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择取2023年10月一2023年1月该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68例为对象进行评估,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时,非同日3次的诊室血压满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高血压史且正在使用相关的降压药物。②所有患者均行MMSE检查。判断其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结果 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3.6%,年龄增加(OR=1.064,95%CI1.026-1.103)、受教育时间短(OR-0.862,95%CI 0.781-0.952)及高血压病程长(OR=1.167,95%CI 1.105-1.297)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患病年限,以进一步减缓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1.前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中显示,我国目前已经有2045亿成人高血压患者,患病率更是达到了27.9%,从2019年所发表的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中能够看出,我国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了53.2%,这也就说明,两个老年人中会有一人患高血压。控制率只有18.2%。从一系列研究中,能够得知高血压的出现可能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等。所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病。
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在一项对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心理运动速度的研究中有所暗示,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证实[4]。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大脑的损害。高血压已被确定为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症的致病因素。因此,高血压与各种各样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包括抽象推理能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记忆力受损、注意力损害和心理处理速度减慢等。由于全球与年龄有关的痴呆症发病率迅速上升,高血压作为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5]。如果控制得当,高血压有可能延缓认知障碍的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高血压损害认知功能的机制、高血压与认知障碍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将其对大脑影响最低的理想血压目标上。
1.2文献综述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比较之前也提升了很多。从研究中我们能够得知,年龄在70岁以上的人,MCI的发生率在2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高。从很多项研究中我们能够得知,高血压也是导致认知功能和痴呆的发生的主要因素。X心脏病协会曾经提出,中年高血压患者在晚年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这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都是非常大的负担。《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8]指出明确表示,高血压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是否有高血压病呈,如果血压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特别是影响处理速度、注意力、判断力和推理,以及一部分情节记忆,控制高血压可预防大约2%痴呆的发生[9]。
究其原因,可能由于血压过高会破坏脑血管结构,加快动脉粥样硬化,使重要的脑血管调节机制受到损害,增加脑缺血的损伤的易感性,破坏大脑白质结构,中断大脑各功能区的联系,使得认知功能下降[10]。多项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早在90年代,知名的Framingham Heart Study研究通过对1702名55-88岁的无中风病史老人的血压与认知功能进行14年的跟踪研究及系列报道,首次发现年龄在55-88岁的个体血压水平与整体认知功能成反比。贺建华等曾经将95例高血压患者和没有患高血压的对照组进行了认知功能测评和脑部MRI的检查,结果表明患有高血压疾病人群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在脑部MRI检查异常之前,首先发生变化的就是知觉的反应速度,除此以外记忆上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张钰聪等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随访时间为4年。并将四年前和四年后的评定认知得分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大于或者等于得则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高低决定了四年后发生认知损伤的老人的比例。《2019年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指提出,针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早期筛查认知功能,能够更加明确的检查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度,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高血压认知功能方面的知识,可以筛查并评估认知功能障碍,早发现早预防。能够更好的控制血压给患者带来的认知功能的损害,并有效的提升生活的质量。
1.3 研究目的与目标
1.3.1研究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因素,以积极早期诊断干预、有效控制血压对于防止及延缓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1.3.2研究目标
(1)了解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现状。
(2)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1.4关键词定义
高血压:糖高血压(hypertension)的主要特征是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甚至会出现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慢性病,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正常人的血压会根据内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认知功能障碍: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称之为认知功能,包括记忆、思维、执行力、想象、感知、语言等,它的发展过程是有两个非常复杂的并互相关联的动力学过程的。分别为:获得(发展)和丧失(衰退)。之所以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人脑存储、加工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受到损害。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深浅会从MCI持续进行发展。
2.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横断面研究
2.2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3年1月自西安市某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患者一共有168人,纳入标准为①患者一定要符合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之前,非同日3次的诊室血压满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高血压史且正在使用相关的降压药物。②所有患者均行MMSE检查。排除标准:①近3周有感染征象,血常规指标异常者;②自身存在严重心、肺、脑、肾衰竭或严重异常者;③既往糖尿病病史或血糖异常及口服降糖药物者;④入院时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曾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者;⑤临床资料缺乏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相关知情同意书。
2.3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所有入组患者均收集其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程、受教育年等一般资料。收集患者的血常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空腹血糖、血脂、胆固醇、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超敏C反应蛋白。
2.3.2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在我国广泛的被应用于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一共由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能力、回忆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五个部分组成。分值为30分。分数的高低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认知障碍分类一共有两个标准:27-30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小于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进行分析;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c2检验)。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2.5研究步骤
2.5.1按照纳排标准选取研究对象
以纳排标准为参考依据,严格选取研究对象。
2.5.2收集资料
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在科室护士的帮助下进行问卷的收集。
2.5.3分析资料
将已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筛选以及统计,对不符合纳排标准的问卷剔除。之后在SPSS26.0中导入已经经过严格筛选并且符合纳排标准的问卷。
2.6质量控制
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前,要给相关护士进行统一的培训,告知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结果一定要具备可行性、科学性、保密性。不能泄漏出被调查者的隐私。所以,在登记的时候要用匿名的形式,确保最终得到的数据是准确的。如果出现不合格的问卷要及时删除,确保调查数据是真实且客观的。
3结 果
3.1两组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BMI、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TSH、FT3、FT4、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酥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更高、受教育年更少、MMSE评分更低(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变量 | 认知功能正常组(n=78) | 认知功能障碍组(n=90) | P | |
年龄 | 56.73±8.76 | 68.34±9.23 | 0.00 | |
性别 | 男 | 37(47.4%) | 35(37.2%) | 0.18 |
女 | 41(52.6%) | 55(62.8%) | ||
BMI | 26.23±3.93 | 26.31±3.48 | 0.09 | |
高血压病程 | 7.13±3.56 | 9.78±3.89 | 0.00 | |
受教育年限 | 11.24±2.18 | 8.74±3.15 | 0.00 | |
收缩压 | 149.96±20.36 | 151.57±20.88 | 0.61 | |
舒张压 | 92.41±16.93 | 91.57±13.61 | 0.72 | |
心率 | 75.63±12.78 | 75.30±16.58 | 0.89 | |
TSH | 1.87±0.78 | 2.11±0.69 | 0.95 | |
FT3 | 4.94±0.65 | 4.87±0.71 | 0.58 | |
FT4 | 11.07±0.36 | 11.81±0.46 | 0.55 | |
空腹血糖 | 4.96±1.23 | 5.19±1.01 | 0.23 | |
血肌酐 | 66.21±6.39 | 65.05±7.21 | 0.63 | |
总胆固醇 | 4.81±1.29 | 4.72±1.13 | 0.65 | |
甘油三脂 | 1.32±0.41 | 1.38±0.53 | 0.85 | |
LDL-C | 2.81±0.82 | 2.91±0.77 | 0.45 | |
HDL-C | 1.10±0.27 | 1.07±0.22 | 0.27 | |
超敏C反应蛋白 | 1.18±0.74 | 1.75±0.63 | 0.11 | |
MMSE | 28.00(27.00,29.00) | 25.00(22.75,26.00) | 0.00 |
3.2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以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高血压病程及受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MMSE评分27分为界,判定为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是否认知功能障碍为因变量,以上述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增加(OR=1.064,95%CI1.026-1.103)、受教育时间短(OR-0.862,95%CI 0.781-0.952)及高血压病程长(OR=1.167,95%CI 1.105-1.297)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出现频率比较
影响因素 | β | SE | Waldc2值 | P值 | OR | 95%CI |
年龄 | 0.062 | 0.019 | 11.052 | 0.001 | 1.064 | 1.026-1.103 |
受教育年限 | -0.149 | 0.051 | 8.662 | 0.003 | 0.862 | 0.781-0.952 |
高血压病程 | -0.155 | 0.054 | 8.254 | 0.004 | 1.167 | 1.105-1.229 |
4讨 论
4.1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现状
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已经注意到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有害影响,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间通过在大样本和前瞻性的研究中明确确立了血压升高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高血压与老年痴呆(AD)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16]。高血压引起的微血管功能障碍和损害可导致脑白质病变、微梗死和微出血,同时,高血压还可通过减少血管储备、促进缺血损伤等而损害脑结构和功能,这些改变都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7]。当血压水平得到适当的控制时,甚至可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高血压除了通过对全身血管的损害而导致各种血管性疾病外,还与各种精神类疾病相关。早前的一些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患焦虑抑郁的风险增加,同时焦虑抑郁情绪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患者178例,MCI发生率为53.6%(90/168),低于王晓楠[18](59%)、赵洁慧[19](62%)等人的MCI发病率相接近,原因可能为本研究纳入的为所有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而其二人的研究中纳入的则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而研究表明,年龄更低的人,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则更低。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目前高血压患者MCI的发生率较高,这很大程度地加大了患者获患痴呆的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提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尽可能地降低MCI的发生发展。
4.2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人口学因素对感谢呀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
既往多项研究显示,社会人口学因素对MCI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显示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为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20]已被证明是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水平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本研究结果也证实文化程度是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MCI的保护因素,其原因可能与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有关,通过教育,能够使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发展,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使得认知功能处于较好的状态,而关于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退,目前研究尚不统一,一些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表明[21],晚年高血压对整体认知和特定的认知领域如执行能力等有显著不利影响,但也有研究显示在注意功能和记忆功能方面中年高血压组比老年高血压组减退更明显[22]。本研究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与认知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多因素结果表明,其不是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同时本研究对象的年龄段较为局限有关,两者的具体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进行探讨。因此,提示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高龄、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管理尽早识别其是否发生MCI,提前干预,延缓疾病的发展。
4.2.2 疾病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
从研究结果中能够得知,高血压患者的患病年限就是导致发生MCI的重要因素,这和之前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Muela,H C[23]等人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认知水平受到了高血压分级带来的影响,Li,T[24]等人的在经过研究后发现,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严重与否和高血压病呈是正相关的关系,患病的时间如果太长的话,其认知能力越低。究其原因,可能与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血压波动、血流量下降、脑白质损害等有关,血压过高能够一定程度地导致脑血管结构改变、血管功能素乱以及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进而使认知功能降低。高血压是一种终身疾病,一旦患病则需长期服药,且较高的服药依从性是其发生MCI的保护因素,这可能由于较高的服药依从性使得患者能够坚持规律服药,从而将血压控制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一定程度地减少对认知功能的损害[25]。因此,提示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方面健康宣教的力度,强调药物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药物的重视程度,进而控制血压,降低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
5小结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高致死率、致残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高血压作为导致脑组织结构与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其可对老年人认知以及记忆功能的下降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老年人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这就导致了每年10%~15%的患者转变为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和血管性痴呆是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最常见的认知障碍形式,与老年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对卫生资源经济方面也是极大的消耗。研究表明,年龄、受教育年限和患病年限都是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原因。因此医务工作者应该关注高血压患者的以上三方面因素,以延缓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的发展。
致谢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良师益友是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专业,为本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这段学习时光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其次,我要特别感谢老师对我的用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许许多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学习期间给予我帮助的同事、同学和家人们,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3):209-220.
[2]李静,范利,华琦,等,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02):81-106.
[3]苟梦琪,孙海清,杨源瑞,等.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7(05):982-986.
[4]潘晶雪,陈利群,王敬丽,等.上海市社区高血压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3,35(10):36-39.
[5]杜文雯,贾小芳,苏畅,等.中国四省55岁及以上人群血压状况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关联[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38(08):825-832.DOI:10.13213/j.cnki.jeom.2023.20596.
[6]赵娜,李博,胡松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AGEs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18(04):74-77.
[7]刘华君. 青岛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现状研究及运动-认知干预效果评价[D].青岛大学,2023.
[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写作组,杜怡峰,吕佩源,等.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7):1294-1301.
[9]裴嘉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D].山西医科大学,2023.DOI:10.27288/d.cnki.gsxyu.2023.000516.
[10]刘欢,付睿,王海燕,等.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血清Hcy表达、血压波动性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3,30(05):92-95.DOI:10.16548/j.2095-3720.2023.05.029.
[11]陆静钰.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3.DOI:10.27879/d.cnki.ggxzy.2023.000277.
[12]贺建华,吴兆苏,赵冬,等.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J].北京医学,2013(02):75-77.
[13]张钰聪.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7.
[14]李艳青,吴红霞,孙建萍,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48(09):1715-1720.
[15]张惠莉,陈国军,郑文权,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河南医学研究,2023,30(13):2346-2349.
[16]胡亦新,郭艺芳,王磊.老年高血压合并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3,24(02):145-159.
[17]甘旭光,刘丹,程桂荣,等.社区老年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情况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48(07):1202-1205+1214.
[18]王晓楠,白小涓,齐国先,等,老年H型高血压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1(10):894-898.
[19]赵洁慧,曲毅,王伟良,等,老年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8,5(17):4949-4952.
[20]李斌晨.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J].慢性病学杂志,2023,22(04):625-626+629.DOI:10.16440/j.cnki.1674-8166.2023.04.047.
[21]石晓翠.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23.DOI:10.27111/d.cnki.ghyku.2023.000335.
[22]李晗,王蕾.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3,37(02):363-368.
[23] Muela H C, Costa-Hong V A, Yassuda M S, et al. Hypertension Severity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Cognitive Performance[J]. J Am Heart Assoc, 2017,6(1).
[24] Li T, Xiang J, Bai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duration of hypertension and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J].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14,53(4):278-282.
[25] Livingston G,Huntley J,Sommerlad A,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J].Lancet, 2020,396(10248):413-44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5227.html,