期资产项目结构其波动起伏最明显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项目,分别降低 13.69%、16.03%、 12.00%,受新金融工具准则生效作用,导致这些项目的变动,并非实际发生变化导致的变动。
杭州银行本期负债项目结构变动最大的项目是应付债券项目,本期占比 12.83%,上期占比 16.89%,同比降低 4.05%。其余变动较大的项目是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拆入资金及吸收存款,变动情况分别是降低 2.17%、增加 2.47%以及增加 2.7%。
杭州银行本期所有者权益项目结构变动情况相比之下并不明显,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优先股项目,由0增长为 0.97%,增长幅度为0.97%。
表4.7 杭州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垂直分析
② 宁波银行
宁波银行本期资产项目结构其波动起伏最明显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分别降低 6.28%、19.80%、 10.70%,受新金融工具准则生效作用,导致这些项目的变动,非实际发生变化导致的变动。
宁波银行本期负债项目结构其波动起伏最明显的是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拆入资金、吸收存款应付债券,变动情况分别是增长 2.35%、降低 2.10%、增长 1.21%以及降低 2.51%。
宁波银行本期所有者权益项目结构变动较大的是资本公积相比年初 1.00%,上涨0.43%,达到 1.43%。其余变化较大的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幅度 0.37%;其他权益工具降低 0.33%,主要原因是公司发放优先股股利,导致优先股降低 0.2%。
表4.8 宁波银行主要项目资产负债表垂直分析
(2)从动态方面分析
表4.9 2019年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主要项目垂直分析表
2019年度资产方面,杭州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 7.29%,比宁波银行占比 18.89%,偏低 11.59%;衍生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 0.20%,比宁波银行占比 1.54%,偏低 1.34%;其余资产类项目结构占比均高于宁波银行或相差不大。
2019年度负债方面,杭州银行向央行借款占比 7.11%,较宁波银行 2.31%偏高4.80%;应付债券占比 12.83%,比宁波银行16.16%,偏高 3.32%;5.68%是其他金融机构和同业存放款项,比宁波银行 2.71%,偏高 2.97%。
2019年度所有者权益方面,杭州银行未分配利润 1.96%,比宁波银行 3.09%,偏低 1.12%;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相加所得为6.11%,比宁波银行 7.61%,偏低 1.50%。
图4.1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结构趋势分析图
4.2 利润表
4.2.1 杭州银行增减变动分析
在2019年时,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上浮21.99个百分点,新增11.9亿元,累计66.02亿元,这意味着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状态极佳,经济业务增速较快。杭州银行损益项目在2019年的波动情况在下文呈现:
表4.10 杭州银行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① 2019年度,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上浮11.58个百分点,新增16.21亿元,共156.13 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其利息净收入占比72.93%。和2018年同期相比,下跌9.12%。垫款和贷款利息收入、金融投资利息收入共同构成银行利息收入。
在2019年,银行利息收入上浮6.12个百分点,同比新增22.6亿元,共 387.84 亿元。其中,贷款平均利率和规模均在不断外拓。垫款和贷款利息收入和2018年同期相比上浮27.73个百分点,累计 209.57 亿元。
银行利息支出被细化为其他利息支出、吸收存款和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在2019年,银行利息支出同比上浮2.73个百分点,新增6.15亿元,共231.70 亿元。其中,有57.19亿元是应付债券利息支出,和2018年相比同比回跌14.25个百分点;130.68亿元是吸收存款及其他利息支出,和2018年相比上浮25.09个百分点。
2019年,计息负债平均余额和2018年同期相比上浮9.52%,生息资产和2018年相比上浮4.45%;计息负债平均利率和2018年同期相比低于17个基点,现为2.63%;生息资产平均利率和2018年同期相比提高8个基点,现为 4.54%;净利差和2018年同期相比提高25个基点,现为 1.91%。
② 在2019年整年中,银行非利息净收入上浮 89.28%,新增 27.34 亿元,共57.9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7.07%。和2018年同期相比,占比扩大了9.12%。这一增加主要是受到了投资收益、佣金净收入和手续费增加驱动影响。
在2019年整年中,银行佣金收入和手续费相加数额和2018年相比上浮40.47个百分点,新增5.52亿元,共19.15亿元。其中,有3.69亿元是出自受托业务和托管业务佣金,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是其金额上浮的关键。有0.71亿元出自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代理业务规模扩大是增收的最大原因;0.68亿元出自承诺和担保业务手续费收入,表外业务规模外拓功不可没。
银行其他非利息收入可以被细化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损益和汇兑损益。在2019年时,其他非利息收入和2018年相比上浮119.84个百分点,新增22.52亿元,共41.3亿元。这一数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新金融工具准则和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作用造成,投资收益因此增加。
在2019年,银行的管理费和业务费相加金额比2018年上浮20.5个百分点,新增10.46亿元,共61.47亿元。通过分析宁波银行2019年报可知,管理费和业务费增加主要是因为如下原因:第一,市场化用人机制在市场中的投入应用,侧面刺激了优秀人才;第二,人员和网点的数量上升;第三,科技赋能金融的深化,对科技加大投入力度,可以从根本对系统建设能力保障,进而让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在报告期中,宁波银行成本收入和2018年相比回跌1.2%,其收入比为28.71%。
在2019年,银行的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上浮29.18个百分点,新增17.53亿元,共计77.63亿元。
本年银行缴纳所得税费用上浮88.04个百分点,新增3.34亿元,共7.14亿元,大部分原因归属于银行利润总额的提高。
4.2.2 宁波银行增减变动分析
在2019年,宁波银行营业收入上浮21.26个百分点,新增61.51亿元,共350.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浮22.6个百分点,新增25.28亿元,共137.14亿元;利息净收入上浮2.32个百分点,新增4.44亿元,共195.64亿元。其中,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分别新增18.39亿元和22.93亿元,一个总计255.9亿元,一个总计为451.54亿元。进一步分析情况如下:
表4.11 宁波银行利润表水平分析表
① 在2019年时,利息收入同比上浮5.32个百分点,共451.54亿元,这一金额在生息资产结构优化和规模外拓挤压下实现。
在2019年时,银行一般贷款利息收入同比上浮5.78个百分点,新增38.62亿元,共230.30亿元。从总利息收入看,其占比高达51%,这一数额受平均收息率和贷款规模带动实现。
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在不考虑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作用情况下,新增10.58亿元,共159.78 亿元,其直接原因为投资规模扩大。
其他金融机构和存拆放同业款项利息收入同比新增3.6亿元,共17.17亿元。 主要是银行把握市场波动性投资机遇,对其他金融机构和存拆放同业款项的投资规模酌情拓展;
2019 年,银行利息支出新增18.39亿元,共 255.90 亿元,主要是付息负债规模增加所致;银行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44.72亿元,占全部利息支出的56.55%,有30.63亿元是新增,增长 26.85%,主要是客户存款规模增长和平均付息率有所上升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和银行同业存拆放款项利息支出下降2.66亿元,现为34.23亿元,被受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下行影响,此类负债平均付息率回跌;银行已发行债务利息支出回跌14.67亿元,现为69.58亿元,主要一是银行持续夯实客户存款的基础性地位,在存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适当减少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优化负债结构;二是货币市场资金价格整体下行,带动同业存单平均付息率有所下降。
② 2019 年,银行非利息收入达到155.18亿元。其中,有77.84亿元为佣金净收入和手续费,上浮34.34个百分点。其中:
佣金净收入和手续费新增19.9亿元,要属代理类、银行卡等业务收入贡献大。其中,代理类业务收入新增10.39亿元,共43.84亿元,主要是银行为支持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资产,对资产证券化发行力度加大,其服务费收入按比提高;银行卡业务收入和2018年相比新增10.05亿元,共 28.32 亿元,主要由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和消费信贷业务贡献。并且,私人银行和财务管理经营稳定,保险、基金等代销手续费收入增速较快。
银行本年发生业务及管理费用 120.38 亿元;
银行资产减值和计提信用亏损新增2.54亿元,现为74.61亿元。这一年,银行计提贷款减值损失有25.88亿元是新增,共计65.32亿元。
银行所得税费用有11.50亿元是新增,共14.27亿元,随着银行利润总额的上升,应纳税所得额有所增加。
③ 分部分析
根据宁波银行2019年报显示,宁波银行业务有资金业务、公司业务、其他业务和个人业务等。
直到2019年12月时,银行公司业务营业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38.24%,同比上升 1.73%,共134.16 亿元;银行个人业务营业收入 占全部营业收入的 35.55%,同比上升 5.71%,共124.73 亿元;银行资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1.10 亿元,同步减少7.11个百分点,现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25.97%;银行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1.43 百万元,同步减少0.33个百分点,现在总营业收入中占比0.23%。
表4.12 宁波银行利润表分部水平分析表
4.2.3 利润表结构变动分析
从表4.13得出,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各个季度经营财务成果的各项分支。其中,在营业总收入中,杭州银行营业利润占比10.62%,比宁波银行43.58%减少了9.44%;杭州银行营业收入中有34.17%出自本年度利润总额,比宁波银行43.38%减少了9.20%;杭州银行营业利润中有30.84%出自本年度净利润,比宁波银行39.31%减少了8.47%。可见,从利润的构成情况看,杭州银行盈利能力较宁波银行有待提高。
表4.13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结构变动垂直分析表
4.3 现金流量表
4.3.1 杭州银行
(1)分项分析
①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杭州银行2019年,现金净流入有452.94 亿元由经营活动生成。其中,现金流出新增328.46亿元,共1,326.09 亿元,受拆入资金净减少额和返售业务净增加额上浮带动;现金流入新增650.53亿元,共1,779.03 亿元,基本都是来自同业存放款项和客户存款。
②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现金净流入有18.07 亿元由投资活动生成。其中,现金流出降低 27,075.71亿元,共 3,529.85 亿元;现金流入降低 27,345.69 亿元,共3,547.92亿元。
③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分析
现金净流入有321.92 亿元由筹资活动生成。其中,现金流出新增 427.30亿元,共1,852.29 亿元,受偿还债务支付现金上涨作用;现金流入新增 241.13 亿元,共1,530.38 亿元,受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上涨作用。
表4.14 杭州银行水平分析表
(2)结构分析
①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在2019年时,杭州银行现金流入总量累计6,857.33亿元。其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比51.74%,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比25.94%,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占比22.32%。可见银行的现金流入量主要是由投资活动产生的。
在现金流入总量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占比49%,与上年相比上升49%。除此之外,“发行债权收到的现金”占比22.32%,“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占比12.18%。
总体来说,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量应在整体现金流入量中占比是最大的。但是,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却是杭州银行中份额最大的,差异之处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②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在2019年,杭州银行现金流出总量共6,708.24亿元。其中,投资现金流出量占比52.6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比19.77%,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比27.61%。
在现金流入总量中,“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占比52.54%,是最为主要的现金流出项目,该项目上年的比重是83.83%,同比下降31.29%。其余现金流出总量中占比重较大的项目有:9.78%为“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26.41%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毫无疑问,投资活动就是当期现金流出用途。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配比看,有2.53%是手续费、支付利息和佣金现金;9.78%是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而利息支付的现金、债务支付的现金和股利分配等清偿所用,均来自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所占比重分别是1.20%和26.41%,上年二者的比例分别是4.16%和0.10%,可见银行的筹资活动有所加强。
表4.15 杭州银行现金流量表垂直分析表(如果看不请或者找不到改图,可下载word)
(3)现金流量与利润综合分析
杭州银行2019年净利润为 6,602.12 百万元,而其在这一期间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5,294.25 百万元。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期发生:①经营性流动资产增加,如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80,520.99 百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上涨 2,296.53 百万元;②非经营性收入上涨,假设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有 104.89 百万元是新增,有17,843.93 百万元是亏损;③非付现经营性费用和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使上述差距缩小,譬如油气资产折耗、固定资产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估值为196.31 百万元。
表4.16 净利润现金流量调节表
4.3.2 宁波银行
(1)水平分析
宁波银行2019年,有403.39亿元出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其中,现金流入有1,094.79亿元是新增,现为2,338.62亿元,受客户存款变多作用;现金流出1,935.24亿元,同比增加181.61亿元,主要是交易为目的的金融资产投资支出增加。
有243.07亿元出自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其中,现金流入18,106.21亿元,同比减少 30,503.37亿元;现金流出18,349.28亿元,同比减少30,328.49亿元,主要受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调整至经营活动影响。
有3.56亿元出自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其中,现金流入同比减少 859.47 亿元,共 3,765.09 亿元,被同业存单发行降低影响;现金流出 同比减少 473.12 亿元,共3,761.53 亿元,被当期偿还债务资金降低影响。
表4.17 宁波银行水平分析表
(2)结构分析
①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宁波银行2019年现金流入总量 24,209.92 亿元,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比9.66%;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比74.79%;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占比15.55%,可见银行的现金流入量主要是由投资活动产生的。
在现金流入总量中,“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占比74.15%,比重较大,与上年相比降低 14.75%。除此之外,“发行债权收到的现金”占比 15.55%,“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占比 5.75%%。
该结果和杭州银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占比最大情况较为相似,说明银行业现金流入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②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在2019年时,宁波银行现金流出总量24,046.04亿元。其中,投资现金流出量占比76.31%,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比8.05%,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占比15.64%。
在现金流入总量中,“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占比76.20%,是最为主要的现金流出项目,该项目上年的比重是 89.02%,同比下降 12.82%。其余现金流出总量中占比重较大的项目有:15.34%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018年为7.56%,同比增长 7.78%;“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占比 4.11%,上年比重1.51%,同比上升2.60%。可见宁波银行当期主要的现金流出是用于投资活动。
表4.18 宁波银行结构分析表
(3)现金流量与利润综合分析
在2019年,宁波银行净利润为 13,790.84 百万元,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0,338.63 百万元。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期发生:①经营性流动资产增加,如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144,751.50 百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1,877.99 百万元;②非经营性收入增加,如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2,016.14 百万元、投资损失减少 16,477.37 百万元;③经营性应付项目和非付现经营性费用的上涨是差距不在那么明显,譬如无形资产摊销上涨102.20 百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上涨176,125.99 百万元。
表4.19 宁波银行净利润现金流量调节表
5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5.1 盈利能力
表5.1 盈利能力分析表
注:
①以中国证监会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九号的通知所提:
(其中:P代指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包含非经常性损益的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代指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NP代指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i代指报告期债转股、发行新股等增加的,列入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代指报告期月份数;Mj代指降低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j代指报告期现金分红或回购下降的列入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i代指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②
③(“净资产平均余额”取值2019年和2018年的净资产均值。)
④
⑤
在经营活动开展时,净资产获利最终成果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集中体现,它代表企业的净资产利润创造能力,12.15%为杭州银行本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比宁波银行17.1%偏低4.95%;企业盈利能力通过净资产收益率体现,数值越大说明每一股东权益产生的收益越多。本期杭州银行净资产收益率11.03%,较宁波银行15.16%偏低4.13%;根据上述部分盈利指标数据发现,杭州银行盈利能力略低于宁波银行,可能和银行规模及管理水平有关。
5.2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表5.2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表
股数数值的增加,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本期杭州银行基本每股收益1.19元/股,比宁波银行2.41元/股,偏低1.22元/股;企业的资本支持能力和支付股利能力在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中体现,呈正比关系,杭州银行本期每股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8.83元/股,较宁波银行7.17元/股,高出1.66元/股,可见杭州银行盈利能力虽然没有宁波银行突出,但是其股利分配政策较优于宁波银行。
5.3 偿债能力
5.3.1 短期偿债能力
表5.3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表
注:
①(其中:商业银行流动资产项目被细分为拆出资金、买入反售金融资产、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衍生金融资产、存放同业款项、应收利息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项目被细分为拆入资金、衍生金融负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中央银行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交税费、包吸收存款、应付利息。)
②
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在把流动负债总额扣除后的金额,就是营运资本。即可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运用和周转的流动资金净额。杭州银行本期营运资本-558,098.11百万元,代表非流动资产是杭州银行个别流动负债的主力,由于非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强,造成流动负债逾期风险高昂。且营运资本是一个绝对值,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资产规模相差较大,对比营运资本指标没有实际意义。宁波银行本期营运资本-564,725.96百万元,可见两家银行的经营风险都较高。
5.3.2 长期偿债能力
表5.4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表
资产负债率,用来对企业债权人对资金的使用能力评估,通过它可以了解到举债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杭州银行本期资产负债率93.89%,较宁波银行92.36%,偏高1.54%;企业财务杠杆的大小从权益乘数中得到体现,该比率越小,代表总资产中有较多资金是所有者投入,企业负债越少,杭州银行本期权益乘数16.37,较宁波银行13.08,偏高3.29,说明杭州银行举债经营的程度较高。
5.4 补充监管指标
表5.5 补充监管指标分析表
注:
①资本充足率指标以2012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计算;
②流动性风险指标以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计算。
2019年,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各项风险指标持续向好,均高于监管标准要求,风险抵补能力较强。从流动性风险指标、资本充足率指标和资产质量指标看,宁波银行均比杭州银行表现优异。
表5.6 贷款五级分类明细表
注:
①不良贷款率指标计算以2006年中国银保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规定为依据。
基于贷款监管五级分类制度,可疑的、次级、损失类的贷款共同构成银行不良贷款。
杭州银行本期末贷款总额 414,055.89 百万元,后三类不良贷款总额为 5532.87 百万元,和2018年相比新增 447.8 百万元;不良贷款率和2018年相比下滑0.11个百分点,现为1.34%。不仅如此,期末银行关注类贷款和2018年相比下滑0.32个百分点,现为0.94%。
宁波银行贷款总额和年初相比上浮23.31个百分点,累计 529,101.80 百万元;不良贷款率 0.78%,不良水平较杭州银行偏低。截至报告期末,银行不良贷款总额 4141.03 百万元,和2018年相比新增 788.3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0.78%。期末银行关注类贷款和2018年相比上浮0.19个百分点,占比 0.74%。
6 结论
6.1 综合结果
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均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背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受益于地域经济快速发展,两家城商行发展态势喜人。从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安全性、投资价值几个指标看,杭州银行与宁波银行均表现优秀,其中宁波银行更加突出。杭州银行相比宁波银行在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比率等方面都还有一定差距,然而反观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成本收入比,杭州银行向好趋势明显。成本控制能力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据2019年报显示,杭州银行成本收入比28.71%较宁波银行34.32%,降低5.61%。根据刘瞻对成本收入与资产规模的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越大,成本收入比越高。可见杭州银行成本控制能力强于宁波银行可能是资产规模小于宁波银行,管理难度小所致。在国家减税降费的政策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消费信贷需求扩大,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在银行客户层面,杭州银行推出白名单营销模式,对白名单内企业给予信贷优惠政策,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不良贷款率逐年递减,但相较于宁波银行还有改进空间。
6.2 城市银行发展建议
在疫情的剧烈冲击下,在国有大型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多方面挤压下,城市商业银行盈利减少,提出发展建议如下:
6.2.1 提高风险防御能力
疫情当下,很多信用卡持卡人失业停薪或薪资水平明显下降,部分客户还款能力和意愿不足,银行需严格贷前检查和审核,降低或有风险。以“房住不炒”为大背景,房地产政策监管力度加大,城商行应加强贷后管理,跟踪放贷后续资金走向,防止资金进入房市、股市。提高风险防御能力可有效降低银行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
6.2.2 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李宁研究结果可知,地方性商业银行面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利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处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金融产品趋同现象愈加明显,银行可结合实际需求,不断创新,研发开创新产品,针对客户需求定制化研发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以利润为导向,进一步通过分裂营销深挖潜力。
6.3 本文启发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居第八和第九名,仅能代表城商行中等水平,不具备全局性。国有大型银行和中外银行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大量客户和优良的项目,城商行份额被持续挤压。处于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凭借利差的盈利模式已不再适用,未来需要创造更多营收模式。
参考文献
[1]Ke Wang .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ommercial Bank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J], Modern Economy 2019(10):108-119.
[2]Wang Chenguang , Qiao Cuixia , Ahmed Rahil Irfan , Kirikkaleli Dervis . Institutional Quality, Bank Fina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 way forward for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BRICS Economi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0(10) .
[3]Yao Ni . Research o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Market Value of Chin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9(09) .
[4]《银行家》杂志[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465250133792312 .
[5]陈雨羲.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评价——基于CAMEL体系视角[J],商业会计2019(21):91-94.
[6]唐雪燕,曾小刚.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以柳州银行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3):55-56.
[7]彭建刚,王舒军,关天宇.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窄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6(07):48-63.
[8]杭州银行[EB/OL].
[9]宁波银行[EB/OL].
[10]王焱.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效能的研究与建议[J],商业会计2017(17):104-106.
[11]朱恩加,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9(34):54-55.
[12]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0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3):121-126.
[1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EB/OL].
[14]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EB/OL].
[15]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EB/OL].
[16]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EB/OL].
[17]刘瞻.城市商业银行上市投资价值分析——以杭州银行为例[J],时代金融2013(04):178-180.
[18]李宁.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影响分析[J],新经济2015(01):52-5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